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当今全球性问题有哪些
当今全球性问题有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金融问题。
一、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它不仅加重了环境和资源问题,也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与资源和环境问题交织在一起,对世界可持续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均产生巨大影响。
二、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方面。目前人类主要面临十大全球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酸雨蔓延、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和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三、资源问题
全球性资源问题日益凸显。世界自然保护基金会2002年发表报告《活着的地球》指出,由于目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超出其更新能力到20%,如果各国政府再不进行干预,2030年后人类的整体生活水平将会下降。
四、金融问题
在过去几十年间,越来越严重、越来越频繁的金融危机让全世界苦不堪言。这些金融危机能够迅速蔓延到其他经济部门,并导致全球经济局势扑朔迷离,人们的生活受到影响,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简介:
这些问题包括以下特征:第一,全球性。第二,综合性。第三,挑战性。
鉴定是否为全球性问题的3个条件:
一、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共同存在的问题;
二、这个问题不解决,会严重妨碍全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三、解决此问题的途径,需要世界各国协作,全人类努力才行。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全球性问题
❷ 现代的主要国际争端有哪些
法律争端:在传统国际法上被称为“可裁判的争端”,法律争端是指争端当事目的各自要求和主张是以国际法为根据的争端,也是可以通过法律方法解决的争端。这类争端通常关系到有关国家被国际法承认和保护的权利和利益。
政治争端:在传统国际法上被称为“不可裁判的争端”,政治争端是指起因于有关国家的政治利益的争端,通常被认为是指不能通过法律方法或有关争端当事国不愿意通过法律方法解决的争端。这类争端一般对争端当事国的独立、主权等有重大影响,因此难以或者有关国家不能接受用法律方法来解决。
混合型争端:既涉及争端当事国的法律权利,也涉及其政治利益。在国际关系中,大多国际争端都届于混合型争端,即政治利益的冲突中往往含有法律的因素或者以法律争端的形式表现出来。混合型国际争端的解决,既可以来用法律的解决方法,也可以采用政治的解决方法,还可以来用法律和政治方法并用的解决方法。
事实争端:起因于有关争端当事国对某项事实、某种情况的真相争执不下的争端。通常是各争端当事因由于对事实问题不清楚或认识不一致。
❸ 国际争端的概念
国际争端是指国家之间由于政治利益或法律权利的冲突而产生的争端。国际争端具有下列几个特征:
1、国际争端的主体主要是国家;
2、国际争端涉及国家的重大利益或重要权利;
3、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取决于该争端的性质。
国际争端因其发生的原因不同,可分为政治性质争端和法律性质争端。
1、政治性争端是由于当事国之间利益冲突而引起的争端,如因国家权利和领土完整受到侵犯而引起的争端,这种又称为“不可裁判的争端”。
2、法律性争端是由法律权利冲突而引起的争端。有关法律解释和适用问题的争端常可用裁判方法解决,故称为“可裁判的争端”。
❹ 近年(2009)的国际争端有哪些
2002年10月7日阿富汗战争,演化为冲突,无具体时间
2003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开始,撤军中,真正结束无具体时间
以色列与叙利亚(07年9月以对叙北部埃巴雅德高地附近发动空中打击)
2008年8月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战争,8月27日结束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和长期冲突,无具体时间
安哥拉政府军击败安盟统一全国,无具体时间
尼泊尔,政府军与反政府武装时有冲突
斯里兰卡,政府军与泰米尔猛虎武装的战斗正取得很大进展。
2009洪都拉斯内乱刚结束
2009缅甸,政府军与贩毒组织之间暧昧的战争以及于果敢的冲突,总结束于9月2日
2008年12月24日,圣诞前夕,我们过派出3艘军舰赴索马里打击海盗`
❺ 国际争端的事例
帕尔马斯岛位于菲律宾棉兰老岛、圣阿古斯丁岬东南50海里处,大约在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那努萨岛的中间位置。争端起因于1906年1月21日美国驻棉兰老岛司令官在视察帕尔马斯岛时发现岛上飘着荷兰国旗。美、荷两国在进行一系列外交交涉后,于1925年1月23日签订仲裁协议,同意将该岛主权问题提交海牙国际常设仲裁法院,海牙国际常设仲裁法院最终以荷兰对该岛连续、平稳地行使主权以及得到了其他国家的默认为根据,裁决帕尔马斯岛领土主权属于荷兰。
2010年,国际法院就阿根廷诉乌拉圭污染两国界河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了阿方要求乌方拆除污染河水的造纸厂并赔偿损失的请求,同时指出两国有义务就界河的环境监测进行合作。至此,两国间长达4年的国际官司画上句号。阿、乌两国总统均表示尊重法院的判决,并将尽快协商落实判决。设于荷兰海牙的国际法院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骑着重要作用,国际法院是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于1946年成立的。作为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担负着依据国际正义和国际法准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使命。职能有两项:一是在当事国自愿的基础上处理主权国家之间争端的案件;二是针对法律问题为联合国大会、安理会及国际机构提供咨询意见。
❻ 请写出三个国际争端冲突的名称
你好,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你的问题是
请写出三个国际争端冲突的名称。
首先就是巴以冲突,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
其次是印度和巴基斯坦的
克什米尔冲突。
最后
就是希腊和土耳其的
塞浦路斯冲突。
❼ 当前国际问题有哪些突出矛盾和特点
当前国际形势的新特点
摘要:当前,国际关系进入新世纪以来发生的深刻变化正在继续,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特点和趋势进一步显现。国际环境对我国利大于弊、积极因素多于消极因素的总体状况没有改变,但某些挑战和问题有了新的发展,值得关注。 关键词:国际关系 国际环境
一、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
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当前,大国关系继续以合作为主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美欧、美俄之间因伊拉克战争出现的矛盾有所缓和,虽然双方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和分歧并未消除;中美关系在台湾问题、经贸问题等方面面临新的考验,但双方的合作领域与共同利益仍在扩大,双边关系中的相互依存性进一步加强;中俄、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继续加深;中日政治关系虽因日政界对二战态度、双方领土争端等问题而受到较大干扰,但双方经贸合作、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仍然高潮迭起,足见中日友好与合作基础深厚,日趋成熟,双边关系发展大势已不为局部问题所左右;中印政治与经济关系均保持积极态势,对促进地区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对稳定的大国关系,反映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的主流不可逆转。
然而,当前国际形势亦有相当严峻的一面。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局部性的战乱、动荡与紧张已从三个方面对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其一,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摧毁了有关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环境。这不仅使一些地区的人民生活被置于水生火热之中,而且使这些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拉大,导致世界发展不平衡问题进一步加剧。其二,间接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环境。如今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国际冲突和国际地缘政治因素中的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其三,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从而威胁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当今许多局部冲突和地区争端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事实上,在当今多数地区性冲突的背后,都有不同大国之间的利益角逐。地区性冲突、战乱的增多和加剧,必然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对大国关系构成负面冲击,在一定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引起大国之间矛盾的激化,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
❽ 求20个近期的国际热点问题
1、中东危机:叙利亚问题 2、美国回归亚洲 1、中东危机:叙利亚问题 内乱原因 最新局势 周边局势 各方较量 何去何从 内忧外患原因 内因:.经济困局难解,教派分歧,家族独裁统治,虽然表面看上去叙利亚实行的是民选的总统制政府,可真正当选总统的无非是前任总统的直系亲属,家族式的经营模式,缺少真正民族意愿的政府。 外因:中东是大国必争之地,中东的不稳定,说明中东大国争夺角力的激烈程度。叙利亚问题,不过是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为了进一步掌控中东地区,建立稳定的安全体系,最大限度维护自身利益所进行的新的战略行动。 最新局势 “和平”抗议变成“武装起义” 国内暴力事件持续升级 阿盟决定经济制裁叙利亚 航母出动,干预行动或在即 中东局势紧张 阿拉伯国家联盟经济和社会委员会2011年11月26日召开紧急会议并达成一致,决定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就是否制裁叙利亚尚存争论,制裁能否落实仍存变数。 面对多方外力干预,叙利亚总统巴沙尔继续强硬姿态,政府军开始在土耳其、叙利亚边境增兵。 以色列蠢蠢欲动,叙利亚内乱,中东各方势力发生巨大变化,伊朗失去盟友。 美俄两大国的暗中较量 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图片) 已有3艘俄罗斯军舰驶入叙利亚附近塔尔图斯海域。此外,2011年11月俄罗斯“库兹涅佐夫”号航母被派到地中海东部海域执行任务。 美海军“布什”号航母(图片) 2011年11月,作为美国海军最新建成的航母,编号为CVN-77的“乔治·布什”号美国海军航空母舰“乔治·布什”号从霍尔木兹海峡附近驶往叙利亚近海一带。 希拉里中俄对叙利亚的态度令人恶心(图片) 2012年1月22日,阿盟外长会议倡议结束叙利亚国内暴力冲突,敦促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将所有权力移交给第一副总统,并要求叙当局在两个月内组建包括反对派在内的国民团结政府。2月4日,阿盟以这份倡议为蓝本起草的一份决议草案在联合国安理会表决中遭到中国和俄罗斯否决。这一幕2011年10月4日也曾上演。 2 安理会:中俄否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视频) 中俄联手投否决票的原因 1、西方国家将昨天的利比亚经验套用到今天的叙利亚身上,岂不是要联合国为它们的军事干涉再开一次绿灯?那么明天又该轮到哪个国家呢?这类干涉一旦盛行,国际关系和世界和平必将陷入巨大的混乱。 2、俄外长拉夫罗夫讲,中俄实际上投这个反对票是必然的,但是中俄双方是想有一个缓冲期,当时俄罗斯代表在联合国表示给出三至四天时间,俄高级代表团访问了大马士革以后,再进行表决,但是包括西方一些国家在助力推这个,要坚决进行表决,所以中俄投了反对票。 3、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5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其实,中国的反对票既非“跟随俄罗斯”,也不是“同情巴沙尔”,为的是坚持自己的原则。2月5日,约两万人参加环球网就“你怎么看中国在联合国否决叙利亚决议草案”的投票调查,其中91%的网友表示“支持”中国这次动用否决权。 4、美国参议员麦凯恩近日在慕尼黑说,“阿拉伯之春”应当进入中国。美国的这种声音越来越多,不断强化中国社会的一个巨大担心:搞垮中国最终将成为美国的头号国家目标和外交“总政策”。不管这种担心与美国的真实意图有多少对应性,它都在中国社会里很真实,而且在逐渐变得紧迫。 叙利亚何去何从 3月2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份有关叙利亚问题的主席声明。声明重申,尊重叙利亚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尊重联合国宪章的原则,欢迎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作为联合特使斡旋叙利亚危机,支持安南为实现停火、人道准入和政治解决叙利亚危机所做出的努力。该声明没涉及叙利亚政权更迭和武力干涉叙利亚危机的用语。 中俄难以阻止事态的发展。从最早的南联盟到后来的伊拉克,到利比亚再到今天的叙利亚,到甚至以后的伊朗,其实是一场世界的群殴,西方国家联合起来对这些国家的一个群殴,它们的力量是很强大的。 再者,要看俄罗斯能坚持多久,因为每一次都是俄罗斯,特别是南联盟的时候,非常的义正言辞,最后它就撤了,这种剧情已经上演好几次了。 2、 美国回归亚洲 2011年,美国“回归亚洲”步伐加快,“回归亚洲”战略涉及外交、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外交上,专注于南海问题,旨在扩大问题的复杂性;军事上,加大在澳大利亚驻军,向菲律宾出售武器等;经济上,美国力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而中国的迅速崛起,让美国感到了不安。我国应该冷静观察,稳住阵脚,从战略上藐视来自美国的“包围”,推动自身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奥巴马高调回归亚洲,中美关系小摩擦不断(视频) 一、美国确立“回归亚洲”战略的缘由 第一,全球战略部署的需要,美国全球战略部署的势力渗透只剩下亚洲了。 第二,亚洲占据的重要地位,亚洲成为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剂”。 第三,解决美国自身的困难,亚洲的发展和繁荣与美国息息相关。 第四,平衡潜在的对抗力量。 美国回归亚洲实质就是遏制中国 在美国,最具影响力的进攻性现实主义代表人物米尔斯海默就认为,随着实 3 力的增强,中国总有一天会发起对现有霸权国的挑战,也就是对美国的挑战。 亚洲:美国实施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图片) (二)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的部署及行动 2009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就跨越重洋来到亚洲。先是高调访问印度,将美印关系升级到“3.0版”,随后又抵达泰国,并高调出席正在普吉召开的盟地区论坛部长会议,代表美国签署了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此举正式吹响美国“回归”亚洲地区事务的号角。 2010年7月,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出席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表示,美国深切关注中国与东盟“在南沙群岛和西沙群岛的争端” 。 这是美国政府首次公开明确表示介入南海争端。 2011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举行,这是美国又一次主办APEC领导人会议。峰会上美国力推新的自由贸易协定――“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 ,简称TPP。 美国“回归亚洲”就是借道亚洲回家 如果美国回归亚洲战略失败,那也就意味着其称霸全球的失败。近年来,美国不但没有能够征服世界,反而为霸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更糟糕的是拖累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美国国内的政治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美国目前的战略实际上就是“借道”亚洲的“回家”战略,主要是想把亚洲当成美国的前沿阵地,防止美国本土的安全受威胁。所以说,美国的回归亚洲战略实际上就是借道亚洲回家的一个过程。 外交攻势最显着的表现就是“南海问题”。美国插手南海问题,意在挑起中国和相关国家的争端,在外交上孤立中国。 军事上进行包围带来的挑战。首先是增兵澳大利亚。加紧与日本和韩国建立双边军事同盟,继续加大对台湾的武器销售。 经济上强行干预带来的挑战。美国意图在于通过TPP帮助美国增加出口,建立一个有利于自己的跨太平洋地区的自由贸易区,进而主导亚洲的经济秩序。 外交 军事 经济 美国“回归亚洲”战略对中国的挑战 奥巴马访"三八线"眺望朝鲜(图片) 中国完全可以从战略上藐视来自美国的包围 最重要的是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我们谨记当年邓小平的教导,同时提出:韬光养晦,积极有所作为 (三)中国对美国“回归亚洲”战略的应对
❾ 世界各国当前面临着哪些共同的国际问题
一、国际安全角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首先,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促使各国人民下定决心维持和平,以使后代免除战 争的浩劫。其次,核 武器的大规 模杀 伤力和威慑力足以将地球毁 灭很多次,因此谁也不愿意因打核 战争与地球同 归于尽。再次,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国依存度提高,共同利益的领域扩大,进一步减小了爆 发世界性大 战的可能性。
二、传统安全领域中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并有新的表现
首先是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尤其是这些热点问题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或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更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和变数。其次是各国的国防开支逐年增长。这种状况意味着各国仍然把军事发展作为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再次,主要核 大国进一步加强战略力量,全球核 武扩散问题依然严重,这对世界安全构成了极大隐患。
三、非传统安全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战 争
首先是国际恐 怖主义问题。2012年以来,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及袭击规模扩大;恐怖袭击方式令人防不胜防;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使得国际反恐阵线有破 裂的倾向。其次是环境安全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世人对环境安全的极大担忧。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灾害频发,甚至使部分小岛屿国家生存面临威胁。再次是金融安全问题。这次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发达国家,也严重打击了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虚拟经济及实体经济,并引发了诸多社会及政治问题。最后还有愈演愈烈的贩 毒走私、严重传染性疾 病扩散、肆无忌 惮的海 盗活动,以及日益严重的非法移民等问题,这些都对国际安全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
❿ 当前主要国际海洋争端有哪些
很多啊特别是中国和外国就很多
中国和日本关于东海和钓鱼岛
中国和东南亚国家(主要是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的南海诸岛所有权争端
英国和阿根廷关于马岛群岛的争端
东南亚各国之间的海洋争端
日本和韩国争端
.....还有很多的,只要你用网络查一下国际海洋争端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