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谁知道“北京时代青年人文科学交流中心”
http://www.new70.net/
http://www.whizkid99.com
北京时代青年人文科学交流中心成立于2000年12月,主要经营范围为: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培训、企业管理咨询、组织展览展示活动、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科技交流等。
⑵ 除了“一席”国内还有哪些比较好的演讲平台
听道系列讲坛,是在上海由戴剑飚博士发起,并联合蒋昌建、简昉、冯鑫、秦畅与众多洋溢创新精神的“心灵捕手”共同精心策划,以剧院式独立演讲的形式,在上海市信息化企业家协会、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人民网、暴风影音等机构的联合扶持下推出。作为一个公益性的创新智慧交流平台,听道目前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开设演讲分享活动。 每一期听道讲坛,均由数位知名人士、拥有独特思想的草根,立于舞台中央自由演绎,与众分享其非凡之观点与体验。
⑶ 人文交流的概念及含义是什么 人文交流=文化交流吗
文化交流是不同主体之间在文化方面的互通有无。文化交流与物质交换相对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文化交流包括:
①文化产品的交流。例如,翻译出版外文书籍、跨国文艺演出;等等。
②人员文化性交流。例如,到另一文化共同体学习、考察,等等。
人文交流与文化交流两者关系:
1、从人文交流的广义来看,人文交流就是文化交流。
2、从人文交流的狭义来看,人文交流特指文化交流中的人员交流。
总之,或者人文交流=文化交流,或者人文交流<文化交流;需要根据上下文认定人文交流的含义。
(3)国际青年人文交流平台有哪些扩展阅读:
如果没有文化差异,没有因文化差异产生的势差,就不会很好的进行文化交流。例如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之间是最容易产生文化交流的。在不同的文化圈层中,也能产生很好的文化交流。
但是,其前提条件是各文化主体之间须有很强的文化生产力,须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须有文化自主权。他们的交流一般只会发生在各自尊重对方的前提条件下。
此外,文化入侵现象,强势文化压制弱势文化现象,都不是文化交流的表现。文化交流须有起始点和机会的平等。顺从,勉强等都不是文化交流的本义。
文化交流意义:
1、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中印两国文化底蕴深厚,印度人过简朴生活、追求高尚精神的人生哲学,非暴力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观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很有借鉴意义。同样,很多印度人也认为中国人刻苦勤奋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也是他们建设现代化国家所需要的。
2、增信释疑,加强合作。信任的缺乏缘于不了解。中国人不了解印度的历史和正在发生的变化,同样,许多印度人不了解中国的过去和当今。这种文化上的隔膜和交往的不畅不仅影响到两国经贸活动的开展,还影响到潜力的挖掘。
3、复兴东方文化,创造亚洲世纪。亚洲世纪正在初步展现,但它的内涵应包括“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是两国经济的高速增长,“软件”则是在两国文化交融和互动基础上产生出的新的东方文化。“硬件”重要,“软件”也一样重要。“软件”是“硬件”的支持基础和保障。
⑷ 青年人大的青年人大媒体平台
青年人大以“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为口号,以校园主流报纸为办报目标,以“关注影响人大发展的重要事件和学生权利的保障”为核心价值体系,逐步形成了机关报、社区报、新闻纸三者的有机统一体。
截至 2014 年 7 月,《青年人大》已出版发行了 375 期;自 1996 年创刊以来经历了五次改版,形成了以《青年人大》正报为核心,系列刊物《青人观察》、《青人人文》、《天下评论》、《青人画报》、《体育校园》、《好好看》六大副刊为延伸的综合型学生报纸。
《青年人大》正报
中国人民大学校团委机关报《青年人大》创刊于1996 年5 月18 日。1998 年1 月10 日,时任校长李文海教授为《青年人大》题写报头并沿用至今。创刊以来,《青年人大》跟踪受众需求,以读者阅读习惯为导向,主动持续地对内容和风格进行调整改进,对版面进行创新。目前,《青年人大》正报常设版面按照照新闻产品类型分为言论版,专题版,消息版,社区版及图片版等,此外,根据报道内容和焦点不定期地增设专版,如人物版、生活服务版、学术文化版等,在发挥团委机关报思想导向作用的同时,主动服务同学的校园生活。正报新闻产品强调“一个主题,多个角度,多层次解读”,突出“受众主体”观念,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积极寻求突破,以求更好地践行理念、服务读者。
《青人观察》
2007 年 9 月,《青年人大》深度类副刊《青人观察》创刊。2008 年,《青人观察》邀请到新闻学院泰斗方汉奇教授题写报头。《青人观察》立足人大校园,以深入报道新闻专题为主要特色,用敏锐的洞察力关注校园动态,用深度的视角挖掘新闻事件。方汉奇教授曾如此评价《青人观察》——“贴近受众,贴近时代,贴近社会,可以把你们的专题报道当案例”。“观察聚焦时代,视界覆盖校园”是《青人观察》一贯的坚持。
《青人人文》
2007 年 9 月 28 日,《青年人大》报社原编辑中心与文化部合并,文化类副刊《青人人文》创刊。
《青人人文》是《青年人大》人文关怀的集中抒发地,报道选题以近期新闻为切入口,辐射人类社会各个精神领域,以人文视角关注、剖析、评论当下各种文化现象、事件和人物,寻找其在大学校园里的支点和投影,引发人大人的思考,与此同时为人大人提供一个意见表达的渠道,为人大校园中的人文品牌的积淀添砖加瓦。
《天下评论》
《天下评论》创刊于 2002 年 11 月,形式几经更改,如今恢复到创办之初的四个版。《天下评论》秉承言论立报的理念,以“评议时代,论道天下”为己任,关注天下风云大事,关注校园身边小事,深度思考,理性挖掘,冷眼审视,以人大人之精神,挥洒人大人之豪情,着力打造一份视点角度独到、见解分析深刻、立意高远、特色鲜明、元素多样的精品副刊。
《青人画报》
《青人画报》创刊于 2007 年 10 月,脱胎于摄影副刊《影像滂沱》。作为用图片讲述生活的摄影类报刊,《画报》强调图片的拍摄创意和思路,通过视觉感官生动阐述,折射别样的校园摄影,以高质量的视觉审美感染同学,顺应当前读图时代的传媒潮流。
《体育校园》
《体育校园》创刊于 2001 年 10 月,是人大校园内唯一的一份体育报纸,是创立最早的青人副刊之一,同时也是《青年人大》报社唯一一份定期独立发行的专刊。
《体育校园》立足人大,放眼高校,以人大校园内各项体育赛事以及校内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为焦点,并且着眼校外,针对同学们所关心的国际、国内重大体育事件,从大学生的角度进行报道和评论,发出大学生自己的声音。
《好好看》
《好好看》创刊于2007 年6 月,前身是《青年人大》生活副刊。立足人大校园及周边潮流地带,提供最新的学习、生活、娱乐等各种资讯。它以“打造校园版的《精品购物指南》”为目标,坚持以敏锐、独特的视角解读校园时尚,倡导健康、高品质的生活理念,深受大学生的喜爱。 青人视频由视频部出品,是青年人大视频部向外推出的高质量传媒产品,也是人大第一个学生视频新闻媒体。与青年人大旗下的《青年人大》报系、青年人大网站、青人手机媒体、青人社交媒体并称为青年人大五大媒体。
青人视频以青年人大内容资源为基础与依托,用影像视频的方式记录着人大的校园新闻。部门成员使用专业的摄像器材,拥有丰富而成熟的摄像、出镜、采访、策划、评论及后期编辑经验和技术。
2008 年起,以优酷网、校团委网站为发布平台,以人人、微博、青人网、人大新闻网为推广平台,青人视频推出了常态化的新闻消息类节目《青人影像快讯》和《青人影像播报》,涵盖校内各类活动、会议、演出、讲座及比赛等等。
2011 年 12 月,立足于追求新闻视频产品内容质量本身,青人视频推出了《青人影像专题》,这是一档深度报道视频节目,首次出现了主播评论内容,融合了多种报道手段,提升了产品质量。一年后,青人视频与学校党委宣传部合作,将原来的播报改版为《电子屏青人影像播报》,每天在校内三块 LED 大屏幕循环播放,报道一周内校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师生提供最新资讯,成为人大对外的一个展示窗口。
此外,青人视频还参与报道人大重要事件、负责青年人大及校团委的宣传工作,一系列高质量、充满创意的视频在青年人大招新、社庆的宣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受好评。 青人视频以弘扬人大文化、培养视频人才为己任,为热爱电视新闻和视频制作的学子提供实践的平台。
随着更多充满创意的同学的加盟,青人视频逐渐将视角投向纪录片、微电影、微视频的制作,产品也尝试着走出校园。
如今,青人视频入驻首都高校传媒联盟常会媒体,拥有更宽的视野,更广的空间,更多的发展机会。 青年人大网站(youthruc.ruc.e.cn)的前身是《青年人大》网络版,始建于 1998 年。十余年来,网站从报纸的网络平台这个单一的身份,逐步发展为独立编辑运作、即时更新、原创与报纸内容相结合的综合网站。
2004 年,青人网开始走上规范化运作道路,申请了正式域名。网站至此完成初步形态构建;2010 年,网络部重新制作青人在线,紧跟时代潮流,引入最新的网络开发技术,使得新网站具备更强的可塑性,促进了纸质媒体向电子媒体的过渡;2011 年 5月,初次改版后的青人网正式运营。 改版后的青人网重新进行定位,更新栏目名称,制作网络专题,完善日常编辑制度;2012 年 12 月,青人网基于wordpress 框架进行了全新改版。改版后,网站界面简洁大气,平台兼容性强,优化了手机、平板电脑等的登录方式,并且充分借助微博、人人、微信等新媒体形式进行网站的日常推广。
为了保障青人网的正常运营和健康发展,网络部的内部不仅仅有内容编辑人员,还有技术研发人员,两者共同负责青人网的技术支持、网站优化、内容编辑和专题制作。
目前,青人网的又一次改版正在酝酿中,网络部积极寻求更加美观的网站主题与形式,完善已有版块,开发新的模块,努力将青人网建设成为具有个性特色、广受关注的门户网站。
青年人大手机媒体主要指青人手机报,由移动传媒部出品运营。青人手机报以报社资源为依托,以移动终端为传播媒介,以高效率、强交互性、形式多样为特点,成为人大校园移动传媒的标杆旗帜 。
青人手机报创办于 2008 年 4 月,是青年人大为了给广大人大师生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服务,进一步扩大影响力而创办的手机媒体产品,也是青年人大尝试新媒体新闻表达的一种新形式。
青人手机报原由公共媒体部负责运作。为适应报社发展要求,2009年3月,青人手机报并入网络部,并进行了全面改版。4 月 9 日,改版后的青人手机报发送第 1 期。5 月 4 日,青人手机报推出在线网络版,并实现了手机报与在线网络版同步发刊;2010 年 6 月,移动传媒部成立,全力负责并开拓手机报业务;2012 年 10 月日,移动传媒部在半年的内测基础上,发出了青人手机报彩信版第一期;2014 年 2 月,手机报登陆青人微信,满足了联通、电信等用户的需求。截至 2014 年 6 月,青人手机报用户包含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 7000 余人,分布于各年级、院系,且仍然在不断增加。
青人手机报秉承立足青人、面向人大、服务同学的宗旨,凸显新闻资讯特色,及时传递信息。目前的青人手机报常设天气、通知、讲座、活动、小编等栏目,教学周内周一到周五每天发行“青人手机报”,周日发行“青人看天下”特刊。
通过及时提供各类服务资讯、校内外讲座活动预告,发送常设的天气预报、考试指南、出行建议等人性化信息提示,青人手机报已成为广大用户所信赖的信息源。在青人手机报的日常编发工作中,移动传媒部注重用户体验及意见反馈,不断改进完善,努力成为人大校园内受欢迎的公共信息发布平台。
青年人大社交媒体主要包括青年人大微博、人人和青年人大微信公共平台,分别由网络部和移动传媒部运营。青年人大社交媒体作为青人官方网络平台,是展示青人形象、传播青人产品、加强与读者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是报社探索新媒体领域的重要举措。青人社交媒体在以往产品的“传递”功能之外更加重视“互动”功能,利用成熟的社交网络平台以及庞大的社区用户群来“发行”产品、收集反馈、塑造形象、扩大影响,已成为盘活青人媒体资源、助力全媒体发展的关键力量。
青年人大官方微博
青年人大微博由网络部运营,已经获得了媒体官方认证,是同级学生媒体中最早开通使用的微博官方帐号之一。
自从 2011 年 4 月 25 日发出第一条微博之后,截至 2014年9月4日,青人微博共发出4232条微博,粉丝达到13580人,与青年人大四大部门微博(公关、摄影、人文、体育校园)一起,形成了青年人大官方微博体系。
青人微博整合了报社多种新闻产品,成为集新闻信息发布、报社产品推广、公关活动互动为一体的综合平台,也是最直接接触受众的渠道之一。通过信息发布、制造话题、互动、转载等,青人官方微博的知名度得以提升,青人的品牌形象也得到了有力的推广。
同时,青人官方微博还对青人网、青人微信、青人影像播报、“走近传媒”系列讲座等产品与活动进行二次加工与深度解读,从而更有效率地推送至读者眼前,更好地配合报社各产品与活动的宣传。
在新浪微博中搜索“青年人大”,欢迎关注我们,获取精彩内容!
青年人大人人主页
2008 年 3 月,鉴于人人网在校内的普及,青人创办了自己的人人网主页,由网络部负责运营。
青年人大人人主页主要及时发布各类讲座、活动的信息,同时通过后期上传照片、文字报道来跟进活动,让同学们在“闲逛人人”的时候能了解到一些切实有用的资讯和相关的活动报道。截至 2014 年 6月,青年人大人人已有 6066 位好友,来访量达到 67466 次。鉴于主页好友人数的限制和媒体信息发布的需要,2013年5月,青年人大还开通了人人公共主页。
在人人网中搜索“青年人大”, 即可关注我们。
青年人大微信公众平台
青年人大微信公共平台创办于 2013年 6 月,是青年人大为了扩大校内外影响力、助推报纸精品内容、增强与读者互动而创办的新媒体产品,由移动传媒部负责运营。
青人微信目前一般每周推送 5 期,周一、周三、周五主要为青年人大报纸的精品专题和微信团队原创内容等;周末进行与读者的话题互动。遇到重要的即时性新闻和活动时,微信公共平台会增加特刊,推送最新最详细的咨询。截至 2014 年 6 月,青年人大微信公众平台已推送微信154期,关注者近5000人。
移动传媒部对微信编辑与推送的规范制定了严格的制度,并在发布《青年人大》报纸精品内容的基础上不断尝试、不断突破。在接下来的运营中,微信团队还将推出语音消息、开拓更多的原创内容、进一步增加与读者的互动。
⑸ 有没有比较好的青少年交流网站国内的和国外的
http://www.chinaren.com/ 中国人
⑹ 有哪些网站可供青少年国际交友的
英语的语音聊天室,里面有很多的老外,你注册下可以通过语音和打字,和老外英语交流,这几个都可以的,祝你好运哦:)~ http://messenger.msn.com http://www.yahoo.com http://www.icq.com http://www.ninemsn.com.au http://www.msn.com http://www.skype.com (for speaking with microphone/headphones) 另外,精选几个国外英语学习,论坛网站,国外英语论坛,有很多在线的外国人: 1.To Learn English.com http://www.ToLearnEnglish.com 对象:学英语人士 2.Enet.com http://www.enet.com/elt/
⑺ 全球九大国际青年组织是哪九大
1. 国际文化俱乐部
这是一个可以让你遇见不同背景的学生的机会,并从中学习新的文化。
2.各类艺术社团
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有多么多才多艺。现在你应当将你的才能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学校当中有各类艺术团可以供你施展才华。如果你有动听的声音,那么你可以参加合唱团,为整个学校演唱小夜曲。如果你的音乐才华表现在你的指尖,那么也有很多俱乐部适合你。有些学校有韩国打击乐俱乐部、牙买加铜鼓俱乐部,而有些学校甚至还会有口哨合唱团。当然,如果你觉得你属于舞台,也有许多戏剧俱乐部可以供你大展鸿图。这些俱乐部也很适合对灯光、声音控制有兴趣的学生。如果你的朋友经常因为你说的笑话而捧腹大笑时,你可以考虑去参加喜剧社。你可以选择系列小喜剧,这类喜剧要求你事先写出一个故事。你也可以选择即兴喜剧,这会更加考验你的临场应变能力。如果你更加喜欢晃动你的身体,那么舞蹈社团更加适合你。学校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舞蹈社团,包括街舞、莎莎、交谊舞等等。这些表演组有不同的级别,而试听时对所有人开放。所以,即使你没有任何经验,你也可以去试试。
3.学术/专业社团
有些学生社团更加倾向于去深入了解他们在课堂中的学习内容,并且为将来的研究生学习做准备。这些学生通常会成立一个数学或者物理俱乐部,通过这样的社团去找寻与自己有相似兴趣的学生并且更加深入了解自己的专业。另外有些学生会通过参与到将来会去法/医/商学院的学生组织的社团中去,来为自己的将来作准备。有些年轻的企业家们可能会成立一个组织在学校中利用一切商机小试牛刀。如果你喜欢政治,那么你可以继续参与模拟联合国。这些社团对你大学毕业以后的生活极其有利。通过这些,你可以结识到很多与你有同样职业规划的人,而且他们总能给你一些关于未来的建议。如果你是对法学院感兴趣的,你可以参与到法律预科学生组织的社团中去,他们可能会在你准备法学院申请的时候祝你一臂之力。
4.兄弟会姐妹会
兄弟会姐妹会是校园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兄弟会只有男生,而姐妹会只有女生。
5.运动俱乐部/校内运动比赛
一些在高中非常出色的运动员在进入大学后决定专心学习而不再在校队中担任职务。而另外一些人只是想和其他同学一起玩玩,并且做些运动。不管你的初衷是什么,总是会有许多运动俱乐部和运动团队适合你。运动俱乐部不需要你像在校队上那样的训练强度,而且任何级别的人都可以参与。如果你想参与到一些激烈的比赛中去,那么学校里各个不同的队伍可能是最好的选择,你可以通过参与其中的一个队伍与你的同学们一比高下。大多数学校有许多美国运动的队伍(篮球、室内足球的队伍)但是很多其他你喜欢的运动可能不是那么普及。(网球、乒乓球)。当然,你也可以召集一群同学成立一个你感兴趣的俱乐部。
6.活动社团
有一些学生社团是针对某些问题而成立的社团。如果你有一个特别关注的问题的话,你可以去寻找一些与你有相同爱好的同学成立一个组织。
7.宗教社团
如果你有兴趣去了解你的精神世界,那么一定会有许多学生组织帮到你。根据不同地域的学生分布,学校里会有很多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穆斯林以及佛教组织。当然也有讨论宗教融合的社团,这些社团希望把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团结起来。就像其他的文化社团,这些俱乐部由不同背景的学生组成,而这些学生想要分享自己的背景并且去接触新的文化。这样的社团可以为提供学生各类意见,从伦理道德问题到如何放松自己。
8.志愿者
学校中也会有很多致力于志愿者服务的社团。一些学校处于人道主义支持位低收入家庭建造房子。另外的会为周边社区提供服务,比如说为周边的初高中学生提供辅导。不同的组织也经常被联合在一起去处理一些突发状况比如说海底地震和新西兰飓风。你会遇到很多有强烈人道主义观念的学生,也会见到很多伟大的人,同时为社会做一些有用的事情。
9.其他社团
关于大学社团的一些大致分类。当然也有一些不在这些分类里。如果你想要的社团没有的话,你可以试着去创建一个!想办法找一群学生去加入你的社团吧。大多数学校支持学生开展新的社团。如果你需要资金的话,你也可以问学校要!、
⑻ 国际人才交流平台可以叫什么名字
摘要 就是叫国际人才对接交流平台
⑼ OMEGLE除了这个网站还有什么与外国人交流的平台
msn,skype都可以,只不过比较麻烦,就像用qq随机加一些在线的陌生人一样
⑽ 国外有没有什么青少年交流的网站
想用英语交流的话,就安装一个skype的聊天软件啊,想加哪个国家的朋友任你选,连年龄都能选,比MSN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