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韩国地名和湖北地名的重合是什么
比如韩国的济州、江陵、光州、广州、河南、襄阳、海南、丹阳等地名,不少在中国都有相对应的地名。
韩国首都首尔,原名汉城,在历史上还被称为“汉阳”,也即和今天的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同名。
1392年李氏朝鲜王朝建立后,为了表示对于中原王朝的仰慕和自己的“一心向汉”的决心,李成桂上书朱元璋,请求将自己的都城改名为“汉城”。由于汉城位于汉江北岸,根据“山南水北为阳”的地名规律,这座城市又被称为“汉阳”。
导致重名的原因
究其原因,有说法认为是在南宋末年,宋蒙(元)发生的襄阳之战虽然最终促使南宋灭亡,但也导致蒙古大军受了不少苦头。为此,元朝将不少来自于湖北襄阳一带的被俘的士兵派遣到高丽,也即今韩国一带。
这些驻扎高丽的湖北人思念故土,发现山形水势、自然风光和襄阳非常相似,就把故乡的地名乃至文化习俗带到今韩国一带。
2. 为什么韩国很多地名跟湖北省一样韩国的祖先会是湖北人吗
湖北省属位于中国中部的一个内陆省份,很难看出来与韩国有什么关系,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超过了2000公里,如果在同一个国家之内有些地名或者道名称一样并不奇怪,那么在外国出现大量与中国相同的地名,这绝对不是巧合,至少在某一方面会有一些联系。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从来没有中断过本土文明的古国,在历史上大部分时期中国都是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国家,像韩国、日本加上东南亚一些国家都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那么韩国为什么偏偏很多地名与湖北省下乡呢?
目前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秦国灭六国之前,楚国的势力就已经延伸到了朝鲜半岛的北部,秦国消灭楚国之后,很多楚人不愿被秦国统治,迁移到了朝鲜半岛的南部,也就是现在的韩国,而当时的湖北正好是楚国的核心地区。还有一种比较靠谱的说法是,朱元璋将湖北汉阳地方政权钱永亮的二子给囚禁到了韩国现在的地方,而他到了韩国现在的地方之后,就把家乡的地名给复制了过去,因此韩国出现了大量与湖北省相同的地名。因此说韩国人的祖先是湖北人还是有很大的可信度。比如韩国的国旗用的是武当太极八卦而韩语。低调与湖北省中夏地区的方言有些相似,或许这是为什么韩国人感受中国湖北的居然和李时珍是韩国人的原因吧。那么大家觉得湖北人有没有可能是韩国人的祖先呢?
3. 韩国和我国有哪些同名城市,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历史上的韩国是古代中国的附属国家。
历史上的韩国古代中国的附属国之一,文化也是从我国传到韩国本土的,尽管韩国不承认,事实是事实,客观存在的事物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韩国的很多地名与我国的城市同名,这可以从中了解一二。韩国地名与我国城市名字不同音,字都一样。那么韩国地名与我国城市那些是一样的吧。
11、襄阳郡,韩国的郡级行政区,松茸产区在此,每年10月举办“松茸节”。
4. 韩国的首都改名首尔,原来叫汉城,是否跟中国有关
汉城跟中国存在关系。
韩国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的附属国之一,故而受我国文化的影响是很深的。在历史上,我国文化对韩国文化的渗透是非常强的。值得一提的是,在韩文未出现前,韩国使用的文字就是我国的汉字。因为使用的是我国的汉字,所以在韩国历史上,很多的地名也都与汉字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韩国的首都现在是首尔,首尔在以前的名称又叫什么呢?
首尔这个词在韩文的意思只是单纯的表示为首都,且首尔一词在最初的汉字中并没有指定的汉字。因为此原因,包括我国在内的大部分国家,在韩国的首都改名后,依然会使用汉城这个名称来称呼首尔。这种情况一直续到二十一世纪才发生改变,因韩国在2005年时,对外宣布了首尔这个词对应的汉译名就是首尔。
由以上可知,韩国首都汉城在很大程度上和我国存在一定的关系。
5. 韩国的汉江名字的由来是由于中国么汉城的名字也是又中国传过去的么
楼主可以看看这里,太长了,贴不全,更多看网址。
http://blog.daqi.com/article/59540.html
试 论 韩 国 与 古 楚 国 的 文 化 渊 源
我是个文史爱好者,从小就喜欢看地图。有专家说“地理决定历史”,也有专家说“历史影响地理”,我觉得都很有道理。
多年前就"发现"朝鲜地图上有不少“中国地名”,好多还是我家乡的,感到很好奇。直到今年上半年看到一篇有关韩国文化与中国楚文化交流的文章,才解除了我心中的疑惑。
2005年6月在韩国江陵举行的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第7次学术会上,一批中国学者参观、考察了江陵端午祭。主会场设在江陵市政大厅,市政府门前不远处的一块巨石上刻着“第一江陵”几个大字,在端午祭场“第一江陵”这几个字也随处可见。
江陵是笔者家乡湖北省的一个地名,是古代楚国的都城所在。何故“飞渡”到了东北亚的韩国?这难道仅仅是历史的巧合?个中缘由容我慢慢道来。
韩国与古楚国地名辨析
在公元前的古朝鲜时期,朝鲜半岛北部先后出现檀君朝鲜、箕子朝鲜和卫满朝鲜3个王朝,南部则有马韩、辰韩、弁韩(合称三韩)等部族国家。公元前后半岛进入新罗、高句丽、百济三国鼎立时期,史称“三国时代”。
公元7世纪,新罗(676~935年)灭高句丽、百济两国,统一了半岛。公元10世纪高丽王朝(918~1392年)取而代之。后李氏朝鲜(1392~1910年)又取代高丽。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李氏朝鲜亡。1945年日本战败,朝鲜独立。1948年大韩民国成立,建都汉城,称为南朝鲜或韩国;同年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成立,建都平壤,称北朝鲜或朝鲜。
以上就是整个朝鲜半岛的完整而概要的历史。
翻开朝鲜地图,中国的地名几乎遍及其全国,其中有湖北的江陵、襄阳、黄州、利川,湖南的洞庭、长沙,河南的南阳、淮阳,江苏的丹阳(古代河南、湖北亦有此地名),还有陕西的咸阳、延安,山西的五台山等等。甚至连韩国现在的首都首尔去年还叫汉城(又称汉阳,与武汉三镇之一的汉阳相同),而与古楚国息息相关的汉江,贯穿了整个韩国东西,其发源地竟也叫太白山!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韩国的这些“中国地名”是怎么来的吧。
江陵在三国时代称“阿瑟罗”,高丽时代称“东原京”。在李氏朝鲜时代改称“江陵大都护府”,也称“江陵府”,历史的确不短,距今已600多年。1397年新罗的翼岭县改为“襄阳府”,后为“襄阳郡”。
韩国的首都汉城在高丽时代(1308年)就称为“汉阳府”,现代则称为汉城。同样在高丽时期,新罗的赤山县改为了“丹阳郡”。洞庭湖位于江原道通川郡,是江原道最大的自然湖。另有因太白山而名的太白市,三韩时曾属于辰韩的悉直国领域,于公元102年编进新罗。
从表面上看,韩国的江陵、丹阳、襄阳、汉阳、汉江、洞庭等地名和两千多年前就存在的楚国地名似乎没有什么可比性,因为时间相差太远。
展开中国地图,就可以看到汉江的主要源头在陕西秦岭的太白山下,尽头则在下游的汉阳。上述那些地名也几乎都在汉江沿线或以南地区,而那里正是均为楚之灭国罗国、卢国人的居地。古代中国的罗国和卢国的原地在襄阳,灭国后其族人一起迁到洞庭湖附近的长沙;楚发源地丹阳和楚国的都城江陵同样重要。
再看看韩国几个地名的分布情况:属于忠清北道的丹阳在汉江的上游,汉阳(汉城)在汉江的下游,属于江原道的江陵和襄阳均在汉江上游不远处,洞庭湖也在江原道,襄阳-江陵-长沙在地图上南北排列的次序与位置也都大体一致。最重要的是韩国汉江发源于江原道和庆尚北道连接处的太白山下,这简直就是楚国地名的翻版!
和古代楚国地名相同的韩国地名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韩国东部海岸的江原道。这里有江陵、襄阳、洞庭湖、长沙洞等。而江原道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三面环山,一面靠海,太白山脉南北向纵贯全道,形成了一个半封闭的包围圈,使它与外界相对隔绝。当地许多古风古俗得以完整的保存下来,与这样的地形有关。
古代楚国地名曾经的地理位置的变化似乎让人难以接受。早在20世纪30年代钱穆先生就提出:先秦的湘、沅、澧诸水都在今湖北省境、分布于汉水流域一带,以后楚人南迁、地名随迁。
后来,石泉先生对此现象也研究了多年,发现:长江中游地区的巨大变化集中发生在公元555~561年间,主要是一大批原在汉水中游两岸的古地名向南迁移到了长江中游两岸。
韩国江原道的古地名和今民俗的发生和继承,原因亦同此理。只不过前者是发生在中国国内,后者则发生在国际间;前者是南北推移,而后者则是东西迁徙。
楚国与辰韩、新罗的渊源
在此,先让我们先回顾一下楚国及罗国、卢国历史。
约公元前11世纪中期,季连之苗裔鬻熊被周王室授予“子”的封号,封于楚,居丹阳, 以此开篇拓土。公元前706年,楚国征讨随国获胜后,熊通自称楚武王,成为天下诸侯中第一个自己称王的国君。
随后几年里,熊通先后征服了罗国、卢国等周围小国,以扩疆土。楚文王继立,迁都于郢(今湖北宜城境内),打通了前往中原的道路。楚成王时,楚国的大国声威真正建立起来。到了庄王,他励精图治,终成霸业,楚国出现了经济繁荣、文化灿烂的鼎盛局面。庄王之后楚国开始走向衰微。
公元前506年,吴、蔡、唐三国合兵攻楚,并陷落郢都,秦王发兵,秦楚联军击败吴军。休养生息后,公元前400年,楚悼王谋求富国强兵之道,开始变法,并取得了成效,此时,楚国兵强马壮,横归中原,初露称雄之势。威王后期,楚国成了七雄中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大国,进入了最鼎盛的时期。到怀王时楚国又开始走下坡路。
公元前278年,秦军对楚国国都发起进攻,并很快占领了郢,楚国诗人屈原愤世投江,顷襄王东逃至今河南淮阳,建立新都陈郢。考烈王时,迁都寿郢(今安徽寿县)。后秦王政即位,开始统—全国的进程,公元前223年秦军大举伐楚,攻陷寿郢,绵延800年的楚国灭亡。
公元前7世纪,在汉江中游荆楚腹地有两个苗蛮小国,罗国(也称罗子国)和卢国(也称卢戎、卢子国)。罗,熊姓,与楚有共同渊源。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并吞罗国,子孙便由熊姓改为罗姓。国亡,以国名为姓,是周秦时代所惯行的通例。
罗被楚灭后,楚王把罗国迁到枝江(古枝江在今宜城南境),成为楚国的附庸国。尔后楚师扩境江南,再迁其罗国遗民至洞庭以南的长沙。秦汉时,罗人有的留居长沙,有的东迁豫章(今江西南昌)。所以在中国的三国、南北朝时期,史书上记载的罗姓名人,多为襄阳、长沙、豫章三个地方的人。
卢国和罗国同属苗蛮,但来源却不相同。罗人和楚人一起来自中原,而卢戎则来自岷山、岷水之地。
来自三危的三苗顺着离嘉陵江不远的汉水上游朝南迁徙,在公元前7世纪到达汉江中游,建立了卢国。这些逾越千年后从三危迁回到故地的苗裔,已经浓浓的融入了西戎氐羌的诸多习俗,他们和彝族、白族、土家族一样尊虎崇虎。
卢国的地理位置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卢国和罗国距离非常相近,犹如唇齿相依。楚人入侵,唇寒齿亡,所以抵抗楚国的侵略,罗、卢两国一向是同仇敌忾的。历史上罗卢联军曾打败过楚国。卢国和罗国同时灭国后,一起被迁到枝江然后又迁到长沙。到长沙后,卢戎的一支往西到了的辰州,在辰溪和泸溪一带安营扎寨。
再让我们看看辰韩、新罗的来历。
辰韩,中国史书《三国志·魏书》和《后汉书·东夷列传》都有这样的记载:“辰韩者,古之辰国也,……辰韩耆老自言秦之亡人,避苦役,适韩国,马韩割东界地与之。
大量的历史资料说辰韩是秦朝时逃亡过来的中国人,对这一点中韩学者是一致认同的。从中韩史籍中可见古朝鲜半岛东南部的三韩部落,马韩为原住民,辰韩、弁韩来自中国,弁韩臣属辰韩。
在韩国史籍中也可以找到辰韩、弁韩是苗裔的记载。韩国野史《桓檀古记》等书籍中说倍达国(韩国人自称为倍达民族)是第14代蚩尤之后。《三圣记全》下篇也记有“蚩尤即14世慈乌支桓雄,是中国和韩国军神的象征”,目前韩国保存有很多祭祀蚩尤的祠堂遗址。这就说明辰韩和弁韩和楚国的罗氏、卢氏一样均为其苗裔,同样尊蚩尤为始祖。有韩国学者也认为韩国和苗族的创世神话很相象,与其他民族的创世神话大不相同。
韩国的新罗也称斯罗、斯卢,公元前57年古新罗建国,古新罗是由辰韩部落联盟中斯卢部落所建,在徐罗伐(庆州旧称)建都,统治地区先在朝鲜半岛东南部,直到公元三世纪,新罗仍只占据庆尚南北道东部和江原道一部分地区,地盘狭小。四世纪后,开始征服周围部落,成为半岛东南部的强国,继与百济、高句丽形成鼎足,互相争霸。新罗在唐朝的配合下,于660年灭百济,再于668年灭高句丽。后唐朝试图占领百济、高句丽故地,新罗奋力反抗,在公元676年新罗首次统一了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
新罗在统一后的两个多世纪内,出现和平、繁荣景象,农业、商业、手工业、艺术、教育、宗教等都得到蓬勃发展,这时是新罗文化的最盛时期,独具特色的新罗文化在统治者的倡导下广为传播,最终成为韩国主流文化之一。
综上所述,我们便可以得出结论:辰韩和弁韩来自被秦灭国的楚国,是罗和卢戎之后,既有以熊为图腾的罗氏族,也有以虎为崇拜的卢氏族,这也是新罗为什么也称斯罗、斯卢之原因。
罗、卢一起迁到了韩国,初期以虎为崇拜的卢氏族势力强大,于是国名以来自楚地辰州的卢氏族命名为辰韩。之后以熊为图腾罗氏族日益强大,在领土扩张中占了上风,国名更改为新罗国,这是为了与原在楚国的故罗国相区别。
韩终与楚-韩历史公案
韩终是古楚国与韩国的这段历史公案的核心人物。
据史料记载,罗、卢氏族是跟随着一个名叫韩终的方士在公元前215年渡海到韩国的。秦汉及以前的战国时代,方士得到帝王的青睐,他们不仅通晓方术,而且熟知天文地理、医术、农业及航海等知识。徐福作为方士中最着名的一个,为秦始皇入海求药,最后到达日本。与徐福同时代的方士,还有韩终、卢生、侯公等,他们也先后为秦始皇访求仙药,徐福之属到了日本,这是现在中日学者基本统一了的认识,韩终之属出海后到了哪里呢?
韩终乃齐国方士,炼丹采药,修炼成仙。不论韩终炼丹也好、成仙也好,关键的问题在于,韩终修炼的地点是楚国境内的长沙。唐代司马承祯《洞天福地记》记载:“第二十三洞真墟——在潭州长沙县,西岳真人韩终所治之处。”修炼成仙并非一日之工,必须长期呆在所治之处。由此当可推知:韩终在长沙时与罗氏、卢氏交往密切。
在秦灭楚后8年,韩终带着罗氏、卢氏等楚国亡民有准备地逃离了秦国,渡海到了朝鲜半岛东南部。而韩国的汉字传入时间大约在战国到汉初,这和韩终之属到韩国的时间吻合。至于渡海路线,有人认为在山东。而鉴于长江下游的安徽、江苏都有过丹阳地名出现,而且在东海普陀山至今有海礁被称做“新罗礁”,当可推知:韩终人马是从长江口渡东海,绕过济州岛到日本海西岸的朝鲜半岛登岸,(若从山东出发,则登陆北朝鲜的大小青岛-海州一带较为近便)。在庆州-江原一带重建家园。为纪念韩终和卢氏原籍辰州,辰韩就此出现在朝鲜半岛东南部。
韩终可能就是韩国檀君神话中桓雄的原形,史籍中记载韩终已经修炼成仙,完全有可能被后人奉为天神,他带领以罗氏族、卢氏族为主的三千臣民,选择适合居住的太白山下落户(太白市一直属于辰韩、新罗的领地)。而神话中桓雄与熊女所生的檀君,应该是以熊为图腾的新罗首领。新罗率先统一了半岛,并以熟练使用汉字的优势,创造并记录下来了开国神话
6. 为什么韩国众多地名与湖北一样是巧合吗
可能是在模仿湖北,也可能是在抄袭湖北的一些地方,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名字重合。肯定不是巧合。肯定是故意的。
7. 韩国的地名和中国的相似度很高,这是为什么
因为很多研究表明,韩国文化跟我国的楚文化有密切的联系。据说是秦汉时期我国很多中原人由于苛捐杂税繁重,所以迁居到了韩国,到了韩国,由于思乡之情,所以给韩国的一些地名起了和自己故乡比较相似的地名。
据一本史书的记载,秦始皇曾派人去海外寻找不死之药,但是到了后来,这些人并没有回来,而这部书恰恰记载了关于韩忠东渡韩国的故事。在朝鲜半岛南部的辰韩,据说当时辰韩与秦人的关系比较密切,辰韩又称秦韩,在韩语中,辰与秦的发音是一样的。
还有一种说法说法是韩国距离我们中国很近,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韩国在盛唐时期十分崇尚中华文化,古代的韩国在很多地方都喜欢学习中国,特别是汉水文化,我国的山南水北为阳的文化也被他们推崇。因此很多汉水的流域的地名也被他们模仿着,像襄阳、汉江等地名在韩国都可以看到。
8. 在地名上和我国差不多的韩国,是在抄袭我们吗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孰优孰劣,为何从清代开始,传统老大帝国的中国会在反侵略战争中一败再败。败到最后连文化自信都丢掉。而古典时代的中国令人怀念,可能不仅仅是当时中国国力强盛,更是我们民族在百年屈辱历史之中丢掉的文化自信吧!
现在的韩国,日本甚至在我们中国南方的越南,他们都在进行一项名为去汉化的运动,他们觉得民族独立之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文化和内涵。所以现在的韩国十分奇怪,在我们老一辈人眼中,现在的韩国首都叫做首尔,但我们以前自六百年之前都是叫做汉朝。
所以今日之韩国实则是在宣传自己国家的文化,但又很难失去自己传统之中的汉字影响。所以我们中国人在去韩国的时候能够看见和中国古典郡县相同的名称。但这一切在千百年之后都会消失吧!毕竟现在的韩国已经开始了去汉化运动,而中国人是不是也该觉醒了?将传统捡起来呢?
9. 韩国的地名,为什么很多都是抄中国的
去过韩国的游客会对韩国一些地方的地名有印象,其中不少是跟中国重名的,诸如海南、梁山、晋州、丽水,活脱脱一个翻版小中国。
所以统一战争之前的514年,新罗人选中自己山头里一条名叫阿石村(今安康)的地方,有样学样地把这里定为“京城”,拉开了整顿版图地名的序幕。但是要凭空想出这么多地名,谁都有压力,于是到了757年,景德王干脆就从老大哥那里“借”了一些地名。
当然最后,“汉城”还是改名为“首尔”了。随着后来韩国国内教学界发现“去汉化”的严重后果后,“去汉化”运动开始偃旗息鼓。近年来,汉字教育在韩国教育当中有复兴的趋势,在一些跨国财阀,会汉语的员工变得炙手可热。
10. 韩国地名为何与湖北重复那么多
韩国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国家之一,与日本人不同,当年韩国在接受中华文化的时候几乎是照搬照抄,即便是“谚文”创造出来后许久,在当时的朝鲜王朝,那也是被当做贱民的文字,贵族都以使用汉字为荣。韩国几乎所有的地名(韩国首尔除外),都有相对应的汉字名称,这也是全世界非常少见的。而更独特的是,韩国地名中,有许多都与中国内地相同。
比如,韩国首尔曾经叫做汉城,而在朝鲜王朝时代,汉城叫做汉阳。而汉阳正是中国着名的“武汉三镇”之一。巧的是,两个汉阳,都地处汉江旁边,因为韩国也有一条“汉江”。在韩国东海岸,有两个非常着名的旅游胜地,一个是盛产松茸的襄阳,另外一个就是所谓的“韩国端午祭”起源地江陵。
中国也有这两个地方,当年力拒蒙古的襄阳城,以及长江之上的名城江陵。而这些地方有一个特点,同名的地方都位于中国的湖北省境内,除了汉江、汉阳、襄阳与江陵,还有丹阳、利川等,也都是同名的地方。而韩国大言不惭的宣称太极拳与太极图都是“韩国文化”,恰恰太极拳的兴盛地武当山,也位于湖北境内。相传春秋战国以及秦朝末年,大量来自楚国与吴越之地的百姓,为了躲避战乱而前往朝鲜半岛,他们在那里看到了与家乡相似的山水,因而冠以故乡的名字。而当年楚国的主体,正是如今的湖北省。除此以外,韩国的青阳(安徽省青阳县)、大田(福建大田)、丽水(浙江丽水)、海南(海南省)等大量地名,都与中国国内重复。究竟韩国为何要这么做,那就非常值得深思了。毕竟韩国人抢夺中国文化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韩国面积虽然不大,还不到10万平方公里,但是行政区划却相当复杂,分成一个特别市(首尔),一个特别自治市(世宗市),六个广域市,八个道与一个自治道,以下还有73个自治市、86个郡与69个自治区。这些名称也都延用了中国古代的名字,甚至韩国郡的长官,也都称作“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