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知识 > 国际贸易哪些出口返税

国际贸易哪些出口返税

发布时间:2022-05-13 05:19:06

㈠ 外贸出口退税退的是哪个部分的税款请举例说明。

举例,你想以100元价格卖给老外,增值税率13%,需要交13元上交给国家,卖给老外的价格是113。退税退主要看产品退缩率,退税退的是这增值税,也就是13元。

㈡ 出口退税怎么计算

出口退税计算公式

1、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2、计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牌价×(出口货物征收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3、计算免抵退税额的计算: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4、确定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应纳税额为零或正数时,即:没有留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为零;免抵税额=免抵退税额,免抵退税额全部作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拓展资料

出口退税可分为三种方式:一是“免、退”税;二是“免”税;三是“免、抵、退”税。免税就是不缴税,实际操作中不需要计算,需要理解和计算的,只有退税,这也是我们把出口货物退(免)税简称为出口退税的原因。
(一)免、退税
这种方式针对的是外贸企业,即进出口贸易的商业企业。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税基础是购进价格。
例如,某外贸企业购进一批货物全部出口,以不含税价格100万元购进,以200万元价格出口,税率17%,退税率13%。
出口的时候,免销项税,不用单独计算。退税的时候,应退增值税=100×13%=13(万元)。
税率差产生的4万元,作进项税额转出,计入销售成本。
(二)免税
这种方式没有退税,没有计算,不多做解释。

(三)免、抵、退税
这是出口退税业务的难点,专用名称多,不容易理解,其实,弄明白“抵”税的原理,该项业务就迎刃而解了。
自产货物在生产中涉及原材料、水电费和运费等众多可抵扣项目,无法准确区分出口货物和内销货物对应的进项税。即使能够准确核算各自的进项税,由于生产企业的内销部分缴纳增值税,而出口部分实行退税,双轨运行,必然会增加征纳双方的成本。由此引入“抵”税概念。“抵”可以理解为一个计算退税的过程,也就是全面计算生产企业实际应纳税额。如果进项税抵完了,应纳税额是正数,企业需要缴纳;如果该进项税抵不完,应纳税额是负数,国家应该退还。
因此,“免、抵、退”中的“退”税,实际上应该理解为出口部分对应的应退进项税=免抵退中的“抵”+免抵退中的“退”。

㈢ 出口退税什么意思

基本概念

1、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交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2、出口退税,实际是出口免、退税。由于增值税实行的间接计税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应纳税额=销项-进项,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销项是免的,进项是退的,取得退税款。值得注意的是,出口退税的退税款和其他类型的退税不一样,出口退税,退的是进项税额;其他退税,退的是应纳税额。所以在申报表中,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和进项转出一样为可抵扣税额的负数,原因就是,该笔进项已经退还给你了,自然不可以再抵扣,应该从可抵扣税额中减除。

核心原理

1、对出口产品退税是一个“国际惯例”而非“政策优惠”。国家将出口货物出口前在国内生产、流通环节实际承担的增值税、消费税,在货物报关出口后退还给出口企业,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有效地避免国际双重课税。企业退税的实质是退国内生产流转环节已征增值税,来料加工退国内料件国内劳务已征增值税。

2、出口退税是为了将出口货物的整体税负归零。原因很简单,就是鼓励出口,降低出口货物的价格,提高本国货物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公平税负原则:为了保证各国商品在参与国际贸易时能够公平竞争,消除因各国税收政策不同,造成的出口货物税收含量差异,要求各国按照国际惯例,退还已征收的出口货物间接税,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4、零税率原则:征多少,退多少。国家利用退税率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如调控产业结构设定低退税率来限制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设定高退税率来鼓励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所以,尽管零税率那退税率应该全部是17%,国家还要设置不同档次的退税率。增值税的退税率不一定等于税率,出口退税率有17%、14%、13%、11%、9%等几档,是为了通过退税率来控制出口的原因。鼓励出口呢,退税率就高点,控制出口呢,退税率就低点。退税率为0,就是不免不退了。

主要类型

1、又免又退

一般纳税人,既有销项,又有进项,为把税负归零,自然是销项免,进项退,又免又退。

2、只免不退

如果出口的货物没有进项,自然是只免销项,进项没有就不用退了。比如小规模纳税人、免税产品,都是没有进项的情况。只免不退,就达到了税负归零的目的。

3、不免不退

针对的是不鼓励出口的货物。比如原油,自己都不够用,还得进口,能让你出口就不错了,就不要想出口退税的事了,想想那些禁止出口的货物。

退税方式和计算

出口退税分为三种方式:免税、免退税、免抵退税。其中,免税就是不交税,根本不用算,也不用管,需要计算和理解的,只有退税,这也是我们把出口货物退(免)税简称为出口退税的原因。

(一) 外贸企业:免、退税

案例一:某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收购一批货物报关出口,收购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购货金额为10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0元,款项已银行存款支付。该货物的退税率为13%,出口销售价格为15000美元(汇率1:8.30)。

1、采购货物时:

借:库存商品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17,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


2、出口销售免税,货款折合人民币:

借:银行存款 124,500 (15000×8.3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4,500


3、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00

贷:库存商品 100,000


4、计算不予退还的进项税额:

100000×(17%-13%)=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000


5、应收出口退税:

借:应收出口退税 13,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3,000


6、收到出口退税:

借:银行存款 13,000

贷:应收出口退税 13,000

案例二:某外贸企业购进出口货物一批,含税货值人民币100万元。货物以离岸价(FOB)20万美元报关出口。外汇核算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办法,货物报关出口当日的外汇牌价中间价为 16.6。该出口货物的退税率为15%。


1、如货物已验收入库,发票已到,货款已付时:

借: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 854,700.8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5,299.15

贷:银行存款 1,000,000.00


2、核算出口退税额时:

(1)核算应退税额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128,205.13(外购价格退税率)

128,205.13=854,700.8515%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28,205.13


(2)不予退税进项税额转出

借:主营业务成本—一般贸易出口销售成本 17,094.02(外购价格不予退税率)

17,094.02=854,700.85(17-15%)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094.02


3、出口货物报关销售时:

借:应收外汇账款—XX外商 1,32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般贸易出口销售收入 1,320,000.00


4、结转出口商品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一般贸易出口销售成本854,700.85

贷: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 854,700.85


5、收到增值税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128,205.13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128,205.13


6、开户银行以1:6.5买入价将该笔外汇全部结汇时: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户 1,298,700.0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19,98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 1,318,680.00


7、月末结转损益时:

(1)结转出口销售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一般贸易出口销售收入 1,320,000.00

贷:本年利润 1,320,000.00


(2)结转出口销售成本

借:本年利润 871,794.87

贷:主营业务成本—一般贸易出口销售成本871,794.87


(二)生产企业:免、抵、退税

外贸企业日常业务中,大量的常见的贸易类型,主要是一般贸易(出口贸易)和加工贸易(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这两种。一般贸易是与加工贸易相对而言的贸易方式。指将货物单边输出关境的出口贸易方式。

免: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

抵: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退: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由于生产货物所涉及的可抵扣的原材料、水电、运费等众多,无法准确清分出口部分和内销部分各自对应的进项,就无法准确核算出口应退的进项税部分。假设能够准确核算各自的进项,那么内销的销项-进项=应纳税额交税,出口对应的进项退税,交给国税局,国税局再退给你,双方岂不是都很累。

所以抵,就是用出口对应的应退进项,抵顶内销对应的应纳税额,最终确认退税的部分。抵就是一个计算退税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计算全部的应纳税额。退税能抵完了,应纳税额就是正的,只交税就行,如果该退的税抵不完,应纳税额就是负数,这个数就该退税。

关于我们

中国制造网成立于1998年,由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315)开发和运营。截止2019年底,网站拥有超过1210万全球买家,月均买家询盘超过100万封,遍布全球220个国家和地区。

(本文综合整理自焦点视界)

㈣ 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算是即征即退还是先征后退或者是其他的啊

外贸企业采用“先征后退”,相对于工业企业出口资产货物的“免抵退”,外高企业只有“免和退”。就是出口不征收增值税,退税金额则只有收购发票的不含税金额乘以退税率,不是收购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税款。这里的“先征”并非征收销项税,而是说先征了进项税,以后再退,容易混淆。
从小规模纳税人那里收购的货物,如果是普票,不得退税,但是有12个特准项目,普票也可以退税。小规模那里如果需要退税,要到税务机关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
拓展资料
出口退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即出口环节免税且退还以前纳税环节的已纳税款。
作为国际通行惯例,出口退税可以使出口货物的整体税负归零,有效避免国际双重课税。
一般分为两种: 一是退还进口税,即出口产品企业用进口原料或半成品,加工制成产品出口时,退还其已纳的进口税;二是退还已纳的国内税款,即企业在商品报关出口时,退还其生产该商品已纳的国内税金。出口退税,有利于增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世界各国所采用。
(1)必须是增值税、消费税征收范围内的货物。增值税、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包括除直接向农业生产者收购的免税农产品以外的所有增值税应税货物,以及烟、酒、化妆品等11类列举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
之所以必须具备这一条件,是因为出口货物退(免)税只能对已经征收过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其已纳税额和应纳税额。未征收增值税、消费税的货物(包括国家规定免税的货物)不能退税,以充分体现"未征不退"的原则。
(2)必须是报关离境出口的货物。所谓出口,即输出关口,它包括自营出口和委托代理出口两种形式。区别货物是否报关离境出口,是确定货物是否属于退(免)税范围的主要标准之一。凡在国内销售、不报关离境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不论出口企业是以外汇还是以人民币结算,也不论出口企业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视为出口货物予以退税。
对在境内销售收取外汇的货物,如宾馆、饭店等收取外汇的货物等等,因其不符合离境出口条件,均不能给予退(免)税。

㈤ 什么是出口退税

出口货物退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中货物输出国对输出境外的货物免征其在本国境内消费时应缴纳的税金或退还其按本国税法规定已缴纳的税金(增值税、消费税)。 这是国际贸易中通常采用的、并为各国所接受的一种税收措施,目的在于鼓励各国出口货物进行公平竞争。

出口退税主要实行两种办法:

1.对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实行免税和退税的办法,即对出口货物销售环节免征增值税,对出口货物在前各个生产流通环节已缴纳增值税予以退税;

2.对生产企业自营或委托出口的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对出口货物本道环节免征增值税,对出口货物所采购的原材料、包装物等所含的增值税允许抵减其内销货物的应缴税款,对未抵减完的部分再予以退税。

出口退税的税款实行计划管理。财政部每年在中央财政预算中安排出口退税计划,同国家税务总局分配下达给各省(区、市)执行。不允许超计划退税,当年的计划不得结转下年使用。

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全部实行计算机电子化管理。通过计算机申报、审核、审批,从2003年起启用了“口岸电子执法系统”出口退税子系统。对企业申报退税的报关单、外汇核销单等出口退税凭证,实现了与签发单证的政府机关信息对审的办法,确保了申报单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㈥ 出口退税有什么好处什么样的企业满足这个

一、出口退税是什么?

出口退税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即出口环节免税且退还以前纳税环节的已纳税款。

作为国际通行惯例,出口退税可以使出口货物的整体税负归零,有效避免国际双重课税。

出口退税分为两种:

1. 第一种是退还进口税,即出口产品企业用进口原料或半成品,加工制成产品出口时,退还其已纳的进口税;

2. 第二种是退还已纳的国内税款,即企业在商品报关出口时,退还其生产该商品已纳的国内税金。

实施出口退税有利于增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此方法为世界各国所采用。

二、出口退税的好处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首先退税可以增加其出口收入,有时候企业出口商品的利润大多数就是出口退税收入;其次,正因为有了国家的退税,有些企业可以将产品按成本价出口,这样大大增加了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最后,在价格上占据了优势,当然就很容易拥有大量的市场份额。

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出口退税主要是鼓励企业出口,国家通过退还出口货物在国内已纳的增值税等税款来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最终可形成大量的出口创汇。

国家将出口货物出口前在国内生产、流通环节实际承担的增值税、消费税,在货物报关出口后退还给出口企业,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避免国际双重课税。因为外国会对我们卖过去的商品征收增值税和关税,所以我们出口的时候税负要为零,这样即使被国外征一道税,也能公平地在国际上进行商品竞争。

三、哪些企业可以出口退税?

1. 具有外贸出口经营权并承担国家出口创汇任务的企业,经过经贸主管部门批准,享有独立对外出口经营权的中央和地方外贸企业、工贸公司和部分工业生产企业。

2. 委托出口的企业主要指具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代理出口,承担出口盈亏的企业。
2021年海南自贸港外贸出口退税是什么?对企业有什么好处?
四、出口退税的范围和条件

我国出口的产品,凡属于已征或应征产品税、增值税和特别消费税的产品,除国家明确规定不予退还已征税款或免征应征税款。

出口产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 必须是属于产品税、增值税和特别消费税范围的产品;

2. 必须报关离境。所谓出口,即是输出关口。这是区分产品是否属于应退税出口产品的主要标准之一,以加盖海关验讫章的出口报关单和出口销售发票为准;

3. 必须在财务上做出口销售。

此外,也有一些特别批准退税的产品:

1. 外轮供应公司销售给外轮,远洋货轮和海员的产品;

2. 对外修理、修配业务中所使用的零配件和原材料;

3. 对外承包工程公司购买国内企业生产的,专门用于对外承包项目的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在运出境外后,凭承包单位出具的购货发票、报关单、报关单办理退税;

4. 国际招标、国内中标的机电产品。

以下的出口产品无论如何都不予退税:

1. 出口的原油;

2. 援外出口产品;

3. 国家禁止出口的产品;

4. 出口企业收购出口外商投资的产品;

5. 来料加工、来料装配的出口产品;

6. 军需工厂销售给军队系统的出口产品;

7. 军工系统出口的企业范围;

8. 对钻石加工企业用国产或进口原钻石加工的钻石直接出口或销售给外贸企业出口;

9. 齐鲁、扬子、大庆三大乙烯工程生产的产品;

10. 未含税的产品;

11. 个人在国内购买、自带出境的商品。

五、外贸企业“先征后退”的计算方法

1. 外贸企业以及实行外贸企业财务制度的工贸企业收购货物出口,其出口销售环节的增值税免征;

2. 其收购货物的成本部分,因外贸企业在支付收购货款的同时也支付了生产经营该类商品的企业已纳的增值税税款,因此,在货物出口后按收购成本与退税率计算退税退还给外贸企业;

3. 征、退税之差计入企业成本;

4. 外贸企业出口货物增值税的计算应依据购进出口货物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所注明的进项税额和退税率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应退税额=外贸收购不含增值税购进金额×退税率
2021年海南自贸港外贸出口退税是什么?对企业有什么好处?
六、外贸企业出口退税流程

同样是出口,生产企业要走免抵退流程,而外贸企业则相对简单一些,一般是出口环节免销项税并且退还进项税;也有只免不退的,比如没有进项税额的小规模纳税人,或者本身产品是免税;还有不免不退的,就是那些禁止出口的产品。

七、海南自贸港出口退税政策的优势

海南实施启运港退税政策,将出口退税环节提前,有利于缩短企业退税周期,提高企业揽货能力和资金周转率,降低企业资金占用成本。也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

㈦ 做外贸,一些出口退税知识有人知道吗

出口不退税≠出口征税
出口收入分为三种情形:
出口退税
免除出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并按相应退税率退还以前各环节缴纳增值税、消费税。
出口免税
免除出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但不退还以前各环节缴纳增值税、消费税,而且纳税人要转出以前环节抵扣的进项税。
出口征税
出口环节按内销缴纳增值税、消费税,不退还以前各环节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纳税人以前环节的进项税可以抵扣。
出口不退税分为两种情况:出口免税和出口征税。外贸企业在发票勾选之前一定要确认准确!
出口退税需注意以下五个时限
"15天"
出口企业应在申报出口退(免)税后15天内,将所申报退(免)税货物的相关单证做好单证备案。在次年四月份增值税纳税申报期之前要及时收汇,如符合国家税务总局2013年30号文中的视同收汇的9种情形,需要在次年四月份增值税纳税申报期内做出口不能收汇申报!
"30天"
外贸企业购进出口货物后,应及时向供货企业索取增值税专用invoice或普通invoice,属于防伪税税控增值税invoice,必须在开票之日起30天内办理认证手续。
"90天"
外贸企业必须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90天内办理出口退税申报手续,生产企业必须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三个月后免抵退税申报期内办理免抵税申报手续。
"180天"
出口企业必须在货物报关出口之日起180天内,向所在地主管退税部门提供出口收汇核销单(远期收汇除外)。
"3个月"
出口企业出口货物纸质退税凭证丢失或内容填写有误,按有关规定可以补办或更改的,出口企业可在申报期限内向退税部门提出延期办理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的申请,经批准后,可延期3个月申报。
出口退税附送材料
1. 报关单。
报关单是货物进口或出口时进出口企业向海关办理申报手续,以便海关凭此查验和验放而填具的单据。
2.出口销售发票。
这是出口企业根据与出口购货方签订的销售合同填开的单证,是外商购货的主要凭证,也是出口企业财会部门凭此记帐做出口产品销售收入的依据。
3.进货发票。
提供进货发票主要是为了确定出口产品的供货单位、产品名称、计量单位、数量,是否是生产企业的销售价格,以便划分和计算确定其进货费用等。
4. 结汇水单或收汇通知书。
5. 运单和出口保险单
属于生产企业直接出口或委托出口自制产品,凡以到岸价CIF结算的,还应附送出口货物运单和出口保险单。
6.有进料加工复出口产品业务的企业,还应向税务机关报送进口料、件的合同编号、日期、进口料件名称、数量、复出口产品名称,进料成本金额和实纳各种税金额等。
7. 产品征税证明。
8. 出口收汇已核销证明。
9. 与出口退税有关的其他材料。
注:出口退税无纸化也需要装订好打印材料
无纸化退税申报是指企业在进行出口退(免)税正式申报以及申请办理出口退(免)税相关证明时,不再需要报送纸质申报表和纸质凭证,只提供通过数字签名证书签名后的正式申报电子数据,原规定向主管国税机关报送的纸质凭证留存企业备查。
无纸化退税后,原退税申报需要的出口发票、进货发票等纸质凭证由企业自行保存,参与无纸化的出口企业应当将原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的纸质资料和按原规定装订成册留存备查。
退税计算器
退税计算公式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征税率-当期全部进项税额;
当期应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格×外汇人民币牌价×退税税率。
退税计算案例
某工业企业,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兼营内销和外销,征税率16%,出口退税率为13%,2019年2月上期期末留抵税额20万,国内采购原材料,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100万元,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16万元;内销货物不含税价80万元,外销货物销售额120万元(不考虑汇兑损益)。计算应退税额。
解析:
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20×(16%-13%)=3.6(万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36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36000
2、当期应纳税额=12.8-(16 -3.6)-20=-19.6(万元)
3、当期免抵退税额=120×13%=15.6(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19.6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15.6万元
4、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15.6(万元)
借: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156000
贷:应交税费一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56000
5、当期免抵税额=0
6、结转下期抵扣的进项税额=19.6-15.6=4(万元)

㈧ 外贸出口退税计算公式

出口退税分为三种方式:免税、免退税、免抵退税。其中,免税就是不交税,根本不用算,也不用管,需要计算和理解的,只有退税,这也是我们把出口货物退(免)税简称为出口退税的原因。

基本概念

1、出口货物退(免)税是在国际贸易业务中,对我国报关出口的货物退还或免征在国内各生产环节和流转环节按税法规定交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2、出口退税,实际是出口免、退税。由于增值税实行的间接计税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应纳税额=销项-进项,所以在实际操作中,销项是免的,进项是退的,取得退税款。值得注意的是,出口退税的退税款和其他类型的退税不一样,出口退税,退的是进项税额;其他退税,退的是应纳税额。所以在申报表中,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和进项转出一样为可抵扣税额的负数,原因就是,该笔进项已经退还给你了,自然不可以再抵扣,应该从可抵扣税额中减除。

核心原理

1、对出口产品退税是一个“国际惯例”而非“政策优惠”。国家将出口货物出口前在国内生产、流通环节实际承担的增值税、消费税,在货物报关出口后退还给出口企业,使出口货物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有效地避免国际双重课税。企业退税的实质是退国内生产流转环节已征增值税,来料加工退国内料件国内劳务已征增值税。

2、出口退税是为了将出口货物的整体税负归零。原因很简单,就是鼓励出口,降低出口货物的价格,提高本国货物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3、公平税负原则:为了保证各国商品在参与国际贸易时能够公平竞争,消除因各国税收政策不同,造成的出口货物税收含量差异,要求各国按照国际惯例,退还已征收的出口货物间接税,以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4、零税率原则:征多少,退多少。国家利用退税率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如调控产业结构设定低退税率来限制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设定高退税率来鼓励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所以,尽管零税率那退税率应该全部是17%,国家还要设置不同档次的退税率。增值税的退税率不一定等于税率,出口退税率有17%、14%、13%、11%、9%等几档,是为了通过退税率来控制出口的原因。鼓励出口呢,退税率就高点,控制出口呢,退税率就低点。退税率为0,就是不免不退了。


主要类型

1、又免又退

一般纳税人,既有销项,又有进项,为把税负归零,自然是销项免,进项退,又免又退。

2、只免不退

如果出口的货物没有进项,自然是只免销项,进项没有就不用退了。比如小规模纳税人、免税产品,都是没有进项的情况。只免不退,就达到了税负归零的目的。

3、不免不退

针对的是不鼓励出口的货物。比如原油,自己都不够用,还得进口,能让你出口就不错了,就不要想出口退税的事了,想想那些禁止出口的货物。

退税方式和计算

出口退税分为三种方式:免税、免退税、免抵退税。其中,免税就是不交税,根本不用算,也不用管,需要计算和理解的,只有退税,这也是我们把出口货物退(免)税简称为出口退税的原因。

(一) 外贸企业:免、退税

案例一:某有进出口经营权的外贸企业收购一批货物报关出口,收购货物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购货金额为100000元,增值税额为17000元,款项已银行存款支付。该货物的退税率为13%,出口销售价格为15000美元(汇率1:8.30)。

1、采购货物时:

借:库存商品 1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17,000

贷:银行存款 117,000


2、出口销售免税,货款折合人民币:

借:银行存款 124,500 (15000×8.3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24,500


3、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000

贷:库存商品 100,000


4、计算不予退还的进项税额:

100000×(17%-13%)=4,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000


5、应收出口退税:

借:应收出口退税 13,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13,000


6、收到出口退税:

借:银行存款 13,000

贷:应收出口退税 13,000


案例二:某外贸企业购进出口货物一批,含税货值人民币100万元。货物以离岸价(FOB)20万美元报关出口。外汇核算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办法,货物报关出口当日的外汇牌价中间价为 16.6。该出口货物的退税率为15%。

1、如货物已验收入库,发票已到,货款已付时:

借: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 854,700.8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5,299.15

贷:银行存款 1,000,000.00


2、核算出口退税额时:

(1)核算应退税额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128,205.13(外购价格退税率)

128,205.13=854,700.8515%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28,205.13


(2)不予退税进项税额转出

借:主营业务成本—一般贸易出口销售成本 17,094.02(外购价格不予退税率)

17,094.02=854,700.85(17-15%)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7,094.02


3、出口货物报关销售时:

借:应收外汇账款—XX外商 1,32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一般贸易出口销售收入 1,320,000.00


4、结转出口商品成本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一般贸易出口销售成本854,700.85

贷:库存商品—库存出口商品 854,700.85


5、收到增值税退税款时:

借:银行存款 128,205.13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 128,205.13


6、开户银行以1:6.5买入价将该笔外汇全部结汇时:

借:银行存款—人民币户 1,298,700.00

财务费用—汇兑损益 19,980.00

贷:银行存款—美元户 1,318,680.00


7、月末结转损益时:

(1)结转出口销售收入

借:主营业务收入—一般贸易出口销售收入 1,320,000.00

贷:本年利润 1,320,000.00


(2)结转出口销售成本

借:本年利润 871,794.87

贷:主营业务成本—一般贸易出口销售成本871,794.87

(二)生产企业:免、抵、退税

外贸企业日常业务中,大量的常见的贸易类型,主要是一般贸易(出口贸易)和加工贸易(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这两种。一般贸易是与加工贸易相对而言的贸易方式。指将货物单边输出关境的出口贸易方式。

免:是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

抵: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

退:是指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

由于生产货物所涉及的可抵扣的原材料、水电、运费等众多,无法准确清分出口部分和内销部分各自对应的进项,就无法准确核算出口应退的进项税部分。假设能够准确核算各自的进项,那么内销的销项-进项=应纳税额交税,出口对应的进项退税,交给国税局,国税局再退给你,双方岂不是都很累。


所以抵,就是用出口对应的应退进项,抵顶内销对应的应纳税额,最终确认退税的部分。抵就是一个计算退税的过程,其实质就是计算全部的应纳税额。退税能抵完了,应纳税额就是正的,只交税就行,如果该退的税抵不完,应纳税额就是负数,这个数就该退税。(本文转自会计网)

㈨ 外贸业务当中的出口退税是什么

出口退税(Export Rebates)是指对出口商品已征收的国内税部分或全部退还给出口商的一种措施,这也是国际惯例。1994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纳税人出口商品的增值税税率为零,对于出口商品,不但在出口环节不征税,而且税务机关还要退还该商品在国内生产、流通环节已负担的税款,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的价格进入国际市场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企业货物出口后,税务部门应按照出口商品的进项税额为企业办理退税,由于税收减免等原因,商品的进项税额往往不等于实际负担的税额,如果按出口商品的进项税额退税,就会产生少征多退的问题,于是就有了计算出口商品应退税款的比率——出口退税率。

㈩ 国际贸易退税是指什么

出口退税是指国家运用税收杠杆奖励出口的一种措施。一般分为两种: 一是退还进口税,即出口产品企业用进口原料或半成品,加工制成产品出口时,退还其已纳的进口税;一是退还已纳的国内税款,即企业在商品报关出口时,退还其生产该商品已纳的国内税金。出口退税,有利于增强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世界各国所采用。

阅读全文

与国际贸易哪些出口返税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