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非营利性机构是什么意思
“非营利”指的是不以向投资人分配利润为目的。也就是说,机构经营过程中可以产生利润,可以建立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的薪酬体系,但是不能随意分配给投资者,只能用于自身的发展。
(1)国际非营利组织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非营利性机构与营利性机构有何区别
(1)设立的目的不同:非营利性组织以促进公益事业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追求投资的经济回报。
(2)收入的分配不同:非营利性组织的收入只能用于自身发展,不能用于分配、向外投资或用于投资人的经济回报(对内部职工工资的自主调整是在国家核定的工资总额不变的前提下)。
(3)税收政策不同:非营利性组织因其公益性和非营利性目的,享有合法的免税地位。
(4)执行的价格政策不同:非营利性组织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规定的指导价。
(5)清算后的财产归属不同:非营利性组织清算后财产归其管理机关(或审批机关)支配,用于继续发展该非营利性组织。
非营利组织应符合的条件
(1)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宗教活动场所以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认定的其他组织。(2)从事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活动。(3)取得的收入除用于与该组织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外,全部用于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的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事业。(4)财产及其孳息不用于分配,但不包括合理的工资薪金支出。(5)按照登记核定或者章程规定,该组织注销后的剩余财产用于公益性或者非营利性目的,或者由登记管理机关转赠给与该组织性质、宗旨相同的组织,并向社会公告。(6)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外的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组织对投入该组织的财产不保留或者享有任何财产权利。(7)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开支控制在规定的比例内,不变相分配该组织的财产,其中:工作人员平均工资薪金水平不得超过上年度税务登记所在地人均工资水平的两倍,工作人员福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8)除当年新设立或登记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外,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基金会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申请前年度的检查结论为“合格”。(9)对取得的应纳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应与免税收入及其有关的成本、费用、损失分别核算。
Ⅱ 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区别是什么
“非政府组织”,在现实当中还演绎出接近50种不同称谓,如第三部门、非营利组织、公民社会组织、独立部门、慈善部门、志愿者部门、免税部门、草根组织等等。
我国根据特定目的形成的习惯代称是“民间组织”。虽然表称不一却实质类似或者相同。即,都是指那些独立于政府系统和市场系统之外的一类组织。
这类组织的基本特点:第一是它们不代表政府或国家的立场,而是来自民间的诉求,即非政府性;
第二是它们把提供公益和公共服务当作主要目标,而不以获取利润当作追求,即非营利性;
第三是它们拥有自己的组织机制和管理机制和独立的经济来源,无论在政治上、管理上,还是在财政上,都在相当程度上独立于政府,即独立性;
第四是它们的成员参加组织完全出自自愿而不是迫于无奈,即自愿性;此外,它们还有非政党性和非宗教性的特征,即它不以取得政权为主要目标,也不从事传教活动,因而政党组织和宗教组织,不属于非政府组织的范围.
非营利组织是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像作家协会等。
非政府组织是政府不承认的组织,最好的辨认方法是一个是经济术语,一个是政治术语。
(2)国际非营利组织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非政府组织是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的意译,英文缩写NGO。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各种场合越来越多地提及非政府组织(NGO)与非营利组织(NPO),把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看作在公共管理领域作用日益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
2014年12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审议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草案。草案规定了境外非政府组织在中国境内设立代表机构和开展一次性临时活动的申请登记许可程序,还明确了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艺术、慈善、教育、学术、环保等等。
它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同时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等重要特征。
Ⅲ 国际非营利组织的定义,谢谢!!!
国际非营利组织是具有国际性行为特征且不是为组织所有者营利为目的的组织,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或其他国际法主体)为实现共同的目的,依据其缔结的条约或其他正式法律文件建立的有一定规章制度的常设性机构,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因此其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从艺术 、 慈善 、 教育 、 政治 、 宗教 、 学术 、 环保等等,分别担任起弥补社会需求与政府供给间的落差。
Ⅳ 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如何分类其环境特征是怎样的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包括艺术、慈善、教育、学术、环保等等。它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同时具有非营利性、民间性、自治性、志愿性、非政治性、非宗教性等重要特征。
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体系把非营利组织划分为3大类,15小类,它们是: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成人教育及其他;医疗和社会工作:医疗保健、兽医和社会工作;其他社区服务和个人服务:环境卫生、商会和专业组织、工会、其他会员组织(包括宗教和政治组织),娱乐机构、新闻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及文化机构,运动和休闲。
Ⅳ 什么是非营利性机构
非营利性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以及个人举办的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非营利性组织的认定标准应是:经有权机关登记,按上级有关规定收取一定的规费或有偿提供服务收取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单位。
一、非营利组织
非营利组织是一种不以市场化的营利目的为目的的组织。非营利组织有很多种,大致可以分为:公益组织,如基金会、社会志愿者协会、慈善机构等。宗教组织,如宗教协会、教堂、民间宗教机构等。学校、研究所、教育部门、文艺团体等文化教育组织;环保组织,如绿色组织、动物保护者协会等机构;消费者保护组织,如消协,法律援助中心、社区业主管委会,等。非营利组织要利用传播手段,将患者的宗旨、目标及相关信息告知公众,不断提升社会组织影响力,获得广泛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组织发展营造“风调雨顺、位置好、人好”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完善对策
1.要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非营利组织必须树立正确的营销理念,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特点,着眼于满足社会需求,争取更多公众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2.通过科学的市场调研和预测,深入分析环境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对非营利组织市场运作的影响,是非营利组织了解市场、了解客户需求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通过环境分析,可以找出对组织有利的市场机会,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为非营利组织制定战略、确定经营目标、计划和营销策略提供重要依据。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注或公众关注的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织涵盖的领域广泛,非营利组织的运作不是为了产生利益,这通常被认为是这类组织的主要特征。
Ⅵ NGO是什么组织
NGO是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是在公共管理领域作用日益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
非政府组织一词来自国外。据考证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的一份重要文件里,当时主要指那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中立作用的非官方机构,如国际红十字会、救助儿童会等。
后来成为一个官方用语被广泛使用,泛指那些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具有一定公共职能的社会组织。1995年,北京举办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组织这一词汇在中国推广开来。
(6)国际非营利组织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NGO的分类:
1、INGO
国际非政府组织,是非官方的、民间的组织,其成员不是国家,而是个人、社会团体或其他民间机构。
2、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全球性的非政府组织,是国际标准化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织。
3、W3C
万维网联盟创建于1994年,是Web技术领域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国际中立性技术标准机构。
Ⅶ 非营利组织有哪些
由于强调的角度与重点不同,对于非营利组织,国际上有不同的称谓,如“第三部门”、“独立部门”、“慈善组织”、“志愿者组织”、“免税组织”、“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组织”等。这些不同的概念涵盖的基本上就是介于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之间的一切社会组织,但各自有所侧重。对于什么是非营利组织,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几种定义:
1.法律角度的定义。
如美国联邦国内税法对于合乎规定的非营利组织作了以下界定:非营利组织本质上是一种组
织,其净盈余的分配,包括给任何监督与经营该组织的人,如组织的成员、董事或理事等的报酬都受到限制。
2.收入来源角度的定义。
如联合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经济活动的领域划分为五大部门:金融组织、非金融组织、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家庭。其中的非营利组织与其他四类组织的区别在于,其大部分收入不是来自以市场价格出售的商品与服务,而是来自其成员缴纳的会费和支持者的捐赠。
3.功能角度的定义。
非营利组织是满足公共目的,实现社会公众利益的私人组织。但何为“公众利益”,不同国家,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和不同人都会有不一致的理解,也就会造成这一概念的歧义性。
4.结构—运作角度的定义。
这一定义由美国学者萨拉蒙等人提出,它着眼于组织的基本结构和运作方式,认为凡是符合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这五个条件的组织都是非营利组织。
5.组织属性角度的定义。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各种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活动的非政府的社会组
织。它具有三个基本属性:①非营利性。这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一个基本属性,是它区别于企业的根本属性。该属性的主要体现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不能进行剩余收入的分配;不得将组织的资产以任何形式转变为私人财产。②非政府性。这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二个基本属性,是它区别于政府的根本属性。该属性的主要体现是:非营利组织是独立自主的自治组织;是自下而上的民间组织;属于竞争性的公共部门。③志愿公益性或互益性。这是非营利组织的第三个基本属性,也是非营利组织最具特征的一个属性。该属性的主要体现是:志愿者和社会捐赠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社会资源;非营利组织活动的社会公开性和透明性;非营利组织提供“公益性”或“互益性”的公共物品。
Ⅷ 请问NGO和NPO有什么区别啊
名称不同:
NPO是英文“non-profitorganization”的缩写,直译为“非营利组织”
NGO是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的意译,翻译为非政府组织。
2.性质不同:
NPO这种组织形态最早于17世纪便存在,是应生于工业革命中出现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其后伴随着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而发展起来,因而它也具有丰富的西方文化和社会体制的背景。
非政府组织一词来自国外。据考证这一词汇最早出现在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的一份重要文件里, 当时主要指那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中立作用的非官方机构,如国际红十字会、救助儿童会等,后来成为一个官方用语被广泛使用,泛指那些独立于政府体系之外具有一定公共职能的社会组织。
3.成员不同:
在英国,非营利组织很少被视为一个单一类型的实体。所有善心组织都必须向慈善机构委员会登记为慈善机构而不是非营利组织。在美国被归类为非营利组织的其他团体,例如职业团体,分别受到不同法规的规范。
非政府组织是一个多源的群体,它们包括:国际非政府组织,面向商业的非政府组织,宗教非政府组织,环保非政府组织,由政府运行的非政府组织,半自治非政府组织。
4.产生时间不同:
NPO一词是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缩写,汉语直译为“非营利组织”。这个概念的产生晚于NGO,大致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之后兴盛于全球。
NGO一词最初是在1945年6月26日在美国旧金山签署的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第71款使用的。该条款授权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为同那些与该理事会所管理的事务有关的非政府组织进行磋商作出适当安排”.
Ⅸ 非营利是什么意思
非营利字面意思就是不以营利为目地。一般会出现的是非营利性组织或者机构。 非营利机构或非牟利机构(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是指不是为组织所有者营利为目的的组织[1],它的目标通常是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因此其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从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宗教、学术、环保等等,分别担任起弥补社会需求与政府供给间的落差。实际上非营利组织的运作与企业一样是需要产生利益,但区别在于非营利组织是为组织倡导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而产生利益,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然而,某些专家认为将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区分开来的最主要差异是:非营利组织受到法律或道德约束,不能将盈余分配给拥有者或股东,因之而具有独立、公共、民间等特性。因此,今日社会中,非营利组织有时亦称为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与政府部门(第一部门)和企业界的私部门(第二部门),形成第三种影响社会的主要力量。非营利组织还是必须产生收益,以提供其活动的资金。但是,其收入和支出都是受到限制的。非营利组织因此往往由公、私部门捐赠来获得经费,而且经常是免税的状态。私人对非营利组织的捐款有时还可以扣税。慈善团体是非营利组织的一种,而非政府组织也可能同时是非营利组织。
Ⅹ 什么是非营利性组织
非营利性组织 (英文nonprofit organization) 一般是指这类组织的运营目标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而是追求拟定的社会目标,非营利性组织并不等于没有盈利;非营利性组织是指那些具有为公众服务的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组织所得不为任何个人牟取私利,组织自身具有合法的免税资格并可为捐赠人减免税的组织。
什么是非营利性组织呢?其认定标准应是:经有权机关登记,按上级有关规定收取一定的规费或有偿提供服务收取费用,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单位,并具有以下特征:
1、必须依法成立;
2、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4、不具有营利性,不以获取利润为目的。
(一)这些特征必须同时具备,否则就不是非营利性组织。
(二)非营利性组织所涉及的领域:非营利性组织主要分布在教育、医疗、文化、科研、体育,以及各类社会团体中。其具体表现形式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行政部门的服务性单位,第二类是行政主管部门与民间资金相结合组成的单位,第三类是自治性的民间组织。
(三)非营利性组织的资金来源、营利收入和非营利收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