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韩国资讯 > 韩国国民化后是什么样的

韩国国民化后是什么样的

发布时间:2022-07-30 05:54:28

① 有知道关于韩国产业化和民族化的原因和特征的么!

韩国的实践:产业化与民主化幷驾齐驱

回顾韩国过去60年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确认这样的事实:一方面,自从1961年“5·16”革命以来,“产业化势力”把经济现代化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全力推进经济产业化,终于使韩国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的工业国;另一方面,自从1948年8月大韩民国政府成立以来,“民主化势力”把政治现代化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全力推进政治民主化,终于使韩国从权威主义体制发展成为民主主义体制。也就是说,虽然在韩国的现代化过程中有些人主张“先产业化、后民主化”,而另一些人主张“先民主化、后产业化”,但是韩国人走过来的实际上是“产业化与民主化幷行发展”的道路,经济现代化与政治现代化在时间上具有同时性,在空间上具有幷行性。

为了韩国的现代化,无论“产业化势力”还是“民主化势力”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产业化势力”以血汗与生命为代价为实现经济现代化做出了贡献,而“民主化势力”也以血汗与生命为代价为实现政治现代化做出了贡献。我们在1960-1980年代西德矿井和医院、越南战场、中东建设工地、韩国各地建设现场和工厂看到了韩国的经济现代化确实来之不易。同样,我们在1960年的“4·19”革命、1980年“5·18”光州民主化运动、1987年“6月抗争”中看到了韩国的政治现代化也来之不易。当一部分人为生产更多产品而在工厂里辛勤劳动的时候,另一部分人为实现民主而在大街上示威游行;当一部分人为增加出口而剪断自己头发的时候,另一部分人为抗议“独裁”而砍断自己的手指;当一部分人为生产更多的粮食而流血流汗的时候,另一部分人为争取自由而在监狱里进行绝食。韩国的现代化是他们分别努力奋斗的结果,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产业化是如此,民主化也是如此。

韩国现代化付出巨大代价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主导产业化与民主化的不是同一个势力,而是相互对立的两个势力。主导产业化的是掌握政权的“产业化势力”,他们主张“先产业化、后民主化”,所以他们在有些情况下在有些方面压制和推延了民主化;主导民主化的是没有掌握国家权力的“民主化势力”,他们主张“先民主化,后产业化”,所以他们在有些情况下在有些方面起到了反对和阻碍产业化的作用。我们在1960-1980年代韩国现代化过程的绝大部分期间中所看到的不是“产业化势力”与“民主化势力”相互配合,而是相互对立。非此即彼的极端逻辑可以这样展开:在“产业化势力”看来,当务之急是解决民生疾苦,发展经济,实现“产业化”,而在“民主化势力”看来,当务之急是反对“独裁”,争取自由,实现民主;在“产业化势力”看来,“民主化势力”煽动学生不读书、工人不做工,是对经济现代化的捣乱,而在“民主化势力”看来,“产业化势力”不让学生示威、迫使工人做苦工,是对政治民主化的践踏;在“产业化势力”看来,所谓“民主化”为的是推翻政权,取而代之,而在“民主化势力”看来,所谓“产业化”为的是守护政权,长期执政。

这样,在直到1987年卢泰愚发表“6·29”宣言之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现代化与政治民主化虽然在同一空间上“幷行”展开,像两条互不相交的曲线,忽而接近,忽而远离,但总是保留着一定的距离,未能叠合在一起,未能拧成一股绳。“产业化势力”和“民主化势力”各走各的路,而且为了走正自己的路,双方不惜采取各种手段排斥对方的干扰,双方的不和、对立和斗争使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且留下了深深的后遗症。一直到现在,韩国人还没有理顺那一段时期的是是非非。

韩国“产业化势力”和“民主化势力”都为韩国的现代化做出了贡献,同时,两者都对韩国的现代化做过错事。如果说“产业化势力”镇压学生的民主化运动是一种“罪过”,那么“民主化势力”阻碍产业化所需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也是一种“罪过”。当韩国的产业化和民主化达到一定水平时,最终出现的是“产业化势力”和“民主化势力”的妥协,韩国成为已经实现了产业化的民主社会即已经实现了民主化的产业社会。

但是,我们也应当承认,正是因为韩国同时幷行推进了产业化与民主化,所以在实际的历史进程中,即使在像韩国这样由两股相互对立的势力主导产业化和民主化的情况下,“产业化势力”和“民主化势力”之间还是经常发生妥协与合作,出现了两股相互对立的势力相辅相成、相互推进的局势,出现了产业化和民主化的幷驾齐驱。如果说“民主化势力”的不懈努力曾限制“产业化势力”在行使权威主义的时候走得太远,那么“产业化势力”的不懈努力曾源源不断地向民主化运动输送了中产阶层。对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讲,解决温饱问题是他们投入民主化运动的先决条件之一,而温饱问题的解决只能依赖于产业化,不能指望于民主化;许多民主化人士正是靠产业化所提供的物质资源养活自己幷展开了热火朝天的民主化运动;对于投入民主化运动的广大青年学生来说,更是他们的父母在产业化过程中挣得的钱保证了他们在不担心温饱问题的情况下进行可歌可泣的民主化运动。

(三)“产业化”与“民主化”孰轻孰重

在韩国1960-1980年代的现代化过程中,以韩国政府为代表的“产业化势力”和以主张民主主义的在野党为首的“民主化势力”在如何处理产业化与民主化之间关系的问题上未能取得共识,结果是政府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强力推进产业化,在一定程度上排斥或镇压了民主化运动,而“民主化势力”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大无畏精神开展民主化运动,促进了民主主义在韩国的发展。正是由于“产业化势力”掌握国家权力,就整个韩国社会而言,居重要地位的是产业化。

这样,如何评价当时的韩国“重产业化、轻民主化”的现代化过程,至今仍然是人们争论的问题之一。人们的争论集中于对朴正熙政府时期国政运营的评价。朴正熙的拥护者们指出:民主党政府的腐败与无能是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的直接原因;当时的韩国最需要的是产业化,而不是民主化,因此集中推进产业化是应该的;朴正熙的经济开发战略和运营方式是成功的。而朴正熙的反对者们却指出:民主党政府本来可以同时推进韩国的民主化与产业化,朴正熙的政变使韩国无法实行这一发展模式;朴正熙的产业化是以牺牲民主化为代价的,其目的在于长期执政;朴正熙的经济开发模式最终导致1997年经济危机。

不难看出,这样的争论可以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双方立场的差异使得双方很难取得共识。这里的争论不可能取得共识的根本原因在于:争论双方进行比较的是已成为历史事实的朴正熙时代的韩国社会政治经济现实与未能成为事实的张勉政府的计划,也就是说,争论双方所比较的是现实与假定。结果,双方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辩护自己或反驳对方,而我们无法根据经验事实进行证实或否证。

为了评价韩国政府在1960-1980年代政治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过程中的所作所为,一种可能的研究方式是:通过民意调查来考察当时政府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广大国民的需求。1998年至2005年期间,与朴正熙有关的民意调查共进行47次。这些调查结果表明:多数韩国人认为朴正熙是韩国历史上最伟大人物、20世纪韩国最伟大人物、1945年光复后韩国最伟大人物、大韩民国历史上最杰出总统;占80%以上的韩国人认为朴正熙总统功大于过。在韩国政治发展、国家经济发展、提高韩国国际形象、工作能力或工作资质等方面的多次调查中朴正熙也被评价为最优秀的总统。这意味着多数应答者对朴正熙政府所主张的“先产业化、后民主化”的现代化模式或韩国实际展现的“重产业化、轻民主化”的现代化模式的肯定。[x]

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在处理“政治现代化”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即民主化与产业化的关系时,朴正熙放在优先地位的是“经济现代化”即产业化;朴正熙政府的产业化战略和政策在实践中取得巨大成功,有力推进韩国的经济发展,为国强民富做出了贡献;在朴正熙政权时期在政治上受到迫害的主要是占全国人口比例不多的“民主化势力”,而不是广大的普通国民。这样,朴正熙的发展模式被看作是受到广大国民的拥护和支持的发展模式;否定朴正熙时代韩国发展模式的观点在理论上是没有充分根据的,在实践上是不足取的。当然,这个结论幷不否定其他发展模式在韩国取得成功的可能性,但是它们未能获得试验机会,因此我们无法为它给出明确判断。此外,说朴正熙时代的发展模式受到广大国民拥护和支持,幷不意味着当时的政府政策及其执行过程中没有发生问题。但是,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以点盖面,以偏盖全。

② 韩国人的真实生活是什么样的

韩国就一个字 “穷”,人穷,志也穷,什么都没有的穷光蛋

不光是对中国有偏见,他们本身就很自以为是,
自己想什么就认为是什么,分不清现实和想象。

不管在国内碰到韩国人也好,还是在韩国生活的人也罢,没必要跟他们吵的,
吵也就等于浪费口水,有多大度量就使多大度量去理解他们都是井底之蛙...

我去过好几次韩国,真的快穷死了,然后贼吝啬,爱占小便宜
我楼上住的韩国家庭,家有三个小孩,上回和2楼的对门邻居来我家玩,
总共两个大人和四个小孩来的,给我拿来了20颗草莓,5根香蕉... 给我吓一跳,这是干啥
我反倒故意去市场买了3斤草莓,5斤苹果,,,在他们国家哈!3斤草莓,这样的都很难想象
没钱吃不起,半斤一斤的都很舍不得买,,,

自从那以后了,经常上我家来蹭东西吃,不要脸,也不管人家换不欢迎的,,,呵呵
发达国家怎么了?他们国家人全是文明进化失败的例子

③ 韩国现状是什么样的

牛骨汤为什么贵,韩剧是韩国人的遮羞布
以前看了很多韩剧,给人感觉韩国人都生活的金碧辉煌,生活质量很高,但我还是不相信韩国人大部分都能生活的象韩剧里那样。最近看到个帖子,让我豁然开朗,原来韩剧里的生活都是供广大韩国普通人意淫的。
韩国的现实生活是不是和韩剧中演的一样。。。

最近看黄手帕,好象排骨很贵?美玲家也算有钱吧,也把吃排骨当成一件天大的事一样,居然说买了排骨就没钱交保险了那么夸张,是翻译有误,还是这个排骨不是我们说的排骨?昨晚黄手帕美玲用她爸爸给她的零用钱买了排骨送给了两家,两家大人都高兴得不得了
为什么,而且他们的排骨都包装的好好呀
到底有多贵呀??请高人解答!!
还有,我经常在韩剧中看到把排骨包得很体面地送人,好象是份很大的礼呢。

在看了又看里面,也有这样的场景。校长给银珠的弟弟家送了排骨,结果他家妈妈就高兴死了。说是很大的礼。
在人鱼小姐里,雅丽英为了答谢赵社长在其母去世时给予的帮助,后来让朱旺送了很多排骨和高级海鲜,看来也算重礼了。
当韩国人真可怜啊,吃个排骨都难。或者他们吃的和我们不一样?韩国好象除了排骨贵(见黄手帕) ,牛肉好象也N贵的啊(见爱的条件)
以为韩国都是富人,少YY韩剧里面内容,那是骗骗天真小姑娘。真实韩国非常穷,到上海来的韩国人都不肯回去~~

理由:
1,住,韩国房子小,住房条件差,房龄老,平均面积50-60平,价格还死贵~~特别是首尔。
2,行,车都是类似QQ的小破车,上海很多人只是觉得没必要买车,如果要买也不会买QQ。
3,吃,韩国大排折合人民币150元,不要说中国人了,连韩国人自己也觉得太贵,一般韩国送人只要送五花肉,对方就开心了不得了~这也是韩国人在上海不舍得回家理由,天天在上海可以吃烤肉
4,穿,名牌价格还是挺贵,当然和中国收入比起来,这点稍微好一些

④ 韩国的后化妆品怎么样

韩国化妆品是好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来解释一下。

1,韩国有专门针对化妆品的法律

韩国对于化妆品的生产要求很高,品质质量要求比较高,这是因为韩国有专门针对化妆品的立法和标准。这也是很多韩国消费者选择自己本土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韩国化妆品法规体系的建立是从1953年的《药事法》开始,在1999年9月将《化妆品法》独立立法,此后经过多次修订,才最终形成现在使用的法律。

《化妆品法》对化妆品的制造、进口以及销售等相关事项进行规定,以提高国民保健、发展化妆品产业为目的。其内容包括化妆品相关定义、制造者/制造销售者登记、机能性化妆品审查、制造销售者的义务、化妆品安全标准、安全容器包装、标识广告及制造进口销售等监督管理、罚则等。可以说是,内容完备了。

你对韩国化妆品有什么看法呢?

⑤ 韩国化妆品whoo后都有什么系列

截止2019年5月,whoo后共有11个系列,分别为:天气丹、秘贴、津率享、拱辰享、拱辰享:水、拱辰享:雪、拱辰享:美、拱辰享:君、拱辰享:秘策、天气丹:君、御泉11个。

1、 拱辰享基础系列【基础调理】,特点:基础护肤、侧重水油平衡;适用人群:20-40岁;适用肤质:中性、混合偏干性、干性;这个系列是WHOO针对年轻肌肤设计的,属于初级抗衰老产品。

2、天气丹系列【改善肤质】,特点:综合护理、皮肤再生、抗皱、保湿、弹力、毛孔管理;适用人群:全年龄段,适用肤质:所有肤质、包括敏感性皮肤;天气丹华泫系列中的三大主成分山参玉珠、鹿茸粉骨、黄金紫杉。

3、 雪系列【白皙亮泽】,特点:基础护肤、侧重美白、保湿,适用人群:全年龄段,适用肤质:干性、中性、混合型、油性。

4、津率享系列,适合年龄:35岁~45岁。适合肤质:干性皮肤、衰老性皮肤。特点:侧重皮肤营养补给以及抗皱的功效。

5、拱辰享:美系列含有“红玉白散”及“生机五花津”,源自欧洲及中国皇室的美容秘法,能够全面解决肌肤的老化根源,恢复桃红色完美的肤色,含有的黄金、珊瑚、珍珠、琥珀等宝石成分能够改善肌肤暗沉,恢复肌肤弹性,即使化妆后仍能够保持肌肤自由呼吸,使肌肤晶莹透明,富有光泽。

韩国什么时候成为一个民主国家 3点 (回答正规一点。 可以复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盟国协议以朝鲜国土上北纬38°线作为苏、美两国对日军事行动和受降范围的暂时分界线,北部为苏军受降区,南部为美军受降区。
此后美国逐步把它的民主观和制度渗透到韩国。以下是一遍有关50年代以后韩国的民主发展资料,供你参考。

美国对韩国政治的刷新
发表于:2010-07-22 01:34:1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东亚及东南亚各国饱受日本的殖民统治,所以造成上述各国经济的发展是畸形和扭曲的,特别是随着二战的全面展开,各国经济惨遭破坏,因此,二战结束后,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严重滞后,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就韩国而言,韩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人口众多,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韩国被日本侵占,是日本的殖民地,经济畸型发展,成为日本帝国主义的粮食、原料供应基地,工矿业十分落后。战后,日本工程技术人员撤走,韩国的工矿企业处于半瘫痪状态,再加上通货膨胀、物品短缺,国民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直到50年代末期,韩国经济一直没有明显的发展。然而,让人惊讶的是:60年代以后,韩国开始推行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开发战略,实行宏观调控发展计划,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经济政策、部门结构、产业布局等,经济取得迅速发展。结果,长期属于落后农业国之一的韩国,一跃成为与新加坡、台湾、香港并列的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引起世界的普遍关注。韩国从1962年开始实施经济发展计划以来,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8%以上。1962年,韩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23亿美元,到1991年增至2808亿美元;按目前物价水平计算,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2年的87美元增至1991年的6498美元。韩国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从1962年的37%降至1990年的9.1%。同一时期,制造业部门所占的比例,则从14.4%增至29.6%。服务部门在1962年只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4.1%,但到1990年增至61.3%。对外贸易从1962年的5亿美元增至1990年的1283亿美元。国内储蓄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从1962年的3.3%增至1990年的35.3%。通货膨胀率自1982年以后也被控制在百分数一位之内。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韩国经济重新崛起成为新兴的工业化国家。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韩国的崛起与美国对它的改造有没有关系?有什么样的关系?本文先就美国对韩国政治的刷新做些探讨。
战后,美国扶持了从李承晚经由张勉再到朴正熙的政权更替,在这二十余年中,美国在韩国稳步地推行了民主进程。其手段有暗中规劝和外交抗议等方式阻止韩国统治者的独裁脚步,同时,着手帮助韩国发展教育事业。1947年至1956年,韩国初中学生总数由227,400人上升到733,185人,高中学生总数由10,300人上升到90,104人。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韩国政治家、商人、记者和知识分子开始要求政府保证人民的基本民主权利、扩大政治参与并促进经济发展。李承晚政权倒台后,韩国依照西欧议会制修改了宪法,建立了责任内阁制,取消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1961年5月16日,朴正熙发动军事政变上台后,美国决定公开发展同韩国军事政变集团的关系并敦促其尽快“归还民政”。在美国的强大压力下,1963年10—11月,朴正熙军政府正式“归还民政”,建立了第三共和国。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带有集权意味的总统中心制,因而朴正熙政权仍具有“半威权”性质。经历了“4.19运动”和“5.16军事政变”等一系列危机以后,美国对韩国未来的政治发展趋势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意识到一时难以将韩国推上民主化进程的轨道。正因为如此,1965年“美国对韩国国家政策文件”才放弃了促使韩国建立自由的代议制政府的目。
从李承晚政权的专制政体、朴正熙政权的政府主导型改革、“维新体制”到金泳三的“文民政府”再到金大中的民主政府,大韩民国在民主的道路上步履维艰。民主梦想的践行经过了漫漫长夜,在广大民众的奋力争取、政治精英的奔走呼号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所施加的强大的压力下,民主政治的实现终于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韩国现代政治的发展历程就是民主不断推进的历程。而在战后这二十余年里,美国对韩国政治发展进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向韩国民众灌输西方民主自由思想,传授参与选举活动的基本知识,支持韩国建立“三权分立”制度并在某些情况下逼迫韩国政府依照民主原则行事;其次,反对共产主义,排斥民族主义,促使反共主义成为韩国主导的国家意识形态。简言之,美国既促进了韩国民主化运动的发展,又自觉不自觉地扮演了韩国威权(半威权)政权保护人的角色。这种双重作用与美国在韩国的政治目标有关。按照优先性降次排列,美国在韩国的政治目标依次为推动反共、维持稳定和促进民主。抑或是说,虽然美国希望促进韩国民主事业的发展,但前提必须是不损害“自由世界的亚洲反共大业”和韩国的社会稳定。
美国所以对韩国的政治刷新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首先是基于对现代韩国文化的要素的正确分析。文化的形成、绵延和演绎虽有自身内在的逻辑和独特的规律,但它不能不受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历史传统等外在因素的强烈影响。在一定的历史- 社会- 文化条件下,文化显现出一定的继承性、延续性,更具有适应性、综合性和时代性的特点。时代性和绵延性是任何一个民族文化活力的象征。朝鲜民族据称有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对人类的文明进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和影响,这主要是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对韩国文化进行追根溯源地探求。而从文化发展学的角度来说,任何文化都是变动不居的,都是在对一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相应地回应基础上获得了生存空间和发展动力;同时它也对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我们看到,在大韩民国立国后,韩国现代化的启动有着重要的背景:在国际上,两极体制的对立,谋求美国在韩国的军事存在和重大的政治影响力是其立国的基础。美国的军事支持、经济援助直到今天仍然是韩国的政治精英决策的重要筹码。这种背景不仅为美国的文化介入提供了合法的渠道,同时也为其政治变迁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外生变量。而韩国现代化的开启,不能不带着历史的负荷和深重的传统印记:从文化的角度观之,主要是日本殖民文化的遗产和深厚的儒教传统的积淀。所以分析韩国的现代文化不能不考虑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儒教伦理和日本的殖民文化这三者在韩国的复合互补。这些因素为韩国的经济腾飞、政治转型提供了文化动力,但同时也使韩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步履维艰。基于这样的分析,在对韩国政治进行现代改造之时,美国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西方价值观的涌入、冲击。这里主要是美国对韩国的影响。美在韩国光复后通过军政统治和对政府成立工作的参与,以及以后的三年战争和随之开始的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大规模的援助,美国的作用和影响已渗透到韩国社会的各个领。由于美国在韩国的军事存在对韩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同美国的结盟是韩国的外交基轴。尽管随着冷战的结束,美国对韩的作用有所减弱,但青瓦台的新主人金大中仍然认为与美国的安全合作构筑了韩国安保体系的核心,强调“(韩国)新政府将继续坚持和加强韩美之间的安全保障和经济合作关系”。美韩安保体系的存在使美能对韩国军队产生广泛的影响。事实上,韩国军队受美国的影响很大:它是由美国训练出来的、由美元装备起来的。军事渠道是西方科学、管理技术和文化价值观念输入韩国的三大渠道之一(另两个渠道是教育和行政管理)。整个韩国军队都按照美国的标准来组织、塑造和训练。这些为美国控制韩国提供了新的合法手段和正式途径;更为重要的是,军人政治是韩国政治的重要特征:在韩国不足50年的政治史上,竟有32年之久是由军人掌权。尽管军人政权的统治在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其影响和余威依然存在,不然就不能解释为什么韩国在民主化道路上有那么多流血冲突、金钱政治。这样,受美国价值观念影响的军人政府就不能不深刻地影响着韩国社会;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向纵深发展,西方的个人自由和自主、机会均等和竞争以及物质的富裕和勤勉等价值观念竟相涌入,冲撞着传统的韩国社会。通过这两种方式,“西方的个人主义、讲求平等、实用主义的文化骤然涌进习惯于传统文化的世界观、思想意向和价值观的正统理学的韩国,实不啻把整个国家深深抛进了思想混乱、情感危机和道德无序中”3 黄秉泰先生是从消极的意义上谈西方的价值观念对韩国的冲击,但这也正说明了它对韩国的重大影响。
其次,在政府构架上,美国向韩国引入结构分离与权力制衡思想。政治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机构的分立、权力的分化,变高度集权的政治体系为相互独立、彼此监督的各个机构。西方政治思想的一个重要传统就是对权力运行的不信任,要求对权力的运行进行制衡。从亚里士多德的“法律是最好的统治者”到洛克的“有限政府”、卢梭的“人民主权”再到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无不体现着这种传统。韩国光复后在美国的军事管制下成立了议会、建立了党派,尽管带有浓厚的宗派主义、权力争夺的性质,但毕竟在韩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制度框架;张勉的第二共和国广泛地扩大了国民的民主权利,大幅度地调整了国家的权力结构,向西欧式的民主政治体制迈进了一大步;尽管最终导致了共和国的崩溃,但并不意味着这种民主政治体制的失败,而只说明没有同本国国情相一致的简单的制度移植只能归于失败。在美国积极的政治干预和强大的思想渗透下,韩国的民主进程得到推进:释放了反对党领袖金大中,强化了国会的权力,缩小了总统的权限范围,增强了最高法院的独立性,恢复了地方自治制度,金泳三“文民政治”和金大中的“小而强的政府”正说明了真正的三权分立体制在韩国正在逐步确立。
最后,美国在韩国扩大了一般民众的政治参与,同时促使了市民意识的兴起。美方认为:城市化、识字率、教育和接触传播媒介的水平的提高,都在提高人们的愿望和期待,而如果这些愿望和期待不能得以满足,就会刺激个人和集团投身于政治。具体地,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传媒的全方位渗透以及市场经济的启动,人们的参政意识、参政热情空前高涨;参政能力、参政水平大幅度提高。他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昌盛参与竞争、奔走呼号,力图对政治输入施加自己的影响。这种政治参与的扩大与市民意识的兴起呈正相关关系:市民意识的形成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包括政治参与扩大在内的政治现代化的必要前提。随着韩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韩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60美元一举跃至1995年的1 万美元。韩国中产阶级的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60% ,中产阶级已成为韩国社会变迁的重要力量。除了由这种经济发展所推动的市民意识的成熟外,韩国的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规模的扩大也影响着政治参与水平和规模。韩国每年投入巨额的资金来发展教育,为韩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力资源。1990年韩国的教育经费占政府预算的20% ,占GNP的10. 7%.韩国人被喻为世界上最崇尚教育的民族。12这与儒教的尚贤和重教传统有关。韩国的经济企划院就是由一大批的专业学者所组成的决策咨询机构。专家治国提高了政府的管理水平和办事效率。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韩国在二战后的迅速崛起,其背后的推手是美国——可以说,美国不仅刷新了韩国政治,还一举将其从亚洲最传统的国家转型为真正自由经济的现代国家。这是亚洲的幸运,也是韩国的幸运——当我们将这种幸运和现在朝鲜的不幸做一个对比,或许更能看出其中的意义。

我个人认为美国和西方在冷战时期为了制衡中国和苏联,在亚洲大力扶持日本和韩国是使它们迅速掘起的最重要的原因。当然以民主制度以内部的改制也是重要的一个因素。我还认为民主制度并不能自然地迅速地使一个国家走向富强与和谐,但它却是一个最稳定的方式。如果没有像日本和韩国遇到当时美国和本方的支持,以及后来中国在改革开放对日韩经济的依赖与支持,它们也不会发展的那么快。也就是说民主的制度是好的,但却一定要有一个孵化的好的环境。就拿苏联解体以后的俄罗斯来说,虽然西方希望出现一个民主制的俄罗斯,但西方并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俄罗斯,所以在苏联解体以及俄罗斯经济复苏的早期,西方都做了大量的援助,但当看到普京的强力和有可能会使俄罗斯迅速掘起的时候,于是美国和西方就立刻采取了扼制的做法。中国也面临着与俄国相同的问题,只是中国没有像俄罗斯那样在与周边邻国上采取强硬的让西方无法接受的行动,也就为自己发展经济赢得了时间和空间。
中国要想真正不受扼制的发展成为一个大国,所要做的很多很多,简单说,首先要成为一个民主制度国家;其次要提高民众的参政议政思想和能力;其次要搞好与其它国家的外交关系;最后就是利用外部时机搞好内部发展建设。比如现在美国和西方都在制裁俄罗斯对我们来说就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方面俄罗斯要依赖我们,另一面西方也希望获得我们的支持,这样就会放松对我们的制约,甚至还有可能帮助我们一些核心技术。同时如果我们能利用互联网这样的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的契机就很有可能掘起,甚至超过美国。如果果真如此,但是我们的制度没有改变,那么暂时强大的并不能给我们带来一个长久富强的伟大的中国。

以下是我在网易上的一个回贴,简要说明了民主的好处,粘在这里也供你参考。
一个靠领导人的勤政的政权,虽然可以在一段时间里让他的人民生活的确实很幸福,但这种没有制度做保证的盛世是无法持续的。另外,很重要的是,领袖的强势会弱化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自觉性,老百姓只是期盼超级伟人的出现,而不是寻找制度上的完善,导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家庭也是这样的,你的父亲勤劳、强势,可以让你们全家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却让你们失去话语权和参与意识,有一天他老了,你们的幸福就结束了。而观察很多父母特别弱的家庭,孩子都很有出息,这就是民主的力量。

⑦ 韩国投资移民可享受的福利是什么跟韩国国民是一样的待遇吗

应该这样来帮你做解答,
首先韩国投资移民和美国投资移民一样,不是一步到位的绿卡。
韩国投资移民首先拿到的是F2签证,两年期的长期居留签证,
中间换发5年后可以获得F5签证,即韩国绿卡,也就是韩国的永久居住权。
绿卡和国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持有绿卡不等同于入籍。
但是持有韩国绿卡即F5签证所享有的就是等同与韩国本国人的待遇,包括医疗、教育、养老等等,只是在政治权利,比如选举和被选举权,因为还不是持有韩国国籍的人,只有这点的差异而已。
kosmoschina一直专注于韩国投资移民领域,如果你有更进一步的想更详细了解,可以到公司官网或是致电询问。

⑧ 解放和韩国战争以后 韩国产业化和民主化特点是什么

要解说这个,就必须了解韩国的诞生史!
日本投降后,朝鲜半岛南北分治,苏联直接扶持了有东北抗联背景的金太阳,美国在匆忙中接受了有流亡朝鲜人组织背景的金九。
金九及其追随者,是纯粹的民族主义爱国者,他们想要建立独立自主的大韩民国。美国觉得自己匆忙中扶持起来的金九等人,比起北边的那位并不是那么的听话和服从,所以转而扶持有美国旅居经验的李承晚。
李承晚在韩国民间,没有太多民望基础,为了抱紧美国主子的大腿,在韩国掀起了疯狂血腥的意识形态运动,并在运动中血腥清洗金九势力和民族主义势力,实际上韩国老百姓对李承晚权并不是那么拥护,导致韩国百姓在战后一段时间内,都不太热衷意识形态运动和与之相关的政治活动,后来韩国的政治权利被拥护美国的军政府所取代。
韩国军政府,除了继续热衷于南北对抗讨好美国,根本无钱、也无力改善韩国民生经济,与经济蓬勃发展的北朝鲜,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对比。
慢慢的韩国国内,出现了反抗军政府的声音,这些声音只在民间私下传播,并不能对韩国的军政府造成影响。这时,韩国地主、富商家族的新一代,从欧美留学归来了。
这些地主富商精细培养的继承人们,在留学期间见识了西方的繁荣与资本运作,认为韩国经济始终发展不起来,原因就是政治人物和政治家族垄断了国家权力。于是,这些留学归来的富二代们,开始向困苦的韩国百姓兜售民主。
通过持续的宣传和鼓动,建国后一直看不到希望的韩国百姓,最终还是谨慎地走出了家门,加入了所谓民族觉醒的行列!
在鼓动韩国百姓的同时,这些富二代知识分子,通过海外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联系上了华盛顿的政治人物,通过政治游说拿到了美国主子的当政默许。其中,让美国人心动的就是民主派一旦上位当权,韩国富商阶层和韩国新政府都会向美国大举借贷。
民主派的大举借贷,比起量入为出、伸手要救济的军政府要可爱多了,因此美国人为了经济利益放弃了韩国的军政府,转而支持韩国国内所谓的民主势力上位。
搞掉韩国军政府后,新政府开始大举借贷,改善韩国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政策和营商环境。
那些促成新政府的地主富商们,开始各显神通向国外银行借贷,从而催生了韩国的工业经济。
由于韩国经济是,通过外来资本催生的经济,保证各行业丰厚盈利,成了新政府内部权力斗争的主旋律。
可是,韩国就那么一点点大,人口就那么一点点人,利益保障总会有个先后秩序,政府保证了甲集团的利益,也就难免侵占乙集团、丙集团的利益。所以,各企业集团,纷纷扶持代理人竞争韩国总统,而韩国每一届总统卸任之后,都会被其他利益集团清算,成为韩国政坛不破的铁律!
韩国产业化和民主化的特点,那就保证美国投资人的根本利益。
现在,韩国政坛清算不那么剧烈,完全得益于李明博时代,韩国企业之间开始交叉持股,美国投资人的利益得到了最大保障,不会因为换了一个傀儡总统,某个商业集团的实际收入就会大跳水,只要平衡了背后的美国主子的利益,韩国国内各企业集团的压力,也就没有那么大了。这几年,本集团拿不到政府帮扶不赚钱,那就等下一届新政府上台喽,只要不是破产出局都还有得玩!

⑨ 韩国从世界最穷国到发达国家,韩国农村是如何走向现代化的

韩国农村的现代化之路得益于1970年韩国政府颁布的“新村运动”。“新村运动”是一项基于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农业发展滞后状况的农村建设行动,也是韩国及时开始工业反哺农业、工农业双赢互动的经济行动。

韩国农业农村的腾飞过程中,工业部门的兴起给农业发展带来资本积累、硬件提升、国际贸易通道,乃至向农业部门提供高素质劳动力。解决农业问题,“头痛”不能只“医头”。现代农业的发展,不能单打独斗、毕其功于一役,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现代农业是不可能发展的。

⑩ 韩国在中国的民国时期是怎样的

在中华民国时期也就是1912开始一直到1945年抗战结束,朝鲜半岛的流亡政府一直在中国活动,从事光复运动,主要根据地在重庆和上海,国民政府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朝鲜半岛从1910年就被日本完全合并,严格意义来讲,就是已经彻底殖民化,成为日本的一部分。但是部分朝鲜的爱国义士从未屈服日本的殖民统治。由于日本人绞杀,他们就在中国建立了大韩临时政府积极进行反日活动。直到一九四五年朝鲜半岛光复,才重新回来到朝鲜。这就是现在的大韩民国以前的历史。希望能帮到你。共同交流

阅读全文

与韩国国民化后是什么样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7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4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3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9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40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85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1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77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4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4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68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9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8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9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23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85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8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39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8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