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新国际社区真的停了吗
没有
西安高新南山国际社区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09月28日,主要经营范围为一般经营项目:南山国际社区发展规划等。
公司地址: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1号都市之门A座1602室
2. 南京首个地铁小镇建设正式启动 未来小镇是啥样
南京青龙国际社区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位于南京主城东侧,仙林副城东南象限,绕越高速、沪宁高速和规划江南快速三环分别环绕规划区域。规划范围北至龙王山山脊线,南至沪宁高速,东至规划江南快速三环,西至绕越高速,面积约21.88平方公里。
(一)交通状况
地铁2号线位于项目规划区域北侧,连接仙林与主城(新街口商圈)。地铁4号线从规划区中部穿过,在规划区内设有东流站、青龙站和桦墅站三个站点,连接项目片区与主城区、紫金山风景区、徐庄软件园以及未来的灵山商务组团。项目范围西侧,未来将规划轨道8号线与2号线、4号线接驳,向北与规划14号线相连,联系北侧的龙袍组团和南侧的麒麟组团。项目范围北侧,未来将规划S5号线,与2号线、4号线接驳,向东连接龙潭组团。因此,项目轨道交通优势突出。区域南至沪宁高速,东至规划江南快速三环,西至绕越高速,对外出行比较方便。
(二)区位优势
青龙国际社区未来将成为一个可步行的国际化生态新城,集合地铁4号线东流、青龙、桦墅三个站点,形成“一主两副”的中心体系,包括商业、行政、文化娱乐、商办等功能。其中,青龙站及桦墅站周边构建副中心功能,在东流站周边设置东流中心组团,以商业、行政、文化娱乐、商办等功能为主,允许高强度开发,同时还将配备医院、学校等公共配套。具体而言,该社区围绕地铁东流站,将依托绕越高速良好的对外联系优势,在这一带布局文化创意、信息咨询、商业综合及居住功能,与未来西侧灵山商务中心错位发展,打造“创意商务港湾”。围绕地铁青龙站,依托站点北侧良好的景观资源,布局商业、文化、主题公园及居住功能,打造“假日休闲港湾”。围绕桦墅站,布局居住综合配套功能,为未来仙林副城的创意精英人群打造“24小时乐活港湾”。此外,打造银发社区,开发养老产业,也将是这一处地铁小镇的特色。
市政府城乡规划委员会已原则同意青龙国际社区城市设计。目前,青龙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已完成初稿。青龙国际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立项材料:江宁片区、栖霞片区的项目申请报告、节能评估报告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正在开展。当前正在开展征地拆迁前期工作,今年下半年该区域就将有土地出让,将建设800万平方米的二类住宅,500万平方米的商业办公楼,在南京地铁四号线东流站基础上建设一幢200米高的商业综合体,打造成为青龙国际社区的一处地标建筑。
3. 【中粮祥云国际社区3期】这里近几年会被拆迁吗
您好,感谢您的提问,我来帮您解答一下这个问题,不会的12以后得房子近几年肯定不会被拆迁!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解决您的疑问,让您更加了解这个社区,谢谢!!
4. 2021年六甲什么时候拆
仇书记指示,城中村在五年之内基本完成改造,六甲也在改造范围内,拆迁只是个时间问题
(4)国际社区什么时候拆迁扩展阅读:根据第13个“五年计划”会议指出,我国将会在2020年,基本完成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去年9月时,拆迁部副部长就公开表态,今后将不会再有“大拆大建”。 “拆迁暴发户”会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逐渐成为过去式。当前社会上,不适合居住的老旧危楼,该拆的都拆完了,剩下的老房子,虽然环境差了点,但是还能居住,所以并不需要拆,而是需要“改”。 (4)国际社区什么时候拆迁扩展阅读: 按照“政府主导、区域统筹”原则,建议在今后“城中村”改造建设中,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安置方式,依据改造村庄实际特点,因地制宜,将原址安置、异地安置、合并安置等方式相结合,必要时可打破行政区划限制,跨区域安置村民,确保村民利益的实现。 有序引导村民参与“城中村”改造附属工程建设,变村民的被动拆迁为村民的主动建设,丰富村民参加“城中村”建设形式,让广大村民在主动建设中真正感受到“城中村”建设的意义;畅通村民诉求表达渠道,有疏有堵,正确对待村民的合理诉求,推动城改工作顺利进行,实现互惠共赢。
新二社区辖区内的部分地区已经在拆迁了。
根据2015年近期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官方网站上的信息。
按照官渡区委、区政府对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周边征地拆迁工作的要求,六甲街道需组织完成新二社区行政辖区内的七个居民小组的征地拆迁工作。具体四邻界线为:东至3号路,南至环湖东路,西至官南大道,北至新一社区(具体范围以规划确定的红线范围为准)。
六甲街道已在2015年4月30日完成了3号路以西30米、环湖东路以北(官南路至3号路)50米范围征地拆迁工作,涉及民房329户,公建11宗,其中3号路以西涉及民房201户,环湖东路以北50米涉及民房128户、公建11宗。
截至8月中旬,相关工作按照要求正全力推进中,具体推进情况如下。
1.新二整村已完成1427栋的民房入户测绘,房调面积约688031平方米。
2.新二整村已签订协议1031户。
3.新二已拨款755户(宗),拨款金额为7亿元,其中已拨全款308户(宗),已拨首款447户(宗)。
5. 弹子石大有巷何时拆迁
相比解放碑、南坪商圈已经非常成熟的商业和生活配套,弹子石的配套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区域内暂无城市综合体项目开业运营。不过按照规划,中海国际社区将有20万方的城市景观公园、2公里滨江运动公园;还会有一家上万平米的永辉旗舰店、30万方专属商区、新南滨首席美食街;建行、工行、农商行等银行已签约进驻国际社区,提升了区域内金融配套服务。
板块动态:打造“群楼步行连廊,地下互通环道”立体交通网
招商拆迁平地开工,弹子石管委会一位工作人员这样总结自己的工作,在记者的打探过程之中,弹子石呈现的也正是一片大拆大建的景象。
与江北嘴打造的金融中心不同,弹子石打造的是总部经济区,“我们的千亿级总部经济区初具雏形,已有法国苏伊士集团、重庆出版集团、重庆能投等13家企业总部入驻,出版传媒中心项目预计年底竣工,其余总部大厦项目预计今年底全部进场施工。”弹子石管委会一工作人员说。
在交通规划上,弹子石打造“群楼步行连廊,地下互通环道”立体交通网络,弹子石建设的是1.2公里长的地下环道和总长约4公里的空中连廊,结合规划的公交场站以及轻轨环线王家沱站,实现“步行+公交+轨道”科学出行方式。
“弹子石、大佛寺两处公交场站相距1公里左右,目前,大佛寺公交场站已经完成了基础建设,正在着手建设车库,预计2014年下半年建成投用。”管委会一工作人员说。
6. 沈阳未来3年大东区动迁计划
进入2020年,沈阳一大波重点发展规划已在路上,让我们逐一解析!
1
中德园打样儿,中法城蓄势待发
近年来,铁西作为沈阳发展的重点规划区域,有关于中德装备园、中法生态城、金谷产业区这“一园一城一谷”的消息不断释放。其中 “一园”的中德产业园,在2019年吸引百亿资金,以宝马为代表的世界顶级企业纷至沓来。同时万科、融创等知名房企带来中德国际社区、融创城等高品质居住社区也在中德园落地。如此,大量人员的涌入,让中德园成为了新兴的宜居板块。
有了“一园”的发展示范打样儿,2020年“一城”——中法生态城也进入发展快车道。中法生态城同样位于铁西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临沈阳主城区,西邻中德产业园,南邻浑河,京沈、沈大两大发展走廊交汇于此。区域内现代服务产业云集,生活服务设施多元。未来,中法生态城将打造成为极具中法特色的智慧型生态城市示范区。
土地方面,2019年11月15日沈阳杉杉奥特莱斯购物广场有限公司通过挂牌交易获取JK2019-017号中法15地块,成交单价1200元/建筑平方米,总价1.97亿元。
未来,沈阳杉杉奥特莱斯购物广场有限公司将投资20亿元,规划国际名品折扣店、IMAX 电影院、大型超市、餐饮、儿童娱乐、跨境电商等业态,此地块将打造一座集购物、休闲、娱乐、体验一站式服务于一体的奥特莱斯综合体。随着大型商业的落地,这里将吸引更多的房企入驻,也将带来人口吸虹作用,从而形成新的宜居生态区。
2
东沈河腾飞双引擎:机场搬迁、河滩地发展
一直以来,沈河区作为市内五区之一,发展名列前茅,但也存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尤其是东沈河,区域内的交通、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资源尚处于规划之中。同时,东塔机场带来的巨大阻隔作用,也是限制东沈河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区位上看,东沈河地处沈阳东部核心,是棋盘山、沈抚新区等新兴板块进出主城的交通要塞之地,随着新兴板块和主城区的不断发展,东沈河板块的重要性也随之凸显出来。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将着重解决限制东部发展的各种疑难问题,届时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将有所改观。
首先,一直让周边居民饱受噪音困扰的东塔机场迎来实质性进展。2019年6月,东塔机场搬迁与土地处置相关通告发布,逐渐加快搬迁进度。未来,区域内将解除限高的束缚,周边高层住宅建设将迎来快速发展。同时,搬迁之后将释放大量土地,据内部资料,这里将变成类似新市府“中央公园+商业街区”形式的布局规划,打造宜居生态居住区。
除此之外,政府大力引入品牌房企规模运作:2018年11月28日,华润置地大手笔拿下东沈河板块内3000亩“河滩地”,计划投资建设万象生态文旅城项目,包括4万平马戏艺术中心、3万平演艺嘉年华、3万平科创产业孵化中心、13万平万象天地商业,预计2020年动工;2019年,保利地产以8100元/建筑平方米竞得东沈河高官台东-1地块,继续深耕东沈河,提升板块内住宅品质。加之已经动工的金地艺华年项目,三大品牌房企落子,势必促使板块价值持续上升。
不仅如此,目前东沈河板块内高官台东征收地块范围内,仍有大量已拆迁的净地。未来在土地开发建设上,还有很大的空间,而高官台-1地块8100元/建筑平方米的价格,也让东沈河板块未来发展底气十足。
3
汽车产业赋能,大东极致产业区崛起
大东区,始终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建设高度,在10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沈阳汽车城占了74平方公里、占全区面积70%以上。一个区域,能将70%以上的土地规划为产业带已是极致,而大东便是这样的极致产业区。
2019年,大东以浑厚的整车产业基础,在二三环之间16平方公里生态公园区内,规划3.6平方公里的汽车产业特色小镇项目。目前汽车小镇正在建设之中,中南VTP塔立体公园及商业配套项目即将启动,高端医院、国际学校、星级酒店以及高端社区等项目正在进行招商工作,一座综合性汽车产业新城正在傲然崛起。
面对焕然一新的大东,各大房企的“嗅觉”十分灵敏。2019年区域内连续出现现象级“拍地”:旭辉分别以总价4.92亿、4.46亿,竞得榆林安置房北1和北2地块、成交单价达5700元/建筑平方米,溢价9.62%;大东望花板块三年来最大体量土地出让,三块地块分别以6.68亿元、6.71亿元、8.04亿元被新希望、金科、中梁三家房企竞得,一度成为2019土拍热点。如此,多品牌房企的入驻,将让整个汽车城居住品质大大提升,区域发展更具想象。
而地铁四号线的快速开工建设,更是让人们看到了汽车城板块的勃勃生机。未来4号线开通后,将实现大东望花、北部的虎石台与市中心的无缝对接,让大东汽车城与沈阳西南部的新沈阳南站、浑南产业区、长白岛等区域实现“一线联通”。如此,政府导向、产业带动、名企入驻、地铁加持,大东汽车城将成为新的把握区域发展脉搏的重要板块。
4
升级版“长白岛”——曹仲板块起势
作为沈阳“富人区”的长白岛,在极速发展之下,人口密度大、出行拥堵等问题凸显。由此,长白开始向南向西的扇面型辐射,曹仲板块成为新的规划重点。
2019年底,和平区政府对《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9-2024年)》进行了第二次环评信息公示,展示了长白曹仲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的整体规划。其中包括了产业布局、居住用地规划、轨道交通、学校教育等多个方面。
具体内容:和平区曹仲单元位于沈阳市中心城区西部,此次规划为沈阳浑河民族经济开发区两个地块。地块一:现状曹仲屯村拆迁,规划以商业、居住、教育产业为主;地块二:现有辽海船电等较集中工业企业区维持现状功能,周边重点引入电子信息、工业研发设计产业,向外扩展区域以商业、居住为主。本规划区为和平曹仲地区发展规划的一部分。
2020年,计划完成曹仲地块万科翡翠滨江配套小学、初中建设。地块规划的占地3.4万平方米的小学、占地2.5万平方米的初中,拟于2020年交付使用,这将大大缓解长白岛地区学位紧张的状况。如此,曹仲板块将成为长白岛的重要补充。
而从近两年的土拍可以看出,曹仲地区也在逐渐起势。2018年,南堤西路南-1地块以高达11050元/建筑平方米的成交单价被万科摘得,推出万科翡翠滨江;2019年,南堤西路南-3地块顺利出让,方大以10400元每建筑平方米竞得该地块。除此之外,华发在2019年与中东港联合开发领事馆东-2地块,携手挺进曹仲领馆区,打造高端住宅华发和平首府。由此,破万地价、房企争相入驻充分证明了曹仲的价值,加之政府的各项规划,整个区域处上行趋势。
更值得一提的是,地铁九号线的开通,覆盖长白岛内曹仲等板块,不仅填补板块上的交通空白,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个区域的价值。
5
沈飞搬迁“新沈飞板块”打造北部CLD
沈飞,对于沈阳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以前,它引领着中国民族航天工业从此腾飞;而现在,它将引领沈阳新生活、酿造新的城市文明!
2019年7月10日,航空工业沈飞官方自媒体账号发布《航空工业与辽宁省政府签署搬迁合作框架协议》,沈飞搬迁终于“官宣”。从政府宏观规划看,搬迁后,沈飞原址850万方土地将成为皇姑区产业及商业发展高地,将把皇姑区的发展中心从黄河大街逐步东移,与之临近的陵北街、梅江街、鸭绿江街将成为皇姑区打通南北交通的三大新兴街道,进而形成新沈飞板块。
而新沈飞板块,西部是黄河大街沿线,东部是鸭绿江街沿线,承接了皇姑三台子和首府新区两大区域,且临近北陵公园大片天然绿地。如此搬迁之后板块内将产生的大体量土地,无论是整体规划出让,还是分阶段开发,都有利于区域内城市配套的再升级,新沈飞板块价值不言而喻。
不仅如此,板块内田义高铁站,更为区域价值加码,作为城市核心交通枢纽,未来势必带来超高的人流、物流资源,由此北部中央财富凸现。同时,板块北侧万达项目已启动建设,预计两年内开业,商业配套也已经就位。而目前板块,已有美的这样的品牌房企入驻,打造美的瀚堂、美的瀚悦府,双子闪耀新沈飞板块。如此多重利好之下,北部中央生活区雏形已现。
7. 高新区5年内拆迁村名单 西安市高新区细柳街办大羊村何时启动拆迁计划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08-05
8. 2022年高新国际社区沣河西岸上南丰安置房建设能启动吗
目前已启动前期准备工作,根据最新的疫情防控要求,与相关部门充分沟通后适时启动相关村回迁选房工作,请大家密切关注居委会公告
9. 天桥区2022年改造计划
沉寂了许久的济南市天桥区将迎来大发展!3年内,天桥区将拆迁1000万平,供地10000亩,计划到2023年全面实施115个城市更新项目,惠及居民10万余户。
对于天桥区来说,这是一个大手笔!对于天桥区的老百姓来说,天桥的大开发终于开始了!
为了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全新理念实施全域城市更新,助力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建设,推动建设“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为天桥区城市更新行动出谋划策、献智献力,11月27日上午,天桥区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引领下的天桥城市更新行动专家研讨会。会议提出计划到2023年全面实施115个城市更新项目,惠及居民10万余户,实现发展空间全面拓展、城市品质全面提升、综合功能全面优化,成为济南新的城市天际线。
拆供结合
三年完成供地10000亩 城市更新全域展开
位于水屯北路与联四路交叉口的成大社区现场施工正酣,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建成小清河风貌带上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特色区域。“成大社区是上个世纪的老旧小区,之前那里生活条件较差,居民们都盼着搬迁,今年7月15日,成大社区低洼地区搬迁项目启动后,299户居民仅用10天全部签约,同步推动房屋拆除。”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没有拆迁就没有天桥脱胎换骨的变化”,拆出来、供出去是检验城市更新成效的重要标尺,为此,天桥区全力以赴推进拆迁供地。
近日,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关于征求《城市发展新格局之“中优”——近期重点打造片区和项目行动方案》意见建议的公告,天桥区改造更新小清河——黄河之间地区被列为全市重点打造的5大片区之一。据悉,天桥区正积极对接深规院,对前期制定的《黄河南岸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与重点地区城市设计》进行优化完善,加紧编制泺口二期、新徐——丁太鲁、药山南等重点片区详细规划,以规划先行引领城市更新。
该区确定三年完成拆迁1000万平方米、供地10000亩的目标,今年完成拆迁300万平方米、供地3000亩。截至目前,全区已完成拆迁218万平方米,实现供地3785亩,新开工建设326万平方米,达到了历年同期最好水平。其中,除了成大社区外,标山二期37天完成签约1056户、签约率达到70%,展现出天桥人的硬核担当。
新旧交融
重现泺口古镇盛景 建设“产城河”共融标志区
“天桥区未来发展要实现五个转变,即由边缘到中心转变,由灰色到绿色转变,由分散到融合转变,由粗放到精致转变,由低效到高端转变。”研讨会上,济南市规划院规划设计三所所长周东围绕小清河——黄河片区与“中优”“北起”战略作了主旨发言,他坦言天桥区存在旧厂房、旧企业、旧居区较多,一直以来地域特色不突出,风景平庸无奇等问题,要通过城市更新,赋能赋绿,在原有历史底蕴的基础上形成区域特色。
据悉,《城市发展新格局之“中优”——近期重点打造片区和项目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把改造更新小清河——黄河之间地区作为重点,全力打造泺口古镇文化区,打造黄河几字湾丁太鲁三角区。
对此,天桥区住建局局长、区城市更新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主任黄光秀表示,根据规划部署,泺口二期将建设8座超高层建筑,同时注重重现泺口古镇盛景,建设“产城河”共融标志区。成大——国棉一片区将打造小清河风貌带上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特色区域。药山南片区将打造集城市综合体、高端商务和居住于一体的产城融合示范区。新徐——丁太鲁片区将建设展现黄河文化、集聚高端业态的文旅新城,建设冰雪世界和星级酒店群,打造“黄河之窗”文旅城。中恒——四建片区将打造新旧动能转换商贸总部基地。
“3个月时间我区14个拆迁改造类项目有序推进,成大片区安置房、标山二期、四建-交运等9个项目已完成或正组织实施征迁;泺口二期项目规划方案已上报等待批复,已启动项目征收冻结程序;中恒金至、王炉北辛等4个项目已编制完成规划方案,正全力推动后续相关工作。保留提升类已组织实施1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将于2021年8月前全部完工。铜元局街、仁丰前街、北坦大街等环境提升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黄光秀说。
层层创新
采用“政府补贴+平台融资+社会资本参与”融资机制
“改造老旧小区的同时,改造地下管网,有效解决居民长期反映的逢雨必淹问题,实现地上地下改造一举双得。”天桥东街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日,新时报记者来到天桥区乐康街,那里之前老旧小区云集,现在旧墙面被刷上了新石灰,下水管道也进行了疏通,雨天不积水了,旱厕不堵塞了,居民群众满意度颇高。
这些群众的赞扬,跟创新更新理念密不可分。今年来,天桥区突破传统老旧小区改造方式,对保留提升类项目从楼内到楼外、从地上到地下、从基础设施到绿化景观,进行全域规划、系统设计,十几项功能设施同步规划建设,实现“地上一张图,地下一张网”。既有效避免了传统改造模式造成的重复建设,又给居民生活环境带来了根本性、颠覆性的变化。其中,天桥东社区被列为2020年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试点,义合社区被列为“4+N”改造融资模式省级试点。
此外,据了解天桥区城市更新项目总成本逾1000亿元。为解决启动资金问题,该区抢抓国家开发银行支持济南城市发展战略机遇,为后续项目启动作出了样板、趟出了路子。与此同时,采取“政府补贴+平台融资+社会资本参与”运作方式,运用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介入。
在运作模式上,天桥区在全市率先成立城市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征收拆迁项目的土地熟化主体,搭建起城市更新的市场化运作平台。
普惠群众
新增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等配套设施约4500亩
关于天桥区城市更新项目给居民带来哪些便利,研讨会也进行了介绍。
据悉,天桥区城市更新项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宜拆则拆、宜改则改、宜留则留,分类别、分标准、分阶段进行改造提升。拆迁改造项目,优先开工建设安置房。保留提升项目,重点改造完善小区配套和市政基础设施,提升养老、托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品质高端、配套完善的新社区。且注重激发居民参与改造提升的主动性、积极性,注重调动小区关联单位和社会力量支持、参与改造,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天桥城市更新行动全面覆盖黄河南72平方公里,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我区采取召开居民代表会议的方式,广泛征求、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切实提高居民群众参与度、支持度。”黄光秀说,随着城市更新行动深入推进,将新建住宅及商业设施约1500万平方米,提升住宅房屋556万平方米,新增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等配套设施占地面积约4500亩,新增绿地面积约2300亩,补齐城市配套和人居环境短板,完善社区治理和服务,推动城市品质化、功能现代化、业态高端化。
“天桥区现已成为全市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主战场,省市一些重点片区、轨道交通、桥隧建设等重大项目在天桥展开,天桥的发展战略逐步上升为省市发展战略。”天桥区委书记韩伟表示,将在落实城市更新行动任务中走在前列,为省、市城市更新趟出路子、创出经验,天桥重任在肩、责无旁贷。近期,天桥区对全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在发展格局上进行了深化细化,提出着力构建南北贯通、东西连接、两岸呼应的“三条天际线、六大标志区”,即济泺路两翼城市发展天际线、小清河两岸城市发展天际线、黄河两岸城市发展天际线,工商河商端口文化引领区、北湖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泺口国际商贸区、药山都市工业示范区、丁太鲁黄河文旅标志区、桑梓组团产城融合区。相信在社会各界的悉心指导与热情参与下,天桥城市更新行动将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加快建成连接省会“中优”和“北起”的城市新地标、最美天际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