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国际有7个标准单位,像米为长度单位,千克为重量单位
米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七个基本单位之一。1983年被定义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时间内所通过的距离。(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第一号决议)
由于我们已经事先定义光速精确值为299,792,458米每秒,米的这个定义使得它的长度只依赖于一秒的持续时间。现在,光在真空中两点间传播的时间长短不再关系到光的速度,而是决定着两点间的距离!
1889年的第一届国际度量衡代表会议上定为米原制,理论值为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四千万分之一。
1960年第十一届度量衡会议又通过了一米长度的定义改为氪86原子从能量2P10至5D5跳跃时幅射线波长的1650763.73倍(真空中)。
1983年十七届国际度量衡会议为了各国复制标准长度的方便,又把米的长度定为:米是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行进的行程的长度。
(1)米�
光在真空中1/299 792 458秒的时间间隔内所经过的距离。�
(2)千克�
质量单位,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3)秒�
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 192 631 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4)安〔培〕�
一恒定电流,若保持在处于真空中相距1米的两无限长而圆截面可忽略的平行直导线内,则此两导线之间产生的力在每米长度上等于2×10-7牛顿。
(5)开〔尔文〕�
水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1/273.16。�
(6)摩〔尔〕�
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千克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
在使用摩〔尔〕时应指明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它粒子,或是这些 粒子的特定组合。�
(7)坎〔德拉〕�
发射出频率为540×1012赫兹单色辐射的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而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瓦特每球面度。
http://www.hncost.com/ccxx/oa/jzcs/fj/danwei/fdjldw.htm
无能为力了
只有这些啦
② 国际单位有哪些标准的
1.基本单位(七)
物理量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度 米 m
质量 千克(公斤) kg
时间 秒 s
电流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2.辅助单位(2个)
物理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平面角 弧度 rad
立体角 球面度 sr
3.常用单位
物理量名称 物理量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备注
面积 A(S) 平方米 m^2
体积 V 立方米 m^3
速度 v 米每秒 m/s
加速度 a 米每二次方秒 m/s^2
角速度 ω 弧度每秒 rad/s
频率 f,ν 赫【兹】 Hz 1 Hz=1s^-1
【质量】密度 ρ 千克每立方米 kg/m^3
力 F 牛【顿】 N 1 N=1 kg·m/s^2
力矩 M 牛【顿】米 N·m
动量 p 千克米每秒 kg·m/s
压强 p 帕【斯卡】 Pa 1 Pa=1 N/m^2
功 W,(A) 焦【耳】 J 1 J=1 N·m
能【量】 E 焦【耳】 J
功率 P 瓦【特】 W 1 W=1 J/s
电荷【量】 Q 库【仑】 C 1 C=1 A·s
电场强度 E 伏【特】每米 V/m
电位、电压、电势差 U,(V) 伏【特】 V 1 V=1 W/A
电容 C 法【拉】 F 1 F=1 C/V
电阻 R 欧【姆】 Ω 1 Ω=1 V/A
电阻率 ρ 欧【姆】米 Ω·m
磁感应强度 B 特【斯拉】 T 1 T=1 Wb/m^2
磁通【量】 Φ 韦【伯】 Wb 1 Wb=1 V·s
电感 L 亨【利】 H 1 H= 1Wb/A
电导 西【门子】 S 1 S=A/V
光通量 流【明】 lm 1 lm=1 cd·sr
光照度 勒【克斯】 lx 1 lx=1 lm/m^2
放射性活度 贝可【勒尔】 Bq 1 Bq=1 s^-1
吸收剂量 戈【瑞】 Gy 1 Gy=1 J/kg
③ 国际基本单位有哪些
(1)米:米是光在真空中于1/299 792 458s时间间隔内所经路径的长度.
在1960年国际计量大会上,确定以上定义的同时,宣布废除1889年生效的以铂铱国际米原器为标准的米定义.
(2)千克: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为1 kg.
国际千克原器是1889年第一届国际权度大会批准制造的.它是一个高度和直径均为39 mm的,用铂铱合金制成的圆柱体.原型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
(3)秒: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为1 s.
起初,人们把一昼夜划分为24 h,1 h为60 min,1 min为60 s.但一昼夜的周期,即太阳日是变动的,所以定义1 s等于平均太阳日.后来又发现,地球公转周期也是变动的,于是又需确定另外的定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原子能级跃迁时,吸收或发射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其频率非常稳定.于是在1967年第十三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确认了上述定义.
(4)安培:在两条置于真空中的,相互平行,相距1米的无限长而圆截面可以忽略的导线中,通以强度相同的恒定电流,若导线每米长所受的力为2×10-7 N,则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为1 A.
1948年国际度量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作了这样的规定.1960年10月,第十一届国际权度大会上确认为国际单位制中的七种基本单位之一.
(5)开尔文:水的三相点热力学温度的为1 K.
该单位是以英国物理学家开尔文的名字命名的."开尔文"的温度间隔与"摄氏度"的温度间隔相等.但开氏温标的零度(0 K),是摄氏温标的零下273度(-273℃).
1968年国际计量大会决定把"开尔文"作为七个基本单位之一.
(6)摩尔:简称摩,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 12C的原子数目相等.
使用摩尔时,基本单元应予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摩尔拉丁文的原意是大量和堆量.它是用宏观的量来量度微观粒子的一个单位.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了对摩尔的定义.我国1977年国务院公布了介绍摩尔的文件,同时取消克原子,克分子,克分子浓度,克分子体积等概念.
(7)坎德拉:简称坎,一个光源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该光源发出的频率为540×1012赫兹的单色辐射,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瓦特每球面度.
http://www.pep.com.cn/200406/ca443488.htm
④ 物理的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哪些
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7个,如下:
1、长度单位——米(m)
1983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米是1/299792458秒的时间间隔内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长度。
2、质量单位——千克(kg)
当普朗克常数h以Js(即等于kgm^2s^-1)为单位表达时选取固定数值6.62607015×10-34来定义公斤。其中米和秒以c和ΔνCs来定义。
3、时间单位——秒(s)
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之间跃迁所对应的辐射的9 192 631 770个周期的持续时间。
4、电流强度单位——安培(A)
真空中,截面积可忽略的两根相距1米的无限长平行圆直导线内,通以等量恒定电流时,若导线间相互作用在每米长度上的力为2×10^–7牛顿,则每根导线中的电流为一安培。
5、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K)
开尔文以绝对零度(0K)为最低温度,规定水的三相点的温度为 273.16K,1K等于水三相点温度的1/273.16。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因为水的冰点温度近似等于 273.15K,规定热力学温度的单位开(K)与摄氏温度的单位摄氏度(℃)完全相同。
6、物质的量单位——摩尔(mol)
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原子、分子、离子、电子及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数与0.012 kg碳-12的原子数目相等。
7、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 (cd)
一光源在给定方向上发出频率为540X10^12Hz的单色辐射,且在此方向上的辐射强度为(1/683)W/sr。
⑤ 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有哪些
国际单位制共有七个基本单位:长度m,时间s,质量kg,热力学温度(开尔文温度)K,电流A,光强度cd(坎德拉),物质的量mol。
基本单位在量纲上彼此独立,导出单位很多,都是由基本单位组合起来而构成的。辅助单位只有两个,纯系几何单位。当然,辅助单位也可以再构成导出单位。各种物理量通过描述自然规律的方程及其定义而彼此相互联系。为了方便,选取一组相互独立的物理量,作为基本量,其他量则根据基本量和有关方程来表示,称为导出量 。
(5)国际标准单位有哪些扩展阅读
1948年第9届国际计量大会根据决议,责成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研究并制定一整套计量单位规则”,力图建立一种科学实用的计量单位制。1954年第10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决定采用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和发光强度6个量作为实用计量单位制的基本量。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按决议,把这种实用计量单位制定名为国际单位制,以SI作为国际单位制通用的缩写符号;
制定用于构成倍数和分数单位的词头(称为SI词头)、SI导出单位和SI辅助单位的规则以及其他规定,形成一整套计量单位规则。1971年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决议,决定在前面6个量的基础上,增加“物质的量”作为国际单位制的第7个基本量,并通过了以它们的相应单位作为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
⑥ 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是什么
1、国际单位制(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s)是国际计量大会(CGPM)采纳和推荐的一种一贯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将单位分成三类: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和辅助单位。
7个严格定义的基本单位是: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培)、热力学温度(开尔文)、物质的量(摩尔)和发光强度(坎德拉)。
(6)国际标准单位有哪些扩展阅读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 。
通常,“米”一般的定义为: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 s的时间间隔内所经历路程的长度。我国采用的长度单位与国际单位制是一致的,即以“米”作为我国法定的长度计量单位
⑦ 长度单位有哪些从小到大排列
长度单位从小到大排列是: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km)。
其中比毫米小的还有微米和纳米(微米<纳米),千米和公里是一样长的,只是叫法不同。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
其他的长度单位还有:光年、天文单位、拍米(Pm)、兆米(Mm)、公里{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丝米(dmm)、忽米(cmm)、微米(μm)、纳米(nm)、皮米(pm)、飞米(fm)、阿米(am)等。
简介
理解长度单位,首先要理解它的上位概念——单位。《现代汉语词典》对“单位”的解释是:计量事物的标准量的名称。在测量中,以同类量的某定量为基准量,测定已知量相当于基准量的多少倍,该基准量称为单位。
如厘米是计量长度的单位,克是计量质量的单位,秒是计量时间的单位。作为数学的例子,还可以说1是自然数的单位,分子为1的分数是分数的单位。
在测量线段的长度时,需要选定某一线段作为测量标准,并规定其长度为1,称这条线段为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有很多,主单位是米,其余都是派生的单位。
测量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如测量跑道的长度用米作单位,测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用千米作单位,而测量跳远的距离用厘米作单位,等等。
⑧ 七个国际基本计量单位是哪些
7个严格定义的基本单位是:长度(米)、质量(千克)、时间(秒)、电流(安培)、热力学温度(开尔文)、物质的量(摩尔)和发光强度(坎德拉)。
基本单位在量纲上彼此独立,导出单位很多,都是由基本单位组合起来而构成的。辅助单位只有两个,纯系几何单位。当然,辅助单位也可以再构成导出单位。各种物理量通过描述自然规律的方程及其定义而彼此相互联系。
(8)国际标准单位有哪些扩展阅读:
基本计量单位的构成规则
国际单位制按一贯计量单位制的原则构成,采用十进制构成其倍数和分数单位;只能通过SI词头构成倍数和分数的单位,其基本单位及其定义只能由国际计量大会决定,SI导出单位的专门名称及其符号只能由国际计量大会选定。
1、两类SI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单位以及按一贯性原则从基本单位导出的单位,总称为SI单位。如牛顿、瓦特、伏特、流明等;也包括那些没有赋予专门名称的单位,如米每秒、焦耳每开尔文、弧度每秒等。
2、SI词头:当单位前加了SI词头后,即构成了一个新的整体。因而当有指数时,是指这个整体,并非只对未加词头的那个单位。例如:表达为cm³时,是指立方厘米;表达为μs⁻¹时,是指每微秒;表达为mm²/s时,是指二次方毫米每秒。
3、无量纲量的SI单位。有相当一批物理量的量纲是“1”。例如:折射率n,动摩擦因数μ,线应变ε,相对原子质量Ar,质子数Z,功率量级Lp,平面角φ。所有这类量的SI单位是两个相同的SI单位之比。例如:折射率的SI单位是两个速度的SI单位之比,即m·s⁻¹/(m·s⁻¹)=1;
⑨ 国际上七个标准单位是什么它们的定义
长度单位米(m),质量单位千克(kg),时间单位秒(s),温度单位开尔文(K),电流单位安培(A),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发光强度单位坎德拉(cd)。
⑩ 长度单位有哪些
长度单位有:常用长度单位:公里、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皮米、飞米。天文长度单位:光年、秒差距、天文单位、月距、地径、太米、光分、光秒、京米。特殊长度单位:埃格斯特朗、普朗克长度、丝米、忽米、飞米、阿米、仄米、幺米。
(10)国际标准单位有哪些扩展阅读:
国际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标准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米的长度等于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级之间跃迁的辐射在真空中波长的1650763.73倍”。1983年起,米的长度被定义为“光在真空中于1/299792458秒内行进的距离”。我国采用的长度单位与国际单位制是一致的,即以“米”作为我国法定的长度计量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