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国外品牌的手机都是非常贵像三星索尼这些,没个小一万买不了!
因为国外品牌手机进口,都要额外交进口税,所以三星,苹果等名牌手机的价格偏高。
2. 为什么奢侈品在国内卖的比国外贵
上个月去欧洲“穷游”,碰到一个在英国留学并工作的华人,她很好奇地问我:你们刚从内地来,是不是觉得欧洲的东西都比大陆便宜啊?我想她是问错了对象。对于一个像我这样的内地中产来讲,天天斤斤计较于柴米油盐酱醋茶,又如何会觉得物价水平高出国内两三倍的欧洲会便宜货满地?但是我知道,我的朋友同学间,很有一些人每次出国游都是大包小包的往家里扛,就像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国际倒爷。不过那时候的倒爷是背了大包小包国货去欧洲卖东西练摊,现在的国际倒爷是反向运动,背了欧洲的奢侈品回来消费。他们惊诧于我旅行欧洲一个月而没有买任何奢侈品回国,痛心疾首地对我说:你带一块瑞士表回来,差价就把你的机票赚回来了啊!真的,回国看看《都市快报》汽车版,吓了我一跳:买同一款进口车,奥迪A6,美国35万,中国70万!路虎揽胜,美国60万,中国248万!!怪不得中央电视台都在黄金时间声讨国外厂商的垄断行为,希望我们的商务部能够出面制止这样的行为。因为我们的收入不是全球最高的,进口的汽车倒是全球最贵的!中国市场的欧洲奢侈品卖的比欧洲市场还要贵!这是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毕竟就平均收入来讲,我们刚刚达到人家的五分之一水平。所以,不懂经济学的人很容易把它用阴谋论来解释,用排外主义来对抗。这就好比原始人看到天上闪电雷劈,不能解释,就说有个雷公电母一样。其实认真想一想,如果我能制造出一个产品,全世界独一无二,怎么会就在一个富国便宜了卖,在一个穷国加价了卖呢?这明显对自己也不利嘛。马克思不是说,资本家都是逐利的吗?难道21世纪的资本家不逐利了,以排斥中国人为最高目标了?如果是这样,那么是不是我们应该宣布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呢?经济学的最简单理论告诉我们:一个市场上,同样的商品只能按照一个价格出售。理由很简单:因为如果厂商能够按照两个价格卖,那么刚买到便宜货的顾客就会以介于自己的买价和厂商的高售价之间的一个价格,把商品转售给另外的顾客,这样,厂商的另外那个高价格就不可能形成真正的交易。所以,厂商只能按照一个价格出售商品。这样的简单理论,当然有它成立的条件。最最重要一条,就是消费者能够互相转让这个商品。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像亚航这样的廉价航空,可以把同一个航班的机票分成不同的价格卖给不同的旅客,价格差别还挺大。因为它有一个可以执行的规定:特价机票是不能转让的!因为登机的时候要校对护照上的姓名,所以这个不可转让的规定是可以执行的。也因此,经济学给这种特殊情况取了一个名字,叫价格歧视。不过大部分的商品没有这个好运气,他们的供应商很难想亚航一样区别消费者。所以,这样的消费者之间的转让很容易在一个市场实现。但是,国际贸易就不一样了。欧洲和中国远隔万里,我这样的穷游儿买一张最便宜的机票也要将近五千元,况且还有签证,海关等等人为设置的障碍,所以从欧洲到中国做一趟国际倒爷的成本很高。这是价格歧视得以成立的条件之一。但是大家看一下,一旦出现了高于这种成本的巨大差价,马上会有人钻空子,海外代购的兴起,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所以要我说,与其去呼吁那帮坐在庙堂里喝茶抽烟打飞机的官老爷赶快制定对策打击国外奢侈品供应商的价格歧视行为,还不如让他们继续呆在办公室里,不要动不动就出来制定一些阻碍海外代购的政策,变本加厉的助纣为孽。如果他们真的想教训一下外国厂商,最好的办法就是出台一些支持海外代购的政策。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路虎车的卖家是一个唯利是图的资本家。他的生产成本是30万,在欧洲市场上,它发现卖60万是最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价格,那么卖一辆就能赚到30万。现在他发现了中国市场。如果中国和欧洲就像是上海和苏州那么近,也没什么国境线海关关卡,那么他也只能卖60万给中国人,否则的话,他如果卖70万,我们就可以海外代购,从欧洲消费者手上转手买到60万的车;如果他卖50万,欧洲消费者会从中国市场代购。这就是我们讲的最简单的一价定律。如果欧洲和中国的距离拉大,就像现实一样多了海关国境,我们假设海外代购的成本是10万,那么路虎的卖家在中国的售价,可以是在50-70万之间。因为这样,海外代购是代购不了的。这就是现实中,我们能够观察到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同一商品的售价并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当然,每一种商品的海外代购成本是不一样的。再厉害的国际倒爷也就是顺手带几块,乃至十几块瑞士手表罢了,谁能背一个路虎汽车回来?所以,《都市快报》报道中提到,如果我们直接从海外经销商那里买一款欧版车,同样正常渠道进口,付了相同的海运费和关税,仍然能比直接在中国的4S店买中版车省下几十万。这说明,豪车厂商确实对欧洲顾客和中国顾客执行了价格歧视政策,而且这个价格差还不小。但是问题仍然没有解决,中国的人均收入那么低,豪车厂商为啥又是把针对中国人的价格定得那么高呢?在上述例子中,既然50-70万之间都可以,为啥现实中我们看到的是70万而不是50万呢?这得去看看奢侈品的特性。毫无疑问,奢侈品的质优价高。但是另外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产量是有限的,它本来就不打算卖给市场上所有的人。如果人人都背了个LV的包包,你说它还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所以,你如果看市场上有一天大多数人都背上了LV包包,最富有的那一部分人一定会寻找另一个别的更贵的品牌作为替代。因为奢侈品的消费目的之一就是引出别人的羡慕嫉妒恨嘛!所以,现在我们改动我们原先的故事,假设在一个市场上有两类消费者:一类是穷人,一类是富人。作为富人的消费者只需要一件奢侈品,比如路虎车。那么路虎车的卖家一定会把价格定得那么高,以至于只有富人才能够买得起,穷人只能看得起。这样富人才会去买。所以聪明的厂商会发现,这个奢侈品的定价是和富人的收入有关系的。如果富人的收入足以支付路虎车,那么厂商把价格定得越高利润就越大。现在来看一看欧洲和中国两个市场的消费者有什么不同。两个市场都有两种人,穷人和富人。平均来讲,欧洲人的收入是中国人的五倍。我们可以假设,中国的平均收入是10万元,那么欧洲人的收入就是50万元。但是请注意,欧洲人的收入差距非常小。有数据表明,欧洲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是大约0.25,而中国的基尼系数,我们的国家统计局说是0.45,而学者的研究所查过了0.6!说这些或许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还是举例来讲:一个像欧洲一样的市场很可能是富人占了人口的50%,其收入是70万,而穷人也占了50%,其收入是30万,这样一平均,每个人是50万的年收入。而中国呢?很有可能就是富人只占了人口的10%,其收入是91万,而穷人占了人口的90%,其收入是1万,这样的收入平均起来是10万。所以,虽然人均的收入中国低于欧洲,但是能够买得起路虎车的富人的收入(90万)却远远高于欧洲的富人(70万),那么既然中国的富人那么有钱,而路虎车的厂商又不是傻子,那么他何必把中国市场价格定得低于欧洲呢?实际上,由于中国市场的人口众多,哪怕1%的富人愿意购买路虎车,其市场潜力都远远超过了路虎车的生产能力。因此,只要路虎车的生产厂商不能在短时间内急剧扩大其生产能力,其定价策略一定是瞄准中国市场最富有的一小撮人群,其结果一定是中国市场的价格远远高于欧美市场。这不是国外资本家不喜欢中国市场,想排斥中国市场,恰恰相反,他们每年从中国赚到的钱,数数都数到手抽筋,又怎么会不喜欢中国市场呢?所以,中国的媒体在气愤之余,应该低头好好想一想,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真正扭转现在的局面?
3. 为何奢侈品在国内的价格比国外的要高
在中国社会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无数外来产品纷纷涌入了国内市场——从最初的皮尔·卡丹、梦特娇,到现在的路易·威登、古奇、普拉达——国外的引进品牌越来越多元化,也越来越昂贵。
比欧美多花20%-30%
然而,随着对外交流越来越便捷,信息越来越透明,有一个现象不能不让人引起注意——很多时候,国人不得不比欧美人多花上20%到30%的价格来购买同样的产品。在2008年底,我的一个朋友在洛杉矶的LV专卖店给他妈妈买了一个当季新款的GallieraPM,税后折合成人民币大概在9000多元;而同款的包在中国则要卖到12000元左右,贵出了三成还要多。就算在香港,和内地的差异也同样显着。算上汇率的影响,价格差距大概也在20%左右。
这样的加价现象不光存在于奢侈品中,就算一般的产品,如VEROMODA、GUESS、Adidas、NIKE等品牌,都在海外市场与中国市场方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价格差异。
在美国,成人款的运动鞋一般都在80至120美元的价格区间上,折合成人民币大约是550至800多元,这比中国Adidas或者NIKE的专卖店要便宜一至二成左右。
总而言之,加价的幅度是与品牌的受众程度成正比的。一款讴歌MDX的顶配在美国和奥迪Q7的顶配差价只在不到两万美元;但是在中国,这个微小的差距却变成了60万元。
奇货可居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适用于服装市场,受众程度高的品牌不管卖多高的价钱都阻挡不了消费者购买的热情;同时,消费者的追捧也给厂商提供了加价的空间。最好的例子莫过于爱马仕的铂金包,在全中国的专卖店都很少见,以至于其加价50%以上出售都看起来是合理的。
归根结底,其实加价的原因可以很简单,那就是,如果一件商品商家可以卖出更高的价钱,那么为什么不这么做呢?一件东西之所以被称为奢侈品,其成功之处不在于这件东西的定价很高,而在于消费者们并不把这件东西当成某种“量贩品”,相反,在他们心中,这件东西是独一无二的,并且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也就是说,当一个品牌达到奢侈品的高度时,高价格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然而国人的心理更放大了奢侈品的价值。许多人在购买商品时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即高价格保证了高品质和高水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奢侈品品牌的任何一件商品以低于1000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那么也许很多人会觉得那不过是仿货;但是当同样的商品以万元以上的高价出售时,没人会怀疑它的真伪。所以,这一现象也造就了这类商品的价格只升不降的事实。
综上所述,在商品价格的向下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其相对宽广的上升空间使得奢侈品在国内想不比欧美贵都很难。厂商在成本以及定价决策上的不透明也使得加价的可操作空间变得很大。
税费和运输
至于其他的所谓的税率差别和运输费用,其实在异地差价中所占份额并不十分显着。其中,运输费用分摊到每一件商品上,只占该产品成本的百分之几,甚至是千分之几;而从税率差别来看,奢侈品的进口税其实应该呈逐步下降的趋势。
原因就是,进口税如果过高,那么更多的消费者会选择在国外购物。对于本国来说,这一趋势意味着本国资产的流失,所以缩小这方面的差价必然会从降低进口税做起。而中国在拉动内需政策的驱使下,这样的做法是必然的。
但是对于一般的服装服饰消费品,高价格的原因又是另外一种情况。该类商品溢价的部分一方面是由于从生产环节到营销环节过渡时,成本的逐步增加所导致的;另一方面则是过度放大品牌效应所导致的。
也就是说,在某品牌下的产品本来不值那么多钱,却硬要加价至该水平上。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导致该产品在国内外的差价实质上成为了消费者的幻觉。
由于该类产品的品牌效应并不如奢侈品显着,很自然地,该类品牌下的商品往往承载不了高溢价。如果定价太高,势必会损失许多潜在的顾客。
而如果定价过低,则既保证不了利润率,同时也降低了品牌的形象。因此,多数产品采取的是“高溢价,多折扣”的办法。我们在商场最常见的例子就是诸如“买一百,减五十”、“第二件半价”之类的促销手段。
其实,只要消费者足够细心和仔细,每次购物下来,实际支出的金额其实和在国外消费并没有多大差距,因为这样的促销手段已经“约等于”给所有商品打了七至八折。至于其他的促销手段,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既然想要买奢侈品,就出国买吧,顺便当旅游了,与其把用来奢侈的钱花在税上,不如让自己享受一番,在拥有奢侈品的同时也给自己一个完美的假期。
4. 为什么现在的中国运动品牌卖的也这么贵
运动风格的衣服是现在年轻人日常穿搭里一个非常常见的穿搭,基本上每一个喜欢潮流的人都有一套或者几套的运动穿搭在自己的穿搭里,所以现在很多的运动品牌其实都是不仅仅是一个运动品牌,更多的是兼容了潮流品牌,运动和潮流其实一直都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在我们的印象里可能很多国外的运动品牌像nike,阿迪达斯这些品牌的价格要远远高于我们的国产运动品牌的,但是最近几年国产的运动品牌也开始卖的很贵了。
5. 雅诗兰黛为什么在国内买比国外贵很多呢
雅诗兰黛是全球最大的护肤品、化妆品、香水公司之一,公司旗下有顶级品牌海蓝之谜,一线品牌雅诗兰黛,二线品牌倩碧和悦木之源,这里所说的雅诗兰黛价格差异主要指的是该公司旗下一线品牌雅诗兰黛品牌产品的价格。雅诗兰黛在国外和国内的差价主要是因为税费和运费和品牌的定价策略。
6. 为什么品牌专供贵一点
因为品牌运营需要成本。
品牌一旦成长起来,他就变成一定的文化载体,或者承载一种文化形态,或者承载一种生活方式。因此评估品牌还必须评估品牌的社会影响力。
可口可乐承载着美国文化;索尼承载着日本民族精神,耐克满足了追求第一、不断挑战的生活态度;迪斯尼则传播着快乐、童真的价值观。地方品牌具有地方文化的代表,国际品牌则具有世界文化的融汇性。
品牌的价值
地域性,即是在区域内评估、国别类评估还是国际性评估。要求选取与目的相对应的市场范围,保证评价对象在评估市场范围内的充分代表性。如果我们进行国内品牌的评估和排名,评估指标就只限于国内。
但在市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研究取样中就需要照顾到样本在国内市场的代表性和覆盖范围;同理如果我们进行的是全球品牌排名的评估,就必须立足于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无论是销售占有还是消费者占有),而不能只选取某个洲或某几个洲抽样。
7. 国内国外球鞋价格为什么相差这么大
国内国外球鞋价格为什么相差这么大?
因为因为是品牌的缘故。 一双阿迪达斯或者耐克的球鞋,即使科技含量再高,其成本也绝对不会超过130美元(当然要出去特殊版本的:有纪念意义或是奢华皮质等)。NIKE与Adidas每年在进行市场宣传比如什么集中营,为体育队赞助,或是为大型的赛事赞助,以及请大牌的明星代言产品等等,都是需要花费大笔的资金。这些钱从哪里出,当然是消费者了。所以说买一双NIKE的球鞋的同时,就是为其公司的广告宣传等市场投入做贡献。 你看现在李宁的东西不也是越来越贵了吗。再着说,安踏的篮球鞋又凭什么可以卖到600多?安踏公司赞助NBA,签约斯科拉,这都是需要钱的。 不过说实话呢,本人觉得NIKE与阿迪达斯,或是再加上PUMA、reebok等公司的有些设计,确实不是我们国内很多体育品牌能媲美的。 至于价格方面么,有认为贵的,也有认为能够承受的,个人的消费观念和经济实力都不一样吧··· 反正现在鞋子打折也多,你要是看中了哪双鞋,大可以等着它打折了再去买啊。打完折也就没多少了。 最主要的还是牌子影响中国市场 其实一双鞋中国人并赚不了多少钱 大部分的钱还是要给总公司的采纳哦
8. 明明是在中国生产的coach,为什么在国内这么贵,在国外那么便宜
有许多的国际大牌都在中国找工厂进行代工,甚至可能这些工厂仅仅提供加工就可以,原材料从国外进口,加工完就直接出口,在总部进行检测后,一部分货物又可能发回中国。
这类商品在国内的走向:国外品牌跟代工工厂签订合同→代工工厂购买或者委托品牌向其提供原料,进行生产→代工工厂将货品交付给国外品牌→出口到国外进行检测→进口回中国国内销售。这也是中国生产的coach,为什么在国内这么贵,在国外那么便宜的一个原因。而以下则是其他的几点原因。
4.国内进入销售网络进行分销的成本也很高。在中国,销售网络的建立还不算特别健全,比如,在百货业中,供应商通过多级流通、多级代理,商品分销成本高达25%。再举个例子,要进入到商场进行销售除了需要掏出进场费而外,企业甚至连商场搞促销活动的成本最后也要负担,无疑,最终传导到的又是消费者。
9. 为什么现在在国内国际品牌服装服装卖那么贵,甚至比国外买贵几倍
出口关税问题~这个也不能怪那些服装商.怪就怪中国不富裕,要靠收取这些来维持经济平衡.
其实说实话,你真花了大价钱买了一件衣服,那么你也不会在乎比美国贵的那点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