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特朗普执政以来退出或者停止执行的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包括什么
2017年1月20日,特朗普上台以来不断“退群”,目前已经退出TPP、巴黎协定、伊核协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人权理事会、万国邮政联盟等,还在扬言要退出WTO甚至联合国。所以,特朗普无论退出什么群都不奇怪,包括特朗普想退出北约,甚至直接退出北约。
B. 国际经济协调机制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什么是国际经济协调
所谓国际经济协调,全称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是指在各个国家或国际组织之间,以发达国家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主体,就贸易政策、汇率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磋商和协调,适当调整现行的经济政策或联合采取干预的政策行动,以缓解政策溢出效应和外部经济冲击对各国经济的不利影响,实现或维持世界经济均衡,促进各国经济稳定增长。
国际经济协调的基础是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和国际经济传递机制。
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
国际经济协调的本质是各国经济利益的协调。
国际经济协调的核心和目标:是要调节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共同利益和民族国家利益的矛盾,实现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有序运行,促进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的增长。所以,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在于:各国政府通过一定方式寻求各国经济利益的共同点,以相互依赖关系和经济传递机制为纽带,实现各国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和各国内外经济平衡基础上的世界经济均衡。
战前与战后的国际经济协调
战前,西方国家往往也共同采取一些经济政策,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协调。但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对付频繁出现的经济危机,其国际协调的基本特点是特定性和临时性。并且在战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下,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拥有各自的经济区域和势力范围,相互之间争斗甚至于合作,国际协调的效果极其有限。战后,在吸取战前经济争斗及经济混乱教训的基础上,西方发达国家逐渐认识到建立统一的国际经济秩序及进行国际经济协调的重要性。随着经济国际化的发展,国际经济协调得以迅速发展,其所涉及的主要是两国因为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外经济政策。其协调目标经过筛选,确定为七项,即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贸易差额和经常收支、政府财政赤字、货币目标和汇率等。协调的手段则主要是调整贴现率和干预外汇市场。进入80年代后,西方国家在调整供给方面的国际协调明显加强。
战后国际经济协调主要划分为两个时期。第一时期是战后初期至70年代初期这段时期,建立了布雷顿森林制度和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开发协会等。这些机构从维护西方国家的利益出发,协调资本主义体系的利益关系,对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的发展和减缓经济危机的振动幅度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后,60年代后期,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逐渐衰落,日本和西欧的崛起,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发生动摇, 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开始发生变化。 1973年以后,随着固定汇率制度的解体,国际经济协调的第一时期遂告结束。
国际经济协调的第二时期是从1975年起至今。在这一时期,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首先是多元化,由主要发达国家共同操作和掌握,从而改变了美国主宰天下的局面;其次协调机制已初步成熟,机构协调与政府协调并存,双管齐下,走向更高的水平;再次国际协调的方式较为灵活,可根据国际经济运行的需要及时调整,战略和具体目标。
1973—1975年期间是两个不同时期的转折点。以美国为核心,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框架,以机构性协调为特征的旧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由于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需要,于1973年走向解体。1975年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以世界经济多极化为基础,以西方七国多层次经常性会议为组织形式,并辅之以全球性经济机构的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开始出现,经过若干年的演变,逐步形成一个体系。
国际经济协调的框架
从历史上看,国际经济协调有三种框架:一是在多边协议框架下的机构性协调,如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名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关税和贸易总协定为内容的国际贸易体系和以协调能源政策为目的的国际能源机构。二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地区协调,如从欧洲共同体起步发展到今天的欧盟。三是在领导人会晤机制下的定期协调,如每年一次的七国集团首脑会议以及每年两次的财政部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以国际组织为载体、多边、以发达国家对发达国家为主,是上述三种国际经济协调的共同特点。
C. 西方主导的现有国际机制在什么领域对成长中的中国约束力加大
摘要 第一,维护并完善现有机制,强化国际社会团结。制度理性是全球化以来人类幸福实践的最大成果。当前,国际社会团结的制度与规则是在联合国框架下,以美国为主导而
D. 国际机制的介绍
国际机制就是那些指导着国际行为的明示的和含蓄的原则、规范、规则和程序。
E. 什么是国际机制论,它对国际政治研究有什么意义
约翰·鲁杰提出的,可以去看看倪世雄老师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359——376页
F. 请解释IPE中国际机制的概念
按照克拉斯勒给出的较为广泛接受的概念,是指在一个特定的国际关系领域,围绕行为体的预期汇聚而形成的隐含或明示的原则(principles)、规范( norms)、规则(rules)和决策程序(decision-making proceres): 1、原则是对事实、因果关系及公正的信念,是行为主体参与国际机制所追求的目标。2、规范是由权利与义务所界定的行为准则构成。3、规则 是对行为的特别规定和禁令,比规范更具有特定性和专门性。4、决策程序 ,被普遍认可的的决定和执行集体选择政策的习惯。
G.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有哪些
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的机制包括“货币—价格机制”、“利率机制”和“自由机制”。
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只适用于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现代经济中的各种干扰会使自动调节机制的作用下降甚至失效。譬如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国家如果要通过扩大国内信贷刺激国内经济发展,就不会降低货币供给,利率水平也不会上升,从而资金不会流入本国。
H. 国际组织的表决机制有哪些
一票否决制,简单多数,多数服从少数,一致通过...
I. 联合国解决国际冲突的机制有哪些
国际干预是冷战后冲突解决的一个重要特征。从概念上来说,“干预”具有多重性,从最宽泛的含义上来说,只要一国的内部事务受到来自国外的影响和介入,都被称作“干预”。作为一个令人感到混淆的概念,“部分原因在于这个词具有描述性和规范性两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