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国立故宫博物院的出版作品
该院出版有《中华五千年文明集刊》、《国之重宝》、《惠风和畅》、《文物光华》、《故宫宝藏》、《元四大家》、《唐寅的研究》、《山水画皴法点苔之研究》、《清代通鉴长编》等着作,并影印出版了文渊阁《四库全书》。院内还有定期刊物《故宫文物月刊》和《故宫学术季刊》 。
‘贰’ 韩国首尔宫殿介绍~~
* 昌庆宫
概况介绍
昌庆宫建于成宗14年(1483年),此宫是成宗专为奉养世祖妃贞熹王后、睿宗妃安顺王后、德宗妃昭惠王后等三位大妃所建。昌庆宫与昌德宫相连,形成了名为“东阙”的宫殿区。昌庆宫除了作为独立的宫殿之外,还补充昌德宫内不足的居住空间。所有的殿阁在壬辰倭乱时期被烧毁,并在1616年重建。但是又因为1830年的大火灾,内殿被烧毁。幸运的是,我们现在还可以从这场火灾中幸免的明政殿、明政门、弘化门中了解到17世纪朝鲜王朝时期的建筑风格。
走过昌庆宫的正门弘化门,即可看到禁川,它位于弘化门与明政殿正门之间。禁川不仅用来区分禁城与百姓的区域,而且还象征着进宫者需要端正仪态之意。明政殿是现存宫殿的正殿中历史最久的正殿,显示了当时建筑艺术崇尚华美的风格,并且不同于其他宫殿朝南的特点,其方向则朝东。经过崇文堂、涵仁亭、欢庆殿、景春殿即可到达王妃的寝宫通明殿,它是昌庆宫内殿中规模最大的宫殿,被美丽的莲池围绕的美景令人印象极其深刻。据说在肃宗时期,禧嫔张氏因为在这里埋了诅咒仁显王后之物而被赐死。此外,昌庆宫的文正殿曾是正祖的父亲思悼世子被关进粮柜的地方。昌庆宫的美景与发生在此的朝鲜王朝的故事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建议您到此游览时,最好可以边听着解说员的说明慢慢地欣赏。昌庆宫还通过天桥与进行朝鲜王朝历代王与王妃祭祀的宗庙相连,因此可以在参观完毕后至宗庙进行游览。
• 休息日:每周二
※ 持昌庆宫观览入场券可以观览宗庙
• 观览入场券:
- 个人:成人(19岁以上)1000韩元/人;青少年(7-18岁)500韩元/人。
- 团体:成人 800韩元/人(30人以上);青少年 400韩元/人。
德寿宫
概况介绍
德寿宫曾是朝鲜王朝第七代君王世祖之孙月山大君的私邸。一百多年后宣祖最初将德寿宫作为正宫使用。其后光海君、仁祖直到高宗皇帝都居住在此。德寿宫是韩国近代史的重要舞台之一,也是唯一同时拥有近代建筑及西方庭院的宫阙。
德寿宫除了正殿的中和殿以外,保留着石造殿、静观轩等近代建筑以及西方风格的庭院。1919年以后,德寿宫成为接待贵宾的场所,而且解放以后多用于美苏共同委员会场,国立美术馆等。除此之外,宫内还有光明门,昔御堂, 浚明堂, 即祚堂,还有国王寝宫-咸宁殿, 高宗皇帝接见国内外贵宾的德弘殿,以及宫廷文物展览馆和德寿宫美术馆。
德寿宫的建筑风格不像景福宫那样宏伟巨大,但是德寿宫却展现着无限中西洋结合的和谐之美。特别是咸宁殿至石造殿堪称最佳的散步之路。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这里将给每位游客以最暖的春意;夏季宫内的鲜花草木、以及飞溅的喷泉将为您带来一丝夏日的清凉;秋季金黄的银杏、绯红的枫叶都展开笑容迎接前来游客;冬季这里似乎是一个白雪覆盖的童话王国,给无数游客以别有的冬日美韵。因此众多情侣、新婚伴侣都将来到德寿宫用照相机留下这美丽的景色,同时德寿宫也是各种聚会的绝佳空间。
观览须知
• 观览时间
- 售票及入场时间:9:00 ~ 20:00
- 退场时间:21:00
• 休息日:每周一
• 观览入场券
- 个人:成人(18岁以上) 1,000韩元, 青少年(7岁至18岁) 500韩元。
- 团体:成人 800韩元(20人以上), 青少年 400韩元(10人以上)。
※ 每月第二、第四个周六青少年(7岁至18岁)免费入场。
※ 德寿宫美术馆观览时,须在美术馆另外购买入场券。
景福宫
景福宫概况介绍
景福宫是朝鲜王朝最大的法宫,座落在北岳山下,正门光化门前有一条宽阔的六曹大街(现在的世宗路),是国都首尔城市计划的核心。景福宫的名字是由朝鲜王朝的开国功臣郑道传根据中国的诗集《诗经》中的“君子万年,介尔景福”中的“景福”两字命名的。因位于首尔北部又被称为“北阙”的景福宫是在1395年由太祖李成桂所建,但在1592年壬辰倭乱时被全部烧毁,并于高宗在位时的1868年重新修建。在景福宫重建时期,宫内兴建了王及大臣们的政务机构、王室成员的生活设施、供休息的后苑等三百多栋雄伟的建筑。但是在被日本占领期间,大多数建筑都被烧毁或拆除,只有极少的中心建筑物幸免于难,不过在景福宫与世宗路之间建立的朝鲜总督府掩去了景福宫。在1990年,政府正式推进了景福宫复原工程,拆除了总督府,复原了兴礼门一带,并再现了王与王妃们的寝殿、东宫、乾清宫、太原殿等建筑物的原貌。
现在到景福宫游览时,可以看到现存最大的木制建筑物勤政殿等各种历史文物,而且还可以欣赏到静静地矗立在莲池上的庆会楼的风雅之姿。宫殿的屋顶曲线优美,充分展现了东方的建筑之美,丝毫不逊色于世界上的任何建筑。高低错落有致的古建筑物形成了完美的均衡,沿着其间交织的步道漫步景福宫时,会感觉到自己似乎变身为过去时代的王与王妃。在银杏树染成黄色的秋日,漫步在景福宫石砖路上,可同时感受秋日韵味和历史芳香,这绝对是极佳的人生体验。
景福宫观览须知
• 观览时间
- 3月至10月:09:00-18:00,(入场17:00以前)
- 11月至2月:09:00-17:00,(入场16:00以前)
- 5月至8月周末及法定节假日:09:00-19:00
• 休息日:每周二
• 观览入场券
• 一般观览
- 个人:成人(19-64岁) 3000韩元/人
- 青少年(7-18岁)1500韩元/人
- 儿童(6岁以下)免费
- 团体:成人 2400韩元/人(限20人以上)
- 青少年1200韩元/人(限10人以上)
· 庆会楼与乾清宫
目前,庆会楼与乾清宫的特别观览项目暂不对外开放。其中,庆会楼由于内部修正等原因暂时休馆;而乾清宫则只可在宫殿外部观赏,无法进入内部进行参观。
• 所持观览券可以进入景福宫、国立故宫博物馆、国立民俗博物馆。
• 外语介绍
- 英语: 11:00, 13:30, 15:30
- 日语: 10:00, 12:30, 14:30
- 汉语: 10:30, 13:00, 15:00
- 出发地:兴礼门内景福宫咨询室前
- 所需时间: 1小时至1小时半
· 2009年-2010年冬季入场时间
- 期间:2009年11月1日起至2010年2月28日止
- 入场时间:09:00-16:00(售票时间至16:00止)
- 观览时间:09:00-17:00
昌德宫
概况介绍
昌德宫建于1405年,是正宫景福宫的离宫。因为位于景福宫的东侧,昌德宫与昌庆宫一起被称为“东阙”。所有宫殿在壬辰倭乱时期被烧毁后,昌德宫被光海君重建后充当了正宫的角色,直到高宗重建景福宫为止,昌德宫也因此成为了国王居住时间最长的宫殿。昌德宫的后苑由各种各样的亭子与莲池、树木与岩石构成,在韩国最美丽庭院。在现存的朝鲜王朝的宫殿中,原貌保存得最良好的昌德宫体现了自然与和谐,并于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第383号宝物敦化门是国王巡幸时所使用的门,通过这座门之后即可在东侧看到首尔历史最悠久的桥——锦川桥,走过锦川桥就到达了昌德宫的心脏仁政殿(第225号国宝)。宣政殿、熙政堂后便是王妃们居住的内殿中首屈一指的大造殿,游览完大造殿走到殿后,一个美丽的庭院便在眼前展开。据说在宫殿后建造庭院是出于王妃入宫后不能走出宫门的原因,由此可知将自己的一生奉献出国王的人生多么凄婉。参观完昌德宫内所有建筑物的话,可以走进后苑。昌德宫后苑内葱郁的树林与莲池、大大小小的亭子充分利用了周围的自然景致。并且这座后苑很好地体现了先贤们建造庭院的方法,具有珍贵的历史及建筑史价值。160余种树木构成了后苑葱郁的树林,其中还有树龄超过300岁的古木。当看到后苑内花与树组成的林子时,心中难免会产生诸如“这里是首尔的中心吗?”这样的疑问。正祖曾与大臣们垂钓的芙蓉池畔的芙蓉亭,令所有人都会为四季变化的美景而惊叹。芙蓉池中的水并不是由外面引入,而是由地底涌出的水填满的,因此时刻充满着清澈的水。除了每周四是自由观览日之外,其它时候只能在指定时间进入昌德宫,需与解说员一同游览。并且在网上申请就可以游览玉流川和乐善斋路线,参观久未开放的两处着名旅游景点。
观览须知
• 一般观览
- 不可自由观览,必须在指定时间内,随介绍员一道观览(时间1小时20分钟)。
- 外国人介绍服务时间,本国人禁止观览(与外国人同行者除外)。
- 每周四为自由观览日,不可进行一般观览。
- 休息日: 每周一
- 观览入场券
个人:成人(19-64岁)3000韩元/人;
青少年(7-18岁)1500韩元/人;
儿童(6岁以下)免费
• 自由观览
- 观览时间: 4月至11月每周四 09:15至18:30 (16:30以前入场)
※ 11月根据日落时间,观览时间将会有一定的调整。
- 观览入场券: 成人(19岁以上)15,000韩元 , 青少年(7岁至18岁)7,500韩元
- 人员限制: 1日最多入场人数为1,000人
- 观览区域: 昌德宫全部区域,包括玉流川以及后院(未公开区域、锡福轩以及寿康斋除外)
- 观览介绍: 出租语音介绍器(无介绍人员)
‘叁’ 国立故宫博物院的介绍
台北故宫博物院(英文:National Palace Museum),又称台北故宫,中山博物院。是中国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台湾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中国三大博物馆之一,研究古代中国艺术史和汉学重镇。台北故宫博物院座落于台北市士林区至善路二段221号,建造于1962年,1965年夏落成。占地总面积约16公顷。为仿造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主体建筑共4层,白墙绿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广场耸立五间六柱冲天式牌坊,整座建筑庄重典雅,富有民族特色。台北故宫博物院内收藏有自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和国立北平图书馆等所藏来自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处的皇家旧藏。所藏的商周青铜器,历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献、名画碑帖等皆为稀世之珍。展馆每三个月更换一次展品。截至2014年底,馆藏文物达69.6万余件文物。2015年10月,台北故宫为庆祝故宫博物院90华诞,恰逢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来华300年,向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商借11件郎世宁画作,全面展现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成就与贡献,该展至2016年1月6日结束。
‘肆’ 韩国国立博物馆有什么着名的油画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已有六十多年历史,是展示韩国民族文化的代表性场所。博物馆收藏有15万件珍稀物品,内容涵盖考古、历史、美术等领域。2005年,博物馆从韩国的故宫——景福宫搬迁至首尔汉江畔的龙山区。新馆占地面积三十万七千平方米,建筑面积达十三万四千多平方米,号称世界第六大博物馆。 2005年8月,博物馆迎来了首位女馆长——金红男。国立中央博物馆馆长职位相当于政府机构的次官(副部级),由总统亲自任命。当时出现首位女馆长的新闻轰动了韩国社会,金红男也被评为2006年最为成功的韩国女性之一。
金红男是海归派,1977年赴美留学,在耶鲁大学攻读17世纪中国明代美术史,并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完成学业后,金红男历任美国大都会美术馆和史密森尼博物馆的研究员以及亚洲协会美术馆策展人、梨花女子大学博物馆馆长,国立民俗博物馆馆长。金红男性格直爽,但又具有女性特有的细心。在博物馆经营理念上,她强调传统和现代的有机结合,强调国际交流与合作。她希望通过精彩的展会和国际交流使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发展成为世界级的博物馆。韩国社会关注金红男,不仅因为她是女性,而是她丰富的资历、美感以及卓越的工作能力。
不久前,记者就现代博物馆的使命与经营等问题对金红男进行了专访。
请问是什么契机让您进入这个领域?
我是一名研究美术史的学者,现在又在博物馆担任馆长的职务。我热爱博物馆管理工作。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华盛顿史密森尼博物馆读博士的时候,我开始接触博物馆工作。当时通过策划一些美术展和文物展,逐渐认识到博物馆肩负着的重要教育使命。我主张,不是为了学问而掌握学问,而是要活用学问,实践学问。这是我的人生哲学。我一直努力把我掌握的学问实践于博物馆工作上。我对我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
“金红男”这个名字有什么来历?
我的名字很像男孩子的名字。父母为了要儿子,给我起名为“红男”。过去韩国有一种说法。给女儿起男孩子的名字,有可能这个女儿之后得到男孩子。可能是因为父母给我起了男孩子的名字,我性格比较直爽,热情。我的父亲是一位实业家,家里有五位兄弟姐妹。母亲特别慈祥,她对我的期望值很高,每次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母亲都给予我莫大的精神支持。可以说母亲是我的动力源泉。
作为馆长,能否跟我们描述一下您的管理风格?
大小事情都要亲自过问,可以说这是我的管理风格。我认为这才是博物馆的馆长要坚持的原则。从宏观的国家文化政策和预算以及人员管理一直到一个展品具体的摆放位置、展柜的设计、照明等等,馆长都要做到心里有数。因为文化终究要靠积累形成。博物馆的每个展品相互协调形成其风格和文化。因此博物馆工作需要细心,也要讲究长远的计划。在具体工作中,我要求讲究效率,喜欢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
担任本博物馆馆长对您而言富有挑战性吗?为什么?
馆长的工作确实具有挑战性。我已经在国立中央博物馆工作了三年。我一直希望通过博物馆工作,寻找和确立韩国文化主体性,使韩国的年轻人为自己传统的民族文化而感到自豪。
世界文明一般可分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东方文化中包括韩国文化。在这种关系当中,发扬和继承韩国文化尤其重要。回顾韩国历史,1900年近代之前,韩国文化长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又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再后来,西方文化开始进入韩国。1950年代朝鲜战争之后韩国文化发展经历了比较混乱的时期。寻找韩国文化的主体性之路是艰辛的过程。我们博物馆在寻找韩国文化主体性方面,正在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
韩国文化的主体性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
文化的主体性体现于传统和现代的结合上。现在一些韩国人对传统文化不太重视。他们认为只有西方文化才是现代的,韩国的传统文化代表过去的陈旧。所谓创造现代文化的艺术家和文学家、建筑学家们,不愿到我的博物馆来工作。他们对韩国的传统文化不太关心。克服这种人们在认识上的偏见,形成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将把韩国的传统文化嫁接到现代文化中,形成现代的韩国文化,这就是我们博物馆的历史使命。
在您的博物馆,怎样做到传统和现代的结合?
为了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我们的博物馆在展品的展示方式和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上面,不断创新,推出了一些新的措施。我认为,越是传统的,就越是国际的。我们让人们知道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是陈旧的、腐朽的道理。改变人们的思想很重要,这是我们的责任。博物馆通过展览与国民、与参观者进行交流。让参观者改变我们的展品不是陈旧的观点,我们应该在展览的方式上提出创新,要改变交流方法。使参观者感到,古代的东西与自己没有距离感。这是至关重要的。说是同样的文物,但根据不同的陈列的方式和方法,它的教育效果显示出很大的差异。
另外,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也至关重要。这里包括专题演讲、体验等项目。我们也要重视自我宣传。去年,我们的新馆开馆一周年纪念仪式上,我邀请了韩国传统音乐清唱歌手和摇滚乐队共同演奏韩国传统的音乐。当时,传统和现代音乐的结合,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受到现场嘉宾普遍欢迎。后来这些清唱歌手和摇滚乐团还应邀到美国进行表演。
我们博物馆还设有儿童博物馆,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我们传统的文化。体验式的博物馆在国际上也很流行。儿童博物馆不仅吸引小朋友,还吸引越来越多的成年人。以后我们要让儿童博物馆变成家庭博物馆。
为了向韩国年轻一代灌输正确的亚洲观,为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当选馆长之后,新设立了亚洲馆。主要目的在于介绍和弘扬灿烂的亚洲文明。中国、韩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在长期的交往历史当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亚洲文化。我们跟中国博物馆之间的交流很多,以后还要加强。我们已经与中国的七家博物馆建立了友好关系。可以说,我们的博物馆是韩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宝库,因此,博物馆要通过不断地创新,让参观者知道传统的文化在现代社会存在着持续性和联系性。传统和现代结合,实现博物馆的国际化,这是我的经营理念和使命。为此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我认为,我的理念正在博物馆工作中逐渐被实现。
现在您的博物馆在发展上面临什么问题?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下属有11个地方国立博物馆。由于各博物馆比较分散,人力、管理上存在一些困难。还有博物馆的收藏品不足,也是一个要解决的问题。收藏品就是博物馆的生命。现在我们的亚洲馆里的展品,很多都是从外国博物馆借来的。这个办法不是长久之计,以后要积极收集文物。但预算也成问题,还有专业人员也不够。
博物馆藏品数量丰富,如果要让您选出最具代表性的藏品,您会选择哪件?为什么?
我们博物馆收藏很多韩国的国宝级文物。其中《金铜半跏思维像》是代表性藏品。它是韩国国宝83号,是韩国三国时代七世纪前期作品,高0.909米、重112.2公斤。又称《金铜弥勒菩萨半跏思维像》。韩国三国时代的佛像,可以分为三种,即释迦如来像、菩萨像以及半跏像。“半跏”指跏趺坐,是佛家信徒在坐禅时通常采用的姿势。半跏思维像嘴边挂着淡淡的微笑,面部表情生气活现,衣纹线条柔和,上下体和谐,手脚动作细致而美妙。所有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完美的组合。《半跏思维像》是能够代表韩国5000年美术史的杰作,又是亚洲美术史上具有标志性的作品。还有,国宝170号,朝鲜时期的《白瓷青花梅鸟竹文壶》,国宝60号,12世纪高丽时期《青瓷狮子盖香炉》等许多稀世珍宝。
除了工作,您业余时间比较喜欢做些什么?
我喜欢看电影和游泳运动。但自从当上馆长之后,没有时间享受我的业余爱好。
请写给我们的读者一句话,关于您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理解。
对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但我们也要成为地球人。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简介: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已有六十多年历史,是展示韩国民族文化的代表性场所。博物馆收藏有15万件珍稀物品,内容涵盖考古、历史、美术等领域。博物馆内还设有企划展厅、儿童博物馆、露天展厅等。一层为考古馆、历史馆;二层为美术馆Ⅰ和捐赠馆;三层为美术馆Ⅱ和亚洲馆。游客在此能清楚地了解韩国的文化与历史。
考古馆由10间展厅组成。收藏着从旧石器时代到渤海时代的4500多件文物。该馆根据民族文化的起源和时代发展进程,展出具有不同时代特点的文物,以显示颇具独创性的韩国民族文化的特点。
历史馆展出韩国代表性的记录文化遗产——韩文、金属活字和具有史料价值的金石文、文书、地图等珍贵文物,让参观者一目了然地了解韩国不同时代的文化特点。该馆共有10间展厅,2800多件文物。
美术馆Ⅰ是欣赏以线与色彩为核心的韩国传统艺术和宗教艺术的空间。这里共有4间展室890多件作品。尤其在佛教绘画室里,还能欣赏高度超过9米的户外仪式用地佛画。
美术馆Ⅱ是展示韩国的佛教雕刻和工艺文化精髓的空间。5间展厅里展示着630多件文物。在这里可以看到称之为韩国文化精髓的世界文化杰作,其中包括“半跏思维像”(韩国第83号国宝)等佛像和陶瓷品。
亚洲馆由6间展室组成,共有970多件文物。参观者在这里不仅能了解亚洲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同性,也能认识到亚洲各个文化圈的特点。尤其在中亚展厅,还能够欣赏到东西文化相融为一体的丝绸之路文化。
捐赠馆展示了为宣扬人类传统文化作出贡献的有志之士捐赠的1000多件作品。在捐赠馆除了韩国的文物外,还能欣赏各国丰富多彩的文化。该馆共有11间展厅。
‘伍’ 国立故宫博物院的馆藏文物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珍品中,有甲骨档案2万多片;陶瓷器2万多件,包括从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铜器1万多件,包括历代钱币,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4300多件,其中有着名的新石器时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闻名海内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避邪雕刻”、“三镶玉如意”等;古代书画近1万件,其中有从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后部长卷,怀素的《自叙帖》,颜真卿的《刘中使帖》,苏东坡的《寒食帖》,张宏的《华子冈图》等;善本古籍有近20万册,包括中国仅有四部的《四库全书》较完整的一部;明清档案文献近40万件,其中有清朝历代皇帝朱批奏折、军机处档案、清史馆档、实录、起居注等,以及世界罕见的满文老档40巨册 。 铜器-6,044件 绘画-5,287件 瓷器-25,423件 书法-3,046件 玉器-12,104件 法帖-474件 漆器-707件 丝绣-306件 珐琅器-2,510件 成扇-1,651件 雕刻-651件 善本书籍-198,459册 文具-2,379件 清宫档案文献-386,729册件 钱币-6,953件 满蒙藏文文献-11,501件 杂项-12,347件 拓片-895件 织品-138件 以上总计677,609件册,是到2009年11月底全院的典藏量。瓷器2万多件,包括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在全世界的博物馆中,该院是收藏中国古代瓷器最精、最多的机构之一;藏有铜器1万多件,包括历代钱币,有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4300多件,如商代蟠龙纹盘、兽面纹壶、西周毛公鼎、战国牺尊等;玉器1万多件。
台北故宫博物院共收藏、展出1000多年来宋至清历朝皇帝推崇艺术、广事收集的稀世珍品70万件,这是一般博物馆(院)的收藏都不能比的。价值连城的极品更是数以千计,如铜器中的西周毛公鼎、散氏盘;玉器中的翠玉白菜、辟邪雕刻(六朝古墓出土);书法中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颜真卿、宋徽宗(赵佶)书法手迹;画卷中的张宏《华子冈图》;以及中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瓷器中的宋、明、清名窑名家亲制品,官窑制御用艺瓷等,国宝级文物。
台北故宫博物院70万件藏品(包括近40万件明清档案)堪称中国文化艺术之宝库,北京故宫博物院超过了180万件的珍藏(另有800万件明清档案拨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同样无人匹敌。
金石:迁台的学者当时认为金石是最重要的,鼎是国家的象征,所以拿走了不少(2382件)青铜器去台北。
书画:文人重视书画,书画本身也好运载,能拿的尽可能拿,共拿走了5424件去台北,其中仅宋画即达943(实际上,台北故宫元以前绘画和书法分别为574件(不包括南薰殿宋以前帝后像)和155件,被清宫归为宋画的作品中有相当部分属后世作品。台北故宫在鉴定方面较为松散,以沿用清宫旧定结论为主,宋元山水画系列可构成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极品特展;北京故宫则追回370件被溥仪私带出宫的绝品书画(溥仪共带走1300余件书画精品,其中大部分回到大陆各博物馆,又接受大量民间捐赠,共藏有绘画、壁画、版画、书法、尺牍、碑帖约14万件,占世界公立博物馆所藏中国古代书画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其中早期书画(尤其人物画)和元代书画品质极佳,明清收藏极其丰富、全面。
玉器:中国有君子佩玉之说,故玉器也拿走不少,现有1万件;但也留下2.3万件精品。
陶瓷:陶瓷只拿走了一部分,计17934件。
宫廷:台北故宫收藏有比较完备的宋元以及明代的帝后画像,多为故宫南熏殿旧藏,但没有清代帝后画像。
书画藏品:共计约有9120件,以元朝作为划分点,着名的展品包含郭熙《早春图》、范宽《溪山行旅图》以及苏轼《寒食帖》等;陶器展品以宋代五大名窑瓷器、明代官窑瓷器和清宫旧藏瓷器为大宗,着名的康雍乾三朝珐琅彩瓷器即为代表;图书典籍部分以宋朝、元朝和明朝的版本较多且完整度高,如文渊阁《四库全书》、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宛委别藏》等,都是展品特色所在。 金丝玛瑙熊猫像画面奇石翠玉白菜莲花式温碗宋汝窑 婴儿枕五彩龙凤大盘散氏盘 汝窑天青无纹椭圆水仙盆镀金镶珊瑚松石坛城早春图 万壑松风图快雪时晴帖华子岗图
‘陆’ 韩国国立故宫博物馆简介
한국국립고궁박물관소개
‘柒’ 故宫博物馆的文物资料
故宫的文物被分了25个大类、200多个类别。比如绘画,《千里江山图》《五牛图》还有《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这些都是重要的绘画,一共53,000件。书法,像《兰亭序》、《中秋帖》、《伯远帖》这样的重要藏品一共有75,000件。还有2,800 件碑帖。
这三项一共156,000件,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纸式文物最集中的一个收藏。故宫博物院是收藏铜器世界上最多的博物馆,一共16万件,其中特别珍贵的有1,670件带先秦铭文的青铜器。还有11,000件金银器、19,000件漆器、6,600件珐琅器,这些都是传世的艺术品。
玉石器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骄傲,中华5000年文明,甚至上溯8000年的历史,通过故宫的玉石器收藏,可以把它串联起来,串联一个完整的历史链条。
陶瓷,故宫是世界收藏陶瓷最多的一座博物馆,是个天文数字,一共有367,000件,95%以上都是出品于景德镇的御窑瓷器。
故宫收藏有11,000件雕刻工艺、13,000件其它工艺。在我们的藏品中要精心保管、比较难以保管的就是这种盆景,半米高,枝干是宝石做的、花瓣是玉片做的,支楞起来的那些树叶是象牙染的,染牙。
文房四宝、纸墨笔砚一共是68,000件,数量也很多。还有6,200件明清家具,非紫檀即黄花梨。
大量的通过“一带一路”的使臣纳贡、商品贸易、文化交流的实物保管在故宫博物院里面。比如西洋钟表,18世纪的西洋钟表收藏最多、品质最好的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着2,200架西洋钟表。
武备仪仗,太和殿前盛典、庆典使用的那些装备,包括钟和韶乐,数量也很大,33,000件。
铭刻是非常重要的一类文物,大家知道有文字的文物,比没有文字的文物更直接述说历史。十面石鼓就是我们国家国宝中的国宝。出土于安阳殷墟的甲骨,大家查故宫博物院的网站会知道,收藏了4,700片。实际上我们的库房里收藏了23,000片。
‘捌’ 韩国国立故宫博物馆怎么样
去到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一定要先去逛下他的博物馆,这是了解这个国家城市的历史最好最全面的途径。韩国这点做得很好,博物馆建造得超级赞,无论硬件还是软件。
‘玖’ 故宫博物馆有什么着名艺术品、带简介的。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珍品中,有甲骨档案2万多片,该院收藏的甲骨档案数量列世界甲骨收藏机构的第二位;瓷器2万多件,包括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该院的中国古代瓷器是全世界各博物馆中最精、最多的;铜器1万多件,包括历代钱币,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4300多件,如商代蟠龙纹盘、兽面纹壶、西周毛公鼎、战国牺尊等;玉器5万多件,其中有着名的新石器时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闻名海内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避邪雕刻”、“三镶玉如意”等;书画真迹近1万件,其中有从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后部长卷,怀素的《自叙帖》,颜真卿的《刘中使帖》,苏东坡的《寒食帖》等;善本古籍有近2万册,包括中国仅有四部的《四库全书》较完整的一部;明清档案文献近40万件,其中有清朝历代皇帝(石+朱)批奏折、军机处档案、清史馆档、实录、起居注等,以及世界罕见的满文老档40巨册。
铜器-6,044件 绘画-5,287件
瓷器-25,423件 法书-3,046件
玉器-12,104件 法帖-474件
漆器-707件 丝绣-306件
珐琅器-2,510件 成扇-1,651件
雕刻-651件 善本书籍-198,459册
文具-2,379件 清宫档案文献-386,729册件
钱币-6,953件 满蒙藏文文献-11,501件
杂项-12,347件 拓片-895件
织品-138件
以上总计677,609件册,是到2009年11月底全院的典藏量。
台北故宫博物院共收藏、展出1000多年来宋至清历朝皇帝推祟艺术、广事收集的稀世珍品70万件,这是一般博物馆(院)的收藏都不能比的。价值连城的极品更是数以千计,如铜器中的西周毛公鼎、散氏盘;玉器中的翠玉白菜、辟邪雕刻(六朝古墓出土);书法中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颜真卿、宋徽宗(赵佶)书法手迹;画卷中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瓷器中的宋、明、清名窑名家亲制品,官窑制御用艺瓷等,还有大量为目前有关当局秘而不宣的国宝级文物
‘拾’ 故宫博物馆里面有什么东西
故宫的文物被分了25个大类、200多个类别。比如绘画,《千里江山图》、《五牛图》,还有《韩熙载夜宴图》、《清明上河图》这些都是重要的绘画,一共53000件。
书法,像《兰亭序》、《中秋帖》、《伯远帖》这样的重要藏品一共有75000件。
还有2800件碑帖等文物。
这三项一共156000件,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纸式文物最集中的一个收藏。故宫博物院是收藏铜器世界上最多的博物馆,一共16万件,其中特别珍贵的有1670件带先秦铭文的青铜器。还有11000件金银器、19000件漆器、6600件珐琅器,这些都是传世的艺术品。
玉石器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骄傲,中华5000年文明,甚至上溯8000年的历史,通过故宫的玉石器收藏,可以把它串联起来,串联一个完整的历史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