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全球化经营的进入方式有哪些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选择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本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二是选择适当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 (一)国际化战略。 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是公司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发展规划,是跨国公司为了把公司的成长纳入有序轨道,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环境适应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决策的总称。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国际化进程,决定企业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态势。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可以分为本国中心战略、多国中心战略和全球中心战略三种。 1.本国中心战略。在母公司的利益和价值判断下做出的经营战略,其目的在于以高度一体化的形象和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获得竞争优势。这一战略的特点是母公司集中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协调,管理模式高度集中,经营决策权由母公司控制。这种战略的优点是集中管理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支出,缺点是产品对东道国当地市场的需求适应能力差。 2.多国中心战略。在统一的经营原则和目标的指导下,按照各东道国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生产和经营。母公司主要承担总体战略的制定和经营目标分解,对海外子公司实施目标控制和财务监督;海外的子公司拥有较大的经营决策权,可以根据当地的市场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
‘贰’ 企业国际化途径
以下文章请参考。
企业国际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经济和企业争取更大发展的必由之路。历史的车轮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新的火车头,并进而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美元,达到10017亿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排名升至第三位。国内、国际经济的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化成长。
现阶段我国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投资主体多元化
从投资主体的角度分,包括中央部委和各省市的专业外贸公司;中央部委和各省市的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主要经营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业务;金融企业,包括中国银行和1979年后恢复发展起来的信托投资公司、保险公司等;工业企业和工贸集团,如首钢,自1988年以来首钢己在欧美国家和港澳地区投资兴办独资、合资企业20多家;窗口型企业,主要指1979年以后由各省市地方政府和中央有关部委在港澳地区兴办的以收集信息为主要任务的综合性公司;其他企业,包括农业、科技、旅游、餐饮、运输等行业领域的企业。
2.集中化的地域分布
企业在采用国际化成长战略时,在地理方向上以亚洲|(港、澳、新、日、泰等)、俄罗斯、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为主。目前,我国的境外投资已遍布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但最多的还是前面列举的地区。在这几个地区投资的中国企业数约占投资企业总数的70%。
3.多元化的行业选择
目前,采取这种形式的企业涉及资源开发(矿业开采、林业开发、远洋捕渔)、加工装配、生产、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金融、旅馆、旅游及餐饮等多个行业,其中又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
4.合营化的扩展方式
我国企业采用投资方式进行国际化经营时,多以合资为主,合作伙伴多为华侨,华侨在语言和文化上与中方经营者更能融合,合作起来更容易,风险更小。
5.小型化的项目规模
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规模一般较小。有报道称,广东省海外企业投资多数在30万美元以内,经营比较分散,既无产品优势,又无资金优势,这种“散兵游勇”式的海外投资方式,完全不适应当今的经济发展形式。按平均投资项目投资额计算,发达国家为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为260万美元,东欧国家也达140万美元。而我国上海海外投资约1.6亿美元,平均非贸易性企业投资不足80万美元,规模过小,显然缺乏市场拓展能力。
6.我国企业采用投资方式进行国际化经营时,多以兴建为主,收购当地企业为辅。总体说来,采用投资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多为国有企业,这些企业本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也不是很高,无论是从风格上讲,还是从效率上讲,都与国外同行相去甚远。因此,我国企业在采用投资进入时,更倾向于兴建,一切从头开始,而不愿意去收购一个“异体”,再下大力气去融合它、改革它。
一、国际化过程中的弱点
由上述我国企业国际化成长的特点,可以归纳出我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弱点,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相当部分企业的海外市场开发能力不强
受传统经营方式的影响,我国大多数企业对海外市场环境认识不够,海外市场开发能力不强。长期以来,受我国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大部分企业没有对外贸易经营权,必须通过专门的外贸公司以间接出口的方式来开展涉外业务。采用间接出口的方式,把制造商和海外市场隔绝开来,企业无法直接接触目标市场,不可能积累自己的市场进入经验,并适时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针对目标市场的需求适时修正产品。因此,间接出口方式并不能很好地为我国企业提供经验和学习机会,许多涉外企业通过间接出口并未真正积累国际经营经验,无法为更深入地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经营进而实现国际化成长奠定基础。一旦遇上国际化成长的机会,也是仓促应战,根本无法做到知己知彼,常常遇上一些始料不及的情况,最后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此外,我国企业对当前国际市场形势和通行做法了解不够,对“游戏规则”认识不足,参与国际化经营比较盲目。对国际社会的通行做法了解不够,也就无法实现企业自身核心能力与环境之间的最佳适应,更谈不上核心能力成长的最大化。因此,我国企业在国际化的进程中,经常受挫。
第二,企业对目标市场的环境被动适应,缺乏主动引导的精神
我国企业在选择国际化成长方式时,目标市场相对集中在与我国开展经济交往较多的国家,其中一条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我国企业对这些地区比较熟悉,企业能够有效地适应当地的环境,促进企业的国际化成长。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加强了与外国的政治经济联系,通过长期的交流与合作,有效地推动了双边或多边经贸关系的发展,对彼此的政治经济环境都有了深入的了解,这为我国企业顺利地走向国外奠定了基础。此外,通过长期的经济交往,双方逐渐建立起了相互信赖的关系,在政策法规上将给予对方企业一定的优惠条件。这些条件有利于企业核心能力移植,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增强企业核心能力的可支撑性和相容性,推动我国企业顺利地实现国际化成长。
然而,海外市场的成长机会并不一定与母国和东道国的关系成正比,如果过分地看重双方的交流传统,而忽视了潜在的成长机会,对企业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因此,企业应该增强自身的主动适应能力,提高灵活性以有效地开发海外市场商机。
第三,多数企业以对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资源的获得能力来塑造企业竞争优势
目前,我国采用国际化方式实现成长的企业多集中在自然资源开发行业如矿业开采、林业开发和远洋捕渔等,工程承包、旅游、餐饮等行业仍主要以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获取能力作为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较低的核心能力制约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一旦资源变得稀缺时,劳动力和原材料也将变得昂贵,诸如此类的变化必将限制企业这方面能力的发挥,企业的竞争也将转向对资源利用效率的竞争。届时,依靠掌握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将难以生存和延续,难以适应变化的国内外环境,企业也将最终被逐出市场之外。较低的核心能力构成也难以有效地适应发达国家的市场环境,也就很难在这些国家有效地实现国际化成长。因此,我国企业在核心能力的构成上必须进行调整,转换核心能力的方向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即发展技术核心能力与管理核心能力,改善核心能力的构成,实现对环境变化的有效适应。
第四,多数企业核心能力的特性表现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国际化成长途径的选择
我国企业在采用国际化成长方式时,很少选用内部化的成长方式,而大多数采用合资企业的方式,而且合资伙伴多以华侨为主。究其原因在于我国企业对海外环境的认知不足,制约了核心能力可移植性的发挥,同时,由于企业自身能力水平的低下,核心能力的可支撑性差。传统的文化思想长期主导着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念,使其难以与海外市场相容。因此,企业在选择国际化成长途径时,倾向于以合资的形式与华侨商人(如港、澳、台的一些商人)共同开发海外市场。通过与华侨商人的合作,一来可以借助其核心能力,弥补自身能力在可移植性、可支撑性方面的不足,二来由于历史文化渊源,同为中华儿女,在某些文化价值观念上具有很大的相容性,再加上华侨对当地文化的相融,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文化能力对海外市场的相容性。
此外,我国企业在采用直接投资进入海外市场时,倾向于新建,而不愿意收购海外现有的企业,原因也在于我国企业管理和文化等方面核心能力的相容性较差,不能很好地将外部资源有效地纳入本企业的能力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成长速度。
第五,许多企业不注意国际化成长方式的优选,单一性选择国际化成长途径的现象普遍
许多国内企业在决定国际化成长途径时通常并不择优选取。虽然我国有些企业在选择国际化成长途径时,已经脱离了早期的盲目性,但在途径的优化上却做得很不够。我国许多企业常常采用“实用原则”来选择国际化成长途径,即企业在每一个目标市场都采用一种可行的、但不一定是最优的进入模式。我国许多企业在选择某一海外目标市场的成长途径时,一般从低风险的成长途径开始进行筛选,找到一个符合企业核心能力水平和外部环境状况的可行的成长途径后,便不再进一步考虑其他成长途径。这种现象在某些国有企业中比较严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企业缺乏对自身能力的认识和有效的评估手段,或是源于企业得过且过的心理。严格的说,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做法,其结果是虽无大功,亦无大碍,对国家资本极不负责任。也许在某种形式下,内部化成长和外部资源内部化的方式均可行,但究竟内部化方式带来的成长潜力大,还是外部资源内部化方式带来的成长潜力大,抑或是两种形式某种程度上的结合尚有待考证。
二、企业成长的对策
针对中国企业国际化成长中存在的弱点,我国企业在决定国际化之前,有必要对自身的核心能力的构成和方向及其海外目标市场特定环境之间的适应性状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以便合理地选择国际化成长途径,实现企业内部能力的有效积累和对环境的最佳适应,推动企业成长的最大化。
第一,以国际化的眼光来审视决定核心能力发展方向的企业总体战略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必须转换视角,从国际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企业的发展战略。以企业规模为例,许多企业在国内当属巨头,而放到国际市场上与大型跨国公司比较,则相去甚远,诸如汽车制造企业、计算机生产企业、电信企业、民航企业、证券商等都是十分典型的例子。在经营领域方面,由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将使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体系中,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将大大加快,企业必须在依据国家产业政策的基础上,着眼于全球范围来考虑各产业的发展前景,确定经营方向,寻找市场切入点。在确立国际扩张战略前,要对全球市场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判断,包括对国际化分工趋势和格局的把握,对投资环境的深入调查,如对有关税收、劳工、环保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全面了解。在产品结构、市场范围、竞争层次等方面,也要以国际化的视角审视和定位,进而确定培育核心能力的主攻方向。
第二,以国际化的眼光来重新审视企业核心能力的现状
核心能力是企业特定时期发展战略的产物,它一旦形成,反过来又会影响企业的未来行为和战略选择。企业对现有核心能力的高度依赖性,势必会制约企业新的战略选择。因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化市场,企业有必要通过重组、剥离等多种方式突破现有核心能力的限制,引入和培育新的核心能力,使其成为以国际市场为依托的更强的核心能力。以国内汽车制造业为例,在国内市场,一些大型企业目前也都各自具有一定的核心能力,并己初步形成竞争优势。但是由于这些核心能力是在国内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如果从国际化视角来看,这些能力显然难以支撑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因此,突破既有核心能力,引入、培育更高层次的核心能力,并重新作出战略选择,便成为国内汽车企业实现国际化成长所面临的首要任务。又如我国几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国内市场具有明显的基于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但与世界银行业相比,在金融产品开发、营销网络、服务层次、管理水平等方面差距十分明显。银行企业只有突破既有核心能力,参照世界水准培育更高层次的核心能力,才能在未来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
第三,以国际化视角重新审视核心能力的技术系统及管理系统
这里有三层含义。一是以国际化标准来衡量核心技术。市场的国际化要求企业将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标准提升到世界水准,因此,支持产品或服务品质的核心技术及围绕它的技术系统,无疑要达到世界水准。原本在国内领先的一些技术系统,如机械制造、电子、化工、汽车等方面的技术系统,必须以国际化视角重新审视,升级换代以向世界水准看齐。二是以国际化标准来衡量管理系统,包括企业组织制度、组织结构、管理模式、业务流程以及人力资源系统。在企业改革进程中,管理系统的革新严重滞后的局面至今仍未有大的改观。虽然许多国有企业都实行了现代企业制度,但现代企业的管理系统并未同步到位。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国内企业而言,管理系统的变革与创新仍是核心能力发展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国际化经营中,全球性采购国际化营销等已经成为国际企业经营的关键。国内企业在供应链设计、国际营销网络建设等方面,与国际企业存在较大的差距,全面提升这些方面的能力,也是企业发展核心能力的重要任务。
第四,以国际化视角看待企业核心能力中的文化系统
在当今国际化浪潮中,随着各国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各国文化之间的渗透加强,这对企业及其员工价值观念势必产生巨大的影响。企业要开展国际化经营,必须把握这一趋势,吸收别国或成功企业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同时要注意防止不良思潮的渗入。只有这样,企业才能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在国际经营中保持和发扬自身文化优势,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如果只是单纯地强调文化和自我演化,而一味地排斥其他的文化,势必会阻碍对其他国家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难以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
总之,作为竞争主体的企业,必须以国际化的眼光来全面深入审视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国际化的眼光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才能塑造企业未来的国际竞争优势。
作者:朱雨良
商务部 研究院 《国际经济合作》 2005年 第2期
‘叁’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规矩
与容共荣,共同致富。
国法好庄严国法尊严
‘肆’ 国际企业对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控制手段有哪些
国际企业对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控制手段包括以下四种:
一般来说,对子公司的所有权多少就意味着对子公司控制程度的大小,通过控股,使母公司在董事会成员中占绝对多数,从而控制了企业重要事项的决策,使子公司的运作更能符合母公司的意图。
国际企业通过培养子公司忠实的经营者,加强与子公司经理人员的感情交流,以及通过“文化熏陶”来实现对海外子公司的控制。主要有两种形式:个人控制和私访控制。
个人控制是指国际企业让海外子公司的关键人物参与母公司的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活动,从而达到控制子公司的目的。
私访控制是通过旅行、考察、个人接触等私访活动使企业内人人感到同处一个和睦的大家庭,从感情上维系住子公司。
国际企业可以看成是不同国家企业之间资本、产品和知识交易而构成的网络。信息不断地从一个子公司流向其它公司又反馈回来,结果,国际企业越来越依赖于国际信息网络来协调它们的国际经营活动,以及实现对子公司的控制。
对海外子公司的经营业绩评价主要有三种技术方法:投资回报分析,财务预算分析和历史比较分析。
投资回报分析是获利能力分析的一个重要部分。投资者和债权人,尤其是长期债权人,比较关注企业基本的获利能力。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报酬是与其直接相关的、影响其投资决策的最关键的因素,因此,投资回报分析的最主要分析主体是企业所有者。
财务预算分析是指在预算正式确定、下达之前进行的对预算指标的分析调整工作,也就是在预算执行前所进行的预算分析工作。预算的事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编制的是全年预算,而希望在每个月或每个季度时跟踪实际完成的情况,则可以利用预算报表来分析其完成率与差异值;同时,它可以指导企业合理地编制下一预算期间的预算。
历史比较分析是通过分析历史各期的变动,以便于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变动趋势做出判断。有利于吸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发现问题、改善企业的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的历史比较分析采用的比较标准是过去某一时点的短期偿债能力的实际指标值。这种比较分析对评价企业自身偿债能力是很有益的。比较标准可以是企业历史最好水平,也可以是企业正常经营条件下的实际值。在分析时,经常采用与上年实际指标进行对比。
‘伍’ 企业国际化包括哪些内容基本观点是什么
国际化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必修课,这在几年前几乎是不可思议的。那个时候,国际化只是个别人的事情,与大多数企业无缘。人们看到更多的是外国企业走进来,而不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但是,今天不同了,好象猛然之间,我们发现一批中国企业已经踏上国际化征程,更有一批企业厉兵秣马磨刀霍霍。
一说到国际化,人们常常有无所适从的感觉,一边是大企业的老总们大谈国际化的理想和战略,一边是国际化专家学者谆谆告诫当心陷阱。这其实反映出走出去之初中国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对国际化的陌生。这其实也是正常的,毕竟,当我们的企业家面对“你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赢利吗?”这样的追问时,心里并不是那么有底气。
的确,能否在短时间内实现赢利,考验着中国企业家的信心。在大多数时候,不能在短时间内赢利,可能就意味着国际化中途夭折。对于整体实力不够强的中国企业来说,刚刚开始的国际化正是需要全方位投入的时候,投入的很大一部分从国内市场赢利得来。而一个必须正视的现实是,中国企业国内市场的赢利能力并不强。因此,能否对海外市场形成持久支持,是一个问题。以刚刚跻身世界500强的海尔为例,其国际化战略的一个显着特征就是走高端路线:从高端市场(如美国市场)做起,产品同样定位于高端。这样的定位,让海尔必须有能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承担国际化带来的亏损。但是,我们看到海尔的国内赢利能力并不强,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很难对国际化形成持久支持。
事实上,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不仅仅是能否在短时间内实现赢利的问题。就品牌而言,中国企业同时面临两大品牌瓶颈,一是企业品牌瓶颈,一个是国家品牌瓶颈。所谓“企业品牌瓶颈”,很容易理解,那就是企业自身的品牌形象尚不能对国际化形成有效支持,中国品牌从全球来看,大多数属于“国内品牌”,还没有上升到“全球品牌”的高度,影响力基本上局限于国内市场,对海外市场没有多大影响力。所谓“国家品牌形象瓶颈”,也不难理解。虽然近年来中国政治、经济影响力有很大提升,但是,中国在全球的形象仍然是“大而不强”。这个形象的形成,尤其和中国对世界技术创新贡献比较小有关。事实上,中国出口到海外的产品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这样的产品结构更加强化了他国消费者对中国国家品牌形象的不良印象。“国家品牌形象”对企业国际化的影响,许多人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过去,大家认为只要企业形象好就够了,现在看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企业形象对市场的影响是直接的,国家品牌形象的影响是间接的。为什么几乎所有的中国产品都只能在美国低端市场销售?难道所有中国产品都没有人家的好吗?非也,是中国国家品牌形象不济,造成美国消费者普遍对中国产品存在偏见。企业品牌形象和国家品牌形象“双弱”,致使中国企业开发美国等高端市场十分困难。这也就是为什么海尔在美国苦苦奋斗了几年,仍然难以获得大的突破的很重要原因。
但是,我们是不是因此就可以得出“海尔应该退出美国市场”的结论呢?显然不能。因为判断一个企业国际化是否成功,有一套完整的标准,能否在短时间内实现赢利,只是这套标准中的一个,甚至一个都算不上。一般来说,一个成功的国际化企业,必须同时满足三大条件:第一,这个品牌必须建立稳定的国际影响力;第二,其全球市场地位必须处于持续强势局面;第三,企业必须做到在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内持续赢利。同时符合上述三大条件,这个企业才能称为国际化企业。当然,这三个指标是一个框架式指标,或者叫母指标,还有一些子指标也很重要,比如,企业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队伍,要实现从产品输出到资本的跨越等等。
中国人有时候特别不可思议,他们可以容忍一个企业的老板在经营国内市场时不把赢利当回事儿,却绝对不可以容忍老板经营海外市场时出现亏损。在大多数中国人看来,如果企业不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海外市场的赢利,这个国际化就一定是失败的。这无疑是一个过去简单化的看法,是对国际化缺乏深刻认知的表现。这种情况类似于大多数人看跳水比赛,运动员的空中姿势是否到位他们不在意,只看这个运动员水花是否压得好。
事实上,同为亏损情况也不相同,一种是经营性亏损,即经营不善造成企业亏损;一种是战略性亏损,即亏损在预期之中,企业领导人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并为亏损准备了代价。对于战略性亏损,我认为有两个代表性的例子特别值得一提。一个是TCL。和汤姆逊彩电业务合并之后,许多媒体问李东生如何面对亏损,李的说法是争取“18个月实现赢利”。换言之,李东生已经做好2005年底之前亏损的准备了。但是,仍然有人对TCL2004年可能不太好看的年报念念不忘,好象TCL的国际化出现了什么大问题似的。但是,和人们疑虑重重形成强烈反差的是,TCL高层表现得很轻松,在他们看来,和汤姆逊、阿尔卡特合作,承担一定的亏损和上学要缴学费是一个道理。TCL高层关注的是,两个企业的合并重组,能否融合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只要文化融合顺利,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另一个例子是LG。这个企业执着于国际化罔顾能否赢利,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1993年,LG正式进入中国,但是,到2004年仍然未能实现赢利。但是,亏损并没有让LG对中国的国际化望而却步,其对中国的投资和开发力度反而越来越大。如果以我们通常的观念来衡量LG的话,应该说LG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国际化失败者,11年的亏损不是任何企业都能接受的现实,但是,LG接受了。为什么?答案很简单:中国是一个大市场,对这个市场的任何投资和努力都是值得的。因此,承受十年亏损而痴心不改,表现出这个企业的远见性。
如果以这个道理看海尔,我们同样认为海尔今天的亏损,并不能成为我们否定它国际化的理由。
概括看来,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赢利风险。目前,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家电企业,能够实现赢利的不多,尤其那些已经走到资本国际化阶段的企业,能够实现赢利的更是少而又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国际化的资金补充如何保证?对于企业确实是一个问题,毕竟企业国际化必须建立在自我造血机制之上,靠输血生存的国际化不是长久之计。
二、品牌风险。品牌形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品牌支撑的国际化不可能长久。但是,在外国强势品牌已先期进入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情况下,中国企业作为国际化的迟到者的发展空间是十分有限的,中国品牌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下生存发展?无疑是一个严峻考验。
三、策略风险。目前,中国企业开发国际市场的策略往往是“营销第一,产品第二”,对营销策略的重视明显大于对产品的重视。这样的策略与大多数国际巨头的策略是不大一致的。这样的策略,能否保证企业国际化的持久性,也是一个问题。
总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旅途不会是平坦的,要做好面对各种风险、困难和挑战的准备。事实上,中国企业家们正在建立这样的观念。
现在,人们习惯说这是“WTO时代”,那么,什么是“WTO时代”呢?我想,WTO时代最显着的标志应该是全球市场一体化。过去,中国企业心中的最高目标往往是打下中国市场,但是,现在不同了,时代要求中国企业必须建立全球视野,把中国市场作为全球市场的一部分来考虑,在谋划中国市场的时候,就想到未来的全球市场。也许大多数中国企业暂时没有这个实力,但是却不能没有这个观念。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走出去既不是红毯铺地,也不是处处陷阱。是成功还是失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企业战略是否得当。
来源:《销售与市场》杂志
‘陆’ 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有哪些
国有大型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推进国际化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国际化战略发展中,应制定清晰的国际化发展战略,重视国际化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形成有效的国际化管理模式,并注意打造国际化优势品牌.
‘柒’ 企业国际化方式有哪些
企业文化 愿景 的国际化
组织架构 管理系统 商业模式的国际化
技术支持,生产制造方面
‘捌’ 企业国际化的种类有哪些
从经营的角度看,国际企业可分为以下类型:
(1)资源型。即直接投资于资源所在国以获取本国所短缺的各种资源和原材料。
(2)制造型。即主要从事加工制造业,开始是以加工装配为主,随着当地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投资转向资本货物部门和中间产品部门。
(3)服务型。即提供技术、管理、金融、保险、咨询等服务的国际企业。
‘玖’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中国际化方式有哪些结合实例说明企业国际化方式有哪些优缺点
哈哈,长春理工经济管理学院的吧,哪位啊,我也正找这个呢
‘拾’ 国际化模式指哪些
就当代企业国际化经历来考察,企业国际化切入点主要有四个,分别为贸易、契约、直接投资与国际战略联盟,由此可以将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是贸易进入模式,这是一种最简便的国际商业活动形式。先行工业化国家企业国际化实践的贸易模式不下四种:(1)综合商社模式。由日本企业创造而为韩国企业模仿,这种组织在日韩企业市场国际化进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2)出口企业联盟模式,在北美较为流行。仅在美国就有数千家出口管理公司,专门组织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产品的出口;(3)大企业出口依托模式。即后来的中小企业依懒那些在国际化上捷足先登的先行大企业,通过为后者订货生产而进入国际市场。这种方式在世界各国均很较为流行;(4)国际零售商及品牌经营商依托模式。即打入国际大买家的采购系统,依托其业已开辟的国际市场出口。近十多年以来,不少中国民营企业也在实践这一方式。全球许多零售业巨型企业,都在中国设立了采购中心。这无疑为中国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起步,创造了一种条件。 第二种是契约进入模式。顾名思义,就是企业通过合作契约实现国际化起步。一般情况下,企业将其开发的专有技术或诀窍(know-how)以合作经营方式或委托方式转让于国外合作伙伴,允许其在合约严格约定条件与期限内使用。技术专利、商标、版权、管理技术等无形资产,是许多企业的核心竞争源泉。在国外市场可以利用这些无形资产的各种形式,如技术许可证交易、特许经营等实现进入东道国市场的目的。契约进入模式有两种具体形式:一种是特许生产,是指企业通过向国外技术使用方收取相应的费用和报酬,转让自己开发的专利技术使用权。另一种是特许经营。指拥有特许资产权利的委托方将其技术、商誉、专利产品和专属生产方法,以特许方式授予受托方企业,并提供经营方式、为特许经营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等配套服务。 第三种是直接投资进入模式。亦称为生产型或实业型进入模式,是指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建立生产或服务型子公司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按照投资者对东道国企业所有权与实际控制权不同,所建企业有独资与合资之分。合资企业又包括了全资子公司、多数股权合营企业、相等股权合营企业和少数股权合营企业。具体进入方式可以分为绿地投资(新建企业)和跨国并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跨国并购作为直接投资的一种形式和国外市场进入模式的重要性大大增加了。从20世纪90年代起,跨国并购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第四种是国际战略联盟进入模式。规模较大、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常常借助这种模式作为其国际化起点。国际战略联盟一般指国内一家或多家企业联手与国外大企业签署协议而结成的联盟。联盟属于一种松散型企业联合组织,参与企业彼此不参股,但却可起到协同运作、利益分享的好处。国际战略联盟着名的如美国IBM-摩托罗拉-苹果公司之间的联盟。联盟事实上形成一种网络式的国际联合体。国际战略联盟建立的动因各种各样,但最主要的动因是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
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