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在修水宁红国际商贸城买房两年多还给没房产证怎么回事
。
Ⅱ 修水宁红休闲中心
修水特产宁红茶地处赣西北边陲的修水县,旧属“义宁州”治,所产宁州工夫红茶,简称“宁红茶”,它是我国工夫红茶中的珍品之一。“宁红茶”素以条索秀丽,金毫显露,锋苗挺拔,色泽红艳,香味持久而闻名中外。据旧方志及清代瑞延《纯浦随笔》等书记载,宁红茶创始于清朝道光年间,至光绪年间曾一度被列为贡品茶。二十世纪初是宁红茶盛产、销售全盛时期,国内外茶商、专家誉其为“茶盖中华,价甲天下”。当时还流传着一句行业谣谚:“宁红不到庄,茶叶不开箱。”修水县作为“宁红茶”出口生产基地,1958年生产的“宁红茶”新品种,经中外专家鉴定,品质已达到国际高级茶标准。1980年获江西省人民政府嘉奖令。198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荣誉证书。1984年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1985年获国家农牧渔业部金杯奖和国家银质奖。
Ⅲ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宁红大市中心离修水的金三角有多远
约2.5公里。
Ⅳ 宁红工夫茶的历史渊源
据史料记载,修水有千余年的产茶历史。后唐清泰二年(935),毛文锡所着《茶谱》载:洪城双井白芽,制作极精。至两宋,更蜚声国内。北宋黄庶、黄庭坚父子将家乡精制“双井茶“推赏京师,赠京师名士苏东坡等,一时名动京华。欧阳修《归田录》誉为“草茶第一”。南宋嘉泰四年(1204),隆兴知府韩邈奏曰:“隆兴府惟分宁产茶,他县无茶”。当时年产茶二百余万斤,“双井”、“黄龙”等茶皆称绝品。
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说:“宁红是历史上最早支派,宁红早于祁红九十年先有宁红,后有祁红“。到十九世纪中叶,宁红畅销欧美,成为中国名茶。美国茶叶专家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专着中评述:“宁红外形美丽、紧结、色黑,水色红艳引人,在拼和茶中极有价值“,称赞“宁红色、香、味俱属上乘。”1904年宁红生产朝廷贡品--太子茶。光绪年间漫江罗坤化的“厚生隆茶行”特制的太子茶,在汉口以每市斤2两白银的价格卖给俄国人。1914年宁红极品白字号太子茶参加上海赛会,每磅售价48两白银,茶获五国外商“茶盖中华,价甲天下”的奖匾。清宣统二年,漫江郭敏生开设的义泰祥茶行特制的贡茶,和民国四年郭鸣岐在漫江特制的贡茗,先后在南洋劝业赛会上夺魁,荣获最优超等文凭。
光绪十八年至二十年(1892-1894年),宁红工夫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步入鼎盛时期,每年输出30万箱(每箱25公斤)。光绪三十年,宁红输出达30万担。那时县内茶庄、茶行多达百余家,列茶业者甚多,较有名气的有振植公司、吉昌行、大吉祥、怡和福、恒丰顺、广兴隆、正大祥、恒春行、同天谷行等,全县出口茶占中国总数十分之一强。吴觉农先生在1985年讲述,1934年他到英国伦敦考察,当时伦敦市场茶叶小包装,外面写的是宁州红茶,但里面装的是中国祁门等地红茶了。由此可见当时宁红昌盛非凡。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后,随着印度、锡兰(斯里兰卡)、日本茶业的兴起,加上帝国主义入侵,朝政腐败,宁红受到严重摧残,外销濒临绝境,修水年产宁红工夫茶猛跌到7424担。
解放后,宁红工夫茶得以迅速发展。现面积达10万余亩,一批批新的高额丰产茶园正在茁壮成长,茶叶初制厂遍布各乡。宁红最大的精制加工厂--宁红集团公司(前身为1949年建立的修水茶厂),设备齐全,技术先进,已成为江西红茶生产加工规模最大的专业厂。1958年销往前苏联的超级红茶,经中外专家鉴评达国家高级红茶标准,荣获中国茶叶进出口总公司专电祝贺。同年,高级宁红工夫茶“山谷红”送国务院,作为招待外宾的礼茶。次年送往庐山会议的超级宁红工夫茶,获中央领导好评。1985年生产的宁红特级工夫茶宁红金毫,是中国十大功夫茶中的珍品,该产品延用“太子茶”的原料,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加以现代科技的指导精心制成,条素紧结秀丽,金毫显露,多锋苗,色泽油润,滋味鲜嫩浓郁,叶底红嫩多芽,汤色红艳,在1985年中国优质食品评比会上博得专家高度赞誉,荣获国家银质奖。1988年在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上评选为金奖。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挥毫题词:“宁州红茶、誉满神州、努力革新、永葆千秋”、“宁红祁红并称世纪之首”。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以饮茶为主的习惯,被纷至沓来的可口可乐、健力宝、矿泉水等保健饮料严重冲击,老牌宁红销售急剧下降,八十年代末企业亏损达千万元,千人的大企业宁红集团面临“山重水复疑无路”之境。但是宁红人没有退缩,而是奋力开拓。在上海中医营养食疗研究会等单位的专家教授帮助下,宁红保健茶系列产品于九十年代第一个春天诞生了。如今,宁红人以质量、信誉、效率取胜于国内外市场,年产量达7000余吨,产值超亿元,年利税2500万元,年出口换汇百万美元,产品外销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先后荣获“江西省首批名牌产品”、“中国食品行业名优产品”、“中国食品工业百强明星”等称号,宁红商标并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注册。在实现九五规划的征途上,宁红人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争创名牌,再振宁红雄风。
宁红工夫茶的成品共分8个等级。特级宁红紧细多毫,峰苗毕露,乌黑油润,鲜嫩浓郁,鲜醇爽口,柔嫩多芽,汤色红艳。
修水县作为“宁红工夫茶”出口生产基地,1958年生产的“宁红工夫茶”新品种宁红功夫茶,经中外专家鉴定,品质已达到国际高级茶标准。1980年获江西省人民政府嘉奖令。198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经济贸易部颁发的荣誉证书。1984年获江西省优质产品奖,1985年获国家农牧渔业部金杯奖和国家银质奖。
宁红工夫茶,是中国传统制茶工艺的瑰宝,宁红工夫茶艺,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宁红”商标的唯一合法注册方江西省宁红责任有限公司,迫切希望现在的“宁红”品牌的畅销,能够为百年宁红带来一丝新的契机。江西省宁红有限责任公司开发的宁红减肥茶是宁红工夫茶的升华和发展,它利用宁红工夫茶固有的降脂减肥功效,配以决明子,山楂等,使宁红花的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减肥保健中去,从而使宁红产品再次走向国内外。
据调查,现在年轻人中,知道宁红工夫茶的人越来越少,唯一可圈可点的是,目前,在国外仍有一大批热爱中国宁红工夫茶的忠实消费者。这些来自荷兰、英国、法国、美国的人们先后跟宁红方面负责人洽谈,开出天价,希望能够收购宁红整个品牌,乃至宁红工夫茶系列的所有产品的原料、配方和制作工艺,作为自己公司的品牌推向国际市场。江西省宁红公司认为,一个在中国享誉几百年的品牌,拿给外国人“改头换面”,民族感情上实在过不去,不希望这数百年品牌毁在自己手里,虽然,现在的力量并不是很大,但是,尽己之力,不留遗憾。经历了多年的奋斗,宁红方面也渐渐体会到,保护传统文化遗产不能孤军奋战,为此,近阶段,宁红联系了多家报社,希望能够调动媒体的力量,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宁红品牌的发展。
Ⅳ 江西修水县的 风俗特产 什么最有意义。
修水县的 风俗特产 哨子最有意义哨子,已成为修水最富地方风味的上乘食品。何以称之为"哨子"呢?说起它的来历,修水群众中还留传着一段极为美好的佳话。相传夏禹时代,修水地区山洪瀑发,农田、村庄被毁,作物颗粒无收,农民靠上山采野菜野果为生。后大禹来到修水,组织群众治理好了水患。当地群众十分感谢大禹治水的功绩与恩德,可在那荒年灾月里又拿不出好东西来供献。大家想到治水期间,多少个日日夜夜,大禹和群众一起辛勤治水,连餐饱饭都没有吃过,很是过意不去。当时面对山高林密,有位老农提出,大家上山搞点野味来为大禹送行,略表心意。于是大家商量好后,就一边派人上山挖野山芋,一边派人打野兽。就这样把挖来的野山芋煮熟做成皮子,把野兽肉切作馅子,包成一种食品,外形上尖下圆,取名为哨子,上奉大禹。大禹和大家吃后觉得味道很不错,从此以后修水人会做也爱吃哨子,自古至今,代代相传,而且越做越好吃,成为修水食品一绝。现在每当逢年过节,亲朋往来,重大喜庆,修水人都作兴哨子,以示庆贺和款待亲朋。不过时至今日修水人吃的已不再是用野山芋和野兽肉做的哨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哨子的用料也越来越讲究,在制作上也大大作了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