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考研。传媒经济学。国际文化贸易。
中国传媒大学
传媒经济学专业(050336)
传媒经济学是新兴的交叉学科,研究范围主要体现了经济学、管理学和传播学的交差和融合。本专业培养既懂得传播学的理论,具备经济学的系统理论知识和经营管理知识,掌握传媒经济的特殊规律,又了解传媒产业的政策法规,熟悉传媒产业经营管理实践的高级专业人才。具体培养目标为:
⑴为各高校和研究机构输送传媒经济理论的研究人才;
⑵为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培养高层次传媒经济管理人才;
⑶为传媒企业培养高层次的经济管理人才。
1.传媒产业管理方向
培养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熟悉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和法规;熟悉我国传媒产业管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具有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牢固掌握系统的传媒产业分析理论和方法。利用产业组织理论和管理理论,站在国家传媒发展战略的高度探讨传媒政策与法规及其与传媒经济管理的互动关系,认真分析和总结我国关于传媒发展的政策与法规的历史轨迹、经验教训及其政策启示;深入研究传媒市场规律以及我国传媒产业经济管理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对传媒产业的组织深入研究,提出传媒组织运行的规律特征和管理措施;对传媒产业的集团化经营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传媒集团化经营的前提条件、目标战略和管理措施等。本方向研究生适合从事传媒产业的管理研究与实际工作。
2.国际文化贸易方向
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的飞速发展呼唤既懂国际文化贸易理论,又熟悉国际文化市场的高级人才。国际文化贸易是一个崭新的,集传媒经济、国际贸易、文化研究、经济学、传播学等知识为一体的跨专业学科领域,瞄准国际文化贸易发展的前沿问题和最新动向。以国际文化贸易理论、文化市场理论、国际传播、传媒与文化经济学、影视贸易、图书版权贸易、演出会展贸易、应用传播学、WTO与国际文化贸易等为主干专业课程,重点培养掌握国际文化贸易基本理论与方法,广泛了解国际文化贸易前沿问题,熟练掌握国际文化营销与策划、市场运作、谈判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在文化部门、媒体机构、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构从事文化外贸管理、调研、开发和策划等方面工作的专业型、实用型、创新型高级人才。
3.文化产业管理方向
文化产业的高速发展急需大量既懂得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又熟悉市场经济和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人才。现代的文化产业管理已经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营销学、文化艺术学、产业政策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领域,属于交叉学科,并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方向从文化产业的基本发展规律出发,既注重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政策的宏观领域研究,也注重对文化产业组织经营管理效率的微观领域研究,通过科学的专业训练,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专业素质和宽厚的知识背景,能够熟练掌握理论研究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成为能够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本研究的毕业生应该能够在国家的政府管理部门、文化产业研究机构或者文化产业组织从事政策研究、产业管理、项目策划和运营等方面的工作。
4.影视项目管理方向
本研究方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既有智慧又有创造能力、既懂艺术又懂经济管理和市场运作的影视策划人、制片人、发行人及其他高级项目管理人才。
影视项目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影视项目(包括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及其他影视产品)的经营管理及市场运作规律。
影视项目管理是一门交叉型学科,从学科上看它是影视艺术与经济管理的结合,要求既要懂得艺术又要懂得经济管理和市场运作;其次它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强调在提高学生综合理论素养的同时注重对学员创作实践能力及商业运作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的培养。
本专业的导师都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又有艺术创作实践及项目运作经验,既懂理论又有实战经验,在科研及艺术创作方面均有显着成果。
本专业将聘请有业界有名望、业绩突出而有深厚功底的着名制片人担任兼职导师,与校内导师一起负责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校内导师主要负责理论教学,兼职导师则主要负责指导艺术实践。
★传媒经济学(050336)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202俄、203日选一
③708传播学理论与历史
④811综合考试[新闻传播学]
参考书目1) 传播学总论》(第二版)胡正荣 清华大学出版社 2)《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段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3)《21世纪初大众传播发展战略研究》胡正荣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4)《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沃纳·赛弗林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5)《传播学史》[美]罗杰斯 上海译文出版社
综合考试【新闻传播类】——
6)《文史要览》王振业等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② 国际文化贸易专业的就业方向
国际文化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是开放的、多元的。可以去广播电视机构或其他文化机构,从事影视文化作品、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的海外发行;也可以到涉外经济贸易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构,从事对外经济与贸易、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还可以在文化产业的其他领域为其商业发展创造机会,如采购、发行、营销、策划、教学、研究、公关、翻译。
③ 国际文化贸易市场的性质和特点如何
我认为比较符合当前国际文化贸易实际的贸易理论是晚近西方经济学界提出的“产业内贸易”理论。这一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认清国际文化贸易的一些基本规律,使我们更为理性地看待我国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优势,从而更好地指导我国的文化产业生产和贸易实践。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供的资料,在过去20年中,文化商品的国际贸易额呈几何级数增长。
文化艺术产品的两个特点会影响到其贸易模式:艺术是属于特定文化的,艺术品的消费会产生很强的滞后作用。
文化亲近是地理距离、共同语言及以往文化贸易历史等因素的一个综合函数。不同国家之间对外国文化艺术品的消费资本的积累是极不平衡的,不对称的。 文化产品及服务的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发达国家的原因还与这些国家的需求偏好相似有关。偏好相似理论有两个基本观点:1、产品出口国的可能性决定于它的国内需求;2、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相似,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越大。
从目前的国际文化贸易额来看,欧美市场是文化产品国际贸易的主流市场,是文化竞争的主战场。
④ 国际文化贸易中国媒体如何增强国际如何增强话语权
首先是公信力建设,报道要公允实际,要与世界价值体系接轨,否则不可能迈出国门(像现在的媒体,中国人自己都不信,你还想哄老外?)接着是,要有自己独立于政府,有深度的采样报道分析团队,设立标杆单位,创出中国媒体的王牌。
⑤ 如何更好的开展国际文化贸易活动
这么大范畴,貌似需要开个专题讨论会
⑥ 如何做好国际贸易
1、参加传统的展会,展会是外贸的重要形式,据我所知,这一形式依然是外贸的主流方式。本人自2004年英语专科毕业以来,历经10多年的闯荡,也真切地同许多厂家和贸易公司的人员交流过,大家的订单基本上是靠参加展会得来的。故此,无论是国内的展会还是国外的展会都要争取参加。
2、到外贸论坛发帖子,经常到外贸论坛发表自己的看法,别人就会注意到在外贸的行业还有你这号人物,就会增加对你的关注,自然地做生意他们就会优先考虑到你的存在,这样积累下来,你的潜在的客户越多成交的几率就越大。而且你到外贸论坛还可以看别人的帖子,学习别人做外贸的经验。
3、尽可能多地掌握外语,当下中国是个开放的中国是个开放的社会,我们同世界各国本着平等的原则做贸易,国家鼓励企业同外国人做生意。会英语有时还无法满足交流的需求,还要尽可能多的掌握更多的语言,同那些不会说英语的人交流,比如日语,俄语,西班牙语等等。如果你有足够的智慧就多学习,在外贸中真的能用的到。
4、不忽略搜索引擎,通过关键字输入直接在搜索引擎中找客户也是一个好的方法。比如你做铅笔的,把铅笔翻译成英语,然后直接在网络或者外国的网页,比如欧洲黄页中输入该单词,会跳出许多公司,这些公司可能就是买家,然后你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联系他们,就有可能成交。
5、重视电子邮件的交流,白纸黑字这种东西,写下来之后,对方就能够很好地研究你的意思,而口语的交流可能过事就忘记了,所以有了老外的电子邮件后就把你的公司和产品不失时机地介绍给对方。对方也可能不会及时回复,没关系,你可以过段时间再发邮件。但要记得不要太频繁,那样会让对方感觉很烦,从而错过了交易的机会。
6、拜访外贸公司,如果你是工厂同外贸公司做外贸也是一种好的途径,因为你的直接的外国客户可能不多,而外贸公司又做得很专业,所以平时不管是在展会上收集名片还是在网上搜索到外贸公司的联系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确认,发现他们确实可以带给你外国客户,你就上门拜访外贸公司,同他们建立起业务往来。
7、注册很多的免费的B2B网站同交费平台相结合,免费的外贸交易平台很多,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注册中国的中文平台是为了让懂汉语的人了解自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外贸公司,注册英文的,其他文字的网站是为了让外国人了解你。只有多注册,被他人搜多到的可能才多。所以,在工作中不要懒惰,要尽可能多得在网上展示自己的公司和产品,做到厚积薄发,渐渐地把产品的影响力做大。
⑦ “国际文化贸易”这一专业的情况如何
不错啊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可在外向型企业、外贸公司、政府对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相关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WTO方向)本科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和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与WTO规则,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对外贸易状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管理、调研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3. 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4. 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
5. 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
6. 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编辑本段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经济学、统计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相近专业:经济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财政学 金融学 国民经济管理 贸易经济 保险 金融工程 信用管理 网络经济学 体育经济 投资学 环境资源与发展经济学 房地产经营与估计 统计学 国际文化贸易 税务 税收
现今国内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排名(2008):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1 湖南大学 A+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A+
3 厦门大学 A+
4 中国人民大学 A+
5 南开大学 A+
6 暨南大学 A+
7 浙江大学 A+
8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A+
9 中央财经大学 A+
10 辽宁大学 A+
11 武汉大学 A+
12 上海财经大学 A+
13 东北财经大学 A+
14 西安交通大学 A+
15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A+
16 安徽财经大学 A+
17 复旦大学 A+
18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A+
19 河海大学 A+
20 河南大学 A+
21 西南财经大学 A
22 哈尔滨工业大学 A
23 华东理工大学 A
24 上海外国语大学 A
25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A
26 东华大学 A
27 上海大学 A
28 江西财经大学 A
29 青岛大学 A
30 华南农业大学 A
⑧ 国际文化贸易的内容简介
在当今世界,文化不再高高悬浮于经济基础之上,而是与一国的经济、政治互相交融,不可分割。文化作为“软权力”的作用不断增强。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将文化纳入国家战略,使其成为提升一国综合竞争力所比不可少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国际间的文化贸易与各国的国家战略、经济利益、文化政策等关系十分紧密。
国际文化贸易是一个新兴领域,在当今国际背景下,国际文化贸易的现象和它作为学科的地位形成都具有历史必然性。同时,本书通过案例将国际文化贸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升华,既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⑨ 美国与法国在国际文化贸易的政策有何不同
政策的话,主要是美国的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比较主动,法国的话影响力则不是这么大,所以美国的话,政策比较主动,法国比较保守。
⑩ 1.你为什么认为国际贸易是文化需求
摘要 作为国际服务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际间文化贸易已成为当今全球服务贸易竞争的重点领域之一。而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国民经济产值中亦占有很大比重,正成为其出口支柱产业之一。正如美国学者沃*夫所言,“文化、娱乐——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实在的汽车制造、钢铁、金融服务业——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相对于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有关国际文化贸易的理论研究和探讨却刚刚起步,本文选取国际文化贸易的概念作为研究标的,试图通过对其内涵和外延的梳理和综述,并结合与文化产业的关系,理清其概念的逻辑体系,从而为进一步完善和丰富国际文化贸易的理论研究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