⑴ 本初子午线是袁绍发明的吧
不是,唯一个关系就是 袁绍字本初
如下是本初子午线的发展历程:
第一届国际地理学会议
1871年第一届国际地理学会议在比利时安特卫普召开,会议作出决议:“各国的海图要统一采用格林尼治子午线为零度经线,并在15年内付诸实施。”
第七届国际大地测量会议
1883年10月在罗马召开第7届国际大地测量会议,会议决议:“本初子午线必须是通过一级天文台的子午线,考虑到有90%的从事海外贸易的航海者已经以格林尼治子午线为基准来计算船的位置(经度)这一实际情况,各国政府应采用格林尼治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关于时间问题,会议认为:在国际交往中应采用统一的世界时,这将会带来很大的方便。
国际子午线会议
1881年10月1日,国际子午线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最后大会通过了七个决议案,其中三个:
决议案之二:出席会议的各国政府应采用通过格林尼治天文台子午环中心的子午线作为本初子午线。
决议案之四:提倡采用世界时,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地方时或标准时。
决议案之五:世界日以本初子午线的零时为起点,民用日也从子夜零时开始。
至此,本初子午线、世界时等最终得以确立,并得到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⑵ 国际会议有哪些
1946年缔结对意、罗、保、匈、芬和约的巴黎和会;1948年有关多瑙河航行问题的多瑙河会议;苏、美、英关于欧洲战后安排的外长会议;旨在签订片面对日和约的1951年旧金山会议;1954年关于朝鲜、印支问题的日内瓦会议;1955年标志着亚非国家觉醒的万隆会议;1955年苏、美、英、法4国首脑讨论德国问题和欧洲安全的日内瓦会议;1957年和1960年先后召开的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1959 年东西方4国外长商讨对德和约的日内瓦会议;1961年象征着第三世界崛起的第一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1961年~1962年解决老挝问题的第二次日内瓦会议;1964年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973年关于结束越南战争的巴黎会议;1974年讨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联合国大会第六次特别会议;1975年签订赫尔辛基协议的欧洲合作与安全会议;1975年开始举行的西方七国首脑经济会议;1978年联合国第一届裁军特别会议;1981年探讨南北合作问题的坎昆会议;1989年在巴黎举行的禁止化学武器问题国际会议和关于柬埔寨问题的国际会议。
⑶ 孙九霞的科研情况
定性研究方法/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 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Community Tourism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旅游人类学与社会学/Tourism Anthropology and Sociology
旅游与族群关系/Tourism and Ethnic Relations
主要研究课题研究课题/Research Projects
[1]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区参与旅游开发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研究”
[2] 主持:中山大学文科青年教师科研基金“粤港澳旅游合作背景下的广州城市旅游成长机制研究”
[3] 主持:中山大学“博学工程”——“《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4] 主持:国家民委“海南三亚民族关系研究”
[5]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岛型区域文化的形成及发展研究――以海南岛为例”
[6]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西南族群生物遗传多样性与区域文化研究”
[7] 参与:美国LUCE基金“宗族、乡镇企业与乡村权力结构的变化”
[8]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中国藏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研究”
[9] 参与:福特基金“中国农村人口流动与培训”
[10] 参与:台湾CCK基金“‘汉’的重新思考:广东的族群关系和地缘认同研究”
[11] 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社会人类学与华南田野调查”
[12] 参与:澳门文化司署“澳门族群与省澳文化关系” 主要论着目录/Publications
[1] 孙九霞. 赋权理论与旅游发展中的社区能力建设. 旅游学刊,2008(9):22-27./Sun Jiuxia. Empowerment The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Capabi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ourism Tribune, 2008(9):22-27.
[2] 保继刚,孙九霞.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 旅游论坛,2008(1):58-65./ Bao Jigang, Sun Jiuxia.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of Yubeng Village:Means of Participa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for Empowerment. Tourism Forum, 2008(1):58-65.
[3] 孙九霞,陈浩.粤港澳合作背景下的广州城市旅游成长机制研究. 思想战线,2008(3):129-130./ Sun Jiuxia, Chen Hao. Guangzhou Urban Tourism Growth Mechanis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ourism Cooperation between Guangdong, Hong Kong, and Macao. Thinking, 2008(3):129-130.
[4] Sun Jiuxia, Bao Jiga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in China: The Case Studies Across Regions. Tourism and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ian Practices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2008. pp23-55.
[5] 孙九霞.旅游人类学在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3:144-145./ Sun Jiuxia.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in China. China Social Sciences Digest, 2008,3:144-145.
[6] 孙九霞.新农村法制建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视角. 广西民族研究,2007,4:179-184./Sun Jiuxia. Socialism New Countryside Legal System Construction: View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 Study of Ethnics in Guangxi, 2007,4:179-184.
[7] 孙九霞.旅游人类学在中国.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2-11./ Sun Jiuxia.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in China.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8,3:144-145.
[8] BAO JIGANG AND SUN JIUXIA .Differences i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SPRING 2007/VOL.39,NO.3.
[9] Sun Jiuxia, Bao Jigang. Anthropological Tourism Analysis 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he Case Study of Dai Village in Xishuangbanna.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SPRING 2007/VOL.39,NO.3.
[10] Sun Jiuxia, Bao Jigang. Anthropological Tourism Analysis 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he Case Study of Yulong River in Yangshuo.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SPRING 2007/VOL.39,NO.3.
[11] Sun Jiuxia, Bao Jigang. Anthropological Tourism Analysis 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he Case Study of Arcadia in Yangshuo.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SPRING 2007/VOL.39,NO.3.
[12] 陈志钢,孙九霞.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化动力机制分析.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3):206-209./Chen Zhigang, Sun Jiuxia. Analysis of Countryside Tourist Motive Mechanism in the Suburb of a City. 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2007(3):206-209.
[13] Sun Jiuxia, Bao Jigang. 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Model of Tourism: an Empirical Study of Yunnan and Guangxi. China Tourism Research, 2006,2(1-2):137-145.
[14] Bao Jigang, Sun Jiuxia. The Impact of Tourism Development on the Preservation of Traditional Minority Culture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ultural Tourism and Local Communities, 2006.
[15] 孙九霞,保继刚. 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 旅游学刊,2006,7:63-68./ Sun Jiuxia, Bao Jigang. From Absence to Distinction: the Research Context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 Tourism Tribune, 2006,7:63-68.
[16] 孙九霞. 守土与乡村社区旅游参与――农民在社区旅游中的参与状态及成因.思想战线, 2006,5:59-64./ Sun Jiuxia. Land-watching and Participation in Village Tourism: A Study of the Farmer s Participation in Communal Tourism and its Causes. Thinking, 2006,5:59-64.
[17] 保继刚,孙九霞.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 地理学报,2006,4:401-413./ Bao Jigang, Sun Jiuxia.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Difference i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2006,4:401-413.
[18] 孙九霞. 旅游发展与傣族园社区的乡村都市化.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2:40-44./ Sun Jiuxia.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Rural Urbanization of Daizuyuan Community.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6,2:40-44.
[19] 孙九霞. 藏区城镇、农业、牧业社区文化比较研究――以甘南夏河县为例. 青海民族研究, 2006,3:33-41./ Sun Jiuxia. Comparative Study on Community Culture among Town, Farm Belt and Pasturing Area of Tibetan——Case Study of Xiahe County Gannan. Nationalities Research in Qinghai, 2006,3:33-41.
[20] 孙九霞,保继刚. 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世外桃源案例.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82-90./ Sun Jiuxia, Bao Jiga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Tourism Anthropology ——A Case Study of the Peach Resort in Yangshuo.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6,1:82-90.
[21] 孙九霞,保继刚. 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阳朔遇龙河案例.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86-92./ Sun Jiuxia, Bao Jigang. On Tourism Anthropology Involving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 Case Study of the Yulong River in Yangshuo,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5,1:86-92.
[22] 孙九霞.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的理论透视.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5:89-92./ Sun Jiuxia. Theory Analysis 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Development. Journal of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2005,5:89-92.
[23] 孙九霞. 社区参与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正效应.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4:35-39./ Sun Jiuxia. Positive Effect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upon the Protection of Ethnic Traditional Culture.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5,4:35-39.
[24] 孙九霞. 现代化背景下的民族认同与民族关系――以海南三亚凤凰镇回族为例. 民族研究, 2004,3:61-67./ Sun Jiuxia. The Ethnic Identity and Ethnic Relationship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Modernization: with an Example of the Hui People in Fenghuang Town of Sanya, Hainan. Ethno-national Studies, 2004,3:61-67.
[25] 孙九霞,保继刚. 社区参与的旅游人类学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29-136./ Sun Jiuxia, Bao Jigang. Tourist Anthropology Analysis 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A Case Study of Dai Village in Xishuangbanna.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4,6:129-136.
[26] 孙九霞. 节日符号在民族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及运用.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 134-137/ Sun Jiuxia. Applying Festival Symbols to the Exploitation of Ethnic Tourism.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2003,6: 134-137
[27] 保继刚 孙九霞. 旅游规划的社区参与研究――以阳朔遇龙河风景旅游区为例. 规划师, 2003,6:132-138./Bao Jigang, Sun Jiuxia. On 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Tourism Planning. Planners, 2003,6:132-138.
[28] 孙九霞.港澳旅游业比较研究.余振主编.双城记――回归后港澳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澳门:澳门社会科学学会,2003./Sun Jiuxia.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ourism Instry between Hong Kong and Macao. In Yu Zhen(Ed). A Tale of Two Cities: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of Hong Kong and Macao. Macao: Maocao Social Science Institute, 2003
[29] 孙九霞. 澳门土生葡人认同解析. 广西民族研究,2003,3:104-110./ Sun Jiuxia. The Identify Analysis to the Portuguese Born in Macao. Study of Ethnics in Guangxi, 2003,3:104-110.
[30] 孙九霞. 珠江三角洲企业中的族群与族群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1,5:72-73. / Sun Jiuxia. The Ethnic Groups and their Relations in the Foreign-invested Enterprises of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Social Sciences Digest, 2001,5:72-73.
[31] 孙九霞. 澳门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及开发. 思想战线,2002,5:51-55./ Sun Jiuxia. The Value of Macao’s Cultural Resources in Tourism and Their Development. The Ideological Front, 2002,5:51-55.
[32] 孙九霞. 珠江三角洲外来企业中的族群与族群关系——以深圳中成文具厂为例(上).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0-21. / Sun Jiuxia. Racial Groups and Racial Group Relationship in the Enterprises from Outside in the Perl River Delta.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1,3:10-21.
[33] 孙九霞. 珠江三角洲外来企业中的族群与族群关系——以深圳中成文具厂为例(下).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39-46./ Sun Jiuxia. The Ethnic Group Components of Foreign Enterpris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Journ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2001,4:39-46.
[34] 孙九霞. 民族服饰文化与宗教文化关系. 民族问题研究(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2001,3./Sun Jiuxi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thnic Dress and Religion Culture. Ethnic Issues Research(Duplicated Materials by People's University), 2001,3.
[35] 孙九霞. 外来人口对粤文化的吸纳与整合.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5:49-52./ Sun Jiuxia. Nonnatives Assimilation of and Conformity with the Guangdong Culture. 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2001,5:49-52.
[36] 孙九霞. 澳门族群与族群文化研究. 开放时代,2000,3:74-78./ Sun Jiuxia. Research on Macao Ethnic Groups and Ethnic Culture. Open Times, 2000,3:74-78.
[37] 孙九霞. 论影响澳门族群关系的三个主要因素.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4:7-12/The Three Major Factors Impacting the Ethnic Group Relations of Macao. Journal of the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1999,4:7-12
[38] 孙九霞. 试论族群与族群认同.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23-30./ Sun Jiuxia. Ethnic Groups and Ethnic Group Identity.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1998,2:23-30.
[39] 周大鸣,孙九霞. 史前人类的文化与生态.南方文物,1997, 3:48-52./ Zhou Daming, Sun Jiuxia. Prehistoric Human Culture and Ecology. Relics Form South, 1998,2:23-30.
[40] 周大鸣,孙九霞. 澳门人口与族群.南方人口,1996,3:45-48./ Zhou Daming, Sun Jiuxia. The Population and Ethnic Groups in Macao. South China Population, 1996,3:45-48. 主要社会服务/Social Services
[1] 参与: “桂林市旅游发展规划(修编)(2008-2009)”
[2] 参与:“林芝地区四县旅游发展规划(2008-2009)”
[3] 副组长:“山东省日照市涛雒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
[4] 副组长:“新疆哈巴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
[5] 副组长:“阳朔可持续旅游发展指标监测(2006-2009)”
[6] 参与:“新疆喀纳斯禾木村文化景观保护规划(2007-2008)”
[7] 参与:“山东日照涛雒镇雒园文化旅游区控制性及修建性详细规划(2008)”
[8] 副组长:“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规划(2006-2008)”
[9] 副组长:“莱芜市莱城区旅游发展整合提升规划(2007-2008)”
[10] 参与:“新疆喀斯湖旅游发展规划(2005-2006)”
[11] 参与:“武陵源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2007)
[12] 参与:“蒙山旅游区整合提升规划(2005-2006)”
[13] 参与:“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05)”
[14] 参与:“桂林阳朔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05)”
[15] 参与:“西双版纳在澜湄次区域旅游合作中的战略研究(2003-2004)”
[16] 参与::“西部旅游投资规划(西南片)(2002-2003)”
[17] 参与:“海南五指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2002)”
[18] 参与:“贵州省赤水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及十丈洞景区、四洞沟景区、竹海桫椤景区总体规划(2002)” 参加主要学术会议/ Academic Conferences
[1] “2008’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大学主办,2008,南京。
[2] “异文化与多元媒体”学术研讨会,台湾世新大学主办,2008,台北。
[3] “第七届人类学高级论坛” 国际学术会议,贵州民族学院主办,2008,贵阳。
[4] “自然环境与民俗地理学”国际会议,北京师范大学、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主办,2007,北京。
[5] “中国社会与中国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社科院、南京大学主办,2007,南京。
[6] “遗产与旅游”国际研讨会,中山大学、国际地理联合会旅游游憩运动专业委员会等主办,2007,广州。
[7] “当代中国的旅游、认同与全球化”研讨会,香港大学社会学系主办,2006,香港。
[8] “纪念费孝通教授江村调查70周年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上海大学主办,2006,吴江。
[9] “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山大学等主办,2006,广州。
[10] “人类学第三届高级论坛” 国际学术会议,中南民族大学主办,2005,武汉。
[11] “边境旅游与社区旅游”国际研讨会,中山大学、国际地理联合会旅游游憩运动专业委员会等主办,西双版纳景洪,2005。
[12] “第二届香港理工大学中国旅游论坛暨第三届中国旅游学术论坛年会国际学术会议”,香港理工大学、中山大学主办,2005,广州。
[13] “人类学第二届高级论坛” 国际学术会议,宁夏大学主办,2004,银川。
[14] “第15届世界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国际大会”, 世界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主办,2003意大利佛罗仑萨。
[15] “事件旅游与目的地组织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山大学、国际地理联合会旅游游憩运动专业委员会等主办,2003,宜昌。
[16] “第十四次粤澳关系研讨会”,澳门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2002,澳门。
[17] “人类学高级论坛”国际学术会议,广西民族学院主办,2002,南宁。
[18] “族群理论与族际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南民族学院主办,2001,武汉。
[19] “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中国人类学百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山大学、中国都市人类学会主办,2001,广州)。
[20]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中期会议”,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国家民委等主办,2000,北京 主要学术奖励/ Academic Awards
[1] SUN JIUXIA AND BAO JIGANG. Anthropological Tourism Analysis 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he Case Study of Dai Village in Xishuangbanna.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SPRING 2007/VOL.39,NO.3一文获得“陈传康优秀旅游地理学术论文奖”,中国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2008年7月。
[2] 《社区参与旅游的中西差异》(第二作者,地理学报,4:401-413,2006)2008年获得“吴传钧优秀人文地理论文奖”一等奖。
[3] 《珠江三角洲外来企业中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3、4期)一文获中国都市人类学会组织的“中国都市人类学研究十年优秀论着评奖”的一等奖(2001)。
⑷ 知名国际性会议有哪些
知名国际性会议包括:
1、维也纳会议:维也纳会议从1814年9月18日到1815年6月9日间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的一次欧洲各国的外交会议。这次会议由奥地利政治家克莱门斯·文策尔·冯·梅特涅提议和组织,除奥斯曼帝国外,所有欧洲国家都派了代表。这是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会议。
2、巴黎和会:巴黎和会指1919年1月18日,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战后协约会议。 27个战胜国的代表1000人参加,其中全权代表70人。苏俄没有收到邀请,德国等战败国也被拒之门外。
经过激烈的较量和彼此的妥协,6月28日,各战胜国终于在巴黎近郊着名的凡尔赛宫镜厅签订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由于大会将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利益,北洋政府代表(即当时中国政府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3、德黑兰会议:德黑兰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美、英三国首脑于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讨论美英开辟西欧第二战场,东西方配合对德作战问题。
会议还讨论了分割德国,建立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巴尔干、法国、远东、芬兰以及波兰疆界等问题。会议发表了《德黑兰宣言》,宣言宣布就消灭德军的计划,三国达成了协议,并将协力在战后创造和平。
4、国际经济合作会议:国际经济合作会议亦称南北对话。发展中国家与工业国家或集团进行对话的国际经济会议。1974年10月24日,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建议召开一次“研究国际经济关系的很多方面联系在一起的能源问题”的国际会议。
5、洛迦诺会议:西方国家为解决欧洲安全保障问题、调整西欧各国关系并在政治上扶植德国的国际会议。1925年10月5~16日,英、法、德、意、比、波、捷克斯洛伐克7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行会议。
⑸ 国际地理联合会的学会会议
承办会议提前二年申请
IGU通常举行多种不同性质的会议。包括:国际地理大会、区域性学术会议、专业学术委员会和执行委员会会议等。
国际地理大会每4年召开1次,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联合会中断了活动。愿意承办会议的会员国应提前向联合会秘书长申请,然后由全体大会表决通过。东道国至少要在会期前2年向执行委员会提出关于大会安排的建议,包括为联合会的各种委员会的会议提供必要的时间、地点等便利,并为执行委员会和秘书处执行职务提供便利。
现已确定2004年在英国格拉斯哥举办第30届国际地理大会,2008年在突尼斯举行第31届国际地理大会。在此期间,将于2002年在南非德班、2006年在以色列召开IGU区域会议。
副主席刘昌明
历届大会召开时间地点
届次时间地点
1 1871安特卫普
2 1875巴黎
3 1881威尼斯
4 1889巴黎
5 1891伯尔尼
6 1895伦敦
7 1899柏林
8 1904华盛顿
9 1908日内瓦
101913罗马
111924开罗
121928剑桥
131931巴黎
141934华沙
151938阿姆斯特丹
161949里斯本
171952华盛顿
181956里约热内卢
191960斯德哥尔摩
201964伦敦
211968新德里
221972蒙特利尔
231976莫斯科
241980东京
251984巴黎
261988悉尼
271992华盛顿
281996海牙
292000汉城
30 2004 格拉斯哥
31 2008 突尼斯
32 2012 科隆
33 2016 北京
第32届国际地理大会(32nd International Geographical Congress (IGC 2012) )在于2012年8月26-30日在德国科隆举行,2016年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将在中国北京举办,这是我国首次主办国际地理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