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想要去国外当交换生,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在我们生活当中,大学生出国去当交换生是非常普遍的事情。比较少见的还有高中生,几乎没有小学生或者初中生作为交换生出国留学的。这里有说明一点,那就是交换生是以本校学生的身份到外国高校进行交流学习的学生,并不是在外国注册学籍之后上学的学生,这些学生是属于外国留学范畴的。
需要成为交换生,必需要优秀。只有优秀的人才能代表学校到别的学校进行更深入的交换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熟练当地语言,增加自身经历,都是成为交换生的必要条件。
B. 去韩国做交换生需要什么条件
需要你所在的学校与韩国这边的学校有交换合作的项目,如果有的话让你学校给你办就可以,否则是不能以交换生的身份来韩国的。
C. 如何成为交换学生去韩国留学呢
我一个一个回答你哈。。
大部分韩语专业的学校都可以交换,但是好的学校会有好的合作学校来交换。如果你继续申请的是韩语专业(在韩国叫国语国文)延世大学的合作学校会比较好(延世大学这个专业TOP1)
入学要最少大二学分修够才可以成为交换生(注意,这里说的是交换生)
交换生的要求,成绩别太差,另外就是你要和学校搞好关系
交换生只是在学费方面不一样(大部分学校承担学费),但是其实在韩国花销最大的是生活费。其实你如果真的想在韩国上学,完全可以留学,然后打工好好学习得到奖学金,学费就和国内大学差不多了
如果要留在韩国,交换之外的时间的学费还是要自理的,所以你不如直接留学(这个只是建议)
沪江韩语不好评论,只能说是个全面的韩语学习网站,适合有一定韩语基础的人,而且韩语自学会更好吧
D. 我想问一下作韩国交换生的条件有哪些
首先就是学生的成绩必须特别好,也就是品学兼优,第二个就是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
E. 请问当韩国交换生的条件有哪些如果是留学需要哪些条件呢0基础学习韩语到四级大概需要多久呢
选拔交换生有什么要求,什么类型的学生被选中的几率较大?
有志愿者、班干部经验的学生优先,有韩语基础(证书)、英语基础(证书)或其他语言技能的学生优先,有赴韩出国意向的学生优先,有独立处事能力的学生优先,成绩不作为选拔学生的唯一标准。
特别注意:申请汉阳大学的学生需要成绩均分3分以上,全北大学、首尔科技大学及岭南大学非韩语专业学生需要具有基本英语会话能力,英语证书持有者优先。
注意事项:
1)交换生需完成学院规定的相关课程,并按规定办理离校手续。
2)交换生需依据在韩学校要求参加所选课程考试。
3)课程考试通过后,学生须按照教务处有关学分转换要求进行学分转换。
4)若因语言以及专业原因无法在韩选择与其专业相关或相近课程的,学生须在参加项目前提供保证书,保证归校后按照教务处有关要求对部分课程进行重修或是补考。
5)请务必确保家长已经知晓项目情况并支持。申请学生成功通过材料审核及面试阶段后,如无特殊情况,不可任意中途退出该项目。如若中途退出,任何后果请自行承担。
6)因护照办理周期较长,很多同学户籍在外地,因此请有意向的同学提前办理护照。
F. 在韩国做交换生的话需要哪些条件呢去留学韩国好还是做交换生比较好
交换生和自费留学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交换生食在国内大学读书的学生去本大学国外的姊妹大学进行交换学习,一般是一学期或一年,交换学习到期,继续回国在本校读书到毕业。取得国内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
而自费留学是直接申请国外的大学留学,费用自理。毕业后取得国外的学历。毕业后在国外找到工作,就可以留在国外就业。
至于你参加高考被国内大学录取了,你可以自由地选择,在国内读或留学的。
G. 去韩国做交换生的条件
交换生要看你们学校啊,跟韩国对方学校的关系,如果自费过去那只能做插班生,或毕业后再去,不知道你啥情况
H. 大学怎么当交换生
在大学期间当一次交换生,是很多UICer的愿望。交换可以收获什么?怎么准备?今天,来自大四国际新闻专业的杜莎莎同学将分享她在法国里尔天主教大学交换的体验,有异国他乡的学习生活感悟,也有关于申请和转学分的干货,是一篇值得你收藏的好文。
1
写在开头的话
大三下学期在外交换的这半年,不是我有过最快乐的时光,也并非最难忘。这半年没能轰轰烈烈,它是一个普通的学期,像我已经度过的其他5个一样被我遗忘了不少细节。交换是一场经历,在这个过程中:我没能得高分,没交到知己,仍在为转学分结果忐忑不安,也不确定它是否会成为今后求职时的优势。
抛开这些功利上的缺憾,我依然觉得值得,因为自己掌控着时间,而不被“这个阶段应该”决定;半年里认真对待过的一切,也许会在未来帮上忙。同样地,不同的人看重不同的“意义”,毕竟这段经历只能自己定义。
法国里尔天主教大学
2
“交换”这个决定
于我自己而言,做“去不去交换”这个决定比较纠结。理智上,转学分有风险,也面临着补课的压力;而情感上却是很向往海外学习的经历,希望大学四年能留下稍微不一样的回忆。
大一时,我作为student helper加入国际发展处(IDO),想给大学交换做做准备;后来逐步有了自己的舒适圈,担心学分风险的同时也对陌生的环境产生防备。真正做决定,其实是“走心”的,也就是一时勇气上脑,我选择抓住最后机会,以防将来追悔莫及。
也许有人会认为,某些性格的人更适合去交换,而某些性格和习惯会削弱交换得到的收获。其实不然。拿我做个简单的例子吧,在陌生环境中生活的这半年,让我看到自己许多的另一面。我并没有像期待中生活得那么如鱼得水,却也在社交骤减的时间里更好地学会观察、与自己相处。我想,交换对人来说是没有限制的,胆怯的人既可能变得大胆,浮躁的人也可能学会沉淀。
UIC提供的选择很多,主要集中在美国、韩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今年也新增日本和泰国的交换院校。其次,大约从交换前一学期开始准备交换所需的项目即可(大学、语言成绩和签证材料,个别国家签证耗时可能较长),也并非有很高门槛。所以总体来讲,决定“去不去交换”并不难,为快乐而不谈功利,还是走心为上。
3
最棒的部分
探索城市、体验大学和旅行,是我认为最棒的三个部分。
里尔是法国北部的一个工业城市,距离巴黎一小时火车车程,距离布鲁塞尔大约一个半小时大巴车程。里尔不大,分区也比较简单。学校附近有许多酒吧和CLUB,跳舞和喝酒也是许多法国学生的主要课余活动。老里尔是我们最爱的地方,有着数不尽的弯曲小巷、精致的店面;多雨的天气总是把不平整的石头路弄得湿滑,透着暖光的玻璃橱窗上也淅淅沥沥。这是我在欧洲认识的第一个城市,它不规整,自带着暖色的滤镜,和国内甚至东欧的个别城市风格迥异。
里尔天主教大学所在的街区
我和几个小伙伴选择在市中心租房,所以每天步行大约20分钟到达学校(详细衣食住行攻略在文末)。里尔天主教大学有许多个学院,每个学院规模不一,其中排名最前、国际生最多的 IESEG(商学院)与我们规模相似,课程模式也多为互动型授课加个人作业、小组课题及展示。
值得指出的是,IESEG提供不少“Intensive”课程,意为此科目一周结课,前四天上午上满,周五考试,讲师来自世界各地,是流动的。这种科目类型多,大多只有交换生,所以往往很有趣也很嗨。“Extensive”课程则贯穿整个学期。IESEG的课程大多为全英授课(UICer应该完全能快速适应),绝大多数老师的英语非常清晰。不过,对于工商管理学部(DBM)以外(或是能在IESEG选到专业课)的UIC学生,如需转专业课学分,可能需要同时选择两个学院,例如国际新闻的交换生除IESEG外可能另选ISTC(传播)或ESPOL(人文社科)。
杜莎莎在里尔天主教大学
话说回来,再好的学院也难免遇上“猪一样的队友”……经过我们的一致总结,法国学生比较偏爱玩儿命地玩耍后,玩儿命地赶死线。如果不巧遇上一门只有你一个交换生的课,我选择多多操心、辛勤劳动,不过上策还是多转发锦鲤,争取组到一组的学霸(认真严肃的表情)。
ISTC学院25周年庆典上,学生乐队演出
杜莎莎与其他UIC交换生参加IESEG Farewell Party
更加值得拥有的,在欧洲,必须是一场浪漫的旅行!下半学期欧洲的假期大多是一周,例如冬假、复活节假和春假,这已经足够长途旅行三次;加上一些周末的短途旅行,怪不得来到欧洲的交换生总是收到来自北美的怨恨。只要签证无误(文末涉及),买好廉航机票、带好相机、做好攻略,就可以提包出游了!
杜莎莎和陌生的驴友结伴,完成了一场梦寐以求的冰岛环岛旅行
关于旅行,可以讲的实在过于丰富,在此就关键提醒大家要格外注意财物和人身安全吧。有旅伴的话,会安全很多,遇到紧急状况也可以彼此帮助。但有时无法和熟悉的小伙伴结伴出行怎么办呢?如果足够精明和大胆的话,可以尝试上网结伴。穷游网和蚂蜂窝网都有结伴的功能,我使用过两次,一次是到巴塞罗那(3人),一次是到冰岛自驾(5人)。与陌生人结伴,首先要注意核实身份,可以通过朋友圈、聊天等方式确定对方是否靠谱;其次要尽量多组,3-5个为佳,不仅可以避免行程不合,还可以在与旅伴不合时减轻郁闷。这种方式,一看缘分,二看运气,如果实在不合适,最好自己短途游或是报团旅行。
另加一件很难的事:放假归来要收心学习。
4
让你顺利交换的那些TIPS
首先,到法国的交换生,签证二字,重如泰山。
● 首先需要足够的耐心准备所需的多于二十项材料,IDO会将此梳理清楚,但主要靠自己仔细核对和准备。
● 其次需要足够的耐心和平和,来面对法国签证官“心情至上”的做事风格(它可能影响有效期时长、对材料要求的严格度等,间接决定了整个时长)。
● 最后依旧是足够的耐心,等待签证最终成功。
由于签证因素,准备时间较紧时也许会取消该学期的法国交换,鉴于信息更新,一定要检查清楚避免扑空。
其次,转学分。客观来讲,UIC对转学分要求非常严格。● 仅仅对到欧洲交换的学生,由于学分制不同,通常需要修多门课才能转回一门,这也是我们同时选择Intensive和Extensive两种课的原因。
● AR会在宣讲会上列出所有要走的程序,大致流程是:
a.预申请中的预申请(根据对方学校给出的课程列表选择课程,并指出希望转回UIC的哪一门课);b.预申请(到达后,在加减课时段中核对时间、课程是否开课正常,得出最终的选课列表);c.预申请批准;d.学期结束后拿到成绩,填写并提交最终申请表;e.AR核对、涉及到的学部分别审核;f.出转学分结果。
● UIC给出的标准为,成绩至少拿到C才能予以转学分。在法国,由于学分制的不同,“此C”可能非“彼C”,所以交换前务必确认依照哪个等级和精确的转分标准,可以保证你在学习期间对自己的转分结果有所掌控,避免落坑。
最后,经历了刚到时的过渡期,一切都会步入正轨了。不同于随意享受、自由旅行的“Honeymoon”时期,刚开始的过渡期总是有点焦虑,缺乏安全感。为了能快速且愉快地度过这段时间,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自己照顾周到。
● 一定备齐常用药,毕竟健康是一切兴致的前提。
● 衣:带够保暖衣物。里尔的冬天湿冷,厚衣物、围巾帽子以及至少一双防水的鞋是必需的。
● 食:保险起见,一个小电饭煲绝对值得占有行李箱的一个角。初来乍到,还没摸熟中国超市、实际上手做饭的时候,吃上热热的米饭会增加不少安全感。
● 住:住学生宿舍也许条件略差,但更容易和交换生们打成一片,也会更加安全;租房住会稍显麻烦,但距离繁华区域更近,硬件上会更加舒适。
● 行:基本靠走,公交和地铁也是不错的选择。旅行时,不介意的话廉航机票很实惠,不过要看好行李规定;大巴旅行也非常舒适,常设wifi和卫生间,由于大巴公司较多,时间上也有许多选择。
保持健康,在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照顾好自己,过渡期一眨眼就过去了。退一步说,学校也会有学生团、办公室帮助交换生办理需要办的东西,绝不会孤立无援。
特别提醒:想要在法国生活得优雅,最好一切“尽早”。● 如果要办银行卡,不如到了的头几天就向学校咨询并且去办。退银行卡也一样。
● 为了合法飞行,要办长居证明OFII。不如开学了就立马开办。
● 在罢工多发的时期里,不如提前多一小时出门。例如我在去赶飞机的途中,坐火车走到一半,被赶下车换另一班车,因为前方罢工了。
● 习惯他们用邮寄的方式寄给你重要通知,尽量将信箱上的自己的名字和门牌号写醒目一点。
● 效率慢,有点粗心,抓住法国人这两点风格,应该可以将“可能发生”的预计范围扩大一个尺度。
5
多多记录和总结,替时间留住记忆
一个全新的环境,会引起我许多好奇的观察和思考,让我常常忍不住记下感受。无论是照片、文字还是视频,甚至是录音,都能有效地帮我们留住可能被遗忘的细节,带我们重回当时的环境和心情中。
I. 去韩国做交换生,但需要什么条件
你们学校和韩国的大学有合作项目吗?这样的交换学生一般是校校之间的合作。应该得看你的个人成绩,家庭经济实力等。一般的学生去韩国留学的话得是韩国语4级,但是交换生就不一定了。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