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韩国资讯 > 韩国皇宫为什么用黑瓦

韩国皇宫为什么用黑瓦

发布时间:2022-06-09 12:32:00

‘壹’ 故宫简介

北京故宫简介
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皇宫,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占地72万平方米,屋宇9999间半,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为一长方形城池,四角矗立风格绮丽的角楼,墙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建筑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故宫有四个大门,正门名午门。俗称五凤楼。其平面为凹形,中有重楼,重檐为庑殿顶,两翼各有重檐楼阁四座。明廊相连,宏伟壮丽。午门后有五座精巧的汉白玉拱桥通太和门。东门名东华门,西门名西华门,北门名神武门。
故宫宫殿的建筑布局有外朝、内廷之分。内廷与外朝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此外还有文华殿、武英殿、御花园等。
太和殿
俗称金銮殿,在故宫的中心部位,是故宫三大殿之一。建在高约5米高的汉白玉台基上。台基四周矗立成排云龙云凤望柱,前后各有三座石阶,中间石阶雕有蟠龙,衬托以海浪和流云的“御路”。殿内有沥粉金漆木柱和精致的蟠龙藻井,上挂“正大光明” 匾,殿中间是封建皇权的象征——金漆雕龙宝座。太和殿红墙黄瓦、朱楹金扉,在阳光下金碧辉煌,是故宫最壮观的建筑,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构殿宇。
中和殿 故宫三大殿之一,位于太和殿后。平面呈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顶,正中有鎏金宝顶。形体壮丽,建筑精巧。
保和殿 故宫三大殿之一,在中和殿后。平面长方形,黄琉璃瓦四角攒尖 顶。建筑装修与彩绘十分精细绚丽。
乾清宫 在故宫内庭最前面。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交泰殿 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平面呈方形,黄瓦四角攒尖顶。清代封皇后,授皇后册、宝的仪式和皇后诞辰礼都在此举行。
坤宁宫 在故宫“内庭”最后面。明时为皇后住所。清代改为祭神场所。其中东暖阁为皇帝大婚的洞房,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均在此举行婚礼。
游览故宫,可以从天安门进,也可以由后门---神武门进。进入天安门,穿过一片青砖铺地的广场,便到达紫禁城的正门---午门。这里城墙高大,城门楼巍峨壮观,给人以无比威严的感觉,使站在这里的人自己感到渺小,这是古代统治者利用建筑艺术来为增强其帝王威慑力量服务的一个最突出的例子
穿过午门,又是一个大广场,广场上有一金水桥。过桥经太和门便是雄伟的太和殿。从高处看,金水桥和流经广场的那条御河,其形状恰像一把巨大的弓。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穿过乾清门,便进入内廷,内廷分中路、东路和西路三条路线。如果是半日游,这三条路线只能游一条,一般可走中路。走中路可看皇帝的卧室(乾清宫),放置皇帝印玺的地方(交泰殿),皇帝结婚的新房(坤宁宫),嫔妃所住的地方(其中有的已辟为展厅)和御花园。一般来说,用半天时间游故宫,比较吃力。以安排一日游为佳。如有时间,可安排二日游。
故宫处处体现中国文化,
故宫的许多细节都有某种象征意义,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文化精粹。“紫禁城”这个名字就和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有关。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为皇宫也是人间的 “正中”。“禁”则指皇室所居,尊严无比,严禁侵扰。
故宫房屋有9999间,每个门上的铜门钉也是横竖9颗。这种奇特的数字现象和古代中国人对数字的认识有关。古代人认为“9”字是数字中最大的,皇帝是人间最大的,所以必须用对应的“9”。“9”的谐音为“久”,意为“永久”,所以又寓意为江山天长地久,永不变色。
细心的游客会发现故宫里建筑的名称,都有“仁”、“和”、“中”、“安”等字,如天安门、太和殿等,这些字所代表的意义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中正”、“仁和”,突出了传统的儒家理念。
皇帝、皇后居住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名字也和儒家经典《易经》有关。《周易》说,“乾”象征“天”,代表“男”;“坤”象征“地”,代表“女”;中间的“泰”意为“平安、畅通”,整个意思即为“天地交泰”,暗示帝后关系和谐,再加上“清正”、“宁静”,把一个皇宫生活想象得异常美丽。
故宫里的颜色也有深奥的寓意。故宫多用黄色琉璃瓦,室内的颜色也多为黄色,乾清宫的布置尤其突出。这种用法来源于古代经典《尚书》中的五行说。古人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五种元素相生相克,世界因此变化不定。“黄色”代表“土”,土是万物之本,皇帝也是万民之本,所以皇宫多用黄色。
故宫中唯一使用黑色琉璃瓦的建筑是藏书楼文渊阁。在五行中“黑色”象征“水”,“水”可以克“火”,所以藏书楼用黑瓦,代表水克火,取防火之意。设计用心可谓良苦。
在欣赏恢宏的外在建筑物的同时,仔细品味每一个建筑所象征的文化意义,才会兴趣盎然,情趣隽永。了解物化了的中国文化,才能了解伟大的故宫。
转自
台北故宫简介
位于阳明山脚下的台北故宫,依山傍水,占地宽广。这儿的中国宫廷式建筑气势宏伟,地理位置理想,自民国54年落成以来即成为重要的地标之一。馆内典藏历代文物多达六十万件以上,碑帖画册等尽悉收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全世界最多的无价中华艺术宝藏,其收藏品的年代几乎涵盖了整个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博物院仴万件收藏品中,大多数是昔日中国皇室的收集品,皇室收藏则始自一千年前的宋朝。
台北故宫自民国九十年八月十四日起,展览馆局部开放拍摄,全馆禁用闪光灯。惟于展场内摄影取得之文物及展场设画面或影像,仍拥有专属权,仅得供个人留念、观赏之用,不得基于商业或非商业目的公开播送、金开上映或改作、散布、发行。
转自
沈阳故宫简介
清初皇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在辽宁省沈阳市旧城中心。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有建筑90余所,300余间,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明天启五年,1625),建成于清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7)。
清顺治元年(1644),清政权移都北京后,成为“陪都宫殿”。从康熙十年(1671)到道光九年(1829)间,清朝皇帝11次东巡祭祖谒陵曾驻跸于此,并有所扩建。
沈阳故宫以崇政殿为核心,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中轴线,分为东路、中路、西路3个部分。大政殿为东路主体建筑,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前面两侧排列亭子10座,为左、右翼王亭和八旗亭,统称十王亭,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议政之处。大政殿于清崇德元年(1636)定名为笃功殿,康熙时改今名。殿为八角重檐攒尖顶木结构。在须弥座的台基上,绕以青石栏杆,殿宇八面全由木隔扇门组成。正门前金龙蟠柱,殿顶为黄琉璃瓦绿剪边。殿内彩绘梵文天花,团龙藻井。中路为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分前后3个院落。南端为照壁、东西朝房、奏乐亭;前院有大清门、崇政殿、飞龙阁、翔凤阁;中院有师善斋、协中斋、凤凰楼;后院是以清宁宫为主的五宫建筑。中院和后院两侧各有一跨院,称东宫、西宫。东宫有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西宫有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崇谟阁。
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是文武群臣候朝之处。为五间硬山式建筑,正脊、垂脊及两山的“墀头”均以五彩琉璃镶造。
崇政殿是故宫的正殿,建于后金天聪时,是清初朝会之所,为五间九檩硬山式,俱辟隔扇门,前后有出廊,围以石雕栏杆。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内彻上明造,梁架全部为和玺彩绘。殿前东置日晷,西设嘉量。殿后是凤凰楼,同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永福宫、麟趾宫五宫建在近4米的高台之上,四周绕以高墙,独成一座宫院。凤凰楼建于后金天聪年间(1627~1635),是休息和宴会之所,入关之后,曾存放玉玺、帝王像及行乐图。楼为三层歇山式,深广各3间,四周有围廊,顶盖黄琉璃瓦绿剪边。
西路为干隆四十七年至四十八年(1782~1783)增建。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仰熙斋等,最前面为校马场。
文溯阁是清代收藏《四库全书》的七阁之一,为三重□硬山前后出廊式建筑,黑琉璃瓦绿剪边。梁枋间彩绘“白马献书”图案。东侧有一碑亭,内立干隆亲撰的《御制文溯阁记》(正面)和《宋孝宗论》(背面)。碑文详细记录了建阁经过和《四库全书》的收藏。
沈阳故宫在清朝灭亡后,被辟为博物馆,是中国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先后称为沈阳古物陈列所,奉天故宫博物馆,国立沈阳故宫博物院,故宫陈列所等。1949年以来,对故宫的建筑进行了全面的维修。1955年命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馆。1986年改为沈阳故宫博物院。
转自

‘贰’ “红墙绿瓦”一定是皇宫吗

中国古建有严格的等级制度,通过颜色和建筑形式来区别。比如,黄色琉璃瓦就只能是皇家专用,再比如,故宫里的太和殿,它的屋顶形式全国就只此一家。至于绿瓦,则不是皇家专用色,但普通老百姓是绝对不能用的,老百姓只能用黑瓦。红墙好像没有什么限制,但是黑瓦配红墙通常不好看,对吧?所以几乎没有,反正我没见过,呵呵~

‘叁’ 古装电视剧中,为什么韩国的皇宫只有中国的县衙那么点

电视剧没有钱,搭景简陋。韩国的王宫是按照中国的亲王府的规制建造的。而且一国的国王,比亲王有钱得多。王宫要比王府更大。怎么可能只有县衙一点点。建议你去次韩国。韩国的故宫还在的。你可以去看看。是不是像县衙一样大。

‘肆’ 中国古代皇宫为什么从清朝到清朝,越建越小。

首先,唐代之前皇宫的布局都不是位于城市中央,而北宋之后开始位于城市中央。这样,如果皇宫造的太大,那城市就要相应的扩容,这在古代那种生产力条件下是很难办到的。而唐代宫城完全在城市最北方,理论上可以无限制的扩容。

第二可能是机构的精简和皇权的加强。清代中央部门就是六部和军机处了,这个要比唐代的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精简不少,明代还有内阁和六部各种机构。所以外朝部分会有缩水。

第四个可能是历史的进步,就是随着历史的进步,城市的商业功能和交通功能更主要,相反皇城和宫城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伍’ 紫禁城为啥叫紫禁城

紫禁城”这个名字就和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有关。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 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28宿,其中紫微垣(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为皇宫也是 人间的 “正中”。“禁”则指皇室所居,尊严无比,严禁侵扰。
故宫房屋有9999间,每个门上的铜门钉也是横竖9颗。这种奇特的数字现 象和古代中国人对数字的认识有关。古代人认为“9”字是数字中最大的,皇帝是人间最大的,所以必须用对应的“9”。“9"的谐音为“久”,意为“永久”,所以又寓意为江山天长地久,永不变色。故宫里建筑的名称,都有“仁”、“和”、“中”、“安”等字,如、太和殿等,这些字所代表的意义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中正”、“仁和”,突出了传统的儒家理念。
皇帝、皇后居住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名字也和儒家经典《易经》有关。 《周易》说,“乾”象征“天”,代 表“男”;“坤”象征“地”,代表“女”;中间的“泰”意为“平安、畅通”, 整个意思即为“天地交泰”,暗示帝后关系和谐,再加上“清正”、“宁静”,把一个皇宫生活想象 得异常美丽。
故宫里的颜色也有深奥的寓意。故宫多用黄色琉璃瓦,室内的颜色也多为黄色,乾清宫的布置尤其突出。这种用法来源于古代经典《尚书》中的五行说。古人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五种元素相生相克,世界因此变化不定。“黄色”代表“土”,土是万物之本,皇帝也是万民之本, 所以皇宫多用黄色。
故宫中唯一使用黑色琉璃瓦的建筑是藏书楼文渊阁。在五行中“黑色”象征“水”,“水”可以克 “火”,所以藏书楼用黑瓦,代表水克火,取防火之意。设计用心可谓良苦。在欣赏恢宏的外在建筑物的同时,仔细品味每一个建筑所象征的文化意义,才会兴趣盎然,情趣隽永。了解物化了的中国文化才能了解伟大的故宫。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故宫。《明史》上说,修建这座世所罕见的巨大皇宫役使了10万最优秀的工匠和100万普通劳工,历时15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并无多少改动

‘陆’ 韩国宫殿

景福宫(Gyongbokkung) .
位于韩国首都汉城市中路区世宗路1号,是一座着名的古代宫殿,是李朝始祖太祖李成桂于公元1394年开始修建的第一正宫,其构造酷似北京的故宫有拾阶而上的殿堂,方方正正的楼阁,每个门楣上都有中文字样。中国古代《诗经》中曾有“君子万年,介尔景福”的诗句,此殿籍此而得名。宫苑正殿为勤政殿,是景福宫的中心建筑,李朝的各代国王都曾在此处理国事。此外,还有思政殿、乾清殿、康宁殿、交泰殿等。宫苑还建有一个10层高的敬天夺石塔,其造型典雅,是韩国的国宝之一。景福宫宫外建有围墙,围墙长3626米、高6.7米。王宫的南面有光化门,东边有建春门,西边有迎秋门,朝北的为神武门。光化门里有兴礼门,兴礼门外有一条东西向的运河,河上横跨一造型精巧的锦川桥。在宫苑莲池的中央有一石舫——庆会楼,曾是当年国王大宴宾客的楼阁。1553年由于火灾烧毁了宫北角的一部分,日军入侵时又将宫苑的大部建筑物破坏,到1865年重建时只有10个宫殿保持完整。得以幸存至今的建筑是举行君王继位大典和文武百官朝礼仪式的勤政殿以及用作迎宾馆的两层建筑庆会楼等。宫内设有国家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展出由朝鲜各个历史朝代的珍贵文物,约8万件。
http://travel.people.com.cn/GB/41634/41707/3539808.html有图片

‘柒’ 为什么韩国的宫殿都这么矮小

韩国的皇宫是景福宫,就在首尔,我曾去过,确实非常小,比沈阳的故宫还要小很多,与北京故宫那是天差地别了。可能是因为国家小,资源有限,无法修建大规模的皇宫建筑吧。

‘捌’ 为什么叫紫禁城

“紫禁城”这个名字就和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有关。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 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28宿,其中紫微垣(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为皇宫也是 人间的 “正中”。“禁”则指皇室所居,尊严无比,严禁侵扰。
故宫房屋有9999间,每个门上的铜门钉也是横竖9颗。这种奇特的数字现 象和古代中国人对数字的认识有关。古代人认为“9”字是数字中最大的,皇帝是人间最大的,所以必须用对应的“9”。“9"的谐音为“久”,意为“永久”,所以又寓意为江山天长地久,永不变色。故宫里建筑的名称,都有“仁”、“和”、“中”、“安”等字,如天安门、太和殿等,这些字所代表的意义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中正”、“仁和”,突出了传统的儒家理念。
皇帝、皇后居住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名字也和儒家经典《易经》有关。 《周易》说,“乾”象征“天”,代 表“男”;“坤”象征“地”,代表“女”;中间的“泰”意为“平安、畅通”,
整个意思即为“天地交泰”,暗示帝后关系和谐,再加上“清正”、“宁静”,把一个皇宫生活想象
得异常美丽。
故宫里的颜色也有深奥的寓意。故宫多用黄色琉璃瓦,室内的颜色也多为黄色,乾清宫的布置尤其突出。这种用法来源于古代经典《尚书》中的五行说。古人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五种元素相生相克,世界因此变化不定。“黄色”代表“土”,土是万物之本,皇帝也是万民之本,
所以皇宫多用黄色。
故宫中唯一使用黑色琉璃瓦的建筑是藏书楼文渊阁。在五行中“黑色”象征“水”,“水”可以克
“火”,所以藏书楼用黑瓦,代表水克火,取防火之意。设计用心可谓良苦。在欣赏恢宏的外在建筑物的同时,仔细品味每一个建筑所象征的文化意义,才会兴趣盎然,情趣隽永。了解物化了的中国文化才能了解伟大的故宫。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故宫。《明史》上说,修建这座世所罕见的巨大皇宫役使了10万最优秀的工匠和100万普通劳工,历时15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并无多少改动。
紫禁城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建筑,其材料均是当时最好的。进紫禁城前不妨先到外面的城墙下看看砌墙的砖。这种砖叫澄浆砖,即先将泥土放入池水中浸泡,经过沉淀,取出过滤后的细泥,再把细泥晾干做坯。砖的尺寸也比一般的大,长48厘米,宽24厘米,厚12 厘米,每砖重24公斤,砌城墙共用了1200 万块。紫禁城宫殿的地上用砖,又是另一种,叫金砖。这种砖质地细腻,略带金黄色,敲之铿然有声,异常轻脆,作工自然也要复杂得多。整个紫禁城用砖超过了1亿块。 砖块之间、石板之间的粘合,也用了一种相当精细的材料。这种材料主要包括煮过后捣碎的糯米和鸡蛋中分离出来的蛋清,用它们混合而成的粘合剂不仅粘力强而且平整美观。制造这种中国式“混凝
土”需要成千上万公斤糯米和鸡蛋。
故宫所用木料来自京郊房山县山中,也有的来自江南甚至四川、云南。江南木料多从运河上运来,在 今天东便门处上岸。清代时所用木料也有的来自东北紫禁城的房瓦都是采用预先制作方式,即设计者定出大小和样瓦制作者再根据清单大批制造。不同地方的瓦,花纹也各不相同。
故宫里使用的巨型石块多达数万,其中最大一块在保和殿后面。这块上雕九条蟠龙的巨石长16.57米, 3.07 米,厚1.7米,重约250 吨。从产地房山向京城搬运时用民工2万,耗银11万两。运输时间选在冬季,沿途每50米打一眼水井,汲水泼路成冰,再拉巨石在冰上滑行,50公里距离,用了28天,艰苦卓绝,可见一斑。从材料到建筑,从布局到寓意,故宫都堪称中华瑰宝。除此之外,故宫里保存下来的古董字画、文书档案,也是稀世之珍,价值连城。事实上,故宫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和珍宝馆。
故宫内的文华殿,收藏了明清两朝500余年的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档案, 共74个卷宗,1000余万件,这是中国数量最大、价值最高的历史资料。文渊阁里则藏有完整的《四库全书》,囊括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术着作,共有 3503种,6304册。 紫禁城内现有10余个藏馆,包括历代艺术馆、工艺美术馆、绘画馆、清宫玩具馆、青铜器馆、陶瓷馆、钟表馆、珍宝馆、铭刻馆和明清家俱馆,共 有珍贵藏品约100万件,其中一部分是孤品,惟在故宫方能看到。

‘玖’ 韩国五大宫殿的历史

景福宫
景福宫是太祖李成桂于1395年下令新建的朝鲜王朝法宫,与东阙(昌德宫)、西阙(庆熙宫)相较之下位置较北,因此又被称为“北阙”。景福宫(史迹第117号)是五大宫阙中,规模最大、建筑设计最美丽的宫阙。在景福宫勤政殿登基的朝鲜君王有第2代定宗、第4代世宗、第6代端宗、第7代世祖、第9代成宗、第11代中宗与第13代明宗等 。
景福宫内大多数建筑物都在壬辰倭乱期间被烧毁,高宗时期在兴宣大院君的主导下重建了约7,700间的建筑。但之后又因明成皇后被刺事件的发生,王朝随之没落,景福宫也逐渐丧失其王宫的作用。景福宫内最具朝鲜代表性建筑的庆会楼与香远亭莲花池,至今仍保有当时的面貌。勤政殿的月台(宫殿正殿前宽广的台)与石雕
等,也都是当时雕刻艺术的代表。兴礼门外西侧建有国立古宫博物馆,景福宫内香远亭东侧则有国立民俗博物馆。


昌德宫
昌德宫(史迹第122号)为1405年景福宫完工之后另外建造的别宫,位于正宫景福宫的东侧,因此也被称为‘东阙’。在锦川桥(1411年)及敦化门(1412年)相继建立后,从朝鲜第九代成宗开始的历代君王都在这里生活和办公,也成为担任正宫用途的宫阙。壬辰倭乱时,昌德宫遭遇祝融之灾,而后于1611年光海君时期重新整修宫阙。集人工及自然美景于一身,因此吸引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参观,宫内还有仁政殿、大造殿、宣政殿、乐善斋等文化财遗迹,非常引人注目 。
1997年12月在义大利拿波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议上,将昌德宫及水原华城一并列入世界遗产的名单之中。另外2010年11月于首尔举行之‘G20高峰会议’期间,各国领袖夫人当时也受邀参观昌德宫这个最具代表韩国之美的着名旅游景点。昌德宫后苑是在太宗时代建立而成,为君王及王公贵族的休憩之处。后苑又被称为北苑或禁苑,直到高宗以后才被改称为秘苑。低矮丘陵和山谷尽量保持原来的自然面貌,仅有在需要补修的地方才以人工修复,是韩国非常知名的宫中庭院。到处可见芙蓉亭和芙蓉池、宙合楼和鱼水门、暎花棠、不老门、爱莲亭、演庆堂等亭池造景,尤其每逢秋季枫叶转红、落叶纷飞时的美丽景色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世宗大王为侍奉上王太宗,而于1418年建立寿康宫,即是昌庆宫的前身。而后的成宗以及之后的朝鲜历代王们,为侍奉世祖的王妃贞熹皇后、德宗的王妃昭惠王后、睿宗的王妃安顺王后,先后建造了明政殿、文政殿、通明殿,并命名为昌庆宫。昌庆宫
昌庆宫有悲痛的历史。壬辰倭乱时曾烧毁过,李适之乱及丙子胡乱也遭逢祝融。肃宗时仁显王后与张禧嫔、英祖时被关在米缸冤枉而死的思悼世子等故事,皆深埋在昌庆宫的历史洪流中。
史迹第123号的昌庆宫在日帝时代被降级为昌庆园,并做为动物园使用。为消除日帝统治阴霾,在全民族的努力下,于1987年重新找回了宫阙原有的面貌。内有弘化门、明政殿(朝鲜王朝的正殿中历史最悠久的建筑)、通明殿、养和堂、春塘池等。* 主要文化财- 弘化门(宝物第384号)、明政门(宝物第385号)、明政殿(国宝第226号)、通明殿(宝物第818号)、玉川桥(宝物第386号)
德寿宫
史迹第124号的德寿宫原本并非王宫,原来是成宗的哥哥月山大君(1454~1488)的宅邸,因1592年壬辰倭乱时宫殿几乎全毁,于是从1593年开始将当时的德寿宫做为行宫使用。逃难至义州的宣祖回到汉阳后就居住于德寿宫,宣祖后的光海君于1608年在这个行宫里即位,1611年把行宫更名为庆运宫,而后7年内都将这里当作王宫使用。1615年移至昌德宫后,便把宣祖的继妃仁穆大妃幽禁于此。1618年废止仁穆大妃的尊号,并将庆运宫贬称为西宫。1623年仁祖反正,仁祖将光海君废位后,于此处的卽阼堂即位。而后移至昌德宫后的270年间,一直都将这里当作别宫使用。1897年高宗皇帝从俄罗斯公馆回宫后,再次将此处做为王宫。自此时起又恢复了庆运宫的名号,而规模也再次扩张。1907年在高宗让位给纯宗后,就算王宫已移回昌德宫,高宗仍然将这里当作住所。为了祈求高宗皇帝长命百岁,而将庆运宫称为德寿宫。因这样的缘由,最近也有不少声音主张将昌德宫恢复其原本庆运宫的称呼。过去的德寿宫内曾有许多建筑,而现今18,635坪的范围内仅剩大汉门、中和殿、光明门、昔御堂、浚明堂、卽阼堂、咸宁殿、德弘殿及石造殿。德寿宫内含着旧韩末时期的悲剧,高宗皇帝在日帝的胁迫下让位,并送了许多女性到日本。而后于1919年1月22日在德寿宫被日帝下令毒杀,这也是造成3·1独立运动的主要契机。* 大汉门 - 大汉门是现在德寿宫的正门,原名为大安门,是宫廓的东门。大安门于1906年重建,并冠上'大汉门'的名称,匾额是由当时汉城府判尹南廷哲所题字。* 光明门 - 这是王寝殿咸宁殿的正门,光武8年(1904)被大火焚毁后,同年又再次重建。1938年随着石造殿美术馆的开幕,原位在贞洞的兴天寺梵钟与昌德宫报漏阁的自击漏移至现在的位置,同时也将此门转移重建。* 石造殿 - 大韩帝国时期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光武4年(1900)动土、隆熙3年(1909)竣工的石造建筑,也是朝鲜王朝最后兴建的大规模建筑。建筑物外观为19世纪初欧洲流行的新古典主义样式,正面的柱子上部以爱奥尼亚柱方式处理,室内使用洛可可风格装饰。整体为3层楼建筑,1楼是接见场所,半地下层用做侍从们等待的地方,2楼为皇帝的居处。光复后曾做为美苏共同委员会会议场、国立博物馆、国立现代美术馆及宫中遗物展示馆等使用。* 咸宁殿 - 被指定为宝物第820号的咸宁殿建于1897年,曾是高宗皇帝居住的建筑。1904年因火灾烧毁,同年复原后直至今日。1919年1月21日高宗皇帝在咸宁殿与世长辞,之后一直闲置。现今于此处摆设当时使用过的家具、书画、器皿等,重新呈现100多年前宫中的生活。* 中和殿 - 大韩帝国的正殿,可以看出朝鲜第26代王高宗(1852~1919,在位1863∼1907)对于建设近代国家的自信。特别是正殿内的御座正上方龛室内可看到一对龙,这与正殿天花板上的龙纹一样,代表德寿宫是当时大韩帝国皇帝的皇宫。现在的中和殿在1902年时原为重层建筑,1904年火灾烧毁后,1906年以单层形式重建。(周六、日开放时间:09:00~16:00)* 重明殿 - 重明殿是俄罗斯建筑师Seredin Sabatin所设计,从1897年起建照至1901年,是为皇室图书馆。地上2层、地下1层的西式建筑,最初的名称为漱玉轩。2009年12月复原,2010年8月起做为展示馆(‘大韩帝国命运交替之处-德寿宫重明殿’)对一般明重开放。(参观谘询 02-732-7524)- 平日 : 上午自由参观,下午1、2、3、4时 (下午参观时间需事先经由网路预约)- 周末 : 上午10、11时,下午1、2、3、4时(上午、下午参观时间需事先经由网路预约)* 此外还有昔御堂、浚明堂、卽阼堂、静观轩、德弘殿、报漏阁自击漏等 。
庆熙宫
庆熙宫位于首尔西侧,是朝鲜后期的离宫,也被称为西阕。 所谓的离宫就是指皇帝避难的地方。庆熙宫是朝鲜时代仁祖至哲宗10代国王的离宫。依山而建的庆熙宫既有传统美感又具有历史意义,当时庆熙宫里还有同德寿宫相连的天桥,由此可知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宫阙。宫内以正殿崇政殿为首,有资政殿、寝宫隆福殿、会祥殿等100多栋大大小小的建筑物。但1908年日本入侵时,日本人将京城中学迁到这里,大部分宫殿被拆迁。庆熙宫的正门兴化门现在被用作新罗酒店的大门,崇政殿则成了东国大学的一部分。现在大学迁往其它地方,崇政殿正在被复修。
庆熙宫附近还有首尔历史博物馆和贞洞大街,繁华的锺路也相离不远。游览过庆熙宫后沿着贞洞大街还能继续参观德寿宫。而通往德寿宫的石墻路是首尔最雅致的街道之一,非常有名。

‘拾’ 紫禁城,为什么是紫,不是别的色

“紫禁城”这个名字就和中国古代哲学和天文学有关。中国人认为“天人感应”和“天人合一”。因此故宫的结构是模 仿传说中的“天宫”构造的。古代天文学把恒星分为三垣,周围环绕着28宿,其中紫微垣(北极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就是“紫微正中”之紫,意为皇宫也是 人间的 “正中”。“禁”则指皇室所居,尊严无比,严禁侵扰。
故宫房屋有9999间,每个门上的铜门钉也是横竖9颗。这种奇特的数字现 象和古代中国人对数字的认识有关。古代人认为“9”字是数字中最大的,皇帝是人间最大的,所以必须用对应的“9”。“9"的谐音为“久”,意为“永久”,所以又寓意为江山天长地久,永不变色。故宫里建筑的名称,都有“仁”、“和”、“中”、“安”等字,如天安门、太和殿等,这些字所代表的意义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中正”、“仁和”,突出了传统的儒家理念。
皇帝、皇后居住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的名字也和儒家经典《易经》有关。 《周易》说,“乾”象征“天”,代 表“男”;“坤”象征“地”,代表“女”;中间的“泰”意为“平安、畅通”,
整个意思即为“天地交泰”,暗示帝后关系和谐,再加上“清正”、“宁静”,把一个皇宫生活想象
得异常美丽。
故宫里的颜色也有深奥的寓意。故宫多用黄色琉璃瓦,室内的颜色也多为黄色,乾清宫的布置尤其突出。这种用法来源于古代经典《尚书》中的五行说。古人认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五行构成,五种元素相生相克,世界因此变化不定。“黄色”代表“土”,土是万物之本,皇帝也是万民之本,
所以皇宫多用黄色。
故宫中唯一使用黑色琉璃瓦的建筑是藏书楼文渊阁。在五行中“黑色”象征“水”,“水”可以克
“火”,所以藏书楼用黑瓦,代表水克火,取防火之意。设计用心可谓良苦。在欣赏恢宏的外在建筑物的同时,仔细品味每一个建筑所象征的文化意义,才会兴趣盎然,情趣隽永。了解物化了的中国文化才能了解伟大的故宫。
公元1406年,明代永乐帝开始修建故宫。《明史》上说,修建这座世所罕见的巨大皇宫役使了10万最优秀的工匠和100万普通劳工,历时15年才最后完成。此后的明清皇帝又多次重建和扩建,但整体面貌并无多少改动。
紫禁城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建筑,其材料均是当时最好的。进紫禁城前不妨先到外面的城墙下看看砌墙的砖。这种砖叫澄浆砖,即先将泥土放入池水中浸泡,经过沉淀,取出过滤后的细泥,再把细泥晾干做坯。砖的尺寸也比一般的大,长48厘米,宽24厘米,厚12 厘米,每砖重24公斤,砌城墙共用了1200 万块。紫禁城宫殿的地上用砖,又是另一种,叫金砖。这种砖质地细腻,略带金黄色,敲之铿然有声,异常轻脆,作工自然也要复杂得多。整个紫禁城用砖超过了1亿块。 砖块之间、石板之间的粘合,也用了一种相当精细的材料。这种材料主要包括煮过后捣碎的糯米和鸡蛋中分离出来的蛋清,用它们混合而成的粘合剂不仅粘力强而且平整美观。制造这种中国式“混凝
土”需要成千上万公斤糯米和鸡蛋。
故宫所用木料来自京郊房山县山中,也有的来自江南甚至四川、云南。江南木料多从运河上运来,在 今天东便门处上岸。清代时所用木料也有的来自东北紫禁城的房瓦都是采用预先制作方式,即设计者定出大小和样瓦制作者再根据清单大批制造。不同地方的瓦,花纹也各不相同。
故宫里使用的巨型石块多达数万,其中最大一块在保和殿后面。这块上雕九条蟠龙的巨石长16.57米, 3.07 米,厚1.7米,重约250 吨。从产地房山向京城搬运时用民工2万,耗银11万两。运输时间选在冬季,沿途每50米打一眼水井,汲水泼路成冰,再拉巨石在冰上滑行,50公里距离,用了28天,艰苦卓绝,可见一斑。从材料到建筑,从布局到寓意,故宫都堪称中华瑰宝。除此之外,故宫里保存下来的古董字画、文书档案,也是稀世之珍,价值连城。事实上,故宫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和珍宝馆。
故宫内的文华殿,收藏了明清两朝500余年的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档案, 共74个卷宗,1000余万件,这是中国数量最大、价值最高的历史资料。文渊阁里则藏有完整的《四库全书》,囊括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术着作,共有 3503种,6304册。 紫禁城内现有10余个藏馆,包括历代艺术馆、工艺美术馆、绘画馆、清宫玩具馆、青铜器馆、陶瓷馆、钟表馆、珍宝馆、铭刻馆和明清家俱馆,共 有珍贵藏品约100万件,其中一部分是孤品,惟在故宫方能看到。

阅读全文

与韩国皇宫为什么用黑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20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8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