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韩国资讯 > 韩国公祠建在哪里

韩国公祠建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12-14 14:05:46

1. 韩文公祠的艺术范例

韩文公祠确实可以作为潮州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个范例。
唐元和十四年(819),刑部侍郎韩愈因为谏迎佛骨,触怒唐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治潮八个月,对潮州文化的发展,影响至为巨大。他的名字在潮州妇孺皆知,对他的庙祀也发生得很早。《永乐大典》卷5343引《三阳志》说: (潮)州之有祠堂,自昌黎韩公始也。公刺潮凡八月,就有袁州之除,德泽在人,久而不磨,于是邦人祠之。
潮州的第一座韩文公祠,是北宋真宗咸平二年(999),通判陈尧佐在金山麓创建的韩吏部祠。元祐五年(1090),知州王涤把韩祠祠址迁徙到潮州城南,苏轼为他撰写了《潮州韩文公庙碑》,这是一篇很有名的文章。随着文章的广泛传播,潮州韩文公祠也广为人知。
韩文公祠迁到潮州城东韩山西麓,在南宋。具体时间,元朝人已经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淳熙十六年(1189),由知州丁允元迁来(何民先《重建水东韩庙记》)。一说知州李迈已经将韩祠建在韩山(赵孟仆《重建潮州韩文公庙记》),李迈任潮州知州,在绍兴六年到八年(1136—1138),比丁允元要早50年。后人却大多采用前一种说法。自元代以后,韩山的文公祠曾经多次毁废,又多次维修或重建。清代最后一次大修,在光绪十三年(1887)。现在韩文公祠的主体建筑,大致还保留着当时的形态。 韩文公祠从宋代就被列入潮州的祀典,潮州历朝方志,记载不断。然而韩祠毕竟是地方性的祠祀,它的建筑,并不像庙学那样,要被国家根据不同的等级严格限制,因而也就有了自由发挥的余地。事实上,这座朴质而端庄的祠宇建筑,决不会给人以逾礼越制的感觉,却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它的个性是通过选址和空间组织的完美结合来体现的。
韩山和潮州城中间,横着一道大江。丁允元建祠时,江上已有了桥梁,交通十分方便。韩祠建在韩山的半山腰,倚山而临水。一出城,祠宇便在望中。 韩文公祠面宽18.7米,前墙以水磨青砖砌成。祠门上有石匾古隶书“韩文公之祠”。祠前有庭,进仅丈许,外砌石栏。祠分前、后两进,头进门厅,后进是三开间大堂,共深31.8米。中间小院,左右庑廊。祠内环壁嵌有明清以来碑刻40面。厅堂多牌匾,近年重修,由刘海粟重书的“百世师”,林若重书的“三启南云”,许涤新重书的“尊贤有祠”,饶宗颐重书的“泰山北斗”,周培源书“百代文宗”,王力书“名以文传”,陈大羽书“今古同仰”,并保留民国二十四年潮安县长刘侯武所书的“吾潮导师”等。后堂中央塑韩愈像。整座建筑,古朴少饰,肃穆端庄。
千余年来,韩愈一直是潮州文教的象征。在绝大多数潮人的心目中,韩文公的地位远远高于孔夫子。韩祠的建筑,同样必须体现出政教的庄严与郑重,必须让拜谒者感觉到韩文公地位的崇高。这种效果是如何被创造出来呢? 出城,过江,沿山径逶迤,一路视听开阔,眺韩祠于山林中,心与景,同幽清。来到祠下,空间感觉骤然收敛。利用山坡天然高台建起的祠堂,必须经过51级台阶上攀。台阶迫使谒祠者视线上仰,于是,祠堂数米青墙,却让人产生高楼杰阁般的感受。随着脚步的前移,建筑的细部接连进入视野:“韩文公之祠”门额,前厅梁上悬挂着的“三启南云”、“百世师”匾,接着,是后堂的“尊贤有祠”、“百代文宗”匾,踏上外庭平台,可以瞻见后堂的韩愈像。祠前外庭的小跨度,使视线很自然地被引向祠内。后堂依山势辟建在更高的一层平台上,自内庭上后堂,又是12级台阶。内庭也很小,建筑师似乎有意抹杀它的空间存在,使人一跨过门厅,就又得抬头仰视。后堂上的韩文公像,在上仰的视角里,刹那间显得特别高大。
韩祠的空间,是一个陡然迭起的高潮。它以高度上的气势,强制性地让谒祠者感受到韩文公使“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新唐书,韩愈传))的那种崇高。
韩祠选址的巧妙,也通过相反视角得以体现。当你从祠里回眸,或者在祠外凭栏,与谒祠的感觉相反,视野变得如许宽阔。韩江舟楫,湘桥车马,隆崇城郭,扑地闾阎,万种风流毕呈于眼前。偌大一个潮州城,竟就像韩文公祠的外庭。这是一种“由庄严变为平凡的反高潮作风”(李约瑟语)。在这种视角里,韩愈形象的崇高反转为亲切。这就是韩祠与庙学的不同。在庙学建筑空间中,孔子示予人的,是一种高深莫测的神秘。而韩祠,使人感觉到韩文公的崇高,也使人感受到韩文公与潮州人的接近。
韩文公祠的平面结构很简单,但由于巧妙地利用于祠址的地势,便使得这简单的建筑,获得了不寻常的视觉效果。它显示了潮州古代建筑师高超的设计水准。
1984年,对韩祠进行全面修缮,并新建“韩文公祠”坊。此后,陆续创建侍郎阁于祠后,新修允元亭于祠右,在祠宇的前侧增辟“天南碑胜”庑廊,使韩文公祠成为潮州旅游的主要景区之一。与新修的庙学一样,祠宇建筑在被重新利用的过程,文化功能也转换了。例如,游览者沿着碑廊,慢慢欣赏着当代名家的书法,不知不觉从侧门进入韩祠。这时,更吸引他的,可能是四壁那石花斑斓的古碑刻,而不是堂上的塑像。瞻仰圣贤的崇高感被怀古的幽情所替代,结果是,祠宇本原的功能消失。

2. 韩湘子的祖籍在哪

韩湘子是韩愈的侄孙.而韩愈祖籍昌黎.昌黎是韩氏一族的望郡,且韩愈也自称为”昌黎先生”
所以,韩湘子祖籍昌黎.
中新社石家庄十月十日电(肖英杰张凤民)最近,在河北省昌黎县荒佃庄乡韩营村发现《韩氏家谱》,证实“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祖籍在该县。这一发现引起新闻媒体和史学界的关注。近日,国内一些新闻单位的记者和文史专家前去采访和考证。
韩愈(公元七六八——八二四年),字退之,号昌黎,唐德宗贞观八年(公元七九二年)考中进士,是中国文学史上着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关于韩愈的祖籍究竟在哪里?国内史学界一直有争议。一说为河南省孟州,一说为河北省昌黎县,还有一说是辽宁省义县。《辞海》中解释说,韩愈之所以称“韩昌黎”,是因为辽宁省义县的“昌黎”在唐代时为韩氏郡望。
新发现的这本《韩氏家谱》的序言写道,韩愈的本源之地是现在的河北省昌黎县,但因其上几代先人都埋葬在河南省,他便归柩河南,而他的后世子孙却留在了昌黎。明朝的翟銮在《重修韩文公祠堂碑记》中也写道,韩愈的高祖以上先人实葬于现今的昌黎县,因而祠堂自然也建在昌黎县。明朝时昌黎境内曾修建两座韩文公祠,一座在县城里,一座在县城北三公里的五峰山上,后来都因为自然原因而毁坏了。目前,在五峰山上有一座新中国成立后重新修复的“韩文公祠”。

3. 潮州韩文公祠的介绍

潮州韩文公祠,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最初建在金山,后来迁到州南七里,韩祠现存有历代官员文人所留下的37块石刻。

4. 韩文公祠的历史文化

韩文公祠,简称韩祠。韩祠约建于公元999年,距今千年有余,是中国现存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一座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的祠宇。其存在,对于中华文学文化都具有巨大研究意义。
韩文公祠石牌坊,位于韩祠正门石甬道起端,为四柱三间式白石坊。坊文韩文公祠四个大字系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手书。站在坊前放眼望去,韩祠的青绿色藏于青山绿叶之间,给人清淡端肃的感觉,而屋脊高峻,居高临下却又让人感到雄伟巍峨。
韩文公祠的建筑古朴典雅,在祠址的选择和整个建筑布局上,尤为成功。曾楚楠先生在《韩愈在潮州》一书中对韩文公祠的建筑艺术和布局有非常好的论述: “其一,(韩祠)获得了水色山光护古祠的良好景观;其二,主体建筑正处于 笔架山主峰的中轴线上,盖建时又让主座后退紧靠山峰,使左右的象山、狮山现得前突,成拱卫环抱之势,从而增添了祠宇肃穆幽深的环境气氛;其三,是把高 度定在海拔四十米左右,恰到好处地构成了令瞻仰者肃然起敬的仰视角度;……”
祠后乃两层侍郎阁,第二层门口有石刻韩愈半身雕像。与正座塑像不同的 是石像给人一种坚毅、挺拔的感觉:一络胡须随风飘起,两道剑眉直挑发鬓,眼光深邃傲视长空。细细的看了很长时间,总觉得石像更能体现韩愈爱民的形 象,换言之,侍郎阁的石像更能刻画韩愈在潮时风尘仆仆的亲民性。所以,也可以这么说,正座的韩愈是属于整个中华的韩愈,而侍郎阁的则是属于潮州自己的韩愈。
不可否认,历史不会因人而改变,但人对历史却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种精神乃至一种文化会因着人的传承而百世未衰。在潮州文化发展史上,韩愈确实有过独特的不可低估的贡献,江山易姓为韩的事实 就是韩愈在潮人心中崇高威望的最好证明。一座名胜抑或一个地方,不是因为历史尘埃的厚重而显得深厚,而是有可供研读的历史的文化遗留下来,有历史的巨人定格某一时代的精神,追根溯底就是有时代的精神影响一代代人的思想,成其所谓的古、名。韩文公祠、潮州就是这样,有一位象征意义的韩愈入潮八月,加深了潮州文化的底蕴,浇灌得潮州文化根深叶茂,从而给后世潮学研究留下永远参不完的学问。
而韩愈的这种精神,不是肤浅的停留在具体的办了多少事,构筑了多少形象工程。在韩祠的碑刻中有一篇祖植椿撰写的《重修韩祠碑》,跟其他的记载重修韩祠的碑文一样,包括苏轼写的《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都无不是对韩愈进 行了歌功颂德,对重修韩祠的有心人进行了追捧赞颂。但是,这一篇中有一段写的非常好,可以大概的概括韩愈的这种精神:
“夫人一生事业,不在于得意有为而后为之。即死生患难中,其关于国计民情 者,未始不可为也;……,当其谏迎佛骨来潮也,所谓不得于君,刁然以忧惧之 身,远窜荒陬之地,宜人将痛哭罔暇,自信患难有不可解,死生有不可必之时。 而公则义命安之,不鄙顽俗,师属赵天水首铎文教,……”
韩愈之所以比其他历代入潮官员尤值称颂,不是因为其他官员毫无建树,而最重要的是韩愈在短短八个月的时间里,顺应历史潮流,弃个人切肤之痛于不顾,把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付诸于实实在在的为民办实事的行动中去,延师兴学、驱鳄除害、关心农桑、赎放奴婢等等,言传身教,对潮州的物质、精神文明的发展起到史无前例的拉动。
唐代的潮州是一处相对较荒凉偏僻的蛮烟瘴地,是惩罚罪臣的流放场所。五 十一岁的韩愈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是其一生中最大的政治挫折,按照当 时的人均寿命来说,五十一岁已经是离死不远了,再加上一路山水跋涉,这时的韩愈已然心力交瘁,差不多走到了人生的终点。于是在赴任途中对前来送行的侄儿留下了遗书般的诗句: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政治前途眼看已成泡影,挫折带来的家庭不幸,也一齐降临到这个已知天命的封建官员身上。在这样一种凄凉的心境下,和这样一个远京师的荒蛮之地,我们还能指望韩愈在漩涡中造福一方吗?而韩愈还能期望让封建君主看到自己斐然的政绩吗?还是置身世外,度过一个平安、坦然的晚年!文起八代之衰文章已经足够让你名垂千古。中国文化会记得你,历史会记得你。但是韩愈不是的。儒家文化中那些关于为人、处事、治国的思想早已刻在韩愈心中,并在潜移默化中支配着他的为官、立身,大胆进谏是这样,因为进谏而被贬潮州后仍是这样。儒家学说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被奉为正统,从西汉初年,汉武帝接受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上升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一直到隋唐,成了传统知识分子进仕的指定教材,其价值观在整个社会的影响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作为知识分子的韩愈,从小就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儒家积极入世的精神,包括忧患精神、笃行精神,在其身上体现为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和忧国忧民、实现自身价值的精神。骨子里头的这个东西,促使他不管是居庙堂还是处江湖,都在追求儒家积极入世精神的价值实现。所以,他到任后即以振兴文教为首务,化腐朽为神奇,在潮七、八个月间,开启了边远州郡的一代文风,开创了潮州文明不老的传说。
孤臣羁旅,独占江山。正是韩愈积极入世的精神影响了其身后潮州千年文化,促进潮州爱国爱家、勤劳善良、艰苦奋斗的淳朴民风的形成,受到历代的景仰和后世的标榜,以至潮州江山易姓为韩。
一座建筑物,一个名胜景点,或者一座名城,让人们留恋的不是其可观性有多大,或者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多高,更重要的是因着文化,探求文化的根源,让我们从中找到一种人格的精神、文化的精神,告慰故去的精神的传承者,激励后来的精神的发扬者。

5. 解析对联“凭栏望韩夫子祠,如此江山

解析对联“凭栏望韩夫子祠,如此江山,已让前贤留姓氏”

凭栏望韩夫子祠,如此江山,已让前贤留姓氏;
把酒吊马将军墓,奈何天地,竟将残局付英雄。

出自《清联三百副》,作者是邱逢甲,题于金山酒搂。
金山酒楼:在广东潮州。此联乃作者在潮州讲学时所题。
丘逢甲 ,字仙根,号仓海,广东省嘉应[今梅州市]人,出生于台湾省彰化。清光绪十五年 进士。读〝凭栏望〞语,正象读岳飞满江红词:〝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但此联出语以平。韩夫子祠是指祭祀韩愈的“韩文公祠” ,亦即韩山书院,地址在广东省潮州市。唐宪宗元和十四年(,韩愈因谏佛骨,贬为潮州刺史,所作《祭鳄鱼文》传诵至今。在任期间,他置办乡校,开启潮州兴学育才之风,深得地方百姓拥戴。北宋元祐五年(1090年)潮州兴建韩文公祠,祀贤传道,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先贤。南宋淳熙十六年 移建河东笔架山(后改称韩山),于是有了韩山书院。“潮人以思韩之故,而有庙祀,而有书院,扁以韩山。”(《永乐大典》卷5345第19页)。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又迁回原址。之后元、明、清三代均有修葺拓建。〝如此江山〞当指韩江韩山,韩愈治潮颇有德政,潮人对他极端崇敬,于是将〝江山易姓〞,恶溪改称韩江,笔架山易名韩山。〝已让前贤留姓氏〞一句,作者有无穷感慨;然而让前贤留姓氏的也不仅是韩愈。
下联借凭吊马将军墓开头。马将军墓当指东汉时的伏波将军马援墓。据《后汉书》卷24马援传:东汉光武帝建武16年(公元40年),交趾郡(现越南境内)首领征侧、征贰反叛,占据了九真、日南及合浦(雷州半岛在内)等郡6/5城。光武帝刘秀命马援出师南伐交趾,封马援为伏波将军。马援身经百战,平息了叛乱,保卫了祖国统一,功垂史册。后人为了纪念马援,伏波将军墓遍及岭南。
韩愈、马援一文一武,旗鼓相当,而事迹都在岭南,不是生拉古人作衬,这就是切。然而上下联各写一人,其气易散;之所以不散,正是联中的〝昔贤〞一句。一副对联如果起句平,则收句须出以奇,因此有〝奈何天地,竟将残局付英雄〞,此句直如奇峰凸起,生出无数景象。
或认为此是夫子自道。邱逢甲一生经历自有其骄人处:文事有推行新学,其教化之功类韩愈;武事有抗倭保台,其维护国家统一之功类马援。然而韩愈有祠,马援有墓,于是有〝奈何天地,竟将残局付英雄〞之叹。联语述史寄慨,伤时感怀,一咏三叹,表达出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作者此联发之于胸臆,喷薄而出,抒之于笔端;此正是大手笔所为,无一丝小家子气。全联豪放,不屑于雕词琢句,不屑作花拳绣腿状,更不作大言欺世状;这正是此联最杰出的地方。对于一副15字以上的对联,强调起句,强调中间的铺陈,强调结构上的起承转合;尤其强调收句,要给人更上一层楼的感觉,要有新的意境,而不止是语句新奇。当然最难得的是上、下联收句相称;此联上联〝已让前贤留姓氏〞己经激发起读者无限暇想的空间;下联〝竟将残局付英雄〞更耐人咀嚼,回味无穷。

另:也有人认为,这里的马将军应为潮州的宋末民族英雄马发!
马发,潮州海阳人(今潮安县),宋末潮州摧锋营副将,临危之际挺身而出,以孤城坚拒元兵。终因叛徒出卖,潮州城破,复退守金山子城,浴血战至最后一人,举家殉国。潮州是宋朝最后一座沦陷的州城,城破之后元兵屠城,是潮州历史最惨重的记忆之一。
后人在金山顶建庙祭祀(庙今已废),并有马发衣冠冢,是为丘联中的“马将军墓”。金山濒临韩江,对岸可遥望韩文公祠。潮州八景中之“金山古松”便在墓边,其实是专门纪念马发一个景点。
丘逢甲此联,其实是专为祭马发而作!上联提到的韩愈并不是重点。

6. 韩文公祠的介绍

韩文公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纪念唐代文学家韩愈的祠庙。位于城区东面的韩江东岸、笔架山中峰“双旌石”下。笔架山或称东山,又因韩愈而称韩山。韩祠主体建筑分前后二进,古朴典雅,肃穆端庄。祠内梁间遍挂名家题写匾额,沿壁则环列历代碑刻40面,其中不乏书法珍品和研究专访文史的珍贵资料。2006年05月25日,韩文公祠作为明至清时期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7. 游潮州,访《羞羞的铁拳》取景地韩文公祠,“你过来啊”在此拍摄

前几年电影《羞羞的铁拳》收获了高票房,再次缔造了开心麻花的电影神话。在这部电影中,沈腾不像《夏洛特烦恼》一样担当男主角,不过却以男配角的身份抢戏,比该片的男主角艾伦更加出“圈”。

沈腾在电影中那个扑通跪地的造型和“你过来啊”场景让观众忍俊不禁,直到最近,我才知道这些场景都是在广东省潮州市拍摄的,取景地就在韩江东岸,广济桥斜对面的韩文公祠。

韩文公祠位于笔架山麓,为了纪念韩愈为潮州作出的贡献,这座山也叫韩山。

很多游客来到韩文公祠想要寻找电影里出现的卷帘门,却发现没有这个标志,但韩文公祠内的建筑物看起来却很熟悉,这个问题很好理解,因为卷帘门牌匾是电影公司为了效果特地制作的,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但建筑背景是真实的。

韩文公祠在潮州的地位很高,到潮州 旅游 ,不走一遍不算圆满。

这片依山面江建造的古典建筑群始于公元999年,迄今已有1000多年,是国内现存的最早纪念唐代大文学家韩愈的祠宇。

韩愈当年到潮州当官并非自愿,而是因为谏迎佛骨触怒皇帝无奈被贬谪到此,虽然在潮州待的时间不到一年,却大兴水利、惩治韩江鳄鱼灾患,并传导文化,开启潮地民智,为潮州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被称为“吾潮导师”,历朝历代受到万民景仰和怀念。

韩文公祠原栽有橡木一株,“韩祠橡木”还成为潮州八景之一,不过这里更加迷人的是春季的木棉景观。当木棉开至最盛时,映衬古典祠宇,更显这片建筑群的庄严肃穆和圣洁高雅。

在电影《羞羞的铁拳》中,韩文公祠出现的频率很高,贯穿艾伦和马丽上山求艺的过程,沈腾的笑点基本都是在这里出现的,尽管观众笑得开心,表演者却是一脸正经的模样,这就是成功喜剧演员的造诣,换一个人来演,效果就大打折扣。

《羞羞的铁拳》成功之后,韩文公祠也成为新晋网红景点,不过比起广济桥和潮州古城内的开元寺等景点,这里还是相对清幽的。

原来到韩文公祠游览需要购买门票,现在可以免费进入。

这座古典祠宇被各种植物所环绕,一年四季绿意盎然,即使在冬天也能看到花卉。

韩祠内有明清以来的碑刻40通,正座则是韩愈的坐像,上面有“百代文宗”和“泰山北斗”字样的牌匾。

旅游 小贴士:韩文公祠就在广济桥斜对面,可以游完广济桥后走路前往。潮州104、110、602公交车经过韩文公祠站。

8. 韩文公和韩公是一个人吗

韩文公祠,即韩愈纪念馆。北宋咸平二年(999年)由潮州通判陈尧佐于金山麓夫子庙正室东厢辟建“韩吏部祠“。苏轼为此写下了着名的《潮州韩文公庙碑》,称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遂成天下定论。元佑五年(1090年)潮州知州王涤徙至州南七里,苏轼为他撰写了《潮州韩文公庙碑》,及至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潮州知州丁允元认为韩公尝游于笔架山并手植橡木, 刻遂将原本在城南七里的韩文公祠迁建于此。
韩文公即韩愈,韩文公遇雪是说韩愈谪官潮阳,是一个人。

9. 为什么广东揭阳楼,原址却在潮州

据我所知,如今的广东揭阳楼并不是遗址,而是仿造的。

揭阳、广东的青年城市,20世纪90年代刚成立市,以前归潮州府管辖,归汕头管辖。

虽然是新城市,但揭阳还有很多揭阳学宫、城庙、进贤门等具有悠久历史的旅游资源。 这几年有新晋的旅游胜地揭阳楼。

露阳楼雄伟地站在露阳市的东入口,整个广场看起来像出水莲,暗指露阳榕城是出水莲之地,永远浮在水面上,不被淹没。

从外面看,暴露阳楼是典型的汉代风格,这种风格的建筑现在只能在各大电影城和西安等城市找到。

从上面的引用可以看出,揭阳楼是韩愈在潮州留下的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之后揭阳楼只留下遗迹,人们在其上盖了思韩亭,在淳熙十六年(1189 )丁允元把韩文公祠转移到了那个地方。 现在韩文公祠位于韩山山脚下,不断关注潮州的发展。

韩祠的橡木成林期待着潮州的文化兴盛。

在西湖公园,景韩亭内留下了韩愈手写王维的《白鹦鹉赋》首诗的石刻。

叩齿庵留下了韩愈和大摇大摆的印记。 但是韩愈在笔架山麓建的揭阳楼还没有建成。

作为韩愈留给潮州的文化遗产,我后悔没有真诚地建设揭阳楼。

暴露阳楼本身,她记述了真实的历史,潮州禹功属于扬州的南系、商南越、周海阳、周末百粤。

秦属于南海郡的揭阳。

只有正视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历史。 笔者认为,在韩文公祠景区内,有必要计划重建露阳楼。

第一,揭阳楼是韩愈留给潮州的文化遗产,告诉人们她的位置在韩山。

第二,揭阳楼与韩木相匹配,更互利,能更好地充实韩祠景区的建设。

第三,向人们传达历史真相,帮助人们在学习潮州的历史文化中正确理解潮州的前世。

10. 潮州八景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潮州八景(外八景)的具体位置

1、湘桥春涨

湘子桥即广济桥,在潮州城东门外,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城山,景色壮丽迷人。

2、韩祠橡木

跨过广济桥,迎面便是蜿蜒起伏的笔架山,山上岩石层叠,苍松翠柏,浓荫蔽日,沿中峰石阶直上山腰,庄严静肃的韩文公祠便耸立在眼前,这里便是“韩祠橡木”的胜地。

笔架山原名双旌山,因形似笔架遂称笔架山。韩文公祠位于笔架山中峰的双旌石下。

3、金山古松

金山屹立于城北韩江之滨,高约金黄四十余米,状如覆釜,为潮州古城后枕,与西面的葫芦山,东面的笔架山形成潮城的三面屏障。

4、凤凰时雨

凤凰台位于潮州城南郊的老鸦洲(后称沙洲岛或凤凰洲)北端,明隆庆二年(1568)潮州知府候必登倡建。凤凰台是凤凰洲公园的主体建筑,该台因立于洲头,历史上屡遭洪水猛浪之厄。重建的凤凰台由台体和阁亭两部分组成,坐南朝北,高达四丈多。台体中首层石座为高台,高达丈八。

5、龙湫宝塔

原指潮州城北面韩江河面的小沙洲上,建于宋代的石塔。塔下有葱郁繁茂的树林,有雅致幽静的寺院,与车周的景物相辉映,构成一幅美妙绮丽的风景。

6、鳄渡秋风

在潮州城外韩江北堤中段,有个古渡口,叫鳄渡。古时候潮州鳄鱼为患,故韩江原称之为鳄溪(恶溪)。

7、西湖鱼筏

西湖鱼筏是秀丽壮观的西湖景色中最富有诗意和惹人欲醉的绝妙景致,因鱼筏出没于潋滟空蒙,变幻无穷的湖光水色之中而得名。

8、北阁佛灯

北阁原是金山东面山下的一组楼阁的总称。这里东临急水直下的韩江流水,登临北阁,北堤上的“鳄渡秋风”,隔江相望的“韩祠橡木”,韩江下游的“湘桥春涨”。相传阁前佛灯,夜间金光四射,江面上从韩江上游十五里的鹿湖,下游至急水塔,陆路东从饶平的南武栋,南至潮州市浮洋,均可望见灯光,为韩江夜航的标志。

北阁景区,辟建于宋,形成于明,历代均有兴废,解放前夕已尽遭毁塌。新的建设时期,通政人和,百废俱兴,这一湮没已久的胜景又得到重建。

阅读全文

与韩国公祠建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29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01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890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23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49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39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365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20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194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01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15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26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30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40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168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40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65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988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27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