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场商业该如何规划
从国际先进的机场看,其非航收入已经占收入的60%,非航收入所占的比例,已经成为机场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非航收入中,机场的商业零售、餐饮作为非航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机场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存在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最近,笔者参与了一个机场的商业规划项目,在项目运作过程中,对机场的商业规划形成了一些想法,在这里与大家共享。
一、机场商业的现状
我国机场的经营管理,大致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这一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内民用机场的体制和功能发生了重大改变,最明显的标志是政企分开和属地化管理,一些民航省局(航站)与机场由原来的“二位一体”,实施局场分离,进行企业化经营。如上海虹桥、厦门、深圳等机场率先进行属地化管理。第二阶段是深化改革开放的90年代中期以后。这一时期国内许多机场不仅从体制上实行了企业化管理,而且逐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推行资产经营责任制,开始走向社会大市场。
由于旧的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的机场商业管理状况目前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一方面,由于经营的压力,机场管理当局都对机场的商业经营寄予厚望,另一方面,由于历史的原因,机场在商业管理上,没有前期规划,没有专业人才,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手段,对机场商业经营的改进充满期待。二、机场商业经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归纳起来,我国的机场商业经营普遍存在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
1、机场商业的定位普遍不明确。到底是以方便旅客为主,以商业利益为主,还是以形象为主等等,或者三者的有机兼顾,普遍没有明确的定位,有人要利润,有人要形象,有人要公益,机场商业跟着领导个人的喜好走。
3、商品组合不科学。缺乏对机场旅客特有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的研究,商品普遍质量差、档次低,和机场的形象和旅客的购物心理不匹配,另外,同质化严重,混业经营也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商品质量和价格严重不匹配,性价比极低。
4、商户实力普遍很小,小商小贩过多,品牌商品过少,商户经营能力较弱,安于现状,不求上进,大多数商户采用粗放管理,只重结果不重过程,营业员缺乏必要的培训,频繁更换,导致服务质量较差,服务态度恶劣。
5、机场管理存在多方面的问题:没有完整的机场商业管理体系,缺乏专业的商业管理人才,商业面积的确定不科学,租金的标准和收取方式不合理,缺乏执行力。
经过诊断和调研,我们认为机场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升商业经营水平,提高非航收入。1、合理规划、调整布局
重新规划商业面积的分布、按照流程和旅客需求进行功能、品种的定位,撤除影响登机流程和严重影响机场环境的商业面积。2、缩小面积、增加网点
缩小单个商户的经营面积,增加商户数量,按照位置、客流、指定的经营品种,制定科学的商业面积价值评估体系,按照价值将经营面积划分为五类:公益类、基本消费类、展示类、特色类、盈利类。
3、招标拍卖、提高收益
采用招标拍卖的形式,将商业面积进行拍卖,老商户同等条件下有优先权,通过拍卖实现商业价值的最大化。4、引入品牌、全面提升
设立品牌商品展示专区、引进知名品牌和大厂商进驻,在提升机场商业档次的同时,收取品牌展示费,提高机场商业收入。同时大品牌和大厂商经营管理能力强,可以促进机场商业的管理提升。5、重组商品、满足需求
按照旅客调研的结果和销售记录分析,撤除那些需求不大、销量很小的商品,合并减少大量重复的品种,增加客户有需求而现在没有的商品和服务,如手机充电站、上网服务等。6、统一形象、提升品位
设计机场商业的形象识别系统,统一装修风格,提高机场商业品位,树立机场商业形象。
7、加强培训、改善服务
统一服务标准,加强营业人员培训,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加大监督考核力度。
8、完善管理、更上层楼
引进商业管理人才,充实经营管理队伍,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落实,使机场商业管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作者系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顾问)
2. 通辽机场贵宾服务的运营模式
摘要 通辽机场公司先后进行了贵宾服务,客票销售、货运和航站楼内商业及广告等业务外包工作,实现了非航“服务”、“品质”、“效益”三提升。
3. 通辽机场的介绍
通辽机场,位于内蒙古通辽,是华北、东北与内蒙古东部交界处的空中交通枢纽。距离市区10公里,跑道中心点地理坐标为N43°33′24″、北纬E122°11′56,占地面积138.8公顷;现等级为3C(完成飞行区扩建工程后,等级将由3C提升到4C),1958年建立,2002年扩建。机场跑道长2300m,宽45m,厚27cm,可满足B737-300型以下飞机起降,高峰小时起降6架次。共有3个停机位,停机坪面积18700平方米;航站楼面积4600平方米,跑道主降方向设Ⅰ类精密进近灯光系统,次降方向设B型简易进近灯光系统。
4. 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的2009年工作回顾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区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取得显着成绩的一年。一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初步统计,全区生产总值9725.8亿元,增长16.9%;地方财政总收入1378.1亿元,增长2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49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938元,分别增长9.8%和6.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重要着力点。全年完成5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7381亿元,增长33.8%,对经济企稳回升、持续向好发挥了重要作用。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引导资金投向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等领域。开工建设了大唐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中石油5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等一批有利于产业升级的重大项目。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新增公路里程340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00公里。新开工铁路里程2600公里,呼和浩特至北京、通辽和赤峰至北京快速客运通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完成了二连浩特机场新建和通辽、满洲里、锡林浩特机场扩建项目。海勃湾水利枢纽项目获得国家批复。农牧业、社会事业、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民生领域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认真落实家电、汽车、农机下乡等刺激消费政策,积极培育消费热点,拓展城乡消费市场。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855亿元,增长19.2%。
坚持把保工业、保企业作为保增长、保就业的关键。制定并实施了促进工业增长的12项政策措施,在较短时间内遏制了工业增速大幅下滑的势头,呈现出逐月加快、稳定向好的态势。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400.5亿元,增长24.2%。及时制定实施了电力多边交易、大用户直供、易货贸易联动、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等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企业改善了生产经营状况。采取联合重组、逐一帮扶等措施,使符合产业政策、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的停产半停产企业基本恢复生产。实施了一系列力度大、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有效缓解了“融资难”等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2009年末,全区中小企业贷款余额1800亿元,增长41%。取消了一批行政事业性收费,缓缴、减缴困难企业社会保险费,减轻了企业负担。 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面对多年不遇的旱灾和农产品市场异常波动的不利影响,采取措施确保农牧业生产获得较好收成。粮食总产量达到396亿斤,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连续5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牲畜出栏数和肉产量明显增长。现代农牧业加快发展,设施蔬菜、设施马铃薯种植面积双双突破百万亩,优质高产作物、良种牲畜比重继续提高,新增有效灌溉面积和节水灌溉面积均创历史新高。农牧业产业化稳步推进,乳业生产销售基本恢复正常,羊绒临时收储政策初见成效。强化惠农惠牧政策,落实各类补贴资金75.9亿元,比上年增加15.4亿元。补贴资金全部实现“一卡通”发放,受到农牧民的欢迎。
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煤炭、电力等传统产业稳步增长,原煤产量6亿吨,电力装机6100万千瓦,分别增长22.8%和22.7%;外送电量960亿千瓦时,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新能源、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增风电装机200万千瓦,总装机突破500万千瓦,居全国首位;装备制造业增长40%以上;开工建设了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煤炭转化项目,煤化工形成产能560万吨甲醇当量。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在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制造、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国内领先的技术成果。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关停小火电机组20万千瓦,淘汰水泥产能360万吨。煤炭安全生产水平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加快发展服务业。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3695.4亿元,增长15%。商贸流通业繁荣活跃,交通运输业稳步回升,旅游、物流、房地产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金融机构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全年新增贷款1784亿元,是上年的2倍。小额贷款公司等地方金融机构发展迅速,引进区外金融机构工作取得新进展。 生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1300多万亩,较常年增加300万亩。草原建设总规模达到5610万亩,依法将8.4亿亩草原划定为基本草原,新一轮草原普查全面展开。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723万亩。节能减排取得明显进展,初步核定:单位GDP能耗下降7%左右,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比上年净减0.8%和2.58%,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全区火电机组全部完成脱硫改造,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22.93万吨,重点流域、重点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煤田火区、沉陷区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稳步推进。
(四)不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国企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引入国电集团注资40亿元对蒙能公司实施重组,使蒙能公司重获新生。呼兴电网整体划转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了内蒙古东部电网公司,扩大了外送电量,对自治区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和东部盟市煤电资源开发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资源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依法开征了煤炭价格调节基金,为资源开发的合理补偿、矿区生态保护恢复等进行了初步探索。进一步完善了煤炭资源配置政策,有力地促进了产业优化升级。金融领域改革明显推进。组建了内蒙古银行,对促进地方金融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剥离办社会和辅业改制取得重大突破。土地草牧场适度规模经营和农牧民合作组织发展明显加快。积极推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搭建了水利建设投融资平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启动实施。文化体制改革迈出重大步伐,组建成立了内蒙古出版集团和影视集团。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展开,基本完成自治区政府部门“三定”工作。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稳步推进,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了绩效工资制度。 积极应对就业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制定实施了稳定就业岗位、以创业带动就业、扩大就业培训规模、开展就业援助、强化就业服务等一系列积极的就业政策,有效地推动了就业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1.6万人;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235万人,其中转移就业6个月以上的168万人;培训城乡劳动者65万人。组织实施了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人才储备、扩大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等促进大学生就业的专项计划,使8万多名高校毕业生落实了就业去向。积极开展对“零就业家庭”、“零转移家庭”、“4050人员”及其他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
社会保障工作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加21.3万人和193.2万人,将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医保。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实现自治区级统筹,启动了国家和自治区新型农村牧区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参保人数达到100万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到1200万人。城乡低保水平进一步提高,202万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积极推进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临时救助工作,加快社会福利项目建设,优抚对象、农村五保户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
加快实施民生工程,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十项民生工程”完成总投资377亿元,比上年增长1.7倍,1500多万群众受益。其中农村牧区公路投资97亿元,新增60个苏木乡镇通油路、1004个嘎查村通公路;解决了1.23万户农牧民通电问题;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4.4亿元,15万低收入农牧民得到扶持;开工建设国有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项目401万平方米。安排资金104亿元,比上年增长46%,全面落实了“十件实事”。城镇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45元;农村牧区低保补助标准每人每月提高18元;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人均每月提高125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95万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6.4%;教育资助政策使36万困难大中专学生受益;农牧业保险实保面积6041万亩,增长34%;解决了12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取消地方制定的收费项目108项,累计为企业和群众减负1.6亿元;筹集廉租房源5万套,其中新开工建设4.2万套,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3平方米以下的低保家庭实现应保尽保。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免除了义务教育学校寄宿生住宿费。实施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各类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进一步提高,办学条件继续改善。组织实施了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对农村贫困家庭和牧业旗中职学生实行免费教育。高等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达到35万人。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人才流入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开工建设了42所旗县综合医院、110个苏木乡镇中心卫生院和59个社区卫生机构项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稳步推进。加大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力度,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规划建设了一批重大文化设施项目。艺术创作繁荣活跃,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加强,启动了元上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农家(草原)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扎实推进。体育事业稳步发展,我区健儿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取得较好成绩。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面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局面进一步巩固。深入开展平安内蒙古建设,圆满完成了国庆60周年安全维稳任务。国防动员建设、人防工作稳步推进,军地军民关系更加和谐。信访工作得到加强,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不断健全。着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法行政,严格履行职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政务公开取得积极进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加大行政监察力度,确保了中央和自治区扩内需、保增长等重大决策的有效落实。加强预算执行、政府投资和专项资金审计,资金运行进一步规范。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自治区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和各种不利因素的严峻考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顽强拼搏、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的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向所有关心支持内蒙古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持续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还比较困难,经济效益尚未明显改善。在基数比较大的情况下,实现投资增长难度加大。二是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产业结构单一,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不协调,非资源型产业发展滞后,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体系尚未建立;产业延伸不足,“原字号”和初级产品比重高,资源精深加工能力不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足;农牧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服务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收入水平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四是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地区间发展差距明显,社会事业有待加强;生态脆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部分地区生态环境仍在退化,生态保护建设任重道远。五是政府自身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工作与形势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不小差距,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比较薄弱,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虚报浮夸、形式主义、铺张浪费、以权谋私、消极腐败等现象。我们一定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认真解决好这些问题,决不辜负各族群众的期望和重托!
5. 内蒙古通辽市的飞机场现在下飞机是直接进航站楼吗还是和以前一样得在跑道哪儿下来走很远带了儿子4个
是的 直接从飞机上 进去了
6. 截止到2020年6月底,全国在建的机场和已批复的要建的机场有哪些2018-至今,新建的机场有哪些
在建机场:邢台褡裢机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连云港花果山国际机场、丽水机场、芜湖宣州机场、厦门翔安国际机场、菏泽牡丹机场、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安阳豫东北机场、商丘机场、鄂州机场、荆州机场、郴州北湖机场、邵阳邵东机场、湛江国际机场、玉林福绵机场、三沙永暑机场、美济机场、渚碧机场、武隆仙女山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阆中机场、红河蒙自机场、安康富强机场、青海湖机场、塔什库尔干帕米尔机场。
规划批复的机场:晋城机场、朔州安太堡机场、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东乌珠穆沁旗机场、呼伦贝尔新机场、林西机场、正蓝旗机场、桓仁机场、白山机场、四平机场、辽源机场、珲春机场、敦化机场、通榆机场、延吉新机场、榆树机场、鹤岗机场、虎林机场、牡丹江新机场、饶河机场、尚志亚布力机场、绥芬河机场、南通新机场、嘉兴洪合机场、安庆怀宁机场、蚌端口滕湖机场、亳州机场、滁州琅琊机场、金寨机场、宿州机场、宁德机场、平潭澳前机场、莆田机场、武夷山新机场、漳州东山机场、抚州机场、瑞金机场、济宁新机场、聊城机场、潍坊新机场、枣庄机场、平顶山鲁山机场、娄底新化机场、湘西里耶机场、永州新机场、广州正果国际机场、梅州新机场、韶山桂头机场、阳江合山机场、云浮机场、防城港钦州机场、贺州机场、儋州机场、三亚红塘湾机场、达州百节机场、乐山机场、德江黔北机场、罗甸机场、盘州机场、威宁草海机场、哈尼梯田机场、勐腊机场、怒江机场、丘北机场、宣威机场、昭通花鹿坪机场、拉萨林周机场、阿里普兰机场、日喀则定日机场、山南隆子机场、亚东机场、宝鸡机场、定边机场、府谷机场、渭南华山机场、渭南韩合机场、临夏机场、平凉机场、天水中梁机场、武威凉州机场、黄南机场、石嘴山沙湖机场、阿拉尔机场、巴里坤机场、和布克赛尔机场、和静巴音布鲁克机场、乌苏奎屯机场、于田机场、昭苏机场、淮东奇台机场。
7. 我国计划3年内新建机场超30个!建机场该如何选择场地
就在3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志清介绍了关于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有关情况,今年1月,交通运输部还印发了《关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指导意见》,同时也制定了3年行动计划。
建造机场在地理位置上还应该尽量避开地震带,如果机场建造的位置是选择在地震带上,那么在修建上还需要考虑抗震等因素,增加了建造的难度。另外机场附近的空气质量也是一个需要考核的标准,机场附近不能有工厂浓烟或者长期处于雾霾天气,这样容易导致飞机在起飞或者降落时候,视野模糊。同时机场的附近是不能有居民楼的,如果有居民楼就需要拆迁,否则机场的噪音会给附近居民造成极大的噪音污染,影响正常生活。
相信我国在未来完成三十个以上的机场建造后,我们的交通会更加的便捷,我国在建设交通强国上也会有很大的进步。
8. 我国计划3年内新建机场超30个,这样的计划有什么意义吗
这样的计划具有指导意义,因为如果连计划都没有的话,到时候做事可能就会忙成一锅粥。
对于每一位参加工作的小伙伴来说,我们做事的时候都会有一个计划,最后我们会按照这个计划来执行每一步工作,所以在对待机场建设的问题上,也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计划,这个计划也就意味着我们会有一个共同努力的目标,并且能够为了这个目标而向前进。
我国计划三年内新建30个民用机场。
这是一个关于交通强国的信息,目前交通运输部发布了新的计划,为了让我们更快成为一个交通强国,我们计划迅速提高城际铁路和公路的运营公里,这个计划达到3000公里,并且在三年内新建30个民用机场,通过这样的方式是我们的交通网络更加健全。
9. 在机场发展规划中,机场总体规划的重要性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
机场总体规划最重要的是建成后达到的目标,也就是航运能力和吞吐量。做总体规划的目的是保证项目分期进行,将项目尽快投入使用,并且保证后续工程不影响已建成部分的正常运营。
10. 内蒙古机场有几个分别在哪里
据2021年5月份内蒙古官网显示,内蒙古辖区共有16个运输机场,3个通勤机场。
机场列表如下:
1、位于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呼伦贝尔、包头、赤峰、通辽的机场:
通用航空企业:
内蒙古乐天游、内蒙古华翼、内蒙古天羽、内蒙古庆华、内蒙古巴运、内蒙古察尔湖、内蒙古通航、北京翔宇、北京路鹰、通辽神鹰、呼伦贝尔天鹰、鄂尔多斯圣鹰、鄂尔多斯通航、内蒙古北方快线、内蒙古城投、内蒙古翔瑞、内蒙古华远通航。
在建机场:
内蒙古地区在建的运输机场是呼和浩特新机场建设项目;正蓝旗、东乌旗、林西县等机场建设项目以及阿拉善左旗机场升级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奈曼旗、库伦旗、敖汉旗、巴林右旗、巴林左旗、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克什克腾旗阿斯哈图等通用机场正在建设中。
以上内容参考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