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韩国的主要工业是什么
韩国主要工业有汽车、造船、钢铁、电子、石化等。
1、汽车产业,韩国汽车产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2005年至2015年汽车产量连续11年排行全球第5,主要汽车生产企业有现代起亚集团、通用大宇汽车公司、双龙汽车公司和雷诺三星汽车公司四家。
2、造船产业,1999年,韩国接收造船订量首次超过日本,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主要承揽大型集装箱船、LNG船、海洋工程高附加值船舶及海洋设备。
3、钢铁产业,2007年韩国浦项公司钢铁产量达到 3278万吨,世界排名第4位,为全球最大的钢铁制造厂商之一,每年为全球超过六十个国家的用户提供二千六百多万吨钢铁产品。
4、电子产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韩国将电子工业的生产重点从民用电子产品转向附加值高的工业用电子产品,三星公司有近20种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居全球企业之首。
5、石化工业,韩国石油化学工业所需原油全部依赖进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带,丽川为韩国最大的石化工业中心,其次是蔚山、台山。除满足韩国国内产业需求外,还对外出口。
(1)韩国哪个企业为美国提供陕德地皮扩展阅读
大韩民国位于东亚朝鲜半岛南部,总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三面环海,西濒临黄海,东南是朝鲜海峡,东边是日本海,北面隔着三八线非军事区与朝鲜相邻。
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政府实行了“出口主导型”开发经济战略,创造了被称为“汉江奇迹”的经济高速增长期,并跻身“亚洲四小龙”之一。
1996年加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同年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创始国之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进入中速增长期。
产业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造船、汽车、电子、钢铁、纺织等产业产量均进入世界前10名。大企业集团在韩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主要大企业集团有三星、现代汽车、SK、LG等。
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韩国经济明显下滑。韩国政府迅速采取包括大规模财政刺激等一系列政策,金融市场全面回暖,实体经济企稳回升,企业和消费者信心不断增强,成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中率先走出谷底的国家。
Ⅱ 把自己玩残的乐天集团,韩国财阀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吗
最近,有一家超市在中国成为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家超市就是着名的韩国大型跨国商超:乐天玛特,这件事的起因是这样的,美国要到韩国部署一个东西,结果没有原则和底线的乐天集团竟然就把自己的高尔夫球场让给了美国,一时间激起了千层浪,对于这种公然不顾中国人民感情的行为,中国人民也选择了最直接的办法,抵制!一时间,各大电商纷纷下架乐天的产品,各大供应商取消了与乐天的合作,支付机构不再为乐天提供服务,甚至各地的乐天超市都从之前的门庭若市变成了空无一人。
从韩国财阀企业的发展历史我们就能够发现,财阀与政治密不可分,与美国这位干爹更是过从甚密,他们的起源就是美国的军事援助,他们的发展依靠的是美国的战争订单,这也就导致了他们对于美国的要求向来是予取予夺,只会说是。
当弄明白了这些之后,我们就知道为什么乐天集团会这么的听美国的话,而财阀内部也流行着所谓的“企业报国精神”,在他们看来我们先为美国为韩国服务,我再为赚钱服务。曾经网上有一句流行语:今天,你为韩国花的每一分钱,都可能变成射向自己同胞的导弹!
既然如此,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我们该做什么,不需要我来说了吧。
经济视角观天下 微信公众号【江瀚视野观察】ID:jianghanview
Ⅲ 为什么要抵制乐天
要是由于萨德导弹的原因,乐天集团与韩国政府签订的换地协议,为韩国萨德导弹系统的部署提供了场地,民间已经掀起了抵制乐天的活动。
作为韩国第五大企业,乐天进入中国市场已有20多年,目前在华业务涵盖食品、零售、旅游、石化、建设、制造、金融、服务等领域,在中国有超过100家超市,五家百货商店,并且正在建设工厂和乐天世界大型购物中心。
专家认为这些民间自发的抵制活动不会长久,不过乐天在中国遇到的麻烦那也刚刚开始。
Ⅳ 韩国明星公司
韩国有四大娱乐公司,分别是SM,DSP,YG,JYP
毫不夸张的说这4个公司几乎霸占了韩国歌手市场6成的江山,每个公司都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和人才储备,说白点就好比咱们国家每个城市都会有所谓的重点中学存在一样,这在人才吸收这方面无疑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存在,而且可以很容易的形成集团优势,就拿SM来说,已经成名的师姐或者师兄去带刚出道的新人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好象每个公司都不会放弃这个一举两得的绝招^-^ 以公司名义推出合辑也是抢夺市场的一个很常用的手段,比如SM有"SM town",YG有"YG Family"
1.先来讲大家最熟悉的SM公司 http://www.smtown.com/
SM公司全称是SM Entertainment,创办人是20世纪70年代韩国很着名的歌手-李秀满,
关于SM缩写的正确解释应该不是其创办人李秀满的名字,而是Star Museum的缩写,网上资料有说SM公司是1988就成立的,也有说是1995成立的,这个时间不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第一个推出的歌手就是韩国最着名的男子5人组合H.O.T,这也是韩流传入中国和日本的主力之一,随后他选出了女子三人组合S.E.S并也大获成功,由于当时dance曲风十分吃香,所以这时的SM公司也凭借这两个组合一跃成为韩国乐坛的老大,但客观的说绝不是独霸,
此后也成功的推出了Shinhwa,Fly to the sky,BOA,Dana,Isak n jiyeon,Blackbeat,The trax,M.I.L.K,Shinvi(神飞),东方神起,天上智喜,SuperJunior,张力尹等歌手,其间推荐的几个组合也因为市场反映不好而被提早结束宣传并停止了活动,SM之所以可以如此速度的冷冻歌手从侧面也可以看出其人才储备之雄厚,可以说想从SM正式出道是比较难的,需要很强的实力和出众的外貌,而且一般要歌,舞兼具,从SM离开的歌手也不鲜见
此外值得称道的就是SM可以说鬼斧神工的包装功力以及出名的"魔鬼式"训练,可以说SM出道的歌手一般都是工作时间最长的,从这里想还是有些担心他们的身体.
李秀满1971年6月推出歌曲《4月和5月》进入了演艺界,1977年凭借《幸福》被评选为韩国十大歌星之一。李秀满毕业于首尔大学农业机械系,他为了继承书香门第的衣钵,曾于1981年留学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计算机工程系。他回国后,使用电脑技术制作唱片,并在仁川月尾岛海边开了叫做“海明威”的咖啡屋。李秀满靠这时候积累的资金1989年成立“SM策划公司”,正式进入唱片业。2000年4月,S.M.公司登记注册了KOSDAQ,发行股票,成为韩国第一个娱乐文化股份公司
2.接下来说DSP公司 http://www.dspenter.com/
DSP公司的全称是DSP Entertainment,之所以第2个说它不是说它比YG JYP强,而是他旗下的歌手大多可能比较熟悉而已.DSP1991年创办,起初他们有4个创意,这也就是后来被大家所熟知的IDOL,SECHS KIES(水晶男孩),FIN.K.L,Click-B,
1996年在韩国没有一支是身为组合的十大歌手.在韩国最初企化十大组合的DSP 在1996年建立了叫 IDOL 的十大2人组。之后的第2个创意便是水晶男孩(SECHS KIES)。 DSP为了建立一支十大女子组合便创立了FIN.K.L,随后又推出了Click-B.目前DSP的当家组合是SS501,这个公司据说老板也是很厉害的,,具体怎么厉害我也不大清楚,马雪曾在BLOG里写过DSP的明星都比较难访到
值得一提的是06年很有名的一部韩剧"MY GIRL"就是出自这个公司,还有旗下歌手李孝利曾在2003年一举拿下SBS和KBS的歌谣大赏,只可惜MBC大赏最后旁落而未实现满贯,因为韩国历史上从未有女歌手获得满贯
3.YG公司 http://ygfamily.com/
YG的全称是YG Entertainment,它是韩国最大的HIPHOP唱片公司,也可以说它是在韩国口碑最好的公司之一,YG成立于1996年,去年刚好是其10周年纪念,它的老板杨铉锡和李秀满一样也是大明星,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韩国以前最有名的那个"徐太志与孩子们"组合吧,他就是其中成员之一,YG一直走HIPHOP市场也正是因为杨铉锡的关系,徐太志与孩子们这个组合可以说是韩国HIPPOP风的开山鼻祖,要知道在这之前韩国人对HIPPOP并不喜欢,正是这个组合的出现才使用HIPPOP这个类型的音乐真正深入人心的
YG的明星也许不是最偶像的,但是却能得到韩国非常多人的欢迎可以说和他们有着绝对的实力是绝对分不开的..这点相信你去次韩国就能体会到,现在红的发紫的BIGBANG,在去年出道短短3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办万人的演唱会,并创下入场券疯抢一空的纪录,这个实在不可想象的,YG旗下的艺人有很多,比较有名的有,1TYM,Se7en,辉星,GUMMY,BIGMAMA,BIGBANG
4.最后介绍JYP公司 http://www.jype.com/
JYP的全称和上面一样都是JYP Entertainment,名字是老板朴振英的英文缩写,只是P就是朴去了后面,说起朴振英可能看过XMAN和情书的人都知道很多人会用他的歌去跳舞,他在当年可是号称韩国的杰克逊的....现在红遍全亚洲的RAIN当时还只是他的伴舞而已,RAIN后来也当过朴志胤的伴舞,
以下转载自新浪娱乐
八年前,以热情的舞蹈和深厚的演唱势力在MV中出现的朴振荣还仅仅是一名歌手。数年后的今天,还是他,从Dancer到歌手,从歌手到作曲家,从作曲家到总策划,不知不觉已经成为“朴振荣社团”的领导人,引导他旗下的成员在歌坛占据一片天地。在他的严格训练下,GOD,RAIN,星,Noel,林贞熙以及之前因《我是男人》、《成人礼》而走红的朴志润,早已成为韩国乐坛的中坚歌手或是最值得期待的新人。而由朴振荣一手创建的JYP Entertainment依然成为韩国最大的“梦工厂”之一。
从小酷爱舞蹈的朴振荣,拥有延世大学地质学和政治学的硕士学位。他以歌手出道初期,业内人士以“自由自在的音乐追求”来比喻这位音乐天才,其做音乐时的自由奔放在歌迷之间引起了共鸣。但是梦想成为音乐制作人的他在略有名气之后,开始策划建造属于自己的“梦工厂”。1997年11月,朴振荣在家族成员,朋友的帮助下以5000万韩元注册了一家名为“泰宏”的小型经纪公司,这就是如今JYP的前身,当然旗下歌手也只有朴振荣自己。公司成立之初,朴振荣力志将全部心力贡献于韩国音乐的开发与制作事业,以音乐的先进化和世界化为目标,力求充分结合韩国海内外的音乐优势,拓展韩国的流行音乐,为韩国的民族文化步入国际领域竭尽所能。2001年4月,泰宏公司正式更名为JYP Entertainment(简称JYP),并适应潮流将之前的家族经营模式改为股份制企业,同时成功融资35亿韩元。
完美的品质,一流的音乐制作水准,有赖于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JYP成功改革后,分为唱片企划部,海外事业部,产业联系部,三大部门。其中,唱片企划部,负责新人发掘以及现有歌手的唱片制作。该部分又分为作业室,练习室,录音室,以及公司艺人宿舍等多个单独的活动部门。该部分作为JYP培养歌手的摇篮,多年来成绩斐然,备受韩国海内外众多音乐人士的关注。该部分通过仔细钻研唱片市场,歌手的特点等制作出众多大卖唱片,为韩国的流行音乐进入主流音乐市场提供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其制作的唱片,在艺术欣赏和商业两个层面均取得了较大成功,并在中韩两国形成强烈的JYP风格。海外事业部,专门负责公司签约歌手的海外唱片宣传。而产业联系部,专门负责开发音乐,音乐录影带,广告,影视作品等多种衍生产业的衔接。此外,除了制作出色的音乐,JYP在平面设计领域也赢得了极高的荣誉。2002年5月,JYP正式成立平面设计室,该部门全面包揽了JYP所出版的音像制品的唱片封套,宣传品,JYP网站以及明星广告的设计工作,更进一步为乐界,广告界以及公司的企业宣传服务。
与此同时,随着网络和电信事业逐渐大众化,JYP公司已经在2003年投入200亿资金与SK电信合作,全力开发Mobile Art产业。这种新型的宣传媒体,不但具备了电影的记实性,而且还具备了音乐和图片混合使用的独特性,它通过手机显示屏原汁原味地再现高清新版的MV和其他动态画面,包括电影。这项投资当初曾遭到众多人的反对,但是经过多方面调查后,朴振荣毅然签下合约书。事实证明,这一具有“杀伤力”的做法,已经让韩国所有使用手机用户,每天至少看上五小时的手机屏幕。
随着各个部门分工的逐步精细化,歌手从事的演艺事业逐渐多元化,JYP Entertainment公司将日益壮大。
参考:http://hi..com/6939007/blog/item/116dedaf4ec325cf7cd92a19.html
Ⅳ 据说美国对韩国的渗透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事情果真如此吗
事情的确如此。韩国的经济、文化、军事的确都是被美国控制着。韩国很像美国的附属国。“大韩民族”的一切都被美国人掌握着。虽然韩国一直想摆脱美国的控制,但似乎是不可能的,至少现阶段是不可能的。
军事更不用说了。战时,美国有韩国军队的绝对指挥权。即使强硬如文在寅,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的问题上也不得不让步。最具有戏剧性的莫过于韩国的选举了,看似是韩国人民在选举,但任何一个亲中的总统都不得善终。总而言之,作为一个主权不完整的国家,一切都在美国的控制之下。
Ⅵ 有关韩国大宇公司
大宇曾创造了世界车坛的一个速成神话,从成立到崛起为汽车业界的巨无霸之一,仅用了不到二十年时间, 这曾给最为强调民族自尊的韩国人带来过无限的自豪和荣耀。但也许,超速发展的背后是单薄的根基,今天, 大宇这座“摩天大楼”的轰然倒塌,又是那么地令人措手不及—— 因资不抵债和经营不善,韩国第二大汽车 生产企业大宇汽车公司于2000年11月8日宣告破产。 在韩国大企业集团中排名第二的大宇集团成立于1978年,因无力偿还巨额债务,于1999年8月被迫解体. 大宇汽车公司则被列入“整顿企业”名单。在此期间,大宇曾就出售问题与多家世界着名汽车巨头协商,但 尚未成功。 大宇公司1999年的汽车产量为93万辆,在韩国仅次于现代汽车公司。但是,由于大宇汽车公司在列入 “整顿企业”名单后没有及时地进行结构调整,亏损日益严重。该公司自有资产近十八万亿韩元(1200韩元约 合1美元),而负债额达到十八余万亿韩元。 据媒体报道,实际上,2000年以来,大宇汽车一直徘徊在破产的边缘,具体表现为:一、营业成绩持续 下降,亏损不断增长。据统计,仅在2000年上半年,大字汽车每月净亏损就接近一千亿韩元;二、工厂开 工率大幅下降,人员精简不见进展。大宇汽车公司在国内拥有两个大工厂,到10月份它们的平均开工率仅为 60%;但是在过去近两年内,大宇汽车捉襟见肘,资金流动困难日益加深。2000年以来大宇汽车的工人有几个 月未能及时领到工资。退休职员的养老金也无力正常发放,到2000年年底,公司的正常运营资金有近四千五 百亿韩元的缺口。
“章鱼足式”扩张的悲剧 韩国经济界人士认为,大宇集团破产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过度扩张。韩国的大企业集团是60年代在 政府的扶植下发展起来的,在韩国的经济腾飞过程中功不可没。然而,这也使企业界滋生了所谓“大马不死” 的心理,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就越能立于不败之地。无限制地、盲目地进行“章鱼足式”的扩张成了韩国企 业推祟的一种发展模式,而大宇正是这种模式的积极推行者。据报道,1993年大宇总裁金宇中提出“世界化经 营”战略时,大宇在海外的企业只有一百五十多家。而到1999年年底增至六百多家,“等于每三天增加一个企 业”。1997年年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其他企业集团都开始收缩,但大宇仍然我行我素、结果债务越背越 重。 其二是盲目自信。1999年年初韩国政府提出“五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把结 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大宇却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加销售额和出口 就能躲过这场危机。因此它继续大量发行债券,进行“借贷式经营”。1999年大宇发行的公司债券达7万亿韩 元。经济专家们认为,盲目自信使大宇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贻误了结构调整的时机。大宇集团债务危机在2000 年7月底浮出水面后,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 再次是调整不当。可以说,大宇提出的一项劳资双方缺乏沟通谅解的,也是所谓“迄今最为严厉的改革方 案”直接导致了它的“熄火”,10月31日,大宇汽车经营方提出将54个营业单位缩减为39个,职员裁减3500人, 估计节省费用近五千亿韩元。虽然韩国政界、经济主管部门及银行界对此方案较为满意,但普遍对其执行能力 表示怀疑。据了解,根据韩国的传统,如果劳方对结构调整方案表示强烈反对的话,该计划则无法正常实行。 正如舆论所预测的,大宇的工会部门以前任社长已定下五年雇佣保证为由坚决反对大幅裁员,从而直接导致 大宇迅速“熄火”。
在韩国,长期以来巨人公司被认为是越大越成功,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企业集团目前还是家族企业、“财阀集团”,他们在政府的直接支持和信任下日益扩张,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种类型的企业可以 追溯至日本在战前财阀基础上形成的企业。这类企业的运作良好,促使韩国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纷起仿效,并 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繁荣,但是家族制和政府作后盾的企业模式存在重大隐患,企业老板和政府官 员间的紧密联系滋生着官僚主义和腐败,这种家族式领导、章鱼足式的扩张,不惜血本的竞争和重复投资等 弊病招致了经济界和国民的强烈批评,成为危机酝酿的根源。 可以说,不管大宇汽车以什么方式能够清算出售,这对金融危机后的亚洲各国都是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 案例。大宇汽车破产可能有助于亚洲各国政府认识到应该允许资不抵债的大企业按照市场规则破产,承认失 败,尽管这将使工人和管理者都要承受痛苦。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宇的破产,海外投资者其实并不悲观。他们认为,实施破产的成本远小于继续维 持大宇的成本,这实际上减轻了韩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负担,所以外国投资者更加看好韩国经济的宏观前景。 大宇宣告破产后汉城股市不降反升就是明证。舆论纷纷撰文指出,这从经济层面上证明了,大宇破产固然令人 沮丧,但其本身却有很多值得研究借鉴之处,它带来的可能只是阵痛,如果处理得当,从长远看也许是件好 事。 争夺大宇,谁是最后的赢家 由于韩国大宇集团宣告破产,它旗下的大宇汽车公司被列为拍卖对象。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价60亿美元购 买大宇汽车公司的大部分资产。福特汽车公司则表示将在竞标战中与通用一决高低。另外,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和韩国现代汽车公司也都有意参加竞标。对像大宇汽车公司这样一家严重资不抵债的公司,世 界汽车巨头们为何竞相表现出如此浓厚的兴趣? 分析家们认为,通用和福特争夺大宇的结果很可能将决定今后谁是全球汽车业的龙头老大。福特公司在 90年代通过一系列兼并活动,为赶超居全球之首的通用公司打下了基础。大宇在全球拥有年产近二百万辆小 汽车的生产能力。若能得到大宇,福特就有可能争霸全球汽车业。 现在的大宇汽车就像是“特大的百足虫”,死而不僵。大宇汽车具有竞争性的系列产品,不断成熟的国 际性技术研发网络,以及在许多国家地区投放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才建立的自有品牌,还有在许多新兴的汽 车市场铺设的较庞大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这是大宇借以讨价还价的客观资本,否则美国福特汽车就不会半 道杀出豁血本与通用汽车来争抢。 从趋势上看,大宇汽车最终难逃被肢解的命运,即在韩国部分的三家大型轿车工厂、两家大型商用车工 厂(载重车、大客车)以及遍布海外的十多家大小不一的汽车工厂终将被多家汽车巨头分割分食、各得所需, 也包括设在中国的大客车厂、发动机厂和零部件厂。由于大宇涉足汽车业的门类较广,任何一家汽车巨头都 无法一口吞噬,只能根据自己的口味来挑食,像美国的通用和福特都只对大宇的国内外与轿车相关的厂感兴 起,法国的雷诺和瑞典的沃尔沃只对在韩国的大宇商用车厂感兴趣、近闻德国的大众与英国的面包车厂收购 对大宇某一小块业务有所兴趣。但大宇在波兰的海外最大的轿车厂就显得前景难料,原先在波兰大宇的汽车 厂就与新与通用结盟的意大利菲亚特的厂势均力敌,销量排第一、第二,而通用在波兰的汽车厂则较弱,倘 若通用要吃下在波兰的大宇厂,就会造成左手打右手的三家品牌市场冲突的尴尬局面。不管怎样,外力愿意 对大宇分而食之,而债权银行也愿意分售多得卖款、物尽其用。通用也最希望在拿到最想要的部分时避开韩 方的捆绑搭售,以免多花了冤枉钱还得费神去处理不要的“二手货”,虽然其他业务只算大宇汽车的“小头 ”,但几亿美元也非小数。 舆论普遍认为,哪家汽车巨头能在韩国大宇争夺战中抢占上风初露端倪,进而帮助其拿下亚洲的三大市 场(日本、中国、韩国),谁就能稳操亚洲市场的胜券和极大提高其全球的市场份额:在看到希望的同时。舆 论还提醒说,哪家汽车业巨头能如愿买进大宇,目前还是个未知数,对于韩国人来说,汽车工业是国家强大 的标志之一。部分韩国人认为,大宇汽车公司若被外国人买走,将损害韩国的民族自豪感,危及韩国的经济 前途,这种民族感情甚至可能影响到韩国议会选举,从而影响到大宇公司的出售。韩国有关负责人已表示, 挑选买主的标准不仅仅是钱,买主应该能继续发展韩国当地的汽车工业,并能为零部件供应商和工人们带来 好处。 对中国市场影响有限 中国汽车界人士认为,大宇汽车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很小,其破产影响有限。国内的用户十分关心大宇 汽车的破产是否会影响到买车后的配件供应和维修服务。其实破产只是资方之间的法律上和财务上的处理问 题,与车型继续生产和配件供应并无直接关系。此外,大宇汽车目前实际上还会有一段缓冲期,债权银行已 经决定将在近期申请对大宇进行“法定管理”。法定管理是破产清算的前一阶段,即由法院指定人员对大宇 进行管理,并采取自救措施,如果在规定期限内这些措施仍不奏效,才最终进行清算破产。因此,大宇公司 现阶段仍在正常运转,此外,即使大宇被吞并,其现有车型及销售策略也将是作局部调整,国内大宇车用户 不必过分担心。 据韩国经济界高层人士透露,受大宇集团破产的冲击波影响,暂时出现在韩国与海外个别工厂的减产收 缩或短期歇产是很正常的,因为工厂生产较多的周转汽车会多占用流动资金,任何增多的资金都将随着大宇 被法院接管后冻结资金而阻断,大宇汽车在出售前敏感阶段将主要先保证合同内产品的正常生产供货。 笔者从大宇集团上海代表处获悉,大宇汽车公司宣布破产,不会对大宇集团在上海地区的8家合资企业 造成影响,上海4500辆大宇车的主人,也不必担心车子的售后服务、零部件供应会“断档”。 业界人士还认为,大宇汽车在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一汽——大宇烟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和桂林大宇 客车有限公司两个合资项目,其所受影响也颇为有限。其中烟台发动机双方各占50%股份,总投资达二十二亿多元人民币,该公司企划部说,目前大宇的技术已经被中方充分吸收,国产化率达到50%至60%。公司生 产需要的零部件原先由大宇中转采购,大宇破产后,公司将从国内和韩国零部件厂家中直接进货,对生产影响 不大,现在主要问题是公司产品的销售。 桂林大宇客车的反应更加平静。大宇占该合资公司股份的51%,但中方在生产上已完全可以独立进行, 在销售和维修上也能予以保证。对大宇股份是否会被拍卖的问题,公司有关人士表示也要等一等看,并透露公司目前已与有关外商进行了接触。
Ⅶ 韩国第一大企业是什么
应该三星公司,韩国人都说要是哪天三星公司倒了据估计的经济就差不多垮了,三星集团(简称:三星)是大韩民国第一大企业,同时也是一个跨国的企业集团,三星集团包括众多的国际下属企业,旗下子公司有:三星电子、三星物产、三星生命、三星航空等等,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是美国《财富》杂志评选为世界500强企业之列。三星电子是旗下最大的子公司,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手机生产商、全球营收最大的电子企业,在2011年的全球企业市值中为1500亿美元。三星集团是家族企业,李氏家族世袭,旗下各个三星产业均为家族产业,并由家族中的其他成员管理,目前的集团领导人已传至李氏第三代。
Ⅷ 韩国有哪些大财团
韩国有四个财团,第一大财团是三星,三星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作为韩国第一大财团,旗下关系企业70多家,三星有20多种产品世界市场占用率居全球之首,目前拥有三家世界500强,分别是三星电子(第12),三星人寿保险(第421),三星物产(第458)。可以说,韩国人从出生到死亡,都离不开三星。
LG
四大财团拥有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0家,并且各自都有2-3家世界500强,所以强者恒强,这些大企业利用各自的优势,不断开拓新的业务领域,逐渐垄断了韩国大部分的经济领域,过去这些企业对韩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