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韩国资讯 > 韩国古代用什么纪年

韩国古代用什么纪年

发布时间:2022-10-28 23:09:47

❶ 韩国李家王朝的历史

朝鲜王朝历代国王考

太祖至哲宗的25代472年(1392-1863年)

太祖至光海君

(1392——1622)

附先祖和四祖

一,全州李氏先世谱系

李朝王室出于全州。全州府本为百济的完山,新罗真兴王置完山州,景德王改为全州,以备“九州”之数。新罗孝恭王时,甄萱建都于此,称后百济。高丽太祖十九年改为安南都护府,二十三年复为全州。高丽成宗十二年称承化节度安抚使,十四年置十二州节度使,号顺义军,隶属于江南道。高丽显宗将全州升为安南大都护府,后改全州牧。高丽恭愍王四年。因为高丽曾经囚元使野思不花于此地,因此将全州牧降为部曲,次年复为完山府。李朝太祖元年以其为“御乡”,所以升为完山留守府。李朝太宗三年改为全州府。李朝在这里建有庆基殿和丰沛楼(“丰沛”是取刘邦故事)。

[始祖] 李翰 新罗司空 号甄城 妻庆州金氏

[二世] 李自延 新罗侍中 妻尹氏

[三世] 李天祥 新罗仆射 妻迎日郑氏

[四世] 李光禧 新罗阿于 妻黄氏

[五世] 李立全 新罗司徒 妻白氏

[六世] 李兢休 高丽司空 妻李氏

[七世] 李廉顺 高丽生员户长 妻郑氏

[八世] 李承朔 高丽生员户长 妻白氏

[九世] 李充庆 高丽生员 妻尹氏

[十世] 李景英 高丽生员户长 妻尹氏

[十一世] 李忠敏 高丽长史 妻崔氏

[十二世] 李华 高丽枢密 妻黄氏

[十三世] 李珍有 高丽生员户长 妻吴氏

[十四世] 李宫进 高丽翰林 妻李氏

[十五世] 李勇夫 高丽大将军 妻李氏

[十六世] 李璘 高丽内侍执奏 妻南平文氏

[十七世] 李阳茂 高丽将军 妻李氏

二、李朝追封四祖

1、穆祖 仁文圣穆大王 李安社

高丽宜州知事,后来曾经入仕元朝,为南京五千户所达鲁花赤。南宋咸淳十年(高丽元宗十五年,1274)三月十日去世。葬在咸兴的德陵。李朝太祖即位后追尊为穆祖(布德执义曰穆),后为穆祖。太宗时加上谥号“仁文圣穆”。

王妃 孝恭王后李氏,葬在咸兴安陵

子女
长子 安川大君 李于仙
次子 安原大君 李珍
三子 安丰大君 李精
四子 翼祖大王 李行里
五子 安昌大君 李梅拂
六子 安兴大君 李球寿

2、翼祖 康惠圣翼大王 李行里

生于咸兴的德源。袭封元朝千户职位,咸淳十年(高丽元宗十五年,1274)九月十日去世。葬在咸镜道安边,陵号智陵。太祖即位后上庙号为翼祖(思虑深远曰翼)。

王妃 贞淑王后崔氏,葬在咸镜道文川,陵号淑陵

子女
长子 咸宁大君 李安
二子 咸昌大君 李长
三子 咸原大君 李松
四子 度祖大王 李椿
五子 咸川大君 李源
六子 咸陵大君 李古泰
七子 咸阳大君 李腆
八子 咸城大君 李应巨

3、度祖恭毅圣度大王 李椿

生于咸兴府松头里。至正二年(高丽忠惠王后三年,1342)七月二十四日去世。高丽赠官衔为赞成事。太祖即位后追尊为度祖(心能制义曰度)。陵号义陵,在咸兴。

王妃 敬顺王后朴氏 (籍文州)陵号纯陵,在咸兴

子女
长子 宗昌大君 李子兴
次子 桓祖大王 李子春
三子 宗原大君 李子宣
四子 完川大君 李平
长女 文惠公主
次女 文淑公主
三女 文懿公主

4、桓祖渊武圣桓大王 李子春

元延佑二年乙卯(高丽忠肃王二年,1315)年生。仕高丽,官至荣禄大夫、判将作监事、高丽朔方道(后为咸镜道)万户,兼兵马使。元至正二十年(高丽恭愍王九年,1360)四月甲戌在朔方道去世。李朝太祖追上庙号为桓祖(辟土服远曰桓)。葬咸兴定陵。

王妃 懿惠王后崔氏 (籍永兴)葬咸兴和陵

子女

嫡子
长子 永城大君 李天桂
次子 太祖大王 李成桂
长女 贞和公主

庶子
长子 完丰君 李元桂(李氏所出)
次子 义安大君 李和(定嫔金氏所出)

太祖 康献至仁启运应天肇统广勋永命圣文神武正义光德大王 李旦

李旦(1335——1408),字君晋。初名成桂,字仲洁,号松轩。

至元元年(高丽忠肃王后四年,1335)十月十一日出生于高丽朔方道永兴郡黑石里的桓祖私邸(永兴本宫)。父亲李子春仕蒙古双城总管府,并为高丽朔方万户。李成桂少年仕高丽,官至东北面元帅知门下省事、守门下侍中。

李成桂出生和成长的时期,正是大蒙古帝国走向衰弱、东北亚大地风云跌宕的时期。元至正二十八年(高丽恭愍王十七年,1368年)正月初四,出身红巾军的朱元璋在应天即位,建立大明,改元洪武。是为洪武元年。同年明军北伐,攻占元大都,元惠宗(乌哈图可汗)北奔,作为中国历史朝代之一的元朝宣告终结。但是在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蒙古残余势力仍然控制着漠北,并且影响着高丽对明朝和北元的政策。

洪武二年四月,朱元璋派人前往高丽,宣告即位。高丽立即停用至元年号,遣使至应天恭贺朱元璋登极,朱元璋颁诏册封恭愍王为高丽国王,并赐金印。明丽两国宗藩关系正式建立。但是,高丽王室世代迎娶蒙古公主,而且高丽一向擅长在大国之间采取灵活的外交政策——这也是它免于被金、元这样的虎狼之国吞并的原因——而获得好处。所以高丽朝廷一直与北元朝廷也私有往来。1372年,明军在辽东败于盘踞在辽阳行省的北元将领纳哈出,高丽亲元势力也大为活跃。1373年,恭愍王被弑,北元想送高丽宗室、沈王脱脱不花回国即位,但是高丽拥立恭愍王养子辛褕。1377年,北元册封辛褕为征东行省左丞相、高丽国王。1378年北元昭宗去世,国力式微,善变的高丽又再次向明朝示好。

其时高丽国内分为以崔莹为首的亲元派和以李成桂为首的亲明派。两派相争,亲明派最后得胜。李成桂等新官僚废除了高丽的私田制,改行“科田法”,一扫高丽王朝的旧势力。此法不仅把土地交给李成桂去分配,还赋予了他统治国家的权力。以李成桂为首的集团完全了解,能不能带来秩序和结束衰微的高丽王国,取决于土地占有制度。高丽末年,土地兼并严重。“宗庙、学校、仓库、寺社、禄转、军须田及国人世业田民,豪强之家夺占几尽,”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跨州包郡,山川为标”的大农庄。而兼并之家,收租之徒,“自秋至夏,成群横行,纵暴侵掠,倍于盗贼,”,许多良人农民又沦为大农庄主的奴婢。李成桂兵变上台以后,积极着手田制改革。政变当年,李成桂立即宣布将佛寺的三百多处土地收归国有,没收国家东北部和西北部的所有私田文契。1390年,焚公私田籍于市街,大火数日不灭。1391年,重新丈量全国土地,共79万多结(包括耕地和荒地),并宣布实行科田法。国家规定,京畿一带土地按科(等级)授给在京任职的官员,故称科田。第一科得田150结,依次递减,至第十八科得田10结。京畿以外的地方置军田,以养军士。地方官吏和“闲良”,不论资品高下,随其本田多少,各给军田10结或5结。从“凡受田者身死后,其妻有子媳守信者,全科传受,无子媳守信者,减半传受”看,科田和军田都允许程度不同的世袭。另有功臣田,可以子孙相传。公私奴婢、工商、卖卜、娼妓、僧尼等,不许受田。凡公私田租,水田1结糙米30斗,旱田1结杂谷30斗。除陵寝、仓库、宫司、公廨、功臣田外,有田者皆纳土地税,水田1结白米2斗,旱田1结黄豆2斗。科田、军田、功臣田都是私田,其余土地为公田;公私田的比例无资料可查,无疑公田占绝大多数。军田和科田,须向国家纳土地税,所以又是不完全的私田。重要的是国家规定公私田租的数额,“此外有横敛者,以脏论。”科田法的实施有积极意义,它限制了大农庄主的横征暴敛,有利于中央权力的加强,也多少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根据科田法的条例,土地按人的地位(等级)来分配,通常只供有生之年享有。受田者获得租权,而农民则得到耕种权。按惯例田租为庄稼收成的一半,通常作为租税缴纳给国家。由于就耕作权而言,农民作为佃农对土地的占有得到了保障,不能被没收,他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此外,两班(即拥有官职的贵族)的土地积累受到这样一条规定的严格控制:科田将只在首都周围的京畿地区授予,在这个地区,政府很容易加以监督和监视。李成桂及其追随者通过坚决地实行土地改革,掌握了经济大权。

这时,在1388年,明朝在咸镜南道的南端元朝双城总管府(1355年被高丽吞并)设置铁岭卫,移文告知高丽,高丽朝廷大哗。崔莹怂恿辛褕铤而走险,进攻辽东。李成桂则极力反对。是年四月,辛褕派兵入侵明朝。李成桂渡过鸭绿江后发觉行军困难、粮饷不济、士气低落,于是回师松京,废黜辛褕,流放崔莹。之后李成桂立辛褕之子辛昌为王,又废,改立高丽宗室王瑶(恭让王)。此时,李成桂已经有心对高丽取而代之。李成桂和诸子在松京展开了紧锣密鼓的布置工作。为了剪除忠于王氏高丽的势力,类似当年太原谋反时李世民角色的李成桂第五子李芳远还派刺客,在京城善竹桥刺杀了有极高声望、不肯归依李家势力的高丽大学者郑梦周,并借机刺杀了许多其他反对派。高丽京城内一片腥风血雨的恐怖景象。

明朝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七月十六日,在高丽左侍中裵克廉、以及郑道传、赵浚等人的倡议推戴下,李成桂在松京(开城)寿昌宫即位。其时五十八岁。李成桂以“权知高丽国事”的头衔向明朝上表,称高丽国王昏乱,自己受推戴不得不即位。朱元璋则口气冷漠,说“尔恭愍王死,称其有子,请立之,后来又说不是。又以王瑶为王孙正派,请立之,今又去了。再三差人来,大概要自作王。我不问,教他自作,自要抚绥百姓,相通来往”。不久,李成桂拟定两个国号——“朝鲜”(古号)和“和宁”(李子春就仕之地)请朱元璋决定,朱元璋选了朝鲜二字,但是又因为李成桂“顽嚣狡诈”而不正式册封赐印。于是李成桂的头衔改成了“权知朝鲜国事”。

李成桂一即位,便追尊四世祖为王,并改名字为李旦(为统一起见,下文仍称李成桂)。同年十一月,李成桂颁诏定都汉阳,建宗庙社稷、宫室城池。同时由郑道传等人制订了《朝鲜经国典》。鉴于高丽诸王崇拜佛教而影响国事,李成桂推行崇儒抑佛的国策。寺院的土地多被没收,贵族庄园里的奴婢都被释放,并且实行开垦农地与改良农具谷种等劝农政策。

李成桂有两个王妃。原配是承仁顺圣神懿王后韩氏(籍安边),恭让王二年去世。继妃是顺元显敬神德王后康氏(籍谷山)。李成桂把神德王后所生的最小的儿子——八子李芳硕立为世子,把辅佐大任交给郑道传。郑道传当时掌握着军权和政权。对此,创业中立下功劳的五子李芳远心怀不满,终于在太祖七年(1398年)八月发动政变。当时太祖正在病中。李芳远的府邸在汉城俊秀坊,坐落在景福宫西门迎秋门附近。李芳远因势力弱小而采取了先发制人的手段,召集府中私兵和守卫景福宫的禁军,杀入宫中,冲入世子东宫——资善堂,乱刀砍死了李芳硕,然后从景福宫南门杀出,袭击大臣郑道传。郑道传的家宅号为叫百子千孙堂,在汉城寿进坊。那时郑道传正在家中同世子李芳硕的丈人沈孝生进行欢谈,乱兵杀进门来,遭受意外袭击一同身亡。掌握政权的芳远对郑道传非常仇恨,将他的住所没收改成宫中饲养马匹的司仆寺。神德王后所生的另外一个儿子李芳蕃也同在此变中被杀。是为李朝的第一次王子之乱(史称“戊寅靖社”)。

王子之乱发生后,汉城沉浸在不安和恐慌的氛围中。李芳远冲进宫中,宣布“李芳硕、郑道传谋反,图谋杀害王子”(与玄武门之变何其相似,呵呵)。在李芳远操纵下,李成桂被迫让位给二子李芳果(定宗)。神德王后康氏被李芳远从宫中赶出,搬到了判内侍府事李得芬家(移御所),不久就神秘地“因病”死去。

失去了王后康氏和儿子芳藩、芳硕之后,李成桂患了一种象火一样堵塞喉咙说不出话的疾病。定宗不喜欢散发着血腥味的汉城,定宗元年,李芳果以参拜神懿王后韩氏的陵墓为由,前往开京,就在开城寿昌宫定居。当年三月,李成桂也被迫移宫。当他以太上王身份离开汉城时流下了悔恨的老泪。走过神德王后的贞陵前时怎么也迈不开脚步,慨叹:“初次迁出汉阳不是我个人的意愿,是和国人们商议的。”回到开京后,又说:“我迁都汉阳后失去王妃和儿子,现在重新迁都,对都邑人们实在惭愧。”

建文二年(定宗二年,1400年),李朝再次发生变乱。为了争夺王位,精明强悍的李芳远和四兄李芳干两人各自动员私兵,在开京街头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在这次战斗中取胜的芳远已经不在甘心于幕后操纵,于是从名义上的国王李芳果手里接过了王位,就是李朝太宗。这一次,李成桂为了保全老命,星夜出奔,直逃老家咸兴,居住在幼年的潜邸(咸兴本宫)中。李芳远为了探问老父,多次派出所谓“问安使”,朝鲜史书中对此有生动的记载:“芳硕变后,太祖弃位,奔于咸兴。太宗屡遣中使问安,太祖辄弯弓而待之,前后相望之使未敢道达其情。时问安使无一得还者。太宗问君臣‘谁可遣?’莫有应之者”。后来朝鲜形容一个人被支使干一项棘手的任务(尤其是有去无回的,呵呵)的着名谚语“咸兴差使”就是这么来的。

但是面对李芳远这种六亲不认的悍主,这样的父子对立终究有结束的时候。1402年十二月,李成桂被挟持回京,幽居在离宫昌德宫内。永乐六年(太宗八年,1408)五月二十四日,老迈多病的李成桂于昌德宫广延楼下别殿去世。共计在位七年,在上王位十年,春秋七十四岁。明朝赐谥为”康献“(温良好乐曰康,聪明睿智曰献;《春官通考》则为”抚民安乐曰康,行善可纪曰献“)。这位李朝的开国君主被孤零零地一个人安葬在汉城近郊杨州俭岩山下的健元陵。

王妃
承仁顺圣神懿王后韩氏(籍安边) 高丽恭让王三年去世 葬开城丰德齐陵
继妃
顺元显敬神德王后康氏(籍谷山) 李朝定宗元年死 初草殓于汉城皇华坊,太宗二年改葬贞陵(在今汉城市内贞洞)

子女

长子 镇安大君 李芳雨
次子 定宗大王 李芳果
三子 益安大君 李芳毅
四子 怀安大君 李芳干
五子 太宗大王 李芳远
六子 德安大君 李芳衍 以上神懿王后所生
七子 抚安大君 李芳蕃
八子 宜安大君 李芳硕 以上神德王后所生

长女 庆慎公主
二女 庆善公主 以上神懿王后所生
三女 庆顺公主 神德王后所生
庶长女 宜宁翁主
庶二女 淑慎翁主

定宗 恭靖懿文庄武温仁顺孝大王 李曔

李曔(1357——1419)字光远,初名李芳果

元至正十七年(高丽恭愍王六年,1357)七月,出生于咸兴归州洞的李成桂私邸 (太祖潜邸咸兴本宫)。仕高丽,官至将相。

1392年,李成桂即位取代高丽,李芳果受封为永安君、官拜义兴亲军卫节度使。洪武三十一年(1398)戊寅,靖安君李芳远在都城举兵发难,朝鲜发生第一次王子之乱,世子李芳硕被杀。其时李芳果居长(长子李芳雨已死),于是册封为王世子,九月五日受李成桂禅让于景福宫勤政殿。是为李朝定宗。

李芳果即位后,实际操纵政权的是拥有兵权的五弟李芳远。即位当年,李芳果便离开了充满血腥戾气的汉城,回到高丽故都开京,先后居住在高丽故宫寿康宫、昌乐宫中。李芳果为人宽厚中庸,喜好在开城宫中玩击毬之戏。吸取高丽朝臣专擅的教训,在定宗年间的1399年三月,李朝颁布了《奔竞禁止法》,抑制官人权贵势力。

建文二年(定宗二年,1400年),在开城发生了第二次王子之乱。这一次,李芳远已经不甘心当幕后国王了。是年十一月十三日癸酉,在百官拥戴下,李芳果在开城寿昌宫内传位于 太宗,十二月上尊号为“仁文恭睿上王”。永乐十七年(世宗元年,1419年)九月二十六日,李芳果于开城仁德宫去世,在位二年,在上王位十九年,春秋六十三。明朝赐谥为“恭靖” (敬事供上曰恭;宽乐令终曰靖)。 葬兴教洞厚陵。

王妃 顺德温明庄懿定安王后 金氏 (籍庆州)至正十五年生,永乐十年(太宗十二)年去世,终年五十八 ,同葬厚陵

长子 义平君 李元生 (淑仪池氏出)
次子 顺平君 李群生 (淑仪奇氏出)
三子 锦平君 李义生 (淑仪奇氏出)
四子 宣城君 李茂生 (淑仪池氏出)
五子 从义君 李贵生 (淑仪文氏出)
六子 鎭南君 李终生 (淑仪李氏出)
七子 守道君 李德生 (淑仪尹氏出)
八子 林堰君 李禄生 (淑仪尹氏出)
九子 石保君 李福生 (淑仪尹氏出)
十子 德泉君 李厚生 (诚嫔池氏出)
十一子 任城君 李好生 (淑仪池氏出)
十二子 桃平君 李末生 (诚嫔池氏出)
十三子 长川君 李普生 (淑仪尹氏出)
十四子 贞石君 李隆生 (淑仪奇氏出)
十五子 茂林君 李善生 (淑仪奇氏出)

长女 咸阳翁主 (淑仪池氏出)
二女 淑慎翁主 (淑仪奇氏出)
三女 德川翁主
四女 高城翁主
五女 祥原翁主
六女 全山翁主
七女 仁川翁主 (淑仪尹氏出)

太宗 恭定圣德神功建天体极大正启佑文武睿哲成烈光孝大王 李芳远

李芳远(1367——1422)字遗德

元至正二十七年(恭愍王十六年,1367)五月十六日出生于咸兴归州洞私邸 (咸兴本宫),母亲是神懿王后韩氏。李芳远从少年时代起便英果聪毅,洪武十五年(1383年)擢高丽进士,癸亥登文科,官至密直司代言。在李成桂谋代高丽的过程中,李芳远出力最大。为了给父亲篡位扫清道路,他和判典客寺事赵英珪一起在开城选地桥(善竹桥)刺杀了高丽大贤郑梦周。

开城善竹桥

李成桂即位后,李芳远被封为靖安君。洪武年间,他多次前往明朝。尤其是洪武二十六年朝鲜贡马,他随贡使前往南京,路过北平时与燕王私相会见,两人性格相近,相谈甚欢。由于李成桂晚年丧妻,续娶神德王后康氏,前妻韩氏所出诸子一直与其不睦,李芳远尤过之,康氏因此对其侮慢无礼。而出于对继室幼子的溺爱,李成桂立最幼之子李芳硕为世子。这就为后来朝鲜宫中巨变埋下了伏笔。而李芳远既然有辅佐父亲篡位的本事,自然也有招募私兵暗做筹备的本事。

经过前文所说的两次王子之乱,在建文二年(定宗二年,1400年)被册封为王世子,十一月十三日受其大兄禅让于松京寿昌宫。

此时,明朝发生了一场极大的变局。太孙朱允炆即位,燕王起兵靖难,惠帝用人不当,渐处下风,被迫对朝鲜更多地采取怀柔政策。为了在内战中拉拢朝鲜站在朝廷一方,当他得知李朝定宗传位于弟,便敕谕礼部,“朝鲜本礼文之国,辞位传袭之事,……若果无亏天理,悖人伦的事(呵呵,讽刺得妙极),任他国中自主张”。于是方赐朝鲜太宗国王诰命,及亲王爵的九章冕服(朝鲜本郡王爵,应赐五章或七章服)。这样,李成桂和李芳果多次求而不得的明朝册封,终于被李芳远得到了。他的头衔也从其父兄的“权知朝鲜国事”变成了朝鲜国王。而与其相厚,又均为夺位而成的明成祖“靖难”成功,登极之后,李芳远又再次上贺表,请冠冕服饰,于是再次得到了明朝所赐的金印、诰命、冕服、九章、圭玉、佩玉、妃珠翠七翟冠、霞帔、金坠、经籍彩币表里……。

李芳远在位期间,完善了其父的“科田制”,没收大量“私田”、“别赐田”、“寺院田”,颁布《功臣田传给法》。创立了官员向国王个人负责的“六曹直启制”。1403年改革行政区划,撤去高丽时代沿袭下来的一留都府、五都护府、六府、二十牧,并改高丽的五道两边为八道。1417年设立都巡问使、都观察黜陟使、都安抚使三言官。有感于两次王子之乱的教训,在1400年,太宗废除高丽的私兵制,实行统一的府兵制,集兵权于中央。还召集都内衣冠子弟,设立“鹰扬卫”和“别侍卫”。1415年改革军制,设立守城军、营镇军、杂色军三种级别。李芳远在位期间,还修订了《经济六典元集详节》, 《续集详节》、《璿源录》等书籍。

1413年9月,李朝宣布实行号牌法。国家规定10岁以上70岁以下的男子均按身分佩带一种号牌,上书姓名、住址、面色、身长、有无胡须等,在发牌时进行户口登记。如有不戴或伪造、遗失、借用者,要受处罚。两班贵族的号牌用象牙或鹿角制成,平民的则用杂木。1407年起实行邻保制,以连环保的方式加强统治和保证对国家的负担得以实现。李朝实行奴婢辩正,把高丽末期沦为奴婢的人改为良民,把寺院的私奴婢改为国家控制的公奴婢,使国家能够掌握更多的劳动力和兵源。

永乐十六年八月八日,五十二岁的李芳远位于世宗。十一月,上尊号“圣德神功大王”。永乐二十年(世宗四年,1422)五月十日,他在汉城泉达坊新宫去世。共计在位十八年,在上王位四年,享年五十六岁。他死后,明朝赐谥号为“恭定” (敬事供上曰恭;纯行不爽曰定)。肃宗九年加上谥号“睿哲成烈”,高宗九年追上尊号“建天体极大正启佑”。葬于献陵 (在京畿道广州大母山)

王妃 彰德昭烈元敬王后 闵氏 (籍骊兴) (骊兴闵氏自此为朝鲜望族,五百年间出了多位王后)
至正二十五年(高丽恭愍王十四年)生,永乐十八年去世,终年五十六岁,合葬献陵

子女

嫡子
长子 让宁大君 李褆
次子 孝宁大君 李补
三子 世宗大王 李祹
四子 诚宁大君 李褈

长女 贞顺公主
二女 庆贞公主
三女 庆安公主
四女 贞善公主

庶子
二子 諴宁君 李裀 (信嫔辛氏出)
三子 温宁君 李裎 (信嫔辛氏出)
四子 谨宁君 李裎 (信嫔辛氏出)
五子 惠宁君 李祉 (安氏出)
六子 熙宁君 李袉 (淑仪崔氏出)
七子 厚宁君 李衦 (崔氏出)
八子 益宁君 李■ (善嫔安氏出)

长女 贞惠翁主 (懿嫔权氏出)
二女 贞信翁主 (信嫔辛氏出)
三女 贞静翁主 (信嫔辛氏出)
四女 淑贞翁主 (信嫔辛氏出)
五女 昭善翁主
六女 淑惠翁主 (昭嫔卢氏出)
七女 淑宁翁主 (信嫔辛氏出)
八女 昭淑翁主 (安氏出)
九女 淑庆翁主 (信嫔辛氏出)
十女 敬慎翁主 (安氏出)
十一女 淑安翁主 (金氏出)
十二女 淑谨翁主 (信嫔辛氏出)
十三女 淑顺翁主 (李氏出)

世宗 庄宪英文睿武仁圣明孝大王 李祹

李祹(1397——1450)字符正

洪武三十年(太祖六年,1397) 四月十日出生于汉城的太宗潜邸。永乐六年(太宗八年)封忠宁君,四年后进封大君。其时朝鲜的世子是太宗的嫡长子李禔,永乐二年册封,王位似乎与李祹无关。永乐十六年(1418年),朝鲜宫中发生变动。根据明史记载,“……十六年奏世子禔不肖,第三子祹孝弟力学,国人所属,请立为嗣,诏听王所择。因上表谢,并陈己年老,请以祹理国事。命光禄少卿韩确、鸿胪丞刘泉封祹为朝鲜国王……”。世子被废为让宁大君,而忠宁大君李祹则被太宗册封为王世子,是年八月八日,李祹受其父禅让,于景福宫勤政殿登基。是为朝鲜乃至东亚历史上最为贤明的国王之一——李朝世宗大王。

世宗以精通儒学而着称。除了将儒学价值观念作为治国之策的根本以外,还能够自如地对付两班学者。在十五世纪中叶他统治期间,在国家管理、语音学、民族文字、经济学、科学、音乐、医学和人文学研究方面都表现出进步思想。在政治方面,世宗建立了集贤殿,以促进体制传统和政治经济方面的研究。还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六曹直启制”和“议政府署事制”,并且让世子协助处理庶务。朝鲜王朝初期政治制度不完善的现象在世宗年间得到了改善。世宗时期还制订了五礼(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和士庶四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他还对当时朝鲜的农民生活表现出巨大关注,为了减轻农民贡税负担,设置贡法详定所,由其制定了田分六等法、年分九等法、结负法,按照田地等级和年份丰瘠征收不同水平的赋税,并且在发生水旱灾害时提供救济。世宗还命郑招编纂《农事直说》,内容为从全国经验丰富的老农那里收集来的材料。这是朝鲜第一部农书,成了朝鲜农业的经典着作。此外还修订了《农桑辑要》、《四时纂要》 、《本国经验方》等农事书籍。世宗还下令编纂医书,表明他对人民健康的关注。公元1433年,完成了一部共有365章的《医方类聚》和共有85章的《乡药集成方》。后一部书包括959条疾病诊断,10706个处方和1477个针炙疗法。还用本国语文出版了一部关于如何采集本地药材的书藉《乡药采集月令》。

世宗大王最着名的成就之一,是召集郑麟趾、成三问、申叔舟、朴彭年、崔恒、李善老、李垲等着名学者,创立了韩文字母(Hangul)。韩文字母由11个元音和28个辅音组成,具有简单和精确的特点,没有受过教育的人都能在几小时内学会。儒家学者大为反对,说使用韩文字母会妨碍儒学研究。世宗则坚持推行韩文。并于公元1446年颁布了《训民正音》。官方书面语言仍然是中文,就象拉丁文在欧洲那样,但是朝鲜的下层人民却有了一种书写自己语言的手段,创作了讴歌王朝建立的韩中两种语言写成的颂诗《龙飞御天歌》,并把《释谱详节》(佛祖生平片断)一书译成韩文。这两本着作为韩文的实际使用奠定了基础。

在科学文化方面,世宗于公元1442年下令试制雨量计,并把复制品分发给汉城的钦天监和地方行政长官,以纪录降水量。世宗对天文学的兴趣非常广泛,在他的鼓励推动下,汉城简仪台制造了浑天仪、浑象仪、正方案、圭表等天文仪器,以及仰釜日晷、悬珠日晷、天平日晷、定南日晷、自击漏、玉漏等计时仪器,绘制了天文图和七个星球的图集。还在汉城惠政桥安装了供公众核对时间的计时仪器。历法方面,制定了《七政算内篇》、《七政算外篇》、《诸家历象集》等历法书籍。世宗还命人修订韩国音乐的记谱法十二律,创作了朝会雅乐、会礼雅乐、祭礼雅乐,以及《定大业》、《保太平》、《发祥》、《凤来仪》等朝乐大曲,以及《凤凰吟》、《满殿春》、《与民乐》等曲目。

军事方面,当时的朝鲜发明了小火炮和火炮箭,设立了火炮铸造所。在对外关系上,世宗对当时朝鲜东北的女真部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东北边疆地区的大片土地被

❷ 韩国有没有像日本和中华民国那样使用年号。

有,古代韩国是中国的藩属,使用中国年号,比如明朝灭亡以后,朝鲜继续使用明朝的崇祯年号,长达200多年,是世界上使用年限最长的年号。

❸ 为什么全世界都用西元纪年(公历)想过吗

统一纪年方式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以前不是用“民国××年”吗,现在统一标准,主要为了方便。

也不排除某地改朝换代了,又会采用新的纪年方式。

❹ 韩国的年纪计算方式

在韩国是算虚岁,立春过后才算真正的一年,所以立春前生的要算大一岁
其实中国古代就是用这种算法,只是现在不用了反而我们觉得奇怪

总的来说可以这样算:因为立春一般在3月,
3月前出生的他的年龄是实岁再加两岁;
3月后出生的他的年龄是实岁再加一岁。

他们一出生时算一岁,第一次过生日是过2岁的生日

❺ 韩国古代的君主是叫大王还是皇帝

是大王,因为古代朝鲜是中国的附属国,不能称帝。但是清政府因为马关条约放弃朝鲜后,1896年,时任朝鲜国王李熙称帝,宣布独立。翌年,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日本侵吞韩国,李氏朝鲜灭亡。李氏朝鲜历经27代,共519年。
朝鲜李氏世袭表
朝鲜太祖李成桂1335年—1408年,在位期间1392年-1398年
朝鲜定宗李芳果1357年—1419年,在位期间1398年-1400年,太祖嫡次子
朝鲜太宗李芳远1367年—1422年,在位期间1400年-1418年,太祖嫡五子
朝鲜世宗李祹1397年—1450年,在位期间1418年-1450年,太宗嫡四子
朝鲜文宗李珦1414年—1452年,在位期间1450年-1452年,世宗嫡长子
朝鲜端宗李弘暐1441年—1457年,在位期间1452年-1455年,文宗嫡子
朝鲜世祖李瑈1417年—1468年,在位期间1455年-1468年 世宗嫡次子,端宗之叔父
朝鲜睿宗李晄1450年—1469年,在位期间1468年-1469年,世祖嫡次子
朝鲜成宗李娎1457年—1494年,在位期间1469年-1494年 世祖嫡长子德宗李暲(睿宗之兄,天顺元年追谥懿敬世子,成化七年追尊)嫡次子,睿宗侄子
燕山君李隆1476年—1506年,在位期间1494年-1506年,成宗长子
朝鲜中宗李怿1488年—1544年,在位期间1506年-1544年,成宗嫡长子,燕山君之弟
朝鲜仁宗李峼1515年—1545年,在位期间1544年-1545年,中宗嫡长子
朝鲜明宗李峘1534年—1567年,在位期间1545年-1567年,中宗嫡次子
朝鲜宣祖李昖1552年—1608年,在位期间1567年-1608年,中宗庶七子德兴大院君李岹之第三子,明宗庶侄
光海君李珲1575年—1641年,在位期间1608年-1623年,宣祖庶次子
朝鲜仁祖李倧1595年—1649年,在位期间1623年-1649年,宣祖庶五子元宗李琈之长子,光海君庶侄
朝鲜孝宗李淏1619年—1659年,在位期间1649年-1659年,仁祖嫡次子
朝鲜显宗李棩1641年—1674年,在位期间1659年-1674年,孝宗嫡子
朝鲜肃宗李焞1661年—1720年,在位期间1674年-1720年,显宗嫡子
朝鲜景宗李昀1688年—1724年,在位期间1720年-1724年,肃宗庶长子
朝鲜英祖李昑1694年—1776年,在位期间1724年-1776年,肃宗庶四子
朝鲜正祖李祘1752年—1800年,在位期间1776年-1800年,英祖次子庄献世子李愃之次子
朝鲜纯祖李玜1790年—1834年,在位期间1800年-1834年,正祖庶次子
朝鲜宪宗李奂1827年—1849年,在位期间1834年-1849年,纯祖嫡长子孝明世子(翼宗/文祖)李旲嫡子
朝鲜哲宗李昪1831年—1863年,在位期间1849年-1863年,恩彦君第三子全溪大院君李圹之子
朝鲜高宗李熙1852年—1919年,在位期间1863年-1907年,南延君第四子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之子
朝鲜纯宗李坧1874年—1926年,在位期间1907年-1910年,高宗嫡长子
懿愍皇太子 李垠1897年-1970年------------ 高宗第三子
朝鲜哀宗 李玖1931年—2005年 ----------- 高宗之孙
皇帝年号
韩高宗 李熙年号:建阳/光武 (1896年以前用干支年号及檀君纪年)
韩纯宗 李坧年号:隆熙

❻ 韩国高宗皇帝称帝之前朝鲜使用什么年号朝鲜还出现百年年号这种搞笑事情

朝鲜高宗称帝之后,朝鲜一直奉明清正朔,也就是使用明清的年号。高宗在日本的逼迫和怂恿下称帝,解除和清朝的宗藩关系之后才有年号。

百年年号应该说的是朝鲜使用“崇祯后纪元”,这体现了朝鲜对满清的不屑,以及对明朝的恩惠的怀念,是一种知恩图报的心理反应,一点都不搞笑。
637年,弱小的朝鲜王国在清军的铁蹄下,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无条件投降,献出世子为人质,低头成为清朝的属国。
自此之后,直至甲午战争,朝鲜对清朝的朝贡从未断绝,对清朝的使臣更是伺候得无微不至,堪称藩属国中的模范。
然而,在朝鲜史书中,该国君臣却称清朝皇帝为“犬羊禽兽”、“胡皇”,内外文书虽然使用清朝年号,祭享祝辞仍用大明年号。
明朝灭亡后,朝鲜仁祖干脆定制,“宗庙祝辞,朝臣告身,只书岁月,不用年号。”按照他的儿子朝鲜孝宗的记载,仁祖“语及皇明,至于呜咽不能言”,其中的屈辱和羞愧不难体会。
为了报恩,也为了复仇。
当1646年日本使臣来到朝鲜,提及日本应福建郑氏的请求,将发百万之众,假道朝鲜进攻清朝。在壬辰战争中结下大仇的朝鲜君臣,不但未予拒绝,还派出“接慰官”到日本敦促出兵,不料锁国中的德川幕府最终拒绝了这一计划。
第二年,朝鲜国内甚至传出谣言,称“(日本)关白执政辈,以朝鲜与鞑靼合,莫不骇愤,将欲兴师而来……”
可见朝鲜朝野对于背明附清的负罪感,已经到了怎样的地步。
此后的朝鲜孝宗,曾经被清军掳为质子多年,于公于私都是坚定的反清派,一方面将“明国九义士”为首的明朝遗民置于左右,一方面整顿武备,伺机伐清。他的志向,按照其子显宗的说法就是:
“先王尝以若得十万精兵,可以伸大义于天下。”
朝鲜神贞王后赵氏与其夫孝明世子的合葬碑文,其中的纪年均为崇祯纪元后,立碑日在崇祯263年(1892年),即甲午战争前2年。
问题是,朝鲜根本凑不出十万精兵,秉承天下大义的“大明”也只能僻处海东,在祭文、石碑和文书间存续,直到这一整套文化体系被近代的枪炮砸得稀烂,与朝鲜王国一道,消失在帝国殖民的浪潮中。
1897年,朝鲜高宗不顾“腐儒”崔益铉、柳麟锡以朝鲜是明朝藩臣为由的反对,改国号为“大韩帝国”,自称皇帝,终止了“大报坛”的国王亲祭,也终结了官方的“崇祯后纪元”。
1908年,被日本统监府完全控制的“大韩帝国”,废除了“大报坛”的年度祭祀,不久后将之完全拆除。
2年后,日韩合并,朝鲜在地图上消失了。
大报坛“与国同存”竟一语成谶,而崇祯年号,却远比这些“实在”的东西顽强,仅今天可见的文物,直至1914年,仍有朝鲜人在执着地使用着。

❼ 世界上还有哪些国家和地区不用公元纪年法

以下所列均为政府正式使用的纪年方式

不列民间的非正式纪年方式

日本 → 西元2009年=平成21年

台湾 → 西元2009年=民国98年

北韩 → 西元2009年=主体98年

缅甸 → 西元2009年=缅历172年

伊斯兰国家 → 西元2009=伊斯兰历1388年

伊朗、阿富汗 → 西元2009=伊朗历1388年

印度 → 西元2009年=印度历1931年

衣索匹亚 → 西元2009年=衣索匹亚历2002年

泰国 → 西元2009年=佛历2552年

以色列 → 西元2009年=希伯来历5770年

❽ (1/2)各位网友,朝鲜和韩国在古代曾经是一个国家的两个统治时期,其君王为金氏,谁能说说这其中的历史...

首先说说朝鲜和韩国这两个名字的由来。
“朝鲜”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李氏王朝(14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的正式国号,取“朝日鲜明”之意(因为李朝是明朝的属国,在开国初期求明太祖朱元璋册封时,因其在大明之东,即日出之方向得此名),因此李氏王朝又称朝鲜王朝。
“韩”是朝鲜半岛南部原住居民的自称,也就是说是我国所称的朝鲜族这个民族的自称,就像我们自称华夏族、汉族一样。历史上朝鲜半岛的统一政权称为韩国的时期很短,只在甲午战争后,李氏朝鲜王国正式脱离清朝属国身份,为与清帝国和日本帝国并立,以本民族名称改国号为大韩帝国(也就是说其实朝鲜王国和大韩帝国只是同一国家同一王朝的两个时期的名称而已),但是实际上很快就完全沦为日本的附属国,大韩帝国存在的时间很短,十几年后就被日本正式吞并。
而你所说的金氏,是朝鲜半岛上第一个本土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以控制半岛大部分为准)——新罗王朝的王族姓氏。早期的新罗原先是南部的一个的部族制地方政权,在国家化之后,在唐朝帮助下消灭了半岛上的两个主要对手——百济,和横跨我国东北大部以及朝鲜半岛北部的高勾丽;然后经过与唐朝的战争(在唐高宗时期),完成了韩民族居住地区的统一。
金氏的新罗王朝于10世纪灭亡(在我国五代时期),取代之的是王氏的高丽王朝。而取代高丽王朝的就是朝鲜王朝。
同我国一样,韩民族的同一姓氏并不一定是同一祖先。他们的族谱系统称为本贯,也就是籍贯+姓氏,例如新罗王族是安东金氏,朝鲜王朝的王族则是全州李氏。同一姓氏出自不同的本贯则为不同的家族,比如李氏、金氏这类大姓同时存在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本贯,有些是分支关系,有些是互相独立无关的,甚至有20%~30%的本贯是可考的汉姓(中国移民),例如朝鲜的曲阜孔氏,是孔子的支派子孙。传统上同一本贯的族人之间互不通婚。在二战之后,北方跟我国相似大肆破坏传统文化,宗族系统不大健全了。而南方还有许多的旧名门的嫡系支脉还保持着地主身份,称为宗家府。
需要注意的是,本贯虽然本来是贵族专有的(奴隶的后代不会有什么家谱),但是因为朝鲜王朝的两班制度下(一种严格近于残酷的等级制度),平民和贱民的生存空间被过度压缩,所以朝鲜王朝末期70%左右的人属于两班(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贵族),也就是说除去世代作为奴仆的人口,经济上和社会地位上并不高的大部分农民都有自己的本贯。
-------------------------------------------------------------------------------------------------------------------
上面太多内容,考虑到你可能对有些不那么感兴趣,针对你的问题总结、补充一下:
韩民族/朝鲜族的统一国家有三个:金氏的新罗,王氏的高丽,李氏的朝鲜。其中李氏的朝鲜末期的十几年改称大韩帝国。半岛北方的国家取了朝鲜王朝的原名称为朝鲜,而南方取了更具有民族主义色彩的大韩,只是因为政体变化改为了大韩民国。现在一般北方称南方为南朝鲜,而南方称北方为北韩。中国之类的汉字文化圈国家过去是按意识形态附和南方或北方的称呼,现在一般就称为朝鲜和韩国。而其它语言里基本是按照古称高丽音译,例如英语称为North Korea和South Korea.
现在姓金的有一大部分是新罗王族安东金氏的子孙,比如金日成家族出身的全州金氏,就是安东金氏的分支。但是请注意,金氏、李氏占半岛人口的相当大部分,也就是说非嫡系子孙满街都是。而且因为朝鲜王朝长达500多年的严苛等级制度严重挤压了原先平民的生存空间,可以说半岛上大部分居民不是王氏后裔就是贵族后裔。所以这种身份没有什么特殊性,并不值钱。
现在的高层与否跟古代出身没什么关系。李氏王族的嫡系在日治时期死光了,所以现在的南北双方跟旧王朝没有什么关联。
当然作为没有受意识形态影响的南方,对李朝王氏还是挺怀念的,毕竟那是他们的民族统一和自由独立的象征。韩国人常常在电视剧里YY李朝的嫡系子孙还在,在二战后成功在南方复位的情况,也就是常常能看到假如韩国有王,是君主立宪制什么的。

❾ 韩国历史

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唐军攻占平壤,灭亡高句丽,在高句丽故地平壤设立安东都护府,以统辖其地,所辖包括辽东半岛全部、朝鲜半岛北部、吉林西北地区和朝鲜半岛西南部的百济故地,包有今乌苏里江以东和黑龙江下游西岸及库页岛直至大海。自此朝鲜半岛全部处于唐朝的实际行政统治之下。
高丽朝鲜
918年,后高句丽的弓裔王的部将王建被部将拥立为王,迁都至自己的家乡开城(松岳),改国号为“高丽”。935年,灭新罗;936年,灭后百济,统一朝鲜半岛南部,建立高丽王朝。 962年,宋太祖建隆三年十月,王建之子王昭遣其广评侍郎李兴祐、副使李励希、判官李彬等来朝贡。 993年,高丽被辽国击败,被迫断绝和北宋的朝贡关系,向辽国称臣。 1127年,被迫臣服金国。 1231年,高丽蒙古战争,高丽国王逃至江华岛;1273年,元军占领济州岛,国王投降蒙古汗国,高丽蒙古战争结束,高丽成为元朝的藩属国。
朝鲜王朝
1388年,高丽国王派都统使李成桂进攻辽东,李成桂则早已决心归附明朝,他从鸭绿江边回兵占领首都开城并发动政变;1392年,废黜高丽国王,统一朝鲜半岛南部,定都汉阳。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七月十六日,在高丽大臣李之兰以及左侍中裴克廉、郑道传、赵浚等人的倡议推戴下,李成桂在松京(开城)寿昌宫即位。其时五十八岁。
朝鲜李氏王朝正史(韩国奎章阁版)(11张)李成桂派使向金陵的明朝朝廷上表,称高丽国王昏乱,自己受万众推戴不得不即位。朱元璋则口气冷漠,道“尔恭愍王死,称其有子,请立之,后来又说不是。又以王瑶为王孙正派,请立之,今又去了。再三差人来,大概要自作王。我不问,教他自作,自要抚绥百姓,相通来往”。 不久,李成桂拟定两个国号——“朝鲜”(古朝鲜国名)和“和宁”(李子春就仕之地)。由于传统观点中李成桂属于大逆不道的篡位,为得到中国明朝皇帝的支持,遣使请朱元璋裁定新国号,朱元璋以纪念殷商箕子之故,取“朝日鲜明”之意,圈选了朝鲜二字。但是朱元璋仍认为李成桂“顽嚣狡诈”,没有册封。李成桂是实际上的朝鲜国王,但是由于没有受到明太祖册封,上国书与明朝天子时,仍然使用“权知高丽国事”。 国号更改后则使用“权知朝鲜国事”,建文二年1400年,建文帝赐朝鲜太宗国王诰命,及亲王爵的九章冕服(朝鲜本郡王爵,应赐五章或七章服),正式册封李成桂之子李芳远为朝鲜国王。这样,李成桂和李芳果多次求而不得的明朝册封,终于被李芳远得到了。他的头衔也从其父兄的“权知朝鲜国事”变为朝鲜国王,正式成为中国中央王朝的藩属国。明成祖登极之后,李芳远又再次上贺表,请冠冕服饰,于是再次得到了明朝所赐的金印、诰命、冕服、九章、圭玉、佩玉、妃珠翠七翟冠、霞帔、金坠、经籍彩币表里,并允许其使用天朝服色,这就是韩服的起源。 永乐六年五月二十四日,老迈多病的李成桂于昌德宫广延楼下别殿去世。共计在位七年,在上王位十年,春秋七十四岁。明成祖赐谥为“康献”。 朝鲜王朝实行推崇儒学、排斥佛教的政策。对中国采取事大国政策。
与中国的册封关系
高丽史卷六五 志第十九 礼七 宾礼 迎大明无诏勅使仪 迎大明无诏勅使仪。 使臣入国境。守关官驰报。王遣官远接。使臣近王京。前期令有司。于迎宾馆设幄帐。城门街路结彩。至日。王备仪卫。出迎于城外幄次。世子以下百官皆从。竝常服。使臣至。百官以次立待于迎宾馆道南北向。异位重行。王出立于幄外。使者下马。与王对揖后。相让上马偕行。使臣由道左。王由道右。至王宫。俱下马偕入。王入门自西。使臣入门自东。至正殿中对立。使臣立东。王立西。有口宣圣旨。则使臣立宣。王北向跪听。仍受赍来公牒讫。叩头兴平身。王进使臣前。稍躬身。问圣躬万福。使臣答后。王北向跪。叩头兴平身。东西相向再拜讫。略敍寒暄。东西对坐。设茶后。王入内。小歇。世子与使臣。相见再拜。次诸君。次宰枢。次百官。皆同讫。王出就坐。飨使臣后。有口宣使臣。则王亲送至馆。或令世子送之。无口宣使臣。则命宰枢送至馆。若有手诏勅符。则不用此礼。依朝廷颁降仪。 明成祖赐朝鲜国王四爪蟒袍
建文初;成桂(太祖大王.注;赐朝鲜为亲王爵)表陈年老,以子芳远袭位。帝许之。 永乐二年十二月;帝诏立芳远(朝鲜太宗大王)子禔为世子,从其请也。 永乐十六年;帝命光禄少卿韩确、鸿胪丞刘泉诏封祹(朝鲜世宗大王)为朝鲜国王。 永乐二十年;芳远卒,赐谥恭定。二十一年七月,祹请立嫡子珦为世子,从之。先是,敕祹贡马万匹,至是如数至,赐白金绮绢。 宣德二年;三月遣中官赐白金纻纱,别敕进马五千匹,资边用。九月如数至。 宣德八年;诏赐祹《五经》、《四书》、《性理》、《通鉴纲目》诸书。 正统三年八月;赐祹(朝鲜世宗大王)远游冠、绛纱袍、玉佩、赤舄、天朝服饰。 景泰元年;祹卒,赐吊祭,谥庄宪,诏封其子珦(朝鲜文宗大王)为国王。 嘉庆五年;遣使敕封李算子钖为世子。适李算薨,即以册封世子之正副使者往封李钖为朝鲜国王。 清道光十一年;钖奏请封嫡孙李怳为世孙,帝俞所请,遣使赍敕封李怳为朝鲜国王世孙。 道光十五年;李钖薨,王妃金氏请以世孙李怳袭封,因为故世子具陈请追赐爵谥,及世子妇诰命。二月,帝(道光帝)遣使谕祭,赐钖谥宣恪;赠故世子炅为国王,谥康穆,妻为王妃;敕封世孙怳为朝鲜国王。怳上表贺册立皇后暨上皇太后徽号,贡方物。 光绪二十一年三月;马关条约成,其第一款中国确认朝鲜为完全无缺独立自主之国,凡前此贡献等典礼皆废之。盖自崇德二年李倧归附,朝鲜为清属国者凡二百五十有八年,至是遂为独立自主国云。 朝鲜李氏王朝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3年立国至清德宗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6年,其间503年作为中国的藩属国,中国朝贡体系的组成部分,历代朝鲜国王均受中国中央王朝的直接册封与赏赐。公元1896年为日本占领,朝鲜结束了与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藩属朝贡的宗主关系。
万历援朝
1591年日本丰臣秀吉派兵20万侵入朝鲜,一度占领汉城(首尔)和平壤。朝鲜国王遣使向中国乞兵万历帝派军援朝;1598年日军被中朝联军击溃,朝鲜将领李舜臣和中国将领邓子龙互相支援,最后都壮烈牺牲。史称“万历援朝战争”。日本丰臣秀吉向万历帝投降,万历赐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诏书如下(现存于日本国家博物馆)。
万历帝封丰臣秀吉为日本国王诏书(4张)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圣仁广运,凡天覆地载,莫不尊亲;帝命溥将,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诞育多方。龟纽龙章,远赐扶桑之域;贞珉大篆,荣施镇国之山。嗣以海波之扬,偶致风占之隔。当兹盛际,宜讃彜章。咨尔丰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国。西驰一介之使,欣慕来同。北叩万里之关,肯求内附。情既坚于恭顺,恩可靳于柔怀。兹特封尔为日本国王,赐之诰命。于戏!龙贲芝函,袭冠裳于海表,风行卉服,固藩卫于天朝,尔其念臣职之当修,恪循要束;感皇恩之已渥,无替款诚。祗服纶言,永尊声教。钦哉!” (《朝鲜宣祖实录》卷37)宣祖李昖说:“中国父母也,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 《(朝鲜)宣祖实录》之卷三十五;记录了朝鲜国王李昖与其臣下李德馨进行的一番意味深长的问答,李昖问道:“铳筒(指日本人的鸟铳)之声,不与天兵(指明军)之火炮同耶?”李德馨回答:“倭铳之声,虽四面俱发,而声声各闻,天兵之炮,如山崩地裂,山原震荡,不可状言……”李昖赞叹道:“军势如此,可不战而胜矣!” 《(朝鲜)宣祖实录》。“以佛狼器、虎蹲炮、灭虏炮等器为之,距城五里许,诸炮一时齐发,则声如天地动,俄而火光触天,诸倭持红白旗出来者,尽僵仆而,天兵骈哄入城矣”。 (明神宗实录)卷三三四。万历帝以朝鲜事平,下诏宣告,朝鲜遣使贡谢。神宗回赐彩币,诏谕朝鲜国王李昖:“吾将士思归,挽输非便,行当尽撤,尔可亟图。务令倭闻声不敢复来,即来亦无复足虑”。 万历二十一年九月二十五日,敕谕朝鲜国王,诏令如下: 你国虽介居山海中,传祚最久。近来倭奴一入,而王城不守,原野暴骨,庙社为墟。追思败丧之因,岂尽适然之致。或言王偷玩细娱,信惑群小,不恤民命,不修军实。启侮诲盗,以非一朝,而臣下未有进言者。前车既覆,后车岂可不引以为戒。惠徼福于你祖,及我师战胜之威,使王君臣父子相保,岂不甚幸。不知王新从播越之余,归见黍离之故言,烧残之丘陇,与素服郊迎之士众。噬脐疾首,何以为心,改弦易撤,何以为计。 朕之视王,虽称外藩,然朝聘社文之外,原无烦王一兵一役。今日之事,止以大义发愤,哀存式微,固非王之德责于朕也。大兵且撤,王今自还国而治,尺寸之土,朕无与焉。其可更以越国救援为常事,使你国恃而不设备,则处堂厝火,行且自及,猝有他变,朕不能为王谋矣。钦哉。 万历援朝战争后,加深了朝鲜与宗主国明朝的关系,以至于明朝末年皇太极胁迫朝鲜国王叛变明朝,遭到朝鲜国王的强烈反对。 (《(朝鲜)宣祖实录》卷37载);“我朝三百年来,服事大明,其情其义,固不暇言。而神宗皇帝(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再造之恩,自开辟以来,亦未闻于载籍者。所谓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实是真诚痛切语也,宁获过于上国,而不忍负皇明也”。 在清兴起以前,朝鲜与明朝保持着传统的藩属关系(明洪武元年,朱元璋遣使至朝鲜赐玺书,从而确立起两国间的宗藩关系)。1636年,皇太极率兵新征朝鲜,攻占朝鲜京都汉城,朝鲜国王在国家存亡之际,迫于无奈,接受了清军的条件投降,停用明朝年号,断绝与明朝的一切交往,并奉清朝为宗主,正式确立与清朝的藩属关系。清朝定都北京以后,双方使节每年往来不断。朝鲜方面,每年除有贺冬至、贺正朔、贺圣节、纳岁币的四次固定朝贡使节外,还有多种不定期使节入朝。
朝鲜(韩国)李氏王朝大王世系表
因朝鲜李氏王朝为明朝和清朝的藩属国,故其国无年号,奉宗主国正朔用宗主国年号。 太宗大王 李芳远 用明朝年号 (永乐) 世宗大王 李祹 用明朝年号 (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 文宗大王 李珦 用明朝年号 (景泰) 端宗大王 李弘暐 用明朝年号 (景泰) 世祖大王 李瑈 用明朝年号 (景泰、天顺、成化) 睿宗大王 李晄 用明朝年号 (成化) 成宗大王 李娎 用明朝年号 (成化、弘治) 燕山君 李隆 用明朝年号 (弘治、正德) 中宗大王 李怿 用明朝年号 (正德、嘉靖) 仁宗大王 李峼 用明朝年号 (嘉靖) 明宗大王 李峘 用明朝年号 (嘉靖、隆庆) 宣祖大王 李昖 用明朝年号 (隆庆、万历) 光海君 李珲 用明朝年号 (万历) 仁祖大王 李倧 用明朝及清朝年号 (万历、天启、崇祯、崇德) 孝宗大王 李淏 用中国干支纪年,使用清朝年号 ,并沿用明朝“崇祯年号” 显宗大王 李棩 用中国干支纪年,使用清朝年号 ,并沿用明朝“崇祯年号” 肃宗大王 李焞 用中国干支纪年,使用清朝年号 ,并沿用明朝“崇祯年号” 景宗大王 李昀 用中国干支纪年,使用清朝年号 ,并沿用明朝“崇祯年号” 英祖大王 李昑 用中国干支纪年,使用清朝年号 ,并沿用明朝“崇祯年号” 正祖大王 李算 用中国干支纪年,使用清朝年号 ,并沿用明朝“崇祯年号” 纯祖大王 李玜 用中国干支纪年,使用清朝年号 ,并沿用明朝“崇祯年号” 宪宗大王 李奂 用中国干支纪年,使用清朝年号 ,并沿用明朝“崇祯年号” 哲宗大王 李元范 用中国干支纪年,使用清朝年号 ,并沿用明朝“崇祯年号” 高宗大王 李熙 用中国干支纪年,使用清朝年号 ,并沿用明朝“崇祯年号” 注:1896年—1910年高宗和纯宗受日本扶植称“大韩帝国”皇帝,不再使用干支年号及檀君纪年,改年号,并改国号为韩,与清朝结束宗藩关系。
编辑本段位于韩国的景福宫
自汉武帝的乐浪郡设置以后,中国的先进文化知识和先进的工艺技巧大量输入朝鲜半岛,促进了当地农业、手工业、建筑业的迅速发展。 景福宫正殿勤政殿脊兽(诸侯6个)
北京故宫太和殿(10个脊兽)
明朝洪武二十九年(1397年)正月,李成桂下令在原高丽宫殿的基础上按照明朝亲王府的规格加以扩建,并兴建新的建筑。同年9月初步竣工,宫名取自《诗经·大雅·既醉》:“既醉以酒 既饱以德 君子万年 介尔景福”。景福宫按照明朝亲王府的规格建造,用王爵规格的绿色琉璃瓦覆盖(天子宫殿为黄色琉璃瓦),其宫正殿屋脊有脊兽6个(天子正殿十个;取十全十美之意)。 1553年(嘉靖32年)九月十四日丁巳,景福宫发生大火,康宁殿、思政殿、钦敬阁被大火焚毁,历代珍宝、书籍、大王大妃诰命、服饰文物全被烧毁,明宗、王妃沈氏与王大妃(文定王后)尹氏移居昌德宫。1592年万历朝鲜战争爆发,4月28日忠州失守,宣祖国王于4月30日仓促出宫,以大臣尹斗寿为扈从,星夜兼程逃往西北。在出宫前夕,宣祖下令在宫中举火,将景福宫中历代宝玩以及文武楼、弘文馆所藏书籍、春秋馆所藏历代实录、文献“烧尽无遗”,景福宫再度被焚毁。 景福宫勤政殿的四爪蟒图
万历朝鲜战争结束后,朝鲜王室返回汉城,以成宗之兄月山大君府邸为 位于韩国的朝鲜王朝正殿勤政殿
临时行宫,改名庆云宫。因景福宫内殿宇繁多,工程浩大,而李朝经过两次侵略战争之后经济残破,无力修复景福宫,只好将原来作为离宫的昌德宫当作正宫使用,景福宫从此被闲置约两百七十年1868年,王宫由昌德宫转移至此,1895年8月20日夜间,闵妃在景福宫北部的乾清宫坤宁阁中遭到日本特务暗杀,高宗逃到俄罗斯公使馆,王室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景福宫居住。从此有着近500余年历史的景福宫正式退出历史的舞台,用他沧桑的经历见证了一个王国的兴衰败亡。 故宫太和殿
故宫太和殿

编辑本段韩国(朝鲜)文字
朝鲜民族历史上没有自己的文字,从箕子朝鲜开始朝鲜半岛历代王朝均使用汉字为官方文字,是以朝鲜半岛的古籍文献、宫殿匾额、庙宇楹联均用汉字书写(如朝鲜景福宫正殿“勤政殿”)。 朝鲜世宗大王《实录》记载。朝鲜世宗大王于明正统八年(1443)颁定《训民正音》,正式创立朝鲜文字。 在此以前,朝鲜历代王朝均用汉字的音和义记录朝鲜语,称为“吏读文”,但仍不能精确记录朝鲜语。李氏朝鲜建立后,至世宗大王,为巩固政权,加强文治,创制“训民正音”民族文字,以便在百姓中推广使用。此文字于1446年正式颁布推行,但当时崇尚汉文,受并中华文明数千年的影响,此民族文字只流行于庶民阶层和宫廷贵族妇女之间。社会上汉文、吏读文、朝鲜文三种书写形式同时并用。 至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国战败,朝鲜被日本占领结束和中国的宗藩关系,才正式废除汉文和吏读文,朝鲜文升格为国文,并通过了“使用国汉混合体”(朝鲜文中夹用汉字)的结合。迄今韩国仍夹用一定数量的汉字,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我国朝鲜族先后于1948年和1954年取消夹用汉字 ,用纯朝鲜文。目前我国在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语文是最主要的通行语文。东三省朝鲜族中小学在教学中均使用朝鲜文。民族出版社和东北三省朝鲜族的出版社均出版朝鲜文刊物。东北三省也都有朝鲜文报刊。
编辑本段朝鲜(韩国)近代史
1894年,朝鲜爆发东学党之乱,朝鲜无力镇压,于是乞求中国军队入境镇压。6月6日中国军队在牙山登陆,日本军队也以次为借口趁机于7月6日在仁川登陆,并发动壬午事变,占领汉阳,强迫朝鲜签定《济物浦条约》(济物浦即今天的仁川)。并且组织亲日派政府平息内乱。1894年日本军队袭击驻朝鲜的中国军队,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李氏朝鲜被迫结束与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宗藩关系。 1895年4月,清朝战败,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承认朝鲜独立,于是日本控制下的朝鲜政府宣布终止与清朝的册封关系。1896年,朝鲜在俄国支持下,成立大韩帝国傀儡政权,从此李氏朝鲜改国号为“韩”。 日俄战争沙皇俄国战败后日本占领朝鲜半岛,为了收买人心和稳住西方国家,日本不公开承认消灭朝鲜而继续扶植 “大韩帝国”,国家元首称为“朝鲜皇帝”实际上由日本控制。直到1910年8月,李朝总理李完用与日本签订《日韩合并条约》,韩国傀儡高宗退位,日本最后吞并朝鲜半岛,总共持续十四年的“傀儡帝国”时期才宣告退场,从此结束了朝鲜有“皇帝”的历史。
朝鲜复国
1930年6月,金日成在历史性的卡伦会议上提出了抗日武装斗争路线等有关朝鲜革命的主体革命路线,推动了抗日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9.18”事变后,他在延吉县明月沟地区组织起抗日武装,并在1932年4月25日创建了人民革命武装力量--朝鲜人民革命军。从此,他开始与中国人民一道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36年5月,金日成创建了朝鲜第一个反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祖国光复会,并被推举为会长,制定了祖国光复会十大纲领。 金日成巨幅红旗画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金日成从苏联回到祖国。1945年10月10日他创建了朝鲜劳动党并当选为委员长。第二年2月,他组织了北朝鲜临时人民委员会,领导北朝鲜的经济建设和土地改革运动,在朝鲜北半部出色地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1948年9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金日成创建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出任内阁首相和国家元首,朝鲜复国后在首都树立起周恩来总理的铜像,并与中国保持亲密友好的关系至今。
韩国独立
1910年,朝鲜傀儡政权大韩帝国被日本取缔,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12年李承晚以传教的名义鼓吹独立思想,被日本殖民当局驱逐出境。1913年,李承晚应侨民领袖朴容万之邀,去夏威夷为朝鲜侨民办学。不久,两人发生意见分歧。朴容万主张武装斗争救国。李承晚则主张通过外交活动取得西方列强的同情和援助实现独立。他认为“不能赤手空拳地同凶恶的日本斗,因列强的秘密条约而灭亡的国家,只有通过外交才能恢复独立”。尖锐的分歧使在美的侨民组织“韩国国民会”分裂为两派。李承晚另立“同志会”,建立了学校,创办《韩国太平洋》周刊,鼓吹他自己的反日政治主张。 1918年12月,旅美朝侨代表会议准备委派李承晚等人参加巴黎和会,向列强呼吁朝鲜独立。美国拒发签证,未能去成。1919年2月16日,李承晚等人私自向美国总统威尔逊递交“委任统治请愿书”,乞求列强把朝鲜放在国际联盟的“保护”下,实行委任统治,遭到侨民们的强烈反对。 1919年,朝鲜爆发了声势浩大的“3·1”反日运动。“3·1”运动失败后,韩国的民族主义者在中国上海成立“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远在美国的李承晚被缺席选为临时政府总统,随即代表临时政府赴法国向巴黎和会递交韩国独立请愿书。1920年12月,李承晚到上海宣誓就任临时总统,然而,他既不提出民族独立运动的斗争策略,也不提出临时政府的施政方针。当时年轻一代的国务总理李东辉等人主张组织义兵,潜入国内举行暴动,争取苏联的支持以加强独立运动,同在华反日的各政党结成联合阵线,在中国和朝鲜国内开展对日游击战。李承晚表示反对,说共产主义是与民主主义相对立的思想,与朝鲜要建立的国家的宗旨相抵触。他坚持靠美国等国的恩赐“获得独立”,拒不承认他提出的“委任统治”的错误。他既拒绝长时间离开华盛顿,又不愿把行政裁决权交给国务总理,加剧了临时政府内部矛盾。 1921年5月20日,李承晚借口向列强呼吁朝鲜独立到华盛顿。他在美国热衷于扶植自己的势力,利用欧美外交委员部的名义抬高自己,并企图切断处境困难的上海临时政府的财源。因此,1925年3月临时政府议政院终于弹劾李承晚, 4月以行政院第一号命令废除了“欧美委员部”。1933年在纽约同奥地利维也纳实业家端那的第三个女儿弗兰西斯卡·端娜(Francesca Donner)结婚。 1935年李承晚到夏威夷,为恢复他的“同志会”和教会筹资。追随他的人已越来越少,后来竟无力开办学校。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他以反日活动为由,在华盛顿设立“韩国委员会”。 1940年,李承晚写了《日本内幕记》,指出日本有在太平洋对美发起攻击的可能。1941年12月7日,日本袭击珍珠港。李承晚确认这是取得美国和临时政府信任的极好机会。他力促美国承认临时政府,请求美国给临时政府提供经济、军事援助。直到日本投降,他的乞求外交一无所获。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月23日,李承晚组织了以极右派为核心的“独立促成中央协议会”,自任总裁。12月底,莫斯科三国外长会议关于对朝鲜实行托管的决议一发表,“反托管”运动立即遍及南朝鲜各地。李承晚发表谈话,要清除共产主义者,称美国是“解放的恩人”,不要对之产生误解,并且利用“反托管”运动迅速扩大“独立促成中央协议会”。1946年2月,美军政厅“民主议院”成立。李承晚任议长。他在美军政厅支持下,同韩国民主党相勾结,镇压左派势力,迫使共产党转入地下,又回过头来削弱金九、金奎植为首的民族革命势力。1948年5月10日,在已无人能与之抗衡的情况下,进行了南朝鲜单独选举。李承晚当上了制宪国会议长,7月出任第一届总统,彻底破坏了南北统一,韩国正式从朝鲜分裂出去。 李承晚从1948年起,,对内实行反共反人民的法西斯独裁统治,对外推行卖国的外交路线。他在给美国友人的信中曾露骨地说:“我是为美国及韩国的利益而奋斗”。他在上台之前,就把云山金矿和一些重要的纺织厂的专利权许给美国人。在上台之后,他更变本加厉,与美国签订“军事协定”、“财产与财政协定”、“经济援助协定”、“互相防卫条约”等名目繁多的协定。李承晚把美国在其军政厅时期所攫取的“权益”全部予以合法化,明文规定“美国政府应该获得它所关心的在韩财产及附属物”。那些军事条约不仅为美国提供了在南朝鲜修筑军事基地和驻军的权利,还拱手交出军队的指挥权和训练权。所谓经援协定,更是为美国垄断资本掌握南朝鲜经济命脉,掠夺南朝鲜人民大开方便之门。
抗美援朝
日本占据朝鲜半岛后。当时有很多南韩人不仅不救亡图存而且还参加了日本殖民政府的警察部队,但是日本人狭隘的岛国思想作怪,对韩国人不信任,虽然这些韩国人对日本人毕恭毕敬坚决效忠,但是,日本人仍对他们存有戒心,不给韩国警察配备武器,这些韩国人在街上维持社会秩序时,由于没有武器,这些警察每人都手持一柄大棒上街。于是大棒成为了韩国警察的标志。
国际由来
韩国一再在文化上挑衅中国,还出现了刁难中国外交官外交闹剧。法国主流媒体《世界报》发表评论,把韩国比喻成大国的擦鞋垫、跟班,表示对韩国的不屑。
编辑本段参加侵华日军的韩国
够了吧?

❿ 为什么韩国历史是4343年而中国才过2012年

为什么韩国历史是4343年而中国才过2012年?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 韩国人看不起中国人是因为他们自己自卑,从而产生极端的思潮. 韩国无论何时何地都宣称他们自己是强大的民族,其实想一想,真正强大的民族用的着自己说自己强大吗? 韩国人旅外商人大都买韩国车,不买外国车,特别是日本车,绝对不买,其他要买的东西,只要有韩国产的,就不买外国的,只要质量差的不太多.从表面上看,他们有”骨气”,爱国,实际上,表现的太激烈了,这是一种自卑的表现,自己给自己壮胆嘛!世界上的强国会做这种事?没听说.只是在弱国才有这种事,就像在旧中国某大学发生的一件事一样. 这是一个长期受压迫的国度,在复国后表现出的极端思想,他们在心底里太需要一丝自尊了,他们以为这样就可以得到世界的认可,那就大错特错了. 韩国或者说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在历史上与中国的关系很简单,宗主国与藩属国,有时稍微独立些.在中国的乱世,他们独立些,在中国盛世,他们听话些.唐朝他们来华朝贡次数计不清了,就在100年前,他们还是中国的藩属国,直到50年前,他们才在外国人的帮助下获得独立,就在五十几年前,中国的志愿军还占领过现在韩国的首都. 韩国人极力拉近与中国辽朝血缘的关系,殊不知,契丹是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可追溯隋唐时期.中原与辽的不愉快暂且不提,在辽国的强盛时期,皇帝熟知汉文化,重用汉人,事实证明汉人确实比不习汉文化的契丹人在出谋划策上有用. 韩国许多人现在又极力回避明朝明政府出兵援朝的事实,许多韩国人愚蠢的认为把丰臣秀吉赶走的是”强大”的高丽民族.这与当时乞求万历帝出兵援朝有多大的反差啊! 还有很多事,莫名其妙,啼笑皆非.我曾经在网上看到,韩国专家说,他们祖先来自帕米尔高原,后来定居朝鲜半岛,并唤起了中华文明.不知这个消息属实否,我想不至于吧!还好,还知道中华文明,可居然说是他们唤起的.自己也摇身一变,变成了中亚人了.莫名其妙. 至于现在看我们的态度,”高傲的看我们””看不起我们”,我觉得,当然,中国人有些方面确实做的不太好,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想以高傲的姿态掩饰自己内心的怯弱和自卑.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历史弱国,他们太需要一些别人的尊重了. 最后,我还想说明几点. 1.我没有任何鄙视韩国人的意思,我是尊重韩国人的.只是对他们的许多做法十分厌恶. 2.中国是一个大国,民族之间的融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唐朝之所以盛,主要有一个宽容的民族政策.中国是多民族国家,决非汉人之国家,汉人不应排挤少数民族,中国各民族皆应为祖国发展而进一分力. 3.大家应该保持良好的形象,不能让外国人把中国看扁了. 4.大家有时间的话,希望能少看看什么兰色生死恋,多翻翻孙子兵法,少看看韩剧,多学学历史,毕竟中华文化之精髓,需要继承和发扬.而且这些东西确实非常有用.那些韩剧真的没意思,肤浅,可笑,我们得到了什么?幻想,傻笑.他们却得到了大把大把的钞票. 由感而发,言尽于此

阅读全文

与韩国古代用什么纪年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3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9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22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2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8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8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7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8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31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5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7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62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71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9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11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8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202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8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60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