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出口产品结算要用美元,用人民币不行吗
外贸结算没有一定要用美元。结算货币由买卖双方自行约定。由于事关外汇风险等问题,各方都希望用各自的本币或较为坚挺的货币。美元结算是交易双方妥协的结果。目前我国的外贸业务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也越来越多。
出口产品结算也可以用人民币,但是只是限于有些国家,大部分的国家是不支持人民币结算的。首先美元是世界流通范围最广的货币,因此为了方便交易很多时候国际贸易都是通过美元结算的。
美国拥有世界上很多大宗商品的定价权,因此在国际贸易中很多大宗商品都是用美元计价的。美元货币价值相对稳定,有利于贸易中各方的贸易汇率汇率稳定。
(1)去美元化后国际交易用什么支付扩展阅读:
国际贸易中使用的票据包括汇票、本票、支票,以使用汇票为主。
汇票。汇票是由一人向另一人签发的书面无条件支付命令,要求对方(接受命令的人)即期或定期或在可以确定的将来时间,向某人或指定人或持票来人支付一定金额。汇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本票。本票是一人向另一人签发的,保证即期或在可以预料的将来时间,由自己无条件支付给持票人一定金额的据。
支票。支票是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具体说就是出票人(银行存款人)对银行(受票人)签发的,要求银行见票时立即付款的票据。出票人签发支票时,应在付款行存有不抵于票面金额的存款。如存款不足,持票人提会遭拒付,这种支票称为空头支票。开出空头支票的出票人要负法律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国际贸易结算
B. 国际贸易中有哪些支付方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交易无处不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交易跨越了地理的限制,交易双方可以位于不同城市,甚至不同国家。卖方在把货物发给千里之外的买方时,会不会担心买方收了货不给钱呢?既然有这种顾虑,精明的卖方为什么还是愿意做跨国交易呢?这就有必要介绍信用证以外的几项伟大的发明。
总结:信用证以合同为基础,信用证是银行信用,一经开出不受合同约束,信用证严格按单证办事,要求“严格相符”
因此,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主要就是信用证、汇票和托收这三种。其中信用证的使用最广泛,安全系数最高,费用也较高,相比之下,托收的费用很低,但是风险最高。
C. 国际贸易为什么大多数都用美元结算
为什么国际大宗贸易通常以美元结算?首先,我们需要一种主权国家之间贸易的共同货币,这种货币易于交易和衡量价值。
D. 国际贸易的付款方式有几种具体是怎样的
国际贸易中的支付方式:
(1)汇付(remittance);(2)托收(collection);(3)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即l/c).汇付和托收属于商业信用,而信用证支付则属于银行信用,其中信用证支付在国际贸易中被普遍采用.
1)汇付是买方通过银行,将货款交给卖方的一种结算方式.汇付一般有三种:电汇(telegraphic
transfer),简写为t/t;信汇(mail
transfer),简写为m/t;票汇(remittance
by
banker's
demand
draft或draft),简写为d/d.
2)托收是由卖方根据发票金额而开立汇票,从而委托银行向买方收取货款的一种结算方式。托收分为光票托收(clean
collection)和跟单托收(documentary
collection),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采用跟单托收作为付款方式。跟单托收又可以分为付款交单(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d/p)和寸兑交单(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d/a)。付款交单是指进口商在付了货款后才会得到货运单据。它又可以分为即期付款交单(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at
sight,d/p
sight)和远期付款交单(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after
sight,d/p
after
sight)。寸兑交单是指进口赏承兑汇票后,托受银行才会给他们货运单据。进口商在汇票到期后要兑付汇票。
3)信用证是银行应买方的要求来给卖方在一定的条件下承担支付货款的书面凭证.
国际贸易中的付款方式,除了上面所介绍的几种外,依据付款时间,又可以分为预付(payment
in
advance),交货付款(cash
on
delivery),后付(on
credit)及分期付款(installment)等.但这些并不是当前国际贸易间的款项支付的主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在还出现了电子商务(e-commerce),电子货币(electronic
currency)等新型的贸易支付形式.由于这些付款形式本身还不十分完善,因此还不是当今国际贸易款项支付的主要方式,它还需要一段自我完善的过程.
E. 我想问一下,中国的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到美国,结账时对方是付人民币还是付美元
出口到美国的货物,对方一定是用美元付账的。看起来你的问题不是一个问题。但深层次看,这个问题也有意义。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人民币能否做为国际贸易的支付手段:
1. 目前美元是全球贸易的流动性媒介,这实际上是现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所在。因为,美元的数量,或美元用于国际贸易支付体系的数量,实际上已经不足。原因是,世界贸易量增加,尤其是中国的贸易量增加,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国债市场,大宗商品期货市场,黄金交易市场等都占用了大量的流动性。所以才有我国等国家建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新的国际货币支付体系,包括改变特别提款权中各货币的权重。总之,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支付手段是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补充,可以弥补美元流动性的结构性不足。
2. 有学者认为,美国不会允许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受到动摇。但客观上,任何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需要许多重要的过程,例如汇率开放和资本市场开放。目前,只有日本,欧元区,英国,澳大利亚,可以要求以本币支付。人民币要想成为全球国际贸易的支付手段,还有一段距离。更重要的是,如果人民币如果真的成为普遍的国际贸易支付手段,将对美元的国际地位产生深远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对国际经济体系健康运转的意义可能还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3. 人民币作为国际贸易支付货币对中国具有很多好处,中国也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已经有一些国家与中国达成了以人民币做为贸易支付货币的协议,但总量在我国全部进出口贸易量中只占很小比例。
4. 我个人感觉,而不是预测,10年后人民币可能会成为如日元,欧元,澳元那样的国际货币,即任何机构都可以要求以人民币支付。20年后,我国也许可以强制性地要求所有对我国的贸易,不论进口还是出口,都以人民币支付。------仅仅是感觉,或愿望。
F. 国际贸易主要付款方式有哪些
电汇(T/T)。T/T分为前T/T和后T/T,都是商业信用,过程简单,没有其他费用!T/T就像国内的银行汇款一样,手机上输入账号和金额,点击转账就完成了!只不过国内手机转账是即时到账,国际贸易中基本上全球三天到帐!
G. 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到底是用什么支付的
一、问题的外汇市场的外汇是用什么支付的?在仔细看了问题之后,猜测题主想问的是:中国官方外汇储备是由什么支付的?题主很疑惑,因为人民币没有可支付性啊。。。不了解外汇储备是什么,的确会有这样的疑问(毕竟还有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不用外汇储备来还富于民)。外汇储备——严格意义应称为官方外汇储备——其实是央行资产负债表里的资产方外币记账而已。其产生原理很多,在中国,主要是由于贸易顺差,企业出口的外币收入,结汇(卖美元买人民币)后进入银行体系,再由银行卖给央行后产生的。也就是说,央行资产方的人民币转换成了美元,某种程度上是被动的。简单来说,就是中国出口大国狂赚外汇,企业得换成人民币啊,就把卖给银行,银行是个金融中介,最终都流向央行(简要起见资本项下就不说了)。不是央行主动拿人民币去买的,所以题主的问题是不成立的。希望可以解答题主的第一个问题。
二、理论上,如果人民币是完全可兑换货币,贸易顺差和卖美元的行为会不断推高人民币对美元汇价(人民币升值),但人民币正处于迈向自由兑换的发展中阶段,2005年汇改前固定汇率时期,为了维持固定汇率,央行就得不断吸纳市场的结汇(就是企业一直以固定汇率将贸易顺差产生的外币以固定汇率卖给央行),如果一直有顺差(的确是这样,我们是出口大国嘛),央行就一直被动将人民币资产转换为美元现金,这就是中国外汇储备的积累原因。这个外汇储备理论是包含官方外汇储备(央行)和民间外汇储备(企业个人金融机构)两块的,汇改后,由于人民币升值趋势,企业和个人和金融机构都不愿意主动持有外币(人民币计价都在缩水啊,早结早超生),所以只有央行去被动接,所以中国的外汇储备基本上是官方外汇储备。这跟九几年前人民币不值钱时真是大相径庭啊。。。
三、在理解了这以上外汇储备基本概念后,后面几个问题就简单了。外汇局拿着美元储备,原本是现金形式,压力大啊,得有资产保值需求,所以就用来买外币资产。题主的美元,就是美元现金,题主说的美元外汇,指的是,外汇资产,比如美国国债等,所以是等价交换,我暂且这么简单说吧。但题主的问题显然不是这个。。。#有种自己废话了的感觉#
四、题主的主要疑惑是:‘怎么可能是买进外汇来维持汇率的相对稳定’,也就是对这句话的理解不能。在前面的‘二’里,我说了贸易顺差下人民币有升值压力,但之前相对固定汇率体系下,为了维持汇率的稳定,也就是不让人民币升值,央行必须无休止地满足国内企业个人的‘卖出美元买回人民币’的实际需求,也就是央行得用人民币买入外汇(这里的外汇主要是美元现金)。这个价格,汇改前是官定的固定汇率8.2765。在这个过程中,外汇储备是一直增大的。五、世界这么大,金融市场这么广阔,但美国毫无疑问还是最强大的国家,美元还是最完美的计价货币、美元金融市场还是流动性最好产品最丰富的金融市场,所以官方外汇储备的成本绝大多数都是由美元形成的。在外汇资产保值的过程中,自然绝大多数只能投资美国的资产,在保证流动性的情况下(可变现能力),又只能买美国国债。欧洲和日本的金融资产,体量太小,只能作为资产分散化配置的考虑而已,‘极少到较少’的差异而已。外管局在资产配置的情况下当然如同楼主考虑一样,多买些日元资产或欧元资产英镑资产,事实上前几年就是这么做的,但要说完全替换美元资产的比例,这是不现实的,中国这么大的外汇储备,美元以外的市场没这么大的体量。而且,你能判断欧元和日元一直坚挺吗?不一定吧,所有人都是事后诸葛亮,外汇储备的管理者也是得审慎判断和投资的。持有欧元和日元也是有汇率风险的,和持有美元资产没什么不同。比如这二年欧元就坚挺些,但日元很惨淡吧。。。希望可以解答楼主的第三个问题
六、和美帝冲突又不只是汇率这个小小的边缘领域,只是个话题而已,没必要过多在意。没了汇率争议(比如哪天人民币完全可兑换),自然会转换到别的领域。当务之急是自然减少外汇储备,提高人民币市场化程度,我们的监管机构也是很勤勉地在一步一个脚印每天努力工作着,这二年成效也很多很大。
H. 国际支付货币有哪些
国际支付货币有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德国马克、瑞士法郎、法国法郎、意大利里拉、荷兰盾、比利时法郎、丹麦克朗、瑞典克朗、挪威克朗、奥地利先令、港币、加拿大元、澳大利亚元、新西兰元、新加坡元等。
(8)去美元化后国际交易用什么支付扩展阅读:
人民币在国际支付货币中的地位:
2015年8月,人民币占支付市场份额升至2.79%,创历史新高。2014年1月这一数值仅为1.39%,近两年内人民币支付的市场份额实现了翻番。
按照价值计算,全球人民币支付金额8月增加了9.13%,而所有货币支付金额则减少了8.3%。其中截至8月,全球使用人民币支付的国家有100多个,90%的支付集中在10个国家,新加坡占比高达24.4%,英国紧随其后占到21.6%。
2015年8月,央行调整人民币中间价定价机制,引导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发挥更大作用,可能是8月份人民币使用率出现较大变化的原因之一。
I. 海外支付方式有哪些
1、PayPal
PayPal是全球支付先驱,尤其在海淘重点美国具有垄断性市场地位,在全球支持194个国家,活跃用户近2亿。
J. 中国的货物出口到美国是用美元结算还是用人民币
这个要看情况,如果由你们公司你们直接对外出口,那么,你收到的基本上是美元。如果你们是通过外贸公司出口,美国的进口商与中国的外贸公司是用美元结算货款的,但是结汇动作一般是由外贸公司做的,对于你们公司来说,跟在国内卖东西没什么两样,收人民币。
拓展资料:
贸易外汇,是指通过进出口贸易所收付的外汇,包括货款及其从属费用。贸易外汇又分出口贸易外汇、进口贸易外汇和贸易经营管理外汇。贸易经营管理外汇又称贸易从属费用外汇,指进出口货物的货款以外必须支付的其他外汇费用,如广告费、出国推销费、样品费、商标注册费等。也称实物贸易外汇,是指来源于或用于进出口贸易的外汇,即由于国际间的商品流通所形成的一种国际支付手段。根据外汇的来源与用途不同,可以分为贸易外汇、非贸易外汇和金融外汇。非贸易外汇是指贸易外汇以外的一切外汇,即一切非来源于或用于进出口贸易的外汇,如劳务外汇、侨汇和捐赠外汇等......金融外汇与贸易外汇、非贸易外汇不同,是属于一种金融资产外汇,例如银行同业间买卖的外汇,既非来源于有形贸易或无形贸易,也非用于有形贸易,而是为了各种货币头寸的管理和摆布。
资本在国家之间的转移,也要以货币形态出现,或是间接投资,或是直接投资,都形成在国家之间流动的金融资产,特别是国际游资数量之大,交易之频繁,影响之深刻,不能不引起有关方面的特别关注......贸易外汇、非贸易外汇和金融外汇在本质上都是外汇,它们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经常互相转化......一种货币相对于另一种货币的价格,以欧元对美元的报价为例 欧元/美元 1.4100/1.4103。所有的货币报价都是5位数意思就是1欧元等于1.4101美元或者1.4103美元。买入价 卖出价仍然以欧元/美元 1.4100/1.4103为例。意思是我们只能以1.4100的价格卖出欧元, 只能以1.4103的价格买入欧元。这里面的买入价和卖出价是相对于银行来说的。我们买入 欧元的价格是卖出价。我们卖出欧元的是银行的买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