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国际知识 > 国际背景下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国际背景下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布时间:2022-06-04 17:17:32

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内容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其次,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小康生活的界定:

类似于国际上通用的生活质量的涵义,包括物质生活状况——食品、衣着、住房、交通等物质条件;生活环境状况——包括空气、交通、水质、绿化等方面;社会环境状况——包括社会秩序、生活安全感、社会道德风尚等内容。

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把小康社会界定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小康的社会属性方面,即“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

其二是小康的实现水平方面,它“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网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哪些具体措施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自主创新能力显着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性国家行列。居民消费率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城乡、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和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深入落实,全社会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基层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着增强。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着增强,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经济上: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③ 重要战略机遇期背景下怎样才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进行全面而辩证的分析。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一个事关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的重大判断。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不同以往的风险和挑战,能否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关键取决于我们在新形势下的认识和作为。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牢牢把握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科技革命方兴未艾,以及国内物质技术基础和内生动力不断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等给我们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奋发有为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和原则,体现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的总体要求。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准确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内涵和新要求,准确领会党的十八大关于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的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着力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和系统性,切实加大各项任务的推进和落实力度,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着力增强文化软实力;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通过全面落实“五位一体”总布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目标,突出了改革开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战略地位。我们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迈出实质性步伐,以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军的号角。

④ 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搞好经济建设,而发展生产力,需要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的环节与部分;同时需要对外开放,利用外资解决我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以此来解决我国技术落后、管理经验不足和优秀人才缺乏的问题。

⑤ 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法如下: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出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和启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促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是中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耀眼标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加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着优势。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设立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又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途径和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近代以来,追求现代化的一个阶段性目标。

⑥ 论述如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个问题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坚持5位一体的发展战略,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进行努力。

⑦ 请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分析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征程上的一个阶梯,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梦,凝结了一代代中国人前赴后继不懈奋斗的心血。

在苦难深重、命运多舛的历史磨炼中,中华民族从未放弃过对伟大梦想的向往和追求;在呕心沥血、自强不息的艰苦奋斗中,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实现伟大梦想的前进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标志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将开启向圆伟大中国梦冲刺的历史时刻。

(7)国际背景下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扩展阅读

经济发展主要是六点要求:

第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第二,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两个“倍增”,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第三,通过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使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第四,通过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使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着;

第五,通过继续实施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第六,通过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阅读全文

与国际背景下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9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9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