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装电视剧中,为什么韩国的皇宫只有中国的县衙那么点
电视剧没有钱,搭景简陋。韩国的王宫是按照中国的亲王府的规制建造的。而且一国的国王,比亲王有钱得多。王宫要比王府更大。怎么可能只有县衙一点点。建议你去次韩国。韩国的故宫还在的。你可以去看看。是不是像县衙一样大。
❷ 为什么昌德宫被称为'韩国的故宫'
昌德宫(,韩语:창덕궁英语:Changdokkung)又名东阙,位于韩国首都首尔(旧称“汉城”),是朝鲜王朝时期五大宫之一,也是朝鲜王宫里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宫殿。始建于1405年,后经多次重建,最大时有宫殿建筑230多间,现存建筑13座60余间,包括敦化门、仁政殿、大造殿、后苑等。整个昌德宫占地面积40.5公顷,其中后苑占地达30公顷。昌德宫原本是朝鲜国王的离宫,朝鲜王朝后期则代替景福宫长期作为正宫使用。昌德宫的殿阁完全按照自然地形设计而成,是朝鲜王宫中最具自然风貌的宫殿。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入为世界文化遗产。
❸ 韩国宫殿
景福宫(Gyongbokkung) .
位于韩国首都汉城市中路区世宗路1号,是一座着名的古代宫殿,是李朝始祖太祖李成桂于公元1394年开始修建的第一正宫,其构造酷似北京的故宫有拾阶而上的殿堂,方方正正的楼阁,每个门楣上都有中文字样。中国古代《诗经》中曾有“君子万年,介尔景福”的诗句,此殿籍此而得名。宫苑正殿为勤政殿,是景福宫的中心建筑,李朝的各代国王都曾在此处理国事。此外,还有思政殿、乾清殿、康宁殿、交泰殿等。宫苑还建有一个10层高的敬天夺石塔,其造型典雅,是韩国的国宝之一。景福宫宫外建有围墙,围墙长3626米、高6.7米。王宫的南面有光化门,东边有建春门,西边有迎秋门,朝北的为神武门。光化门里有兴礼门,兴礼门外有一条东西向的运河,河上横跨一造型精巧的锦川桥。在宫苑莲池的中央有一石舫——庆会楼,曾是当年国王大宴宾客的楼阁。1553年由于火灾烧毁了宫北角的一部分,日军入侵时又将宫苑的大部建筑物破坏,到1865年重建时只有10个宫殿保持完整。得以幸存至今的建筑是举行君王继位大典和文武百官朝礼仪式的勤政殿以及用作迎宾馆的两层建筑庆会楼等。宫内设有国家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展出由朝鲜各个历史朝代的珍贵文物,约8万件。
http://travel.people.com.cn/GB/41634/41707/3539808.html有图片
❹ 韩国故宫面积57万,历史比北京故宫还长,为什么毫无名气
❺ 韩国五大宫殿的历史
景福宫
景福宫是太祖李成桂于1395年下令新建的朝鲜王朝法宫,与东阙(昌德宫)、西阙(庆熙宫)相较之下位置较北,因此又被称为“北阙”。景福宫(史迹第117号)是五大宫阙中,规模最大、建筑设计最美丽的宫阙。在景福宫勤政殿登基的朝鲜君王有第2代定宗、第4代世宗、第6代端宗、第7代世祖、第9代成宗、第11代中宗与第13代明宗等 。
景福宫内大多数建筑物都在壬辰倭乱期间被烧毁,高宗时期在兴宣大院君的主导下重建了约7,700间的建筑。但之后又因明成皇后被刺事件的发生,王朝随之没落,景福宫也逐渐丧失其王宫的作用。景福宫内最具朝鲜代表性建筑的庆会楼与香远亭莲花池,至今仍保有当时的面貌。勤政殿的月台(宫殿正殿前宽广的台)与石雕
等,也都是当时雕刻艺术的代表。兴礼门外西侧建有国立古宫博物馆,景福宫内香远亭东侧则有国立民俗博物馆。
昌德宫
昌德宫(史迹第122号)为1405年景福宫完工之后另外建造的别宫,位于正宫景福宫的东侧,因此也被称为‘东阙’。在锦川桥(1411年)及敦化门(1412年)相继建立后,从朝鲜第九代成宗开始的历代君王都在这里生活和办公,也成为担任正宫用途的宫阙。壬辰倭乱时,昌德宫遭遇祝融之灾,而后于1611年光海君时期重新整修宫阙。集人工及自然美景于一身,因此吸引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参观,宫内还有仁政殿、大造殿、宣政殿、乐善斋等文化财遗迹,非常引人注目 。
1997年12月在义大利拿波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委员会议上,将昌德宫及水原华城一并列入世界遗产的名单之中。另外2010年11月于首尔举行之‘G20高峰会议’期间,各国领袖夫人当时也受邀参观昌德宫这个最具代表韩国之美的着名旅游景点。昌德宫后苑是在太宗时代建立而成,为君王及王公贵族的休憩之处。后苑又被称为北苑或禁苑,直到高宗以后才被改称为秘苑。低矮丘陵和山谷尽量保持原来的自然面貌,仅有在需要补修的地方才以人工修复,是韩国非常知名的宫中庭院。到处可见芙蓉亭和芙蓉池、宙合楼和鱼水门、暎花棠、不老门、爱莲亭、演庆堂等亭池造景,尤其每逢秋季枫叶转红、落叶纷飞时的美丽景色更是令人叹为观止。世宗大王为侍奉上王太宗,而于1418年建立寿康宫,即是昌庆宫的前身。而后的成宗以及之后的朝鲜历代王们,为侍奉世祖的王妃贞熹皇后、德宗的王妃昭惠王后、睿宗的王妃安顺王后,先后建造了明政殿、文政殿、通明殿,并命名为昌庆宫。昌庆宫
昌庆宫有悲痛的历史。壬辰倭乱时曾烧毁过,李适之乱及丙子胡乱也遭逢祝融。肃宗时仁显王后与张禧嫔、英祖时被关在米缸冤枉而死的思悼世子等故事,皆深埋在昌庆宫的历史洪流中。
史迹第123号的昌庆宫在日帝时代被降级为昌庆园,并做为动物园使用。为消除日帝统治阴霾,在全民族的努力下,于1987年重新找回了宫阙原有的面貌。内有弘化门、明政殿(朝鲜王朝的正殿中历史最悠久的建筑)、通明殿、养和堂、春塘池等。* 主要文化财- 弘化门(宝物第384号)、明政门(宝物第385号)、明政殿(国宝第226号)、通明殿(宝物第818号)、玉川桥(宝物第386号)
德寿宫
史迹第124号的德寿宫原本并非王宫,原来是成宗的哥哥月山大君(1454~1488)的宅邸,因1592年壬辰倭乱时宫殿几乎全毁,于是从1593年开始将当时的德寿宫做为行宫使用。逃难至义州的宣祖回到汉阳后就居住于德寿宫,宣祖后的光海君于1608年在这个行宫里即位,1611年把行宫更名为庆运宫,而后7年内都将这里当作王宫使用。1615年移至昌德宫后,便把宣祖的继妃仁穆大妃幽禁于此。1618年废止仁穆大妃的尊号,并将庆运宫贬称为西宫。1623年仁祖反正,仁祖将光海君废位后,于此处的卽阼堂即位。而后移至昌德宫后的270年间,一直都将这里当作别宫使用。1897年高宗皇帝从俄罗斯公馆回宫后,再次将此处做为王宫。自此时起又恢复了庆运宫的名号,而规模也再次扩张。1907年在高宗让位给纯宗后,就算王宫已移回昌德宫,高宗仍然将这里当作住所。为了祈求高宗皇帝长命百岁,而将庆运宫称为德寿宫。因这样的缘由,最近也有不少声音主张将昌德宫恢复其原本庆运宫的称呼。过去的德寿宫内曾有许多建筑,而现今18,635坪的范围内仅剩大汉门、中和殿、光明门、昔御堂、浚明堂、卽阼堂、咸宁殿、德弘殿及石造殿。德寿宫内含着旧韩末时期的悲剧,高宗皇帝在日帝的胁迫下让位,并送了许多女性到日本。而后于1919年1月22日在德寿宫被日帝下令毒杀,这也是造成3·1独立运动的主要契机。* 大汉门 - 大汉门是现在德寿宫的正门,原名为大安门,是宫廓的东门。大安门于1906年重建,并冠上'大汉门'的名称,匾额是由当时汉城府判尹南廷哲所题字。* 光明门 - 这是王寝殿咸宁殿的正门,光武8年(1904)被大火焚毁后,同年又再次重建。1938年随着石造殿美术馆的开幕,原位在贞洞的兴天寺梵钟与昌德宫报漏阁的自击漏移至现在的位置,同时也将此门转移重建。* 石造殿 - 大韩帝国时期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光武4年(1900)动土、隆熙3年(1909)竣工的石造建筑,也是朝鲜王朝最后兴建的大规模建筑。建筑物外观为19世纪初欧洲流行的新古典主义样式,正面的柱子上部以爱奥尼亚柱方式处理,室内使用洛可可风格装饰。整体为3层楼建筑,1楼是接见场所,半地下层用做侍从们等待的地方,2楼为皇帝的居处。光复后曾做为美苏共同委员会会议场、国立博物馆、国立现代美术馆及宫中遗物展示馆等使用。* 咸宁殿 - 被指定为宝物第820号的咸宁殿建于1897年,曾是高宗皇帝居住的建筑。1904年因火灾烧毁,同年复原后直至今日。1919年1月21日高宗皇帝在咸宁殿与世长辞,之后一直闲置。现今于此处摆设当时使用过的家具、书画、器皿等,重新呈现100多年前宫中的生活。* 中和殿 - 大韩帝国的正殿,可以看出朝鲜第26代王高宗(1852~1919,在位1863∼1907)对于建设近代国家的自信。特别是正殿内的御座正上方龛室内可看到一对龙,这与正殿天花板上的龙纹一样,代表德寿宫是当时大韩帝国皇帝的皇宫。现在的中和殿在1902年时原为重层建筑,1904年火灾烧毁后,1906年以单层形式重建。(周六、日开放时间:09:00~16:00)* 重明殿 - 重明殿是俄罗斯建筑师Seredin Sabatin所设计,从1897年起建照至1901年,是为皇室图书馆。地上2层、地下1层的西式建筑,最初的名称为漱玉轩。2009年12月复原,2010年8月起做为展示馆(‘大韩帝国命运交替之处-德寿宫重明殿’)对一般明重开放。(参观谘询 02-732-7524)- 平日 : 上午自由参观,下午1、2、3、4时 (下午参观时间需事先经由网路预约)- 周末 : 上午10、11时,下午1、2、3、4时(上午、下午参观时间需事先经由网路预约)* 此外还有昔御堂、浚明堂、卽阼堂、静观轩、德弘殿、报漏阁自击漏等 。
庆熙宫
庆熙宫位于首尔西侧,是朝鲜后期的离宫,也被称为西阕。 所谓的离宫就是指皇帝避难的地方。庆熙宫是朝鲜时代仁祖至哲宗10代国王的离宫。依山而建的庆熙宫既有传统美感又具有历史意义,当时庆熙宫里还有同德寿宫相连的天桥,由此可知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宫阙。宫内以正殿崇政殿为首,有资政殿、寝宫隆福殿、会祥殿等100多栋大大小小的建筑物。但1908年日本入侵时,日本人将京城中学迁到这里,大部分宫殿被拆迁。庆熙宫的正门兴化门现在被用作新罗酒店的大门,崇政殿则成了东国大学的一部分。现在大学迁往其它地方,崇政殿正在被复修。
庆熙宫附近还有首尔历史博物馆和贞洞大街,繁华的锺路也相离不远。游览过庆熙宫后沿着贞洞大街还能继续参观德寿宫。而通往德寿宫的石墻路是首尔最雅致的街道之一,非常有名。
❻ 韩国五大宫殿的介绍
韩国五大宫殿位于韩国首都首尔中心,分别为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庆熙宫和德寿宫。这些宫殿均兴建于朝鲜王朝时期,却因为壬辰倭乱及之后的日本殖民统治被烧毁或荒弃。
❼ 为什么韩国的宫殿都这么矮小
韩国的皇宫是景福宫,就在首尔,我曾去过,确实非常小,比沈阳的故宫还要小很多,与北京故宫那是天差地别了。可能是因为国家小,资源有限,无法修建大规模的皇宫建筑吧。
❽ 韩国首尔宫殿介绍~~
* 昌庆宫
概况介绍
昌庆宫建于成宗14年(1483年),此宫是成宗专为奉养世祖妃贞熹王后、睿宗妃安顺王后、德宗妃昭惠王后等三位大妃所建。昌庆宫与昌德宫相连,形成了名为“东阙”的宫殿区。昌庆宫除了作为独立的宫殿之外,还补充昌德宫内不足的居住空间。所有的殿阁在壬辰倭乱时期被烧毁,并在1616年重建。但是又因为1830年的大火灾,内殿被烧毁。幸运的是,我们现在还可以从这场火灾中幸免的明政殿、明政门、弘化门中了解到17世纪朝鲜王朝时期的建筑风格。
走过昌庆宫的正门弘化门,即可看到禁川,它位于弘化门与明政殿正门之间。禁川不仅用来区分禁城与百姓的区域,而且还象征着进宫者需要端正仪态之意。明政殿是现存宫殿的正殿中历史最久的正殿,显示了当时建筑艺术崇尚华美的风格,并且不同于其他宫殿朝南的特点,其方向则朝东。经过崇文堂、涵仁亭、欢庆殿、景春殿即可到达王妃的寝宫通明殿,它是昌庆宫内殿中规模最大的宫殿,被美丽的莲池围绕的美景令人印象极其深刻。据说在肃宗时期,禧嫔张氏因为在这里埋了诅咒仁显王后之物而被赐死。此外,昌庆宫的文正殿曾是正祖的父亲思悼世子被关进粮柜的地方。昌庆宫的美景与发生在此的朝鲜王朝的故事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建议您到此游览时,最好可以边听着解说员的说明慢慢地欣赏。昌庆宫还通过天桥与进行朝鲜王朝历代王与王妃祭祀的宗庙相连,因此可以在参观完毕后至宗庙进行游览。
• 休息日:每周二
※ 持昌庆宫观览入场券可以观览宗庙
• 观览入场券:
- 个人:成人(19岁以上)1000韩元/人;青少年(7-18岁)500韩元/人。
- 团体:成人 800韩元/人(30人以上);青少年 400韩元/人。
德寿宫
概况介绍
德寿宫曾是朝鲜王朝第七代君王世祖之孙月山大君的私邸。一百多年后宣祖最初将德寿宫作为正宫使用。其后光海君、仁祖直到高宗皇帝都居住在此。德寿宫是韩国近代史的重要舞台之一,也是唯一同时拥有近代建筑及西方庭院的宫阙。
德寿宫除了正殿的中和殿以外,保留着石造殿、静观轩等近代建筑以及西方风格的庭院。1919年以后,德寿宫成为接待贵宾的场所,而且解放以后多用于美苏共同委员会场,国立美术馆等。除此之外,宫内还有光明门,昔御堂, 浚明堂, 即祚堂,还有国王寝宫-咸宁殿, 高宗皇帝接见国内外贵宾的德弘殿,以及宫廷文物展览馆和德寿宫美术馆。
德寿宫的建筑风格不像景福宫那样宏伟巨大,但是德寿宫却展现着无限中西洋结合的和谐之美。特别是咸宁殿至石造殿堪称最佳的散步之路。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这里将给每位游客以最暖的春意;夏季宫内的鲜花草木、以及飞溅的喷泉将为您带来一丝夏日的清凉;秋季金黄的银杏、绯红的枫叶都展开笑容迎接前来游客;冬季这里似乎是一个白雪覆盖的童话王国,给无数游客以别有的冬日美韵。因此众多情侣、新婚伴侣都将来到德寿宫用照相机留下这美丽的景色,同时德寿宫也是各种聚会的绝佳空间。
观览须知
• 观览时间
- 售票及入场时间:9:00 ~ 20:00
- 退场时间:21:00
• 休息日:每周一
• 观览入场券
- 个人:成人(18岁以上) 1,000韩元, 青少年(7岁至18岁) 500韩元。
- 团体:成人 800韩元(20人以上), 青少年 400韩元(10人以上)。
※ 每月第二、第四个周六青少年(7岁至18岁)免费入场。
※ 德寿宫美术馆观览时,须在美术馆另外购买入场券。
景福宫
景福宫概况介绍
景福宫是朝鲜王朝最大的法宫,座落在北岳山下,正门光化门前有一条宽阔的六曹大街(现在的世宗路),是国都首尔城市计划的核心。景福宫的名字是由朝鲜王朝的开国功臣郑道传根据中国的诗集《诗经》中的“君子万年,介尔景福”中的“景福”两字命名的。因位于首尔北部又被称为“北阙”的景福宫是在1395年由太祖李成桂所建,但在1592年壬辰倭乱时被全部烧毁,并于高宗在位时的1868年重新修建。在景福宫重建时期,宫内兴建了王及大臣们的政务机构、王室成员的生活设施、供休息的后苑等三百多栋雄伟的建筑。但是在被日本占领期间,大多数建筑都被烧毁或拆除,只有极少的中心建筑物幸免于难,不过在景福宫与世宗路之间建立的朝鲜总督府掩去了景福宫。在1990年,政府正式推进了景福宫复原工程,拆除了总督府,复原了兴礼门一带,并再现了王与王妃们的寝殿、东宫、乾清宫、太原殿等建筑物的原貌。
现在到景福宫游览时,可以看到现存最大的木制建筑物勤政殿等各种历史文物,而且还可以欣赏到静静地矗立在莲池上的庆会楼的风雅之姿。宫殿的屋顶曲线优美,充分展现了东方的建筑之美,丝毫不逊色于世界上的任何建筑。高低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物形成了完美的均衡,沿着其间交织的步道漫步景福宫时,会感觉到自己似乎变身为过去时代的王与王妃。在银杏树染成黄色的秋日,漫步在景福宫石砖路上,可同时感受秋日韵味和历史芳香,这绝对是极佳的人生体验。
景福宫观览须知
• 观览时间
- 3月至10月:09:00-18:00,(入场17:00以前)
- 11月至2月:09:00-17:00,(入场16:00以前)
- 5月至8月周末及法定节假日:09:00-19:00
• 休息日:每周二
• 观览入场券
• 一般观览
- 个人:成人(19-64岁) 3000韩元/人
- 青少年(7-18岁)1500韩元/人
- 儿童(6岁以下)免费
- 团体:成人 2400韩元/人(限20人以上)
- 青少年1200韩元/人(限10人以上)
· 庆会楼与乾清宫
目前,庆会楼与乾清宫的特别观览项目暂不对外开放。其中,庆会楼由于内部修正等原因暂时休馆;而乾清宫则只可在宫殿外部观赏,无法进入内部进行参观。
• 所持观览券可以进入景福宫、国立故宫博物馆、国立民俗博物馆。
• 外语介绍
- 英语: 11:00, 13:30, 15:30
- 日语: 10:00, 12:30, 14:30
- 汉语: 10:30, 13:00, 15:00
- 出发地:兴礼门内景福宫咨询室前
- 所需时间: 1小时至1小时半
· 2009年-2010年冬季入场时间
- 期间:2009年11月1日起至2010年2月28日止
- 入场时间:09:00-16:00(售票时间至16:00止)
- 观览时间:09:00-17:00
昌德宫
概况介绍
昌德宫建于1405年,是正宫景福宫的离宫。因为位于景福宫的东侧,昌德宫与昌庆宫一起被称为“东阙”。所有宫殿在壬辰倭乱时期被烧毁后,昌德宫被光海君重建后充当了正宫的角色,直到高宗重建景福宫为止,昌德宫也因此成为了国王居住时间最长的宫殿。昌德宫的后苑由各种各样的亭子与莲池、树木与岩石构成,在韩国最美丽庭院。在现存的朝鲜王朝的宫殿中,原貌保存得最良好的昌德宫体现了自然与和谐,并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383号宝物敦化门是国王巡幸时所使用的门,通过这座门之后即可在东侧看到首尔历史最悠久的桥——锦川桥,走过锦川桥就到达了昌德宫的心脏仁政殿(第225号国宝)。宣政殿、熙政堂后便是王妃们居住的内殿中首屈一指的大造殿,游览完大造殿走到殿后,一个美丽的庭院便在眼前展开。据说在宫殿后建造庭院是出于王妃入宫后不能走出宫门的原因,由此可知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出国王的人生多么凄婉。参观完昌德宫内所有建筑物的话,可以走进后苑。昌德宫后苑内葱郁的树林与莲池、大大小小的亭子充分利用了周围的自然景致。并且这座后苑很好地体现了先贤们建造庭院的方法,具有珍贵的历史及建筑史价值。160余种树木构成了后苑葱郁的树林,其中还有树龄超过300岁的古木。当看到后苑内花与树组成的林子时,心中难免会产生诸如“这里是首尔的中心吗?”这样的疑问。正祖曾与大臣们垂钓的芙蓉池畔的芙蓉亭,令所有人都会为四季变化的美景而惊叹。芙蓉池中的水并不是由外面引入,而是由地底涌出的水填满的,因此时刻充满着清澈的水。除了每周四是自由观览日之外,其它时候只能在指定时间进入昌德宫,需与解说员一同游览。并且在网上申请就可以游览玉流川和乐善斋路线,参观久未开放的两处着名旅游景点。
观览须知
• 一般观览
- 不可自由观览,必须在指定时间内,随介绍员一道观览(时间1小时20分钟)。
- 外国人介绍服务时间,本国人禁止观览(与外国人同行者除外)。
- 每周四为自由观览日,不可进行一般观览。
- 休息日: 每周一
- 观览入场券
个人:成人(19-64岁)3000韩元/人;
青少年(7-18岁)1500韩元/人;
儿童(6岁以下)免费
• 自由观览
- 观览时间: 4月至11月每周四 09:15至18:30 (16:30以前入场)
※ 11月根据日落时间,观览时间将会有一定的调整。
- 观览入场券: 成人(19岁以上)15,000韩元 , 青少年(7岁至18岁)7,500韩元
- 人员限制: 1日最多入场人数为1,000人
- 观览区域: 昌德宫全部区域,包括玉流川以及后院(未公开区域、锡福轩以及寿康斋除外)
- 观览介绍: 出租语音介绍器(无介绍人员)
❾ 韩国五大宫殿,能看出和我国古建筑的区别吗
韩国五大宫殿位于韩国首都首尔中心,
分别为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庆熙宫和德寿宫。
这些宫殿均兴建于朝鲜王朝时期,
却因为壬辰倭乱及之后的日本殖民统治被烧毁或荒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