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知识 > 国际上对中国的评价如何

国际上对中国的评价如何

发布时间:2022-04-15 16:41:39

㈠ 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如何

近来,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但国际上对中国形象普遍的看法究竟如何,并没有一个世界范围内的统一调查。3月7日,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广播电台(以下简称BBC国际台)公布了一项在全球22个国家进行的调查,显示在各国民众心目中,中国的国家形象良好。被调查人群中,认为中国对世界影响积极和正面的国家和人数,超过了对美国和俄罗斯进行的同类调查。

中国形象调查的三个内容

这项调查是 BBC国际台委托全球舆论调查公司和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国际政策态度项目联合进行的。被调查的22个国家覆盖五大洲,分别是: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智利、阿根廷、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俄罗斯、澳大利亚、南非、土耳其、黎巴嫩、印度、菲律宾、印尼、倭国、韩国。调查从2004 年11月到2005年1月通过面访、电话访问的形式,访问了22953个典型样本,在各国调查的抽样误差从2%至4%不等。

BBC国际台和全球舆论调查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次调查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如何看待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在22个国家中,有18个国家的民众对中国持正面看法。总的来说,48%的民众认为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是正面的,30%的人持负面看法。其中,对中国看法最积极的是黎巴嫩,约有74%的人认为中国影响主要是积极的,只有9%的人认为中国的影响是消极的。

对中国看法最消极的国家是倭国,仅22%的倭国人认为中国在世界的影响是积极的,但认为中国对世界影响是消极的人数比例也不高,为25%,多数人未发表意见。除倭国外,美国、德国和波兰受访者认为中国对世界的消极影响大于积极影响。不过,没有一个国家对中国持负面态度的人数超过50%。

第二,是否希望中国在经济上进一步强大。调查发现,49%的人的答案是肯定的,33%的人持否定态度。印度是最希望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国家,68%的印度民众对此持积极态度,其次是黎巴嫩、印尼和南非;在发达国家中,法国、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名列前茅。美国受访者中46%希望中国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有45%不希望。

第三,是否希望中国在军力上进一步强大。对此态度最积极的国家同样是印度,56%的印度民众认为中国军力增长对世界的影响是积极的;最不希望看到中国军力增长的国家是倭国,只有 3%的人对此持积极态度,高达78%的人对此持消极态度。总体来说,共有24%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军力增长对世界将产生积极影响,59%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军力增长对世界有负面影响。

为了解中国提供客观数据

当记者问起这项调查的初衷,BBC国际台执行副主编罗斯安德拉表示,近来,该台收到海外观众反馈的大量信息,表明世界公众越来越关注中国。为此,该台专门策划了“中国周”系列报道活动,以使人们 “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的方方面面”。为了配合这次活动,BBC委托权威的全球舆论调查公司,进行了这次大规模调查,希望能得到一些“客观的数据”。

全球舆论调查公司首席执行官米勒的助手、本次调查策划小组成员克里斯·考蒂尔告诉记者,该公司以前也曾对美国和俄罗斯进行过类似调查。这次对中国的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的国际形象要好于前两者。她说,国际范围内对美俄两国的形象调查表明:在对世界14个国家进行的调查中,有5个国家的多数受访者认为俄罗斯在国际上起到积极作用,总体上有36%的人对俄罗斯持正面印象,而40%的人持负面印象;对美国来说,15个被调查国家中,只有6个国家的多数受访者认为美国在国际上发挥了积极作用,积极评价美国的人数比例为38%,消极评价美国的人数比例达47%。

多数人希望中国经济保持增长势头

在问及中国影响力为何会被世界多数国家视为积极因素时,考蒂尔引用米勒在调查结论报告中的话说,中国明显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因为它有杰出的经济成就,而且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希望中国能继续保持这种经济成功的势头。

考蒂尔说,调查小组原以为,由于历史原因,周边国家会对中国抱有强烈戒心。但调查显示,除倭国外,周边国家民众普遍对中国有较正面的看法。比如,菲律宾、印尼和印度仅次于黎巴嫩,是对中国影响持正面看法人数比例最多的国家。韩国和俄罗斯对中国持正面看法的人数也超过或大大超过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人数。另外一个让调查人士感到不可思议的是,那些产业和出口结构与中国类似,与中国明显存在经济竞争关系的发展中国家,如巴西、智利,甚至在纺织品问题上与中国进行激烈竞争的墨西哥,其国民竟然也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持肯定态度。

对此,一些专家认为,飞速发展的中国尽管可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形成某种程度的竞争关系,但这些国家却更加强调中国这个新兴的投资和消费强国对他们带来的积极影响。联合国日前公布的一份报告表明,中国的快速发展并未影响外资投向东南亚国家,相反,投向东南亚国家的外资增长很快,这表明中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而不是威胁。马来西亚副总理不久前也表示,虽然竞争十分激烈,但中国对马来西亚经济做出了贡献,一个突出例子就是,马来西亚的海滩上每天都有无数中国游客。

在发达国家中,对中国经济发展抱积极态度人数比例最多的是澳大利亚,占总数的56%,接下来依次是法国、加拿大、英国和意大利。

考蒂尔分析说,从这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对中国的看法存在明显的地域区别,多数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希望中国经济强大;澳大利亚是中国发展的获益者,所以持正面态度;欧洲对中国发展的感情复杂一些,而在北美则出现加拿大和美国之间截然不同的差异。同时,阿拉伯国家的受访者以压倒多数支持中国发展,令人瞩目。

此外,从受访者年龄层次上看,年轻的受访者更倾向于对中国发展持积极态度,18―29岁的青年人中有58%的人认为中国是良性发展,而60岁以上人士抱同样看法的只有43%。从受访者受教育程度上看,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越积极看待中国的经济发展,而受较少教育的人则对中国发展持负面看法。

中国“软力量”更能影响世界

考蒂尔强调,调查也显示了国际上对中国强大后何去何从的担心,多数国家都对中国可能更加强大的军事力量持消极态度。她认为,当今世界普遍不支持用军事手段解决国际问题,世界上大多数人不希望中国通过扩张军事力量的方法取得成功,而希望中国通过“软力量”(如经济、文化和外交力量等)的形式扩大国际影响力。

一些国际知名媒体和专家认为,近年来国际舆论围绕中国展开的辩论此起彼伏,显示出中国的发展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极为深远。这一次,一个外国机构主动对中国进行全球范围的影响力调查,由此就可以看出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在现实的国际环境中,一国的综合实力是左右国际舆论的关键砝码。多年来中国凭借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配合积极稳健的外交政策,为中国树立较佳的国际形象打下了良好基础,今后世界对中国的舆论环境将更加客观。虽说这个调查只能作为国际社会对中国看法的一个参考,但是它同时也为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提供了一次国际舆论指向。

㈡ 当今的世界,中国的国际地位如何

当代中国对国际的影响与日俱增,在国际事务中地位与作用也有大幅度的提高。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的腾飞离不开世界,同样世界的发展也不能离开中国。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概括为:在全球范围,尤其对于周边的地区,中国是越来越重要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大国。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维护和平、反对战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人口众多、幅员辽阔。中国作为世界第三领土大国和第一人口大国,既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处理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不同领域具有综合实力或潜力的国家之一。

㈢ 中国的国际地位怎么样

中国的国际地位在不断上升,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

国际地位:作为联合国的创始成员国

国际影响力:中国对联合国的成立功不可没,永载史册,地位不容撼动。中国以3500万军民伤亡的惨重代价,顽强抗击日本侵略者,为国际社会战胜法西斯和军国主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这一伟大胜利也为联合国的创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国际地位: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国际影响力:作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中国对维护世界和平尽职尽责,作出重要贡献。中国积极参加联合国维护和平与建设和平行动,推动相关机制不断完善。

国际地位: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国际影响力: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对促进世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中国首先在落实减贫等领域率先实现了千年发展目标的要求,在自身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发挥了示范与推动作用。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框架下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讨论与合作,成为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重要参与方。

国际地位:作为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

国际影响力:作为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参与者、维护者和建设者,中国不断作出理念与实践贡献,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中国所提倡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中国国际地位的再确认与国际影响的再提升

㈣ 中国的国际地位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的国际地位与55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客观地讲,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当代中国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在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深入互动的关系表现得更加明显。

(4)国际上对中国的评价如何扩展阅读

经济情况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和世界第一大农业国。

科技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在计算机、航空航天、生物工程、新能源、新材料、激光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科技成果。

㈤ 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如何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出现较为显着和重大的变化。
第一,实力地位显着上升。进入21世纪时,中国的经济实力还只在世界排第七位,GDP约1万亿美元。21世纪的头8年,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或2010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经济总量在2008年达到4.4万亿美元,提前12年实现“到2020年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一实力地位的变化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基础。
第二,除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军事上,美国国防部认为,20多年来中国的军费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么大的投入,使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着的提升,军事活动范围扩大。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全世界华人骄傲,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认可,成为不少国家试图仿效的样板。国际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汉语热,也说明中国的地位上升了。
第三,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实力没有受到根本的伤害,国际地位不降反升。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复苏。中国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和银行系统的充足资本,使中国成为危机中世界少数的中坚力量。中国银行和企业的实力和国际地位显着上升,海外收购非常活跃。

中国是主张多级世界的,希望成为世界的一级。现实的情况是:美国一国独大,处于第一级,中国,俄罗斯,欧盟,小日本等成为第二级。
1经济
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综合来讲: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
第一,中国是独立自主的政治大国,是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拥有较强军事防御力量的国家。
第二,中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并且是发展中国家中惟一的常任理事国。积极利用联合国讲坛伸张正义,主持公道,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地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走改革开放的道路,成为世界上极具特色和影响力的国家。
第四,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在政治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在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的事业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大,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中国和平崛起对于整个世界都有重要的意义:其一,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和世界格局的转换;其二,中国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其三,深刻地改变了联合国的面貌,使这一国际组织的地位与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四,改变了世界经济的面貌,并推动国际秩序的除旧布新。

㈥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主要经济社会总量指标占世界的比重持续提高,主要经济社会人均指标的位次不断前移,国际地位显着提升,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一)经济增长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

2013-2016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7.2%,明显高于世界同期2.5%的平均水平,也高于发展中经济体4.0%的平均水平。

(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及拉动居全球首位。

根据世界银行测算,2013-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平均为31.6%,超过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贡献率的总和。2016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4.7%,拉动世界经济增长0.8个百分点,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三)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逐年提升。

自2010年我国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来,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逐年上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计算,2016年,我国GDP为11.2万亿美元,占世界总量的14.9%,比2012年提高3.4个百分点。

(6)国际上对中国的评价如何扩展阅读

在经济体量上中国与欧美差距明显,若从市场价格角度考察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中国的占比从2000年的4%跃升至2016年的15%。亚洲(包括日本)的占比为31%,而美国和欧盟的占比之和为47%。

其次,在进口量上同样存在较大差距,2015年中国在全球进口中的占比仅为12%,而亚洲的占比为36%。美国和欧盟(不包括欧盟内部贸易)的占比之和仍达31%。

世界最终需求的很大部分仍来自欧美等高收入经济体,而2015年中国消费(以市场价格计)大约是美国和欧盟总消费的三分之一。

最后,中国在全球经贸制度的设计中还相对较弱。事实上,相较于中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中国在全球经贸规则制订中的影响力要小得多。

㈦ 国际人士如何评价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成就

积极评价。

1、贾韦德·阿赫塔尔

巴基斯坦独立新闻社中国业务总监贾韦德·阿赫塔尔表示,中国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在近五年来取得显着成就,中国在多领域取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得到国际社会的赞誉。

2、韩国成均馆大学金融学教授安玉花

韩国成均馆大学金融学教授安玉花表示,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的不俗成果,将带动整个社会实现飞速发展。中国拥有巨大的市场,这种天然的优势使得科技和市场在中国结合后,会很快实现技术产业化。在第四次产业革命中的许多前沿领域,中国都排在了世界前列。

3、日本爱知大学教授李春利

日本爱知大学教授李春利说,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成果在过去五年里取得了巨大进步,主要创新指标的世界排名不断提升。

4、赫苏斯·博尔哈

墨西哥国家科技理事会国际合作司司长赫苏斯·博尔哈表示,中国近年来取得的科技成果有目共睹,墨西哥与中国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的意愿日益强烈,一些项目已经提上日程,包括墨中科技合作基金以及共同开展卫星技术应用等项目研究。墨中两国可以通过科技合作共同应对发展中的挑战。

5、法国着名经济学家、国际前瞻及信息研究中心(CEPII)顾问米歇尔·阿列塔

法国着名经济学家、国际前瞻及信息研究中心(CEPII)顾问米歇尔·阿列塔表示,相比于西方国家,中国经济规划总是更为长远,创新驱动战略的提出就是代表。他认为,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中,科技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国际层面,中国的创新创造和科技升级将使自己摆脱“世界工厂”低端制造业标签和对西方科技的依赖,成为国际市场高端产业中强有力的竞争者。

㈧ 请问中国现在所处的国际环境,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态度怎样

西方国家这次为什么会如次的团结?欧洲的德国、法国,一般是不会冒着这样的风险得罪中国这个经济大国的。伊拉克战争时德国和法国都和中国站在一边,不支持美国对伊动武。为伊拉克而得罪美国,不符合他们的国家利益。法国10年前为了不得罪中国,终止了对台军售,损失了几十亿的收入。而为什么今天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公然与中国为敌?难到就是为了和自己根本不相干的西藏和奥运? 而另一个值得让人思考的问题是,一向是西方老大的美国,为什么这一次这么低调?让英、法、德在前台唱主角?对于西藏,西方国家很清楚,再怎么闹,中国也不可能做出让步。对于奥运,他们也很清楚,就算西方国家没有一个领导人出席北京奥运会,中国也就是面子上过不去罢了,对中国有实质影响吗?没有。 所以,西藏只是一个幌子,奥运也只是一个幌子。那么他们到底想从中国得到什么? 西方国家正面临着10年来经济陷入衰退的危险,他们需要有一个有实力的国家为这次西方经济的衰退买单。不言而喻,他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中国。 做为一个普通老百姓,我对国际经济没有什么研究,但2008年一开始我还是隐约到中国经济面临的危险,现在也就想起了温总理说过的一句话:2008年也许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现在想起正在进行的这场闹剧,真的有点让人毛骨耸然了。美国不是低调,是很冷静,他们早已经不露声色的出招了: 1、美元贬值。因为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中国1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已经人间蒸发了3000亿美元,而且还在继续蒸发中。更要命的是,由于人民币升值,中国出口产品成本增加,沉重的打击中国的出口,许多企业面临倒闭的危险。因为中国企业的倒闭,西方国家生产企业就可以开始生产复苏。 2、通过高油价以拖跨中国经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需要大量的进品原油,而西方国家则不断的提高石油储备,造成高油价一直持续,以增加中国经济建设的成本。这就是美国为什么要打伊拉克、打伊朗的原因:控制石油就是控制了经济命脉。 3、足涨中国金融泡沫。人民币升值,大量热钱自然要涌入中国,造成中国高成本、高币值的经济泡沫。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政府就算是背着千夫所指都绝不救市的原因,就是为了打击国际投机资本在中国的恶意圈钱行为,而另一方面却不得不面对成千上万痛不欲生的股民的唾骂而有可能造成国内社会动荡的危险。现在看了,什么西藏事件、抵制奥运都是不足为道的事。 所以,“西藏”和“奥运”只是西方国家绑架的两个“人质”,他们真正的目的不是西藏,也不是奥运,而是以此为要挟,要中国为他们的经济衰退买单。不买单:搞乱你,要死大家一起死。买单:坐下来谈,你答应我我就息事宁人! 中国政府的冷静是对的,死死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才是关键。经济如果一跨,那就什么都跨了。 国民要冷静,要相互理解,不要给政府出难题。还是那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压倒一切的是稳定。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能预料到,我相信政府能从容应对。我们要支持政府打赢这场表面上看起来是舆论战,而事实上是经济的战争 我们需要更团结 希望大家奔走先告1、多省油 多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能做车就不要开车 能开窗户就不要开 空调 2、多省电 路灯不用就关掉, 能用耳机就不要开音箱,家电不用就要把整个开关拔下来 又省电又安全 希望政府把夜景工程的灯光就关掉 3、支持国货 能买到国货就不要买外国货 促进内需 钱要给自己人赚 4、努力工作 多开发和制造更好的产品 实业才是救国之本 5、尊重自己 尊重国人 不要崇洋媚外 6、告诉台湾 西藏 包括其他民族的青年 为什么我们现在还这么痛苦别的国家看不起,因为我们的祖辈太喜欢窝里斗,。 7、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 中国只有强大才会有更好的家 ,落后就要挨打挨骂 8、政府在进步 督促政府更快的进步 而不是推到他 那样高兴的是美日 痛苦的是自己 转给所有爱国的人 关于“中国现在所处的国际环境”,由于字数太多,这里写不下,你自己到这里去看看http://www.cciced.org/

求采纳

㈨ 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态度怎样

其实都还好吧。世界各国的人民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逐渐形成了和平民主的思潮,你在电视媒体上看到的各种国与国之间的言论其实都是各国政府为了达到某种利益才向其他国家施压或者表态,比如说为了领土争端,为了经济利益,为了抵御外来文化。这种公开性的言论很容易直接代表整个国家的立场,但其实论国家的人民,应该是很友好的但全世界只有一个国家我不是很了解,那就是日本。日本我没去过,但我国的官方态度说日本的本国人民都是很坏的,这个我委实不知。

阅读全文

与国际上对中国的评价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8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2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4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1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1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7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4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3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9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3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