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韩国文化与中国文化有什么历史渊源
在古朝鲜时期,朝鲜古代王国的几个部落从满洲南部迁移到朝鲜半岛。此后,从三国时期的高句丽时期到统一的新罗时代,到高丽王朝和朝鲜王朝,韩国是朝鲜半岛深受中国的影响的国家。
为了接受中国中央政府的封圣,并定期向中央政府致敬,朝鲜最高统治者只称王,不敢称皇帝;只有在清朝日本衰落和朝鲜统治之后,中国中央政府才失去对朝鲜的控制权力。
韩国制造了铁制工具和铁制武器。在政治,经济,哲学和文化方面,韩国的发展也受到了中国的强烈影响。然而,仅仅了解文化交流并不能完全解释韩国文化。
正确理解朝鲜人民的各种特征也是必要的,这些特征必须结合朝鲜人民的历史发展来解释。
在高丽王朝末期(918-1392),新儒学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最终发展成为支配朝鲜时代(1392-1910)的哲学思想。它是在与中国元朝的文化交流中被引入韩国的。
(1)韩国为什么受明朝影响扩展阅读:
韩国的文化受中国影响十分明显,早在唐朝时期,朝鲜半岛的新罗国就专门派人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以及治国的策略,有些东西照搬照抄地拿回去后经过“本土化”之后吸收为自己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对新罗国影响十分久远,新罗也因为吸收了中国的文化而强大起来因此统一了朝鲜半岛。
1882年,朝鲜国使臣朴泳孝和金玉筠将出使日本,临行前向中国清朝请求将中国的龙旗作为国旗使用,清政府回复称藩属国不能用五爪龙旗只能用四爪龙旗。
由于当时朝鲜当局对日渐没落的清廷已经不买账了,所以不接受清廷的要求。其时奉李鸿章之命出使朝鲜的中国使节马建忠(中国近代大语言学家,当时和其兄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一起出使朝鲜国)建议朝鲜政府采用中国传统的太极旗作为国旗使用,这个建议得到了朝鲜国政府的采纳。
所以,最早的李氏朝鲜韩国旗是一面不折不扣的白底黑色图案的太极八卦旗。
后来,一名英国驻朝鲜的使节用西方文化美学的角度为这面太极八卦旗做了大幅度修改,去掉了八卦中的四卦,把剩下的四卦斜向对称拉伸,使整个国旗图案呈长方形 ,把阴阳鱼图案改为红蓝两色,这样才有了我们看到的韩国太极旗。
㈡ 大明灭亡后,韩国用明朝年号几百年,说明韩国在历史上是认同明朝的。为何韩剧要丑化中国的明朝
因为自古以来,韩国文化都被包含在中华文化圈中,处于依附地位;而今韩国政治经济迅速发展,促使文化民族主义生长,演变成影视剧中虚造意淫出来的“韩强华弱”、“华人称臣”等情节。
佘宗明分析了韩剧“鄙华”情结的成因,“越是矮子,就越想穿高跟鞋与高个子比肩”。他认为,自古以来,韩国文化都被包含在中华文化圈中,处于依附地位;而今韩国政治经济迅速发展,促使文化民族主义生长,演变成影视剧中虚造意淫出来的“韩强华弱”、“华人称臣”等情节。
韩国方面也曾作出自我检讨。韩国媒体曾报道了中国驻韩大使馆新闻官陈俊杰对《该隐与亚伯》的批评,“难道编剧们不经考证就写作品吗?简直难以置信!”
《朝鲜日报》也发表评论:“不经考证的韩剧只能助长反韩情绪”,“现在到了进一步加强韩国人对中国了解的时候了”。
早在几年前,韩剧中涉及中国戏份的,多为展现中国的贫穷和破败。其中最惹众怒的,当属五年前一部《该隐与亚伯》。该剧是韩星苏志燮重返荧屏的首部作品,在中国取景拍摄,备受中国剧迷关注。
然而,该剧开播后却令人失望:剧中韩国场景光鲜明亮,画面一转到中国上海,色调立马变得灰暗,仿佛从现代韩国回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
没有宽阔的街道,没有高楼大厦;机场工作人员收受贿赂,的士司机漫天要价,小偷遍地都是,黑社会当街开枪、绑架人质;而中国监狱更被刻画成古罗马竞技场,犯人受尽迫害……
将中国描述得落后不堪的,还有《天空之城》和《花样男子》。在前者登场的中国人,不是毒贩,就是走私犯;不是造假犯,就是杀人犯;而在后者里,中国人多是黑社会和小混混,他们欺负女主角,遇到韩版F4后被打得满地找牙,听到韩国黑社会的名号后更是吓得跪地求饶。
韩剧还常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如《明成皇后》中将清朝和袁世凯说成干涉朝鲜内政的“侵略者”;
《大长今》中说针灸是朝鲜人发明的;《薯童谣》中不仅大肆丑化隋朝派遣的使臣,还自称造纸和纺织技术比隋朝发达;
《大祚荣》中把唐太宗李世民丑化为愚蠢无能的侵略者,侵略高句丽时遭到惨败,不仅败退到长城脚下,更是被刺瞎一只眼睛,成了“独眼龙”。
㈢ 明朝究竟对当年的韩国做了什么引得他这样
万历朝鲜战争(1592年—1598年),又称万历朝鲜之役、万历援朝战争(朝鲜称:壬辰倭乱;日本称:文禄・庆长の役),指明朝万历年间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朝鲜的战争。1588年,日本太阁丰臣秀吉基本统一日本后,为了平息国内武士对分封不均的不满并为削弱各个诸侯势力。决定对外发兵,以获取更多的土地。1592年3月,丰臣秀吉共调动军队九个军团共20万人渡海至朝鲜作战,以宇喜多秀家为总指挥官。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后,丰臣秀吉以朝鲜拒绝攻明为由,于4月正式开始了对朝鲜的战争。日军在战争初期处于优势,一个月攻陷朝鲜京城,驱逐朝鲜国王李昖。明朝集结辽东及三千戚家军约4万人由李如松统领,奔赴朝鲜作战。日军在平壤之战大败后后撤,而明军因兵力也无法进行大规模作战,在碧蹄馆之战后双方开始议和。在1595年,战争第一阶段基本结束。1597年正月,日军14万大军再侵朝鲜。朝鲜二次求援,明朝初次调集4万兵力赴朝救援,后续不断增兵,最高至7万。日军在丰臣秀吉死后难以为继,遂全部从朝鲜半岛撤退。万历援朝战争对当时东亚的政治军事格局有着深远影响。此役是明朝对外战争最后的辉煌,不仅保卫了朝鲜半岛,进一步巩固了中朝友谊。 而朝鲜从亡国到复国,实力被严重削弱。日本元气大伤,丰臣秀吉集团的势力被削弱而间接导致德川幕府崛起。明朝的国力也受到相当损耗。因此,从长远来看,万历朝鲜之役实际上起到了重新整合东亚各国政治军事力量的作用,奠定了之后三百年的东亚的和平局面。
㈣ 如何看待“唐宋文化在日本,明代文化在韩国”这句话
唐宋时期很多使者被派遣到日本,把文化传播了过去,而明代又有明代文化传播到韩国。
㈤ 明朝对韩国的影响真的很大,特别是文化上
影响很大
明朝时,韩国,就是高丽国,是明朝的附属国,在文化,经济,军事上面都需要给予极大的援助。被日本差点灭国了,明朝派兵救助的。
文化不大懂,尤其是儒学。。。
㈥ 为什么说”唐宋文化在日本,明代文化在韩国“
大家都知道在东方中华的文化,中国文化是最灿烂的一个,中国周边的很多国家都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特别是韩国和日本对于中国文化的学习是特别深刻的,他们在很早之前就学习中国的文化,进而对他们本身的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东方的文化主要是中国,中国的文化都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周边的小国,而直到今天,他们仍然保留着过去很多比较传统的东西,这些比较传统的东西大多都是中国流传过去的。
㈦ 为啥历史上的韩国特别忠心于明朝呢
对明朝忠心的王朝叫朝鲜,而不是韩国。明朝时,有十多个藩属国,朝鲜是其中之一,也是最终于大明王朝的。
清朝灭亡之后,这个藩属国的国王居然倾尽国力策划反清复明,并且私下使用崇祯年号超过两百年。可见它对大明王朝的忠心简直不一般。
而且朝鲜的君主,竟然也有反清复明的计划,虽然各种原因,计划没有实施,但是朝鲜对大明王朝的忠心可见一般。
这个里面,除了对大明王朝对他的再造之恩的感激,还有长期受汉文化影响,对满清异族文化的蔑视的原因。
㈧ 明朝对韩国日本和西方的影响
1、韩国当时不是叫韩国,二是叫高丽国,明朝成立后,当时高丽国投靠蒙古(高丽国域蒙古接壤),当时的大臣百姓不同意,大臣李成桂推翻了当时的统治政府向明朝称臣,实际就是一个附属国,每年朝贡,不过当时的高丽国从明朝得到的绝对必朝贡的多!在明朝万历年间,也就是日本各战国逐渐统一,当时大将军想要攻占明朝,先要攻占明朝只有从朝鲜登陆,所以明朝万历三大征就有抗日援高丽这一征。日本毕竟是一个小国,打一仗往往也就是千八百人,应该成为战斗,而明朝都是几十万人的战争,所以当时日本败了,明朝对高丽的影响可想而知。可以说从经济到政治均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当时高丽的所有官员设定均按照明朝设定。(不过好像高丽有宰相一职)。
2、日本,当时的日本和明朝主要是打仗(国家层面),日本战败,但是小日本好战的精神让他们的领导就有打死不能服输,当时日本的国内经济主要靠明朝和欧洲之间的通商,明朝当时如果不和日本通商,日本商人是不干的,所以日本商人使用各种手段和明朝通商,而日本与欧洲的通商也给明朝的武器制造带来了经验。
3、对欧洲,主要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主要带给了欧洲是灿烂的中国文化吧!
㈨ 古代韩国和明朝是什么关系
明朝时,中国是朝鲜的宗主国。不仅有政治经济交往,还进行过一次“抗日援朝”战争,而且取得了胜利。 明援朝抗日之战是明朝万历时中朝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战争。起于1592年至1598年结束。1592年是壬辰年,朝鲜史家因此称1592年——1598年的战争为壬辰卫国战争。 有明一代,中朝两国一直友好相处,使臣往来频繁。当时,中国向朝鲜输出绢、布、药材等物品,还特别允许朝鲜购买明朝严禁贩卖的硝黄、火药和牛角。朝鲜则向中国输 出耕牛、马匹、纸张和苎布。政治上的友好关系和经济上的相互援助,促进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 当时的朝鲜依附于中国的关系,就可见一斑。
㈩ 为啥历史上的韩国特别忠心于明朝呢
2017年,韩国上映了一部电影《南汉山城》,电影讲述的是1636年满洲骑兵进攻朝鲜,朝鲜北部沦陷,朝鲜王躲进南汉山城困守最后投降的一段历史。
首先必须得夸这个电影的一点就是,其服化道做得特别出色,非常切合史实,简直甩国内大部分历史类电影电视剧80条街都不止。
于是明朝对后金的战略,由最开始的歼灭,转向了羁糜和防守,广修堡垒,步步为营。
不过后金在大明境内的走私商人以及部分秉持“养寇自重”方略的军头的帮助下,还是一步步发展壮大,明朝则是不断挣扎依然难掩日薄西山之窘境。
1636年,膘肥体壮的后金,终于开始对明朝最忠心的藩属朝鲜下手。
此时皇太极已经将后金的国号改成了大清,女真族号也被改为了满洲,施施然已经有了吞并大明之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