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国际日期变更线有哪些介绍
众所周知,地球每天绕地轴不停地向东旋转,形成昼夜的不断交替现象。因此处于偏东边的地区,一天开始的时间就来得早,结束的时间也早。那么,地球上的东边和西边如何确定呢?新的一天从哪里起止呢?地球可以分成东西两部分,从0℃经线往东到东经180°为东半部,从0°经线往西到西经180°为西半部。而东经180°线与西经180°线是重合在一起的,它既是地球的最东端,又是地球的最西端,这条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它是纵贯太平洋的一条直线,但因照顾附近地区和国家居民生活方便,不至被直线“一分为二”,所以这条线的个别线段略有曲折。地球上每一个新的日期就从这条线开始,所以这条线两侧日期永远不相同。
B.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什么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的一条假想的线。
规定一条全世界共同的、可供对照的“日期变更线”。随着标准时计时的区时系统的确立,东西十二区重叠,计时相同但日期不同,为避免混乱,公认180°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因为是以“格林尼治时间”为标准的日期变更线。这条“日期变更线”就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这条穿过太平洋的“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方便地方生活,避开了一些岛屿和地区,这是为了使它们不致分成两个日期,因此,它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几个曲折的曲线。
(2)如何讲解国际日期变更线扩展阅读
“标准时计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地时刻的混乱现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种不同时刻存在, 而且由于相邻时区间的时差恰好为1个小时,这样各不同时区间的时刻换算变得极为简单。因此,一百年来,世界各地仍沿用这种区时系统。
规定了以标准时计时的区时系统,还存在一个问题:
假如由西向东周游世界,每跨越一个时区,就会把的表向前拨一个小时加上旅行消耗的时间,这样当跨越24个时区回到原地后,的表比身边的人快了24个小时;
相反,当由东向西周游世界一圈后,的表就比别人慢24个小时。(例如儒勒·凡尔纳先生的小说环游世界八十天,福格先生因从西向东周游世界,时间快了24小时,差点没拿到两万英镑的赌金。) 为了避免这种“日期错乱”现象,必须解决日期变更的问题。
C.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什么意思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
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它北起北极,通过白令海峡、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这条线上的子夜,即地方时间零点,为日期的分界时间。按照规定,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又叫“人为日界线”。
D.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什么意思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的一条假想的线。
规定一条全世界共同的、可供对照的“日期变更线”。随着标准时计时的区时系统的确立,东西十二区重叠,计时相同但日期不同,为避免混乱,公认180°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因为是以“格林尼治时间”为标准的日期变更线。这条“日期变更线”就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这条穿过太平洋的“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方便地方生活,避开了一些岛屿和地区,这是为了使它们不致分成两个日期,因此,它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有几个曲折的曲线。
提出的理论
地球每天自西向东旋转,黎明、正午、黄昏和子夜,(从地球南极点来看,也是自西向东,顺时针旋转)依次周而复始地在世界各地循环出现。地球上新的一天究竟应该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呢?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曾有不少争论,也产生过不少的误会和麻烦。
据说,19世纪在俄国伊尔库茨克附近一个小镇上有个邮政官在9月1日早上7点钟给芝加哥邮局拍了一份电报,可回电却说“8月31日9时28分收到来电……”这让人简直莫名其妙,9月份拍的电报,怎么会在8月份收到的呢?类似这样的误会那时候几乎天天发生。
混乱的原因在于地方时的运用。因此,迫切需要规范建立日期变更制度,实现以方便各地方人民生活的地方时计时,避免带来的全球计时混乱。
E.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怎么回事
1519年至1522年,麦哲伦在环球航行时,航行日记上准确地记着日期,他们深信自己是在7月9日回到祖国的,可是事实上那一天却是7月10日。那么,这一天哪里去了呢?
很久以后,人们才找到原因:因为麦哲伦的船队是朝西绕地球航行的,而地球本身不停地自西向东转动,这样,白天船队追着西移的太阳;夜晚船队又躲着上升的太阳。船在航行中延长了昼夜时间,每天长了约1分半钟,3年的航行,竟然凑足了一整天。为此,人们协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线从北极起,过白令海峡,穿过太平洋,直达南极。人们穿过这条线时应提前1天或拖后1天。
同学们,现在请你回答下面的问题:
如果你自西向东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这一天是提前还是拖后呢?
如果你自东向西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呢?
F. 如何理解国际日期变更线
为了避免日期上的混乱,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条变更线位于太平洋中的180度经线上,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因此称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它北起北极,通过白令海峡、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这条线上的子夜,即地方时间零点,为日期的分界时间。按照规定,凡越过这条变更线时,日期都要发生变化:从东向西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加一天,从西向东越过这条界线时,日期要减去一天。
G. 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什么是弯曲的
为避免在一个国家中同时存在着两种日期,实际日界线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折线。它北起北极,通过白令海峡、太平洋,直到南极。这样,日界线就不再穿过任何国家。
国际日期变更线是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规定的一条假想的线。
规定一条全世界共同的、可供对照的“日期变更线”。随着标准时计时的区时系统的确立,东西十二区重叠,计时相同但日期不同,为避免混乱,公认180°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因为是以“格林尼治时间”为标准的日期变更线。这条“日期变更线”就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的来源
全球各地都以自己所看到的太阳位置作为确定“一天”的标准,把自己所在地方相应的地球另一面的一条经线作为“日期变更线”,这样就有许多条“日期变更线”,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规定一条全世界共同的、可供对照的“日期变更线”,这条“日期变更线”就叫“国际日期变更线”。
现在公认的与东、西经一百八十度经线重叠的“国际日期变更线”,是以“格林尼治时间”为标准的日期变更线。“格林尼治时间”是穿过英国伦敦郊区的格林威治天文台的零度经线的时间,国际上规定为“世界时”。一百八十度经线正好处于与它相对应的地球另一面。
H. 国际日期变更线怎么计算
经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时,若由东向西则时间加一天,若由西向东则时间减一天。
如果东经165是14:00,那么西经165是几点?
西经165是前一天的16:00
1.考虑日界线,这样需要判断东西方向,165E在165W的西面,过日界线向东时间减一天,那么此时165W应为前一天,两地相差2个时区,则东边时间=西边时间+时差=14:00+2=16:00
2.不考虑日界线,这样也就不需判断东西方向,一律按照东经在东,西经在西的原则,此时两地相差22个时差(165+165)/15,则西边时间=东边时间-时差=14:00-22=前一天的16:00
两种方法都可求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