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韩国资讯 > 韩国釜山有什么传统民居

韩国釜山有什么传统民居

发布时间:2022-06-15 11:07:19

⑴ 韩国釜山有哪些景点

釜山是韩国最具代表性的国际贸易港口,是连接与日本以及西欧各国的贸易的最大关口。釜山仅小于汉城,堪称韩国的第2首都,西边有洛东江流过,南边与蔚蓝的大海相连。海岸有很多宽敞的海水浴场、众多的岛屿、历史悠久的寺庙等。每年举办的釜山国际电影节吸引了世界各国游客。
釜山永远是奔波沸腾的,人、鱼、海鲜拥塞市场与街巷,港都风情万种。这里,船只浮游,海洋波光粼粼,名刹生生世世。
釜山是朝鲜半岛最大国际港口,主要的名胜有东莱梵鱼寺、太宗台。它有韩国最大的海水浴场—海云台、和松岛、多大浦,以及东莱、海云台温泉等,为疗养胜地。
龙头山公园--登上龙头山岭俯瞰繁华的市区与大海;天晴时,甚至可以望到远方的对马岛;夕阳与夜景,富有浪漫情调。公园内设有救国英雄李舜臣将军的铜像。高120米的釜山塔是市区标志性建筑物。
釜山湾内得绝影岛将全湾划为东西两港。东港大而深,是釜山港的主要部分。西港为渔港。市内及郊区多名胜古迹,其中海拔100多米屹立于市中心的龙头山公园,内有纪念1960年韩国人民把李承晚赶下台的“四.一九”起义纪念碑和朝鲜爱国名将李舜臣的铜像。登上龙头山,可俯视釜山繁华区的街道与临近的海滨,天晴时,可遥望远方的对马岛。绝影岛东南的太宗台公园,相传在新罗时代太宗烈王灭高句丽、百济,统一三国后曾携后妃到此处游览,因被这里的山光水色所倾倒,故而得名。园内的太宗台最高峰高250米,从这里可以远眺朝鲜海峡。郊区金井山腹的禅宗大本山-梵鱼寺建于新罗第30代文武王19年(公元619年),是韩国四大巨刹之一。原有36座规模庞大的寺庙,不幸均于壬辰倭乱时期遭毁。而1717年重建的大雄殿庄严华丽,堪称朝鲜朝代建筑的精品。其他遗存的建筑有7座殿阁、2座阁楼、三扇巨门、11座净修庵和三层石塔等。还有海云台,地处海滨,为韩国八景之一。东莱温泉和松岛都是韩国有名的修养地和海水浴场。通度寺,位于庆尚南道云鹫山下,是韩国三大佛寺之一,供奉佛祖舍利的名刹,内部绘有幽雅图案与壁画

海云台海水浴场
海云台海水浴场是韩国最有名的海水浴场。新罗时期(BC57-AD935)的学者崔致远(857-?)先生在山茶岛附近散步时,感慨于这里的美丽景色,就在山茶岛上的一块岩石上刻下了海云台三个字,于是就有了海云台这一名字。海云台长15公里,宽30-50米,面积58400平方米,可容纳12万余人。沙滩的沙子粗糙而干净,黏在身上不易掉落,是从春川江流入的沙子与贝壳经长年的风化作用而形成的。

五六岛
五六岛位于釜山南区的一端,每天随潮水涨退情况不同会露出五个或六个小岛,系釜山市的受保护自然区。该岛是岩石岛,由两部分组成。从陆地延伸的五个岛中除灯塔岛外都是无人居住的岛屿。这五个岛分别是雨朔岛(32m)、鹰岛(33m)、锥岛(37m)、牡蛎岛(68m)、灯塔岛(28m),其中雨朔岛也称为盾牌岛和松岛,两岛的下部几乎相连。涨潮时雨朔岛看起来就是一个岛,而退潮时就成为两个岛。岛的名字大概也正是来自于这种自然现象。五六岛是进入釜山港的各种船只必经之地,因此也是釜山港的象征。

梵鱼寺
梵鱼寺位于釜山的名山金井山麓,是距今约1300年前的新罗(BC59-AC932年以庆尚地道区为中心的国家)文武王(661-681)18年(678年)时期义湘大师(625-702)所建。地理志《增东国与地胜览》中对梵鱼寺的来由是这样记载的:金井山的山脊上有一井,呈金色,有金色鱼乘五色云自天而下至井内玩耍,故得名金井山、梵鱼寺。
梵鱼寺最初的建筑在壬辰倭乱(1592-1598)时被毁,现在的建筑是1713年重建的。大雄殿建筑手法细腻而华丽,堪称李朝时期(1392-1910)建筑之顶峰。寺内有建于9世纪左右的三层石塔和由四根柱子支撑的一柱门,还有7座殿阁、楼阁,3扇门,11座庵堂等。此外还有受保护植物-藤树林与其间的溪谷融为一体,每年5月周围的景致尤显美丽。

闲丽海上国家公园
闲丽海上国家公园(Hallyohaesang)位于韩国南海岸的尚庆南道闲山岛水道至全罗南道丽水弯之间,这一带是属于锯齿形(Rias)的海岸,秀丽景观令人目不暇接。平静如镜、一望无垠的大海上,散布无数小岛与悬崖峭壁,形成天然屏风,最适合乘船眺望。水中翼船“天使号”由釜山至丽水穿梭于各岛屿之间,比起陆路快了很多,途中经过保留有丰富史迹的忠武、以“鹤之岛”闻名的三千浦,游客亦可在南海锦山下船游览。这个海上公园包括巨济岛海金刚地区、闲山岛地区、三千浦地区、露梁、锦山和梧桐地区等,面积达507平方公里。沿岸有许多良港和400多个形状各异的大小岛屿。这里还是朝鲜时代李舜臣将军抗击倭寇的古战场,名胜古迹保留甚多;当然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也使得这里必然成了进行水上运动和避暑的佳选。

⑵ 釜山的优点(就是你为什么喜欢釜山)

1.釜山三面环海,海水都特别的蓝,很干净。有很多海水浴场,都是免费开放的。
2.如城市名,釜山有很多山,很多山上都有都为爬山者做了充分的准备。山上铺的道路也很好,山中,山顶都有健身器材。
3.釜山的空气特别好,在韩国也属于空气最好的城市。有很多喜鹊,鸽子,乌鸦~等等。据说,乌鸦对空气质量的要求特别高,乌鸦多的地方,是空气好的地方。
4.釜山有很多图书馆,因为多,离住宅区都很近,很方便利用。只要办一张免费的图书证,可以浏览那么多的书。
5.釜山的交通,很方便。地铁,公交车(基本上都有空座),出租车~~,交通也很少有堵车的时候。
6.釜山有很多景区,很多美食~~吃喝玩乐都很方便。

⑶ 韩国的韩屋有多久的历史

一千三百多年

⑷ 韩国釜山有哪些着名景点

韩国釜山有荒岭山展望台、海云台、广安里沙滩、冬柏岛、太宗台等着名景点,每个景点都各有特色,海云台迎月之路经由海云台海水浴场,走向松亭海水浴场的森林小道。大海,森林,现代建筑物和休闲缔造为一体的幻想景色。有红色冬柏花王国之称的冬柏岛,被称为“最美丽的会场”而受到世人的称赞。还有西面、东莱都是不错的旅游景点,当然如果想要了解的更详细的话,可以登录yiqiquba。

⑸ 请介绍一下釜山

釜山是朝鲜半岛最大国际港口,主要的名胜有东莱焚鱼寺、太宗台。它有韩国最大的海水浴场—海云台、和松岛、多大浦,以及东莱、海云台温泉等,为疗养胜地。釜山有公园、浴场等50多处。近海的影岛是游人不可不去的风光区,岛上有一处陡险异常的悬崖。立于崖顶俯瞰,美不胜收的朝鲜海峡尽收眼底。

梵鱼寺
位于釜山北面金井山山麓,建于公元7世纪末,堪称釜山第一古庙,为禅宗总枢。原有36座规模庞大的寺庙,后不幸于壬辰倭乱时期遭毁。1717年重建,其中大雄殿造得十分精致华丽,堪称朝鲜时代建筑的精华。寺内至今还保留着7座殿阁、2座阁楼、3扇巨门、11座进修庵及最初建造的三层石塔等众多历史古迹。大雄殿和三层石塔已被列为韩国的国宝。四根石柱支撑的一柱门,入口处标志着宇宙中所有的法则,据称进入此门后可忘却人世间一切烦恼。寺庙建于金井山上,要走一段弯弯曲曲的山路才能抵达。
电话:(051)508-3123/7
交通:乘地铁至“梵鱼寺”站,再步行30分钟;若乘巴士,需10分钟。
开放时间:日出至日落
票价:500韩圆

釜谷温泉
有名扬东洋的水温达70°C的温泉,就设备与规模而言,堪称韩国温泉之冠,是一个综合休闲地,设有室内游泳池、动植物园,还可举行大饭店的舞台表演等,来此的游客络绎不绝。
交通:由釜山西部巴士站出发月约需1小时30分钟;由汉城高速巴士总站出发需4小时50分钟。
电话:(051)469-2224

海云台
海滩距离釜山市中心11公里,是韩国最有名的海水浴场。蜿蜒曲折、长达二公里的白沙滩,苍翠浓郁的冬柏岛,景色秀丽,系韩国八景之一。每年在此定期举行游泳大赛和放风筝比赛。夏天,人山人海的游客趋向海边,殊不知一年四季散步于波澜起伏的海边,都是那么浪漫和惬意!
海云台的温泉非常出名,水温45°C至50°C,含有微量元素氡,对肠胃病、妇女病、皮肤病有特殊疗效。海云台浴场沙净如玉,海水清浅,气候宜人,是理想的海滨浴场。夜里,排比相列的“帐棚摊子”(路边小吃摊),则是海边“主角”;而投宿于沿海大饭店,观赏来往的船只、月色、渔火,又是一番情趣;游艇码头,也是乐趣的所在。
注意:应避免选择假期前往。
交通:游客可在市区中央洞乘巴士约需50分钟;
在金海机场乘直达车约需50分钟;
或乘东海南部线火车至海云台火车站,在步行20分钟可抵达。

太宗台
太宗台位于影岛南端,据说三国统一后,新罗太宗武列王曾游览于此,因而得名。附近的松林、山茶树茂密丛生;悬崖峭壁连绵不绝,与蔚蓝大海中的釜山的象征-五六岛构成一幅美景,眺望碧海峭壁,烦忧尽扫。尤其不能错过的是搭乘游艇眺望那银白如雪的灯塔(游船航行时间为40分钟,票价4,500韩圆)。

通度寺
是韩国三大名刹之一,位于葱郁的林中,有大小建筑70余处,文物丰富,风景十分优美。该寺地处庆州到釜山的途中,建于公元646年,由从唐朝携回佛祖舍利子的慈藏法师所创建。曾于壬辰倭乱时期焚毁,后于1601年及1641年重建。因为供奉佛祖舍利子的缘故,虽然没有佛像,然而在梵钟阁内却有形形色色的弘鼓、云版、木鱼、梵钟等。此外,还有装饰精巧的大雄殿、不二门及保存了1300年的石造浮雕等共35座建筑物。
电话:(0523)382-7182
交通:由釜山东部巴士站出发需30分钟
开放时间:7:00-18:30
票价:1,500韩圆

闲丽海上国家公园
位于韩国南海岸的尚庆南道闲山岛水道至全罗南道丽水弯之间,这一带是属于锯齿形(Rias)的海岸,秀丽景观令人目不暇接。平静如镜、一望无垠的大海上,散布无数小岛与悬崖峭壁,形成天然屏风,最适合乘船眺望。水中翼船“天使号”由釜山至丽水穿梭于各岛屿之间,比起陆路快了很多,途中经过保留有丰富史迹的忠武、以“鹤之岛”闻名的三千浦,游客亦可在南海锦山下船游览。这个海上公园包括巨济岛海金刚地区、闲山岛地区、三千浦地区、露梁、锦山和梧桐地区等,面积达507平方公里。沿岸有许多良港和400多个形状各异的大小岛屿。这里还是朝鲜时代李舜臣将军抗击倭寇的古战场,名胜古迹保留甚多;当然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也使得这里必然成了进行水上运动和避暑的佳选。
交通:由釜山沿岸渡轮站(南浦洞地铁站)至丽水约需3小时45分钟;
若要游览巨济岛佳景--海金刚,只需在釜山搭船到长承浦(约需1小时),再由长承浦搭游艇即可。

⑹ 釜山的甘川文化村为什么被称为釜山的圣托里尼

韩国甘川文化村一直享有“釜山圣托里尼”的美誉,因为这里有非常独特的风景(梯形结构的居民楼群)和文化(悠然随性远离喧嚣),跟希腊本地的“圣托里尼”有异曲同工之妙,所以便有了这样的美誉。另外这里还有个“胡同艺术工程”的项目,也让它逐渐摆脱了曾经的破落形象,而化身成为一个文艺感十足的小文化村。

在甘川文化村,你能见识到一个远离都市喧嚣的宁静村庄,可以听到海浪拍打岸边的清脆声响,来到这里,仿佛让自己置身在岁月静好的画卷里,没有了尘世吵闹。

⑺ 炎黄帝时期经常提到的釜山城是今天的韩国釜山么

不是! 一、河北涿鹿“釜山”考
2007年11月21—22日,考察组赴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考察。当地早在十几年前就成立了“涿鹿炎黄蚩三祖文化研究会”,并开发了文化旅游资源。据其论证,《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的黄帝“合符釜山”的釜山,位于矾山镇窑子头村北三里处。
考察组找到窑子头村,村北并无山,只有些极不规则的土层土包,属低矮连绵的丘陵地带。当地村民对“釜山”亦茫无所知,称“从来没听说过什么釜山”。再三询问解释,仍对“釜山”毫无概念。
这是涿鹿矾山镇窑子头村“釜山”的宣传图片。窑子头村周边土层极厚,高处土层清晰可见,并无山形。
这是保岱乡2005年立的历史沿革碑志,言此地已有3200多年的历史,且为黄帝第九世孙虞舜出生地,但无一字提及釜山。
中央电视台十套“探索与发现”栏目制作了《发现黄帝城》的节目,其中对釜山的说辞亦自相矛盾,耐人寻味。
二、山西高平“釜山”考
2007年12月20日—21日,考察组考察了山西高平的釜山。釜山在山西高平的说法,主要见于网络传播。在高平宾馆,考察组随机访谈了三个当地人,回答是一致的:“这里倒是有个釜山村,但是没听说有个釜山。”随后,考察组辗转找到了传说中的“釜山村”。
这是个只有大约300户人家的村庄。考察组首先对村里小卖店的老板娘做了个访谈。老板娘说,这里没有釜山,不知道为什么叫釜山村。
在釜山村,考察组特意采访了一个70多岁的村民,老人说:“这里有牛山、米山,就是没有釜山。”几个过路的村民围上来参与这个话题,同样印证了这里没有釜山。
三、河北涞水“釜山”考
2008年2月22日,在原涞水县文化局局长刘阜先生的陪同下,考察组考察了涞水的釜山。涞水釜山位于县城西北约15公里处的娄村满族自治乡,与伶(灵)山相连。
相传黄帝在此发明了舟车,伶伦在此制乐器作五律制十二钟,至今这里尚存嫘祖洞、黄帝藏兵洞、伶泉(俗称灵泉)、伶祠、伶伦调音的乐坪等传说遗址,且在《保定府志》、《涿州志》均有记载。涞水有一项蜚声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是高洛音乐会。涞水高乐,传说是伶伦创制的黄帝家庙的祭祖音乐。“涞”水之“涞”,在《说文解字》中就有“祭祀”的意思。这种古老深奥的音乐曲目,在涞水、易县、徐水等县的民间一直顽强地传承着。有趣的是,在“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图”中,汇入古黄河的古涞水(今拒马河)旧称“伦水”,此地似与伶伦有着极深的渊源。
涞水釜山,形如覆釜,山下娄村,原是个古老的村庄,因釜山仅见于近代县志,推测娄村之名早于釜山之名;又因邻近古黄河,舟车的发明及伶伦始创音乐发源于此的说法,有着不可忽略的历史地理依据。
在山脚,考察组对刘阜先生做了简短的采访——
(刘阜:涞水的古县志上记载,黄帝战蚩尤的时候,黄帝曾经藏兵于釜山,更多的是黄帝的一个负责祭祀的大臣,也就是咱们华夏的音乐始祖伶伦,他经常活动的地方。在这个山的北边有一个三层崖半坡上,据传说是伶伦当年铸钟的地方,现在那个地方还有好多冶炼的金属废渣。釜山顶上曾经出土过一个古陶器,陶器上面有一个文字,目前没人能认识它。)
四、河南灵宝“釜山”考
听说河南灵宝有个荆山,也叫“釜山”,考察组查不到文史资料,为严谨起见,于2008年3月15日—17日,赴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一探究竟。
传为釜山的地方,实际上叫作荆山。考察组辗转来到灵宝县阳平镇,找到了荆山脚下的荆山村。荆山由数座小山包起伏相连,有的山包也确似覆釜。但是考察组访问了多位荆山村村民,包括耄耋老者,当地人均闻所未闻釜山之称,只知道此山此地世代称“荆山”,有“黄帝铸鼎原”遗迹和传说。
铸鼎原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笔下的黄帝铸鼎铭功升天的地方,每年农历二月初九,当地政府和民间都以庙会形式举行祭祀盛典,伴以鼓乐歌舞,热闹非凡。3月16日这天正是农历二月初九,一行人躬逢其盛。
灵宝釜山之说,仅见于传闻。
五、河北徐水“釜山”考
徐水釜山,山形如釜,俗称锅顶山,位于徐水县城西北22.5公里处。西、北、南三面山势较陡,东坡较缓,西北—东南走向,面积约2平方公里,海拔290米。山上遗迹众多,有轩辕黄帝庙基址、围墙基址、黄帝台、黄帝泉、古井、古碑等,荒草凄籁,残垣逶迤,三块残损的古碑兀立山顶,似乎在等待着人们去揭示它的年龄和来历;半山腰一巨石突兀而出,传为黄帝台,黄帝台旁即黄帝泉。
釜山下有四个村庄都以釜山为名,分别为南釜山、北釜山、东釜山、西釜山。釜山乡人口近万人,80%都住在釜山村。
【史料参证】徐水旧称安肃,据清《安肃县志》、民国《徐水县新志》(明修,民国三十二年刻本卷十“大事记” )载,轩辕黄帝曾巡方问俗,诛蚩尤于涿鹿之野,登釜山会诸侯,合符示信于徐水;《资治通鉴》亦注明黄帝合符釜山为武遂(徐水遂城旧称)之釜山;另据《通鉴纂要》注:釜山在安肃县(《炎黄汇典•方志卷》);又据《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出版,P1496)述:“合符台在徐水釜山”。
【考古发现】目前,已经考古发现的徐水县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多达46处,且在时代上没有大的缺环。1986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在釜山周边发现了一批上古文化遗址,《徐水文物志》、《徐水文史资料》均对此进行收录,并由县文保所建立了文物普查档案。
1986年5月,在釜山正东约10公里处的南庄头村北,发现了一处上古文化遗址。1987年8月,北京大学考古系对南庄头遗址进行了试掘,认定该遗址“下文化层的年代距今9700—10500年左右,是一处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填补了我国北方旧石器文化晚期至磁山、裴李岗新石器文化的空白,同时也为研究我国北方全新世气候环境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地层剖面。”
在釜山周边发现的文村、金家坟、遂城、瀑河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距今有5000年的历史,大致相当于黄帝时代。
2008年2月23日,考察组到徐水县文管所,在于宝全所长的引导下参观了文物展室。据于所长介绍,文管所收集的各类文化遗存,是研究我国家畜、陶瓷、粮食起源这三大课题的重要依据,标志着黄帝时代从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型。展室里,考察组见到大量仰韶文化时期的陶釜、陶盆、陶钵,以及龙山文化时期的各种三足陶鬲、陶甗等器具。这些器物展示出了一个从炎黄时代直至夏商周、春秋战国长达数千年的演进过程。
这是徐水县文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陶釜。
这是徐水县文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红顶钵。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南釜山汉墓时,出土了一批画像石刻。这批画像石刻完全以珍禽异兽为题材,有当时极受崇拜的四种神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有汉画中罕见的凤凰、毕方、鸟头兽,飞狐等。其中的毕方之鸟是黄帝的神游侍者,青龙和现在的“中国龙”尚有很大差别,但它展示的独特形象已经包含了中华文明中无数奇妙的华彩。
这是根据于所长提供的文物普查资料档案拍摄的釜山周边的汉代墓葬。
2006年5—8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南水北调考古队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所穿越的南、北釜山墓地进行了发掘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成果。
南、北釜山墓地位于徐水县东釜山乡,此次发掘的总面积为30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47座,其中南釜山(Ⅰ区)37座,小西庄(II区)10座。出土的随葬器物有陶器、瓷器、银器、铜器、铁器等共500余件,年代跨越汉、唐、宋辽、明清四个主要时期。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当地的繁华富庶,也足见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当司马迁撰写《史记》时,釜山周边已有大量居民在此繁衍生息,釜山之名已经确切存在。
这是展室内收藏的部分精品。
釜山周围出土的5000年前的陶釜、红顶钵,证明黄帝时期的制陶工艺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平。当时的养蚕制衣、文字、音乐、律历、舟车等发明一旦在此得到证实,釜山及周边地区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历史地理】“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神州。”黄河,美丽古老的母亲河,它以中华古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着称于世,也以频频改道、洪流泛滥的变迁史融入一个民族的深沉记忆。
据记载,从先秦到民国年间的2540多年中,黄河下游共决溢1593次,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在上万年的黄河文明史上,逐水草而居的中华初祖,曾在大河两岸留下众多的文化现象。一代代历史地理学者苦苦追索,史书中最早记载的黄河故道究竟在哪里?
1975年,被誉为“文化神州”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在《山海经》中找出了一条经流凿凿可考的黄河故道——“山经河”。“山经河”出孟津小浪底沿太行山东麓折向东北,途经今安阳、邯郸,经深州、高阳、徐水,经安新、霸州东流至天津北部汇入渤海。“山经河”经流图显示,黄河故道曾在徐水境内釜山脚下折了一个近乎90度的急转弯,掉头东去,给我们留下了众多历史的遗迹。1985—1986年的文物普查工作证实,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几乎遍布釜山周边,即古黄河故道沿岸。
“釜山合符”,应该是一种黄河文化现象。
【民俗传说】关于釜山合符,釜山及周边地区至今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故事。原徐水县政协副主席靳凤云编着的《揽胜徐水景更奇》收录了有关釜山的民间传说故事;徐水乡贤、大王店西街退休工人杨忠林先生曾收集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撰成《釜阳及周边逸闻录》一书,其中很大篇幅皆与炎帝、黄帝、蚩尤等上古部族首领有关。
“豆棚瓜架雨如丝。”人们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关于上古历史文化的民间传说,隐现着模糊的历史投影。传说,黄帝在釜山合符前,先是经过涿鹿之战征服炎帝,并在釜山西侧北合村与炎帝握手言和,至今北合村边尚有北合台遗迹;后又通过阪泉之战擒杀蚩尤,收编了蚩尤残部,釜山东南有一红土山相传为“蚩尤冢”。
梁代任昉《述异记》记录了南北朝时代华北汉族人民祭“蚩尤神”的情况:“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盖其遗制也。”蚩尤戏当地人也叫“五神捉蚩鬼”。
2008年2月5日、2月17日,考察组在杨老带领下,两赴釜山考察。杨老一一指认解说了釜山山脚下炎黄握手言和的北合台遗迹及传说,山腰传为嫘祖的蚕姑奶奶庙及传说,山顶以及山顶附近的黄帝合符台、轩辕黄帝庙、黄帝崖、黄帝洞、黄帝泉、轩辕坟等遗迹及历代传说。
(杨忠林:这是蚕姑奶奶庙。蚕姑是谁呢?就是黄帝的正妃嫘祖,她发明了养蚕。她是谁呢?这边有一个狼牙山,古代叫西陵山,她是西陵之女。她是第二个女儿,她们有姐儿仨,老大叫眼光奶奶,蚕姑发明养蚕,是老二。西边那个神像叫菜姑奶奶,这姐儿仨都受当地周围几个县的崇拜。
这是黄帝和他的正妃嫘祖住的地方,这个叫黄帝屋。
这个是轩辕庙。这条道对的是正门,庙门已经坍塌了。
孙:你小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吗?
杨:我小的时候就这样,但是我爷爷杨老财活着的时候不是这样。他活着的话有145岁了。他小的时候,每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都上去祭奠,他说他来的时候这些庙还全呢。
孙:涿鹿县说他们那儿有个釜山你知道吗?中央电视台都播了。
杨:我看中央10频道,连续5集,我都看完了。那个地方叫窑子头,他那里就是一个小土山,土山不为山,土山古代叫丘陵,有石头才叫山呢,他那里没有石头。
结论
对釜山的考察基本完成了,河北徐水的釜山可谓“山有其形,地有其名,史有所载,物有所证,民有所诵”,经得起推敲和考证。大量资料证实,釜山是唯一的,徐水釜山及周边地区是黄帝及其后人的主要活动区域。釜山合符为中华统一和华夏民族的融合奠定了初步基础,是古黄河文化现象。合符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雏形思想,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问题提示
“能知古始,是为道纪。”留给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的,还有许多疑问。比如——
一、为什么黄帝和炎帝会在徐水釜山合符?
二、釜山周边分布的众多仰韶文化遗址说明了什么?
三、古黄河北岸的南庄头人遗址中曾发现有鸡、猪的骨骸,如果一万年前的南庄头人已经开始饲养家禽和家畜,这意味着什么?
四、为什么古黄河会在徐水境内转弯?
五、为什么河北地区分布有如此繁多的三皇五帝的遗迹和记载,仅徐水县内就有两座三皇庙,还有舜帝庙、大禹庙、帝尧庙等?
六、釜山山腰有蚕姑奶奶庙,易县有蚕姑坨,《史记》载,黄帝娶
西陵之女,而易县狼牙山山麓古称西陵,蚕姑奶奶是否可认定为黄帝正妃嫘祖?
七、釜山旁边有大、小牟山,有蚩尤冢的传说,这意味着什么?
八、为什么釜山山洞有崖刻,漫山遍野的石头上布满了刻痕?
九、釜山山顶的轩辕黄帝庙为什么改成了圣母行宫庙?即便是圣母,那究竟是哪一位圣母?
十、《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河北满城有桥山,黄帝是否葬在满城的桥山?众所周知,陕西黄陵因桥山之名而成陵,地方志书记述黄陵乃黄帝衣冠冢,而且从唐代开始建庙、宋代开始植柏兴建而成。有史以来,全国各地有多处黄帝陵、炎帝陵、蚩尤冢,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考其源流,大都根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望文生义,因义成史,因史成名,因名得利。
十一、涿鹿、阪泉大战的确切位置究竟在哪里?清末民初历史学
家夏曾佑着《中国古代史》,指涿鹿乃直隶之涿州,徐水境内亦传有古称阪泉、涿鹿的地方,指称涿鹿源于砦鹿,乃是荤粥部族的聚居地,能否进一步论证?
十二、合符之符究竟是兵符还是部落图腾?釜山合符与龙图腾的形成有没有关系?
十三、为什么合符之后大约千年之久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十四、釜山合符文化,对我们现在的普世文明有什么现实意义?
2008年5月29—30日,“黄河•釜山历史文化座谈会”在河北徐水大午集团召开。中国考古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李伯谦教授,全国着名科技考古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思训教授,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室主任张玉范教授,以及保定市考古专家和徐水釜山文化研究会成员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上,北京大学文博学院院长李伯谦教授指出,釜山遗址应该妥为保护,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停止对釜山山体的破坏,这是对民族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尊重。另外,釜山及周边有关黄帝的遗迹传说、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颇多,可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釜山山体一旦消失,物质或非物质遗产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原思训教授提示,如能在釜山遗址发掘出古人遗存,可到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实验室进行C14测定。保定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候璐建议,釜山及周边历史文化遗迹众多,地下文物丰富,要牢牢把握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良机,深入研究。而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把釜山保护起来。
5月30日,在徐水县文管所所长于宝全和釜山文化研究会成员的陪同下,年逾古稀的李伯谦、张玉范教授一行到釜山实地考察。李伯谦、张玉范教授对釜山遗址兴趣颇浓,逐一考察了轩辕黄帝庙基址、黄帝台、黄帝泉、围墙、古井、古碑等遗迹。在详细考察了釜山遗迹中的三道围墙后,李伯谦教授指出,这种工程就地取材,为古代传统的干打垒式建筑风格。从宽大的墙基和部分墙体看,属于古代战争中的防御体系,纯用山石垒砌,而山石已没有尖利棱角,坍塌残缺程度较为严重,可见建造年代甚为久远;在釜山山顶,李伯谦教授仔细考察了三块残缺剥蚀的石碑,从石料使用和损毁程度看,立石年代不一,时间跨越大。经考证,确定最晚的一通古碑为干隆十三年所立。
站在山顶庙基上,李伯谦教授感慨地说:“釜山有这么多的历史文化遗迹,非常罕见,极具保护价值。但目前釜山整个山体已遭到严重破坏,令人惋惜,建议政府尽快依法保护釜山。”张玉范教授表示,北大馆藏丰富,古籍齐全,将提供更多相关的资料信息,全力支持釜山历史文化研究会的工作。
釜山文化研究会:探索历史之迷,宏扬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明做出新的贡献。 ——李伯谦
宏扬釜山历史文化遗产。 ——原思训

⑻ 韩国釜山.

釜山(英文:Busan 韩文:부산)

韩国东南端的港市。位于首尔南东部450km处,东经129度,北纬35度。东南滨朝鲜海峡(韩国称:大韩海峡,Korea Strait ),与日本对马岛相望;西临洛东江。西北山地耸峙,南有群岛屏障,为着名深水良港。半岛南部门户。总面积是758,21平方公里,人口400万,人口居住面积是386万多平(2000年为准),划分为1个郡和15个区,是韩国第二大城市。釜山西部是落东江下流,南部是大韩海峡。所以有很多海水浴场、温泉等,年中有非常多的游客到此来休假。可以称得上第二个首都的釜山在1万5千年前旧石器时代开始就开始有人居住,是历史悠久的城市。这里不但有梵鱼寺、忠烈祠等重要的文化财产,还有金井山城等风景优美的景点。又是韩国的第一港口城市,也是世界5大港湾城市之一,是海外贸易活跃的地方。市政府所在地是中区中央洞7街20番地。原为渔村。1441年开港,1876年辟为贸易港。二十世纪初,京釜、京义线通车后发展迅速。1929年定为庆尚南道首府。岭南工业地带核心,以纺织、食品、化学、造船、电子、建材工业为主。近郊多果园、菜园和养猪、养鸡场。附近盛产稻。暖流通过沿岸,远洋渔业基地,西港为着名渔港。海陆空交通枢纽。南部最大贸易港,输出以水产品、纺织品、铁、石墨、机械制品为主。有东莱城迹、温泉、海云台等旅游地。

釜山的历史

看到现在为止出土的先史时代的遗迹和遗物,可以得知釜山是从新石器时代以后才开始真正有人开始居住。釜山是1876年由日本建立成为开港场,之后一直在经济发展上起着飞跃的作用,逐渐发展成为城市。1905年开通了连接首尔和釜山的庆釜线之后,开始进入很多码头和港口的港湾设施。1925年庆南道厅迁移到釜山,釜山就逐渐发展为城市,1950年韩国战争时这里还被认定为临时的首都。1963年被指定为直辖市,1960~70年代对国家经济发展起了先导的作用,1995年根据城市的扩张被予名为‘釜山广域市’。釜山(Busan)于2002年成功举办了第14届亚运会。

釜山的气候

釜山是温带气候的地区,因附近有大海,年中一向是海洋性温带气候。年平均气温是15度,年平均降水量是2,397mm,跟别的地区相比这里风吹量比较大,所以到此来旅游时应戴帽子和眼睛。大体上夏天比较凉快,冬天比较温暖,因这样的气候原因,年中有很多游客到此来休假。特别是夏天,这里的海水浴场比较发达,故有很多游客到此来度假,市内有韩国最大的海水浴场——海云台和松岛、多大浦,以及东莱、海云台温泉等,是着名的疗养胜地。

釜山料理

其实各家韩国烧烤店水平都“差不多”,釜山也“算不错”。五花肉“腌的味道很进去了”,包着生菜吃,“蛮有韩国的感觉”;牛舌“切得超级薄”,“稍微烤一下就熟了”;年糕“Q得适合小朋友去磨牙”。总的来说吃起来“很过瘾”,价格也“适中”。来福士店“生意太好了”,晚上不想排队的话“要不6点前到,要不就记得提前订位”。
吃好港丽的第二天就去了这家釜山,送的南瓜粥很好吃。其他烧烤类的都差不多,牛舌(传统的那个好吃,秘制的不好吃)、五花肉比较好吃,千万不要点梅肉,一个盘子上就4块肉而且味道就像大排一样不好吃,海鲜年糕和韩式年糕一样的好吃,就是上面多了一个青口贝一个虾,石锅拌饭很好吃,特别是底下的锅巴,我们一下子点了2份,鸡肉卷也不错,总体感觉还是可以的,不贵。特别提下:烤香蕉最好吃饱后再烤,特别费时间。

韩国釜山同中国上海市结为友好城市.
附:河北省徐水县亦有釜山

“釜 山”考
《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曾“北逐荤粥,合符釜山”。
“合符”是中国历史上流传久远的一项合盟信物制度,屡见于典籍,并有出土实物为证。“符”的材质有竹、木、玉、石、金、铜等等,不一而足;“釜山”是黄帝与各部族代表合符之地,即统一符契、共同结盟的地点。釜山合符,是中国历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作为汉民族前身的华夏族的基础初步奠定,中华民族雏形初现。
上古各大部族经由釜山合符,完成了初步的融合,黄帝也由部落首领一跃而为部落联盟的首领,成了诸侯共主、万国宾从的天子,带领先民们结束了游牧或半游牧的历史,进入了定居农耕、驯养家畜的时代。上古先民及其文化得到进一步融合,直至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黄帝由此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初祖。诸如养蚕、舟车、文字、音律、医学、算术等,都创始于黄帝时期。所以,釜山是中华大一统的开端之所,是开创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奠基之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源。
然而,“釜山”究竟在哪里?人们对此却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两年来,一个由民间人士自费组成的考察组,就目前文史资料中重点推举的五处名为“釜山”的地方做了实地考察。包括:河南灵宝的“釜山”,山西高平的“釜山”,河北涿鹿的“釜山”、涞水的“釜山”和徐水的“釜山”。另有韩国的“釜山”,无争,不考。
以下为考察实录——
一、河北涿鹿“釜山”考
2007年11月21—22日,考察组赴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考察。当地早在十几年前就成立了“涿鹿炎黄蚩三祖文化研究会”,并开发了文化旅游资源。据其论证,《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的黄帝“合符釜山”的釜山,位于矾山镇窑子头村北三里处。
考察组找到窑子头村,村北并无山,只有些极不规则的土层土包,属低矮连绵的丘陵地带。当地村民对“釜山”亦茫无所知,称“从来没听说过什么釜山”。再三询问解释,仍对“釜山”毫无概念。
这是涿鹿矾山镇窑子头村“釜山”的宣传图片。窑子头村周边土层极厚,高处土层清晰可见,并无山形。
这是保岱乡2005年立的历史沿革碑志,言此地已有3200多年的历史,且为黄帝第九世孙虞舜出生地,但无一字提及釜山。
中央电视台十套“探索与发现”栏目制作了《发现黄帝城》的节目,其中对釜山的说辞亦自相矛盾,耐人寻味。
二、山西高平“釜山”考
2007年12月20日—21日,考察组考察了山西高平的釜山。釜山在山西高平的说法,主要见于网络传播。在高平宾馆,考察组随机访谈了三个当地人,回答是一致的:“这里倒是有个釜山村,但是没听说有个釜山。”随后,考察组辗转找到了传说中的“釜山村”。
这是个只有大约300户人家的村庄。考察组首先对村里小卖店的老板娘做了个访谈。老板娘说,这里没有釜山,不知道为什么叫釜山村。
在釜山村,考察组特意采访了一个70多岁的村民,老人说:“这里有牛山、米山,就是没有釜山。”几个过路的村民围上来参与这个话题,同样印证了这里没有釜山。
三、河北涞水“釜山”考
2008年2月22日,在原涞水县文化局局长刘阜先生的陪同下,考察组考察了涞水的釜山。涞水釜山位于县城西北约15公里处的娄村满族自治乡,与伶(灵)山相连。
相传黄帝在此发明了舟车,伶伦在此制乐器作五律制十二钟,至今这里尚存嫘祖洞、黄帝藏兵洞、伶泉(俗称灵泉)、伶祠、伶伦调音的乐坪等传说遗址,且在《保定府志》、《涿州志》均有记载。涞水有一项蜚声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是高洛音乐会。涞水高乐,传说是伶伦创制的黄帝家庙的祭祖音乐。“涞”水之“涞”,在《说文解字》中就有“祭祀”的意思。这种古老深奥的音乐曲目,在涞水、易县、徐水等县的民间一直顽强地传承着。有趣的是,在“山经河水下游及其支流图”中,汇入古黄河的古涞水(今拒马河)旧称“伦水”,此地似与伶伦有着极深的渊源。
涞水釜山,形如覆釜,山下娄村,原是个古老的村庄,因釜山仅见于近代县志,推测娄村之名早于釜山之名;又因邻近古黄河,舟车的发明及伶伦始创音乐发源于此的说法,有着不可忽略的历史地理依据。
在山脚,考察组对刘阜先生做了简短的采访——
(刘阜:涞水的古县志上记载,黄帝战蚩尤的时候,黄帝曾经藏兵于釜山,更多的是黄帝的一个负责祭祀的大臣,也就是咱们华夏的音乐始祖伶伦,他经常活动的地方。在这个山的北边有一个三层崖半坡上,据传说是伶伦当年铸钟的地方,现在那个地方还有好多冶炼的金属废渣。釜山顶上曾经出土过一个古陶器,陶器上面有一个文字,目前没人能认识它。)
四、河南灵宝“釜山”考
听说河南灵宝有个荆山,也叫“釜山”,考察组查不到文史资料,为严谨起见,于2008年3月15日—17日,赴河南省灵宝市阳平镇一探究竟。
传为釜山的地方,实际上叫作荆山。考察组辗转来到灵宝县阳平镇,找到了荆山脚下的荆山村。荆山由数座小山包起伏相连,有的山包也确似覆釜。但是考察组访问了多位荆山村村民,包括耄耋老者,当地人均闻所未闻釜山之称,只知道此山此地世代称“荆山”,有“黄帝铸鼎原”遗迹和传说。
铸鼎原是汉代史学家司马迁笔下的黄帝铸鼎铭功升天的地方,每年农历二月初九,当地政府和民间都以庙会形式举行祭祀盛典,伴以鼓乐歌舞,热闹非凡。3月16日这天正是农历二月初九,一行人躬逢其盛。
灵宝釜山之说,仅见于传闻。
五、河北徐水“釜山”考
徐水釜山,山形如釜,俗称锅顶山,位于徐水县城西北22.5公里处。西、北、南三面山势较陡,东坡较缓,西北—东南走向,面积约2平方公里,海拔290米。山上遗迹众多,有轩辕黄帝庙基址、围墙基址、黄帝台、黄帝泉、古井、古碑等,荒草凄籁,残垣逶迤,三块残损的古碑兀立山顶,似乎在等待着人们去揭示它的年龄和来历;半山腰一巨石突兀而出,传为黄帝台,黄帝台旁即黄帝泉。
釜山下有四个村庄都以釜山为名,分别为南釜山、北釜山、东釜山、西釜山。釜山乡人口近万人,80%都住在釜山村。
【史料参证】徐水旧称安肃,据清《安肃县志》、民国《徐水县新志》(明修,民国三十二年刻本卷十“大事记” )载,轩辕黄帝曾巡方问俗,诛蚩尤于涿鹿之野,登釜山会诸侯,合符示信于徐水;《资治通鉴》亦注明黄帝合符釜山为武遂(徐水遂城旧称)之釜山;另据《通鉴纂要》注:釜山在安肃县(《炎黄汇典•方志卷》);又据《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出版,P1496)述:“合符台在徐水釜山”。
【考古发现】目前,已经考古发现的徐水县各个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多达46处,且在时代上没有大的缺环。1986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在釜山周边发现了一批上古文化遗址,《徐水文物志》、《徐水文史资料》均对此进行收录,并由县文保所建立了文物普查档案。
1986年5月,在釜山正东约10公里处的南庄头村北,发现了一处上古文化遗址。1987年8月,北京大学考古系对南庄头遗址进行了试掘,认定该遗址“下文化层的年代距今9700—10500年左右,是一处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文化遗存,填补了我国北方旧石器文化晚期至磁山、裴李岗新石器文化的空白,同时也为研究我国北方全新世气候环境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地层剖面。”
在釜山周边发现的文村、金家坟、遂城、瀑河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文化遗址,距今有5000年的历史,大致相当于黄帝时代。
2008年2月23日,考察组到徐水县文管所,在于宝全所长的引导下参观了文物展室。据于所长介绍,文管所收集的各类文化遗存,是研究我国家畜、陶瓷、粮食起源这三大课题的重要依据,标志着黄帝时代从游牧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型。展室里,考察组见到大量仰韶文化时期的陶釜、陶盆、陶钵,以及龙山文化时期的各种三足陶鬲、陶甗等器具。这些器物展示出了一个从炎黄时代直至夏商周、春秋战国长达数千年的演进过程。
这是徐水县文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陶釜。
这是徐水县文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件红顶钵。
1978年,考古工作者在发掘南釜山汉墓时,出土了一批画像石刻。这批画像石刻完全以珍禽异兽为题材,有当时极受崇拜的四种神灵: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有汉画中罕见的凤凰、毕方、鸟头兽,飞狐等。其中的毕方之鸟是黄帝的神游侍者,青龙和现在的“中国龙”尚有很大差别,但它展示的独特形象已经包含了中华文明中无数奇妙的华彩。
这是根据于所长提供的文物普查资料档案拍摄的釜山周边的汉代墓葬。
2006年5—8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南水北调考古队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所穿越的南、北釜山墓地进行了发掘保护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考古成果。
南、北釜山墓地位于徐水县东釜山乡,此次发掘的总面积为3000平方米,共清理墓葬47座,其中南釜山(Ⅰ区)37座,小西庄(II区)10座。出土的随葬器物有陶器、瓷器、银器、铜器、铁器等共500余件,年代跨越汉、唐、宋辽、明清四个主要时期。我们可以想见当时当地的繁华富庶,也足见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当司马迁撰写《史记》时,釜山周边已有大量居民在此繁衍生息,釜山之名已经确切存在。
这是展室内收藏的部分精品。
釜山周围出土的5000年前的陶釜、红顶钵,证明黄帝时期的制陶工艺已经有了相当的水平。当时的养蚕制衣、文字、音乐、律历、舟车等发明一旦在此得到证实,釜山及周边地区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历史地理】“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神州。”黄河,美丽古老的母亲河,它以中华古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着称于世,也以频频改道、洪流泛滥的变迁史融入一个民族的深沉记忆。
据记载,从先秦到民国年间的2540多年中,黄河下游共决溢1593次,改道26次,平均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在上万年的黄河文明史上,逐水草而居的中华初祖,曾在大河两岸留下众多的文化现象。一代代历史地理学者苦苦追索,史书中最早记载的黄河故道究竟在哪里?
1975年,被誉为“文化神州”的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在《山海经》中找出了一条经流凿凿可考的黄河故道——“山经河”。“山经河”出孟津小浪底沿太行山东麓折向东北,途经今安阳、邯郸,经深州、高阳、徐水,经安新、霸州东流至天津北部汇入渤海。“山经河”经流图显示,黄河故道曾在徐水境内釜山脚下折了一个近乎90度的急转弯,掉头东去,给我们留下了众多历史的遗迹。1985—1986年的文物普查工作证实,各个时期的文化遗址几乎遍布釜山周边,即古黄河故道沿岸。
“釜山合符”,应该是一种黄河文化现象。
【民俗传说】关于釜山合符,釜山及周边地区至今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故事。原徐水县政协副主席靳凤云编着的《揽胜徐水景更奇》收录了有关釜山的民间传说故事;徐水乡贤、大王店西街退休工人杨忠林先生曾收集当地流传的民间故事撰成《釜阳及周边逸闻录》一书,其中很大篇幅皆与炎帝、黄帝、蚩尤等上古部族首领有关。
“豆棚瓜架雨如丝。”人们世世代代口耳相传的关于上古历史文化的民间传说,隐现着模糊的历史投影。传说,黄帝在釜山合符前,先是经过涿鹿之战征服炎帝,并在釜山西侧北合村与炎帝握手言和,至今北合村边尚有北合台遗迹;后又通过阪泉之战擒杀蚩尤,收编了蚩尤残部,釜山东南有一红土山相传为“蚩尤冢”。
梁代任昉《述异记》记录了南北朝时代华北汉族人民祭“蚩尤神”的情况:“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盖其遗制也。”蚩尤戏当地人也叫“五神捉蚩鬼”。
2008年2月5日、2月17日,考察组在杨老带领下,两赴釜山考察。杨老一一指认解说了釜山山脚下炎黄握手言和的北合台遗迹及传说,山腰传为嫘祖的蚕姑奶奶庙及传说,山顶以及山顶附近的黄帝合符台、轩辕黄帝庙、黄帝崖、黄帝洞、黄帝泉、轩辕坟等遗迹及历代传说。
(杨忠林:这是蚕姑奶奶庙。蚕姑是谁呢?就是黄帝的正妃嫘祖,她发明了养蚕。她是谁呢?这边有一个狼牙山,古代叫西陵山,她是西陵之女。她是第二个女儿,她们有姐儿仨,老大叫眼光奶奶,蚕姑发明养蚕,是老二。西边那个神像叫菜姑奶奶,这姐儿仨都受当地周围几个县的崇拜。
这是黄帝和他的正妃嫘祖住的地方,这个叫黄帝屋。
这个是轩辕庙。这条道对的是正门,庙门已经坍塌了。
孙:你小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吗?
杨:我小的时候就这样,但是我爷爷杨老财活着的时候不是这样。他活着的话有145岁了。他小的时候,每年三十,也就是除夕都上去祭奠,他说他来的时候这些庙还全呢。
孙:涿鹿县说他们那儿有个釜山你知道吗?中央电视台都播了。
杨:我看中央10频道,连续5集,我都看完了。那个地方叫窑子头,他那里就是一个小土山,土山不为山,土山古代叫丘陵,有石头才叫山呢,他那里没有石头。
结论
对釜山的考察基本完成了,河北徐水的釜山可谓“山有其形,地有其名,史有所载,物有所证,民有所诵”,经得起推敲和考证。大量资料证实,釜山是唯一的,徐水釜山及周边地区是黄帝及其后人的主要活动区域。釜山合符为中华统一和华夏民族的融合奠定了初步基础,是古黄河文化现象。合符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大一统的雏形思想,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问题提示
“能知古始,是为道纪。”留给我们要进一步探讨的,还有许多疑问。比如——
一、为什么黄帝和炎帝会在徐水釜山合符?
二、釜山周边分布的众多仰韶文化遗址说明了什么?
三、古黄河北岸的南庄头人遗址中曾发现有鸡、猪的骨骸,如果一万年前的南庄头人已经开始饲养家禽和家畜,这意味着什么?
四、为什么古黄河会在徐水境内转弯?
五、为什么河北地区分布有如此繁多的三皇五帝的遗迹和记载,仅徐水县内就有两座三皇庙,还有舜帝庙、大禹庙、帝尧庙等?
六、釜山山腰有蚕姑奶奶庙,易县有蚕姑坨,《史记》载,黄帝娶
西陵之女,而易县狼牙山山麓古称西陵,蚕姑奶奶是否可认定为黄帝正妃嫘祖?
七、釜山旁边有大、小牟山,有蚩尤冢的传说,这意味着什么?
八、为什么釜山山洞有崖刻,漫山遍野的石头上布满了刻痕?
九、釜山山顶的轩辕黄帝庙为什么改成了圣母行宫庙?即便是圣母,那究竟是哪一位圣母?
十、《史记•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河北满城有桥山,黄帝是否葬在满城的桥山?众所周知,陕西黄陵因桥山之名而成陵,地方志书记述黄陵乃黄帝衣冠冢,而且从唐代开始建庙、宋代开始植柏兴建而成。有史以来,全国各地有多处黄帝陵、炎帝陵、蚩尤冢,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考其源流,大都根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望文生义,因义成史,因史成名,因名得利。
十一、涿鹿、阪泉大战的确切位置究竟在哪里?清末民初历史学
家夏曾佑着《中国古代史》,指涿鹿乃直隶之涿州,徐水境内亦传有古称阪泉、涿鹿的地方,指称涿鹿源于砦鹿,乃是荤粥部族的聚居地,能否进一步论证?
十二、合符之符究竟是兵符还是部落图腾?釜山合符与龙图腾的形成有没有关系?
十三、为什么合符之后大约千年之久没有发生大的战争?
十四、釜山合符文化,对我们现在的普世文明有什么现实意义?
••••••
2008年5月29—30日,“黄河•釜山历史文化座谈会”在河北徐水大午集团召开。中国考古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李伯谦教授,全国着名科技考古专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思训教授,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室主任张玉范教授,以及保定市考古专家和徐水釜山文化研究会成员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上,北京大学文博学院院长李伯谦教授指出,釜山遗址应该妥为保护,现在首要的任务就是停止对釜山山体的破坏,这是对民族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尊重。另外,釜山及周边有关黄帝的遗迹传说、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颇多,可以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釜山山体一旦消失,物质或非物质遗产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原思训教授提示,如能在釜山遗址发掘出古人遗存,可到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实验室进行C14测定。保定市文物研究所所长候璐建议,釜山及周边历史文化遗迹众多,地下文物丰富,要牢牢把握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良机,深入研究。而当前首要的任务就是把釜山保护起来。

⑼ 韩国的民俗民风是什么

文化 韩国的文化受中国影响十分明显,早在唐朝时期,朝鲜半岛的新济国就专门派人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以及治国的策略,甚至有些东西直接照搬照抄地拿回去,中国的文化对新济国影响十分久远,新济也因为吸收了中国的文化而强大起来因此统一了朝鲜半岛。 韩国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韩国的美术主要包括绘画、书法、版画、工艺、装饰等,既继承了民族传统,又吸收了外国美术的特长。韩国的绘画分东洋画和西洋画,东洋画类似中国的国画,用笔、墨、纸、砚表现各种话题。此外还有各类华丽的风俗画。与中国、日本一样,书法在韩国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韩国人素以喜爱音乐和舞蹈而着称。 韩国现代音乐大致可分为“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两种。民族音乐又可分为“雅乐”和“民俗乐”两种。雅乐是韩国历代封建王朝在宫廷举行祭祀、宴会等各种仪式时由专业乐队演奏的音乐,通称“正乐”或“宫廷乐”。民俗乐中有杂歌、民谣、农乐等。乐器常用玄琴、伽耶琴、杖鼓、笛等。韩国民俗乐的特色之一是配上舞蹈。韩国舞蹈非常重视舞者肩膀、胳膊的韵律。道具有扇、花冠、鼓。 韩国的舞蹈以民族舞和宫廷舞为中心,多姿多彩。韩国的戏剧起源于史前时期的宗教仪式,主要包括假面具、木偶剧、曲艺、唱剧、话剧等5类。其中假面具又称“假面舞”,为韩国文化象征,在韩国传统戏剧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韩食以泡菜文化为特色,一日三餐都离不开泡菜。韩国传统名菜烧肉、泡菜、冷面已经成了世界名菜。 韩国是一个十分重视教育的国家。全国各类大专院校数以千计。延世大学和高丽大学等享誉世界,此外,还有成均馆大学、西江大学、中央大学、庆熙大学、汉阳大学、檀国大学、建国大学、忠国大学、世宗大学、梨花女子大学、庆北大学、忠北大学、浦项工业大学、釜山大学、釜山外国语大学、仁荷大学、仁济大学等享有名誉。 服饰 韩服是韩国、朝鲜、以及中国朝鲜族的传统服装,起源于中国明朝的服装--儒裙,优雅且有品位。近代被洋服替代,只有在节日和有特殊意义的日子里穿。女性的传统服装是短上衣和宽长的裙子,看上去很优雅;男性以裤子、短上衣、背心、马甲显出独特的品位。白色为基本色,根据季节、身份,所选用的材料和色彩都不同。在结婚等特别的仪式中, 一般平民也穿戴华丽的衣裳和首饰。最近,增加实用性的生活韩服很受欢迎。 体育 韩国在1988年成功举办了汉城奥运会,2002年也成功举办了日韩世界杯及釜山亚运会. 宗教信仰 萨满教 萨满教起源与中国东北民族,是韩国最古老、最原始的一种宗教,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和鬼神的崇拜。朝鲜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信奉泛灵论,认为山川、天体、岩石、树木等自然界万物皆有灵魂。而且他们认为人类也有灵魂,并且永不消亡。他们想念善良的神灵会给予人带来吉祥,而邪恶的神灵则会带来恶运。至今,萨满教仍是韩国人的基础宗教,部分人仍保留着萨满教的信仰。而对现代人来说,萨满教仪式中富有表现力的驱妖降魔的内容,则成了音乐、舞蹈、戏剧等现代艺术中一个多姿多彩的组成部分。 佛教 佛教是公元4世纪由中国传入朝鲜半岛的。佛教作为韩国历史悠入的宗教教派,一直对韩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现在韩国佛教共有26个宗派,9,200多座寺庙和1,100多万名信徒,是信徒最多的宗教。 儒教 儒教是公元前6世纪中国孔子创立的伦理和宗教信仰。儒教的基本伦理思想为仁、义、礼、智,是用于齐家治国的一种伦理体系。 公元初期儒教传入朝鲜半岛。千百年来,儒教的伦理道德思想和生活哲学一直影响着韩国。时至今日,儒教思想已经渗透、扎根于韩国社会之中,这尤其体现在教育、礼仪等方面。同时,它在韩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流行与风尚:整容 在一般的国家里,明星演员整容是比较平常的事,普通人整容一般不多。 然而在韩国,整容即使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整容医生也很多。早期整容以女性为主,但近年男性整容的数量急剧增加。 甚至就连政界要人,也有热衷整容的。韩国前总统卢武玄就曾经在就职期间整过容。此类事情在其他国家较少有所听闻。 国鸟 韩国国鸟为喜鹊。 重要节日 韩国民众最重视中秋节及圣诞节。 1月1日 元旦—新年,1月1日、2日为国家规定的公休日。国历正月初一/民俗日—也称阳历新年,以祭祖的家庭典礼、特制的食物、传统游戏来庆祝。全家人团聚,亲朋好友间互相拜年欢度佳节。 3月1日 独立运动纪念日 纪念1919年3月1日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独立运动。 4月5日 植树节 这一天,政府官员、教师、学生以及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韩国人按照政府的重新造林计划植树。 5月5日 儿童节 这一天为儿童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让他们与父母一起尽情游玩。 8月15日 光复节 1945年的这一天,韩国从日本35年的殖民统治中解放出来,获得独立。 阴历8月15日 中秋节(或称丰收节) 这是一年中重要的全国性节日之一。这一天要摆设筵席,各家要在家族墓地举行纪念仪式,晚上要一起赏月。 阴历10月3日 开天节 这一天是传说中檀君于公元前2333年建立韩国的日子。 12月25日 圣诞节 和西方一样,基督教徒和其他国民都庆贺这个节日,纪念耶稣诞生。
回答:2008-11-12 18:43
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
共0条评论...

阅读全文

与韩国釜山有什么传统民居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5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50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4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7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12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9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9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3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7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70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71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2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2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5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7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11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41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7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