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国际收支平衡有时被称为国际收支均衡.是否正确
错误。
国际收支平衡通常是指自主性收支差额为零的状态, 而国际收支均衡是指国内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下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平衡。
B. 国际收支平衡和国际收支均衡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即:国际收支净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或BP=NX-F。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衡量一国对所有其他国家的交易支付。如果其货币的流入大于流出,国际收支是正值。此类交易产生于经常项目,金融账户或者资本项目。国际收支平衡被视作一国相关价值的另一个经济指标,包括贸易余额,境外投资和外方投资。固定汇率制度条件下,汇率主要不是由市场来调节的。在本币波动较大时,政府为维护固定汇率,都会主动采取干预措施。
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即:国际收支净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或BP=NX-F。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衡量一国对所有其他国家的交易支付。如果其货币的流入大于流出,国际收支是正值。此类交易产生于经常项目,金融账户或者资本项目。国际收支平衡被视作一国相关价值的另一个经济指标,包括贸易余额,境外投资和外方投资。
C.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什么意思什么是国际收支
1、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即是保持一国的净出口等于净资本流出的平衡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净额即净出口与净资本流出的差额为零。即:国际收支净额=净出口-净资本流出;或BP=NX-F。
2、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衡量一国对所有其他国家的交易支付。如果其货币的流入大于流出,国际收支是正值。此类交易产生于经常项目,金融账户或者资本项目。国际收支平衡被视作一国相关价值的另一个经济指标,包括贸易余额,境外投资和外方投资。
3、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由对外经济往来、对外债权债务清算而引起的所有货币收支。它有狭义与广义两个层次的含义。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经济、文化等各种对外经济交往而发生的,必须立即结清的外汇收入与支出。
4、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内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所有经济活动的货币价值之和。它是一国对外政治、经济关系的缩影,也是一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及其升降的反映。
5、国际收支状况通常是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来反映,它是系统地记录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国际收支项目及金融的统计表,这一统计表是各国全面掌握该国对外经济往来状况的基本资料,是该国政府制定对外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亦是国际营销者制定营销决策必须考虑的经济环境。
(3)什么是国际收支均衡扩展阅读:
持续的、大规模的国际收支顺差也会对一国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持续性顺差会使一国所持有的外国货币资金增加,或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生抢购本国货币的情况,这就必然产生对本国货币需求量的增加,由于市场法则的作用,本国货币对外国货币的汇价就会上涨,不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对本国经济的增长产生不良影响。
2、持续性顺差会导致一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因为如果国际贸易出现顺差,那么就是意味着国内大量商品被用于出口,可能导致国内市场商品供应短缺,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
3、另外,出口公司将会出售大量外汇兑换本币收购出口产品从而增加了国内市场货币投放量,带来通货膨胀压力。如果资本项目出现顺差,大量的资本流入,该国政府就必须投放本国货币来购买这些外汇,从而也会增加该国的货币流通量,带来通货膨胀压力。
4、一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容易引起国际摩擦,而不利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因为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也就意味着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因其顺差而国际收支出现逆差,从而影响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他们要求顺差国调整国内政策,以调节过大的顺差,这就必然导致国际摩擦。
5、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演越烈的欧、美、日贸易摩擦就是因为欧共体国家、美国、日本之间国际收支状况不对称之故。
D. 国际收支一般均衡分析法的介绍
将几种主要的国际收支理论加以综合,以便从整体上全面说明一国内外均衡的国际收支理论。国际收支一般均衡理论的提出与弹性分析法、货币分析法、吸收分析法和政策配合说等国际收支理论的各自优劣密切相关。
E. BP曲线的国际收支均衡线含义
(1)对于BP曲线上任何一点均代表国际收支平衡;而在BP曲线之下或之上的区域内任何一点,与BP曲线上的均衡点相比,则表示国际收支处于逆差或顺差状态。
(2)在通常情况下,BP曲线向上倾斜, 即斜率为正,这代表利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
(3)国际收支平衡的BP曲线的形状存在两种极端情况。
一种是在没有资本流动的情况下,利率变化对国际收支没有直接影响,也就是说资本流动对利率的弹性为零,这时BP线是一条位于某一收入水平上的垂直于横轴的直线,如图1所示;
另一种极端则对应于资本完全自由流动的情况,这时资本流动对于利率变动具有完全的弹性,即任何高于国外利率水平的国内利率都会导致巨额资本流入,使国际收支处于顺差;同样,任何低于国外利率水平的国内利率都会导致巨额资本流出,使得国际收支处于逆差。如图2。概括而言,BP曲线的斜率应处于0与无穷大之间。
F. 请问什么是国际收支平衡表它包括哪些主要项目
你好。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
(1)经常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主要记载商品和劳务的国际交易。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和转移收支这三个子项目。
(2)资本项目:记载作为资金形态的资本流出和流入的情况,可分为长期和短期资本流动这两个子项目。
(3)平衡和结算项目:包括误差和遗漏以及官方储备等两个子项目。
希望能帮到你,工作顺利!
G. 如何理解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均衡对一国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根据国际贸易理论,当一国货币升值时,该国出口商品或劳务的外币价格随之升高,进口商品或劳务的本币价格相应降低,因而,该国出口量减少,进口量增加,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反之,当一国货币贬值时,该国国际收支会出现顺差。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能够通过汇率变动自动调节,即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小于供给,该国货币贬值,推动逆差减小;而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对该国货币的需求大于供给,该国货币升值,推动顺差减小。因此,在直接标价法下,一国货币的汇率与该国净出口呈反向变动的关系。而且如果汇率能够真实地反映该国的贸易状况,汇率的波动将有助于推动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分别是欧盟美国日本香港东盟韩国台湾俄罗斯等。由于长期与美元维持相对稳定的汇率,人民币与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决定趋于被动,即汇率不是中国与该国经济关系的客观反映,而只是美国与该国经济关系的折射。在这种情况下,汇率波动可能使国际收支愈加偏离平衡。历史上几次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都与盯住美元后影响该国进出口,导致国际收支失衡有密切联系。例如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之前,日本经济增长开始减慢,日元也大幅下跌,而面对美元对日元的相对升值,东南亚各国并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调整盯住汇率,因而东南亚各国货币也相对日元升值。由于这些国家与日本有着密切的贸易往来,本币的被动升值对于本已因日本经济增长速度减慢而降低的出口需求,犹如雪上加霜,加剧了东南亚国家的国际收支失衡。 从这个意义来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汇率更加灵活,应当显示出其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在分别比较了我国与欧盟美国日本在2005年7月汇改的前六个月和后八个月的月贸易差额与月平均汇率后,发现中欧贸易差额在汇改后波动增大,而且多数月份表现为顺差增加的同时人民币币值上升,贸易顺差总体上大于汇改前;中日贸易与汇率的关系与中欧情况相似;只有中美贸易与汇率关系在汇改后出现了贸易顺差伴随人民币持续升值。这样一看,在汇率改革之后贸易差额加大了;而从两者走势来看,汇改后很多月份人民币币值在贸易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的时候不升反降,似乎新机制下的汇率既没有反映对外贸易的状况,又没有起到平衡国际收支的作用。但是,应该注意几点,首先,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有很多,不能简单地因为贸易差额扩大而认为汇率机制失效,例如在中美贸易中,中国商品明显的价格优势和美国的国内政策使得汇率变动对于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难以发挥作用;其次,人民币的持续升值确实客观反映了中国经常账户顺差的状况;再次,人民币对欧元与日元汇率未能很好的反映出中国与欧日两地区的贸易状况,是由于人民币汇率受美元影响较大,可以推断我国所参考的“一篮子货币”中美元或与美元有较高正相关关系的货币可能占有较大比重。
H. 什么是国际收支平衡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各个项目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s),或称事前交易(EX—Ante Transactions),它是经济实体或个人出自某种经济动机和目的如追求利润、资产保值、逃税避税、逃避管制或投机等而独立自主地进行的交易活动。自主性交易具有自发性,因而交易的结果出现平衡是偶然的,出现不平衡是必然的。当出现不平衡时,会使外汇市场出现供求不平衡和汇率的波动,从而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影响。一国货币当局如不愿接受这样的结果,就要运用另一种交易来弥补自主性交易不平衡所造成的外汇供求缺口。这就是调节性交易(Accommodating Transactions),它是指中央银行和货币当局出于调节国际收支差额、维护国际收支平衡、维持货币汇率稳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各种交易。它是在自主性交易收支不平衡之后进行的弥补性交易(Compensatory Transactions),因而亦称为事后交易(Ex—Post Transactions)。通常将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的各个项目归属于自主性交易,而储备与相关项目则归属于调节性交易。
从理论上说,一国国际收支的自主性交易所产生的借方金额和贷方金额相等或基本相等,就表明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或基本平衡;如果自主性交易所产生的借方金额与贷方金额不相等,就表明该国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或失衡。
I. 国际收支平衡的含义是什么
国际收支平衡是一国的四大经济目标之一。在国际收支表中,综合差额与一国的货币供应量、通货膨胀紧密相关,经常账户差额与充分就业、国内产出紧密相关。一般而言,发达国家更注重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所以发达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观多余综合差额与经常差额官有,具体讲国际收支的调节目标确定为保持综合差额或经常账户平衡,或在某一幅度区域内的盈余或赤字。当这些国家的综合差额或者经常账户失衡时,可称为其国际收支失衡。
而发展中国家更强调经济的发展或增长,因此他们将经常账户收支作为单一的国际收支调节标的,国际收支平衡为将经常账户赤字保持在中期内可维持的水平,否则就是国际收支失衡。
J. 国际收支平衡和国际收支均衡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系统的记载了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主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交易。大部分交易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 国际收支分为狭义的国际收支和广义的国际收支。 1、狭义的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常为1年)内对外收入和支出的总额。 2、广义的国际收支不仅包括外汇收支,还包括一定时期的经济交易。
求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