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韩国是现在哪里
韩国国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阳翟(今河南省 许昌市 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
《史记》记载秦吞并韩国时韩的疆域范围:“九年,秦虏王安(韩最后一个王),尽入其地,为颖州郡。”以上资料说明,韩的领土范围大致应是黄河以南,故不包括河北,在颖水之滨,故在河南界内,郑州、洛阳之间,西北与山西接壤,南不过淮河一线(当时是楚地)。

(1)古代韩国指的哪里扩展阅读: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今河南郑州)。前325年魏惠王与韩宣惠王(韩威侯)在巫沙会面,并尊为王。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颍川郡。
中国古代史中,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中原地区晋三分为韩、赵、魏三家。约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商后的西周时期,周朝实行分封制,大封诸侯。周成王时,周公旦摄政,平息了商纣王子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乱。
周成王再次分封,封其弟于韩,国在燕国之西,即今山西河津县东北。这就是中原的韩国,也就是后来有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故国。韩国的先人春秋时为晋国大夫,受封于韩原(今山西河津县东北)。春秋末年,韩贞子迁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
❷ 韩国在古代叫什么
韩国在古代叫三韩。
韩国国名源于古时朝鲜半岛南部的部落联盟三韩,在中国东汉、三国时代,三韩的政权即被中原称为韩国。
此后朝鲜半岛的许多政权虽然不以韩为国号,但仍以韩或三韩作为其别称而沿袭下来。至1897年10月,朝鲜高宗建立大韩帝国,使韩国作为朝鲜半岛国家的正式国名而登上历史舞台。

简介
韩国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14℃,年均降水量约1300~1500毫米。
韩国四季分明,春、秋两季较短;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时而下雪。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南部属亚热带气候,海洋性特征显着。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炎热潮湿,春秋两季相当短。
❸ 古代韩国在哪个省份
古代七国中韩国在河南省,在河南省郑州市下面的新郑县级市附近,韩国领土在河南西北部和山西西南部,是七国中最小的国家。战国时期的韩国由于地处中原,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中原地区晋三分为韩、赵、魏三家。韩国北临魏赵,东有齐,南有楚,西有秦,四面受敌,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韩国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其屡遭其他六国攻伐,国力不断削弱,使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于前230年覆亡。
从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正式承认)韩、魏、赵为诸侯,至公元前230年韩国灭亡,历时173年。韩国先后13位君主,其中后五任称王,王国历时104年。战国末期,韩国成了秦国和齐国之间战争的缓冲地,苟延残存,前265年,秦国大举进攻韩上党,上党不愿被秦占有,改降于赵,引发了长平之战。两场决定霸主局势之战都由韩国而起,充分体现了韩国被列强围欺鱼肉的困境。
❹ 秦始皇统一六国最早灭的是韩国韩国指的是现在的那里
韩国指的是现在的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今河南郑州)。前325年魏惠王与韩宣惠王(韩威侯)在巫沙会面,并尊为王。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颍川郡。

(4)古代韩国指的哪里扩展阅读
韩国的兴衰过程
1、兴起
曲沃桓叔庶子韩万,因协助曲沃武公由曲沃克晋,被武公封于韩地,繁衍氏族,在韩献子在位时成为晋的门阀名卿,传至韩康子。
前455年~前453年,韩康子与魏桓子奉智伯之命,在晋阳之战中,讨伐赵襄子。最后韩、魏倒戈,与赵合灭智伯,瓜分了智伯所有食邑。从此韩、赵、魏三卿世族独霸晋政。三卿再将晋的领地瓜分,前403年,周天子正承认晋三卿为诸侯,韩国正式立国。是为三家分晋。
2、强盛
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并迁都新郑。但由于七国间韩地处诸国包围之中,发展空间小;国土面积又最小。故屡遭其他六国攻伐。至韩昭侯在位时,任用申不害进行变法。加强中央集权,整顿军备。使韩国国力大增,十数年间,诸侯无侵者。
3、衰微
由于地处黄河中游地区,韩国东部和北部都被魏国包围、西有秦国、南有楚国、以及有当时已很薄弱的东周(洛阳),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在昭侯时的短暂强盛之后,韩国迅速衰落。屡遭列强欺凌。
早年已经为魏齐之间的争霸资本,于前341年的马陵之战是围魏救韩的结果。秦楚争霸时,秦又要挟韩魏共同伐楚。战国末期,韩国成了秦国和齐国之间战争的缓冲地,苟延残存;前265年,秦国大举进攻韩上党,上党不愿被秦占有,改降于赵,引发了长平之战。
两场决定霸主局势之战都由韩国而起,充分体现了韩国被列强围欺鱼肉的困境。最终于在前230年,韩国被秦所灭,成为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国家。
❺ 古代战国时期韩国的地理位置在哪
韩国地理环境:
其疆域有今山西省的东南部和河南省中部。全境把周包住,西和秦、魏交界,南和楚相接,东南和郑交界,东和宋相交。
由于地处中原,韩国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所以完全没有发展的空间,国土也是七国之中最小的一个,使韩国成为山东六国中第一个被秦所灭的诸侯国,于前230年覆亡。

(5)古代韩国指的哪里扩展阅读:
韩国(公元前403——公元前230)周朝的诸侯国之一,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晋武公叔父)的后代。
韩国起源:
公元前453年,晋国的韩、赵、魏三家大夫灭智伯荀瑶,瓜分晋地,是为晋阳之战。
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大夫得到周威烈王的承认,正式位列于诸侯,韩国建立,建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县)。
公元前375年,韩哀侯灭郑国,迁都新郑(今河南郑州)。前325年魏惠王与韩宣惠王(韩威侯)在巫沙会面,并尊为王。前230年韩国被秦国所灭,所在地设置颍川郡。
❻ 古代的韩国在哪个位置,都城是哪里
张琪听我的 韩国,国名。可以指:1、韩国(中国周代诸侯国):周代的一个诸侯国,原韩国为晋国所灭,战国时期建立的韩国为秦国所灭。2、大韩民国(朝鲜半岛政权):简称“韩国”,是当前朝鲜半岛南部的一个国家。3、近代朝鲜半岛上曾经存在的大韩帝国也曾经简称韩国。
❼ 古代的韩国指的是今天的韩国吗还是今天中国的什么地方
古代的韩国是一个战国时期诸侯国,首都在新郑,也就是现在的河南郑州,现在的韩国古称高丽或高句丽,以前是中国的藩属国。
❽ 古代的韩国是现在那里
中国古代史中,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韩国,中原地区晋三分为韩、赵、魏三家。约公元前11世纪武王灭商后的西周时期,周朝实行分封制,大封诸侯。周成王时,周公旦摄政,平息了商纣王子武庚和管叔、蔡叔的叛乱。周成王再次分封,封其弟于韩,国在燕国之西,即今山西河津县东北。这就是中原的韩国,也就是后来有名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故国。韩国的先人春秋时为晋国大夫,受封于韩原(今山西河津县东北)。春秋末年,韩贞子迁于平阳(今山西临汾市西南)。 由于北方山戎族的侵扰,韩国不断南迁。公元前416年(周威烈王十年,韩武子九年),韩武子将国都迁至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 韩侯势大,与赵、魏三家晋国大夫分晋,至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赵、韩、魏被承认为诸侯。韩景侯时迁都于阳翟(今河南禹州市)。 韩国于战国时一度空前强盛,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375年(周烈王元年,韩哀侯二年),韩国灭掉郑国,迁都于新郑(今河南新郑市)。 战国后期,韩国衰落。公元前273年(秦昭王三十四年),秦国抢占了魏国,韩国的上庸地方(今湖北竹汕县西南一带),在那里设置郡县,从南阳迁“免臣”(免死之罪臣)前往定居。 公元前230年(秦王政十七年),秦国灭掉韩国,韩哀侯的后裔平氏被从平邑迁至下邑。 注:现在韩国与战国七雄之一的韩国无任何干系。
❾ 古时韩国在哪里
韩是古国名,东周战国七雄之一,后世历史学家将韩、魏、赵、秦、楚、燕与齐合称战国七雄。韩国国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阳翟(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灭郑国后迁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