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国对韩国的贸易是逆差还是顺差对中国有利还是不利和日本又是怎样的贸易平衡
其实你没有明白一个道理,不论是贸易顺差还是贸易逆差都是不好的,经济稳定发展追求的是贸易平衡。我们国家基本上都是顺差,虽然赚到了大量的外汇,但是我国的资源也被国外占用,而且容易造成贸易摩擦,贸易逆差虽然是进口比出口多,资金流失,但是毕竟进口了许多产品与资源,有利于刺激国内消费。
至于对日韩是逆差,对欧美是顺差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对日韩逆差说明我们的进口比出口的多,原因是因为我国从日韩大量进口我国所需的各种资源,导致了逆差;而对欧美顺差说明我们的出口比进口多,原因是欧美从我国进口了大量的生活生产的产品品,因此导致顺差的。
② 韩国人如何看待中国大陆与台湾的问题谢谢
亚洲四小龙,中国囊括其二,即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早已经顺利回归。中国台湾也将因ECFA,与中国大陆走的越来越近。ECFA一旦正式实施,台湾产品进入大陆,将享受零关税待遇,这意味着台湾商品在大陆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将大大降低,无疑大大提升了台湾商品在大陆市场上的竞争力。
客观而言,两岸签署ECFA,最大最直接的获益者是台湾本土制造商和农民,这是让台湾绿营政客胆战心惊的要害原因。因为过去希望与大陆保持良好关系的,多是台商及其在台亲属,ECFA一旦让台湾本土厂商和农民享受到大陆市场的蜜糖,会大大改变台湾本土社会对大陆的印象。
没有想到的是,韩国人竟然对两岸签署ECFA反映强烈,甚至有韩国舆论认为,两岸签署ECFA,将对韩国构成危机。
韩国人为何如此焦虑呢?
原来,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发展这么多年,与中国台湾地区仍然属于同一个位面的竞争地位,即台湾地区仍然是韩国最直接的竞争对手,韩国与台湾地区这两个亚洲小龙仍然需要在包括大陆在内的全球市场上厮杀血拼。
据媒体报道:
“根据韩国贸易协会和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的分析,韩国和台湾对中国出口的20大产品中,液晶显示器件、石化产品、半导体器件、办公设备等14种产品呈现重复,规模约占韩国对中国大陆出口总额的60%。而且,如果把比较范围扩大到50个产品,重复的产品会增加到33个。”
韩国这么多的对华出口产品,与台湾制造商品直接竞争,现在,在两岸签署ECFA的情况下,台湾商品享受零关税,等于台湾商品的大陆市场售价将大大降低,韩国同类商品如果不降价,销量定会大大萎缩。
于是,两岸签署ECFA给韩国造成了一种紧迫感,即要加快与中国大陆谈判进程,尽早与中国大陆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并加强与台湾企业合作关系。如果能够把握并充分利用韩国的这种焦虑心态,大陆与韩国进行自贸谈判的筹码会大大增加吧。
其实,对两岸签署ECFA,与韩国一样同样觊觎大陆市场的国家,应该与韩国心态差不多。
原来,中国大陆与这些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协定方面的谈判,总感觉像是求这些国家一样,现在两岸一签署ECFA,台湾地区制造的商品优先享受进入大陆市场上的零关税,对大陆与这些国家类似的谈判会起到推动作用。
正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海峡两岸真是和则两利啊!
不知关于经济方面的回答你是否满意!
③ 中国和韩国经济贸易上有什么问题
韩中两国的经济合作是从贸易方面开始的。通过资本的贸易,我觉得韩国是有对华进行投资任务的。综合性的合作形式是有必要的,韩中关系过去18年来,因为中国和韩国是不同的社会形态,所以没法谈社会分工的问题。但是在亚洲国家,在东亚国家,中国和韩国如果不参加亚洲分工的话,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原来是垂直性的合作,现在应该发展成横向的合作。我们同等的对待,像高附加值的产业、技术性产业,还有像资本的合作,通过这样的关系实现产业的分布,通过共同的研究来实现分工。这种环境下,韩国和中国过去依靠了美国和日本的市场,但是将来由于地区贸易的扩大,我们应该改善一下我们的战略。21世纪,从地理的角度来讲,我们也应该重视中国和韩国、美国和日本的市场,共同创造新的经济模式的框架,这是非常重要的。
中韩两国经贸合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现在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在中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中,韩资位居第三,比重由1992年的1.1%上升到目前的10%。一些韩国大企业在中国市场表现突出,例如三星集团去年在中国的销售额达240亿美元,占其海外营业额的22%,LG在中国的销售额也达100亿美元。
中韩双方应该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妥善解决。比如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经过27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建立和完善了市场经济的体系,不然中国的市场也不可能成为世界所有跨国公司所瞩目的大市场。据中方保守的统计,在中韩双边贸易中,中方贸易逆差累计已达到1500亿美元,特别近年来,中方贸易逆差在不断扩大,差不多每年要增长100亿美元以上。韩国已经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这表明在世界范围内,韩国是最成功的以中国为市场来拓展本国经济的国家。中方愿与韩方加强协调与配合,深化双边经贸合作,推动东亚地区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局面。中韩合作,还会具有很多新的特点和机会,还会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④ 中国与韩国的经济关系
1945年韩国独立后,并没有迅速的走上经济建设的道路,就像中国一样,很多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函待解决.与中国相似的是,他们也进行了土地改革,实现了相对的均匀分配.但是很快朝鲜战争爆发了.战争是经济的双刃剑,对于朝鲜来说,还是刺痛得更深.战后的韩国一片废墟,教授说韩国的首都首尔是韩国人民在一片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战后重建持续了五年时间,也学向中国人民一样,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吧?
然后是1960年的学生运动,使韩国政局动荡,也正是这个时候,备受韩国人尊敬的朴正熙总统登上了历史舞台,军人出身的朴正熙.宣布了两大誓言:一是发展经济,二就是“扫除国家的腐败与社会邪恶,重振颓废的国民道德与民族正气。” 于是像中国一样,韩国的经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内走上了正轨,进入了朴正熙领导下的军事化高速发展时期.
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时期,朴正熙被暗杀,其实这也是在所难免,这位总统应该说是一个铁腕人物,在他统治事情恨过根本就没有民主与自由,当然也正是因为他的铁腕政策才保持了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想象他长达18年的政治经济统治,自然会树敌无数.就这样这位韩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猝然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但是他对发展经济的决心还是被后面的统治者所继承,第五个五年计划后就是着名的三低时代:油价低,国际利率低,美金兑换率低.在这里不得不说韩国一直是在和日本战争,在经济上的战争,三低时期正式韩国商品侵占日本商品所占领国际市场时期,尽管质量上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低廉的价格使得人们更倾向于购买韩国商品,韩国的主要经济政策也正是以出口贸易为主.于是韩国的经济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1988年的韩国釜山奥运会,让韩国冲出亚洲走向了世界,韩国的开放性与国际性在这一年得到很大的发展.
中国同韩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若干梯度差和时间差。在经济近代化、工业化起步上,中国比韩要晚几十年左右;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转移上,中国比韩滞后几年左右;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上,中国70%以上靠资金和劳力投入,而韩50%以上靠科技进步;在研究开发的主体力量上,中国集中于科研所和大学,而日韩则侧重于生产企业;在教育发展上,中国比韩落后十几年。从经济总体水平看,在宏观经济方面中国比韩落后几年,在工业方面落后10年左右。
中韩经济关系获得迅速发展,两国在双边贸易、私人投资、产业合作等领域均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中韩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是诸多有利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政治上:东北亚局势的缓和为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与韩国北方外交政策的提出和实施为中韩经济关系的启动提供了最基本的前提;中韩建交以及建交后两国高层领导人对中韩经济关系的高度重视为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经济上:世界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中韩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为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外在机遇和内在动力;中韩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促进了两国经济关系的发展;中韩经济的迅速发展为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动力;中韩经济关系已有的成就为进一步扩大中韩经济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中韩经济较强的互补性是中韩经济关系迅速发展最重要的原因。历史、地理、文化上:中韩具有地理上的临近性、文化上的同质性和历史上的渊源性的特点,这也有利于中韩经济关系的发展。 但是,在发展中韩经济关系的过程中,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政治上:东北亚地区存在安全隐患,这对中韩经济关系发展所需要的良好的外部环境的形成和
⑤ 韩国经济对中国到底有多依赖
据韩国贸易协会发布的数据,2016年,韩国对华出口额、进口额比1992年建交时分别增长47倍、23倍。
自韩国决定部署“萨德”以来,在明洞的中国顾客人数大为减少。有媒体预计,今年赴韩中国游客有可能减少一半以上,甚至六七成。其中,免税店营业额受到的影响首当其冲。
明洞商户称,现在来明洞的人少了很多,基本上都是日本或东南亚的,很多商户都受到了影响。
⑥ 美国组建最强芯片联盟,围堵中国,韩国为何不想掺和
韩国不想掺合是因为他们在中国有很大的投资,每年都会赚取巨大利润,加入芯片联盟最多起到讨好的作用。美国组建了最强芯片联盟,打算将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组成四角团体,这其中的深意自然不言而喻。一方面能够强化自己的芯片主导地位,另外一方面也能够起到围堵中国的作用。不过四角之一的韩国似乎并不想参与,即便是面对美国的咄咄紧逼,也依然举棋不定。
最后,加入四方组织对于韩国来说就是一道送命题,毕竟他的命脉掌握在”金主爸爸“的手上,而这边也不敢轻易得罪。之所以一直举棋不定,无非就是想要再看一看形势如何发展。不过美国的这个做法对我国的威胁究竟如何,还要静观其变。
⑦ 韩国人怎样看待中国
一类是来过中国的;一类是未曾到过中国的。为什么会这么分呢?因为这中间有很大的差别。整体来说,来过中国的韩国人,80%是夸中国好的。尤其到过北京、上海等地方之后,他们终于了解了中国的发展是多么迅速,所以也不大敢编瞎话说中国不好。但绝大部分韩国人是没有来过中国的,中国对于他们来说还是很神秘,他们对中国的了解也只停留于电视、报纸的媒体报道。但是很遗憾,韩国的电视、报纸媒体,是不大会说中国好话的。很多报道中国的新闻,都关注于贫困边远山区。而且基本上只要中国有负面新闻,一定会出现在韩国的各大媒体上。本人经历过最夸张的一次是,前一阵哈尔滨因供水问题,停水四天。这则我认为不是什么重要事情的新闻,竟然上了韩国的电视新闻。但是回头想想,我们的新闻似乎也总报国外的战争啊,灾难啊,也就释然了。不过,这的确还是影响到很多韩国人看待中国的态度。
因为长期以来都没有对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发展变化作详细的报道,韩国人大都不知道中国人到底是怎么生活的。有的韩国人甚至很白目地问:中国有电视么?中国有苹果么?跟美国有点相似的是,韩国老百姓们越来越不关心韩国以外的事情,他们总是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之中,对于邻国,尤其是中国的变化,几乎不大关心。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我保护欲,使得他们看不上任何地方和任何东西,哪儿都没韩国好。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是,韩国人的这些自大并不是只针对于中国,对很多他们觉得不如自己的国家,他们的态度都这样。遇到这种人的时候,我常常就是笑笑,笑他们的无知。像我同学在韩国就遇到一个韩国人,他的无知,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那个韩国人去过中国,说中国很多大楼里的电梯,需要专人去管理的,因为中国人都不会按电梯。我同学听了,差点没气晕过去。
韩国的平均收入要比我们高很多,所以韩国人到中国后,就感觉到了物价的便宜,这也是他们爱装大爷,职高气昂的原因。他们面对中国人也有那么点施舍跟怜悯的态度,虽然是对你好,但有那么点变味。不过我的韩国教授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很感动。他当着我的面跟所有的韩国人说:韩国的人口只有4000多万,但在中国,比韩国人有钱的人远不止4000万,所以千万不要以为中国都是穷人。有钱的中国人,你们都还没见识到呢。但是可惜的是,能像我教授这么思考问题的韩国人太少了。
另外一点我开篇就提到了,韩国人大部分都非常直接,说话跟待人接物都是这样。所以他们常常就直接问台湾问题啊,历史问题啊,从来不避讳。那么韩国人最关注中国的什么问题呢?
治安
韩国的治安是比较好的,这点我很羡慕。所以韩国媒体很爱在中国的治安差问题上大做文章。都会一再地提醒来中国的韩国游客,一定要防小偷,防抢劫。曾和去过中国的一个韩国女生聊过这个问题。她说在中国xx城市读书的时候,她的宿舍附近八个月内死了好几个人。每次说到这个问题,我都哑口无言。因为中国那么大,管理起来的难度,他们是想象不到和无法理解的。
中国到底穷不穷?
去过韩国的人会很纳闷,为什么中国跟电视上看到的不一样。有些韩国人甚至认为中国只有北京、上海这些地方才比较繁华,其他地方依然是象某些导演拍的那样,黄土连天。有些韩国人甚至问:你在中国上学,每天要爬山么?韩国土地小,贫富差距也小。所以他们无法理解中国那么大的土地上,贫富差距是很大的。但是一旦他们去过除北京上海以外城市之后,他们就知道中国老百姓真正的生活水准了。象我同学曾带他的教授去沈阳,他教授惊讶不已,原来沈阳那么大、那么繁华。因为在韩国,大城市真的不多。
中国到底有多大?
韩国人的地理知识是差到一个境界的。他们很多人都还不知道,中国到底有多大。所以当我告诉他们,在中国有的学生上大学后,要坐2天的火车才能回家。他们都吓得要命。要知道,在韩国,从南到北,也不过5个小时。
中国的空气
韩国的空气质量很好。所以一有风沙,韩国人就埋怨说是中国那边刮过来的,开始听来很气,但后来发现这也不能完全怪韩国人,他们的媒体就是这么报导的。比如寒流啊,在他们的嘴里,都是从中国方向来的。所以很多韩国人觉得中国空气脏,城市也脏。但就像有位博友留言说的那样,要感谢中国治理黄沙问题啊,不然韩国也要变成沙漠了。
中国人的生活到底怎么样?
韩国土地小,基本上种植的经济作物很少,所以他们的蔬菜种类,水果种类都少得可怜。桔子永远都是那么一种,桃子也是,苹果也是。你几乎看不到各式各样的水果。但韩国人还自认为很不错了。但来过中国以后,他们就傻眼了,中国超市里的水果种类,可是应有尽有。猪肉,牛肉便宜到不行,所以他们对于中国的生活到底怎么样,还是很糊涂。
历史问题
这个问题在我来韩国这几年期间内,只有两个韩国人问过我。他们都在不断地鼓吹韩国的那点历史,然后说中国人擅自把属于他们的历史给改了。遇到这种事,我向来不爱争辩,让他们自己意淫去吧。对于几乎没什么可值得称道的历史的韩国人而言,也就只剩来意淫一下中国的历史了,不然韩国的那些历史学家要靠什么吃饭?
西藏、新疆
如果去过中国的西藏、新疆,韩国人都觉得是非常荣耀的事。对于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来说,民族的多元化是他们非常感兴趣的。尤其对于西藏和新疆的未知与神秘。让很多韩国人都希望去那里看看。
随着在中国的投资的韩国企业越来越多,再加上中国旅游业的越来越繁荣,来过中国的韩国人越来越多,对于中国的了解也越来越正面了。这些人对中国的印象是发展太快了。很多韩国人都跟我说,中国将来一定是很强大和很了不起的国家。在韩国,很多很多的汉语学馆,是紧随英语之后的第二大外语。越来越多的韩国人开始加入到学习汉语的行列中来。
⑧ 经济危机影响下韩国对中国的需求
韩国是一个人口相对就多,领土较小,国内市场狭小,自然资源缺乏的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外向型国家.在经济危机之下,它的国情决定了光靠韩国要战胜危机是相当困难的,所以,韩国首先希望中国能降低关税,并且保持中国国内的消费,特别是对电子产品和汽车等的消费的上升.其次,韩国希望中国政府能大量采购韩国货,再次,韩国希望中国到其旅游的人总量有大幅度上升,这样有利于带动韩国第3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总量.至于人力资源,当然希望高素质且相对低廉的人才进入韩国,这样有利于韩国产品的更新换代,也不会对韩国人就业造成太大的影响.最后,韩国希望中国的蔬菜和煤炭等降价.希望满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