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国际投资的类型有哪些
国际投资主要分为三类:
1、投资者投于国外的企业并对该企业的管理和经营进行控制的直接投资;
2、通过金融中介或投资工具进行的间接投资;
3、以上两类投资与其他国际经济活动混合而成的灵活形式投资。
国际投资类型不同区分为:
1.以时间长短为依据,国际投资可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2.以投资经营权有无为依据,国际投资可分为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区别:
基本区分标志是投资者是否能有效地控制作为投资对象的外国企业,即对国外企业的有效控制权。
国际直接投资的性质和投资过程比国际间接投资复杂。
投资者获取收益的性质和风险不同。
3.以资本来源及用途为依据,国际投资可分为公共投资和私人投资。
拓展资料
金融指货币的发行、流通和回笼,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存款的存入和提取,汇兑的往来等经济活动。金融的本质是价值流通,金融产品的种类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金融所涉及的学术领域很广,其中主要包括:会计、财务、投资学、银行学、证券学、保险学、信托学等等。
金融期货是期货交易的一种,期货交易是指交易双方在集中的交易市场以公开竞价的方式所进行的标准化期货合约的交易。而期货合约是期货交易的买卖对象或标的物,是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了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质量商品的标准化合约。
金融期货合约的基础工具是各种金融工具(或金融变量),如外汇、债券、股票、价格指数等。换言之,金融期货是以金融工具(或金融变量)为基础工具的期货交易。
‘贰’ 国际直接投资三种形式是什么
国际直接投资的三种主要形式:新建投资、跨国并购、股权与非股权参与。
1、新建投资
新建投资即跨国公司等投资者在目标国建立国际商接投资新企业或新工厂,从而形成新的经营单位或新的生产能力的投资行为。
2、跨国并购
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的企业的整个资产或是以行驶经营控制权的股份买下来。
3、股权与非股权参与
(1)股权参与:是指跨国公司在其子公司中占有股权的份额。
(2)非股权参与:主要是指跨国公司不参与东道国公司的股份,而是通过与股权没有直接联系的技术、管理和销售渠道向东道国提供各种服务。非股权安排主要是跨国公司面对发展中国家的国有化政策和外资的逐步退出而采取的灵活措施。它们也是保持在发展中国家地位的重要手段。
(2)国际投资有什么类型扩展阅读: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于60年代初期由海默提出,其后经过维农、巴克利、小岛清等人的发展,邓宁在20世纪70年代末终于完成了国际直接投资的一般理论。这一理论强调了与传统国际资本流动的两个不同点:
一是投资于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
二是投资国际直接投资的企业可以节约交易成本。
国际直接投资的三种主要形式:新建投资、跨国并购、股权与非股权参与。1、新建投资:新建投资即跨国公司等投资者在目标国建立国际商接投资新企业或新工厂,从而形成新的经营单位或新的生产能力的投资行为。2、跨国并购:一国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支付手段,将另一国的企业的整个资产或是以行驶经营控制权的股份买下来3、股权与非股权参与
‘叁’ 我们熟知的国际投资有哪些类型
1.以时间长短为依据,国际投资可分为长期投资(Long-term Investment)和短期投资(Short-term Investment)。
短期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投资及不超过一年的其他投资。短期投资主要利用债券和股票等有价证券进行投资,具有投资风险小、变现能力强、收益率低等特点。
‘肆’ 对外投资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法律分析:1、以时间长短为依据,国际投资可分为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
2、以投资经营权有无为依据,国际投资可分为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间接投资。
法律依据:《境外投资管理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境外投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通过新设、并购及其他方式在境外拥有非金融企业或取得既有非金融企业所有权、控制权、经营管理权及其他权益的行为。
第四条 企业境外投资不得有以下情形:(一)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或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二)损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有关国家(地区)关系;(三)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四)出口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出口的产品和技术。
‘伍’ 什么是国际投资国际投资有何特点
一、定义: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又称对外投资(Foreign Investment)或海外投资(Overseas Investment),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通过跨国界流动和营运,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二、国际投资的特点:
1.增长速度加快,规模连创历史纪录。
2.跨国投资由发展中国家逐步转向发达国家。
3.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由东亚地区向拉美地区转移。
4.投资自由化趋势日益明显。
5.跨国并购已成为国际投资的主要形式,并仍然成为今后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主要动力。
6.跨国投资向金融、保险、电信、流通等行业转移。
三、发展与特点:
简述
国际投资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国际资本的发展而发展。当商品经济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以后,银行资本与生产资本相融合并日益发展,促进了资本积累的进一步扩大,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金融资本,出现了大量的资本过剩,以资本输出为早期形态的国际投资也随之产生。随着国际经济交易内容的不断丰富,投资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演化。从国际资本活动的历史进程来看,国际投资活动首先表现为货币资本的运动,即一国际借贷、国际证券投资为主要形式的国际间接投资,其标志是跨国银行的出现;其次表现为生产资本的运动,即国际直接投资,其标志是跨国公司的出现。
国际投资的初始形成阶段(1870—1914年)
这一时期,以电力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出现后,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垄断组织开始性形成,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相互渗透融合,从而形成了巨大的金融资本,为资本输出提供了条件,以资本输出为特征的国际投资也随之形成。这一时期的国际投资,表现出如下特点:1、投资国的数目很少。2、投资的形式以间接投资为主,直接投资比重极小。3、投资的来源主要是私人投资,官方投资比重很低。4、投资的主要流向是由英国、法国和德国流向其殖民地国家,目的突出地反映为寻找有力的投资场所,以便获得超额利润。
国际投资的低速徘徊阶段(1914—1945年)
这一时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时期。由于两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是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战争的破坏,资金极度短缺,市场萎缩,使得国际投资活动也处于低迷徘徊之中。
这一时期国际投资活动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1、国际投资不甚活跃,规模较小,增长缓慢。2、私人投资仍占主体,但比重有所下降,官方比重有所上升。3、间接投资仍为主流,但直接投资的比重有所上升。4、主要投资国地位发生变化,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最大的对外投资国。
国际投资的恢复增长阶段(1946—1979年)
自从1947年美国“马歇尔计划”的事实,大规模的对外投资活动拉开了序幕。加之,这一阶段世界政治局势相对平稳以及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使国际投资活动迅速恢复并快速增长。
这一时期国际投资活动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1、投资规模迅速扩张。2、对外投资方式由以间接投资为主转变为以直接投资为主。3、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加入到国际投资国的行列之中,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其“石油美元”成为国际对外投资的重要资金来源。
国际投资的迅猛发展阶段(1980年以后)
这一阶段,由于科技革命、金融改革和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国际投资蓬勃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但不同国家的国际投资增长速度并不一致。其中美国的增长速度放慢,而日本的增长速度加快。
这一时期国际投资活动的基本特点可概括为:
1、国际直接投资继续高速增长。
2、国际间接投资也得到迅猛发展。
3、发达国家之间的资金对流,即相互投资成为国际投资的主流趋势。
4、形成了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投资格局。
‘陆’ 什么是国际投资
国际投资(International Investment),又称对外投资(Foreign Investment)或海外投资(Overseas Investment),是指跨国公司等国际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通过跨国界流动和营运,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国际投资的内涵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资本形式是多样化的。它既有以实物资本形式表现的资本,如机器设备、商品等,也有以无形资产形式表现的资本,如商标、专利、管理技术、情报信息、生产诀窍等;还有以金融资产形式表现的资本,如债券、股票、衍生证券等。
2、参与国际投资活动的主体是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是指独立行使对外投资活动决策权力并承担相应责任的法人或自然人,包括官方和非官方机构、跨国公司、跨国金融机构及居民个人投资者。而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是其中的主体。
3、国际投资活动是对资本的跨国经营运活动。这一点既与国际贸易相区别,也与单纯的国际信贷活动相区别。国际贸易主要是商品的国际流通与交换,实现商品的价值;国际信贷主要是货币的贷方与回收,虽然其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资本的价值增值,但在资本的具体营运过程中,资本的所有人对其并无控制权;而国际投资活动,则是各种资本运营的结合,是在经营中实现资本的增值.
‘柒’ 国际投资的方式有哪几种
货币投资
实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