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哪些国家也过清明节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过清明节,比如越南、 韩国、 马来西亚、 新加坡。此外,在华人聚居的印度尼西亚、美国等国家也过清明节。
越南
越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与中国一样使用农历的国家之一。清明节是越南民间祭扫先人墓和踏青的日子,祭扫者修理坟墓清除坟墓上的杂草,焚香烧纸,有些还献上鲜花。有许多地方还有扫墓时燃放爆竹的习俗。在越南,清明节又称为汤团节。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时间接近,越南把二者结合起来,统一在农历三月初三这天吃凉食,比如汤圆或汤团。
韩国
韩国人也有过清明的民俗。韩国的清明节是公历4月5日。不过清明不是韩国的法定节日。韩国人喜欢用鲜花祭祖,在扫墓时,会放上鲜花以示对故人的怀念。清明节为自己的祖先或者逝去的亲人重新整修坟墓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家人一起去墓地清除杂草,并在墓前郑重地摆上酒、水果、年糕等祭品,跪下叩拜或者行礼祭拜。
印尼华人
早年印度尼西亚华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从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亲会所宗祠,宗亲们便聚集在会所祭拜祖先。生活在印尼的华人一直延续着清明节祭祖扫墓的习俗。
华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从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亲会所宗祠,宗亲们便聚集在会所祭拜祖先。宗亲们通常是祭祖后共进午餐,敦睦宗谊。
马来西亚华人
马来西亚华人不忘在清明节扫墓祭祖。清明节在马来西亚也不是公共假期。在马来西亚,华人的公共墓园一般叫做“义山”,因此当地人常说清明节要“上山扫墓”或者直接说“拜山”。
清明节当天,拜祭者先将坟墓打扫清理干净,然后摆上鲜花、水果等,再点上一炷香,寄托哀思、缅怀先人。
新加坡华人
同样华人占多数的新加坡,清明节亦不是公共假期。在新加坡,清明节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清明节最早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延续到今,已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渐简化。
每逢清明时节,新加坡华人会举家出行,子孙们先将先人的坟墓及周围的杂草修整和清理,然后在亲人墓前摆上酒食果品和鲜花,燃起香烛,再将纸钱焚化,磕头行礼,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美国华人
清明时节,美国南加州华人历史学会每年都会举办活动纪念华裔先民,并呼吁华人不要忘记先民在加州开疆辟土的贡献。当地华人纷纷以不同方式进行每年一度的清明节纪念活动。
纽约华人不同的经历决定了他们过清明节的不同方式。在这一天,许多传统侨团都纷纷在报上刊登春祭广告,并在会所内张贴通知,组织成员到安葬先人的墓地祭奠。
清明节扫墓成为华人联络感情、增加交往的社交场合。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来美的新移民,也往往会通过书信和电话向远在故国的亲友表达对先人的思念。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清明节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网-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过清明节
‘贰’ 韩国人过清明节的吗-
韩国人也有过清明的民俗。韩国的清明节是公历4月5日。不过清明不是韩国的法定节日。韩国人喜欢用鲜花祭祖,在扫墓时,会放上鲜花以示对故人的怀念。清明节为自己的祖先或者逝去的亲人重新整修坟墓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家人一起去墓地清除杂草,并在墓前郑重地摆上酒、水果、年糕等祭品,跪下叩拜或者行礼祭拜。
马来西亚华人不忘在清明节扫墓祭祖。清明节在马来西亚也不是公共假期。在马来西亚,华人的公共墓园一般叫做“义山”,因此当地人常说清明节要“上山扫墓”或者直接说“拜山”。清明节当天,拜祭者先将坟墓打扫清理干净,然后摆上鲜花、水果等,再点上一炷香,寄托哀思、缅怀先人。
(2)韩国清明有哪些习俗扩展阅读
清明节在公历04-06日,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至后10天,有些地方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蕴含着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等内容。祖先信仰与祭祀文化是清明节形成的重要因素,清明节是传承信仰、家庭人伦的重要载体,清明祭祀是文化表达,是感恩先人、密切人情的重要方式。清明扫墓祭祖习俗经历代沿袭已成为固定的礼俗主题。
‘叁’ 韩国有过清明的习俗吗
韩国是不过清明节的。在韩国,秋夕与春节、端午、寒食并称为传统的“四大佳节”。韩国祭祀一般是中秋和春节的时候。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春分后第15日。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又改为三天。
清明习俗主要有扫墓祭祖、寒食赐火、插柳戴柳、春游踏青、蹴鞠、荡秋千、放风筝、斗禽、拔河、赠画蛋、吃青团、吃红藕、植树等,当然最主要习俗是祭拜祖先,悼念亲人。插柳戴柳则与古人祛鬼辟邪观念有关,柳在古人心中有辟邪祛鬼的功能,佩戴能防鬼侵害。据记载,清代民间还有“清明不插柳,红颜成皓首”的谚语,可见过去插柳戴柳是清明必备装饰。
‘肆’ 其他国家也有其独特的“清明节”,他们是怎么过自己的清明节的
清明节是我国祭祀祖先,为先人扫墓的节日。世界各个民族都有祭祀先人的传统,因此他们也有着各种各样的‘清明节’,并有着世代传承的相应的专门习俗。
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它有着与我们相近的文化和习俗,自然它也有自己的清明节,也就是盂兰盆节。该节日在每年8月13日至15日举行,就是从中国的中元节传承而来的。
而马达加斯加则是1-3年必须给逝去的亲人换一次裹尸布,过程中任何人禁止哭泣,因为认为哭泣会令逝者不悦。当将尸体重新放回坟墓后,就会开始一场狂欢。不过这节日中最令外人反胃的环节,还是对换下来的旧裹尸布的处理方式,妇女会将裹尸布放置在床下甚至是裁成小块吃掉,当地传说这样能让妇女成功地怀孕。
由于伊斯兰教义,所以信仰伊斯兰教义的国家普遍不会设立清明节,但是凡事都有例外。
中东国家叙利亚就设有类似清明节的烈士节。叙利亚政府规定每年5月6日为烈士节,这一天全国各地都会举行纪念活动,向烈士碑敬花圈,为烈士墓扫墓,慰问烈士家属,当晚政府要员会设宴款待烈士亲属。
这一点倒是跟我国颇为相似。
外国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清明节’,举行仪式怀念亲人祭祀祖先是世界各民族通行的做法。
‘伍’ 韩国的礼仪,文化,都有哪些风俗习惯呢
1、中秋节祭拜祖先。
韩国人今天已经开始庆祝中秋节,中秋节在韩国被称为“秋夕”,在韩国被看作是与春节同样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假期期间,韩国人要祭拜祖先。
2、分享美食。
韩国的中秋美食丰富多样,有不可缺少的传统点心松饼、口味丰富的炒杂菜、香喷喷的串串煎饼、秋季滋补美食之牛肉白萝卜汤和韩式炖牛排等。
3、水果
为庆祝中秋佳节,家家户户还备着苹果、梨、米酒、油蜜果、药果等水果和零食。韩国人的中秋美食相对来说比较清淡,但卡路里也不低。
4、松饼
每逢中秋,中国人吃月饼,韩国人则吃松饼。香甜可口的松饼因蒸饼时垫有松针而得名,是用米粉蒸制而成的贝壳状米糕,有皮有馅。
5、串串煎饼
串串煎饼也是韩国的传统节日美食,各色蔬菜、肉类串好之后,再裹上蛋液和面粉后,放在平底锅上油煎。金黄色的串串煎饼香气十足,口感惊艳,因为不是炸物,香而不腻。但吃上4个串串煎饼,花上1个多小时去跑步才能消灭这些卡路里。
‘陆’ 韩国有哪些习俗
国人讲究礼貌,待客热情。见面时,一般用咖啡、不含酒精的饮料或大麦茶招待客人,有时候还加上适量的糖和淡奶。这些茶点客人必须接受。
韩国人初次见面时,经常交换名片。韩国很多人养成了通报姓氏习惯,并和“先生”等敬称联用。韩国一半以上居民姓金、李、朴。韩国人业务洽谈,往往在旅馆的咖啡室或附近类似的地方举行。大多数办公室都有一套会客用的舒适的家具,在建立密切的工作关系之前,举止合乎礼仪是至关重要的。韩国人注重服饰,男子穿西服、系领带。
如果邀请去韩国人家里做客,按习惯要带一束鲜花或一份小礼物,用双手奉上。不要当着赠送者的面把礼物打开。进到室内,要把鞋子脱掉留在门口。
韩国的农历节日和我国差不多,也有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韩国人以米饭为主食,早餐也习惯吃米饭,不吃粥。还喜欢吃辣椒、泡菜,吃烧烤的时候要加辣椒、胡椒、大蒜等辛辣的调味品。汤是每餐必不可少的,有时候汤里放猪肉、牛肉、狗肉、鸡肉烧煮,有时候也简单地倒些酱油、加点豆芽。韩国人还对边吃饭边谈话非常反感。
韩国人不轻易流露自己的感情,公共场所不大声说笑。特别是女性在笑的时候还用手帕捂着嘴,防止出声失礼。在韩国,妇女十分尊重男子,双方见面的时候,女性总会先向男性行鞠躬礼、致意问候。男女同座的时候,往往也是男性在上座,女性在下座。
韩国人对“4”非常反感。许多楼房的编号严忌出现“4”字;医院,军队绝不用“4”字编号。韩国人在喝茶或喝酒的时候,主人总是以1、3、5、7的数字单位来敬酒、敬茶、布菜,并忌讳力用双数停杯罢盏。
‘柒’ 韩国的礼仪风俗都有哪些
韩国饮食风格介于中国和日本之间,多数人用餐使用筷子。莱料以高蛋白食物为主,辅以蔬菜。喜食汤和饭(牛肉汤、排骨汤等和在饭中)、火锅、汤面、冷面、生鱼片、生牛肉、什锦饭等。也喜欢热辣口味。在宴会上,韩国人习惯互相斟酒,喝交杯酒;受人劝酒时不可拒饮;不胜酒力时杯中应留点酒;对于醉酒者,他们多持宽容的态度。受人敬菜时要礼貌地推让两次,第三次才欣然接受。饭后被人邀歌时不可拒唱。
韩国的民族服装是:男子穿袄、坎肩、裤、长袍,上下一色,且多用白色;女子穿袄、裙、长袍,裙子长而肥大,丰满流畅。现代男女也常穿西式服装,讲究服饰。进屋脱鞋是他们的传统习惯。他们也用炕,炕内用热水管取暖。
韩国人注重礼仪。见面必互致问候,男子见面微鞠躬,互握右手或双手,分手也鞠躬。男子不得主动与女子握手。初次见面,交换名片。韩国人多以软饮料待客,客人必须接受主人提供的茶点。韩国人在一起聊天,都不谈本国政治、经济、妻室等话题,但喜欢询问个人情况。他们自尊心极强,不容公开被人批评或异议。在社交场合,男女必须分开。在公开场合,得让男土先行,各种会议发言者致辞都把“先生们”放在“女士们”之前。尊敬师长,使用敬语,不得当长者面抽烟、戴眼镜。上门造访习惯带上小礼品,但不送外国烟;接物时必须用双手,不能把礼品当场打开。在任何场合的坐姿都不能叉腿。
韩国节庆较多。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节日活动类似我国春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传统饮食是种果(栗子、核桃、松子等)、药膳、五谷饭、陈茶饭等。农历4月8日为佛诞节及颂扬女性的春香节。农历5月5日为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以食青篙糕,挂菖蒲来过节。农历8月15为中秋节,农历9月9日为重阳节。清明扫墓,冬至吃冬至粥(掺高梁面团子的小豆粥)。除上述传统节日外,韩国人还重视圣诞节、儿童节(5月5日)、恩山别神节(3月28日至4月1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有射箭、摔跤、拔河、秋千、跳板、风筝、围棋、象棋等。
韩国人喜欢单数,忌讳双数。忌用“四”(韩语音同“死”)。忌用一个手指指人。站立交谈时不能背手。女子发笑时必须掩嘴。
韩国人见面时的传统礼节是鞠躬。晚辈、下级走路时遇到长辈或上级,应鞠躬、问候,站在一旁,让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间见面打招呼互相鞠躬并握手,握手时或用双手,或用左手,并只限于点一次头。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
在韩国,如有人邀请你到家里吃饭或赴宴,你应带小礼品,最好挑选包装好的食品。席间敬酒时,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祝辞,最后再倒酒,且要一连三杯。敬酒人应把自己的酒杯举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对方的杯身。敬完酒后再鞠个躬才能离开。做客时,主人不会让你参观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处逛。
韩国人用双手接礼物,但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不宜送香烟给韩国友人。酒是送韩国男人最好的礼品,但不能送酒给妇女,除非你说清楚这酒是送给她丈夫的。
韩国政府规定,韩国公民对国旗、国歌、国花必须敬重。不但电台定时播出国歌,而且影剧院放映演出前也放国歌,观众须起立。外国人在上述场所如表现过分怠慢,会被认为是对韩国和韩族的不敬。
与年长者同坐时,坐姿要端正。由于韩国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时,宾主都应席地盘腿而坐。若是在长辈面前应跪坐在自己的脚板底上,无论是谁,绝对不能把双腿伸直或叉开,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或侮辱人。未征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级、长辈面前抽烟,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饭时不要随便发出声响,更不许交谈。进入家庭住宅或韩式饭店应脱鞋。在大街上吃东西、在人面前擤鼻涕,都被认为是粗鲁的。
在韩国人面前,切勿提“朝鲜”两字,也不要把“汉城”说成“京城”。照相在韩国受到严格限制,军事设施、机场、水库、地铁、国立博物馆以及娱乐场所都是禁照对象,在空中和高层建筑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饮食
韩国餐葱蒜、生姜、辣椒很多,若难适应,可自己带一些可口的小食品(如榨菜等)。在济州岛一定要吃生猛海鲜,因为那儿的海产品绝无污染。
◆打电话
宾馆会增加服务费,所以最好不要在房间里打电话,最经济的方法是买一张电话卡(随处有售)到卡式电话机打。
韩国是世界上最早推广CDMA移动技术的国家,国内的CDMA133的手机开通了国际漫游和国际长途后,可以直接在韩国使用。如果是GSM制式的手机,则无法在韩国使用,可事先到中国移动的营业点租借韩国手机带去使用。韩国国内接听电话免费。
◆购物
汉城有一个繁华地下商业网。很多地铁入口和地下过道,都通向这种令人惊奇的能买到廉价物品的地下商业网道。不过,在汉城的商业区中,外国人光顾最多的要算与美军主要驻地邻近的梨泰院了。在仁寺洞,也称为玛丽小巷,聚集了许多古玩和艺术品商店。南大门和东大门是韩国最大的综合批发市场,市场内有数千家店铺和货摊,以日用商品品种繁多和价格便宜闻名。每日夜半时分到凌晨4时,来自全国各地的零售商来此进货,这里便呈现一片繁忙的批发夜市的景象。汉城还有大量各种专业市场,其中包括专卖补品和东药(韩药)的京东市场,以及亚洲最大的电子市场龙山电子市场。韩国大多数露天市场于星期日关闭,但其他大型让利商店和百货公司都在周日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