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知识 > 马其顿有多少条国际航

马其顿有多少条国际航

发布时间:2022-05-16 20:56:55

Ⅰ 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成员

关于国际民航组织成员的资格问题,由1944年《芝加哥公约》以及国际民航组织与联合国签订的协议所规定。
1、成员资格
各国通过批准和加入《芝加哥公约》获得国际民航组织成员资格。《芝加哥公约》规定,公约自26个国家批准后生效。因此,最初批准公约的26个国家成为国际民航组织的创始成员国。创始成员国不具备任何特权,与随后加入的成员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是完全相同的。公约生效后,即开放加入,但范围限于联合国成员国、与联合国成员国联合的国家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立国。同时,公约也准许其他国家加入,但需得到联合国的许可并经大会五分之四的票数通过;如果该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入或者攻击了别国,那么必须在得到受到侵入或者攻击的国家的同意后,由国际民航组织把申请书转交联合国全体大会,若大会在接到第一次申请后的第一次会议上没有提出拒绝这一申请的建议,国际民航组织才可以按照公约规定批准该申请国加入国际民航组织。
2、中止或暂停表决权
根据《芝加哥公约》的规定,任何成员国在合理的期限内,不能履行其财政上的义务或者违反了该公约关于争端和违约规定时,将被中止或暂停其在大会和理事会的表决权。如果联合国大会建议拒绝一国政府参加联合国建立或与联合国发生关系的国际机构,则该国即自动丧失国际民航组织成员国的资格。但经该国申请,由理事会多数通过,并得到联合国大会批准后,可重新恢复其成员资格。
3、退出公约
任何缔约国都可以在声明退出《芝加哥公约》的通知书送达之日起一年之后退出公约,同时退出国际民航组织。如果有关公约的修正案决议中规定,任何国家在该修正案生效后的规定时期内未予批准,即丧失其国际民航组织成员的资格。对于没有履行这一义务的缔约国而言,就被剥夺了成员资格。 国际民航组织成员国(188个)阿富汗 阿尔巴尼亚 阿尔及利亚 安道尔 安哥拉 阿提瓜和巴布达 阿根廷 亚美尼亚 澳大利亚 奥地利 阿塞拜疆 巴哈马 巴林 孟加拉国 巴巴多斯 白俄罗斯 比利时 伯利兹 贝宁 不丹 玻利维亚 波黑 博茨瓦纳 巴西 文莱 保加利亚 布基纳法索 布隆迪 柬埔寨 喀麦隆 加拿大 佛得角 中非 乍得 智利 中国 哥伦比亚 科摩罗 刚果 库克群岛 哥斯达黎加 克罗地亚 古巴 塞浦路斯 捷克共和国 科特迪瓦 朝鲜 刚果(民) 丹麦 吉布提 多米尼加 厄瓜多爾尔尔 埃及 萨尔瓦多 赤道几内亚 厄立特里亚 爱沙尼亚 埃塞俄比亚 斐济 芬兰 法国 加蓬 冈比亚 格鲁吉亚 德国 加纳 希腊 格林纳达 危地马拉 几内亚比绍 几内亚 圭亚那 海地 洪都拉斯 匈牙利 冰岛 印度 印度尼西亚 伊朗 伊拉克 爱尔兰 以色列 意大利 牙买加 日本 约旦 哈萨克斯坦 肯尼亚 基里巴斯 科威特 吉尔吉斯斯坦 老挝 拉脱维亚 黎巴嫩 莱索托 利比里亚 利比亚 立陶宛 卢森堡 马达加斯加 马拉维 马来西亚 马尔代夫 马里 马耳他 马绍尔群岛 毛里塔尼亚 毛里求斯 墨西哥 摩纳哥 密克罗尼西亚 蒙古 摩洛哥 莫桑比克 缅甸 纳米比亚 瑙鲁 尼泊尔 荷兰 新西兰 尼加拉瓜 尼日尔爾利亚 尼日尔爾尔 挪威 阿曼 巴基斯坦 帕劳 巴拿马 巴拉圭 秘鲁 菲律宾 巴布亚新几内亚 波兰 葡萄牙 卡塔尔 韩国 摩尔多瓦 罗马尼亚 俄罗斯 卢旺达 圣卢西亚 萨摩亚 圣马力诺 圣普 塞内加尔 圣基茨和尼维斯 沙特阿拉伯 塞舌尔 塞拉利昂 新加坡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达 索马里 南非 西班牙 斯里兰卡 苏丹 所罗门群岛 塞尔维亚和黑山 苏里南 斯威士兰 瑞典 瑞士 叙利亚 泰国 塔吉克斯坦斯坦 马其顿 多哥 汤加 突尼斯 土耳其 土库曼斯坦 特里尼达多巴哥 乌干达 乌克兰 阿联酋 英国 坦桑尼亚 美国 乌兹别克斯坦 乌拉圭 瓦努阿图 委内瑞拉 越南 也门 赞比亚 津巴布韦 (2004年6月)

Ⅱ 马其顿是不是个穷国

是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但是事实上的人均收入还是要高于我们。

Ⅲ 马其顿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在今天的东南欧和西亚北非一带。早期位于今天的希腊北部,马其顿共和国中南部和保加利亚的西南部。这个地区的南部濒临爱琴海,地势平坦,称为下马其顿;北部地势抬高,称为上马其顿。

现在也有一个马其顿国,是91年出现的
马其顿共和国(马其顿语:Република Македонија)是位于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内陆小国,东临保加利亚,北临塞黑,西临阿尔巴尼亚,南临希腊。由于希腊反对马其顿共和国使用“马其顿”的名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现在均将该国暂时称为“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F.Y.R.O.M)。目前全世界约有40个国家承认“马其顿共和国”本身使用的名称。马其顿共和国先前是南斯拉夫的一部分,现在的首都与主要都市是斯科普里。自独立以来,马其顿由于国名问题和希腊发生争端,问题至今仍待解决。

官方语言:马其顿语
首都:斯科普里
面积:总面积25,713 km²
人口:总人口 (2003年估计) 2,022,547

Ⅳ 谁能介绍一下马其顿

国名 马其顿共和国
简称 马其顿
英文 TheRepublic ofMacedonia , Republika Makedonija
国名释义 源于居住在巴尔干半岛的古部落名
别称 ----
首都 斯科普里 Skopje
国花 ----
果树 ----
国鸟 ----
面积 2.6万平方公里
人口 216万人
语言 马其顿语
民族 马其顿族66%、阿尔巴尼亚族21%、土耳其族等
宗教 东正教、伊斯兰教
货币 代纳尔
国庆节 11-20
时差 比北京时间晚7小时
与中国建交 1993-10-12 0:00:00
气候 西部属地中海型气候、东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名胜 奥赫里德湖。
行政区划 马其顿有123个行政区。主要有:斯科普里、比托拉、库马诺沃和什蒂普等。
简史 斯拉夫人7世纪迁居马其顿地区,10世纪下半叶至1018年,萨莫伊洛建立了第一个马其顿国。此后,马其顿地区长期处于拜占庭和土耳其的统治之下。1912年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和希腊军队占领了马其顿地区。经过1913年第二次巴尔干战争,塞、保和希重新瓜分了马其顿地区。地理上属于塞尔维亚的部分称瓦尔达尔马其顿,属于保加利亚的部分称皮林马其顿,属于希腊的部分称爱琴马其顿。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瓦尔达尔马其顿并入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成立(1963年改称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原属塞尔维亚的瓦尔达尔马其顿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组成单位之一,称马其顿共和国。1991年11月20日,马其顿正式宣布独立。1993年4月7日,马其顿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的暂时名称加入联合国。
工业 采矿、冶金、机械、化工、电力、纺织、食品加工等。
农业 谷物、甜菜、水果等。
矿产 铜、锌、铁、铬、铅、锰、铀等。
国旗 太阳是马其顿民族的象征。红地金色太阳表示马其顿人民为了解放,为了自由的天空,愿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
国徽 克罗地亚国徽是一枚盾徽,盾面上是25个红、白两色相同的 方格,这是深受克罗地亚人喜爱的一种图案,体现了庄重典雅的拜 占庭风格对克罗地亚文化的深刻影响;红、白两色也是泛斯拉夫色 彩,和国旗的色彩相同。盾徽上方是一个状如王冠的图案,分成5个盾牌,象征克罗地亚古老王国的5个省区,后面上饰有六角星, 白色新月、带王冠的黄色狮头、红角山羊和韶,这些都是克罗地亚 古老文化传统的纪念物,展示克罗地亚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灿烂文明。
国歌 《今天,自由的新太阳在马其顿上空升起》 王朝: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执政(公元前359——公元前336年在位),这个国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腓力二世是一位极富才干的国王,他年轻时曾在底比斯作人质,住在终结斯巴达陆军不败神话的名将伊帕密南达的家中,谙熟政务和军务,并勤奋学习希腊文化。即位以后,他立即进行巩固王权、富国强兵的改革;加强王权,限制贵族议会的权力;经济上实行货币交换方式以利于贸易;军事上,设立由国王直接指挥的常备军,并在底比斯军队阵形的基础上,创立了以长矛盾牌为主兵器、攻防兼备的马其顿方阵。内部整顿完毕,腓力二世初试锋芒,首先征服了边邻伊利里亚、色雷斯,使马其顿有了稳固的后方。公元前349年,腓力二世率大军挥师南下,进攻加尔西迪斯半岛上的奥林托斯,问鼎希腊的雄心已昭然若揭。雅典虽然派军驰援,但腓力二世还是攻占了奥林托斯,与雅典签订了菲洛克拉底和约,所占领土得到承认。公元前340年,雅典、麦加拉、科林斯、加斯等城邦组成了反马其顿同盟。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大军与希腊同盟军会战于中希腊,即着名的喀罗尼亚战役,结果希腊同盟失败。马其顿大军主力南下伯罗奔尼撒,使斯巴达完全孤立,基本实现了对希腊的征服。公元前337年,腓力二世在科林斯召开全希腊会议(仅斯巴达缺席),会议约定成立马其顿——希腊的永久性同盟,盟主当然是马其顿。会议决定维持现存法律及秩序,并决定东征波斯。喀罗尼亚战役决定性的惨败、科林斯会议专制性的条款,熄灭了希腊一向高举着的自由火炬。科林斯会议标志着希腊城邦时代的结束。据说,已届98岁高龄、原本是亲马其顿派的领袖——伊索克拉底,在逐渐意识到腓力二世奴役希腊的实质之后,绝食而亡。他的自杀与他的老对手、反马其顿派领袖——德摩斯提尼为捍卫希腊自由而进行的战斗殊途同归,临终前达到了共识,构成了城邦时代的希腊的悲剧的最后一幕。腓力二世在征服希腊之后原本有针对波斯的进一步的扩张计划,公元前336年春,至少有1万人的先头部队,受腓力派遣,渡过了赫勒斯滂海峡,大军将在秋天随腓力出发。一场震动欧亚非大陆的战争帷幕就要拉开。但腓力竟突然在当年夏季女儿的婚礼上遇刺身亡,可谓壮志未酬,马其顿的王位由其子,也就是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323)继承。

Ⅳ 马其顿是谁

马其顿,是位于欧洲东南部巴尔干半岛的一个地区。马其顿地区包括从前南斯拉夫独立出来的马其顿共和国、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地区,以及保加利亚的西南角。马其顿共和国自立国以来,一般简称为“马其顿”,但马其顿共和国和马其顿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希腊方面认为“马其顿”是希腊历史的一个概念,反对马其顿共和国使用“马其顿”的名称。2009年8月,两国的谈判似乎出现了转机,据称,希腊方面已经接受了“北马其顿共和国”的说法。

“马其顿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Macedonia)”,由于希腊坚决反对马其顿共和国使用“马其顿”的名称,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以及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现在均将该国暂时称为“前南斯拉夫的马其顿共和国”(The Former Yugoslav Republic of Macedonia, F.Y.R.O.M)。目前全世界约有40个国家承认“马其顿共和国”本身使用的名称。“马其顿共和国”首都,斯科普里。

在历史上,马其顿更多的作为一个广义上的地理区名称而存在。其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中南部地区。古代马其顿帝国在此兴起。马其顿帝国是公元前4世纪在马其顿地区崛起的国家,曾征服小亚细亚、波斯、埃及等地,把希腊文明传播到中东各地。其后相继隶属于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1913年巴尔干战争后,马其顿分属于南斯拉夫、希腊和保加利亚三国。

Ⅵ 马其顿的历史

古代马其顿人是多利亚人的一支,其早期居住地位于今天的希腊北部,马其顿共和国中南部和保加利亚的西南部。这个地区的南部濒临爱琴海,地势平坦,称为下马其顿;北部地势抬高,称为上马其顿。马其顿人自进入文明时代便一直采用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全国土地的主人,战争中最高的统帅,在对外关系上代表着国家。他同时又是祭司、法官和司库。他们始终没有成为城邦国家的公民,因此,他们对于城邦国家的生活方式一直是门外汉这点和南方的希腊邻居不同,由于这个因素和经济文化落后的原因,他们被希腊人称为蛮族。不过虽然如此,马其顿却可以参加只允许希腊人参加的古奥林匹克运动会,这说明马其顿的希腊血统还是被认可的。大凡涉及古代马其顿的书籍都将古代马其顿纳入古希腊历史范畴,正如马克思所说:“伯利克里时代是希腊的内部极盛时代,亚历山大时代是希腊的外部极盛时期”。古代马其顿在很长时间里一直默默无闻,在希波战争时,马其顿帮助希腊,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公元前495一公元前450年在位)称自己的祖先也是希腊人。马其顿的宫廷也一直在使用着雅典人说的阿提卡方言。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执政(公元前359——公元前336年在位),这个国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腓力二世是一位极富才干的国王,他年轻时曾在底比斯作人质,住在终结斯巴达陆军不败神话的名将伊帕密南达的家中,谙熟政务和军务,并勤奋学习希腊文化。即位以后,他立即进行巩固王权、富国强兵的改革;加强王权,限制贵族议会的权力;经济上实行货币交换方式以利于贸易;军事上,设立由国王直接指挥的常备军,并在底比斯军队阵形的基础上,创立了以长矛盾牌为主兵器、攻防兼备的马其顿方阵。内部整顿完毕,腓力二世初试锋芒,首先征服了边邻伊利里亚、色雷斯,使马其顿有了稳固的后方。公元前349年,腓力二世率大军挥师南下,进攻加尔西迪斯半岛上的奥林托斯,问鼎希腊的雄心已昭然若揭。雅典虽然派军驰援,但腓力二世还是攻占了奥林托斯,与雅典签订了菲洛克拉底和约,所占领土得到承认。公元前340年,雅典、麦加拉、科林斯、加斯等城邦组成了反马其顿同盟。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大军与希腊同盟军会战于中希腊,即着名的喀罗尼亚战役,结果希腊同盟失败。马其顿大军主力南下伯罗奔尼撒,使斯巴达完全孤立,基本实现了对希腊的征服。公元前337年,腓力二世在科林斯召开全希腊会议(仅斯巴达缺席),会议约定成立马其顿——希腊的永久性同盟,盟主当然是马其顿。会议决定维持现存法律及秩序,并决定东征波斯。喀罗尼亚战役决定性的惨败、科林斯会议专制性的条款,熄灭了希腊一向高举着的自由火炬。科林斯会议标志着希腊城邦时代的结束。据说,已届98岁高龄、原本是亲马其顿派的领袖——伊索克拉底,在逐渐意识到腓力二世奴役希腊的实质之后,绝食而亡。他的自杀与他的老对手、反马其顿派领袖——德摩斯提尼为捍卫希腊自由而进行的战斗殊途同归,临终前达到了共识,构成了城邦时代的希腊的悲剧的最后一幕。腓力二世在征服希腊之后原本有针对波斯的进一步的扩张计划,公元前336年春,至少有1万人的先头部队,受腓力派遣,渡过了赫勒斯滂海峡,大军将在秋天随腓力出发。一场震动欧亚非大陆的战争帷幕就要拉开。但腓力竟突然在当年夏季女儿的婚礼上遇刺身亡,可谓壮志未酬,马其顿的王位由其子,也就是伟大的亚历山大大帝(公元前356~323)继承。
马其顿王腓力二世在位的时候征服了整个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后来整合了希腊的力量开始东征,建立了史上有名的亚历山大帝国。腓力二世最终征服希腊的时间是公元前338年,前337年成立“希腊联盟”,即“科林斯联盟”。亚历山大死后,帝国崩溃,大体分裂为三部分,其中欧洲部分即希腊本土地区,曾几易其主,最终为安提柯王朝所统治,公元前二世纪中叶为罗马所灭。亚历山大帝国版图包括今天的希腊、马其顿、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土耳其、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约旦、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全境或大部,印度小部分“让我们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这是希腊最着名的雄辩家的雄心,只可惜当时的希腊已失去了当年的气势,处于日暮西山的时候了。但事隔几年,马其顿的国王亚历山大率领浩浩荡荡的大军踏上了征服亚洲的征途。马其顿是希腊北部一个贫瘠落后,默默无闻的城邦,到腓力二世时,这个城邦走向强盛。公元前338年,腓力二世击败反对他的希腊联邦,真正确立起他在全希腊的霸主地位。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被波斯派来的刺客杀死在他女儿的婚礼上。亚历山大,腓力二世的儿子,当年年仅20岁就继位了。亚历山大从小兴趣广泛又聪明勇敢,12岁时曾驯服过别的骑手不能驾驭的烈马。13岁到16岁,他的父亲为他聘请了当时希腊“最博学的人”亚里斯多德作家庭教师,他向老师学习了哲学、医学、科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他最喜欢的书是《伊利亚特》,他一心想向阿喀琉斯学习,创下辉煌的伟绩。腓力二世被害后,希腊被征服的城邦认为这是摆脱马其顿帝国控制与奴役的天赐良机,他们纷纷起义暴动,但年轻的亚历山大在短短的两年里就平息了骚动。为了维持庞大的军队以镇压希腊各城邦的反马其顿运动,为了实现自己征服世界的野心,亚历山大把目光放向了领土辽阔、资料丰富、财富滚滚的波斯。公元前334年的春天,亚历山大率领35000人的大军和160艘战舰,开始了远征东方的行动。行前,他把自己的所有地产收入、奴隶和畜群分赠给人。一位大将迷惑地问道:“请问陛下,您把财产分光,给自己留下什么?”“希望”。亚历山大说:“我把希望留给自己,它将给我无穷的财富!”将士们被亚历山大的雄心所激励,他们决心随他到东方去掠夺更多的财富。亚历山大率领部队首先占领了小亚细亚,消灭了那里少量的波斯军队;然后他又挥师北上,向叙利亚进军在伊苏城,他打败波斯王大流世三世,并俘获他的母亲、妻子和两个女儿。看着大流士豪华的宫殿,亚历山大赞不绝口:“这样才象个国王!”接着,亚历山大向南进军叙利亚和腓尼基,又派手下大将攻占了大马士革,从大流士的军械库里获得大量战利品。他亲自率领部队南下,经过7个月的艰苦战斗,攻下了推罗城,把推罗城的3万居民卖为奴隶。亚历山大围攻推罗城时,大流士三世曾派使者求见亚历山大,愿意出巨款赎回他的母亲、妻子和女儿。还要割让半个波斯帝国给亚历山大。亚历山大的一员大将帕曼纽心满意足地说:“如果我是亚历山大,我就接受这个条件。”亚历山大则毫不动心,他说:“我不是帕曼纽,我是亚历山大。”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切断波斯陆军与海上舰队的联系后,长驱直入埃及,自称是太阳神“阿蒙之子”。他亲自勘查设计,在尼罗河三角洲西部,建立亚历山大城,他要它永存人世,做为他伟大战绩的纪念碑。埃及的法老为亚历山大加上了“法老”的称号。在庆功的宴会上,亚历山大分外兴奋,他说:“英雄的伟大就在于不断开拓疆土,不断增加权力,尽情享受美味佳肴和少女美色。”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率军穿过美索不达米亚北部,在高加米拉平原和波斯进行生死决战。大流士三世败退,被自己的部下杀死。亚历山大在巴比伦、苏萨、波斯波利斯和埃克巴坦各波斯王宫,掠夺了金银财富达15万塔兰特。公元前330年,亚历山大彻底击败了大流士的继位人,征服了整个波斯帝国。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领军队离开中亚,南下侵入印度,在印度河谷建立了两座亚历山大城,迅速占领了西北印度的广大地区。他想进一步征服印度的心脏地带,向恒河流域进发。但此时亚历山大的士兵已厌倦了长期的紧张战争,再加上印度的炎热、暴雨和疾病,他们拒绝前进,要求回家。他们纷纷举行集会,发生哗变,印度的土着居民也群起反击。亚历山大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公元前325年,将大部队撤出印度。亚历山大的部队分两路撤回。一路在海军将领涅阿霍斯的率领下取海道由伊朗海湾入波斯湾;一路由亚历山大亲自率领,从陆路经卡曼尼亚沙漠而归。公元前324年初,两路大军会师在巴比伦境内的奥皮斯城。由于长途跋涉,亚历山大的部队损伤极大。将近10年的亚历山大远征,终于结束了。亚历山大将巴比伦作为首都。他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它的版图西起希腊、马斯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在远征以前,亚历山大认为希腊民族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民族,只有这个民族才真正具有开化的文明,而其他非希腊民族都是野蛮的民族。随着东征,亚历山大逐渐认识到波斯人和希腊人一样具有杰出的智慧和才能,他们也应该受到尊敬。因而亚历山大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改变,他认为各民族应该是公平平、等和睦相处。他因此产生了一个伟大的计划,想让波斯人、希腊人与马其顿人结为友好的同伴。为了促进马其顿人和波斯人、东方人的融合,亚历山大和大夏贵族罗克珊娜结婚,并鼓励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在苏萨城,亚历山大举行了一次盛大奢华的结婚典礼,他亲自和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的女儿斯塔提拉结婚。同一天举行婚礼的马其顿将士有1万对之多。在婚礼上,亚历山大宣布: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可以享受免税权利,他还给新婚夫妇馈赠了许多礼物。在巴比伦,亚历山大还整编一只庞大的军队,将3万波斯青年编入马其顿部队。并准备继续进行远征。他计划侵入阿拉伯与波斯帝国北面的土地,还想再次入侵印度征服罗马,迦太基和地中海西岸地区。但不幸的是公元前323年6月,亚历山大突然患恶性疟疾,从发病到生命结束仅10天时间。他匆匆离开了世界。由于死亡的突然降临,亚历山大未明确他的接班人,导致争夺王权的激烈斗争。在斗争中,他的母亲、妻子与儿女都被反对党杀死。将领们纷纷拥兵自立为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马其顿王国从此分裂为若干个希腊化的国家。亚历山大庞大的帝国只存在了短短的13年。亚历山大的东征,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开拓了人们的眼界。东方的城市出现了优美的希腊式雕塑和建筑,东方的天文学和数学知识也传入希腊、西方,丰富了西方的知识宝库。亚历山大的东征,还开辟了东西方贸易的通路。他在东方建立的几十座城市,都逐渐发展成为商业中心。如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至今仍是埃及着名的大海港。亚历山大帝国和塞琉西王国的统治(公元前330年至公元前247年):亚历山大三世在波斯积极推行“希腊化”的殖民统治。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三世死后,他所建的帝国分裂,其部将塞琉古(马其顿人)夺得帝国东部广大地区,并于公元前312年称王,以叙利亚为中心建立塞琉西王国,中国古称条枝。塞琉西王国全盛时,疆域包括小亚细亚、叙利亚、两河流域、波斯和中亚的部分地区。
公元前336年,腓力二世遇刺身亡,被征服的希腊城邦纷纷起义。其子亚历山大即位,迅速平定了内乱。公元前334年春,亚历山大开始了远征波斯之行。他率领部队首先占领了小亚细亚,然后又挥师北上,向叙利亚的伊苏进军。此后,亚历山大的军队南下,攻占腓尼基,然后占领了埃及。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占领了波斯首都巴比伦和苏撒城,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被杀。公元前329年,亚历山大进军中亚,侵入帕提亚等地。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军队又侵入印度河流域,此后又想征服恒河流域,但兵力衰竭,被迫于公元前324年撤军。历时十年的东征之行宣告结束。 亚历山大东侵后,建立起一个空前庞大的马其顿帝国。其领土横跨欧亚非三大洲,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南到埃及,北抵中亚。为了统治幅员辽阔的帝国,亚历山大继承了波斯的统治方式,保留了波斯帝国的行政制度。但是这个庞大的帝国是由一些生活方式不同、语言不同的民族和部落组成的,其内部很少联系,瓦解不可避免。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病死,帝国随即分裂。亚历山大部下的马其顿将领各据一方,互相混战,帝国衰微。公元前307年,马其顿帝国分裂为马其顿王国、塞琉古王国和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王国。
亚历山大猝死之后,昙花一现的亚历山大帝国迅速瓦解,希腊成了军队将领之间角逐争雄的战场。与此同时,希腊各邦反马其顿的战火复燃,一些新的反马其顿同盟先后建立,东侵时期一度缓和的城邦危机重又猛烈爆发,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改革运动相继发生。这一切,使希腊各邦长期陷于内争外患之中,终于衰落下去,以至最后为罗马所征服。
安提柯王朝的建立亚历山大死后,马其顿和希腊的统治权掌握在东侵时期留守马其顿的将领安提帕特手中。安提帕特死后,他的儿子卡山德取得马其顿的统治权。后来,亚历山大的部将之间发生内争,马其顿的政权被德米特里所取得。德米特里把他的儿子安提柯·贡那特留在马其顿,自己率军出征小亚细亚,被俘身死。公元前285年住在多瑙河流域的克勒特人侵入中希腊,直抵宗教圣地达尔斐。中希腊各邦以埃陀利亚人为主,在“希腊救亡”的口号下击退了克勒特人。公元前277年安提柯·贡那特利用希腊各邦的胜利,在赫勒斯滂海峡附近给了克勒特人最后一击。次年,他被宣布为马其顿国王,建立起安提柯王朝(公元前276年至公元前168年)。这个王朝占有7.5万平方公里领土,人口约300万至400万,统治百余年,直到罗马征服马其顿为止。
从亚历山大逝世到安提柯王朝建立的数十年间,由于内外战争、移民以及对外贸易的发展,马其顿的经济起了很大变化。首先是大土地所有制得到发展,国王拥有大片土地、矿山和森林。贵族所有的国王赐田和世袭地产遍布各地。与此同时,城市港口也日益兴盛,除原有城市培拉、埃凯之外,又出现了新的商业城市卡山德里亚和帖撒罗尼加。后者是马其顿输出粮食、木材,进口海外产品,沟通爱琴海与亚得里亚海的商业联系中心。在政治制度方面,安提柯王朝是王国与共和城邦的混合体。它把马其顿本土与许多希腊城邦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但未形成统一的帝国。安提柯王朝对内加强镇压反马其顿运动,巩固其希腊的霸权,对外则与埃及、叙利亚争夺对爱琴海的控制权。它先后征服了优卑亚和麦加拉,迫使南希腊的一些城市归附,同时派军驻于重要的希腊城邦。但是,希腊城邦的反马其顿斗争并没有因此停息。
希腊各邦的反马其顿运动亚历山大的死亡,给希腊反马其顿运动的复兴以有利条件。雅典乘机招募雇佣军,于公元前323年至公元前322年,在埃陀利亚的支持下将马其顿军队围困于狄萨利亚的拉米亚堡。雅典在初战取胜的鼓舞下号召希腊各邦进行反马其顿的解放战争。但雅典毕竟已趋衰弱,希腊各邦又难以团结对敌,所以暂时的胜利,如同回光返照而不能持久,拉米亚之役终以雅典失败结束。此后,安提帕特统率的马其顿军队在克然农谷大败希腊盟军,从此雅典一蹶不振。自公元前322年起,雅典的亲马其顿派在马其顿操纵下,建立起寡头政治,保有公民权的人数不过9000。雅典反马其顿战争的失败,是城邦危机的必然结果。由于城邦经济基础的瓦解,城邦公民人数锐减、地位沦落,昔日希波战争中借以战胜强敌的那种坚强有力、挺身奋战的公民兵和高昂激越的城邦爱国主义精神也随之丧失殆尽了。同时,雅典内部既然由于亲马其顿派和反马其顿派的尖锐对立而不能团结对敌,当然也就不能成为联合其他各邦一致对付马其顿的坚强核心。于是雅典在反马其顿运动中的领导地位,便为社会矛盾不甚尖锐的后起城邦所取代。
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埃陀利亚和阿卡亚同盟相继兴起于希腊的西部和南希腊的西北部。埃陀利亚位于中希腊西部的山区,这里氏族制度的残余较浓厚,居民组成农村公社,城市刚刚发展。公元前4世纪末3世纪初,埃陀利亚通过参加拉米亚战役,抗击克勒特人和保卫达尔斐的战争,提高了自己在希腊城邦中的地位。又通过与各大商业中心如克里特岛等地的联系,促进了自己的经济发展。以埃陀利亚为中心的同盟早在公元前314年即已组成,到公元前3世纪中期这一同盟得到进一步扩展,包括彼阿提亚、佛西斯和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依利斯、美塞尼亚以及爱琴海上若干岛屿,同盟首府设在埃陀利亚的特尔蒙。同盟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盟大会,每年开会一次,所有入盟各邦的公民皆可参加。全盟大会选出常设机关同盟会议和统率盟军的司令官。同盟会议每年召开数次,由入盟各邦派代表参加。入盟各邦相互关系平等,而且保持自己的政治制度和自治权,外交权则由司令官掌握。各邦须提供一定数量的兵员,缴纳盟金。公元前3世纪,当埃陀利亚全盛时,曾把马其顿势力排斥于希腊西部和狄萨利亚之外。与埃陀利亚同盟并立的阿卡亚同盟成立于公元前280年,包括阿卡亚、阿卡地亚、美塞尼亚等地区和一些城市,同盟首府是伊楷翁。同盟的组织机构与埃陀利亚同盟相似。公元前3世纪后期阿拉图任司令官时,驱逐了马其顿在科林斯的驻军,使科林斯、西库昂、麦加拉等工商业较发达的城市加入同盟,于是同盟臻于全盛。阿拉图自公元前245年至公元前213年任同盟司令官三十余年,独揽了同盟的领导权,实行贵族的保守政策,反对社会改革,其内外政策的宗旨在于保护上层奴隶主和商业贵族的利益。因此,阿卡亚同盟虽然也标榜反对马其顿,但每当人民运动兴起时,它便不惜勾结马其顿转而扑灭人民运动。这种情形特别明显地表现在镇压斯巴达的改革运动上。
斯巴达的社会改革战争的破坏和政治上的动乱进一步加剧了希腊各邦经济衰落和贫富分化的过程,公民负债累累,破产失地,阶级斗争日益激烈,这种情形可从斯巴达的社会改革中窥见一斑。斯巴达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和以土地公有为基础的经济制度,本来是闭塞保守、发展缓慢的,但终不能避免城邦危机。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在斯巴达土地开始买卖,土地兼并盛行,财产分化日益剧烈。斯巴达的居民,公元前3世纪时减至700家,其中占有土地者不超过100家。一方面是公民沦落殆尽;另一方面,少数贵族豪富却是地广财丰,仗势专权。原来斯巴达公民素有的那种质朴奉公的精神为贪婪奢侈的腐化风气所代替。这就不仅使斯巴达国力沦丧,内不能强化统治,外不能争霸希腊,而且使统治阶级面临随时可能爆发的贫民起义的威胁,这种情形促使上层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人发起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
首倡改革的是国王阿基斯(公元前245年至公元前241年),他提出了取消债务,平分土地和恢复古老习尚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制定了平分土地的具体方案:把斯巴达本土的土地划分出4500块份地,分给无地的斯巴达人,又从边远地带划分出15,000块份地,分给皮里阿西人,使他们成为公民以扩充公民人数,从而达到增强统治基础和国家实力的目的。阿基斯以和平方式宣传改革,以期说服贵族加以采纳,并且用主动献出自己和亲友的土地和财产的示范行动来推动改革,但收效甚微。贫民是支持改革的,但由于缺乏组织而无能为力,贵族中只有少数因负债等原因而处境不佳的赞同取消债务,但是几乎所有的贵族都激烈反对平分土地。结果是,取消债务的措施得以实行,而平分土地的方案则毫无进展。贵族还利用阿基斯出征和贫民因得不到土地而不满的机会,对这次改革大肆进行破坏。在改革初期被罢免而逃亡在外的另一个国王李奥尼达乘机返国,借助雇佣兵的力量夺取政权,并密谋杀害了刚出征归来的阿基斯。于是,阿基斯改革终归失败。
阿基斯死后,国王克里昂米尼(公元前235年至公元前221年)继续其改革事业。他汲取阿基斯失败的教训,决心以暴力手段推行改革。他首先通过对阿卡亚同盟进行战争以掌握军队,然后率雇佣军突然返回斯巴达发动政变,杀死监察官,取消监察官制度,驱逐80个反对派贵族并没收其土地财产。然后宣布废除债务,平分土地并吸收部分皮里阿西人为公民,使公民人数增加了4000人。在增强了军力的基础上,克里昂米尼对外实行扩张政策,多次击败阿卡亚同盟军队,占领和掠夺了阿卡亚同盟的许多城市,使改革的影响迅速扩及其他城邦,而要求平分土地、取消债务的运动也日益扩展起来。这就不仅危及阿卡亚同盟在伯罗奔尼撒的霸权,而且威胁各邦上层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于是,阿卡亚同盟司令官阿拉图竟然不惜牺牲希腊的政治独立,向马其顿国王安提柯·多宋(公元前229年至公元前221年)求援。安提柯随即出兵占领科林斯。克里昂米尼为了对付强敌,把改革又推进一步;以每人交纳5明那赎金为条件,解放了6000名希洛人,将其中2000人征入军队。克里昂米尼率军与马其顿军队英勇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在公元前221年的塞拉西亚战役中遭到惨败,克里昂米尼逃亡埃及,后遭杀害。马其顿在斯巴达重建寡头政权,把被没收的土地归还贵族,改革运动又遭失败。
但是,14年后社会改革运动又以更激进、更猛烈的形式爆发了。内比斯(公元前207年至公元前192年)在贫民群众的拥戴下,建立了僭主政治。内比斯驱逐了贵族地主,平分了他们的财产,解放希洛人,把土地分给皮里阿西人,招回受到贵族迫害而流亡在外的斯巴达公民。内比斯的统治达15年之久,他的政策得到邻近城邦贫民的支持,终于把斯巴达、亚哥斯的沿海城市和克里特的一些城市并入斯巴达。因此,内比斯政权遭到全希腊的奴隶主阶级的疯狂敌视和坚决反对,终于在阿卡亚同盟和侵入希腊的罗马军队的联合镇压下归于失败。内比斯本人于公元前192年遭到阴谋杀害,斯巴达被并入阿卡亚同盟。
历经数十年一浪高过一浪的斯巴达社会改革运动所以遭到失败,其主要原因是:一、城邦制度因严重的财产分化而陷于危机,城邦力量随之衰落,这是一种必然趋势。斯巴达上层统治集团中的改革派企图恢复城邦在初建或兴盛时期实行的旧制,维护公民团结,巩固城邦秩序,借以增强军力,对外称霸。这种主观意图违反了城邦危机的客观趋势,是不可能实现的。二、当时的国际环境不利于改革的推行。改革派首先是与马其顿,而后又与罗马相对抗,强弱悬殊,难以取胜。
这些改革的失败标志着城邦危机的加深,而城邦危机的加深便为奴隶制关系和奴隶制国家更大规律的扩展开辟了道路。到公元前2世纪中期,整个希腊便被罗马征服,并入罗马国家的版图。

Ⅶ 马其顿是哪个国家的

北马其顿共和国,简称北马其顿,是位于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内陆国家。

马其顿(Macedoniai/ˌmæsᵻˈdoʊniə/)是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地理和历史地区。长期以来,它的界线发生了很大变化。

该地区涉及六个巴尔干半岛国家: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地区)、北马其顿共和国、保加利亚(布拉格耶夫格勒州)、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科索沃。它占地约67,000平方千米(25,869平方英里),人口约476万。

(7)马其顿有多少条国际航扩展阅读:

国名来源

北马其顿共和国自立国以来使用马其顿共和国的国号,常常简称为“马其顿”;但马其顿共和国和马其顿地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此存在名称争议。

希腊方面认为“马其顿”是希腊历史的一个概念,反对马其顿共和国使用“马其顿”名称,所以暂名为前南斯拉夫马其顿共和国,直到2019年2月更名北马其顿后矛盾才得以化解。

马其顿地区其已知的最古老定居点可追溯到约9000年前。公元前4世纪中叶,马其顿王国统治了巴尔干半岛;从那之后,马其顿的历史便开始多元化。

Ⅷ 目前世界上总共有多少个国家和地区

截止2020年,世界上共有2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有197个国家,(主权国家195个,准主权国家2个,库克群岛和纽埃,不含马耳他骑士团)地区有36个。

亚洲:

共47个国家

东亚: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东南亚: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文莱、新加坡、印度尼西亚、东帝汶

南亚: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西亚:阿富汗、伊拉克、伊朗、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土耳其

欧洲:

共45个国家

北欧:芬兰、瑞典、挪威、冰岛、丹麦

东欧: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白俄罗斯、俄罗斯、乌克兰

中欧: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列支敦士登

西欧:英国、爱尔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摩纳哥

南欧: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北马其顿、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黑山、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阿尔巴尼亚、希腊、意大利、马耳他、梵蒂冈、圣马力诺、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塞浦路斯

(8)马其顿有多少条国际航扩展阅读

截至2017年,世界上有197个国家被国际普遍承认:

其中193个为联合国会员国。

梵蒂冈,巴勒斯坦,纽埃,库克群岛等4国为国际普遍承认,非联合国成员。其中,梵蒂冈和巴勒斯坦为联合国观察员国。

暂未被普遍承认的:

其中2个未被主权国家普遍承认的,均未加入联合国,不过在国际习惯法中被视为国家:西撒哈拉、科索沃

极少或不为国际社会承认的政权,均未加入联合国:北塞浦路斯、阿布哈兹、纳戈尔诺-卡拉巴赫、德涅斯特河沿岸摩尔达维亚共和国、索马里兰、南奥塞梯、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西南索马里、邦特兰、果敢人民共和国、邦萨摩洛共和国,伊斯兰国,高加索酋长国。

个别组织或个人单方面宣布成立的私人国家,通常不被认为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西兰公国、摩洛希亚共和国、埃贝斯菲尔德共和国、赫特河省公国、埃尔加兰-瓦尔加兰王国、尼马克共和国、自由多尼雅公国、威斯塔克迪卡大公国、塞波加大公国、艾尔格兰度瓦加兰特帝国、珊瑚群岛同性恋王国、沙兹尔共和国、雷东达岛、西提王国、瓦依公国、列顿卡伦登堡、自由土地,恩克拉瓦王国。

Ⅸ 马其顿是一个怎么样的国家

马其顿共和国是位于东南欧的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内陆国家,东临保加利亚,北临塞尔维亚,西临阿尔巴尼亚,南临希腊。 原属于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塞尔维亚,1945年,建立马其顿人民共和国;后更名马其顿社会主义共和国。隶属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91年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后获得独立。维基网络首都: 斯科普里货币,马其顿代纳尔所在洲:欧洲,目的地:斯科普里,奥赫里德,比托拉,戈斯蒂瓦尔,奥赫里德湖, 等等官方语言: 马其顿语再说一些自己知道的,如果用一个字形容该国,那就是“穷”。所以当年送校车给马其顿真的不是事,而且这校车送了以后效果明显,马其顿首都斯科普里现在满大街跑的都是宇通的公交车了。红红的甚是醒目。再说一下收入,当地收入水平较低,最低工资约为8000denar,折合人民币约1000元,失业率较高。工作时间一般为早8点至下午4点。说的好听呢,叫悠闲,不好听就是懒散。当地有想法的年轻人都去德国意大利这些国家打工去了,一般夏天会回来休假。当地气候,夏季来的较晚,冬季较长,曾经4月还在下雪。冬天最低气温约零下20度,夏季最高气温貌似达到过40度,这个待查。特产,红酒。饮食,主食为面包,饮食比较重口味,多盐,当地人喜吃甜食。主要烹饪方式为煎烤。当地人喜欢吃一种咸奶酪,白色的,长的跟豆腐很像,含盐量高,第一次吃的时候不要被它的外表迷惑了,吃习惯了还是蛮好吃。当地人爱喝土耳其咖啡,浓缩的小小一杯。当地除了红酒外,还有一种果酒,rakia,忘记是不是这么拼的了,发音是这个音,口感和白酒较为相似(也许是我不怎么喝白酒的缘故吧),度数也和白酒相似,跨度较大。在首都有两家中国餐馆,一家定位高端,在亚历山大广场,叫“北京花园”,实际价格也不贵,人均一般50人民币。另外一家为连锁中餐快餐,在各大商场饮食区有柜台。消费水平,由于当地收入较低,失业率较大,当地消费水平较低(相对于欧洲其他国家来说,旅游城市和首都除外),一般城市吃顿正餐,人均一百多denar,折合人民币不到20。在咖啡厅喝咖啡一般40denar,约人民币5块。首都和旅游城市翻倍。Ohrid.奥赫里德,该城市因奥赫里德湖而闻名,为该国着名的旅游城市,其实在整个欧洲都挺有名,夏季有大量欧洲人自驾前来。奥赫里德湖为阿尔巴尼亚跟马其顿共有,也是两国分界线。

阅读全文

与马其顿有多少条国际航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6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3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