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韩国的首都汉城为什么改叫首尔,而国名却不叫高丽呢
首尔古时因位于汉江之北,得名“汉阳”。14世纪末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改名为“汉城”。近代朝鲜半岛受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汉城改称“京城”。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韩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汉字名定为“首尔”。
首尔作为首都已有近600年的历史,相传公元前18年,百济始祖温祚王南下在今城址上修筑慰礼城定都,后改称首尔。公元392年~475年高句丽占领这一地区,将汉江南北地区称为北汉山州,把现在首尔附近称为南平壤。7世纪中叶,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后,将此地编入汉山州。高丽成宗(公元960~997年)将此地升格为杨州牧(高丽12牧之一)。
1068年,又将其升格为三小京(西京、东京、南京)之一的南京,成为城市。1104年建成南京新宫,1308年升格为汉阳府。朝鲜王朝李成桂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在此大兴土木,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迁都此,称汉城府。1910年日本强占时,改 称京城府。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韩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1949年8月,韩国将首尔定为“首尔特别市”。
⑵ 谁能为我解答:韩国的首都为什么现在叫做首尔以前不是叫汉城的吗
是因为汉城有跟同中国的意思...汉,有汉人,汉族的意思..也有中国的意思..以前朝鲜国一直都是我们的附属国...以汉族文化为贵....汉城是以前的首都...可是韩国后来为了避免先前的意思...跟中国拉开关系...才转为首尔的....
PS:哪个国家希望别人永远记住自己只是别个国家的附属呢...以前韩国的贵族都学的汉字..平民是不会写字的...是后来建国后才立马创出来的文字...这都是为了摆脱中国长久以来的文化牵制....
⑶ 为什么韩国的首都叫首尔
首尔(谚文:서울;英文:Seoul),全称首尔特别市(谚文:서울특별시/汉字:서울特别市),旧称汉城。大韩民国首都,是朝鲜半岛最大的城市,亚洲主要金融城市之一;也是全韩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
首尔位于韩国西北部的汉江流域,朝鲜半岛的中部。最早为传疑时代的真番,辰国等后被统称为三韩部落的栖居地,1394年朝鲜国王李成桂迁都汉阳并改为汉城。1948年起改称韩语固有词"서울"(首都的意思),成为朝鲜半岛唯一没有汉字名的城市。2005年1月,韩国政府宣布"서울"的中文翻译名称正式更改为"首尔"。
首尔全市下辖25区,面积约605.25 平方公里,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极高城市之一。虽然首尔仅占韩国面积的0.6%,但其GDP却占全国GDP的21%。 。首尔是世界十大金融中心之一,世界重要的经济中心,消费者物价指数居世界第五。同时也是高度数字化的城市,网速和数字机会指数均居世界首位。
⑷ 为什么韩国首都以前叫汉城现在叫首
韩国首都首尔,这个城市以前的名字是叫汉城,在2004年的1月2日,韩国政府就正式叫停了首都名汉城,改为首尔,这也是中韩两国或者是中朝两国多年来恩恩怨怨中的一环。
可笑的是这几年来,韩国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抵制中国文化,也包括了他们用了许多年的汉字,最后都变成了拼音文字,这可能就是韩国倔强的精神,他们宁可因此导致很多模糊的歧义,也要减少汉字的使用,跟搞笑的是最后只能是自己名字是用汉字写的。不过现在名字也要慢慢的改成拼音,但改成拼音以后,很多字其实就只发一个音,所以就搞不清你姓王还是姓方。
他们改这个又改哪个还把首都也改了,无非就是想让他们自己的名族文化独立,毕竟他们太多年受了我们国家的影响,之前的很多年都是我们的附属国,也就导致了他们认为他们文化里有许多的汉族文化,他们听了肯定不不舒服,所以就这样把名字给改了。
其实在以前,中国人和韩国人之间不用翻译,完全是可以用笔谈的,他们说话我们听不懂,我们说话他们也听不懂,但写下来的汉字都是一模一样的,大家完全可以交流,可以看下历史记载,袁世凯当时出师朝鲜的时候,到了朝鲜我们官员和朝鲜官员之间是不需要翻译的,双方就是写文字笔谈,因此朝鲜过去很多的诗人用汉字写的诗,也是非常的漂亮。
韩国为了自己文化的独立,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去中国化,包括他们把我们固有节日端午节当做他们的节日去申遗,其实很多节日大家都是可以共用的,像什么中秋节,春节我们大家甚至全世界都可以一起过,但端午节是纪念我国屈原的,人家好歹也是中国名人,这就是纯属于盗窃我国文化。
但是不管怎样,实际上很多节日大家都是可以共有的,但端午节属于纪念屈原的,这个是一定不能够讨论的,但汉城改成了首尔这个事情是无法改变的,其实这也没什么,我们要互相尊重对方的文化,这也是为了能让人类向文明迈进一步。
⑸ 韩国的首都原本叫做汉城后来改为首尔,是不是和中国有关系
汉城改为首尔,不仅和中国有关,而且是只和中国有关。因为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把韩国首都叫做首尔,只有中国叫做汉城。所以汉城改为首尔是特意针对中国的。
首尔韩国首都更名为首尔,原因有很多,但肯定都和中国有关。比较官方的回答是,韩国首都“서울”有两个名字,韩语固有词称为“首尔”,汉字词称为“汉城”。而一个城市有两个名字很容易引起误解。比如韩国有首尔大学,也有汉城大学,很多时候人们把汉城大学误认为是首尔大学。所以在2005年1月,韩国政府把“서울”的中文翻译名称从“汉城”正式更改为“首尔”,意味“首善之都”。
并不是将“汉城”改成“首尔”,因为从1948年到2005年,汉城这个名字始终都是个非正式的通俗称呼而已,韩国的首都在这段时间里压根儿没有正式的中文译名。
而中方按照韩国方面的要求,直接采取音译直译的方式,将其中文译名定为“首尔”,而这场改名完全是对于中文界的要求,其他国家并不受影响。
⑹ 韩国的首都为什么又叫汉城又叫首尔
韩国首都历史上因为处于汉江北岸,一开始叫做“汉阳”,后改称汉城。但自从朝鲜时期定都汉城后,韩国人都是用汉语中的“서울”(发音,souwer。首都的意思)一词称呼汉阳。但是在历史上明清时期韩国都是中国的附属国,所以国内还都是用汉字名汉城,朝鲜的使团入京也都是用汉城的名字。民国,新中国也都延续了这种叫法,但是好像是07年(我记不清了),中韩签订了一个协议,以后翻译地名的时候,用对方语言发音的音译(据说是顺应国际潮流)。所以汉城就成了“首尔”,同样,韩国人对北京的称呼也从“복경”(韩语里的北京,发音puk king), 变成了“베이징”(北京汉语发音的音译)。但是因为以前的叫法简单,明了,而且历史上一直那么叫,现在大多数韩国人对中国的大多数城市用以前的称呼方式。
⑺ 韩国首都本来叫汉城,为何却又更名首尔,跟中国又有何关系
1、韩国人口语里一直是称其首都为서울,英语音译Seoul。但韩国老祖宗发明朝鲜文字(谚文)时,没有给这个“서울”发音规定出对应的汉字。
2、在2005年,韩国规定韩国首都서울的汉语按照音译对应汉字是“首尔”,它的意思是:从此,韩国首都的汉语译法写法不能是“汉城”。
众所周知的原因,古代韩国政府与中国用汉语汉字交流,自然要沿用汉语国家对其首都的称呼,“汉城”就是汉语国家对古代韩国首都的汉语名称。
韩国首都改名,既有实际需要(避免地名混乱),也有民族自尊心需要。从民族主义角度分析,“汉城”与中国有关,那韩国的国旗、国名都不应该延续了,不知他们在不在动这个脑筋
⑻ 为什么韩国首都现在叫“首尔”
韩国首都首尔( Seoul ,旧译“汉城”)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中心,也是全国陆、海、空交通枢纽。位于朝鲜半岛中部、地处盆地,汉江迂回穿城而过,距半岛西海岸约30公里,距东海岸约185公里,北距平壤约260公里。全市南北最长处为30.3公里,东西最长处为36.78公里,总面积605.5平方公里,人口1027.7万(2003年)。
首尔城市门户网站:http://chinese.seoul.go.kr/
2005年1月,首尔(旧译“汉城”)市市长李明博在市政府举行记者招待会,宣布把汉城市的中文译名改为“首尔”,“汉城”一词不再使用 。首尔历史悠久,古时因位于汉江之北,得名“汉阳”。 14世纪末朝鲜王朝定都汉阳后,改名为“汉城”。近代朝鲜半岛受日本殖民统治期间,汉城改称“京城”。1945年朝鲜半岛光复后,更名为朝鲜语固有词,罗马字母标记为“seoul”,语意为“首都”。
首尔全市被海拔500米 左右的山和丘陵所环绕,市区的40%是山地和河流。整座城市北部地势较高。北汉山、道峰山、鹰峰构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东北部有水落山、龙马峰,南部有官岳山、三圣山、牛眠山等,东南部和西部是百米左右的丘陵,形成了首尔的外廓。城市的西南部为金浦平原。城中部由北岳山、仁旺山、鞍山等环绕成内廓,中间形成盆地。
首尔的经济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发展,60年代初,韩国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扶植大企业,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实现了经济起飞。此外,首尔还大力发展旅游业,首尔与日本、东南亚及欧美各国有航线相连,各国游客可方便地自由来往首尔与欧美各国之间。在国内,首尔同釜山、仁川等主要城市也有高速公路相通,交通十分方便。首尔—仁川线是韩国第一条现代化高速公路。首尔—釜山高速公路途经水原、天安、大田、龟尾、大邱和庆州等工业中心城市,标志着韩国在扩建其交通运输网络使其现代化的努力迈出了重要的一大步。首尔地下铁路有5条线,铁路体系总长度达125.7公里,居世界第7位。地下铁路拥有最先进的设施,售票和收费系统全部实现自动化。
首尔还是韩国的文化、教育中心,设有首尔大学、高丽大学等大专院校34所。
市内保留着许多名胜古迹,主要景福宫、昌德宫、昌庆宫、德寿宫和秘苑(御花园)等。市区内的浓荫下,古老的宫殿、庙宇等同直入云霄的现代建筑群交相辉映,显示了首尔既古老又现代的历史和时代风貌。
首尔也是游客购物的理想天地,可以在市中心的新世界、乐天、美都波、东邦广场等大型百货商场购买免税商品,首尔的免税商品均为统一规定的价格。
1993年10月23日,首尔与北京结为友好城市。
⑼ 韩国的首都为什么是首尔
为何不再称汉城呢?对汉字文化圈的人来说,使用了600年的称呼,突然要被抹去,确实是有些纳闷和费解的。
首先,韩国首都的位置没有变更,何况迁都计划已被否决。其次,用韩文书写和称呼的Seoul也照旧,改变的只是要中国和世界华人不再用“汉城”来称呼它而已。换言之,这是针对华人的一项片面通告。
李明博市长列举了三大理由,说明韩国首都为何不应再称“汉城”。
第一,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按Seoul英文标记的发音来称呼韩国首都,唯独中国人按古代名称将之称为“汉城”。第二,汉城改名已有百年历史,中国人继续称它为汉城,不符国际惯例。第三,韩中交往日益频繁,Seoul与汉城发音不一,含义也不尽相同,使用就带来了“很大的混乱”。比如,韩国有两家大学,一是Seoul大学,另一是汉城大学,中国人都称它为汉城大学,这就造成交往的混乱。
对“汉”过敏症?
汉城当局在去年1月间成立了“Seoul汉语新标记委员会”,原本计划半年内选出一个“发音相近,意义良好”的全新中文名字。不料,6月发表初选结果之后,新名称就石沉大海,直到今年1月才正式宣布以“首尔”取代汉城。
李明博市长说,“首尔”的发音接近韩语Seoul实际发音,意思又是“第一城市”,相信中国人会很快熟悉这一新名称。
韩国的地名,由韩国人来决定,是天公地道的事,何况又是首都,纯粹是韩国人的“家务事”,外国人当然是不容置喙,而且必须给予尊重。但是,熟悉中韩关系,特别是韩国独特民族性格的人,并不作如此单纯的解释。
首先,汉城市是首都,但市长却是民选的,市长能否代表中央政府宣布,“汉城中文不能称汉城”?第二,中国人翻译外国地名,甚至国名,除了音译,也可以意译,比如德国的慕尼黑、美国的旧金山、檀香山、英国的剑桥、牛津等等,既有历史背景,也有约定俗成因素。无论如何,规定中国人如何用华文来表达,却有干涉文化内政之嫌。
第三,“汉城”这个名字,并非中国人所起,是朝鲜王朝的开国皇帝李成桂所定。史载,李成桂1394年从开京(现开城)迁都汉阳,从此将它正式命名为“汉城”。
朝鲜半岛过去从吸收中国文化,使用中国汉字,前后已超过2000年。即使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世宗,于1443年创立了朝鲜式的拼音方块字——“朝鲜谚文”(也称韩文),包括战后全面排斥汉字的谚文主义兴起,它的语言文化政策就一直在左右摇摆。汉城非汉城,难怪有人会怀疑,又是对“汉”字产生过敏症的表现。不过,取消了“汉城”,还有“汉江”从它心脏地区日夜流淌,不是理还乱?
有人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认为“汉城”每次改名,几乎都跟韩国人的民族心态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1394年李氏王朝在此建都,改名汉城,读音是朝鲜式训读Hansung。1910年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日本又将它改名“京城”,读音是日式训读Keijo。1945年朝鲜半岛获得解放,大韩民国又建都汉城,虽然口称它为“首府”,却不写汉字,仅用韩文拼写,Seoul遂成了朝鲜半岛唯一没有汉字标记的城市。
尊重汉城当局的决定
过去,世界华人一直把韩国首都称为汉城,一是漫长历史的约定俗成,二是根据韩国官方印发的中文资料,以为它的正式名称就是“汉城”。所谓“百年前就不再称汉城”,显然是言过其实。当然,我们应尊重汉城当局的决定,从此称呼汉城为“首尔”。
但是,“首尔”是新创的中文译名。从朝鲜的文化、历史,到半岛的环境现实,所有地名、人名仍然是以汉字为基础起名称呼的,即使南北朝鲜都不在日常生活中继续使用汉字,金正日、卢武铉、朴正熙等等,却都是可以还原其汉字的名字。Seoul的原本汉字是什么?为何避而不谈,而要把“错误”称呼“汉城”的责任全盘推到中国或世界华人身上呢?这是笔者百思不解的疑问之一。
再者,“首府”的韩语发音原本是Sieur,音译成英文却成了Seoul,但音译方式却不限一种,到底是什么,就有过激烈的论争。李明博市长说,“首尔”是根据英译的Seoul再翻过来的,问题似乎又陷入另一个极端,就是太偏重英译,而忽略韩文的原汁原味。依据李明博市长的英译标准论,以后甚至会有人主张,“韩国”的中文标记应该写成“高丽”,因为标准英译是Ko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