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韩国的基本礼仪是什么
社交礼仪
在社交礼仪上,韩国一般不采用握手作为见面的礼节。握手时讲究使用双手,或是单独使用右手。在晚辈、下属与长辈、上级握手时,后者伸出手来之后,前者须先以右手握手,随手再将自己是左手轻置与后者的右手之上。 在韩国,妇女和小孩一般情况下,妇女不和男子握手,以点头或是鞠躬作为常见礼仪。 在称呼上多使用敬语和尊称,很少会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要是对方在社会上有地位头衔的,韩国人一定会屡用不止。
服饰礼仪
社交场合中,大部分韩国人会讲英语,对讲日语的人没有好感。 在韩国,穿衣上不会过于前卫,是庄重保守的。男子一般上身穿袄,下身穿宽大的长档裤,女子一般是上穿短袄,下穿齐胸的长裙。
餐饮礼仪
韩国人在一般的情况下喜欢吃辣和酸。主食主要是米饭、冷面。菜肴有泡菜、烤牛肉、烧狗肉、人参鸡等等。总体来说,韩国人的菜品种不是太多,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比较清淡。一般来是说,韩国的男子的酒量都不错,对烧酒、清酒、啤酒往往来者不拒,妇女则多不饮酒。平日,韩国人大都和茶和咖啡。但是,韩国人通常不喝稀粥,不喜欢喝清汤。韩国人一般不喜欢吃过油、过腻、过甜的东西。不啻鸭子、羊肉和肥猪肉,至于熊掌、虎肉。吃饭时,一般用筷子。为环保,韩国人的会为你提供铁餐具。与长辈吃饭时不许先动筷子,不可以用筷子对别人指指点点,用餐完毕后将筷子整齐放在餐桌的桌面上。吃饭时,不宜高谈阔论。吃东西时,嘴里响声太大,也是非常丢人的。在韩国人的家里宴请时,宾主一般都是围坐在一张矮腿方桌周围。盘腿席地而坐。在这种情况下,切勿用手摸脚,伸直双腿,或是双腿叉开,都是不允许的。
习俗禁忌
韩国人珍爱白色。国花是木槿花,松树为国树,喜雀为国鸟,老虎为国兽。忌讳数字是"4"和"13",在发音与"死"相同的缘故,韩国人对相似的"私""师""事"等最好不要使用。
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很强,反对崇洋媚外,倡导使用国货。在赠送礼品时,最好选择是鲜花、酒类和工艺品。最好不是日本货。
韩国有男尊女卑的讲究,进入房间时,女人不可以走在男人的前面,女人须帮助男人脱下外套,坐下时,女人要主动坐在男子的后面。不可以在男子面前高声谈论。
在韩国,长辈对晚辈可以称呼对方的名字,可不带其姓,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相互间可称对方为“先生”、“夫人”、“太太”、“女士”、“小姐”等;对有身份的人可称对方为“先生”、“阁下”等,也可加上职衔,学衔,军衔等,如“总统先生”、“总统阁下”,韩国丈夫介绍自己的妻子时会说“我夫人”或“我太太”。关系亲密的的朋友之间,往往在对方名字之后加上“兄弟”、“姐姐”、“妹妹”等称谓如“鸿哲兄弟”、“世宪兄弟”、“在赫兄弟”、“美延姐姐”、“美延妹妹 ”等。对男性也可称“君”,但往往同其姓名连称,如“郑溶君”、“尹鸿哲君”、“赵承远君”、“辛成列君”、“金相镇君”等。对不相识的男性年长者可以称“阿炯吉”(即“大叔”或“大伯”),对不相识的女性年长者可以称为“阿妈妮”(即“大婶”、“大娘”)。
韩国素以“礼仪之邦”着称,韩国人在交往中十分重视所应具备的礼仪修养,按照传统,韩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维护自身利益的关系,而且涉及的范围很广泛,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应当建立在一种合作和互相支援的传统基础之上,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爱和责任感十分强烈,是无法割断的。家庭里的一家之长被视为权威所在,全家人都应该听从他的命令或遵照他的愿望行事。严格的命令必须服从,不得有违。儿辈或孙辈违抗长辈的愿望被韩国人视为不可想象的事情。
每年阴历初一这一天,一家人举行例行的祭祖活动之后,所有成员要按年龄顺序向祖父母、父母、兄长、亲戚等跪着行礼;年轻人甚至要到村里去向长者们行礼以表示应有的尊敬,尽管他们之间非亲非故。在家庭中,保持长幼尊卑的辈份之分,年轻的成员或者身份低的人不得在年长者或者身份高的人面前喝酒或吸烟,违背规矩者被视为缺乏教养的表现,尤其是在吸烟上可能招致严厉的谴责。子女外出,要向父母辞行;父母远行归来,子女要迎接行礼;遇有客人登门拜访,父母先向客人施礼,子女随后依龄随后依年龄大小向客人行鞠躬礼……
⑵ 求中国,美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各个国家的基本礼仪,急着要啊!谢谢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客人方可动筷。所谓:“与人共食,慎莫先尝”。古代还有一列进食规则,如“当食不叹”、“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投骨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营造和谐进食、文明进食的良好氛围。
中国自古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相互关怀、相互体恤,在拜贺庆吊中有许多仪礼俗规。拜贺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是晚辈或低级地位的人向尊长的礼敬,同辈之间也有相互的拜贺。如古代元旦官员朝贺,民间新年拜年之礼。行拜贺礼时,不仅态度恭敬,口诵贺词,俯首叩拜,同时也得有贺礼奉上。庆吊之礼,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经历诞生、成年、婚嫁、寿庆、死亡等若干阶段,围绕着这些人生节点,形成了一系列人生礼仪。子孙繁衍是家族大事,诞生礼自然隆重热闹。婴儿满月时,亲戚朋友纷纷上门恭贺,并馈赠营养食品与幼儿鞋帽衣物。小孩长大成人时要行成年礼,成年礼在中国传统社会称为冠笄之礼。男子20岁行加冠礼,重新取一个名号,表示该男子具有了结婚、承担社事务的资格。女子15岁行绾发加笄礼,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龄。现代成年礼的年龄在18周岁,学校举行集体的成年宣誓仪式,强调青年人的成年意识。婚嫁是人生的大事,传统社会十分看重。传统婚礼有六道程序,所谓“周公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宋代简化为纳采、纳币、亲迎三礼。婚礼的高潮在亲迎,新郎要到女家亲自迎娶新娘,新婚夫妇拜堂之后入洞房,行结发礼与合卺礼。大婚之日,亲友纷纷前来恭贺,主人要大宴宾客。寿诞礼,一般在四十岁以后开始举行。生日那天有庆生仪式,亲友送寿礼致贺。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发达。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为了表示哀悼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安葬。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气象。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传统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美国
西方国家人民在传统上有一套繁琐的见面礼节,从握手、问候到互相介绍都有约定俗成的习惯。相形之下,美国人在人与人间的交往上就比较随便。在美国,朋友之间通常是熟不拘礼地招呼一声“哈罗”,哪怕两个人是第一次见面,也不一定握手,只要笑一笑,打个招呼就行了,还可直呼对方的名字,以示亲热。
但在正式场合下,人们就要讲究礼节了。握手是最普通的见面礼。在美国,握手时,男女之间由女方先伸手。男子握女子的手不可太紧,如果对方无握手之意,男子就只能点头鞠躬致意。长幼之间,年长的先伸手;上下级之间,上级先伸手;宾主之间,则由主人先伸手。
握手时应注视对方,并掐下手套。如果因故来不及脱掉手套,须向对方说明原因并表示歉意。还应注意人多时不可交叉握手,女性彼此见面时可不握手。同握手的先后顺序一样,介绍两人认识时,要先把男子介绍给女子,先把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先把职位低的介绍给职位高的。
大多数美国人不喜欢用先生、夫人或小姐这类称呼,他们认为这类称呼过于郑重其事了。美国男女老少都喜欢别人直呼自己的名字,并把它视为亲切友好的表示。
人们初次见面,往往是连名带姓一起介绍,譬如说:“我叫玛丽·史密斯。”这时对方可以随便叫她“玛丽”或“史密斯小姐”。常见的情况是,交谈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称呼,过不了一会儿就改称名字了。有时刚同一个美国人结识,不知如何称呼好,你可以只称先生或女士。这时,对方会很快理解你的心理。热情地告之:“我叫詹姆斯·威尔逊,叫我詹姆斯好了。”或者“别叫我史密斯夫人,叫我萨利好了”。的确,美国人之间,不论职位、年龄,总是尽量喊对方的名字,以缩短相互间的距离。美国有家刊物曾专就称呼问题在150种工商行业中做过调查,结果发现他们之中85%的称呼是只喊名字。
美国人很少用正式的头衔来称呼别人。正式的头衔一般只用于法官、高级政府官员、军官、医生、教授和高级宗教人土等。例如:哈利法官、史密斯参议员、克拉克将军、布朗医生、格林教授、怀特主教等。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人从来不用行政职务如局长、经理、校长等头衔称呼别人。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的一切行为都以个人为中心,个人利益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准则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人们日常交谈,不喜欢涉及个人私事。有些问题甚至是他们所忌谈的,如询问年龄、婚姻状况、收人多少、宗教信仰、竞选中投谁的票等等都是非常冒昧和失礼的。
美国入看到别人买来的东西,从不去问价钱多少?见到别人外出或回来。也不会去问上一句“你从哪里来?”或“去哪儿?”至于收人多少,更是不能随便问的事,谁想在这些方面提出问题,定会遭人厌恶。美国人往往用“鼻子伸到人家的私生活里来了”这句话来表示对提问入的轻蔑。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对年龄的看法同我们大不相同。在我国,老年人受到尊敬,而在美国却是“人老珠黄不值钱”。因此在美国,老年人绝不喜欢别人恭维他们的年龄。有一次,中国留学生在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城市举行盛大聚会,宾客如云。当地一位名牌大学的校长与其母亲也光临盛会。留学生在欢迎辞中说:“××老夫人的光临使我们全体同学感到荣幸。”“老”字在中国是尊称,不料却触痛了这位老夫人,当时她脸色遽变,尴尬不堪,并从此再也不在中国留学生的聚会上露面了。
美国人还十分讲究“个人空间”。和美国人谈话时,不可站得太近,一般保持在50公分以外为宜。平时无论到饭馆还是图书馆也要尽量同他人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已与别人同坐一桌或紧挨着别人坐时,最好打个招呼,问一声“我可以坐在这里吗?”得到允许后再坐下。
美国妇女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究竟如何,这里姑且不论。但在社交场合中,她们总是会得到格外的优待。尊重妇女是欧美国家的传统习俗,从历史角度分析,是受到欧洲中世纪骑士作风的影响;若从宗教的角度分析,它是出于对圣母玛利亚的尊敬。
按照美国人的习惯,在社交场合,男子处处都要谦让妇女,爱护妇女。步行时,男子应该走在靠马路的一边;入座时,应请女子先坐下;上下电梯,应让女子走在前边;进门时,男子应把门打开,请女子先进。但是下车、下楼时,男子却应走在前边,以便照顾女子;进餐厅、影剧院时,男子可以走在前边,为妇女找好座位;进餐时,要请女子先点菜;同女子打招呼时,男子应该起立,而女子则不必站起,只要坐着点头致意就可以了;男女握手时,男子必须摘下手套,而女子可以不必摘下。女子的东西掉在地上时,男子不论是否认识她,都应帮她拾起来。
总之,美国男子在社交场合同女子接触时,一方面事事尊重她们,另一方面又要处处以保护人的姿态出现,以显示男子的地位。
不少到过美国的人,都有这样一种印象:即美国人讲话嘴很甜,他们对好听的话从不吝啬,常令听者心舒意畅。的确,在美国“请”、“谢谢”、“对不起”之类的语言随处可闻,不绝于耳。
在美国,不论什么人得到别人的帮助时都会说一声“谢谢”,即使总统对待者也不例外。在商场里,售货员的脸上总是堆着笑容,当顾客进门时,他们会主动迎上来,问一声“我可以帮助你吗?”当顾客付款时,他们会微笑着道谢。最后还会以谢声送你离去。同样,顾客接过商品时也会反复道谢。
美国人在一家人之间也是客气话不离口,不仅夫妻之间如此,对小孩子们说话也常带“请”和“谢谢”,这样,孩子便自然地养成了讲礼貌的好习惯。
美国人还习惯于对别人道“对不起”。当人们发生小摩擦时,一声“对不起”,常使芥蒂烟消云散。就是遇到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向别人问路、在剧场中从别人座位前走过等,美国人也会连声表示歉意。美国人把在公共场所打嗝或与别人交谈时打喷嚏、咳嗽都视为不雅,遇到这种情况,他们就会说声“对不起”,请对方原谅。
俄罗斯在交往过程中,俄罗斯人有许多由传统习惯形成的忌讳,要特别予以注意。
1.握手时,忌形成十字交叉形,即当他人两手相握时,不能在其上下方再伸手,更不能依在门槛和隔门握手。
2.俄罗斯有"左主凶,右主吉"的传统说法,因此,切忌伸左手给对方,无论是握手还是递还物品。
3.遇老者、妇女、上级时不应主动伸手,要等待对方。脸要保持微笑,若脸冷若冰霜,没有表情,则对方视为冷淡的表现。
4.称呼女性时,切莫用"太太"一词,这将引起对方的不快。有职衔称职衔,或给对方介绍的机会,侍机行事。
5.忌用手指指点点,不论在任何场合都是如此,俄罗斯人认为这是对人的莫大污辱。在人面前,不能将手握成拳头,大拇指在食指和中指间伸出,俄语中称此手势为"古基什",是蔑视嘲笑的粗鲁行为。而美国人常用的手势--用大拇指和食指接触成"O"形,其他三指伸直(OK),在俄罗斯则是非礼的表示。
6.交往中切忌用肩膀相互碰撞,这种行为一般只发生在挚交朋友之间,否则,身体碰撞是极为失礼的行为。7.避免交谈中使用"你应该"一词,俄罗斯人向来尊重个人意见,反感别人来发号施令于已。
8.不能说"你发福了"之类的话。朋友久别重逢,寒暄问候时,切不可论胖谈瘦。俄罗斯人觉得这是在形容其臃肿、丑陋。
9.打招呼忌问:"你去哪儿?"这不是客套的问候,对俄罗斯人来说,这是在打听别人的隐私。
10.让烟不能给单支,要递上整盒。点烟时忌讳划一根火柴或用打火机给三个人同时点火,不能将别人的烟拿来对吸。
11.男女在社交场合,临别时,男人要为妇女穿大衣、拉开门,要让妇女先行,不能自己开门拂袖而去。
12.送礼不得送两样物品--刀和手绢。在俄罗斯、刀意味着交情断绝或彼此将发生打架、争执;手绢则象征着离别。
13.不要在渴酒时劝酒或蓄意灌酒。俄罗斯人十分贪杯,酒鬼遭人蔑视,故意引别人喝醉,则令人憎恨、厌恶。
14.不得在桥上或桥下告别,这样的告别意味着永远地离去。
15.不能用脚踢狗或其他动物。外出遇到拦路狗,要说话将它赶走。俄罗斯的狗听得懂指令,而踢则是犯忌的。
法国
间后才会被邀到法国家庭作客。饭桌上,必须等所有人面前都已有菜才能开始享用。可以请求允许吸烟。
就打招呼而言,一般与人问好或道别,双方是以握手方式,但在较熟的朋友间则是互相拥抱吻颊。
法国人在谈话时,用"您 (Vous)"表示尊敬、重视、距离。在跟一个不太认识的人、一个比自己年长的人或自己的上司说话时,人们一般用"您"称呼对方。"你 (Tu)"表示爱和友谊。朋友之间,从"您"到"你"的转变常常是自然的。在未得到许可时不能用"你"跟一个比自己年长的人说话。
另外亦须注意到下列事项:
- 晚上10点过后,勿打电话给他人。
- 受邀作客,毋需提早到达,让主人有充分时间准备。
- 看诊求医需先预约(prendre rendez-vous)。
- 接受礼物应当面打开已表达谢意。
握手
法国是一个讲文明礼貌的国家。对妇女谦恭礼貌是法国人引以自豪的传统。法国人见面打招呼,最常见的方式莫过于握手。不过握手时一是握时间不应过长,二是没有必要握住人家的手使劲晃动。一般是女子向男子先伸手,年长者向年幼者先伸手。上级向下级先伸手。
吻
法国是第一个公认以吻表示感情的国家。法国人的吻有严格的界限:他们在见到久别重逢的亲友、同事时,是贴贴脸或颊,长辈对小辈则是亲额头,只有在爱人和情侣之间,才亲嘴或接吻。
婚俗
结婚前先订婚,仪式简单,一般由女方的家长宴请男方的家长及兄弟姐妹,也可同时邀请其他亲戚、甚至一两名好友出席。婚礼也已逐渐简化,但仍不失为最隆重的家庭节日,带有庄严神圣的色彩。婚礼由市长或他的一名副手主持,习惯上是在周二、四、五、六早9时至下午5时之间。婚后大宴宾客。法国农村有的地方在婚前要签订财产婚约并办理公证。婚约中要写明未婚夫妇的全部财产、未婚妻的嫁妆和未婚夫的产业。婚龄纪念在民间已成为一种喜庆的风俗。女子守寡300天后,或宣布与丈夫分居300天后可以再嫁,男子则无时间上的限制。
圣灵节
每年11月1日圣灵节,相当于中国的清明节。法国人习惯上在这一天去墓地祭奠,缅怀为国捐躯的先烈。圣喀德琳娜节 巴黎“大龄女青年”的节日。每年11月25日这一天,年满25 岁而尚未婚配的姑娘们到喀德琳娜塑像前献一束鲜花,再到大时装店跳舞,饮酒狂欢,最后选出一位最美的姑娘作为节日的王后。
用餐习惯
法国人把烹调看成是一门艺术,法国菜也确实风糜全球。在法国一日三餐通常是这样安排的。 早餐:面包、咖啡、热巧克力; 午餐:午餐是法国人最重要的一餐,一般在下午一点左右, 晚餐则在九点以后。法国人社交的正餐一般要持续两小时以上,开始先是开胃菜,然后是鱼或意大利面条,再才是主菜,主菜还附带许多生菜、沙拉、奶酪,水果,有时还有甜点心,餐后咖啡也必不可少。
社交礼仪
与英国人和德国人相比,法国人在待人接物上表现是大不相同的。主要有以下特点:
第一,爱好社交,善于交际。对于法国人来说社交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没有社交活 动的生活是难以想象的。
第二,诙谐幽默天性浪漫。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大都爽朗热情。善于雄辩高谈阔论,好开玩笑,讨厌不爱讲话的人,对愁眉苦脸者难以接受。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法国人不仅爱冒险,而且喜欢浪漫的经历。
第三,渴求自由,纪律较差。在世界上法国人是最着名的“自由主义者”。“自由、 平等、博爱”不仅被法国宪法定为本国的国家箴言,而且在国徽上明文写出。 他们虽然讲究法制,但是一般纪律较差,,不大喜欢集体行动与法国人打交道,约会必须事先约定,并且准时赴约,但是也要对他们可能的姗姗来迟事先有所准备。
第四,自尊心强,偏爱“国货”。法国的时装、美食和艺术是世人有口皆碑的,再此影响之下,法国人拥有极强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在他们看来,世间的一切都是法国最棒。与法国人交谈时,如能讲几句法语,一定会使对方热情有加。
第五,骑士风度,尊重妇女。在人际交往中法国人所采取的礼节主要有握手礼、拥抱礼和吻面礼。
服饰礼仪
法国人对于衣饰的讲究,在世界上是最为有名的。所谓“巴黎式样”,在世人耳中即与时尚、流行含意相同。
在正式场合:法国人通常要穿西装、套裙或连衣裙,颜色多为蓝色、灰色或黑色,质地则多为纯毛。
出席庆典仪式时:一般要穿礼服。男士所穿的多为配以蝴蝶结的的燕尾服,或是黑色西装套装;女士所穿的则多为连衣裙式的单色大礼服或小礼服。
对于穿着打扮,法国人认为重在搭配是否得法。在选择发型、手袋、帽子、鞋子、手表、眼镜时,都十分强调要使之与自己着装相协调相一致。
餐饮礼仪
作为举世皆知的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法国人十分讲究饮食。在西餐之中,法国菜可以说是最讲究的。
法国人爱吃面食,面包的种类很多;他们大都爱吃奶酪;在肉食方面,他们爱吃牛肉、猪肉、鸡肉、鱼子酱、鹅肝,不吃肥肉、宠物、肝脏之外的动物内脏、无鳞鱼和带刺骨的鱼。
法国人特别善饮,他们几乎餐餐必喝,而且讲究在餐桌上要以不同品种的酒水搭配不同的菜肴;除酒水之外,法国人平时还爱喝生水和咖啡。
法国人用餐时,两手允许放在餐桌上,但却不许将两肘支在桌子上,在放下刀叉时,他们习惯于将其一半放在碟子上,一半放在餐桌上。
习俗禁忌
法国的国花是鸢尾花。对于菊花、牡丹、玫瑰、杜鹃、水仙、金盏花和纸花,一般不宜随意送给法国人。
法国的国鸟是公鸡,他们认为它是勇敢、顽强的直接化身。
法国的国石是珍珠。
法国人大多喜爱蓝色、白色与红色,他们所忌讳的色彩主要是黄色与墨绿色。
法国人所忌讳的数字是“13”与“星期五”。
在人际交往之中,法国人对礼物十分看重,但又有其特别的讲究。宜选具有艺术品味和纪念意义的物品,不宜以刀、剑、剪、餐具或是带有明显的广告标志的物品。男士向一般关系的女士赠送香水,也是不合适的。在接受礼品时若不当着送礼者的面打开其包装,则是一种无礼的表现
到法国洽谈贸易时,严忌过多地谈论个人私事
忌讳“13”这个数字以及“星期五”
忌讳男人向女人送香水
不得提出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政治面目甚至个人收入等这类问题
如果初次见面就送礼,法国人会认为你不善交际,甚至认为粗俗
8韩国礼仪
韩国特别礼仪介绍
1.在韩国,男子见面微微一鞠躬,互握双手或合手。分手时也鞠躬。男子不能主动与妇女握手。交谈时要避开
韩国
韩国国内政治、日本贸易摩擦及男主人妻子等话题。韩国人自尊心很强,与之交谈应避免公开批评或表示异议。
2.韩国重男,出门时妇女让男子先走,宴会时致辞以“先生们、女士们”开头。在宴会等场合,男女分开进行社交活动。两人在过道上交谈,应让第三者从两人中间通过。
3.在韩国长者得到特别尊重,在长者面前不能抽烟,与长者谈话要摘掉墨镜。
到韩国朋友家做客礼仪
韩国素有“礼仪之国”的称号,韩国人十分重视礼仪道德的培养,尊敬长辈是韩国民族属恪守的传统礼仪。
韩国人热情好客,每逢宾客来访,总是根据客人身份举行适当规格的欢迎仪式,接待外国首脑来访,要按国际惯例举行盛大迎送仪式,数十万人夹道欢迎或送别,场面隆重。无论在什么场合遇见外国朋友,韩国人总是彬彬有礼,热情问候,谈话得体,主动让道,挥手再见。
到韩国朋友家中做客,主人家事先要进行充分准备,并将室内院外打扫得干干净净。韩国人时间观念很强,人总是按约定的时间等候客人的到来,有的人家还要全家到户外迎候。客人到来时,主人多弯腰鞠躬表示欢迎,并热情地将客人迎进家中,有饮料、水果等招待。韩国人素来待客慷慨大方,主人总要挽留客人吃饭,许多人家还要挽留远到而来的客人在家中留宿几天,用丰盛的饭菜款待。
韩国社交礼仪食俗
韩国人喜用狗肉招待客人。有客人来,买一只狗,宰杀后带皮煮成狗肉汤,配上凉拌菜,招待客人饮酒,撕狗肉吃,喝肉汤。
制作猪肉汤,要用煮狗的原汤,加熟狗肉丝、精盐、辣椒面、香菜、葱丝、熟芝麻,调制好,再随意配酱油、芥末酱、韭菜花及辣椒面,鲜咸辣,其味极煮好的狗肉撒成丝,加葱丝、姜末、蒜末、香菜、清盐、熟芝麻,食之肉香不腥,香辣爽口。
煮熟的狗心、腰子、肝等切成片,也可以加上述调料,拌成菜肴,这些也都是招待客人的传统酒肴。
韩国的食“礼”
韩国饭馆内部的结构分为两种:使用椅子和脱鞋上炕。
在炕上吃饭时,男人盘腿而坐,女人右膝支立--这种坐法只限于穿韩服时使用。现在的韩国女性平时不穿韩服,所以只要把双腿收拢在一起坐下就可以了。坐好点好菜后,不一会儿,饭馆的大妈就会端着托盘中先取出餐具,然后是饭菜。
韩国人平时使用的一律是不锈钢制的平尖儿的筷子。中国人、日本人都有端起饭碗吃饭的习惯,但是韩国人视这种行为不规矩。而且也不能用嘴接触饭碗。圆底儿带盖儿的碗“坐”在桌子上,没有供你手握的把。再加上米饭传导给碗的热量,不碰它是合情合理的。至于碗盖,可以取下来随意放在桌上。
既然不端碗,左手就一定要听话,老实地藏在桌子下面,不可在桌子上“露一手儿”。右手一定要先拿起勺子,从水泡菜中盛一口汤喝完,再用勺子吃一口米饭,然后再喝一口汤、再吃一口饭后,便可以随意地吃任何东西了。这是韩国人吃饭的顺序。勺子在韩国人的饮食生活中比筷子更重要,它负责盛汤、捞汤里的菜、装饭,不用时要架在饭碗或其它食器上。而筷子呢?它只负责夹菜。不管你汤碗中的豆芽儿菜怎么用勺子也捞不上来,你也不能用筷子。这首先是食礼的问题,其次是汤水有可能顺着筷子流到桌子上。筷子在不夹菜时,传统的韩国式做法是放在右手方向的桌子上,两根筷子要拢齐,三分之二在桌上,三分之一在桌外,这是这了便于拿起来再用。
韩国人是一个好动感情民族,对于我们这种把感情通过聚餐表现时,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同时又必须在理智上承认它是一种不卫生的“食礼”。
韩国饮酒礼仪
韩国人家里如有贵客临门,主人感到十分荣幸,一般会以好酒好菜招待。客人应尽量多喝酒,多吃饭菜。吃得越多,主人越发感到有面子。
在饮酒时,韩国人很讲究礼仪。在酒席上按身份、地位和辈分高低依次斟酒,位高者先举杯,其他人依次跟随。级别与辈份悬殊太大者不能同桌共饮。在特殊情况下,晚辈和下级可背脸而饮。
传统观念是“右尊左卑”,因而用左手执杯或取酒被认为不礼貌的。
经允许,下级、晚辈可向上级、前辈敬酒。敬酒人右手提酒瓶,左手托瓶底,上前鞠躬、致词,为上级、前辈斟酒,一连三杯,敬酒人自己不饮。要注意的是,身份高低不同者一起饮酒碰杯进时,身份低者要将杯举得低,用杯沿碰对方的杯身,不能平碰,更不能将杯举得比对方高,否则是失礼。
9西班牙礼
仪态礼仪
当地妇女有"扇语",如当妇女打开扇子,把脸的下部遮起来,意思是:我是爱你的,你喜欢我吗?若一会儿
西班牙
打开一会儿合上,则表示:我很想念你。因此初到西班牙的妇女,如果不了解扇语,最好不要使用扇子。
西班牙人通常在正式社交场合与客人相见时,行握手礼。与熟人相见时,男朋友之间常紧紧地拥抱。西班牙人的姓名常有三四节,前一二节为本人姓名,倒数第二节为父姓,最后一节为母姓。通常口头称呼称父姓。
西班牙人很重视信誉,总是尽可能地履行签订的合同,即便后来发现合同中有对他们不利的地方,他们也不愿公开承认自己的过失。如在这种情况下,对方能够善意地帮助他们,则会赢得西班牙人的尊重与友谊。西班牙人只有在参加斗牛比赛活动时才严守时间,但客人应当守时,即便对方晚到,也不要加以责怪。
西班牙人性格开朗,热情,但容易激动,有时发生争吵是很正常的,他们对此已习以为常。西班牙人吃东西时,通常会礼貌地邀请周围的人与他分享,但这仅是一种礼仪上的表示,不要贸然接受,否则会被他们视为缺乏教养。
4
⑶ 韩国的商务礼仪与习俗有哪些
韩国商务礼仪及忌讳
礼节礼仪
韩国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习惯以鞠躬并握手为礼。握手时,或双手,或用右手,可女人一般不与男人握手,只是鞠躬致意。他们崇尚尊老敬老的礼仪传统习惯:一般起床后,子女须向父母问安,远行归来须向父母施跪拜礼;父母外出、回归,子女须迎、送并施礼;若遇年长客人临门时,一般父母要率先向来客施跪拜礼,然后令其子女向客人施跪拜礼,以表示对长者的尊敬。
韩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特别是在与长辈握手时,要再以左手轻置于其右手之上。“是”与“否”要明确表示。在晴天时,于傍晚时分举行降国旗的仪式,街头、办公室的人们肃立齐唱国歌。
“四”字在朝鲜语中发音、拼音与“死”字完全一样,认为是不吉利的,因而楼房没有四号楼,旅馆不称第四层,宴会里没有第四桌,医院里绝不设四号病房,军队没有四师团,吃东西不吃四盘四碗,喝酒绝不肯喝四杯。朝鲜有李姓,但决不能说“十八子”李,因在朝鲜语中“十八子”与一个淫荡词相近,绝不能在女子面前说此话,否则会被认为有意侮辱人。
按照韩国的商务礼俗,宜穿着保守式样的西装。商务活动、拜访必须预先约会。韩国人和外国人打交道时,是准时的。宜持英文、朝鲜文对照的名片,可在当地速印。商界人士多通晓英语,老人多通晓汉语。决策均由最高层作出。进主人的屋子或饭馆要脱鞋。他们很重视业务交往中的接待,宴请一般在饭馆或酒吧间举行,他们的夫人很少在场。宴请招待甚为频繁。吃饭时所有的莱一次上齐。到朝鲜人家里作客,最好带些鲜花或一些小礼物,要双手递给主人。主人不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
口味偏清淡,不喜油腻,但特别喜欢吃辣味莱肴。他们通常吃烤、蒸、煎、炸、炒、汤类莱,喜食莱肴有干烧桂鱼、豆瓣鱼、肉丝炒蛋、细粉肉丝、香干绿豆芽、四生火锅、炸虾球、辣子鸡丁、干炸牛肉丝、红鱼水饺等。辣饱菜和汤,这两种食品是不可缺少的。汉城当地土产有壁饰和沈莱(韩国泡菜类浸渍物)。
韩国人对长者有必须严守的规矩。他们在社会交往、日常生活(在家庭)中,无不对长辈表示敬重,不敢怠馒。如:跟长辈同座的时候,他们总是保持一定的姿势,绝不敢掉以轻心;若要抽烟,一定要先得到长辈的允许;用餐时,切不可比年长者先动筷子;小孩决不会吃得比父母快,或比父母早离开坐位。韩国人绝不说长辈的坏话,更不会背地里批评长辈。
有的人习惯说一句话就施礼一次,往往在分手之前要敬礼5~6次,以示亲切。男人见面打招呼互相鞠躬并握手,或用双手,或用右手,关只限于点一次头。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
无论在什么场会,韩国人都不大声说笑。妇女笑时用手遮掩住嘴。韩国不谈妇女解放,进门时男人走在前面,妇女帮着男人脱大衣。韩国人对日常的礼节相当重视。当几个人在一起,要根据身份和年龄来排定坐次。身份、地位、年龄都高的人排在上座,其他的人就在低一层的地方斜着坐下。男女同坐的时候,一定是男士在上,女士在下。要抽烟的时候,他们总是问上座的人:“可不可以抽烟?”
韩国人重视对交易对象的印象,从事商业谈判的时候,若能遵守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对你的好感倍增。用餐时,不可边吃边淡。他们认为,吃饭的时候不能随便出声。如不遵守这一进餐的礼节,极可能引起人们的反感,因此务必小心。
韩国人以其文化悠久为荣,进入他们的住处或饭店须脱鞋,相处时,宜少谈当地政治,多谈韩国文化艺术。如11世纪的灰绿色陶瓷器,13世纪的活动铁模,大邱保存的珍贵全套大藏经桃木原版等。
访问韩国,最好选择在2~6月, 11~12月, 10月假日太多,圣诞节前后两周都不宜去访。一般勿喝生水(饭店里的水除外)。喝“波利茶”(以小麦制成的茶)比喝其他饮料更好。送礼选择外国烟酒最受欢迎。
韩国有关方面规定,旅客每次入关,可携带香烟200支(或雪茄50支,或烟草半膀),酒2瓶。韩币禁止携带出境。外币不限,但入关时须申报数额,出关可携出。计程车最方便,但遇到下雨天、下雪天,傍晚至午夜11点这段期间,较难搭乘。计程车收取10%的小费,饭店已在帐单内附加小费10%。其他服务每次给200~300元即可。公共汽车四通八达,但不懂朝语买票乘车是有困难
信仰忌讳
韩国人信奉的主要宗教有佛教、基督教、儒教、天道教等。他们崇拜熊,认为熊是本民族的祖先;民间还把虎视为山神;人们又把马看作城陛的象征;把猪看作地神;把狗视为客鬼;把蟒封为财神等等。
韩国人对语言词汇中有许多忌讳。因他们的语音文字与中国的文字语音有许多不可分割的联系,故同音字和一词多义的也很多,如:“私”、“师”、“事”、“四”等字同“死”的发音类同,因此,人们对这些都很敏感,许多人还很忌讳,传统上都认为与“死”同音的字语为不吉利的,“4”数也是个预示厄运的数字。他们对“李”字的解释方法也有忌讳。韩国人也有李姓,但在解释李字的写法时,绝不要解说为“十八子”李,因在韩国语中,“十八子”的读音与一个淫诲的词近似,听起来令人反感,尤其是男子在女人面前,绝不能说这种话,否则会被认为你是有意侮辱人。他们忌讳有人在面前擤鼻涕、吐痰、掏耳朵或衣裳不整。认为这些都是不礼貌的举止。
韩国人在饮食上一殷不爱吃羊肉、肥猪肉和鸭子;他们厌油腻;不愿喝清汤;熟菜中不喜欢放醋;不爱吃放糖和带花椒的菜肴
饮食习惯
韩国冷面是驰名国内外的一种深受人们喜欢的传统民族食品。其中尤以养麦面冷面为着称。一般用牛肉汤或鸡汤,佐以辣白菜、肉片、鸡蛋、黄瓜丝、梨条、葱丝、辣椒、味精、盐等。食用时,先在碗内放少量凉汤与适量面条,再放入佐料,最后再次浇汤。其面条细质韧,汤汁凉爽,酸辣适口。
“饺子汤”是韩国民间传统待客食品,是以牛肉熬汤,牛肉、猪肉、豆芽、白菜、洋葱、辣椒、芝麻、香油、酱油等做馅包成大饺子,放入牛肉汤中煮熟。食用时,连汤带饺,放些调料,其味道甚佳。“烤牛肉”是韩国民间着名的菜肴。其制作方法是将牛肉切成片,然后用力拍打松软,再放入容器中,并投入各种调料搅拌匀,再浸泡、置放40分钟后,放在烤架上或用烤签串烤,其风味独特深受喜爱。
韩国人多受中国和日本的影响,用餐也使用筷子,饮食口味近似我国东北人。在餐具使用方面,韩国人有其特殊的习惯,使用饭碗一般因年龄、性别和季节不同各有区别。有专门的男用碗、女用碗、儿童用碗;夏天多用瓷碗,冬天多用铜碗。他们就餐乐于菜齐后一起上桌;泡菜、浓汤及多种调料,是韩国人每餐必不可少的食品。
韩国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①注重 讲究餐具的配用,注重汤的调料。
②口味 一般不喜太咸,爱辣、甜、香、蒜味。
②主食 以大米为主,面食也是不可缺少的;他们爱吃干饭、打糕和汤饺子、冷面等食品。
④副食 爱吃牛肉和瘦猪肉、鸡、水产品、海味品、野味等,尤为偏爱狗肉;蔬菜方面爱吃黄豆芽、蒜苗、茄子、菠菜、蘑菇、卷心菜、萝卜、黄瓜、青椒、蕨菜、葱头和细料等;调味品爱用大酱、海菜、葱、姜、味精、蒜、辣椒、蜂蜜、芝麻、麻油等。
⑤制法 对烤、煎、蒸、炸、炒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⑧中餐 喜爱中国的川菜。
⑦菜谱 很欣赏于烧鳜鱼、肉丝炒蛋、爽口牛丸、软炸鸡球、椰子炖鸡、油爆虾仁、细粉肉丝、香干绿豆芽、炸虾球、龙服海参、干烧牛肉丝、鱼香油菜苔等风味菜肴。
⑧水酒 对中国的茅台酒极感兴趣,大多数人都爱喝啤酒;饮料喜欢汽水,饭后一般都习惯喝凉白开水或绿茶。
⑨果品 喜欢水果,很爱吃梨、桃、石榴、桔子,尤其对苹果更加偏爱;干果喜欢松子、栗子等。
⑷ 韩国和日本的风俗有什么不同
韩国社交礼仪
韩国人崇尚儒教,尊重长老,长者进屋时大家都要起立,问高寿。和长者谈话时要摘去墨镜。早晨起床和饭后都要向父母问安;父母外出回来,子女都要迎才能吃。乘车时,要让位给老年人。接。吃饭时应先为老人或长辈盛饭上菜,老人动筷后,才能吃。乘车时,要让位给老年人。
韩国人见面时的传统礼节是鞠躬,晚辈、下级走路时遇到长辈或上级,应鞠躬、问候,站在一旁,计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间见面打招呼互相鞠躬并握手,握手时或用双手,或用左手,并只限于点一次头。鞠躬礼节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韩国官员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轻轻点一下头。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
在社会集体和宴会中,男女分开进行社交活动,甚至在家里或在餐馆里都是如此。
在韩国,如有人邀请到家吃饭或赴宴,应带小礼品,最好挑选包装好的食品。席间敬酒时,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祝辞,最后再倒酒,且要一连三杯。敬酒人应把自己的酒杯举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对方的杯身。敬完酒后再鞠个躬才能离开。做客时,主人不会让你参观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处逛。要离去时,主人送你到门口,甚至送到门外,然后说再见。
韩国人用双手接礼物,但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不宜送外国香烟给韩国友人。酒是送韩国男人最好的礼品,但不能送酒给妇女,除非说清楚这酒是送给她丈夫的。在赠送韩国人礼品时应注意,韩国男性多喜欢名牌纺织品、领带、打火机、电动剃须刀等。女性喜欢化妆品、提包、手套、围巾类物品和厨房里用的调料。孩子则喜欢食品。如果送钱,应放在信封内。
若有拜访必须预先约定。韩国人很重视交往中的接待,宴请一般在饭店或酒吧举行,夫人很少在场。
日本风俗
1、日本通用语言为日语,英语则于酒店及大百货公司通行。
2、日本有进屋脱鞋的习惯,所以在日式酒店或餐厅,需要穿着清洁的鞋袜。
3、一般公共场所均为禁烟,请在放置有烟灰盅的指定吸烟区或标有“吃烟所”的地方吸烟。 不要行走吸烟,在某些地方行走吸烟会被罚款。
4、日本有常用问候语的习惯,请学习简单的问候语,与司机等人对答。
5、温泉酒店均禁止穿着泳衣进入公用浴池。在进入公用浴池前,要在休息室内宽衣,将衣 服放在筐子里面,围上备用毛巾进入浴池。入浴的方式是:先坐在花洒前的小凳上将身体洗干净;如果没有花洒,可用小浴盆装水洗干净身体后入浴。
6、与日本人约会要提前5~10分钟到达,不能失约。有事拜访应事先通知,冒然登门会被视为极不礼貌的行为。
7、在上下台阶特别是乘坐电动扶梯时,请一定遵守左行(东京地区)或右行(大阪)的习惯。
8、参加商务活动时要求正装,应事前准备好交换礼物、名片。
9、参加讨论、交流活动时请多提问,避免冷场。
10、如在公务场合要单独交换名片、派发资料及合照时,请听从指挥,顺序而行。
⑸ 韩国 日本 中国 法国 俄罗斯 餐桌礼仪和见面礼
韩国的餐桌礼仪:吃饭时,一般用筷子。为环保,韩国人的会为你提供铁餐具。与长辈吃饭时不许先动筷子,不可以用筷子对别人指指点点,用餐完毕后将筷子整齐放在餐桌的桌面上。吃饭时,不宜高谈阔论。吃东西时,嘴里响声太大,也是非常丢人的。在韩国人的家里宴请时,宾主一般都是围坐在一张矮腿方桌周围。盘腿席地而坐。在这种情况下,切勿用手摸脚,伸直双腿,或是双腿叉开,都是不允许的。
韩国的见面礼仪:男子见面微微一鞠躬,互握双手或合手。分手时也鞠躬。男子不能主动与妇女握手。交谈时要避开韩国国内政治、日本贸易摩擦及男主人妻子等话题。韩国人自尊心很强,与之交谈应避免公开批评或表示异议。
韩国重男,出门时妇女让男子先走,宴会时致辞以“先生们、女士们”开头。在宴会等场合,男女分开进行社交活动。两人在过道上交谈,应让第三者从两人中间通过。 在韩国长者得到特别尊重,在长者面前不能抽烟,与长者谈话要摘掉墨镜。
日本的餐桌礼仪:“我要开始用餐了”和“承蒙款待了”
在日本,开始用餐之前会很虔诚的说itadakimasu(我要开始用餐了),在吃完后要说gochisosama (deshita) (承蒙款待了)。
共同进餐在日本家庭和餐馆(如小酒馆)里,点几种菜,大家一起吃的时候,您应该用公用的筷子从大盘子里夹一些食物放到您自己专用的盘子里吃。
筷子:
正确的使用筷子是日本餐桌礼仪重要环节,具体筷子的使用方法请查询使用筷子。
餐桌须知:
在公共场合擤鼻涕的动作应该尽量避免,特别是在餐桌上。
盘子里的食物尽量吃干净。
用餐过程中,以及用餐前后,避免谈论洗手间或令人倒胃口的话题。
尽量避免打嗝等行为。
喝含有酒精的饮料时,日本人习惯为对方斟酒,而不是自斟自饮。所以在日本喝酒时您也可以入乡随俗的常去看看朋友的杯子,一旦他们的杯子快空了,就给他们斟上一些酒。同样,如果朋友要为您斟酒,那就迅速喝空酒杯,并且拿起酒杯接受朋友的好意吧。
在一些高级餐馆里,比如提供怀石料理的日式餐厅(日本大餐),喝醉酒被视为是一种很失态的行为。在异国他乡,即使在普通的小酒馆也该尽量避免喝醉酒而引起的不愉快。
用餐开始,大家通常说这“干杯(kanpai)”,然后举杯共饮。这个时候应该避免讲中国话“请,请(ching,ching)”因为“请(qing)”的发音,很容易被日本人听为“qin”,而日文发音“qin qin”,是男性生殖器的意思。
日本的见面礼仪:
日本人在与外国人接触时,虽然已经逐渐习惯用握手代替鞠躬了,但仍可能会施90度弯腰之礼。遇到这种情况时,郑重地点一下头或弯一下腰并同时将手伸向对方就可以了,对方不会在意;初次见面时通常要互换名片,否则即被理解为不愿与对方交往。
称呼和敬语。在日本,“先生”的称呼,不仅仅局限在男性,对有较高社会名望和身份的女性也可称先生,而且可以用来称呼教师、医生、年长者、上级或有特殊贡献的人,但是如果对一般人称“先生”,会让他们感到难堪。日本人注重敬语、简语的使用,下级对上级说话应当使用敬语,反之则用简语。在公共场合中,也可以称对方的姓名加上职务。
服饰。日本人注意穿着打扮。在正式场合男子大多穿成套的深色西服,女子穿和服。在天气炎热的时候,不要随便脱外衣,如果有需要,要先征得主人的同意。
赠送礼品。日本人有送礼物的癖好,并且很在意礼品的包装,同时也有较强的等级观念。在准备礼品时,不仅应当注意礼品的包装,而且要注意阶层或等级的区别。不要赠送太昂贵的礼品,以免被受礼人误认为你的身份比他们高。
俄罗斯餐桌礼仪:
与长辈一起用餐时.长辈先动筷子后晚辈才能动筷.勿把汤匙和筷子同时抓在手里.使用筷子时把匙放在桌子上.不要把匙和筷子搭放在碗上.不要端着饭碗和汤碗吃饭. 用汤匙先喝汤或泡菜汤之后.再吃别的食物.饭和泡菜汤.酱汤及汤类用汤匙吃.其它菜用筷子夹. 用餐时不要出声音.也不要让匙和筷碰到碗而发出声音. 不要用匙和筷翻腾饭菜.不要挑出自己不吃的食物和佐料. 用餐时.不要让食物粘在匙和筷上.吃完以后.饭碗用锅巴水弄干净. 共享的食物要夹到各自的碟子上以后吃.醋酱和辣酱也最好拨到碟子上蘸着吃. 用餐时.不能咽的骨头或鱼刺.避开旁人悄悄地包在纸上扔掉.不要扔在桌子上或地上. 用餐咳嗽或打喷嚏时.把脸移开后用手或手绢捂着嘴.以免失礼. 用餐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与别人统一步调.与长辈一起用餐时.等长辈放下汤匙和筷子以后再放下. 用餐后.汤匙和筷子放在最初位置上.使用过的餐巾迭起来放在桌子上. 使用牙签时用一只手遮着使用.使用完之后.在别人看到之前扔掉.
补充:长辈未取的食物不可取.长辈未离开餐桌不得离开
在长辈面前不可吸烟.跟长辈喝酒时.不可望着长辈.要侧身喝 。
俄罗斯的见面礼仪:
亲吻。在比较隆重的场合,有男人弯腰吻妇女的左手背,以表尊重。长辈吻晚辈的面颊3次,通常从左到右,再到左,以表疼爱。晚辈对长辈表示尊重时,一般吻两次。妇女之间好友相遇时拥抱亲吻,而男人间则只互相拥抱。
握手。俄罗斯人对于握手的礼仪非常讲究,在遇到上级或长辈时,不能先伸手。握手时要脱手套,站直,保持一步左右的距离,不能用力摇对方的手,一般与不熟悉的人握手,只能轻轻地握。用力握手表示亲近的关系。遇到妇女时,也要等对方先伸手。-般不与初次见面的妇女握手,而是鞠躬。很多人互相握手时,忌形成十字交叉形。
⑹ 关于韩国和日本的外交礼仪,有劳大家了,着急要!
在韩国,长辈对晚辈可以称呼对方的名字,可不带其姓,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相互间可称对方为“先生”、“夫人”、“太太”、“女士”、“小姐”等;对有身份的人可称对方为“先生”、“阁下”等,也可加上职衔,学衔,军衔等,如“总统先生”、“总统阁下”,韩国丈夫介绍自己的妻子时会说“我夫人”或“我太太”。关系亲密的的朋友之间,往往在对方名字之后加上“兄弟”、“姐姐”、“妹妹”等称谓如“鸿哲兄弟”、“世宪兄弟”、“在赫兄弟”、“美延姐姐”、“美延妹妹 ”等。对男性也可称“君”,但往往同其姓名连称,如“郑溶君”、“尹鸿哲君”、“赵承远君”、“辛成列君”、“金相镇君”等。对不相识的男性年长者可以称“阿炯吉”(即“大叔”或“大伯”),对不相识的女性年长者可以称为“阿妈妮”(即“大婶”、“大娘”)。
韩国素以“礼仪之邦”着称,韩国人在交往中十分重视所应具备的礼仪修养,按照传统,韩国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一种维护自身利益的关系,而且涉及的范围很广泛,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应当建立在一种合作和互相支援的传统基础之上,因此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爱和责任感十分强烈,是无法割断的。家庭里的一家之长被视为权威所在,全家人都应该听从他的命令或遵照他的愿望行事。严格的命令必须服从,不得有违。儿辈或孙辈违抗长辈的愿望被韩国人视为不可想象的事情。
每年阴历初一这一天,一家人举行例行的祭祖活动之后,所有成员要按年龄顺序向祖父母、父母、兄长、亲戚等跪着行礼;年轻人甚至要到村里去向长者们行礼以表示应有的尊敬,尽管他们之间非亲非故。在家庭中,保持长幼尊卑的辈份之分,年轻的成员或者身份低的人不得在年长者或者身份高的人面前喝酒或吸烟,违背规矩者被视为缺乏教养的表现,尤其是在吸烟上可能招致严厉的谴责。子女外出,要向父母辞行;父母远行归来,子女要迎接行礼;遇有客人登门拜访,父母先向客人施礼,子女随后依龄随后依年龄大小向客人行鞠躬礼……
韩国人的亲戚之间和家庭成员之间相互间联系的纽带非常牢固,恪守将相互合作视为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卸的庄重责任,这种关系往往超过个人利益或对对方利益的企盼,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得到亲属的帮助。
兄弟之间结婚后再不像过去那样居住在一起,但相互间有条件者均住得很近,交往密切,特别每逢婚礼,长者60或70寿辰、孩子的生日、传统节日等这样的特殊日子,相互总要尽量相聚在一起,氏族成员之间建有共同的钱库和产业,每年要在一起聚会一次,趁此机会共同商议例如维修祖先坟墓、氏族财产管理等这样大家关心的事务。韩国人初次见面,同姓者之间首先总是打听对方与自己是否同一个氏族,如果是同一个氏族,还要查阅家谱,搞清对方与自己关系的亲近程度,若对方辈份较高,往往会经常去拜访并用敬语称呼以表示尊重。
在韩国传统的社会里,年长者因其知识经验而受到尊重,年轻者必须自觉地在行为上以此为准。在公共集会、社交场合和宴会酒店上,谁应当首先向谁表示敬意,谁应当坐在哪个位置上,谁应当首先落座,谁应当首先向谁敬酒,人人自幼都知道这些规矩,不会弄乱,否则就会被视为粗俗和缺少家庭教育。
日本人见面多以鞠躬为礼。一般人们相互之间是行3O度和45度的鞠躬礼,鞠躬弯腰的深浅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弯腰最低、也最有礼貌的鞠躬称为“最敬礼”。男性鞠躬时,两手自然下垂放在衣裤两侧;对对方表示恭敬时,多以左手搭在右手上,放在身前行鞠躬礼,女性尤其如此。
在国际交往中,日本人也习惯握手礼,尤其是年轻人或和欧美人接触较多的人,也开始有见面握手的习惯。
在日本,名片的使用相当广泛,特别是商人,初次见面时有互相交换名片的习惯。名片交换是以地位低或者年轻的一方先给对方,这种做法被认为是一种礼节。递交名片时,要将名片正对着对方。名片在日语中写为“名刺”,女性大多使用比男性名片要小的名片。
AA制日语叫做"割勘".一般情况下朋友们一起上餐馆,酒吧,如果事先没有说好谁请客,就都采用AA制的付钱方式,"割勘"意思是按人头数分摊计算,各自分担自己的费用,AA制源于欧美,它的好处是各付各的,自用自付,心安理得,免得欠下别人请客吃饭的人情债,不但上 餐馆是这样,就连乘公共汽车也是如此,各付各的车费,相互之间清清楚楚.
日本人比较喜欢送礼物!日本人在送礼时,多采取这样的作法:即送些对主人毫无用途的礼品,因为收礼的人可转送给别人,那个人还可以再转送给第三者。
日本人对装饰有狐狸、獾图案的东西甚为反感,因为狡猾狐狸是贪婪的象征。
到日本人家作客,携带的菊花只能有十五片花瓣,因为只有皇室帽徽上才有十六片瓣的菊花。
接送礼物要双手,不当面打开礼物,当接受礼物后,再一次见到送礼的人一定会提及礼物的事并表示感谢。
送的礼物忌送梳子,因为梳子的发音与死相近。
一般人不要送菊花,因为菊花一般是王室专用花卉 在日语中,"日本"意为"日出之国"。在日本这个总面积37.7748万平方公里的国度里,生息着1.23921亿的人民,其中大和族约占99%,其余为阿伊努人以及朝鲜人、华人等。通用语言是日本语
服饰礼仪
日本人无论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很注重自己的衣着。在正式场合,男子和大多数中青年妇女都着西服。男子穿西服通常都系领带。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装,其特点是一般由一块布料缝制而成。现在男子除一些特殊职业者外,在公共场所很少穿和服。日本妇女喜欢描眉,她们普遍爱画略有弯度的细眉,认为这种最具现代女性的气质。
仪态礼仪
日本人常常是满脸笑容,然而不仅高兴时微笑,在处于窘迫发怒时,也会发笑,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妇女在地板上就座时,总是坐在卷曲的腿上。不同的手势有不同的含义:大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圆,其余三个指头向上伸开,表示钱;伸出小指头,表示女人等。
相见礼仪
日本人的名字一般由四个字组成。前两个字是家族的名字,后两个字是自己的名字。一般情况下,日本人不喜欢作自我介绍。作为介绍人,通常要说出被介绍人与自己的关系,以及他的称谓和所在单位名称等。
餐饮礼仪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以大米为主食,他们爱吃鱼。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有的人不吃羊肉和鸭子。不论在家中或餐馆内,坐位都有等级,一般听从主人的安排即可。日本有一种富有参禅味道,用于陶冶情趣的民族习俗―――茶道。虽然不少现代日本青年对此已不感兴趣,但作为一种传统艺术仍受到社会的重视。
喜丧礼仪
在日本,人们仍为重视新生命的诞生。日本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婚礼前三天,新娘家里的人把新娘全部用品搬到新房;结婚那天,女理发师要替新娘打扮。现在,日本的婚礼形式多样,有在神社举办的,有在基督教堂举办的。
商务礼仪
到日本从事商务活动,宜选择在2-6月,9-11月,其它时间当地人多休假或忙于过节。日本人在商务活动中很注意名片的作用,他们认为名片表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因此总是随身携带。日本商人比较重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们在商务谈判中十分注意维护对方的面子,同时希望对方也这样做。赠送礼品时,当地人非常注重阶层或等级,因此不要给他们赠送太昂贵的礼品,以免他们为此而误认为你的身份比他们高
旅游礼仪
在日本,很多街道没有名字,迷了路可求助于警察,市区的公共汽车四通八达。 坐出租车费用很高。 在日本不很流行付小费,如果拿不准,就不要给小费。付小费应把钱放在信封里或用纸巾包裹着,日本人认为收现钞是一件很难堪的事。
主要禁忌
日本人不喜欢紫色,认为这是悲伤的色调;最忌讳绿色,认为是不祥之色。他们忌9、4等数字;他们还忌讳三人一起合影,认为中间的人被左右两人夹着,是不幸的预兆。日本人讨厌金银色的猫,认为看到这种猫的人要倒霉;他们也不喜欢狐狸。
韩国的禁忌
禁忌
政府规定,韩国公民对国旗、国歌、国花必须敬重。不但电台定时播出国歌,而且影剧院放映演出前也放国歌,观众须起立。外国人在上述场所如表现过分怠慢,会被认为是对韩国和韩族的不敬。
韩国人禁忌颇多。逢年过节相互见面时,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生气、吵架。农历正月头三天不能倒垃圾、扫地,更不能杀鸡宰猪。寒食节忌生火。生肖相克忌婚姻,婚期忌单日。渔民吃鱼不许翻面,因忌翻船。忌到别人家里剪指甲,否则两家死后结冤。吃饭时忌带帽子,否则终身受穷。 睡觉时忌枕书,否则读书无成。忌杀正月里生的狗,否则三年内必死无疑。
与年长者同坐时,坐姿要端正。由于韩国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时,宾主都应席地盘腿而坐。若是在长辈面前应跪坐在自己的脚底板上,无论是谁,绝对不能把双腿伸直或叉开,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或侮辱人。未征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级、长辈面前抽烟,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饭时不要随便发出声响,更不许交谈。进入家庭住宅或韩式饭店应脱鞋。在大街上吃东西、在人面前擤鼻涕,都被认为是粗鲁的。
在韩国人面前,切勿提"朝鲜"二字,也不要把"汉城"说成"京城"。照相在韩国受到严格限制,军事设施、机场、水库、地铁、国立博物馆以及娱乐场所都是禁照对象,在空中和高层建筑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⑺ 日本、韩国的文明礼仪有哪些
见面礼
.日本:1.人见面多以鞠躬为礼。一般人们相互之间是行30度和45度的鞠躬礼,鞠躬弯腰的深浅不同,表示的含义也不同,弯腰最低、也最有礼貌的鞠躬称为“最敬礼”。男性鞠躬时,两手自然下垂放在衣裤两侧;对对方表示恭敬时,多以左手搭在右手上,放在身前行鞠躬礼,女性尤其如此。
2.在国际交往中,日本人也习惯握手礼,尤其是年轻人或和欧美人接触较多的人,也开始有见面握手的习惯。
3.在日本,名片的使用相当广泛,特别是商人,初次见面时有互相交换名片的习惯。名片交换是以地位低或者年轻的一方先给对方,这种做法被认为是一种礼节。递交名片时,要将名片正对着对方。名片在日语中写为“名刺”,女性大多使用比男性名片要小的名片。
4.AA制日语叫做"割勘".一般情况下朋友们一起上餐馆,酒吧,如果事先没有说好谁请客,就都采用AA制的付钱方式,"割勘"意思是按人头数分摊计算,各自分担自己的费用,AA制源于欧美,它的好处是各付各的,自用自付,心安理得,免得欠下别人请客吃饭的人情债,不但上餐馆是这样,就连乘公共汽车也是如此,各付各的车费,相互之间清清楚楚.
5.日本人比较喜欢送礼物!日本人在送礼时,多采取这样的作法:即送些对主人毫无用途的礼品,因为收礼的人可转送给别人,那个人还可以再转送给第三者。
人对装饰有狐狸、獾图案的东西甚为反感,因为狡猾狐狸是贪婪的象征。
本人家作客,携带的菊花只能有十五片花瓣,因为只有皇室帽徽上才有十六片瓣的菊花。
礼物要双手,不当面打开礼物,当接受礼物后,再一次见到送礼的人一定会提及礼物的事并表示感谢。
送的礼物忌送梳子,因为梳子的发音与死相近。
人不要送菊花,因为菊花一般是王室专用花卉 在日语中,"日本"意为"日出之国"。
服饰礼仪
日本人无论在正式场合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很注重自己的衣着。在正式场合,男子和大多数中青年妇女都着西服。男子穿西服通常都系领带。和服是日本的传统服装,其特点是一般由一块布料缝制而成。现在男子除一些特殊职业者外,在公共场所很少穿和服。日本妇女喜欢描眉,她们普遍爱画略有弯度的细眉,认为这种最具现代女性的气质。
仪态礼仪
日本人常常是满脸笑容,然而不仅高兴时微笑,在处于窘迫发怒时,也会发笑,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妇女在地板上就座时,总是坐在卷曲的腿上。不同的手势有不同的含义:大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圆,其余三个指头向上伸开,表示钱;伸出小指头,表示女人等。
相见礼仪
日本人的名字一般由四个字组成。前两个字是家族的名字,后两个字是自己的名字。一般情况下,日本人不喜欢作自我介绍。作为介绍人,通常要说出被介绍人与自己的关系,以及他的称谓和所在单位名称等。
餐饮礼仪
日本人自古以来就以大米为主食,他们爱吃鱼。一般不吃肥肉和猪内脏,有的人不吃羊肉和鸭子。不论在家中或餐馆内,坐位都有等级,一般听从主人的安排即可。日本有一种富有参禅味道,用于陶冶情趣的民族习俗―――茶道。虽然不少现代日本青年对此已不感兴趣,但作为一种传统艺术仍受到社会的重视。
喜丧礼仪
在日本,人们仍为重视新生命的诞生。日本传统的婚礼仪式是:婚礼前三天,新娘家里的人把新娘全部用品搬到新房;结婚那天,女理发师要替新娘打扮。现在,日本的婚礼形式多样,有在神社举办的,有在基督教堂举办的。
商务礼仪
到日本从事商务活动,宜选择在2-6月,9-11月,其它时间当地人多休假或忙于过节。日本人在商务活动中很注意名片的作用,他们认为名片表明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因此总是随身携带。日本商人比较重视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他们在商务谈判中十分注意维护对方的面子,同时希望对方也这样做。赠送礼品时,当地人非常注重阶层或等级,因此不要给他们赠送太昂贵的礼品,以免他们为此而误认为你的身份比他们高。
旅游礼仪
在日本,很多街道没有名字,迷了路可求助于警察,市区的公共汽车四通八达。 坐出租车费用很高。 在日本不很流行付小费,如果拿不准,就不要给小费。付小费应把钱放在信封里或用纸巾包裹着,日本人认为收现钞是一件很难堪的事。
主要禁忌
人不喜欢紫色,认为这是悲伤的色调;最忌讳绿色,认为是不祥之色。他们忌9、4等数字;他们还忌讳三人一起合影,认为中间的人被左右两人夹着,是不幸的预兆。日本人讨厌金银色的猫,认为看到这种猫的人要倒霉;他们也不喜欢狐狸。不喜欢荷花,他们把荷花看做妖花。
韩国:1.韩国人见面时常常以鞠躬向多方表示尊敬和问候。鞠躬的幅度越大,时间越长越表示尊重。
通常情况下,鞠躬要达到30度左右,并停顿2-3秒。如果鞠躬人戴着帽子,需要在行礼前脱帽。女性若穿着低胸衣服,则可以手掩领再低头行礼。但如果是好朋友见面,通常不需要行鞠躬礼,而只需互相挥手示意就可以了。
在过去,人们并不习惯通过握手来互相问候,但现在,握手已经逐渐成为人们见面寒暄的一种习以为常的礼仪了。
在与长辈见面握手时,礼貌的做法是,由长辈先伸手,在和异性握手时,通常应由女生先主动伸手发出邀请。但即使现在,异性之间的握手仍不是很多见。
在农历新年,按照风俗习惯,孩子们需要给父母和家里的其他长辈行大礼。
在祭祀祖先的仪式上,也需要行这种礼。在韩国语中把这种利益称作“大鞠躬”,也就是向对方致以最高的敬意,也是韩国人向对方表达敬意的最隆重的礼节。
餐桌礼
日本:
用餐前
いただきます(i ta da ki ma su)
。(我开吃了。)
用餐期间
日本人的一餐饭食包括一碗饭、一碗味噌汤、两道或三道菜肴,配菜越多,那顿
饭便越够体面。
用餐的正确次序是先喝小口热汤,
后吃那道菜也可,
但不要只集
中吃光同一道菜肴,
应顺序循环吃每道菜肴,
使各份比例均等,
才可同一时间吃
光所有菜肴。
もうすこし
いかがですか。
再吃点吧。
おなかがいつ(o na ka ga i tus)
ぱいです。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ha i de su,a li na do gu za i ma su)
我已经吃饱了,谢谢。
用餐方式
日本人的用餐礼仪似乎严厉,
但日本人容许狼吞虎咽式吃法,
这吃法甚至令其他
国家的人感到惊讶。
例如吃寿司,
日本人习惯赤手拿着寿司浸一浸豉油,
然后直
接放入口中,
他们不会用筷子吃寿司;
又例如吃面,
日本人直接从汤碗把面吸啜
入口,
且必会发出响声,
依据日本人的习俗文化,
吃面时发出响声是表示面食很
美味,亦是对厨师表示赞赏的方式。
祝酒
一顿正统的日式饭食通常备有日本米酒,
日本人喜欢在用餐时喝米酒,
他们通常
会在互相祝酒后才开始用餐,
即使客人不想喝,
款客者都希望客人会假装喝一小
口。
日本茶
日本人深爱茗茶,
在同一餐的不同时间会端上不同种类的茶。
一般来说,
用餐之
前会端上绿茶,用餐期间及用餐之后会端上煎茶。
用餐后
ごちそうさまでした。(go chi so sa ma de shi ta)
我吃好了。
韩国餐桌礼仪
与长辈一起用餐时﹐长辈先动筷子后晚辈才能动筷。
-
勿把汤匙和筷子同时抓在手里﹐使用筷子时把匙放在桌子上。
-
不要把匙和筷子搭放在碗上﹐不要端着饭碗和汤碗吃饭。
-
用汤匙先喝汤或泡菜汤之后﹐再吃别的食物。饭和泡菜汤﹐酱汤及汤类用汤匙
吃﹐其它菜用筷子夹。
-
用餐时不要出声音﹐也不要让匙和筷碰到碗而发出声音。
-
不要用匙和筷翻腾饭菜﹐不要挑出自己不吃的食物和佐料。
-
用餐时﹐不要让食物粘在匙和筷上﹐吃完以后﹐饭碗用锅巴水弄干净。
-
共享的食物要夹到各自的碟子上以后吃﹐醋酱和辣酱也最好拨到碟子上蘸着
吃。
用餐时﹐不能咽的骨头或鱼刺﹐避开旁人悄悄地包在纸上扔掉﹐不要扔在桌
子上或地上。
-
用餐咳嗽或打喷嚏时﹐把脸移开后用手或手绢捂着嘴﹐以免失礼。
-
用餐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与别人统一步调。与长辈一起用餐时﹐等长辈放
下汤匙和筷子以后再放下。
-
用餐后﹐汤匙和筷子放在最初位置上﹐使用过的餐巾迭起来放在桌子上。
-
使用牙签时用一只手遮着使用﹐使用完之后﹐在别人看到之前扔掉。
招待外宾韩国饮食时
招待外宾时﹐要特别注意摆席﹐不得让外宾感到不便或别扭﹐最好能让外
宾带着兴致接受招待。
首先﹐要决定餐桌的形状。
传统的餐桌为四方桌或圆桌。
按用餐人数摆为独桌﹑
共餐桌﹑
3
人餐桌﹑
4
人餐桌﹐超过
4
人时﹐摆为圆桌
或四方形大餐桌。
按韩国的传统﹐应该把食物和匙﹑筷摆在桌子上招待客人﹐但超过
4
人时
﹐对外宾来讲站着吃要比坐着吃更加方便。
除了桌布﹑桌垫﹑匙筷托子﹑汤匙
和筷子﹑餐叉﹑餐刀﹑餐巾﹑水杯﹑酒杯之外﹐服务时使用的剪刀或擦桌子的
抹布清洁与否﹐将对影响到外宾下次还会不会再用我们的饭菜。
桌布和桌垫
传统的饭桌不需要桌布﹐桌子的原样会显得更加雅致﹐干净。
但在饭店使用
桌布或单人桌垫看起来会更加美观且卫生。
桌布虽然以白色为原则﹐但饭馆也
可在上面铺上彩色正方形桌布﹐以营造气氛﹐也较容易清洗。
桌布下垂
750px
左右﹐不抵膝盖时最恰当﹐但坐在坐垫上的时候﹐还要稍
短一些。
如果桌布不能盖住整个桌面时﹐不要将食物﹐匙和筷原原本本放在桌
面上﹐最好要使用桌垫﹐至少使用用纸做的桌垫。
这时即使不使用匙筷托儿﹐也能使人以愉快的心情用餐。
一般桌布的大小
要能放下前碟﹑匙和筷﹑餐刀﹑水杯等餐具。
大体上﹐以
30×
1125px
的四方形
或椭圆形桌布﹐印上漂亮的条纹﹐饭店名称和菜单等来使用。
或者就直接使用
白纸。纸制的桌垫是一次性。
匙筷托子
匙筷托子的材料有瓷器﹑木头﹑银等多种﹐但最好是用物美价廉﹐方便使
用的简单式样。
使用桌布时﹐或在大方卓上使用匙筷托子会显得更加高雅。
匙筷以及餐叉
中国﹐日本及东南亚人会使用筷子﹐因此﹐可以在桌上放匙和筷子。
但对
不能熟练使用筷子的外国人﹐把餐刀和餐叉与匙筷子一起摆在桌上更恰当。
放
餐刀的时候﹐把餐刀放在匙和筷的左边﹐并将餐叉放在左手易拿到的左边﹐这
样会使人感到更加亲切。
餐巾
餐巾种类和大小式样繁多。最好是用与桌布相似的布做成的
50
~
1500px
长
方形或正方形餐巾。
但在一般饭店不能每次使用这种餐巾时﹐可使用餐巾纸。
餐巾纸最小标准为
750px
正方形﹐更小的餐巾纸用于茶席
水杯和酒杯
瓷器制成的水杯使用起来较方便。
一般用餐之前准备凉水是迎接客人的一种
礼仪﹐但中国﹑新加坡以及东南亚人一年四季喝热水﹐所以最好也要准备热水。
在正餐席或酒席上﹐应准备玻璃杯或水晶杯。
用正宗清酒或传统民俗酒招待外宾
时﹐应准备瓷器酒杯。
食物剪刀和餐桌抹布
餐桌抹布要白净﹐
整洁。擦桌子的抹布若不干净﹐食物再好吃﹐也会影响
食欲。
常在冷面店或排骨店看到﹐剪面和肉的剪刀太尖﹐使人感到恐怖。
外宾
到我国印象最坏的就是在饭店使用的剪刀样子和卫生问题﹐希望今后有所改正。
剪刀的尖最好是不尖而圆﹐并用不锈钢材料。
⑻ 韩国的礼仪风俗都有哪些
韩国饮食风格介于中国和日本之间,多数人用餐使用筷子。莱料以高蛋白食物为主,辅以蔬菜。喜食汤和饭(牛肉汤、排骨汤等和在饭中)、火锅、汤面、冷面、生鱼片、生牛肉、什锦饭等。也喜欢热辣口味。在宴会上,韩国人习惯互相斟酒,喝交杯酒;受人劝酒时不可拒饮;不胜酒力时杯中应留点酒;对于醉酒者,他们多持宽容的态度。受人敬菜时要礼貌地推让两次,第三次才欣然接受。饭后被人邀歌时不可拒唱。
韩国的民族服装是:男子穿袄、坎肩、裤、长袍,上下一色,且多用白色;女子穿袄、裙、长袍,裙子长而肥大,丰满流畅。现代男女也常穿西式服装,讲究服饰。进屋脱鞋是他们的传统习惯。他们也用炕,炕内用热水管取暖。
韩国人注重礼仪。见面必互致问候,男子见面微鞠躬,互握右手或双手,分手也鞠躬。男子不得主动与女子握手。初次见面,交换名片。韩国人多以软饮料待客,客人必须接受主人提供的茶点。韩国人在一起聊天,都不谈本国政治、经济、妻室等话题,但喜欢询问个人情况。他们自尊心极强,不容公开被人批评或异议。在社交场合,男女必须分开。在公开场合,得让男土先行,各种会议发言者致辞都把“先生们”放在“女士们”之前。尊敬师长,使用敬语,不得当长者面抽烟、戴眼镜。上门造访习惯带上小礼品,但不送外国烟;接物时必须用双手,不能把礼品当场打开。在任何场合的坐姿都不能叉腿。
韩国节庆较多。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的节日活动类似我国春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传统饮食是种果(栗子、核桃、松子等)、药膳、五谷饭、陈茶饭等。农历4月8日为佛诞节及颂扬女性的春香节。农历5月5日为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以食青篙糕,挂菖蒲来过节。农历8月15为中秋节,农历9月9日为重阳节。清明扫墓,冬至吃冬至粥(掺高梁面团子的小豆粥)。除上述传统节日外,韩国人还重视圣诞节、儿童节(5月5日)、恩山别神节(3月28日至4月1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有射箭、摔跤、拔河、秋千、跳板、风筝、围棋、象棋等。
韩国人喜欢单数,忌讳双数。忌用“四”(韩语音同“死”)。忌用一个手指指人。站立交谈时不能背手。女子发笑时必须掩嘴。
韩国人见面时的传统礼节是鞠躬。晚辈、下级走路时遇到长辈或上级,应鞠躬、问候,站在一旁,让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间见面打招呼互相鞠躬并握手,握手时或用双手,或用左手,并只限于点一次头。女人一般不与人握手。
在韩国,如有人邀请你到家里吃饭或赴宴,你应带小礼品,最好挑选包装好的食品。席间敬酒时,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祝辞,最后再倒酒,且要一连三杯。敬酒人应把自己的酒杯举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对方的杯身。敬完酒后再鞠个躬才能离开。做客时,主人不会让你参观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处逛。
韩国人用双手接礼物,但不会当着客人的面打开。不宜送香烟给韩国友人。酒是送韩国男人最好的礼品,但不能送酒给妇女,除非你说清楚这酒是送给她丈夫的。
韩国政府规定,韩国公民对国旗、国歌、国花必须敬重。不但电台定时播出国歌,而且影剧院放映演出前也放国歌,观众须起立。外国人在上述场所如表现过分怠慢,会被认为是对韩国和韩族的不敬。
与年长者同坐时,坐姿要端正。由于韩国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时,宾主都应席地盘腿而坐。若是在长辈面前应跪坐在自己的脚板底上,无论是谁,绝对不能把双腿伸直或叉开,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貌或侮辱人。未征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级、长辈面前抽烟,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饭时不要随便发出声响,更不许交谈。进入家庭住宅或韩式饭店应脱鞋。在大街上吃东西、在人面前擤鼻涕,都被认为是粗鲁的。
在韩国人面前,切勿提“朝鲜”两字,也不要把“汉城”说成“京城”。照相在韩国受到严格限制,军事设施、机场、水库、地铁、国立博物馆以及娱乐场所都是禁照对象,在空中和高层建筑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饮食
韩国餐葱蒜、生姜、辣椒很多,若难适应,可自己带一些可口的小食品(如榨菜等)。在济州岛一定要吃生猛海鲜,因为那儿的海产品绝无污染。
◆打电话
宾馆会增加服务费,所以最好不要在房间里打电话,最经济的方法是买一张电话卡(随处有售)到卡式电话机打。
韩国是世界上最早推广CDMA移动技术的国家,国内的CDMA133的手机开通了国际漫游和国际长途后,可以直接在韩国使用。如果是GSM制式的手机,则无法在韩国使用,可事先到中国移动的营业点租借韩国手机带去使用。韩国国内接听电话免费。
◆购物
汉城有一个繁华地下商业网。很多地铁入口和地下过道,都通向这种令人惊奇的能买到廉价物品的地下商业网道。不过,在汉城的商业区中,外国人光顾最多的要算与美军主要驻地邻近的梨泰院了。在仁寺洞,也称为玛丽小巷,聚集了许多古玩和艺术品商店。南大门和东大门是韩国最大的综合批发市场,市场内有数千家店铺和货摊,以日用商品品种繁多和价格便宜闻名。每日夜半时分到凌晨4时,来自全国各地的零售商来此进货,这里便呈现一片繁忙的批发夜市的景象。汉城还有大量各种专业市场,其中包括专卖补品和东药(韩药)的京东市场,以及亚洲最大的电子市场龙山电子市场。韩国大多数露天市场于星期日关闭,但其他大型让利商店和百货公司都在周日营业。
⑼ 日本 韩国等国家的礼仪
在韩国,长辈对晚辈可以称呼对方的名字,可不带其姓,在社会交往活动中,相互间可称对方为“先生”、“夫人”、“太太”、“女士”、“小姐”等;对有身份的人可称对方为“先生”、“阁下”等,也可加上职衔,学衔,军衔等,如“总统先生”、“总统阁下”,韩国丈夫介绍自己的妻子时会说“我夫人”或“我太太”。关系亲密的的朋友之间,往往在对方名字之后加上“兄弟”、“姐姐”、“妹妹”等称谓如“鸿哲兄弟”、“世宪兄弟”、“在赫兄弟”、“美延姐姐”、“美延妹妹 ”等。对男性也可称“君”,但往往同其姓名连称,如“郑溶君”、“尹鸿哲君”、“赵承远君”、“辛成列君”、“金相镇君”等。对不相识的男性年长者可以称“아저씨(a ze xi)”(即“大叔”或“大伯”),对不相识的女性年长者可以称为“아줌마(a zu ma)”(即“大婶”、“大娘”)。
⑽ 日本韩国的餐桌礼仪
●与长辈一起用餐时,长辈动筷后晚辈才能动筷。●勿把汤匙和筷子同时抓在手里;不要把匙和筷子搭放在碗上;不要端着碗吃饭喝汤(这点与我国传统正好相反)。●先喝汤再吃别的食物;用餐时不要出声也不要让匙和筷碰到碗而发出声音。●共享的食物要夹到各自的碟子上以后吃,醋酱和辣酱也最好拨到碟子上蘸着吃。●用餐时咽到骨头或鱼刺时要避开旁人悄悄地包在纸上再扔掉,不要直接扔在桌子上或地上。●用餐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与别人统一步调。与长辈一起用餐时,等长辈放下汤匙和筷子以后再放下。●用餐后,汤匙和筷子放在最初位置上,使用过的餐巾迭起来放在桌子上。 简单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