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七月份比较有意义的国际新闻都有什么
(1)菲律宾新总统罗德里戈·杜特尔特6月30日在菲律宾总统府马拉卡南宫正式宣誓就职,成为菲律宾第16任总统。
(2)为期一天的北美领导人首脑会议在渥太华闭幕。出席会议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墨西哥总统涅托决定建立“北美气候、清洁能源和环境伙伴关系”,并通过了“北美气候、清洁能源和环境伙伴关系行动计划”。
(3)6月30日,国际移民组织举行特别理事会,通过决议批准中国政府和外交部的加入申请,中国正式成为使该国际组织的成员国。
(4)据阿联酋国家通讯社7月3日报道,阿联酋两大银行阿布扎比国民银行和第一海湾银行同意合并,合并后的新银行总资产将达6420亿迪拉姆(约合1750亿美元),将成为中东和北非地区资产量最大的银行。
(5)《日本经济新闻》7月4日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生产的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洗衣机、冰箱等8项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居首位。
(6)国际能源署最近预计印度2016年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原油消费国,在2040年前,印度将是全球原油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
(7)经过长达7年的调查,英国官方组建的伊拉克战争调查委员会7月6日公布调查报告。这份长达260万字的调查报告认为,英国作出伊拉克战争的决策是基于“有瑕疵”的情报和评估,在发动战争之前,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和平手段并未穷尽,军事行动并非当时万不得已的手段。报告指出,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决定不正当,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对伊战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8)为期两天的北约峰会当地时间7月9日在波兰首都华沙落幕。在这次号称北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峰会期间,各国领导人就北约在中东欧成员国内的军力部署、与伙伴国的安全合作、与欧盟的合作等主要议题进行了讨论。以进一步加强北约集体防御和威慑能力为名,进一步强化与俄罗斯的军事对峙成为本次北约华沙峰会的最鲜明特点。
(9)2016法国欧洲杯决赛,葡萄牙加时1-0击败东道主法国,首次获得欧洲杯冠军! (10)7月12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唐宁街10号主持召开任内最后一次内阁会议,并将于13日正式辞去英国首相职务。英国现任内政大臣特雷莎·梅将接替卡梅伦成为英国下任首相,她将在13日晚之前就任,成为继撒切尔夫人之后英国第二位女首相。
(11)第二届中国—东盟产能合作高层论坛7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与会者就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进行了广泛讨论,并介绍了各自的发展优势与合作经验。
(12)7月13日下午,韩国国防部公布了美韩部署“萨德”系统选址结果,该系统将落户韩国中部以南的庆尚北道星州郡星山里地区。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陆慷召开例行记者发布会作出回应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韩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强烈敦促美韩停止有关进程。
(13)发生在7月15日凌晨的法国尼斯卡车冲撞人群事件,已造成至少80人死亡。当局认为这是一次明显的恐怖袭击。巴黎市长伊达尔戈宣布15日整个巴黎将降半旗哀悼。
(14)土耳其总理耶尔德勒姆7月16日说,军方政变已被镇压,土局势目前“基本上得到控制”,首都安卡拉上空已宣布设立“禁飞区”。
(15)非洲联盟第二十七届首脑会议7月17日至18日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举行,来自非盟50多个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代表共同讨论非洲一体化和地区安全等问题。
(16)英国内政部15日公布该国最新《被禁恐怖组织名单》,“突厥斯坦伊斯兰党(东突)”被正式列入其中。
(17)首届世界积极教育联盟成立大会7月18日至20日在美国达拉斯市举行,来自40多个国家近千名专家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围绕“积极教育”这一国际新理念及其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积极心理学以积极的价值观来解读人的心理,试图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并获得美好生活。
(18)位于瑞士洛桑的体育仲裁法庭(CAS)7月21日发表声明,驳回俄罗斯奥委会和田径运动员针对里约奥运会参赛资格的两项上诉。此举意味着,俄罗斯田径运动员将几乎不会出现在里约奥运会赛场上。
(19)中国和东盟国家外交部长7月25日联合发布《关于全面有效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联合声明》,重申2002年《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展现了各方依据《联合国宪章》以及包括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公认国际法原则,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增进互信和信心的共同承诺,承诺全面有效完整落实《宣言》,并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实质性推动早日达成“南海行为准则”。
(20)第二十七届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首脑会议7月25日在毛里塔尼亚首都努瓦克肖特举行。这是阿盟峰会第一次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阿拉伯国家举办。22个阿拉伯国家的7位国家元首、6位政府首脑及其他代表出席会议。
(21)俄罗斯总统普京7月28日签署命令,将南部联邦区和克里米亚联邦区合并,改组为新的南部联邦区。
(22)日前,日本神奈川县相模原市的一家残疾人福利院——津久井山百合园发生一起震惊日本社会的杀人案。一名年轻男子持刀闯入福利院行兇,造成入住者19人死亡、26人受伤,成为日本二战后死亡人数最多的恶性杀人事件。
(23)肯尼亚《商业日报》7月29日报道,肯尼亚2015年在非洲其他国家共投资36个项目,取代南非成为在非洲地区投资项目数量最多的非洲国家。
(24)由俄罗斯国防部主办的“2016国际军事竞赛”7月30日在俄罗斯莫斯科州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俄罗斯、中国、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等19个国家的121支代表队。他们将在未来的14天内,在位于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两国境内的20个靶场同时进行23项军事比赛。
②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花落法国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参与各方2005年6月28日在莫斯科作出决定,世界第一个热核聚变实验堆将在法国建造。 据路透社2005年6月29日报道,国际热核实验聚变堆计划最早于1985年提出,其最早参与国有欧盟15个成员国以及加拿大、俄罗斯和日本。美国于1998年宣布退出该计划之后,于2003年2月18日重新加入这项大型国际计划,中国也于同一天正式加入该项计划。2001年,反应堆设计以及一些关键原型的制造完成之后,各方就开始为了如何实施该计划而进行多次磋商。其中,反应堆建在何处尤其引人注目。最初,欧盟的西班牙、法国以及日本和加拿大都提出了申请。
2003年2月19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参与各方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作出决定,将于2013年前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热核反应堆,地点将在西班牙、法国、加拿大和日本4处候选地址中选择。经过多轮较量,西班牙和加拿大退出,日本提出的在青森县六所村和法国提出的在南部马赛附近的卡达拉舍建造这个热核反应堆的方案脱颖而出,成为最终入围的两个候选地址,这两个候选地址各有特色,分别得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不同参与方的支持。
日本提出的理由是,其修建地点靠近港口,并离一个美国军事基地很近。日本政府并且表示愿意承担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30%的费用。法国政府则强调,卡达拉舍有着现成的研究设施,那里的气候条件更好。在这场引人注目的争论之中,美国、日本和韩国主张在日本六所村修建,而欧盟、俄罗斯和中国支持在法国修建。2004年1月2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在例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中国支持法国建设国际热核聚变堆项目。 美国总统布什在成功连任后出于政治考虑改变了立场。他认为,如果无法赢得欧洲的支持,美国将更加难以从伊拉克泥潭中脱身,因此在反应堆选址问题上采取中立态度,这使日本一下失去了重要的政治砝码。
此后,法国政府坚持宣称,法国核能研究实力雄厚,管理水平高,选择法国是欧盟各国科技部长经过综合考虑的结果。2004年1月12日,法国总理拉法兰在全国及外国记者联谊会上表示,欧洲人有可能单独实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尽管与美国握手言和的机会始终存在。法国声言单干的底气一是来自整个欧盟的支持,二是因为法国的核能技术研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法国全国发电量的75%来自核电,竞争力强大。2005年3月,欧盟再次声明,欧盟已决定无论与日本的谈判是否成功,今年年底都将在法国开工建设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 在此之后,围绕选址的争执日益开始朝着对法国有利的方向发展。日本政府的态度也从毫无商量的可能转变为一切好商量,出现了明显松动。2005年5月2日,欧盟轮值主席国卢森堡的经济、外贸大臣让诺·克雷克在巴黎说,日本已同意与欧盟就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建在欧洲的可能性进行讨论,而这种讨论此前一直被日本拒绝。6月22日,日本《每日新闻》报道称,日本已通知欧盟,将放弃此前与法国就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的选址之争,这一决定将在28日于莫斯科召开的有该项目参与的六方会谈上正式宣布。报道称日本政府是在得到了丰厚的“交换条件”许诺之下才作出这一“让步”的。日本“放弃”竞争的交换条件是,建在法国卡达拉舍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项目总部中将有高达20%的工作岗位提供给日方,此外,日本的原料供应商也将分得该项目的一大杯羹:在整个项目中,日方投资约占10%。据悉,欧盟为了抢得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对日本作出了巨大让步:欧盟承担46亿欧元总建设费用中的40%。其余的60%分别由法国、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中国各分摊10%。这样一来,欧盟等于是承担了总建设费用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