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际空间站的用途是什么
用途是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
国际空间站是一个拥有现代化科研设备、可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为在微重力环境下开展科学实验研究提供了大量实验载荷和资源,支持人在地球轨道长期驻留。国际空间站项目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运行和使用,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且涉及国家最多的空间国际合作项目。
2021年6月7日,俄罗斯太空探索机构总裁德米特里·罗戈津说,如果美国不取消对俄罗斯“进步”火箭航天中心和俄罗斯中央机械制造研究所的制裁,俄罗斯将在2025年退出国际空间站合作项目,并将建造自有空间站。当地时间6月20日,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执行太空行走任务并安装空间站电池。
主要结构
国际空间站总体设计采用桁架挂舱式结构,即以桁架为基本结构,增压舱和其它各种服务设施挂靠在桁架上,形成桁架挂舱式空间站。
大体上看,国际空间站可视为由两大部分立体交叉组合而成:一部分是以俄罗斯的多功能舱为基础,通过对接舱段及节点舱,与俄罗斯服务舱、实验舱、生命保障舱、美国实验舱、日本实验舱、欧空局的“哥伦布”轨道设施等对接,形成空间站的核心部分;
另一部分是在美国的桁架结构上,装有加拿大的遥操作机械臂服务系统和空间站舱外设备,在桁架的两端安装四对大型太阳能电池帆板。这两大部分垂直交叉构成“龙骨架”,不仅加强了空间站的刚度,而且有利于各分系统和科学实验设备、仪器工作性能的正常发挥,有利于航天员出舱装配与维修等。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国际空间站
❷ 国际空间站是干什么用的
在很多人心目中,国际空间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专供美俄等国家的宇航员们在这里进行科研和试验。但美国宇航局(NASA)官员日前透露说,如果一切进展和预期的一样,国际空间站将在2010年建成时迎来第一批太空实验研究者,这将是国际空间站首次对外开放。国际空间站的设想是1983年由美国总统里根首先提出的,即在国际合作的基础上建造迄今为止最大的载人空间站。经过近十余年的探索和多次重新设计,直到苏联解体、俄罗斯加盟,国际空间站才于1993年完成设计,开始实施。
该空间站以美国、俄罗斯为首,包括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欧空局(11个国家)共16个国家参与研制。其设计寿命为10~15年,总质量约423吨、长108米、宽(含翼展)88米,运行轨道高度为397千米,载人舱内大气压与地表面相同,可载6人。国际空间站结构复杂,规模大,由航天员居住舱、实验舱、服务舱,对接过渡舱、桁架、太阳能电池等部分组成,建成后总质量将达438000千克,长108米。
❸ 什么是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是目前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是一个拥有现代化科研设备、可开展大规模、多学科基础和应用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为在微重力环境下开展科学实验研究提供了大量实验载荷和资源,支持人在地球轨道长期驻留。
国际空间站项目由16个国家共同建造、运行和使用,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耗时最长且涉及国家最多的空间国际合作项目。自1998年正式建站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于2010年完成建造任务转入全面使用阶段。
目前,国际空间站主要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欧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空间局共同运营。
(3)国际空间站能干什么扩展阅读:
2025年俄将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
4月18日消息,俄罗斯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近日在俄罗斯第一频道的一节目上称,俄罗斯将从2025年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他称,这项决定是在4月12日“国际载人航天日”与总统普京举行的会议上做出的。
国际空间站功能舱模块已近其服役期限。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表示,“我们与国际空间站项目的合作伙伴商定了空间站的运转期限为2024年。
在这一时限之后,这些空间站模块组件的使用寿命已大部分到期,我们将根据空间站模块组件的技术状况以及建设新一代国家轨道空间站的计划做出决定”。
❹ 国际空间站都能做哪些工作
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备的轨道设施。它可以完成包括空间科学研究、对地观测、天文观察、技术开发等在内的各类空间科学技术活动,还将探索空间工业化和商业化的前景。根据介绍,国际空间站可以完成以下任务:1.蛋白质晶体研究。在无重力条件下,蛋白质晶体可以比在地球上生长得更纯净。通过对这些晶体进行分析,科学家们可更好地了解蛋白质、酶和病毒的性质,并可能由此而开发出新药,同时加深对生命的基本构造的认识。2.生物反应器研究。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活体细胞的体外生长称为“组织培养”。在空间不受重力干扰的条件下,细胞组织的生长可能会更真实。3.微重力下的医学研究。研究长期处于微重力状态下微重力对人体的有害影响,其中包括肌肉萎缩、心血管功能失调和骨质疏松等。这项研究属于生物医学范畴。国际空间站上还将研究微重力对植物、动物和活体细胞功能的影响。4.火、流体和金属在空间的特性。火、流体、熔融金属和其它材料都将是国际空间站的基本研究对象。由于没有对流,轨道上火焰的表现方式发生了变化,也使人们可以按地面无法实现的方式研究燃烧过程。5.空间环境特性。国际空间站上的一些实验将在暴露的空间环境下而非实验室中进行,此项研究可使未来的航天器设计人员和科学家更好地了解空间的自然特性。暴露实验还可以用来研究基础物理学领域的基本自然力,即利用无重力条件研究那些在地面实验室中因有重力作用而难以实施研究的很弱的力。6.地球观测。科学家在利用国际空间站观测外空的同时,还将利用它作为平台来研究下方的地球。
❺ 国际空间站是干什么的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6-23
❻ 宇宙空间站有什么作用
是迎送宇航员和太空物资的场所,是环绕地球轨道运行的空间基地。
自苏联发射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以来,已有一系列空间站进入太空,先后多次有数十批上百人次宇航员到站上工作,进行多次科学试验,取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和宝贵的科学资料。美国也在1973年5月14日发射了“天空实验室”,在1983年11月28日发射了“空间实验室”航天站。
空间站与一般航天器相比,有效容积大,可装载比较复杂的仪器,如长焦距照相机等,使获取的照片分辨率大大提高。由于空间站可以长期载人,许多仪器可由人直接操作,增强了分辨能力,可避免机械动作带来的误差,可以完成比较复杂、非重复性的工作任务。
宇宙空间站的总体结构形式开始是舱段式的,后来改为多对接口复合式,开始向桁架挂舱式发展。
单模块空间站的基本组成是以一个载人生活舱为主体,再加上有不同用途的舱段,如工作实验舱、科学仪器舱等。空间站外部必须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和对接舱口,以保证站内电能供应和实现与其他航天器的对接。
空间站可分为以下几代:
第一代空间站:特点:单模块,一个对接口(礼炮1号、礼炮2号、礼炮3号、礼炮4号、礼炮5号)
第二代空间站:特点:单模块,两个对接口(礼炮6号、礼炮7号)
第三代空间站:特点:多模块,积木式结构(和平号空间站)
第四代空间站:特点:多模块,桁架结构和积木式的混合结构(国际空间站)型号
以上内容参考 网络-空间站;网络-宇宙空间站
❼ 为何建立国际空间站有什么作用
建立国际空间站是世界上以美国、俄罗斯为首的十几个国家共同参与的巨大太空探索任务。建立国际空间站不仅可以让宇航员长时间停留在太空中对天空进行观察和研究,还可以通过国际空间站来进行补给或者休整。可以说国家空间站是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家,也是实现太空探索的基地。
建造国家空间站首先可以更好的探索和研究宇宙以及太空。国际空间站的建立为参与的国家提供了更便利的宇宙探索的条件,使得宇航员在太空中可以进行长时间的工作和生活,是宇航员在太空中的一个家;其次,国际空间站可以更全面的观察和研究地球。在太空中观察和探索地球的整体运行规律要比在地球上更加的全面。毕竟在太空中观察和研究地球是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进行探索和发现;最后,提供技术支持。现在很多的高新技术需要在特定的真空条件之下进行,国际空间站可以为这些实验或者研究提供条件。
除了执行对空和对地的探索研究之位,在国际空间站还可以进行一些真空的试验和研究,比如一些需要在真空环境下的实验和研究,国际空间站的建立也为这些实验和研究的实现提供了现实条件。
你对中国的国际空间站有什么期待?
❽ 什么是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简称为ISS,是一个由六个国际主要太空机构联合所推出的国际合作计划。
国际空间站不仅是在轨运行最大的空间平台,还是一个拥有现代化科研设备、多学科基础、可开展大规模以及应用科学研究的空间实验室,为了在微重力环境下所开展的科学实验研究提供了较多的实验载荷以及资源。支持人类在地球轨道上长期驻留。
国际空间站项目是由十六个国家共同建造、使用以及运行的,是有史以来耗时最长、规模最大且涉及国家最大的一个空间国际合作项目。自1998年开始建设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在2010年完成建造任务,并转入全面使用阶段。
❾ 国际空间站是用来做什么的
国际空间站是用来科学研究和空间探测用的.
❿ 国际空间站的作用和功能是什么
国际空间站的作用及功能:
1、空间检测,在空间站上面宇航员可以进行天文观测,飞行高度比较高而且距离长,不会受到大气的影响。
2、勘测地球资源,空间站上面可以更加直接地观测地球表面的地貌,容易发现各种资源。
3、医学以及生物研究,空间站可以研究在太空中的生物生活状态。
空间站拥有很多显着的特点,其中比较显着的特点就是空间站的体积比较大,一般来说空间站为了满足宇航员的生活以及工作需求,内部的空间都是非常大的。
空间站的结构是很复杂的,毕竟需要长时间的在太空中运行;空间站的经济性很高,空间站需长时间的在太空中围绕地球运行,需要尽可能地降低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