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世界卫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人口日、世界消除贫困日、国际禁毒日、国际和平日的日期及意义
世界卫生日:4月7日,确定世界卫生日的宗旨是希望引起世界各国对卫生问题的重视,并动员世界各国人民普遍关心和改善当前的卫生状况,提高人类健康水平。世界卫生日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卫生组织各会员国都举行庆祝活动,推广和普及有关健康知识,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世界环境日:6月5日,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中国政府在经济社会“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实现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目标,并将这一约束性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各级政府各相关行业。当前,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工作力度明显加大,约束性指标的导向作用开始显现。推动污染减排、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不仅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而且需要取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动员最广泛社会力量踊跃参与。将“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旨在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公众参与,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减少污染物排放、与环境友好相处成为每个单位、每个企业、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世界人口日:7月11日。1987年7月11日,地球人口达到50亿。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以便把重点放在紧迫性的人口总体发展计划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国际灭贫日:10月17日,用以唤起世界各国对因制裁、各种歧视与财富集中化引致的全球贫富悬殊族群、国家与社会阶层的注意、检讨与援助,提高全球的灭贫意识。
国际禁毒日:6月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的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以引起世界各国对毒品问题的重视,同时号召全球人民共同来解决毒品问题。
国际和平日:9月21日,决议中提到:宣布此后,国际和平日应成为全球停火和非暴力日,并邀请所有国家和人民在这一天停止敌对行动。庆祝国际和平日并同联合国合作实现全球停火。
1946年7月22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纽约举行了一次国际卫生大会,60多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于1948年4月7日生效。为纪念组织宪章通过日,1948年6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成立世界卫生组织,并决定将每年的7月22日定为“世界卫生日”,倡议各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
次年,第二届世界卫生大会考虑到每年7月份大部分国家的学校已放暑假,无法参加这一庆祝活动,便规定从1950年起将4月7日作为全球性的“世界卫生日”。1950年起,世界卫生组织每年为世界卫生日选定一个主题,突出世卫组织关注的重点领域。
② 国际消除贫困日的发展历史
2007年10月1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1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联合国将国际消除贫困日的主题定为“贫困人群的人权和尊严”。
国际消除贫困日的活动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年10月17日,10万多人聚集在《世界人权宣言》的签署地巴黎特罗卡德罗广场,他们宣称贫困是对人权的侵犯,并承诺将携手保护贫困人群的人权,1987年后,每年的10月17日,人们都举行相关活动,表达他们对贫困人群的关注和声援。1992年12月22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将每年的10月17日确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以引起人们对贫困问题的重视,推动全球消除贫困工作。
贫困问题是21世纪世界面临的最严峻问题之一。2000年确立的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提出要在2015年之前将全球贫困水平降低一半。在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努力下,全球消除贫困工作取得进展,但依然任重道远。根据联合国2008年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1990年至2005年,世界极端贫困人口总数从18亿减少到14亿,到2015年可能会减少到9亿。但是,贫困人口减少较多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亚,特别是中国,而其他地区的贫困人口减少幅度要低得多。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和独联体国家,贫困人口人数不降反升。此外,国际社会消除贫困的努力还正面临诸如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和全球经济滑坡等新的挑战,前景不容乐观。鉴于2008年是《世界人权宣言》通过60周年,联合国在国际消除贫困日的宣传活动中再次突出人权这一主题。联合国指出,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贫困是对人权的侵犯,推动和保护人权有助于消除贫困。对人权的侵犯既是造成贫困的原因,也是贫困所带来的后果。贫困人群通常处于社会边缘,身处窘境,自身权利往往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联合国呼吁人们遵照《世界人权宣言》,尊重和保护贫困人群的人权,努力帮助他们得以摆脱。
2005年10月15日,孟加拉国北部城市朗布尔附近的众多水灾灾民等待救援物资。在自然灾害频繁的孟加拉国,很多人都在最基本的生存线上挣扎,全世界约有10分之2的人在被贫困困扰着。
1995年3月,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确定1996年为“国际消除贫困年”;同年12月,联大又将1997年至2006年确定为第一个“国际消除贫困十年”。
贫困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联合国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全世界在脱贫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各国在减少贫困人口、提高卫生条件等方面仍然任重道远。全球仍有10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线以下,8.52亿人处于饥饿状态,每年约500多万儿童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而夭折。全世界有6亿人生活在危害健康和生命的环境中,11亿人无法得到安全饮用水,26亿人缺乏基本的卫生条件。
另外,世界各地区发展出现严重不平衡态势。其中,亚洲在脱贫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而非洲大陆面临的贫穷、饥饿、疾病等问题依然严峻。全世界49个最不发达国家中有34个国家位于非洲。自1990年以来,全球极端贫困人口的数量减少了1.32亿,但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的极端贫困人口却由2.27亿增加到3.13亿。
贫困是“无声的危机”,不仅严重阻碍了贫穷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是当前地区冲突、恐怖主义蔓延和环境恶化等问题的重要根源之一。多年来,国际社会为消除贫困作出积极努力。消除贫困一直也是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讨论的重要议题。1990年制订的《联合国第四个十年国际发展战略》、《联大第十八届特别会议宣言》和1990在巴黎举行的第二届最不发达国家会议通过的《90年代援助最不发达国家行动纲领》等文件都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列为国际发展战略的首要目标和国际合作的优先领域。1995年联合国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集中讨论了消除贫困、社会融洽、促进发展的问题,并通过了《宣言》和《行动纲领》,同时确定1996年为国际消除贫困年,1997年至2006年为国际消除贫困十年。2000年9月,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千年发展目标”,承诺到2015年之前将世界极端贫困人口和饥饿人口减半。2005年是推动千年目标实现的关键一年。联合国希望通过纪念国际消除贫困日,呼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采取切实措施将承诺化为现实,如期实现千年目标。
③ 国际消除贫困日的介绍
国际消除贫困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the Eradication of Poverty)亦称国际灭贫日或国际消贫日。是联合国组织在1992年12月22日会议上通过47/196决议,由1993年起把每年10月17日定为国际灭贫日,用以唤起世界各国对因制裁、各种歧视与财富集中化引致的全球贫富悬殊族群、国家与社会阶层的注意、检讨与援助。提高全球的灭贫意识,提醒所有人持续为2015年“1.靠每日不到1美元维生的人口比例减半 2.挨饿的人口比例减半”这两个目标而努力。每年联合国为此纪念日订立主题。2014年国务院将其设立为我国首个“扶贫日”。
④ 世界环境日、国际禁毒日、国际和平日、世界消除贫困日、世界人口日的纪念意义是什么
1、世界环境日: 是联合国促进全球环境意识、提高政府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并采取行动的主要媒介之一。
2、国际禁毒日: 每年的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 20世纪80年代,毒品在全球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联合国于1987年6月在奥地利维也纳召开了关于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的部长级会议。
3、国际和平日: 1981年,联合国大会宣布将9月份大会常会开幕之日“正式定为国际和平日,供所有各国和人民在自己内部以及在彼此之间,纪念和加强和平的理想”(36/67号决议)。 2001年9月7日,大会决定,从2002年起,将每年的9月21日定为国际和平日,所有人都应该在这一天庆祝并纪念和平(55/282号决议)。
4、世界消除贫困日1992年12月22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第二委员会(经济和财政)的建议,确定每年的10月17日为世界消除贫困日,旨在引起国际社会对贫困问题的重视,宣传和促进全世界消除贫困的工作,动员各国采取具体的扶贫行动。
5、世界人口日: 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50亿,为了进一步促进各国政府人民注重和解决人口问题,联合国根据开发计划署理事会第36届会议建议,为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对人口问题的重视,确定1990年起每年的7月11日为“世界人口日”。
5、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要求各国政府、民间团体在此期间开展“世界人口日”活动。此后,每年7月11日世界各国都开展宣传活动。
⑤ 1992年12月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什么确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
1992年12月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10月17日确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
国际消除贫困日是联合国组织在1992年12月22日会议上通过47/196决议,由1993年起把每年10月17日定为国际灭贫日,用以唤起世界各国对因制裁、各种歧视与财富集中化引致的全球贫富悬殊族群、国家与社会阶层的注意、检讨与援助。
国际消除贫困日历年主题:
2015年世界消除贫困日主题: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一起消除贫穷和歧视。
2016年世界消除贫困日主题:扶贫济困、你我同行。
2017年世界消除贫困日主题:响应10月17日结束贫困的号召,通往和平包容的社会之路。
2018年世界消除贫困日主题:与落在最后面的人一起,建立普遍尊重人权和尊严的包容性世界。
2019年国际消除贫困日主题: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一起消除贫穷和歧视。
2020年国际消除贫困日主题:共同行动,为所有人实现社会和环境正义。
⑥ 1992年12月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什么确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
1992年12月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10月17日确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
联合国组织在1992年12月22日会议上通过47/196决议,由1993年起把每年10月17日定为国际灭贫日,用以唤起世界各国对因制裁、各种歧视与财富集中化引致的全球贫富悬殊族群、国家与社会阶层的注意、检讨与援助。
发展历史:
国际消除贫困日的活动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年10月17日,10万多人聚集在《世界人权宣言》的签署地巴黎特罗卡德罗广场,他们宣称贫困是对人权的侵犯,并承诺将携手保护贫困人群的人权。
1987年后,每年的10月17日,人们都举行相关活动,表达他们对贫困人群的关注和声援。1992年12月22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将每年的10月17日确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以引起人们对贫困问题的重视,推动全球消除贫困工作。
⑦ 十月十七日是什么节日
10月17日是世界消除贫困日。旨在引起国际社会对贫困问题的重视,宣传和促进全世界消除贫困的工作,动员各国采取具体的扶贫行动,国际消除贫困日,亦称国际灭贫日或国际消贫日,是联合国组织在1992年12月22日会议上通过47/196决议,由1993年起把每年10月17日定为国际灭贫日,用以唤起世界各国对因制裁、各种歧视与财富集中化引致的全球贫富悬殊族群、国家与社会阶层的注意、检讨与援助。提高全球的灭贫意识,提醒所有人持续为2015年“1.靠每日不到1美元维生的人口比例减半;2.挨饿的人口比例减半”这个目标而努力。每年联合国为此纪念日订立主题。
世界消除贫困日背景资料
2008年10月1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1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联合国将国际消除贫困日的主题定为“贫困人群的人权和尊严”。
国际消除贫困日的活动可以追溯到1987年。当年10月17日,10万多人聚集在《世界人权宣言》的签署地巴黎特罗卡德罗广场,他们宣称贫困是对人权的侵犯,并承诺将携手保护贫困人群的人权,此后,每年的10月17日,人们都举行相关活动,表达他们对贫困人群的关注和声援。1992年12月22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决定将每年的10月17日确定为国际消除贫困日,以引起人们对贫困问题的重视,推动全球消除贫困工作。
中国为消除贫困所作出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6年起,中国在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实施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20年来,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1.25亿下降到2365万,减少了1亿多人;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由14.8%下降到2.5%。
中国扶贫开发成就举世瞩目,回顾近20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评价到: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暖人心的伟大事业,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境巩固,为广大人民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⑧ 世界消除贫困日的来历是什么
纪念日
世界(国际)日是经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及其他国际组织的建议,由联合国大会讨论确定的,或有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及其他国际组织根据自己的任务而确定的,在国际范围内开展的单项活动日。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进一步重视一些社会问题,并通过开展种种活动,切实有效地为社会解决实际问题。雨果说:“开展纪念活动,如同点燃一支火炬。”
01月01日元旦
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02月02日世界湿地日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02月10日国际气象节
02月14日情人节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03月08日国际妇女节
03月12日植树节
03月14日国际警察日
0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3月21日国际消除种族歧视日
03月21日世界森林日
03月21日世界儿歌日
03月22日世界水日
03月23日世界气象日
0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03月27日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04月05日左右清明节
04月07日世界卫生日
0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04月26日世界知识权日
04月26日秘书节
05月01日国际劳动节
05月02日施光南逝世纪念日
5月3日世界新闻自由日
05月04日中国青年节
05月05日碘缺乏病防治日 马克思诞生纪念日
05月08日世界红十字日
05月09日战胜的国法西斯纪念日
05月12日国际护士节
5月第2个星期日母亲节
05月15日国际家庭日
05月17日世界电信日
0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 我国第1枚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05月20日全国助残日
05月20日全国学生营养日
05月23日国际牛奶日
05月25日非洲日
05月31日世界无烟日
06月05日世界环境日
06月06日全国爱眼日
06月06日左右端午节
6月7日世界防止荒漠化及干旱日
06月17日父亲节
06月17日防治茺漠化和干旱日
6月20日世界难民日06月01日国际儿童节
0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
06月25日全国土地日
06月26日国际反毒品日
07月0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
07月01日国际建筑日
07月1日香港回归纪念日
07月11日世界人口日
08月01日建军节
09月0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09月08日国际扫盲日
09月10日中国教师节
中秋节(农历八十五)
09月16日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09月19日国际和平日
09月20日全国爱牙日
09月24日国际聋人节
09月27日世界旅游日
10月01日国庆节
10月01日国际老人节
10月01日世界音乐日
10月02日世界房日
10月04日世界动物日
10月04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10月5日世界教师日
10月06日敬老日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10月08日全国高血压日
10月08日世界视觉日 中国航天日
10月09日世界邮政日
10月10日世界精神日
10月的第二个周三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国际减灾日)
10月15日国际盲人节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
10月17日世界消除贫困日
10月24日联合国日
10月24~30日裁军与发展周
11月09日消防宣传日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
11月17日国际大学生节
12月01日世界艾滋病日
12月03日世界残疾人日
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
12月09日世界足球日
12月10日人权日
12月11日世界哮喘日
12月25日圣诞节
12月29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一月
1日 元旦
2日 罗盛教牺牲日
6日 陈毅牺牲日
8日 周恩来逝世纪念日
12日 刘胡兰牺牲纪念日
21日 列宁逝世纪念日
27日 宋庆龄诞辰
31日 北平和平解放
二月
7日 京汉铁路罢工纪念日
11日 爱迪生诞辰
16日 新少年报(《中国儿童》前身)创刊日(1946)
19日 邓小平逝世纪念日
23日 杨靖宇牺牲纪念日
三月
1日 国际海豹日
2日 中国少年报开设“知心电话”(1988)
4日 白求恩诞辰日
5日 向雷锋同志学习、周恩来诞辰日、斯大林逝世纪念日
8日 国际妇女节(1909)
12日 中国植树节(1979)、孙中山逝世纪念日
13日 赖宁牺牲日
14日 马克思逝世纪念日
15日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1983)
21日 消除种族岐视国际日(1976)
22日 世界水日(1993)
23日 世界气象日(1950)
24日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四月
5日 清明节
7日 世界卫生日(1948)
10日 陈云逝世纪念日
15日 非洲自由日
20日 祖冲之诞辰
22日 地球日(1970)、列宁诞辰
24日 中国第一颗卫星上天
28日 李大钊牺牲纪念日
29日 李四光逝世纪念日
五月
1日 国际劳动节(1889)
2日施光南逝世纪念日
4日 中国青年节(1939)
5日 马克思诞辰日
8日 世界红十字日(1948)
12日 国际护士节(1820)
15日 国际家庭日、顾正红牺牲日
17日 世界电信日(1968)
18日我国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
20日 中国学生营养日(1991)
26日 董存瑞牺牲日
27日 上海解放
29日 宋庆龄逝世纪念日
30日 五卅运动纪念日
31日 世界无烟日
第二个星期日 母亲节
第三个星期日 中国助残日
六月
1日 国际儿童节、世界和平日
5日 世界环境日(1972)
9日 贺龙逝世纪念日
13日 陈云诞辰日
17日 世界防止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国研制氢弹成功
23日 国际奥林匹克日
26日 国际禁毒品日(1987)
第2个星期日 父亲节
七月
1日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1921)、国际建筑日(1985)、亚洲“三十亿人口日”(1988)
6日 朱德逝世
7日 抗日战争开始纪念日
11日 世界“五十亿人口日”(1987)
15日 秋瑾牺牲纪念日
17日 聂耳逝世纪念
八月
1日 中国建军节 、南昌起义纪念日
5日 恩格斯逝世
6日 方志敏牺牲日
22日 邓小平诞辰
九月
3日 抗日战争取得胜利
8日 国际扫盲日(1966)
9日 毛泽东逝世纪念日
10日 中国教师节(1985)
16日 国际保护臭氧层日
18日 九一八事变
20日 中国“爱牙日”(1989)
25日 鲁迅诞辰
27日 世界旅游日(1985)
第三个星期二 国际和平日
第四个星期日 国际聋人节
十月
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1949)
国际音乐日(1980)
国际老人节(1991)
4日 世界动物日
9日 世界邮政日(1969)
10日 世界精神卫生日(1992)
12日 世界60亿人口日
13日 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纪念日(1949)
14日 世界标准日(1969)
15日 国际盲人节(1984)
16日 世界粮食日(1979)
我国研制成功原子弹
17日 国际消除贫困日(1994)
19日 红军长征胜利
20日 黄继光牺牲日
24日 联合国日(1947)
25日 抗美援朝纪念日
30日 冼星海逝世纪念日
第一个星期三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第一个星期一 世界住房日
十一月
1日 植树造林日
5日 中国少年报创刊(1951)
7日 十月革命节
11日 国际科学与和平周(每年11月所属第一周)
12日 孙中山诞辰日、白求恩逝世纪念日
17日 国际学生日
24日 刘少奇诞辰日
26日 中国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成立日(1951)
28日 恩格斯诞辰日
29日 声援巴勒斯坦人民国际日
十二月
1日 世界艾滋病日(1988)、朱德诞辰日
5日 国际志愿人员日(1985)
8日 国际儿童电视日
9日 一二九运动纪念日
10日 世界人权日(1950)
18日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1日 斯大林诞辰
26日 毛泽东诞辰
⑨ 2010年10月17日联合国确定的第十八个“国际消除贫困日”的主题为
10月1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第十八个“国际消除贫困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缩小贫穷与体面工作之间的差距”,意在呼吁各国关注就业,努力创造更多、更体面的就业机会,从根本上解决贫困。
⑩ 国际消除贫困日的活动内容
中国也面临着严峻的贫困问题。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86年起,中国在致力于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实施了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20年来,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1.25亿下降到2365万,减少了1亿多人;农村绝对贫困发生率由14.8%下降到2.5%。创造了国际扶贫的奇迹,给予了世界正致力于扶贫开发的各国各地区引导与鼓励。
中国扶贫开发成就举世瞩目,回顾近20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坚评价到:中国的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暖人心的伟大事业,促进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境巩固,为广大人民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有利于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红利。
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满足了群众最迫切的基本需求。到2005年底,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自然村为单位,通公路、通电、通电话、能接收电视的比例分别达到79%、95.8%、73.8%和87.6%;重点县70%的农户能够获得安全的饮用水,在干旱缺水的西部重点县,饮用自来水的农户比例达到38.7%。
同样,贫困地区的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提高了贫困地区人口的基本素质。截至2005年底,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学龄儿童在校率达到94.7%,青壮年劳动力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和务工技能培训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重点县73.2%的行政村有了卫生室,74.6%的村有了合格的医生或卫生员。素质的提高使贫困人口建立了自我发展的能力,为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了条件。
整村推进扶贫试点工作启动前,四川省仪陇县柴井乡黄氏祠村是典型“人畜缺水喝、农民收入少、灾情年年多”的贫困村。2005年7月试点以来,该村实行农村社区整体建设,从解决村民饮水问题入手,修建村组公路、沼气池,发展养獭兔、养猪、水果种植等产业。仪陇县实施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改变了过去分散使用扶贫资金的做法,让农民掌握实用技术。刘坚说:“开发扶贫,就是动员组织贫困群众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国务院扶贫办实施了贫困农户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雨露计划”,将财政扶贫资金的10%用于培训,力争经过五年时间,使每个贫困户都有一个劳动力经过培训实现转移和就业。并在全国认定了近800家扶贫培训基地,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贫困地区劳动力培训网络,培训了318万贫困农户劳动力。从“解决温饱”转向“解决和巩固温饱”,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营制度改革,为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找到了出路。至1985年,全国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2.6倍,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1.25亿人。
1986年,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工作。经过8年的不懈努力,到1993年底,农村贫困人口由1.25亿人减少到8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4.8%下降到8.7%,1994年,《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公布实施,明确提出,力争用7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到2000年底,国家“八七”扶贫攻坚目标基本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下降到3000多万人。
2001年,以《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颁布实施为标志,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了解决和巩固温饱并重的新阶段,有关部门确定了14.8万个贫困村作为扶持重点,重心下沉,进村入户,瞄准到人,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提高了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保证了扶贫开发的顺利进行。
2012年10月17日是第20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回良玉指出,中国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了一系列重大减贫举措,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创造了有利的发展环境、更多的发展机会。我们致力于扩大就业,大量劳动力从农业转向二三产业、从农村转向城市、从贫困地区转向发达地区,促进了贫困人口收入较快增长。我们致力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粮食生产已实现连续八年增产,农民收入实现连续八年较快增长,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得到明显加强。我们致力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特色产业的支持,让西部地区更好地参与发展进程。我们致力于实施大规模减贫计划,增加各级财政扶贫资金,坚持开发式扶贫与社会保障相结合,让农村贫困群体更好地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受益。
回良玉2012年出席减贫与发展高级论坛强调,中国和世界都需要通过增强发展的包容性,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增进人民福祉。他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贫困人口的经济制度,注重为贫困人口提供平等的公共服务,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减贫。二是发挥优势,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根据资源禀赋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资本、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三是创新机制,加强减贫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