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猪肉价格呈上涨趋势,到底会持续多久
猪肉价格呈上涨趋势,近期将一定会保持稳定上涨,持续时间可能会比较长。近几年猪肉价格可能会呈上涨趋势。
猪肉价格涨幅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到底会持续多久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近期内将会一直呈上涨趋势。
② 第4批猪肉收储来袭,猪价趋势上涨,其价格会持续多久
对于目前的整个猪肉价格来说,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是很难上涨上去的,因为对于目前的整个供给量过大,而对于整个市场的需求来说,并没有出现大的增长,虽然说国家决定进行一定的猪肉收储,但是并不能够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市场的供求关系,所以说对于目前的整个猪肉价格来说,未来的整体趋势还是会保持一个较低的水平的。
③ 猪肉价格走低,会持续多久
春节以来,猪肉的价格一路下跌,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价格系统最新数据显示,从4月2号截止到5月21号,平均价格已经跌到了每公斤20.78元,同比跌幅达到22.3%,全国25个省份的猪肉价格都出现了下跌,生猪的出栏价格也已跌到了近两年来的一个最低点。
5月23日《央视财经评论》演播室请来了,中国农科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朱增勇、财经评论员张鸿,一起来聊一聊,生猪价格下跌原因和未来价格走势。
央评说
生猪出栏价创23个月新低 猪肉价格进入下行通道
在石家庄市的各大超市,猪肉已成为打折促销吸引客流的主打产品之一,原来价格在每斤20元左右的精瘦肉,现在已经降到16元以下。
河北石家庄市民:特别,比这15.9还要便宜有一阵,猪降到这个价格,一般是比较少见的。
从全年猪肉市场的销售规律来看,每年春节后,猪肉消费进入淡季,价格也随之下滑,等到5月肉价又会出现季节性上涨,但今年猪肉价格却持续走低。
张建国(河北石家庄永辉超市猪肉销售员):带皮前尖是9.98块,现在是7.99块一斤,这个是后尖,后尖促销价9.98块,咱们原来的价格大约是11.98块左右,全国整体的趋势,猪肉的价格都在下降。
针对猪肉价格的变化,再看看记者5月初在北京新发地做的采访,一些商户说,春节后价格一路下跌,4月上旬经历了短暂的平稳期,中下旬继续缓慢下降。
北京猪肉商户:肘子、排骨落得最多,这肘子相比春节前13、14,现在才9块钱左右,排骨春节前16的,现在也就12。
北京猪肉商户:现在还是属于淡季,今年同期比去年便宜了不少。
今年4月份北京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的加权平均价是每斤9.12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5.67%,另外今年4月份市场日均上市量为1780.5头,无论环比还是同比均出现明显的增加。
刘通(北京新发地市场统计部负责人):同比之所以下降这么大,和这个毛猪的供应状况得到比较好的恢复有直接的关系,今年4月份新发地市场白条猪的日均上市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6%点多,也就说毛猪的供应正在由偏紧向宽松转换。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4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下降8.1%,来自农业部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为20.69元每公斤,比昨天下降0.2%,此外数据显示,多地生猪出栏价格创23个月来的低点。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张琳:每年春节后,猪肉的消费是进入到一个淡季,但是进入到5月份可能会出现一个季节性的上涨,但是今年这个价格却是在持续走低的,为什么?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从历史规律来讲,这是一个误区,一般情况之下,猪价最低点出现在二季度,而不是说一定出现在5月份。
从一季度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猪肉产量是同比增了0.2,另外从进出口来看,我们一季度猪肉进口同比是增了21%,所以从供给来看,我们供给是较去年同期是明显增加了,而同时一般的二季度都属于这个消费的低谷,而且目前整个消费来看,也处于一个比较疲软的状态,在供给增加,而我们整个消费比较疲软的情况之下,就出现了我们当前猪价在2月开始连续16周的一个持续下跌,未来猪价怎么走,并不说它在5月份,它一定是在低点,还要看它供需形势怎么变化。
张鸿(财经评论员):可能比如五一有一个小长假,然后端午节正好在这有一个吃肉粽子的可能有这样一个需求,但是我们这仅仅从需求端来看,没有那么旺盛,比如说和春节相比或者和国庆相比,可能没有那么旺盛,但是供应太旺盛了,去年的这个时候,咱们在关心反过来的数据。涨的太猛了,去年的高点是6月份,所以5月份正是在上升的势头当中,所以其实等于那个价格的信号在号召大家赶紧来养猪,然后到今年其实从今年初开始,其实这个产能就已经在逐渐的释放,所以其实这个过程就是产能在不断的过剩这样一个过程。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猪周期客观来讲,它是本身就存在的,猪周期,它主要是受生猪本身它整个生长特性的影响,另外还受国内的需求、供应综合因素的影响,在2007年之前,我们整个猪周期一般时间是3年左右,从2007年以后,我们不断受国内整个生猪供求的影响,国际市场,尤其是从2011年开始,大量的猪肉进口对我们国内的。
另外随着我们规模化水平的提高,我们目前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化水平占到44%,随着规模化水平提高,另外还有猪肉进口,最近这两年我们整个环保政策,都对我们整个猪周期有一个显着的影响,从现在来看,随着我们规模化水平的提高,我们猪周期是明显拉长了,从过去的2—3年,到现在的5—7年。
张鸿(财经评论员):我们很多人会想,说为什么猪肉单单有一个周期,其他的肉周期没那么明显,或者说猪肉的波峰波谷的幅度那么大。
猪特殊的繁殖,我们如果说从金融的角度来说,猪肉它有一个特殊的杠杆,猪,它一年两窝,一窝现在大概能产12个左右,所以也就意味着咱从生存率,它活下来的这个角度,因为生存率也不是那么高,一般来说,一个养殖户如果今年看着这价格好,他决定多养一头猪,意味着明年的供应将多出来将近20倍。起码十几倍的杠杆,所以今年比如说他看有点赔钱了,他少养一只,意味着明年这一年的过程当中,他要减少十几头猪的供应,所以这个杠杆可能加上散户比较多,所以他自己一决定一减少,他的波峰波谷就会加大,再加上刚才他说进口,其实进口猪肉,大家很多人知道,进口猪肉去年是160万吨的进口量,这个其实是,虽然总量上和我们这个还是有差距,但是他确实是影响到我们整个猪肉的价格。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张琳:我还看到一种说法,说因为去年行情特别好,很多养殖户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他是人为的主观上推迟了出栏的时间,打破了市场某种程度上我们说供求的规律,会不会有这样的因素存在?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在很多地方,由于从饲料转换率来看,虽然说你猪越大,你后期投入的饲料成本越高,但是由于去年猪价比较高,所以大量的养殖户为了获取更多的养殖利润,他推迟出栏,另外我们在生产第一线也看到有些特别有趣的情况,有些养殖户说,因为他一头仔猪可以卖到700、800块钱,所以他为了赚取更多的钱,提高仔猪的存活率,他在产房里边装了新的设备,产床,然后还铺了地暖和空调。
生猪市场主要还是靠市场来驱动,在每头猪这么高的养殖水平之下,养殖户肯定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大量的精力、人力去赚取更多的利润,我觉得这是市场推动。
张鸿(财经评论员):其实养殖户还没有到他们正常年的那种平均的利润水平,还是高于他正常年的,所以可能这个趋势,可能一时半会还不会停止。再加上刚才我说咱们中国养殖户基本上是散户,刚才说百分之四十四点几的那个数字,其实就是大户比例,散户是占多数的,但是你像比如说发达国家,他们可能规模以上的这种养殖户就会占多数,尤其是企业,他其实是一个,在我们看来养猪其实是个农业,但在他们养猪其实是个工业,所以他们是个工业化的,他相对来说,他应对这种危机,包括对信息接下来的一个反应,相对来说要理性的多。
生猪养殖户:低迷行情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石家庄平山县裕农养殖公司年出栏生猪两万头,去年猪价高位运行,给公司带来了高额利润,在养猪行业干了20多年的化世鹏把去年叫做金猪年。
化世鹏(河北平山县裕农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去年的时候,在5、6月份的时候生猪出栏的一市斤10.8元,一头猪盈利不低于1000块钱,利润率会达到50%以上。
去年猪价之所以会大涨,一个重要原因是受环保政策的影响,全国20多个省份划定了生猪禁养区,启动猪场拆迁情况,生猪存栏量减少,直接刺激了养殖户抢购仔猪,去年6月石家庄一头30斤的仔猪,价格飙升到1100元。
朱德富(河北善德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30斤重一头猪能挣多少钱,大概在800—900块钱,这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现象。
由于去年下半年养猪收益大幅提升,一些大型养殖企业纷纷加大生猪补栏量,一些中小散户也在跟进,从而在今年春节后把猪肉价格从高点一路拉低。
化世鹏(河北平山县裕农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我们现在有一些大集团快速地扩张,它的产能会在2018年之后会释放出来,这样的话,更会拉长猪周期。
部分业内人士预计,猪肉价格低迷的态势可能持续2—3年。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张琳:业内人士认为,这个价格持续低迷的态势会持续2—3年,这次的猪周期会延长,真的吗?这样的延长对于市场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我比较同意这个观点,因为随着我们整个规模化水平的提高,相对来说后期我们整个产能的恢复水平会保持一个平稳的增长速度。
另外,很多大型的养殖企业,比如屠宰企业、饲料企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进行行业的一个纵向整合,越来越多的养殖企业和屠宰企业进入这个养殖,生猪养殖之后,带动了整个生猪的规模化水平的提高,规模化水平的提高,对于稳定我们生产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稳定的生产可以有利于猪价稳定的发展,所以随着我们规模化水平提高,后期整个猪周期的时间会明显延长。
张鸿(财经评论员):因为现在正好是在往下跌的过程当中,所以很多养殖户说,这个还会延长,但是其实延长它,我们希望的那个结果是什么,它延长以后,它的幅度没有那么大,只不过周期被拉长了,这个周期拉长,其实是依靠于我们整个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我们规模化水平、集约化水平提高,才能带来整个的周期的这种相对的拉长。
但是现在还是散户占主要的角色,所以可能还没那么乐观。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我觉得延长并不代表说我们后期会一直保持亏损,因为波动是市场的必然规律,那么只能说,我们后期整个延长,时间延长,但是不影响我们整个养殖户在市场获取合理的利润。现在应该在10%左右净利润,严格地说,现在属于养猪效益回归正常的利润区间。
张鸿(财经评论员):过去合理的一般是一头猪200块钱,按现在这个价格,我看他们算说,现在这个价格一头猪还能挣400、500块钱。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张琳:大家会担心,现在是不真的进入了这样一个下行的通道,会持续多久,能跌到什么样一个状况。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我觉得养殖户比较担心的,就说目前这种持续下跌的情况会不会一直延续到三季度,从我们对目前整个供需的判断来看,我觉得在6月底、7月初左右会止跌企稳,在三季度有可能会有一个小幅的回升,但鉴于目前我们整个生猪产处于比较稳定的恢复状态,后期猪价的回升,空间有限,所以对养殖户来说,还是理性的对待市场。
张鸿(财经评论员):长期的趋势,其实现在进入到一个下降的趋势当中,他说的那个,按股市来讲,那就是一个小的波动。在下行通道里面,这个通道可能一旦形成了,你很难改变。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因为目前受生猪环保政策的影响,现在整个生猪产能恢复还处于比较温和的状态,不会重复像2008年和2011年那种大涨大跌,产能快速扩张那种情况,所以按照目前这种产能恢复水平来说,不会出现价格的持续下跌,养殖户最近几年应该说相对来说会保持一个相对的盈利水平。
张鸿(财经评论员):但是如果我们真的把它当做一个投资,刚才我用股票的术语的话,其实我们也有一个逻辑叫它涨的多狠,跌下来可能就差不多。因为去年确实是涨幅太疯了,有史以来,大家赚的最开心的,可能接下来,其实大家要防范,我并不说一定会到那样,但是无论是政府,还是养殖户,还是企业,其实要防范说会不会出现一个暴跌。
《央视财经评论》主持人张琳:大家希望这个市场能稳,接下来如果能让它稳,我们给养殖户应该有什么样的建议,政府应该在这里边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政府他应该及时的公布像生猪的生产信息、价格信息以及一些政策信息,给养殖户足够的生产和消费的一些信息,对于养殖户来说,我觉得首先他做的最重要一点,理性的安排生产,不要像去年一样。
另外,在我们目前已经确定的市场价格的前提下,我们养殖户最主要的还要通过提升他的养殖技术水平,提升仔猪的存活率,然后防止疫病的传播,及时锁定利润,我觉得这是需要养殖户需要做的,把自己能赚的先拿到手再说。
张鸿(财经评论员):如果我们要彻底拜托这么大的猪周期的波幅的话,可能还需要我们在集约化、规模化的上面。因为你要求一个散户,他在这种时候要特别理性,其实这个特别难,另外你刚才提到政府这个角度,政府其实我们一直在,他们亏损的时候,他们政府有补贴,价格到底的时候,我们有补贴,但是其实这么多年来,这个也是有讨论的,我们政府的这种,比如能繁母猪补贴的点或者说我们政府支持的时间点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因为在我们看来,市场派看来,可能价格其实是一个最好的信号,当它价格高的时候,那就一定是养的会多,然后价格到低的时候,你那个时候开始等于你开始补贴的时候,其实是不是已经有点晚了?反而造成了下一波,可能会使下一波的波峰来的更猛烈。
朱增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员):从一些补贴政策来看,刚刚说了,政策补贴它的实施效果是一个滞后性的,所以我觉得像生猪市场,尤其像发达国家,它更多的还是让市场去调节整个供需,对于政府来说,他肯定有他调控责任在里边,像发达国家以及我们国家都通过收储或者增大进口、减少进口来调节市场,我觉得这个是一个从政府的角度,通过宏观的调控它的供需来调节市场。避免一些人为的政策去干扰市场,由于滞后的原因,导致它涨跌过快。
张鸿(财经评论员):猪肉的需求,长期来看,不能说它需求一定会降低,但是它需求在你的比如肉食里边的占比应该是下降的,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家对健康的这种要求的增多,再加上中国这种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可能对猪肉的需求,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一个趋势的研究,应该是下降的。
④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报道的,猪肉市场价格将大体保持平稳,多久可以实现
市场隐忧有4,1需求,2进口,3调控,4抛售。关于需求,猪肉消费这些年下滑是事实,具体数据有各种版本,有说5%,有说20、30%,消费习惯层面的需求减少,会是个缓慢的过程,FW对消费需求的影响是短期的和局部的,不具备持续性,比如可能短期某个疫区的人不吃或少吃了,但是未来很长时期猪肉仍然是口味、性价比最高的肉类。
关于抛售,猪是滚动出栏,屠宰,消费的,这是一个动态平衡,就好比银行和储户,抛售就像储户挤兑,银行会垮,但是现在面对两广抛售,价格居然没降,可见猪少了多少,这是其一。其二,抛售打破了一个地区的动态平衡,这个地区未来将陷入严重缺猪的境地,那么价格可想而知。
⑤ 猪价2022年还会上涨吗
应该会涨价,因为2021年猪价跌了。
1. 从生猪的价格来看
年初以来,活猪的价格从18元以上跌到60%以上,大部分养殖户都处于每头猪300-500元的亏损区间。近日来,受需求上升带动,生猪价格有所上涨,但仅小幅上涨了两天,今天市场波动较大。9月15日,生猪价格显示,只有华中、华东、西部地区局部上涨,吉林、辽宁、河北等东北、华北地区再次下跌,市场小幅上涨。
从生猪价格来看,受饲料价格上涨、人为价格上涨、防疫成本上涨等因素影响,养殖成本较2017年前上涨了2元左右。在成本支撑下,5.5-6.5元的生猪价格应该是当前生猪周期的底部,这足以让一些农户离开生猪市场。如果持续一段时间,薄弱的产能将继续被淘汰。
2. 从猪的循环变化规律来看
一般来说,生猪的一个涨跌周期大约需要4年时间,例如前两轮生猪周期:2010年7月为生猪周期的最低点,4年后至2014年4月再次回到5.5元/kg的最低点;2014年5月至2018年5月,生猪价格跌至5.0元左右,完成了新一轮的起落周期。当前的生猪周期从2018年6月开始上升。如果再用4年的时间来计算,预计将在2022年6月结束,这还需要8个月的时间。
根据以上分析,无论从价格的小猪,播种股票的变化,或猪周期的时间节点,我个人认为会有猪肉价格周期波动在2022年6月之前,特别是在今年11月和12月,当猪肉价格反弹的概率很高,但这并不是生猪价格上涨周期的开始,真正的上涨拐点应该出现在2022年6月和7月。
【拓展资料】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生猪生产能力缺口和生猪价格高企的现象不会长期存在,生猪价格下跌只是时间问题。
业内专家认为:“猪肉供应正在逐步改善。2022年以后,一些公司可能会失去钱在个人几个月,但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包括外包母猪和self-breeding大差距,包括今年的疫情和洪水,它有一个伟大的对猪养殖业和价格的影响,这些都是无法控制的。”
上市公司的人比较乐观。他说:“可以肯定的是,猪的价格在未来会下降,它不可能一直高,但在一两年之内不会这么快。”
然而,生猪价格的下跌并不意味着生猪养殖上市公司面临“灭绝灾难”,而可能是行业规模大幅增长的机遇。根据蔡联社记者获得的信息,自2007年俄罗斯爆发非洲猪瘟以来,疫情在2016年达到高峰,目前仍在俄罗斯肆虐。在此期间,后院农场和小型农场在俄罗斯猪肉生产中的比例从2005年的75%下降到2018年的15%,俄罗斯猪肉总产量从2005年的152万吨增加到2018年的369万吨。
⑥ 2021年猪肉价格会继续上涨吗
按照“经验”2021年下半年猪价必然大涨,但是如果我们联系近期几年的猪价来看,其实2021年的猪价是未必大涨的,其中关键的原因在于养殖户的“赌资”很足,原因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一、养殖户变得更有钱了
我们都知道,在非洲猪瘟发生以前,我国散养的生猪很多,家庭养殖的猪也有大部分,在非洲猪瘟发生以后,养殖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被淘汰掉的养殖户很多已经难以翻身,或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以后开始翻身,而没有受到影响的养殖户由于猪价的大幅度上涨积累了大量的资本。
虽然如今猪价下跌,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前两年的时间尝到了甜头,始终不肯松手,短期内仍然硬撑着,而资本的雄厚会增加这些养殖户活下去的时间。
二、大型企业的加入
我们都知道,在猪价大幅度上涨以后,很多其他行业的大型企业加入了养猪行业,还美其名曰“跨界”,所以出现了什么“房企猪”、“互联网猪”等等,这些养殖形式都是企业的形式,背后都拥有雄厚的资本支撑。
所以就算短时期出现亏损,能撑下去的时间也比一般的散户强
整体上来说在猪价下跌的同时,猪企的收入也在大幅度的减少,但是从猪企的反应来看,并没有哪家出现放弃养殖的说法。
三、补贴增多
我们都知道,养猪的补贴是按照养殖规模来的,对于这些补贴来说,家庭养殖和小规模的养殖的养殖场很多都是达不到的,但是由于大型企业的加入,很多企业可以轻而易举的达到要求的养殖规模,轻松获得补贴。
从目前的猪价来看,或许大企业的利润空间也在大大减少甚至亏损,但是凭借强大的规模和成熟的技术团队以及雄厚的资本支撑,在大量的补贴下,这些企业短时间想要实现大量亏损也比较困难。
可能接着下降:整体上来说,目前养殖户不管是大户还是小户,要说能够完全的搞懂养猪市场,不管多大的养殖企业也未必敢这么说,但是受到前面两年的特殊情况影响。
如今不管是大户还是小户都拥有较多的资本,在摸不清未来猪市的情况下,在养猪行业尝到甜头的养殖户自然会期待下一个红利期的到来,而这种坚持,依靠的就是资本。
在大小养殖户“赌资”都充足的情况下,在短期内不管是散户还是规模化养殖场放弃养殖都是不甘心的,这样下来在今年下半年出现大量的养殖户放弃养殖的可能并不大,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一些“赌瘾”较大的养殖户在年中就扩大了养殖规模。
在这种情况下,大小养殖户如果都赌了下半年猪价大涨,必然造成下半年生猪大量剩余,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就未必是猪价的上涨,而是大型养殖户、小型养殖户、屠企之间的相互“战斗”,而这一波“战斗”持续的时间并不会很长,因为一旦过了2022年的年关,猪价就会进入新一波的下跌。其实不管是哪种情况,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都是比较好的, 就算猪价下跌导致猪价上涨,有了这么多大型企业的加入,猪价大幅度上涨和大幅度下跌的可能都会减小。
⑦ 现在的猪肉价格太低,什么时候能上涨啊
恐怕一段时间内难有较好的上涨。因为现在物价指数被国家控制得很严格,不会再像去年一样大幅波动了。另外,今年中国整体经济形势不乐观,所以物价都难有大的上涨,猪价也就不另外。再一个就是今年国家对货币控制得非常严,不太可能推动物价上涨,特别是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另外,经过前几年的猪价上涨,已经有许多大型的养猪场了,产量有较大的提高,也限制了猪价的上涨。
倘若有机会上涨,只能看伊朗战争是否会打起来,打起来后,国际油价还会上涨,美国出口粮食价格也会大幅上涨,那时猪价也就起来了,但养猪成本提升可能更快,即使是涨了猪价,但养猪户的收益不一定有增加。祝你好运。
⑧ 2021年猪肉价格,还会继续上涨吗
引言:其实很多人都会发现不同的时期消费品的价格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就是猪肉的价格,有一些人就发现猪肉的价格是持续了一个升温的趋势,那么2021年猪肉的价格还会上涨吗?
实际上在猪肉的价格下跌的时候,很多人都会疯狂的购买猪肉。但是小编觉得是没有必要的,因为毕竟新鲜的肉品之前会更好一些,虽然说有一些人知道怎么去进行存储,但是如果说方式不当的话,还是会影响整个肉的一个品质。不过快要过年了,如果说想提前的进行储备也是可以的。
⑨ 此轮猪价上涨有哪些新变化猪价还能涨多久
近期猪价一直持续上涨,虽然中间有过两次小的波动,但总体上涨趋势没有变。据猪好多数据监测显示,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7元”猪价区,部分地区猪价也开始强势挺进“8元”区。从最近几天猪价的走势中,我们可以发现,此轮猪价上涨与以往相比,上涨中夹杂着一些新的变化,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⑩ 猪肉涨价为何成上涨趋势,价格上涨会持续多久
受到各种情况的影响造成了猪肉价格不断的上涨,很多人都担心猪肉价格上涨的时间会很久,毕竟现在猪肉还是呈现着一种上涨的这种趋势,不过相信虽然不会在短期之内就结束,但它价格上涨应该也不会持续太久的,并且在上涨到一定的时间肯定还是会继续下跌的,毕竟由我们国家对猪肉的价格进行合理的调控,肯定是不会出现一些天价猪肉的情况的,所以等度过了一些难关,猪肉的价格肯定就恢复正常了,到时候大家也能够实现吃肉自由的。
目前猪肉价格呈现上涨的趋势,主要是处在一个旺季,因为临近春节,大家会购买很多的猪肉作为年货,在过年的时候会吃很多的肉,在这种情况下需求又会增加,处在一个旺季,那么猪肉的价格肯定是会上涨的。不过目前我们国家一直在对非洲猪瘟这个情况进行防控,并且也有一些鼓励养殖的政策,所以相信这个持续时间会很短就结束了,网上有很多人都预测在2022年肯定这种周期性就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