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知识 > 生物多样性国际日在哪里

生物多样性国际日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5-09 01:15:35

⑴ 国际生物多样日是几月几号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Biological Diversity)。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当时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从2001年起,根据第55届联大通过的第201号决议,“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原来的每年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以方便各国举办各种纪念活动。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在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据有关机构估计,地球上的生物约有300万至1000万种以上,至今有案可查的仅有150万种,而供人类利用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但随着人类活动加剧,人类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也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从而威胁生态系统。如今,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土壤退化、森林面积减少以及气候变化引发的灾害,使地球生物种类在大量消失。据统计,地球上的原始森林已由19世纪的55亿公顷减少到现在不足28亿公顷,无数动植物在人类还没有认识之前就由于各种原因在地球上消失了。

在2007年4月召开的第三届世界植物园大会上,有关专家发出警告,如果本世纪末全球气温上升5摄氏度,再加上植物保护地被破坏等人为因素,必然会导致地球上的物种大规模灭绝。生物多样性的急剧减少将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⑵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几月几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5月22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鉴于公共教育和增强民众生态意识对在各层面执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要性,联合国大会于2000年12月20日通过了第55/201号决议,宣布每年5月22日,即《生物多样性公约》通过之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意义: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它提供人类所有的食物和木材、纤维、油料、橡胶等重要的工业原料。

中医药绝大部分来自生物,截至如今,直接和间接用于医药的生物已超过3万种。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基础,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⑶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哪一天

《生物多样性公约》是1993年12月29日起生效的,于是第二年联合国大会宣布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1992年11月18日,全世界有1575名科学家(其中99人为诺贝尔奖获得者)就环境问题向世人发出警告:扭转人类遭受巨大不幸和地球发生突变的趋势,只剩下不过几十年时间了。他们还起草了一份文件——《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文件开头就:“人类和自然界正走上一条相互抵触的道路。”这份文件将臭氧层变薄、空气污染、水资源浪费、海洋毒化、农田破坏、动植物物种减少及人口增长列为最严重的危险。事实上,这些因素已危及地球上的生命。

⑷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介绍

联合国大会于2000年12月20日,通过第55/201号决议,宣布每年5月22日为“生物多样性国际日”,以增加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指定这一天为国际日是以此庆祝1992年5月22日内罗毕会议最后通过的决议《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议文本。

⑸ 国际生物多样日是几月几日

1994年12月29日,联合国大会49/119号决议案宣布12月29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同年11月,全国七届人大第28次会议审议批准了此公约,使我国成为这个公约的最早的缔约国之一,在国际上产生积极影响。从1995年起,联合国将每年的12月29日确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01年根据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201号决议,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原来的每年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

⑹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当时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将每年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
中国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已有14年,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规划,实施就地和迁地保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截至2006年底,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2395个,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5%。初步形成了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功能比较健全的全国自然保护区网络。这些自然保护区使中国75%的陆地生态系统、
88%的野生动物、65%的高等植物和绝大多数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都得到有效保护。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基本形成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体系。
中国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格局中。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说,现有的17个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大多分布在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依法禁止建设产生污染和破坏的项目,其他建设项目在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时要把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作为重要内容,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政府投入,在这些地区优先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⑺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什么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活动将在将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园东园举行 。

全球变化带来的温度,降水和其他因素的变化将对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可能改变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及其调节因素之间的关系。年平均温度和年降水量将影响生态系统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然后直接或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功能。这项研究表明,全球变化确实会对多功能性产生重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对多功能性的深入研究对人类社会保护和利用生态系统的多功能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⑻ 在日常生活中,能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做些什么哪

生活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可以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每年的5月22日是“生物多样性国际日”,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湖南是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不可替代的关键地带。湖南生物多样性国际日的宣传活动主题就是“我们的生物多样性,我们的食物,我们的健康”。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国家措施

1、建立自然保护区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还具备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例如我国的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是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种子库、基因库、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对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

3、建立基因库

人们已经开始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比如,为了保护作物的栽培种及其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网。大多数基因库贮藏着谷类、薯类和豆类等主要农作物的种子。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生物多样性

阅读全文

与生物多样性国际日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7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2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