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HO针对新冠开了5个小时会议,会议的内容都是什么
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对这次新冠疫情进行总结,确定疫情的严重情况,讨论如何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等等,主要核心思想就是如何减小此次疫情的影响。
06、对我国提出建议
会议上的专家们对我国防治疫情提出了几点建议,如保护医务人员、加强各地监测、与世卫组织展开合作调查、共享病例等等。
面对此次疫情并不是我们一个国家的事情,它是全人类的一次共同危机。各国人民团结合作,这次灾难一定会过去。
2. 公共卫生事件包括哪些
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 世卫组织成立以来,处理过哪些国际上的卫生大事件
世界卫生组织成立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对于世界卫生组织而言,世界卫生组织的宗旨就是要促进全世界人类的健康水平,它们希望全世界人类的身体、心理健康都能达到“完美的状态”,目前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的国家也有很多了,下面我就要根据时间的顺序,简单地和大家分享以下世界卫生组织成立以来,都有处理过哪些国际上的卫生大事件
4. 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是如何确定的
世卫组织总干事应根据最接近正发生的具体事件的专业和经验的领域,从“《国际卫生条例》专家名册”中选出若干专家,组成突发事件委员会,召开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世卫组织总干事将征求突发事件委员会的意见,最终决定某一事件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该定义暗示出现了如下一种局面:当前事件情况严重、突然、不寻常、意外;对公共卫生的影响很可能超出受影响国国界;并且可能需要立即采取国际行动。
(4)国际关注的突发卫生事件有哪些扩展阅读
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历次事件
2009年以来,WHO共宣布了六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第一次是在2009年,随着H1N1猪流感大流行的爆发。
第二次是在2014年5月,当时小儿麻痹症似乎再次激增,威胁着根除工作。
第三次是2014年8月,当时西非的埃博拉疫情已逐渐失控。
第四起事件与2016年的寨卡病毒有关。
第五起事件发生于2019年,是刚果民主共和国境内爆发的另一起埃博拉疫情。
第六起事件发生于2020年1月,中国境内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5. 关于新冠病毒的资料卡 急急急!!!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7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英文名称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2月22日,国家卫健委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
2020年1月30日,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列为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PHEIC)。
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目前,缺乏针对病原体的有效抗病毒药物,以隔离治疗、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6.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只被宣布过五次,为什么埃博拉疫情就占了2次
因为死亡率太高。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通过接触病人的血液或其他体液,经皮肤、呼吸道或结膜感染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潜伏期2至21天,病死率高达50%至90%,临床症状为急性起病,发热并快速进展至高热,伴有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等,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病程第3至4天后会出现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及消化道症状加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及多脏器受累。
不接触血液、体液,以及被污染的物品;避免与动物的接触,不吃不熟的肉类以及野生动物;经常用肥皂洗手,尽量不用手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必须接触时请确保手的干净;医务人员接触病人时要做好防护和自我保护,做好院内感染控制;疫区归来的人员应提高警惕,如有不适,请迅速就医或与疾控中心联系。
7. PHEIC有哪些
2009年以来至2020年1月,WHO共宣布了六起“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2009年——H1N1猪流感
2009 年甲型 H1N1 流感。4 月起,甲型 H1N1 流感开始在墨西哥爆发。随后,该疫情迅速蔓延至中国乃至全球,成为了 PHEIC 的第一次实践。2010年8月,世卫组织宣布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已经结束。
2、2014年5月——骨髓灰质炎
阿富汗和巴基斯坦是仅有的两个报告了脊灰炎病例的国家,而尼日尔爾利亚作为有脊髓灰质炎流行的第三个国家,自 2014 年7月24日以来,未发生过I型野生脊灰病毒导致的病例。
3、2014年8月—西非的埃博拉疫情
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在西非暴发的埃博拉疫情已构成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世卫组织还建议,所有报告有埃博拉疫情的国家都应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
4、2016年—寨卡病毒
2014年2月,智利在复活节岛发现了寨卡病毒感染的首位本土病例,最终导致了 4000 例感染孕妇分娩了小头畸形儿。
5、2019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疫情
2019年7月17日,世卫组织将刚果(金)埃博拉疫情定为PHEIC,当时总病例2532例,死亡1705例,每周新发80例。3个月后再次评估决定延续。截至2020年1月20日,总病例已达3416例,死亡2237例。
6、2020年1月—中国境内新型冠状病毒疫情
当地时间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7)国际关注的突发卫生事件有哪些扩展阅读
1、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简介
根据2005年通过的《国际卫生条例》,“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它国家的公共卫生风险并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的不同寻常的事件。”
该定义暗示出现了如下一种局面:当前事件情况严重、突然、不寻常、意外;对公共卫生的影响很可能超出受影响国国界;并且可能需要立即采取国际行动。
2、影响事件是否构成PHEIC的因素
疾病感染病例、死亡病例、传染性、治疗效果、疫区人口密集程度;病情发展速度;是否传出国境;是否需要限制国际旅行及贸易等。
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哪几大类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类方法有多种,从发生原因上来分,通常可分为:
(一)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主要指传染病(包括几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区域性流行、暴发流行或出现死亡;预防接种或预防服药后出现群体性异常反应;群体性医院感染等。传染病肆虐人类历史数千年,曾造成世界性巨大灾难,尽管科技进步发明了抗生素及疫苗等药物和生物制剂,使传染病有所控制,但是目前传染病的发病率仍占全世界每年总发病率的第一位,其原因:1、一些被控制的传染病如结核、疟疾等又死灰复燃,卷土重来;2、一系列新传染病相继发现如艾滋病、埃波拉病等人类构成严重威胁;3、特别是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某些帝国主义国家,人为研制烈性传染病并用于军事战争,即生物战(或细菌战),给人类带来危害和恐慌。
(二)食物中毒事件:食物中毒是指人摄入了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后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人后所出现的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属于食源性疾病的范畴。
(三)有毒有害因素污染造成的群体中毒、出现中毒死亡或危害:这类公共卫生事件由于是污染所致,如水体污染、大气污染、放射污染等,波及范围极广。据统计,全世界每分钟有28人死于环境污染,每年有1472万人因此丧命。并且由于是有毒有害物质所致的污染。常常会对下一代造成极大的危害。
(四)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台风、洪涝等的突然袭击,会在倾刻间造成大批生命财产的损失、生产停顿、物质短缺,灾民无家可归,眼见几代人为之奋斗创造的和谐生存条件毁于一旦,几十年辛勤劳动成果付之东流,由此而加剧产生种种社会问题,并且还会带来严重的、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诸多公共卫生问题,从而引发多种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
(五)意外事故引起的死亡:煤矿瓦斯爆炸、飞机坠毁、空袭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让我们感到震惊,一些生活意外事故也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安全。这类事件由于没有事前的准备和预兆。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六)不明原因引起的群体发病或死亡:这类事件由于系不明原因所致,通常危害较前几类要严重的多。一来该类事件的原因不明,公众缺乏相应的防护和治疗知识。同时,日常也没有针对该事件的特定的监测预警系统,使得该类事件常常造成严重的后果。此外,由于原因不明,在控制上也有很大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