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昆虫记》松毛虫的特点和生活特征是什么
《昆虫记》松毛虫的特点是幼虫毛黑,成虫有磷褐色或白色。松毛虫的生活特征是松毛虫是气象预报员。正月里松毛虫会进行第二次脱皮。虽然它不像以前一样漂亮,但是它增添了一个器官,这对它非常有帮助。
它的身体里有许多小裂缝,小裂缝里有许多“瘤"。如果第二天会下雨,那么头一天晚上它们就会躲在巢穴里,如果第二天天气晴朗,那么头一天晚上它们仍然会出门觅食。
产卵
雌蛾多产卵于松针上,呈块状,每一雌蛾产卵200~800粒,一般300~500粒,云南松毛虫最高产卵量高达1700多粒。幼虫在上午6~9时孵化,初孵幼虫在3龄前比较集中,有吐丝下垂习性,借风力传播,3龄以后分散活动,幼虫期共有6~9龄,以3~5龄幼虫越冬。
❷ 在松木材质的床上发现了这样的小虫子,请问这虫子是松木床产生的吗还是怎么来的
这是皮蠹的幼虫,以羊毛等蛋白类物质为食,不咬人,皮蠹幼虫是被衣物带来的,不是松木床产生的。
❸ 这是什么虫
好象是松虫吧
❹ 松树里的虫 是什么虫
那是松树蛀杆虫
松纵坑切梢小蠹
简介及防治
松纵坑切梢小蠹遍布我国南北各省区,为害马尾松、赤松、华山松、油松、樟子松、黑松等。以成虫和幼虫蛀害松树嫩梢、枝干或伐倒木。凡被害梢头,易被风吹折断。该虫在广州白云山景区为害马尾松甚烈。
形态特征 松纵坑切梢小蠹属鞘翅目,小蠹虫科。成虫体长3.5-4.5毫米,椭圆形,全体黑褐或黑色,具光泽密布刻点和灰黄色茸毛。头部半球形,黑褐色,额中央有一纵隆线;复眼卵圆形、黑色;触角黄褐色,端部膨大呈锤状。前胸背板近梯形,前狭后宽。鞘翅棕褐色,基部与端部的宽度相似,长约为宽的3倍,其上有由刻点组成的明显行列,斜面上第二列间部凹陷,小瘤和茸毛消失,雄虫较雌虫显着。卵淡白色、椭圆形。幼虫体长5-6毫米,乳白色,无腹足,体粗壮多皱纹、微弯曲。蛹为裸蛹,长约4.5毫米,白色。
❺ 松虫是什么东西
1、一种害虫
2、日本传说的一种怪物
❻ 《昆虫记》松毛虫外形和生活特征是什么
《昆虫记》松毛虫外形和生活特征如下:
丑陋瘆人的外表,成虫体肢和翅满被鳞片和毛,故2对翅为鳞翅,且前翅大于后翅,虹吸式口器。成虫呈枯叶色,前翅中外横线双垂。复眼发达,单眼2个或无单眼。松毛虫的卵是粉红色的小圆柱,而且排列得很整齐,松毛虫的卵九个月后变成小毛虫。
它们总是一个跟着一个,排着队走,松毛虫身上有一件“法宝”,能够预知天气的变化,在松毛虫第二次蜕皮以后,它们的背上会裂开一条缝,可以随时张开或关闭,里面有一个小小的“瘤”。
《昆虫记》松毛虫读后感:
《昆虫记》除了介绍松毛虫外,还细致描写了巧夺天工的蝗虫,体态优雅的长腹蜂,物理知识优秀的圆网蛛,外表纯洁而内里凶猛残暴的萤火虫。
因为看《昆虫记》,我也慢慢地了解了法布尔,他一生贫穷,但他倾注一生的精力去观察,研究,记录昆虫的自然生命过程。他挑战传统,将自己变成“虫人”,深入到昆虫的生活之中,用一生去热爱去倾听昆虫的声音、色彩,才有了这部伟大的《昆虫记》。
❼ 《昆虫记》中,松毛虫的特点是什么
1、幼虫具长毛,中、后胸有毒毛。末龄幼虫体长47~100毫米。体色有棕红、灰黑、黑褐、烟黑、灰褐等色,花斑明显成不明显,两侧有长毛,全体满布白、黑、棕色长毛或短毛。
2、成虫呈枯叶色,前翅中外横线双垂,波状或齿状,亚外缘斑列深色,中室端具小白点。雄蛾触角近乎羽状,雌蛾呈短栉状。阳具尖刀状,表面多有小刺,抱器发达。
3、卵几十粒或几百粒成一堆或排列成行。初产为黄色、淡绿,渐变粉红和紫褐色。
(7)韩国说的松虫是什么扩展阅读:
防治方法:
1、营造混交林
松毛虫暴发的物质基础是松树和松林。在常灾区的宜林荒山,遵照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混交林;对常灾区的疏残林,保护利用原有地被物,补植阔叶树种。
在南方可选用栎类、栗采等壳斗科和豆科植物,以及木荷、木莲、木楠、樟、桉、檫、枫香、紫穗槐、杨梅、相思树等。混交方式,采用株间、带状、块状均可。
在北方可选用刺槐、沙棘、山杏、大枣等。林间要合理密植,以形成适宜的林分郁闭度,创造不利于松毛虫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建立自控能力强的森林生态系统。
2、封山育林
对林木稀疏、下木较多的成片林地,应进行封山育林,禁止采伐放牧,并培育阔叶树种,逐步改变林分结构,保护冠下植被,丰富森林生物群落,创造有利于天敌栖息的环境。
3、抚育、补植、改造
对郁闭度较大的松林,加强松林抚育管理,适时抚育间伐,保护阔叶树及其他植被,增植蜜源植物如山矾花、白栎花。对现有纯林、残林和疏林应保护林下阔叶树或适时补植速生阔叶树种,逐步诱导、改造为混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