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正喜的韩国书法
朝鲜时代最着名的书法家是实学派的金正喜。金正喜是杰出的书法家和学者,他建立了人称“秋史派”的风格。他的书法脱胎于中国隶书,但是他在布局上富于画感,善于在不对称中见和谐,而且笔触有力无比,使笔下的字充满活力。由于这些才能,他终于创造了自己特有的生动有力的风格。 在韩国,学书法被认为是有修养人士陶冶情操的必要过程。书法作为书写或者传递信息手段的实际功用往往不如字写得优劣所含有的哲学意义更重要。在韩国如同在中国和日本一样,书法被认为是一种高雅艺术,书法家也受到人们的尊重。韩国的书法组织虽不象中国具有完整的体系,但韩国书法的民间组织却非常普及,而且活动频繁。接待笔者访韩的韩国海东研书会就是一个出色的民间组织。海东研书会于1971年8月1日创立,很具规模的书法活动就组织了200多次,并组织多次国际间的书法交流,这对于一个民间组织来讲,确实是难能可贵的。会长金东渊先生是一个有成就的书法家,在韩国书法界很有影响。金先生崇尚传统,重视基础,他的字有时近乎于篆书,有时近乎于隶书,或在两者之间斟酌取舍,可谓变化奇谲、仪态万方,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2. 韩国书法的介绍
在韩国如同在中国和日本一样,书法久已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形式。韩国书法源出于汉字的书写形式,每一个字都是在一个想象的方块中由一些形状不同的线组合而成,都是为了表达一个特有的意义。韩国人从大约公元二世纪或三世纪开始使用汉字书写,虽然他们自己的语言属于一种完全不同的体系。即使在1446年韩国字母韩字创造出来以后,汉字仍然作为官方文字使用,直到19世纪末。传统的韩国书法用字是汉字,不用韩字。
3. 韩文书法是什么
韩文书法,是对中国传统书法基础上的一种引荐形式,他们是把韩文结构用中国书法的笔墨情趣加以艺术性的表达,准确来说,韩文是没有书法美学形式的,,只不过现在很多人在做这么样一个尝试,但其审美性还是离中国传统书法的艺术造诣很远的
因为全世界只有中国有书法这一艺术体系有其必然历史渊源在里面,中国作为世界四大古国之一,象形文字是其艺术体系存在的根本,象形文字对美学的解剖很合理,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其他几个国家的文字都拼音化了,单元音走向多元音是象形文字瓦解的直接原因,中国的象形文字能保存下来是以中国历史的封闭与朝代的扩展为基础的,而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政局的变化也是不同书体与艺术发展的有力推动力,。由篆体转为今天的楷书实用则是一种必然的结局。
汉文字的字形笔画多变结构多变章法玄妙,,,,,这些都是韩文书法所不可比拟的,韩文的单调用笔和结构是以实用为基础的,这就是问什么包括后来的日文和韩文为什么尽管用自己的文字创作书法始终上不了高艺术的层面的原因,,但若作为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无伤大雅,,,,
4. 韩国书法中为何有那么多汉字
韩国与汉字
韩国、朝鲜人使用中国汉字有1000多年的历史,绝对是中华文化的后裔,可是为什么后来废除了中国汉字呢?首先因为朝鲜的语言属于阿尔泰语系,与中国的汉藏语系不太一样,但是古代朝鲜文化落后,一直没有发明自己的文字,所以只能沿用中国汉字。但是汉字还是无法充分的表现韩语的发音和朝鲜民众的思想感情,普通朝鲜平民根本不识汉字,只有朝鲜贵族、官员会使用汉字,称为“吏读文字”,而普通朝鲜平民只能以口头方式进行文化交流,他们的生活知识和年积月累的农业耕种经验和农耕方法也都无法长久的流传下去。 到了1446年的朝鲜世宗大王时期,就是中国的明朝时期,作为中国附庸国的朝鲜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上都得到一定的发展,因而朝鲜民众对拥有自己民族文字的愿望比较强烈了,世宗非常同情国民的处境,作为一个想要发展民族文化,推进国家独立的朝鲜君王,世宗开始苦思冥想,梦想创造出一种独特而易学易懂的朝鲜本土文字,让普通的朝鲜庶民也可以轻松驾驭朝鲜的语言。
世宗在发明朝鲜文字时,受到音乐和北方游牧民族拼音文字的启发,了解到简单的音乐符号(1 2 3 4 5 6 7)就能够记录世界上所有的音乐,那么,相对简单的拼音字符也应该可以记录全部的朝鲜语音,从而拼写出朝鲜的文字。所以世宗组织起当时包括他本人在内的许多朝鲜“集贤殿”的优秀学者,还特意派遣一位朝鲜知名学者,前后十几次到中国来学习、研究汉字精髓,历时达三十年之久,才最终在1446年发明创造了朝鲜文字,于是朝鲜在使用了近千年的中国汉字以后,终于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字。
世宗大王(1418-1450年),他精通儒家学问,极力提倡儒学价值观念以外的哲学观念,博学多闻,政治手段高明,能够对付朝鲜的两班学者(两班:指的是集‘贵族’与‘官吏’于一身的朝鲜学者们,他们享有极高的政治文化权利,甚至可以藐视朝鲜国王)。他在统治期间,对国家管理、语音学、民族文字、经济学、科学、音乐、医学和人文学研究方面都表现出积极的思想。他建立了集贤殿,以促进传统和政治经济方面的研究,最着名的成就之一是创立了韩文字母。
5. 古代时韩国的一种书法
为学术界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古汉字资料,是商代中后期(约前14至前11世纪)的甲骨文和金文。从书法的角度审察,这些最早的汉字已经具有了书法形式美的众多因素,如线条美,单字造型的对称美,变化美以及章法美,风格美等。从商代后期到秦统一中国(前221 年),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这种演变具体反映在字体和字形的嬗变之中。西周晚期金文趋向线条化,战国时代民间草篆向古隶的发展,都大大消弱了文字的象形性。然而书法的艺术性却随着书体的嬗变而愈加丰富起来。
6. 为什么韩国的书法是我们中文繁体字
以为过去韩国和朝鲜统称为高丽,高丽是中国的附属国,最初高丽是没有文字的,汉字由高丽的使节带回了高丽,知道世宗大王着急各地的学者发明了训民正音,高丽才真正的有了自己的文字,高丽菜开始普遍的使用韩文,但汉字也一直沿用至今,到现在汉字也作为了韩国的一种官方文字来使用,学校里的学生一般也要学习汉字,而且每个韩语单词也有固定的韩语翻译。
7. 什么是书法
书法(英语:Calligraphy)是书写文字的方法,一种书写的艺术。书法纵向穿透两个层面:“使用”与“审美”;横向跨越文字两个层面:“文字”、“绘画”。书法也是一种研究书写者心理与性格的工具。
现代书法范围很广泛,从功能性题字及刻字设计,到精致艺术的抽象手写标记,文字可能易懂,也可能不考虑其易读性。古典书法有别于字体排印学和非古典的手写字。
(7)韩国称书法是什么扩展阅读:
泊尔书法
尼泊尔书法主要是由兰札文所写,其文字本身及兰擦文(Lanydza Script)、帕巴文(Phagpa Script)或库蒂拉文(Kutila)等衍生文字会用在西藏、尼泊尔、不丹、列城、蒙古、中国沿海、日本及韩国等地,用在写六字真言或是其他衍生自梵语或巴利语的佛经文字。
泰国
泰国书法主要是以梵语所写。在历史上泰国书法曾限制在巴利语经典的神苯教文字。
西藏属印度文化圈一部分,有好几百年间曾是佛教心脏地带,藏字文字起源于印度文字,其文字在宗教区很重要,藏字书法是其重要文化。西藏的贵族如喇嘛和布达拉宫的居住者,通常擅于书法。
藏字书法中和世俗有关的部分不多,但确实存在(而某个程度也和藏传佛教有关)。几乎所有宗教高层人士手写的文件都和藏字书法有关,包括达赖喇嘛寄出的信件,以及其他宗教界及世俗高层人士的手写文件中。
藏字书法在其转经筒上格外明显,不过这些文字是锻造出来的,而不是刻划出来的。藏字书法最早是用芦苇所写,现在多半也用凿尖的笔书写。
8. 韩国人为什么喜欢写汉书法,但为什么他们又不喜欢把自己国家的文字当书法写
1、韩国人(朝鲜人)在15世纪以前是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字的,他们采用汉字来记录他们的语言。
2、1443年,朝鲜王朝的世宗大王召集了集贤殿郑麟趾等学士,根据朝鲜语的音韵结构以及中国音韵学创制了专门纪录朝鲜语音韵的文字,称之为“训民正音”,这时才有了正式的朝鲜语。
3、由于古时的朝鲜人“崇汉”、“崇儒”的思想浓厚,所以学习汉字书法在上层社会成了主流。
9. 韩国书法的石刻书法
能令现代研究韩国书法的学者满足求知欲的是许多石刻书法渡过了历史的变迁,没有毁于战火。在古代三国时代留下来的几座刻有碑文的石碑中,具有无可超越的历史意义的是公元414年在中国东北的南部为纪念高句丽王国广开土大王的战功而建立的大石碑。这座高6.4米的石碑上刻有约1,800个汉字碑文,字体是碑文式的,棱角分明。大多数碑铭学家和研究古韩国书法的专家指出,碑上的字体很能表达当时统治着中国东北相当大一部分地域和韩半岛北半部的这个军事古国的人民的勇武刚健。
能借以了解位于西南部的百济王国的书法艺术所达到的高度的资料更少。根据这个王国的学者水平高、艺术品精致这两点看来,它在书法上很可能也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在1972年在韩国中部百济古都公州偶然发现的武宁王和王后的王陵内发现了许多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文物,其中有一块方形石碑对书法家和碑铭学家说来是稀世奇珍。这方石碑置于这座六世纪时的墓的入口处,类似为建造这座陵墓而向地下神祇购买一片土地所立的文契。石碑上所刻的汉字字体优美,表现出很高的技术;字体显然受当时中国非草写体文字的影响。
10. 韩国书法文化历史
在韩国如同在中国和日本一样,书法久已被认为是一种艺术形式。韩国书法源出于汉字的书写形式,每一个字都是在一个想象的方块中由一些形状不同的线组合而成,都是为了表达一个特有的意义。韩国人从大约公元二世纪或三世纪开始使用汉字书写,虽然他们自己的语言属于一种完全不同的体系。即使在1446年韩国字母韩字创造出来以后,汉字仍然作为官方文字使用,直到19世纪末。传统的韩国书法用字是汉字,不用韩字。
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书法在韩国始终与绘画关系密切,而且有人认为从笔法安排的有力与和谐的角度而言,绘画是受到书法的影响的。人们常把书法作品像绘画一样挂在墙上欣赏,而且像对画一样赞赏它的每一笔独到之处,赞赏它用墨的韵味,赞赏它整幅布局的功力、骨格、神韵等等。一幅好字不是由有一定之规的笔划匀称地安排而成的,而且犹如一场编排精妙的舞蹈和协调动作--激情、运动、刹那间的停顿和穿插交错的活跃的笔力,这种种组成了一个平衡的整体。
从技术上讲,书法艺术取决于书写者如何运用技巧和想象力在笔划上表现出神韵,用这些神态各异的笔划组成美的结构,落笔之后不能再添笔或者补色,最重要的是笔划之间要讲究空间的匀称,而空间安排的匀称是需要经过多年的实践和训练才能达到的。但是,在对书法艺术的基本性质的理解上,笔法的熟练和美学修养并不是唯一的基本要素。在从前韩国上流阶层中间,学书法被认为是有修养人士陶冶情操的必要过程。书法作为书写或者通信手段的实际功用往往不如字写得优劣所含有的哲学意义更重要。
与在韩国古代已经大放异彩的其他所有艺术一样,书法的基本灵感来自自然。一个字的每一笔到每一点都象征一个自然物体的形式。韩国书法家同中国古代书法大师们一样认识到,正如一棵有生命的树的每一根树枝都有生命一样,一幅好字的每一笔每一划在写的时候也必须使之具有生命。这正是书法中的字与印刷的字的本质的不同。表意字汉字具有一种抽象的、形象化的特点,这种特点进一步加强了书法的视觉吸引力,因为它让艺术造诣已达完善境界的书法家几乎可以无限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思想,正如伟大的画家在绘画中一样。
书院和国家办的高等学堂里讲授中国文学。书法的历史如此悠久,无数贵族阶层的人和艺术家又在许多世纪里为促进书法艺术作了显着努力,可惜在经过多次外国入侵和内部纷争之后古代书法作品保存到今的极少。特别是16世纪末同日本丰臣秀吉军队之间的七年战争,造成的人员死亡自不待言,而且还在韩半岛各地对具有历史意义的石碑和文物造成了严惩破坏。因此,属于那场战争以前年代的残存的书法作品现在不到20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