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韩国国会的组织结构
组织体系
韩国会分为两种组织体系:一是由国会议员组成的会议组织,包括1名议长、2名副议长、全体会议、各委员会等;二是国会专职办事机构,如正部级的国会事务处,下设新闻官、监查官、法制室、管理局、国际局等,另有国会图书馆、国会预算政策处、国会立法调查处等3个副部级单位。
常设、特别委员会情况
1.常设委员会,是国会的常设机构,负责提出议案或接受请愿,审查并收集有关资料而进行立案。常设委员会人数由国会的规章决定。委员会委员不得兼任其他常设委员会委员。常设委员会委员长在各委员会成员中选举产生,任期2年(信息委员长任期4年)。委员长负责掌握程序,维持秩序并代表该委员会。各种议案和请求须交由常设委员会审查。韩国会下设16个常设委员会:国会运营委员会、法制司法委员会、政务委员会、企划财政委员会、外交通商统一委员会、国防委员会、行政安全委员会、教育科技委员会、文化体育观光放送通信委员会、农林水产食品委员会、知识经济委员会、保健福祉家庭委员会、环境劳动委员会、国土海洋委员会、信息委员会、女性委员会。除信息委员会外,各常任委员会下设3个常设分组委员会。
2.特别委员会,是为审查被认为需要进行特别审查的案件而在必要时设置的机构,一旦案件审理结束,委员会即告解散。韩国会有两个长期性的特别委员会:预算决算特别委员会和伦理特别委员会。所谓伦理特别委员会,是负责议员的资格、道德审查以及处理有关惩戒事项的常设机构。若没有大会交付的案件,特别委员会不能自行审议议案。
议长职权及现任议长简历等
议长代表国会,全面负责国会工作,主持全体会议。副议长协助议长工作。议长缺席时,由副议长代为主持会议。议长和副议长通过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得票超过半数才能有效,任期均为2年。一般来说,执政党垄断议长职位(当选议长后需放弃党籍,以保持中立),执政党和第一在野党分获一名副议长职位。
Ⅱ 韩国国会
韩国国会通过全民选举产生,有议员299名,任期4年。其中全民选举的议员占三分之二,即有224名议员是通过全民选举产生的,75名议员是按比例分配的。所谓比例分配,就是按比例分配给在直接选举中获得5个或5个以上席位的政党。这些按比例分配的议员又称作“全国区议员”。
韩国国会 Korean National Assembly 【国会简史】1945年,李承晚成立了韩国的“第一共和国”。1960年,李承晚被韩国人民赶出了韩国,张勉建立了“第二共和国”,推行英国式的议会内阁制。总统的权力是象征性的,行政权掌握在以总理为首的内阁手中,内阁集体向下院负责,这也是韩国政宪史上惟一的“两院制”。 韩国的第一部宪法于1948年7月17日颁布实施。根据当时的宪法规定,每人以全民选举为基础的地方政府都有地方自治权。但是,当时由于韩国人民一致反对美国支持下的个人独裁统治的斗争不断,危机四伏,宪法根本就没有得到实施。 1961年5月16日,朴正熙搞军事政变接管了政府,成立了“军事革命最高建国委员会”。他直接掌管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大权,并对第一部宪法进行了修改。1963年举行了“大选”,建立了“第三共和国”。根据“第三共和国”宪法,行政权力集中于总统之手,总统作为阳高行政首脑领导国务会议。1972年11月,朴正熙为了连任总统,又对宪法进行了修改,推出了巩固自己地位的“维新宪法”。 1980年8月16日,全斗焕通过军事政变上台。并于同年10月27日颁布了新宪法,将总统的任期由原来的5年延长到了7年。到1985年2月的国会选举后,反对党开始强烈要求修改宪法,要求总统的选举由过去的间接选(通过选举人团选举总统)改为直接选举。尽管遭残酷镇压,但斗争从未中断过。到1987年6月29日,全斗焕指定的总统接班人卢泰愚被迫同意进行广泛的政治改革,其中包括修改宪法,使韩国历史第一次出现了在修改宪法问题上达成了超越党派的共识。 【国会的构成】韩国国会是由国民选举出来的国会议员所组成的代议机关和立法机关,具有制定国家法律,监督国家行政和审议国家财政预算等权力。 1948年5月10日,在联合国的监督下,韩国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了制宪国会议员,韩国国会的历史便从此开始。在从1948年5月到1996年3月的40多年间,韩国国会历时十四届。每届国会存在的时间平均约3年。 国会按职能分另设立各种委员会。韩国国会有两种委员会,一是国会常设委员会,二是特别委员会。常设委员会是国会的常设机构,负责提出议案或接受请愿,审查并收集有关资料而进行立案。特别委员会是为了审查被认为需要进行特别审查的案件而在必要时设置的机构,一旦案件审理结束,这个特别委员会也就被解散。因此,这样的特别委员会也被称作一般特别委员会。现在又设立了长期性的特别委员会,它们分别是预算决算特别委员会、伦理特别委员会。所谓伦理特别委员会,是负责议员的资格审查、伦理审查以及审查有关惩戒事项的常设机构。若没有大会交付的案件,特别委员会不能自行审议议案。 韩国国会按职能分设若干个常设委员会,它们是法制法务委员会、外务委员会、内务委员会、财政委员会、经济科学委员会、国防委员会、文教体育委员会、文化公报委员会、农林水产委员会、商工委员会、保健委员会、劳动委员会、行政委员会、交通递信委员会、建设委员会和运营委员会。 此外,国会还有专职的工作班子,如记录局、管理局、公共关系与议会间事务局、国会工作人员培训所、国会图书馆、立法研究局、提交与办理局以及海外公报局。这些班子的全体工作人员约有2000余人。 常设委员会的主席在各委员会成员中选举产生。常设委员会人员数目由国会的规章决定。委员会委员任期两年,不得兼任其他常设委员会成员。委员会主席受权掌握工作程序,维持秩序,并代表他领导的委员会。各委员会召开会议时,就成了调和执政党与反对党之间意见分歧的主要论坛。 在国会提出议案,可以是由政府提出,或者在有20名(含20名以上)议员附议的情况下,由1名议员提出。提出需要采取预算措施的议案必须有30名或30名以上的议员附议。一项议案提出或者提交以后,由议长交给有关委员会考虑。为了进行广泛的审议,委员会可以成立由它管辖的小组委员会。在征得议长同意的情况下,委员会可以举行公开听证会来审查预算案和其他重要议案,如果是涉及专业知识的议案,可以征求有关人士或专家的意见。 委员会就议案作出决定后,必须把决定报告国会全体会议。被否决的议案可以不提交全体会议,除非议长要求由全体会议处理。全体会议可以对委员会通过的议案进行修改、否决、批准,或者退回该委员会。 【国会的权限】国会选举议长一名,副议长两名,他们的任期为两年。议长主持全体会议,代表国会全面负责国会的一切工作。副议长协助议长工作。根据宪法规定,如果议长缺席时,由副议长主持会议。但在通过或表决某个议案时,则必须由议长主持。由于韩国国会是执政党和反对党尖锐斗争的主要场所,议长和副议长产生过程也是各党斗争最激烈的时候。一般来说,执政党垄断议长职位,反对党只能获得副议长的职位。议长和副议长的选举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得票超过半数才能有效。 反对党和执政党在国会的斗争表现不是在议员个人,而是在以议会党团为中心的党派之间进行的。这种议会党团在国会被称作“交涉团体”。交涉团体是指同属于一个政党的议员在国会内组成的一个派别。为了有利于斗争的统一性,一个政党由议员组成的交涉团体中进行交涉。根据国会组织法规定,每个拥有20名或20名以上议员的政治团体(党派)都可以组成一个交涉团体(也被称作谈判小组)。一般来说,各党派的交涉团负责人由该党选出的“院内总务”担任。院内总务一般由该党总裁任命。院内总务在国会主管本党事务,如选派该党在国会的常任委员和特任委员,指定该党在国会的发言人等。 宪法赋予国会的主要职能有立法权、财政审议权、外交和战争权、人事权、监督权、弹劾权。 国会有权对国家政务进行监督和控制。主要有:对总统实行的紧急财政、经济处理命令及紧急命令有批准权;可以要求总统解除所宣布的戒严令;总统进行一般赦免也须经国会同意。 如果总统、总理、内阁成员、各部长官、宪法法院成员、法官、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的成员、监察院的成员或者法律规定的政府其他官员被认为在履行职责时违反了宪法或者其他任何法律,国会有权提出强劾动议。弹劾动议必须由国会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以上的议员提出,而且必须经国会多数通过才能生效。弹劾总统的动议必须由多数议员提出。一旦弹劾议案成立,受弹劾者必须中止行使权力,直至弹劾过程结束。弹劾的效力限于解除公职,然而也不免除被弹劾者的民事或刑事责任。 国会有权审批有关互助或共同安全的条约,有关国际组织的条约,有关商务、捕鱼及和平的条约,有关给国家或人民造成财政负担的条约,有关外国武装力量在韩国领土上的地位的条约,以及有关立法问题的条约。国会有批准对外宣战、向国外派遣武装力量或在本国境内驻扎外国军队的权力。 国会有权审查国家事务或者调查国家事务中的特定问题。在国会或者国会的委员会提出要求的情况下,总理、国务委员以及行政部门的代表必须到国会回答问题。国会有权通过动议,建议总统解除总理或国务会议任何成员的职务。解除行政部门官员的职务的动议案须由国会三分之一三分之一以上的议员提出,并由半数以上议员通过。国会有权决定一些重要职位的人选。如大法院院长、宪法法院院长、监察院院长大法官的任命,都须获得国会的同意。根据规定,在宪法法院法官9人及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9人中,国会有权分别决定其中的3人,另外6人则通过总统任命或协商选举产生。 【国会的议事规则】国会大会的法定人数是全体议员的四分之一以上。国会大会按议事日程进行。议事日程是根据开会时间、付议案件及其顺序,由议长同国会管理委员会协议后产生。议事日程的制定由具有议事整理权的议长掌握。但为了顺利地进行议事,议长通常以各交涉团体的院内总务为委员的国会管理委员会协商后制定。 根据宪法规定,需要由国会会议决定的重要议案和其他议案有:法案、预算案、预备费支出的承认,条约、宣战公告、向外国派遣军队及对外国驻军的同意或反对,以及宪法修正案、弹劾、追诉等。正如前面所述,议案可由议员、政府、委员会发起或提出。议案中,能由议员提议的有法案、决议案、建议案等,预算案、决算案、条约等议案只有政府具有提议权。议员要提议法案或其他议案,至少要有包括提议者本人在内的20人以上的赞成者。对国务总理或国务委员的解职建议案或弹劾总统的提议或宪法修正案的提议,要有过半数以上的议员的赞成。但在实际执行中,一般动议只要有两名以上议员的赞成即可。案件提出事,议长将其印发给议员,在向大会报告的同时,将其交付有关委员会,作为其议决的判断资料进行事前审查。 预算案和决算案由各常设委员会进行预备审查。政府每年9月3日前向国会提出决算,10月3日前提出下一年度的预算案,在交付所属常设委员会、经过预备审查后报告议长。议长在预算案和决算里加上常设委员会的预备审查报告书,回复预算决算特别委员会,审查结束后交大会表决通过。 各委员会审查完毕的法案要回复给法制司法委员会进行体系化的审查。所谓体系审查,就是审查法律案内容是否违宪,有没有与有关法律相抵触,条款本身有无矛盾之处。 大会的案件审议程序分经过和未经过委员会审查的案件而不同。经过委员会审查的案件要有委员长的审查报告、质疑、讨论、表决程序;未经过委员会审查的案件要有提案者的宗旨说明、质疑、讨论、表决等程序。 【国会会议】国会会议分定期和临时会议两种。定期会议根据宪法规定每年召开一次,临时会议可以根据总统或者四分之一以上议员的要求召开。定期会议的时间不得超过100天,临时会议不得超过30天。但是历届国会开会的时间都大大延长或者少于规定的时间。 如果总统要求国会召开临时会议,他必须说明会议的期限以及要求召开会议的原因。根据总统要求召开的临时会议,在规定的期间内只讨论总统提出的议案。 定期会议从每年的9月10日开始。因为韩国的财政年度是从每年1月1日开始执行,在这一时期内召开国会会议,主要任务是审议下一个财政年度的国民预算案。 国会会议必须有一半以上的议员出席才能举行。凡是在国会会议上审议的议案,必须得到过半数议员的同意才能通过。如果未能过半数,就被视为遭到否定。根据宪法规定,国会会议可向公众开放,也就是说,当国会开会时,公众可以去旁听。但在韩国政宪史上从未实行过这一规定,因为这样做必须得到过半数议员的同意或议长认为有必要时,才可以决定是否允许公众旁听。 国会通过的有关政府部门的议案,由议长送交政府。总统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但必须向国会提出再议的要求。若在15天内总统不公布,也不要求再议时,那么,该法案的法律地位就得到确认。如果此后的5天之内总统仍不公布,可由国会议长颂。 【国会与总统的关系】韩国的总统是“行政部门之巅”,行使国家元首的职能。总统任期5年,任何人不得谋求连任。这种单任制是防止任何个人长时间控制政府权力的一种保证。在总统因突发事件丧失能力,或突然去世的情况下,总理或国务会议成员根据法律规定暂行总统职责。 总统在所有行政职能方面拥有最高权力。在现行的政治制度下,总统有6项主要职能:第一,总统是国家元首,在政府系统和对外关系方面是整个国家的象征,代表整个国家。除了寻救和平统一这项独特责任外,总统还有保护宪法的责任。第二,总统是首席行政长官,因而要执行由国会通过的法律,发布执行法律的命令和法令。第三,总统是武装力量总司令。在军事政策方面有广泛的权力,其中包括宣战权。第四,总统是全国性主要政党的领袖。第五,总统是对外政策的制定者。第六,总统是首要决策者和首要立法者。他可以向国会提出立法议案或者以书面形式向议员说明他的观点。总统不能解散国会,而国会却能够通过弹劾程序使总统最终向宪法负责。 此外,在发生内乱、外部威胁、自然灾害、严重的财政或经济危机的时候,总统拥有处理国家紧急情况的广泛权力。在出现这些情况时,只有在维护国家安全或社会治安与秩序所需要而又无时间等待国会开会的情况下,总统才能采取最低限度的必要的财政和经济行动,或者发布有法律效力的命令。但是,总统事后必须通知国会并得到国会的同意。如果他不能做到这一点,总统发布的措施将失去法律效力。总统还有权在发生战争、武装冲突或类似的国家紧急情况时,根据法律的规定宣布处于戒严状态。然而,行使这种紧急权力必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总之,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与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相互制约,以防止独裁专制和滥用职权谋私利。 【国会与政府的关系】在国会与政府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国会的国政监察权和国政调查权。国会为了发挥自身的职能,握有国政全面监察或有关特定的国政事案的调查权。国政监察以所有国家政务为对象进行。国政调查根据特定的事案,不定期地或随时进行。 国政监察是从韩国成立之时起到1972年第三共和国期间实施的。到了实行“维新体制”的第四共和国,国会对政府的国政监察权被废除了,削弱了国会的权限,取消了对政府的牵制措施。1975年7月26日修改的国会法,又恢复了国政监察权。 国政监察和国政调查权是为了行使宪法规定的国会权限,在必要的范围内就立法事项、财政事项、行政事项、司法事项及国会内部事项进行全面调查。能够实施国政监察的对象机关由法律明文规定,国会常设委员会不经大会的议决能够自主选定的机关有政府的院、部、处、厅局等中央行政机关和法院、宪法法院、监察院、国家安全企划院、检察厅、陆海空军等。国政监察由所管常设委员会分别具体实施,时间是从每年定期国会会议的第二天起的20天之内。 在国会和政府的关系中,赋予国会的第二项权限是质询权。国会有权质问全部国政或特定事案,可要求国务总理、国务委员出席国会会议,回答议员们的质问。这样做旨在使国会和政府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以便有效地制定和执行政策,保障国会的评判功能和监视功能。另外,为了质问有关特定事案,可以要求大法院院长、宪法法院院长、中央选举委员会委员长、监察院长出席。但国会不能要求总统出席听证会。对他的出席要求,要有20名以上的议员提议并经大会决定。要求质问的议员事先必须用质问专用纸将质问的内容提出来,在质问前的24小时前送交政府。 国会在和政府的关系中所拥有的第三个权力是弹劾追诉权。弹劾的原由是以总统为首的政府高级公务员和法官在执行职务时违背宪法和法律。就任前的行为或与执行职务无关的行为不构成弹劾理由。国会一旦形成弹劾决议,就将决议回复给法制司法委员会进行调查。司法委员会的委员长向宪法法院所提出的追诉决议书得到过半数议员的赞成时,就算通过弹劾案。 国会对政府执行的第四个权限是对总统任命的国务总理、大法院院长、宪法法院院长、监察院长的任命的同意权与否决权。在一般情况下,执政党占有国会多数席位时,总统的任命一般都能通过。一旦执政党处于劣势时,反对党议员都要提出对个别人选的否决案。 【国会与国民的关系】国会是全体国民的代表机构。因此,国会的作用中就必然包括把国民的意见和希望向国家权力机关反映出来。在韩国,这种保障被称作“国民请愿制度”。根据宪法规定,全体国民按法律规定有向国家机关用文书提出请愿的权利,国家有对请愿进行审查的义务。请愿是国民对国家各机关表示一定的意见或希望,不一定非得只在国民的权利或利益受到侵害时才进行,而是可以针对机关的所有事项进行请愿。 请愿必须经过国会议员一人以上的介绍提出,并经过有关委员会的审查。请愿在没有特殊理由时,应在90天以内进行审查。审查由委员会组成负责请愿审查的小委员会进行。请愿中的事项有应由政府处理的,也有应由政府采取措施的。这些情况经过审查,交国会大会附议,大会采纳的请愿中,应由政府处理有就转交政府,政府处理后要报告国会处理结果。 请愿是国会为了听取国民要求而实行的制度,但实际上形成请愿的情况极少。历届国会接受和处理请愿的情况是,从制宪国会到第十三届国会,共接受4155件请愿案件处理了2578件,处理率为62%。然而,处理的2578件中的大多数属于不呈大会附议而废弃,1577件在一届国会任期内未处理而自动废弃。第十三届国会期间接受的请愿被采纳的只有170件,采纳率仅为4.1%。
Ⅲ 朝鲜和韩国的领导人叫什么请多举几个
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日 (Kim Jong Il) ;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赵明录(Cho Myong Rok) ,1998年9月任职;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金永南(Kim Yong Nam) ,2003年9月当选;总理朴凤柱(Pak Bong Ju) ,2003年9月当选。
韩国总统卢武铉 (Roh Moo-hyun),2002年12月当选,2003年2月宣誓就职.前总理李海瓒(Lee Hai-chan),2004年6月就职,2006年3月辞职;总理韩明淑(Han Myung-sook),2006年4月任职;国会议长金元基 (Kim One-ki),2004年6月当选。
Ⅳ 韩国国会的议员选举
选民资格等
凡年满19周岁的韩国国民,除根据《公职选举法》等法律规定被停止、剥夺选举权或其他特别规定者外,均享有国会议员选举权。享有选举权者须按照选举法有关规定,参加选民登记,以获得选民资格。选民名单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在本选区内的公民被列入选民名单,就表明他享有法律赋予的选举权;未被列入名单,就表明他不享有或不能行使选举权。选民在投票时一票两投,即在投票时可同时选择支持的选区国会议员候选人及支持的政党。
候选人资格及产生办法等
凡年满25周岁的韩国国民,除根据《公职选举法》等法律规定被停止、剥夺被选举权或其他特别规定者外,均享有国会议员被选举权。
要成为国会议员候选人须得到政党或选民的推荐。具体而言,政党根据各自党章等规定,通过竞选确定党内候选人,或根据党内竞选者书面协议,以舆论调查的方式代替党内竞选确定候选人。根据规定,各党每个选区最多推荐一名候选人,比例代表国会议员候选人数可超过既定议席数(韩国会议席为299席,其中选区议席245席,比例代表议席54席)。在推荐选区国会议员候选人时须遵守民主程序,其中政党在国会议员换届选举中推荐选区国会议员候选人时,每100名中尽可能安排30名以上女性候选人;推荐比例代表国会议员候选人时,应确保每100名中有50名以上女性候选人,且候选人顺序中的单数序号须为女性候选人。无党派人士由所在选区300至500名选民联名推荐,可参加国会议员竞选。
按照选举法有关规定,政党推荐的候选人本人向管辖选区选举管理委员会提交登记申请书和该党代表签名、按手印的推荐书。政党还需提交比例代表国会议员候选人顺序名册。无所属国会议员候选人需提交登记申请书和选民联名签字、按手印的推荐书。另,各候选人须向管辖选区选举管理委员会缴纳1500万韩元保证金。
选区国会议员选举中,该辖区选举管理委员会根据有效得票多者决定当选,如最高得票者为2人以上时,由年长者当选;比例代表国会议员选举中,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将有效得票率超过3%或获5个以上选区议席的政党确定为“可分配议席的政党”,并根据有关政党得票比率(各“可分配议席的政党”有效得票在所有“可分配议席的政党”有效得票总和中所占的比率)分配比例代表议席。“可分配议席的政党”首先按比例代表议席数乘以得票比率后数字的整数分配比例代表议席,之后本着1党1席的原则,根据小数点后数字从大到小顺序分配剩余议席。
负责选举的机构
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管关于选举的一切事务,有权取消和变更下级选举管理委员会的违法、不当处分。由9名委员组成,其中3人由总统任命,3人由国会选出,3人由大法院院长指名的人选中任命。中央选举管理委员会经费是独立的,单独列入国家预算。
选举有关情况
2012年4月11日,韩国举行了第19届国会议员选举,共有300名在籍国会议员,其中执政党新世界党议员158人,新政治民主联合党130人,统合进步党5人,正义党5人,无党派2人。
另外,韩国对国会议员连选连任没有限制。
Ⅳ 韩国国会议员由多少人构成
국회의원
임기 및 구성 : 임기 4년 | 의원정수 299인(지역구 245인, 비례대표 54인)
国会议员
任期 与 构成:任期 4年 | 议员定数 299人(地域区 245人,比例代表 54人)
Ⅵ 韩国国会的部门
议员助手制度、议会研究部门等情况
为协助议员立法工作,根据规定,每名国会议员配有辅佐官2名(4级以上,相当于正处级)、秘书官1名(5级以上,相当于副处级)、秘书3名(6、7、9级)等6名助手,其工资由国会事务处负责。
国会事务处支持国会议员成立超党派研究团体并开展活动。韩国会共有约55个议员研究团体。
Ⅶ 韩国国会的介绍
韩国国会(朝鲜语:대한민국 국회)通过全民选举产生,有议员300名,任期4年。其中全民选举的议员占三分之二,即有224名议员是通过全民选举产生的,75名议员是按比例分配的。所谓比例分配,就是按比例分配给在直接选举中获得5个或5个以上席位的政党。这些按比例分配的议员又称作“全国区议员”。
Ⅷ 韩国的总统、人口、占地、语言、国旗等资料,急~~~
国名: 大韩民国 (Republic of Korea),简称“韩国”
国庆日:8月15日(1945年)
国旗:太极旗,是1882年8月由派往日本的使臣朴泳孝和金玉均在船上第一次绘制的,1883年被高宗皇帝正式采纳为李氏朝鲜王朝的国旗。1949年3月25日,韩国文教部审议委员会在确定它为大韩民国国旗时作了明确解释:太极旗的横竖比例为3:2,白地代表土地,中间为太极两仪,四角有黑色四卦。太极的圆代表人民,圆内上下弯鱼形两仪,上红下蓝,分别代表阳和阴,象征宇宙。四卦中,左上角的乾即三条阳爻代表天、春、东、仁;右下角的坤即六条阴爻代表地、夏、西、义;右上角的坎即四条阴爻夹一条阳爻代表水、秋、南、礼;左下角的离即两条阳爻夹两条阴爻代表火、冬、北、智。整体图案意味 着一切都在一个无限的范围内永恒运动、均衡和协调,象征东方思想、哲理和神秘。
国徽:为圆形。圆面为五瓣的木槿花,中间为阴阳图案。绶带上写着“大韩民国”。
国家政要:总统卢武铉 (Roh Moo-hyun),2002年12月当选,2003年2月宣誓就职;前总理李海瓒(Lee Hai-chan),2004年6月就职,2006年3月辞职;国会议长金元基 (Kim One-ki),2004年6月当选。
人口:4838.7万(韩国行政自治部根据2004年1月1日),全国为单一民族,通用韩国语。宗教以佛教、基督教为主。
首都:首尔 (Seoul, 旧译“汉城”) ,人口1027.7万(2003年)。2003年12月,韩国国会通过《新行政首都特别法》,决定将行政首都从首尔(旧译“汉城” )迁往中部地区。2004年8月,韩国政府最终确定并正式公布了新行政首都的地址,位于韩中部地区的燕歧—公州将成为新的行政首都。韩国政府定于2007年7月在燕歧-公州动工建设新行政首都,在2020年和2030年分别形成拥有30万和50万人口的城市。自2012年至2014年,韩国主要国家行政机关将迁往新行政首都。2004年10月,韩国宪法法院裁决,韩国国会2003年12月通过的《新行政首都特别法》违反宪法 。韩国政府制订的将行政首都从首尔(旧译“汉城”)迁往中部地区的计划将因此被迫停止执行。2005年1月,首尔(旧译“汉城” )市市长李明博在汉城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名称改为“首尔”。首尔历史悠久,古时因位于汉江之北,得名“汉阳”。14世纪末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改名为“汉城”。近代朝鲜半岛受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汉城改称“京城”。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朝鲜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 韩国政府正式公布新行政首都地址 韩国初定新都地址的来龙去脉 韩国迁都为哪般 世界迁都潮 韩国迁都梦不圆
行政区划:现有1个特别市:首尔(旧译“汉城”)特别市;9个道:京畿道、江原道、忠清北道、忠清南道、全罗北道、全罗南道、庆尚北道、庆尚南道、济州道;6个广域市:釜山、大邱、仁川、光州、大田、蔚山。
自然地理:位于亚洲大陆东北朝鲜半岛的南半部。北部以军事分界线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相邻。其余三面被黄海、朝鲜海峡和日本海所环抱。面积9.96万平方公里,半岛海岸线全长约17000公里(包括岛屿海岸线)。韩国多丘陵和平原,约70%是山区,地势比半岛北部低。丘陵大多位于南部和西部。西部和南部大陆坡平缓,东部大陆坡很陡,沿西海岸河流沿岸有辽阔的平原。韩国属温带的东亚季风气候。六月到九月的降雨量为全年的70%。年均降水量约为1500毫米,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步减少。冬季平均气温为零度以下。夏季八月份最热,气温为25摄氏度。三、四月份和夏初时易受台风侵袭。
简史:公元1世纪后,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古国。公元七世纪中叶,新罗在半岛占据统治地位。公元10世纪初,高丽取代新罗。14世纪末,李氏王朝取代高丽,定国号为朝鲜。1910年8月沦为日本殖民地。1945年8月15日获得解放。同时,苏美两国军队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别进驻北半部和南半部。1948年8月15日,大韩民国宣告成立,李承晚当选首任总统。1960年李承晚在全国性学生运动中下台。1961年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开始长达18年的统治,期间韩国经济实现持续高速增长。1979年朴正熙遇刺身亡,全斗焕发动政变,并于1980年出任总统。1987年韩国实行总统直选,同年卢泰愚当选第13届总统。第14至16届总统分别为金泳三、金大中和卢武铉。韩国于1991年9月17日同朝鲜一起加入联合国。
韩国庆尚北道安东市有着600多年历史的
民俗村,拥有许多国宝级的古老房舍。
政治:韩国现行宪法是1987年10月全民投票通过的新宪法,1988年2月25日起生效。新宪法规定,韩国实行三权鼎立、依法治国的体制。根据这部新宪法,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全国武装力量司令,在政府系统和对外关系中代表整个国家,总统任期5年,不得连任。总统是内外政策的制定者,可向国会提出立法议案等;同时,总统也是国家最高行政长官,负责各项法律法规的实施。总统通过由15-30人组成并由其主持的国务会议行使行政职能。作为总统主要行政助手的国务总理由总统任命,但须经国会批准。国务总理有权参与制定重要的国家政策。总统无权解散国会,但国会可用启动弹劾程序的方式对总统进行制约,使其最终对国家宪法负责。韩国实行一院制。国会是国家立法机构,任期4年,国会议长任期2年。宪法赋予国会的职能除制定法律外,还包括批准国家预算、外交政策、对外宣战等国家事务,以及弹劾总统的权力。韩国法院共分三级:大法院、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大法院是最高法庭,负责审理对下级法院和军事法庭作出的裁决表示不服的上诉案件。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国会批准。大法官的任期为6年,不得连任,年满70岁必须退位。 韩国宪法法院 韩国核问题的由来 韩国的核问题
经济:20世纪50年代韩国经济从崩溃的边缘走向复苏,60年代韩国成功地推行了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经济发展计划,70年代跻身于新兴工业国(地区)行列,80年代发展成为国际市场上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国家,90年代开始把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作为努力目标。韩国经济实力雄厚,钢铁、汽车、造船、电子、纺织等是韩国的支柱产业。韩国曾是个传统的农业国。随着工业化的进程, 农业在韩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 地位日见低下。韩国是农产品主要进口国家,进口量趋于增长,但其农业市场对外国的参与极为敏感,是个对外开放程度较小的经济部门。韩国耕地面积为195万公顷,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平原、丘陵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22%。韩国矿产资源较少,已发现的矿物有280多种,有经济价值的50多种。有开采利用价值的矿物有铁、无烟煤、铅、锌、钨等,但储藏量不大。由于自然资源匮乏,主要工业原料均依赖进口。工业主要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浦项钢铁厂是世界第二大钢铁联合企业。2002年汽车产量320万辆,居世界第6位。造船订单标准货船吨数759万吨,重新成为世界第一。电子工业以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为世界十大电子工业国之一。半导体集成电路发展迅速。近年来韩国重视IT产业,不断加大投入。韩国风景优美,有许多文化和历史遗产。旅游业较发达。主要旅游点有首尔(旧译“汉城” )景福宫、德寿宫、昌庆宫、昌德宫、国立博物馆、国立国乐院、世宗文化会馆、湖岩美术馆、南山塔、国立现代美术馆、江华岛、民俗村、板门店 、庆州、济州岛、雪岳山等。 韩国跻身产油国行列
表演艺人在韩国全州表演以中国古典小
说《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为内容的"板
索里"剧目。发源于全州的"板索里"是韩
国传统的说唱艺术形式,将音乐、文学、
表演融为一体,通过歌唱、说白、表情、
动作和作为道具的一把扇子来描绘复杂
的剧情。据记载,历史上曾经有12部"
板索里"剧目,流传至今的仅存5部。
文化:韩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韩国的美术主要包括绘画、书法、版画、工艺、装饰等,既继承了民族传统,又吸收了外国美术的特长。韩国的绘画分东洋画和西洋画,东洋画类似中国的国画,用笔、墨、纸、砚表现各种话题。此外还有各类华丽的风俗画。与中国、日本一样,书法在韩国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韩国人素以喜爱音乐和舞蹈而着称。韩国现代音乐大致可分为“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两种。民族音乐又可分为“雅乐”和“民俗乐”两种。雅乐是韩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宫廷举行祭祀、宴会等各种仪式时由专业乐队演奏的音乐,通称“正乐”或“宫廷乐”。民俗乐中有杂歌、民谣、农乐等。乐器常用玄琴、伽耶琴、杖鼓、笛等。韩国民俗乐的特色之一是配上舞蹈。韩国舞蹈非常重视舞者肩膀、胳膊的韵律。道具有扇、花冠、鼓。韩国的舞蹈以民族舞和宫廷舞为中心,多姿多彩。韩国的戏剧起源于史前时期的宗教仪式,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剧、曲艺、唱剧、话剧等5类。其中假面具又称“假面舞”,为韩国文化象征,在韩国传统戏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韩国“大望日” 倒下的“民族英雄”黄禹锡
穿着传统服饰的王宫卫队成员在汉
城德寿宫外吹奏军乐,重现李氏
王朝时期王宫卫队换岗仪式的盛况
韩国人民十分喜欢运动,尤其爱好参加民间游戏。主要民间游戏有荡秋千、踩跷跷板、放风筝、踏地神等。韩国的民间体育活动种类颇多,主要有围棋、象棋、掷棋、摔跤、跆拳道、滑雪等。
韩食以泡菜文化为特色,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泡菜。韩国传统名菜烧肉、泡菜、冷面已经成了世界名菜。
美食无国界——吃在韩国
韩国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全国各类大专院校 数以千计。国立首尔(旧译“汉城” )大学、延世大学、高丽大学和梨花女子大学等。
新闻出版:新闻业发达。截至2002年,共有新闻机构260家。报社60家,其中10家全国性综合报纸,38家地方综合报纸,7家经济类报纸,2家外文报纸和3家体育报纸。《朝鲜日报》、《中央日报》、《东亚日报》、《韩国日报》、《大韩每日》和《京乡新闻》为6大全国性韩文日报,除《大韩每日》外,其他报纸均属私营。《朝鲜日报》于1920年3月5日创刊。《东亚日报》于1920年4月1日创刊。《中央日报》于1965年9月22日创刊。
韩国陆军军官学校毕业生
韩国空军学院毕业生
通讯社:联合通信,1980年12月由合同通信社和东洋通信社合并而成,1999年再合并内外通信,是韩国新闻媒体共办的一个合作性通讯社。该通讯社在华盛顿、纽约、洛杉矶、东京、巴黎、伦敦、曼谷、布宜诺斯艾利斯、布鲁塞尔、开罗、香港、莫斯科和北京设有分社。 韩国有10家全国性广播公司,另有地方广播公司59家,有线广播公司81家。 韩国广播公司(KBS)1927年开始试播,自1953年开始对外广播,政府控股广播公司,拥有全国性广播网,目前用韩、英、汉、法、日等11种语言播音。电视台成立于1961年12月,自1996年7月起开通两个频道的卫星电视节目,主要以数字信号播放。 文化广播公司(MBC)1961年12月开办,拥有全国性广播网,电视台成立于1969年8月,在各大城市有卫星转播站。 首尔(旧译“汉城”)广播公司电视台1991年12月开播。 基督教广播公司(CBS)1954年开办,私营,主要播送新闻、娱乐以及教育和宗教节目。其电视节目也有一定影响。 远东广播电台(FEBC)1956年12月开办,每周播送100小时的韩、英、汉、俄语节目。 大韩民国军队广播电台建于1954年,专门为军队播音。 驻韩美军广播电台1950年10月开始播音。同其电视台一起,专为驻韩美军及其家属服务,用英语全天播音。 交通广播电台和电视台1990年6月成立。 教育广播电台和电视台1990年12月成立。 韩国共有39个电视台,其中20个是商业电视台。 韩国自1995年起开播有线电视,发展迅速。因特网普及率较高,截至2002年底,上网人数达2627万名,占全国人口的55.1%。 出版业发达,注册出版社共有19135家。杂志种类繁多,创停刊频繁。
名胜:景福宫(Gyongbokkung) 位于韩国首都首尔(旧译“汉城” )钟路区,是一座着名的古代宫殿,是李朝始祖太祖李成桂于公元1394年开始修建的。中国古代《诗经》中曾有“君子万年,介尔景福”的诗句,此殿籍此而得名。宫苑正殿为勤政殿,是景福宫的中心建筑,李朝的各代国王都曾在此处理国事。此外,还有思政殿、乾清殿、康宁殿、交泰殿等。宫苑还建有一个10层高的敬天夺石塔,其造型典雅,是韩国的国宝之一。景福宫宫外建有围墙,围墙长3626米、高6.7米。王宫的南面有光化门,东边有建春门,西边有迎秋门,朝北的为神武门。光化门里有兴礼门,兴礼门外有一条东西向的运河,河上横跨一造型精巧的锦川桥。在宫苑莲池的中央有一石舫——庆会楼,曾是当年国王大宴宾客的楼阁。1553年由于火灾烧毁了宫北角的一部分,日军入侵时又将宫苑的大部建筑物破坏,到1865年重建时只有10个宫殿保持完整。
昌德宫(Changdokkung) 又名乐宫,是韩国的“故宫”,位于首都首尔(旧译“汉城” )市院西洞,是李朝王宫里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宫殿。公元1405年,李朝第三代国王在此建为离宫。壬辰之乱时被烧毁。现存的建筑为公元1611年重建的。这座建筑作为王宫长达300年。整座宫殿内为中国式的建筑,入正门后是处理朝政的仁政殿,公元1804年改建,宫殿高大庄严,殿内装饰华丽,设有帝王御座。殿前为花岗石铺地,三面环廊。殿后的东南部分以乐善斋等建筑为主,是王妃居住的地方。寝宫乐善斋是一座典型的朝鲜式木质建筑,殿内陈列着王冠、王服以及墨宝、武器和其他手工艺品。院内陈列着王室使用过桥、马车和末代国王所使用的早期汽车等。此外,还有大造殿、宣政殿和仁政殿等。仁政殿后的秘苑建于17世纪,面积约6万坪,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御花园。苑内有亭台楼阁和天然的峡谷溪流,还有科举时代作为考场的映花堂及建在荷池旁供君王垂钓的鱼水亭、钓鱼台和池中的芙蓉亭等。
广寒楼 (Kwanghanrn) 位于全罗北道南原郡邑川渠里,是韩国的着名古迹。传说为李朝初期宰相黄喜所建,原名广通楼。公元1434年(李朝世宗16年)重建后才改称现名。朝鲜壬辰卫国战争时曾被焚毁。公元1635年(李朝仁宗13年)又按原貌重建。雕梁画栋、形制绚丽的广寒楼是韩国庭院的代表,其中包括三座小岛,石像,鹊桥,它的整体构造象征着宇宙。现在楼上悬有“广寒楼”、“桂观”的大字匾额。相传,着名传奇故事《春香传》就发生在这里。楼北侧的春香阁是1931年建立的春香祠堂,堂内供有春香的肖像。每年阴历4月8日人们都在这里举行春香祭。
青瓦台(Chong Wa Dae) 是韩国总统官邸,位于首尔(旧译“汉城”)市钟路区世宗路一号。这里原来是高丽王朝的离宫,1426年朝鲜王朝建都首尔(旧译“汉城” )后,把它做为景福宫后园,修建了隆武堂、庆农斋和练武场等一些建筑物,并开了一块国王的亲耕地。1927 年日本入侵后毁掉五云阁以外的所有建筑,建立了朝鲜总督官邸。1945年日本投降后变为军政长官官邸。1948年8月大韩民国成立的同时,它成为总统官邸并改名为景武台(Kyung Mu Dae)。1960年4月19日推翻李承晚政权后,尹谱善当选总统并入主景武台。不久,因为尹谱善忌“武”字并为了同美国白宫相对应,给白墙蓝瓦的这群建筑起名为青瓦台,所以也有人称其为“蓝宫”(Blue House)。现在,青瓦台主楼为总统官邸,有总统办公室、接见厅、会议室、居室,配楼有秘书室、警护室和迎宾楼等。
济州岛(Cheju) 是韩国第一大岛,又名耽罗岛、蜜月之岛、浪漫之岛,位于朝鲜半岛的南端,隔济州海峡与半岛相望,北距韩南部海岸90多公里,地扼朝鲜海峡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济州岛总面积1826平方公里,包括牛岛、卧岛、兄弟岛、遮归岛、蚊岛、虎岛等34个属岛,东北距全罗南道100公里,是理想的旅游和垂钓胜地。在这里可以观赏名胜古迹、欣赏自然景观,岛上屹立着韩国最高的山--海拔1950米的汉拿山。还可以登山、骑马、兜风、狩猎、冲浪和打高尔夫球等。这里人烟稀少,土地广阔,不是高山森林,就是农田村舍。农家种的主要是稻米、蔬菜、水果,最多最壮观要属油菜花,春天,遍地一片金黄,非常好看。济州岛是韩国主要的渔业基地,附近海域内既有温带海洋渔类,也有热带及亚热带渔类。>>
韩国民俗村位于京畿道首府水原市附近,占地163英亩,它将韩国各地的农家民宅、寺院、贵族宅邸及官府等各式建筑聚集于此,再现朝鲜半岛500多年前李朝时期的人文景观和地域风情。村内有240座传统的建筑物,有李王朝时的“衙门”、监狱、达官贵族的宅邸、百姓的简陋房屋、店铺作坊、儿童乐园等等不一而足。民俗村内的店铺和露天集市上的商品大都是当地传统手工制品及别具风味的食品,有木质雕刻、彩绘纸扇、民族服装、彩色瓷器等。瓷器是这里的特产,有60余种,均有较高的保存价值。民俗村内的食品种类繁多,最受游客喜欢的是菜饼和米酒。露天场上每日定时都有精彩节目表演,如:民俗舞蹈、杂技和乡主鼓乐,热闹非凡。这里的村民穿着古代李朝时的衣着、演译着古代村民的风俗,迎娶新娘、送亡人入土等礼仪都真实地仿照李朝时代的模样。 韩国一公司职员穿睡衣上班
历史名人:李舜臣(1545-1598):民族英雄。出身于没落士大夫家庭,幼时家境贫寒。他颇有学问,能骑善射,32岁时武举登科,从此开始军旅生涯。他刚直不阿、一生忧国忧民,追求正义,几处逆境而无悔无怨。47岁任全罗左道水军节度使后,积极操练水军,构筑防御阵地,并创建了铁甲战舰龟船,防范倭寇的进犯。当时日本丰臣秀吉已经完成了国内四岛的统一,妄图以武力征服朝鲜和中国。1592年,他率领20多万大军进犯朝鲜并攻陷首尔(旧译“汉城”),占领了大半个朝鲜半岛,韩国称这一段历史为“壬辰倭乱”。应朝鲜王朝之请,明朝派兵出援,从此开始了长达7年的中朝两国军民共同抗击日寇的战争,史称“壬辰卫国战争”。李舜臣将军和中国水军并肩作战,多次击败日军,屡立奇功。1598年12月,他与明朝水军重创敌寇,在激战中不幸中弹身亡。两年后,朝廷为表彰他的功绩,封他为一级宣武功臣。1643年即他死后的45年,赠谥“忠武”。从此,朝鲜半岛人民为了纪念他,称他为“忠武公”。供奉着李舜臣将军灵位的显忠祠建于1706年,位于芳华山脚下,周围群山环抱,祠内松柏成荫。显忠祠占地50多万平方米,除了“本殿”之外,还有“号”、“古宅”、“家庙”以及李氏家族使用过的水井等古式建筑。有关李舜臣将军的历史资料和当年他与倭寇海战时使用过的武器等实物,明朝皇帝赐与他的都督印、令牌和斩刀等8件赐品的复制件,则被精心地保存在“遗物馆”里。每逢4月28日,即李舜臣诞生的日子,显忠祠都要举行祭祀活动。显忠祠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下一度荒颓,1945年日本投降后,纪念忠武公的活动得以恢复。1966年,韩国政府将此地辟为“圣域”,重建显忠祠,园区的综合景观工程一直持续到1974年。
外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韩国以对美、日外交为主。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推行门户开放政策。1998年2月,金大中就任总统后,继续致力于巩固与美、日的同盟关系,同时加强与中、俄的友好关系。在对朝政策上,金大中推行“阳光政策”,提出互不使用武力、不搞吸收统一、加强南北交流与合作的“对北三原则”,主张以结束朝鲜半岛冷战结构的“一揽子方案”根本解决朝鲜半岛问题。 韩国于1991年9月17日同朝鲜一起加入联合国。2003年2月,卢武铉总统就任后,强调发展韩美互惠平等关系,促进韩中日东北亚区域合作,同时加强同俄、东盟、欧盟等其他国家的关系,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
与中国关系: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建交。建交后两国各方面关系发展迅速。2003年7月,卢武铉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1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韩国釜山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