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及平息国际纠纷。但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所取代。
❷ 德国是什么时候退出国联的
1933年,德国退出国联。
❸ 法西斯德国是怎样退出国际联盟的
1933年10月14日,法西斯德国退出当时正在举行的国际裁军会议,接着于10月19日又宣布退出国际联盟,成为继日本之后第二个退出国际联盟的国家。退出裁军会议与国际联盟是德国决心摆脱包括《凡尔赛和约》在内的所有国际条约的约束,由秘密扩军转而公开扩军的标志。
❹ 首先推出国际联盟的是哪两个国家
在欧洲,随着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上台,纳粹德国走上了公开重新武装的道路。为了实现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梦想,过去那种秘密的、小规模的扩军已经不能满足其需要了。为了重建武装力量,必须打破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军备的限制与监督。1933年10月14日,法西斯德国退出当时正在举行的国际裁军会议,接着于10月19日又宣布退出国际联盟,成为继日本之后第二个退出国际联盟的国家。
❺ 国际联盟成立的时间具体是几几年几月几号
国际联盟(英文:League of Nations;法文:Société des Nations;简称LON或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及平息国际纠纷。但国联却不能有效阻止法西斯的侵略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联合国所取代。
1920年1月10日,巴黎和会宣布《凡尔赛条约》正式生效,国际联盟宣告成立,其总部设在瑞士的日内瓦。
盟约规定,美国、英国、法国、中国等32个一战协约国及自治领是国联创始会员国,并邀请阿根廷、智利等13个国家加入。由于美国政府没有批准《凡尔赛条约》,美国也就没有参加国际联盟。同年1月16日,国际联盟第一次大会在日内瓦召开。
先后有63个国家加入国联。1934年9月28日~1935年2月23日,国际联盟会员国最多时达58个。中国于1920年6月29日加入国际联盟。1924~1942年,先后有17个国家退出国际联盟。
❻ 俄罗斯退出了哪些国际组织
俄罗斯退出的国际组织有欧洲委员会、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
1、俄罗斯退出欧洲委员会
俄罗斯外交部3月15日发表声明,宣布启动退出欧洲委员会程序。声明说,北约与欧盟国家恶意利用其在欧洲委员会的多数地位,将该组织变成反俄工具,拒绝平等对话。在当前条件下,俄方不会留在欧洲委员会。
早在2月25日,俄乌冲突的的第二天,欧洲委员会便宣布,由于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军事行动,决定从即日起暂停俄罗斯在欧洲委员会的代表权。
2、俄罗斯退出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
据俄新社5月17日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宣布俄退出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但这一退出对俄罗斯在地区的存在不构成影响。
俄外交部表示,将俄罗斯挤压出波罗的海的企图注定失败。俄将继续与负责任的伙伴开展合作,就波罗的海地区发展的关键问题展开活动。俄外交部指出,西方国家垄断了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在制定计划使其工作危害俄利益。
俄罗斯计划讨论退出世贸组织和世卫组织
据“今日俄罗斯”网站报道,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副主席彼得·托尔斯泰(Pyotr Tolstoy)17日表示,国家杜马正计划讨论俄退出世界贸易组织(WT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可能性。
托尔斯泰说,俄罗斯已经退出了欧洲委员会,下一步就是退出世贸组织和世卫组织,“俄罗斯外交部已向国家杜马递交了一份相关协议清单,我们正计划与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共同评估这些内容,然后提议退出。”
以上内容参考:界面新闻-俄罗斯宣布退出的欧洲委员会是什么组织,与欧盟、北约有什么区别
以上内容参考:参考消息-俄媒:俄罗斯宣布退出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
以上内容参考:光明网-俄国家杜马副主席:俄罗斯计划讨论退出世贸组织和世卫组织
❼ 日本是什么时候正式退出国联的
1931年12月25日,日本正式退出国联。 1931年12月,国联决定筹备赴远东调查团,1932年1月21日调查团正式成立。英国原政务次长李顿为团长,成员有美国欧战时运输司令、少将麦考易,法国欧战前驻华部队参谋长克劳德,德国殖民地专家希尼,意大利伯爵、曾任驻德国公使的马克提,中、日各一名代表,以及秘书若干。 调查团首到日本,日方政府首脑对这个调查团竭力奉迎,以博好感。 调查团于3月14日到达“一·二八”后的上海。中国政府自然十分重视,以为是伸张正义、复我领土的一个机会。 新闻界主席史量才在迎接调查团时表示,相信调查团“必能给予全世界热望和平的人们以正直的答复”。 随后,东北数十个社会团体纷纷致电上海转国联调查团,揭露了日本侵略我东北领土的事实及在东北的暴行,东北黑、吉、辽政府秘书长联名致调查团,表示了对国联的期待。 调查团在上海视察了战区,所见之地墙坍壁倒,遍地瓦砾;炮痕弹迹密如蜂窝,战争惨状触目皆是。调查团成员多为军人出身,自然知道这里战事惨烈,极为震惊,用调查团的话来讲,此战事的程度与欧战时期的法国西部大战相当。 一些居住在上海的英国教士及宗教界人士专程拜访调查团,控诉日军暴行。 3月26日,调查团到达南京,会见了当时政府的外交、行政院等方面的人士,蒋介石接待了调查团一行。随后,调查团从南京至武汉,再由武汉经济南、天津,转赴北平。一路上,中国各界人士向调查团揭露日军侵略行径。 4月9日,调查团到达北平,东西长安街挂满旗帜。在调查团下榻的北京饭店,两丈宽的巨幅白布,上书中文,下书英文,一落到地。文为“欢迎公正严明的国联调查团”、“中国人民为公理而死,绝不承认丧权侮国之条约”等等。 在北平,张学良将军与各行政主管分别会见调查团,向调查团介绍了情况。闻国联调查团来北平,东北各地申诉信如雪片纷至,调查团突破了日本人的重重障碍,到沈阳和吉林进行实地考察,会见大批民众,参观了北大营。 调查团赴沈阳前,日本人为了掩盖罪行,作了大量的粉饰与伪装,甚至将正在中立医院疗伤的北大营100多名官兵,以移居他处为名加以杀害。最后,日本人干脆拒绝调查团进入黑龙江,不让调查团与中国抗日将领马占山会面。 调查团历6个月之久,编制了11万余字的文件。10月4日返回欧洲。 1933年2月18日国联召开大会,确认了李顿调查团的报告,再次确认了日本的侵略责任。日本忿忿然,表示要退出国联。 1933年2月24日,国联特别大会通过最后决议,要求国联各盟国无论在法律与事实上,均不承认日本拼凑的伪满洲组织,不允许伪满洲国参加国际组织及各项国际联盟的公约,并在会议上驱逐了伪满洲国的所谓“观察员”。 25日,日本正式退出国联。 李顿调查团的报告,据实大量地揭穿日军的侵略罪行,但调查资料有限,语言也多有含糊。国联抨击日本政府的侵略行为,虽代表盟约与道义,但也杂有一些私念,即担心自己的在华利益受到日本的侵扰。这种现实让中国人清醒起来,对国联的作用有了重新的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