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际单位“千克”起源于哪一个国家
法国大革命后,由法国科学院制定。原计划制作的是新颁布的质量的主单位——克的标准器,但因为当时工艺和测量技术所限,故制作了质量是克的1000倍的标准器,即千克标准原器——这也是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是千克而不是克的原因
2008年04月,位于不伦瑞克的德国国家计量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将采用直径10厘米(4英寸)的纯硅体去界定比现在的千克质量定义更为标准的度量方法。目前,一个质量与千克最接近的铂铱圆柱体,作为国际统一重量单位一直存放在法国巴黎郊外戒备森严的金库内,但是由于消耗与磨损,它的质量正满慢地减少,基本单位的准确性受到影响,误差越来越大。
⑵ 外国重量单位是什么
外国重量单位是千克。
为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一千克的定义就是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几乎与一升的水等重。
千克是唯一一个有国际单位制词头的基本单位,也是唯一一个仍然使用人工制品作定义的国际单位(其他单位都用基础物理特性作定义,以便于在不同的实验室内复制)。
国际单位制中米、千克、秒制的质量单位,也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法国大革命后,由法国科学院制定。
原计划制作的是新颁布的质量的主单位——克的标准器,但因为当时工艺和测量技术所限,故制作了质量是克的1000倍的标准器,即千克标准原器——这也是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是千克而不是克的原因。
性质
千克是质量的单位,而质量就相当于日常说的一样东西有多“重”。然而,质量实际上是一个带“惯性”的性质。
也就是说,一物体会在无外力的情况下倾向于保持既有的速度。当一质量为一千克的物体在一牛顿的力作用下,会获得一米每二次方秒的加速度(约相等于地球重力加速度的十分之一)。
物质的重量完全随本地的引力强度而定,而质量则不变(设该质量并非以相对论性速度相对于观察者运动)。
相应地,在微引力下的宇航员不需任何力气就能举起太空舱内的物体;因为物体“没有重量”。然而,物体在微引力下仍保有其质量,宇航员需使出十倍的力才能把十倍质量的物体以相同的加速度加速。
⑶ 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国际单位制,其国际代号为SI,我国简称其为国际制,将质量确定为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名称为“质量”(mass),简写为M或m;其单位名称为“千克”,国际单位代号为“kg”;并作文字定义:“千克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国际千克原器是世界上目前所存的定义最早(1989年)保存最严密
7基本量中唯一的实物标准。这个实物标准件的由来是这样的:十八世纪中叶,法国为了改变国内计量制度的混乱情况,在规定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为1米的同时,在米的基础上规定了质量的单位,即规定1分米3的纯水在时的质量为1千克(水在时密度最大),并且用铂制作了标准千克原器,保存在法国档案局,因而称这个标准千克器为“档案千克”。1872年科学家们通过国际会议,决定以法国的档案千克为标准,用铂依合金制作标准千克的复制器中,选了一个质量与“档案千克”最接近的作为国际千克原器,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批准以这个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标准,沿用至今。
⑷ 克和千克是哪个国家开始使用的
英国,法国是制定了克的属性,但真正实用是在英国
由于历史的原因,世界各国一直通过有各种不同的单位体制,混乱复杂。不同行业采用的单位也不尽相同,例如:法国曾通用米-吨-秒制,英美曾通用英尺-磅-秒制,技术领域中采用工程单位制,即米-千克力-秒制,而物理学则习惯于厘米-克-秒(CGS)单位制。这对经济交往和科技工作都十分不利。为了便于国际间进行工业技术的交流,1875年在签署米制公约时,规定以米为长度单位,以千克为质量单位,以秒为时间单位。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米-千克-秒(MKS)单位制。
⑸ 体重kg是什么意思
kg是重量单位,又作公斤,为国际基本质量单位,也可写作千克。
1791年规定kg标准:1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 ,并用铂铱合金制成原器,保存在巴黎,后称国际千克原器。
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经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成员国表决,全票通过了关于“修订国际单位制(SI)”的1号决议。根据决议,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等4个SI基本单位的定义将改由常数定义 ,于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
1千克将定义为“对应普朗克常数为6.62607015×10^-34J·s时的质量单位”。其原理是将移动质量1千克物体所需机械力换算成可用普朗克常数表达的电磁力,再通过质能转换公式算出质量。
(5)国际千克是哪个国家扩展阅读:
各国重量单位:
美国:磅是英美国家的重量单位,简写是lb。一公斤约莫等于2.2磅,或一磅等于0.45公斤多一点点。用于金衡的重量单位,中文用“镑”表示。过去的一镑硬币的确是采用一颗一磅重的金粒制成,但现时金价与黄金的重量比例已经变成一种可以自由浮动的关系。
日本:贯日本古代重量单位,一贯约为3000到4000克
英国:盎司(香港译为安士)是英制计量单位,符号为ounce或oz。作为重量单位时也称为英两。
⑹ 千克是怎么来的
远古以来,各个国家采用过不少名称各异的质量单位,比如英、美两国曾采用过的磅、英制的盎司、俄制普特和不少国家采用的公斤以及我国曾采用过的市斤、两、钱等。现在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国际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国际单位制,其国际代号为SI,我国简称其为国际制,将质量确定为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名称为“质量”(mass),简写为M或m;其单位名称为“千克”,国际单位代号为“kg”;并作文字定义:千克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国际千克原器是世界上目前所存的定义最早(1989年)保存最严密的七个基本量中唯一的实物标准。这个实物标准件的由来是这样的:1971年,法国为了改变国内计量制度的混乱情况,在规定通过巴黎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为1米的同时,在米的基础上规定了质量的单位,即规定1分米3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为1千克(水在4℃时密度最大),并且用铂制作了标准千克原器,保存在法国档案局,因而称这个标准千克器为“档案千克”。
1872年科学家们通过国际会议,决定以法国的档案千克为标准,用铂铱合金制作标准千克的复制器中,选了一个质量与“档案千克”最接近的作为国际千克原器,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
国际千克原器
⑺ 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50字)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的国
际单位制,其国际代号为SI,我国简称其为国际制,将质量确定为七个
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名称为“质量”(mass),简写为M或m;其单位名
称为“千克”,国际单位代号为“kg”;并作文字定义:“千克等于国
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国际千克原器是世界上目前所存的定义最早(1989年)保存最严密
的七个基本量中唯一的实物标准。这个实物标准件的由来是这样的:十
八世纪中叶,法国为了改变国内计量制度的混乱情况,在规定通过巴黎
的地球子午线的四千万分之一为1米的同时,在米的基础上规定了质量
的单位,即规定1分米3的纯水在时的质量为1千克(水在时密度
最大),并且用铂制作了标准千克原器,保存在法国档案局,因而称这
个标准千克器为“档案千克”。1872年科学家们通过国际会议,决定以
法国的档案千克为标准,用铂依合金制作标准千克的复制器中,选了一
个质量与“档案千克”最接近的作为国际千克原器,保存在巴黎国际计
量局。1889年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批准以这个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标
准,沿用至今。
中国“国家千克基准”在1965年由国际计量局检定,并由伦敦的
stanton仪器公司加以调整,严格保存在北京中国计量科学院的质量标
准库中。
⑻ kg是什么单位
kg是质量单位,千克。
千克(符号kg)是国际单位制中度量质量的基本单位,千克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基本单位之一。一千克的定义是普朗克常数为6.62607015×10⁻³⁴J·s时的质量单位,几乎与一升的水等重。千克是唯一一个有国际单位制词头的基本单位。
2018年11月16日,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修订国际单位制”决议,正式更新包括国际标准质量单位“千克”的定义。新国际单位体系于2019年5月20日世界计量日起正式生效。
千克的发展
千克最初的定义和长度单位有关;1791年规定:1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 ,并用铂铱合金制成原器,保存在巴黎,后称国际千克原器。
1901年第3届国际计量大会规定:千克是质量(而非重量)的单位,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千克用符号kg表示。千克力是工程技术中常用的计力单位,规定为国际千克原器在纬度45°的海平面上所受的重力。符号为kgf。工程技术书中常把“力”字省略,因此易与质量单位混淆。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