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历史上河东与河西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其中的河是指什么河
历史上的河东与河西是个对地名通俗的称呼,跟古代的江东、江西是一样的意思,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华中、华南、华北这样的叫法,河东与河西其中的河指的是黄河,江东与江西其中的江指的长江,黄河与长江有着惊人的相似。
万里长江大概的走向是自西向东,但是过了九江进入安徽境内后,长江是向东北方向流动的,在地图上看就是从西南流经东北,这是一段特殊的流向,把当时长江东边的安徽东南部、江苏南部、浙江全部、江西全部、上海南部统称为江东,而把长江西边的安徽西北部、江苏中北部、湖北北部统称为江西,注意了古代的江西不是今天的江西省。
黄河大概的走向也是自西向东,但是到了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与山西境内时,黄河的走向非常奇怪,从甘肃兰州开始,黄河的走向开始变成向北流,稍微偏东北方向了,然后到了今内蒙古的巴彦淖尔后,开始向东流,再到了内蒙古土默特右旗后,黄河开始向南流,尤其是在内蒙古、陕西、山西三省交界处,就开始沿着陕西与山西两省的交界线向南流,一直流到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的潼关后,又开始向东流经河南省。
所谓的河西走廊是指:位于祁连山以北,合黎山以南,从甘肃兰州开始,经武威、张掖、酒泉等地,一直到玉门关的一条狭长的由内地通往西域的通道,东西走向,全长1000公里左右,这条走廊叫河西走廊,自然被包括在河西之中。
但是到了后来,河套所指发生了变化,后期的河套有三个地区,分别是:前套(土默川平原)、后套(巴彦淖尔平原)、西套(银川平原),早期的河套与后期的河套是不一样的概念,地理位置都不同,所以不同历史时期,同样的地名指的是不一样的地方。
同样的道理,河西也是如此,不同历史时期的河西所指也是不一样的,从汉武帝之后,河西就成了一个超级大的范围,一直到后来,河西就成为一个俗称的地理范围,并不是行政区域,而河西指的就是:河东以西一直到玉门关这长达1200多公里的地区,其中包括早期的河套和河西走廊。
Ⅱ 河间,河内,河东,河西具体是那里
河间市古称瀛州,地处冀中平原腹地,位于今河北省内,属沧州市管辖。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居京(北京)、津(天津)、石(石家庄)三角中心,环渤海经济区,距北京189公里,距天津183公里,距石家庄176公里。东与沧县、青县接壤,北与大城县、任丘市交界,西与肃宁县、高阳县相邻,南与献县相连。河内(中国)
(1) 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期,以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以南为河外。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孟子》)
(2) 郡名,楚汉之际置。郡治在今河南沁阳市。辖境相当于今河南黄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地区。
(3) 县名,公元596年隋朝将野王县改为河内县。1913年改名沁阳。 (4)村名,位于定兴县的一个村,四周环水,故名河内,历史悠久,张柔 张弘范等都是河内村人 河东代指山西。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秦汉时指河东郡地,在今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唐代以后泛指山西。顾炎武《日知录》第三十一卷称:“河东、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师在关中,而其东则河,故谓之河东;元之京师在蓟门,而其西则山,故谓之山西,各自其畿甸之所近而言之也。”
河西泛指黄河以西之地,其意在古代有过变化。
1、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约在陕西省的韩城、合阳、大荔一带。
2、汉、唐时多指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的地区。
唐玄宗时置河西节度使管辖甘肃及河西走廊。它东起乌鞘岭,西接新疆,北连大漠,是一个东西长达1000公里,南北宽仅40~100公里的狭长地带。它包括酒泉、张掖、武威3地区,金昌、嘉峪关两个省辖市和永昌、金川、酒泉、玉门、金塔、安西、敦煌、肃北、阿克塞、张掖、山丹、民乐、临泽、高台、肃南、天祝、民勤、古浪、武威等19个县、市、区,总人口337万。
河西走廊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境内有高入云际的祁连山雪峰、有绵延起伏的大黄山、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飞珠泻玉的河流、有举世闻名的敦煌石窟和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嘉峪关。从祁连山流下来的雪水和地下水形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溉着河西走廊的万顷良田,使这里成为甘肃的天然粮仓。
河西的历史是悠久的。早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武帝时,它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和铁马金戈的古战场。至今,境内烽台、古城、塞堡等仍然遗存。历史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都是地沃物丰的繁华之地。唐代诗人岑参的“凉州七城十万家”和元稹的“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都是当时河西历史的真实写照。
3.现在的河西指的是甘肃省武威(古称凉州)、张掖(甘州)、金昌、酒泉(肃州)和嘉峪关,即河西五市。
Ⅲ 韩国有哪些河流,哪个城市经济最发达
韩国第一大江——汉江自东向西穿城而过,把首尔分为南、北两部分,流经市区的河流长度约41.5公里,宽度为400—1000米,水深达6—10米。江中由冲积而形成的两个岛屿——汝矣岛(约7平方公里)和蚕岛上建有韩国最大的汝矣岛广场和全市最高的建筑物、63层的国会议事堂及使馆区。
Ⅳ 秦国夺取河东是在哪一年!这时期魏国是哪个国王!邯郸之战后魏国有没有收复河东地区!
大约是公元前327年前后。因为不是一下子吞并的。
当时魏国君主是魏惠王。
公元前257年12月,邯郸之战秦军大败。魏楚联军乘胜进至河东(今山西省西南地区),秦军复败,退回河西(今山西、陕西间黄河南段)。此时韩国也加入合纵攻秦,赵、魏、楚、韩先后收复魏之河东郡以及安阳,赵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韩之上党郡以及汝南。
周显王四十年,秦两路出兵,北路以河西为基地,渡河攻魏河东,占领汾阴(今山西万荣西)、皮氏(今山西河津西);南路以阴晋(今陕西华阴东)为基地,沿黄河南岸原桃林塞通道,攻占曲沃(今河南三门峡西南)及焦(今河南三门峡西),直抵魏崤山长城。次年,秦军继续攻河东,又占蒲阳(今山西隰县)。魏求和,将上郡15县全部献秦,黄河以西全为秦有。秦亦将曲沃及焦归还魏国。桃林塞为关中至中原的主要通道,秦需要控制,不久又攻占陕城。此时,秦完全掌握了黄河天险,控制了东进中原的要道,进可攻,退可守,战略上居于优势地位,奠定了进军中原的基础。
Ⅳ 三十年河东三是年河西,是哪条河河东、河西是什么地方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黄河。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黄河。这是一句广泛流传的谚语,用来形容世事盛衰兴替,感叹世事变化无常。出处:黄河河床较高,泥沙淤积严重,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经常泛滥,所以黄河经常改道,改道后,一个以前在河西岸的村子,变到东岸去了。 所以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