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韩国资讯 > 日本和韩国哪些文化习俗源于唐朝

日本和韩国哪些文化习俗源于唐朝

发布时间:2023-01-21 22:40:47

A. 日本韩国分别继承了唐和明的文化,哪里可以看得出

日本把唐朝的文化确实保存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形式多于内涵,譬如茶文化,演绎出了茶道,从泡茶的各种仪式动作,到烧水的铁壶,泡茶的千般用具,喝茶的各种规矩,无所不用其极,繁文缛节应该比唐朝还多。

但是唐朝文化的兼收并蓄,拥抱世界的胸怀日本好像没有。中国文化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包容,历史上的很多民族纷纷融合到中华民族里,唐朝天子善待诤臣,敢下罪己诏,日本天皇千方百计逃避战争罪责,日本民族拒绝反省战争罪行,心胸狭窄如此,何谈继承了中华文化?

学虎不成反类犬,摸到一点皮毛就说自己是唐朝文化传人。这让我想起了那些学到点三脚猫功夫,就开山立派的宗师们。

日本只保留了形式上的唐文化,包括古建筑,现在日本的传统建筑基本上是江户时代下发展形成的基础风格,正宗唐味建筑,我国山西省保留了一些,而且我也没看出来和日式建筑有多少的相似。

和服就是完完全全是日本他们民族发展出来的服饰,而且和唐代的襦裙相比,看不出来有哪点相似性。至于唐装,唐装还真算不上什么传统服饰,跟和服没有可比性,最多只能算带有中国元素的西式服饰罢了。

在日本动不动就鞠躬,感觉鞠躬就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在中国,鞠躬是非常重的礼仪。我们只有在面对先贤,面对长辈或者犯了大错等非常重要的场合才会鞠躬。由此可见日本只是学了中国文化的表,而没有得到其髓。

如今竟敢妄言中国文化在日本,可笑至极。说什么唐宋文化在日本,日本只是学了一些唐宋的民间技艺而已,骨子里却是纯粹的西方文化西方思想。说唐宋文化在日本的,看日本所做的那些事情,有哪些是体现了唐宋文化,从明治维新开始日本是思想文化就转向西方了,只是他们对中华大地的一切都未死心。

中华文化还在大陆,只是掌握在少数人心里,能有十分之一的国人把中华文化放在心里,又岂容倭寇猖狂?

中华文化无论形与魂我们都继承了,只是没有好好挖掘,发展延伸。每个用中国筷子,吃中国饭的中国人就是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内在的礼仪道德价值观判断我们也保存着。文化需要与时俱进,现在提出的分享共赢也是我们中国的价值观。

我们要继承发扬先贤总结的智慧结晶,比如继承中医理念中的养生防病,上医治未病。你可以不喜欢五禽戏、八段锦之类的养生功,但是这种永不褪色炎黄子孙的颜色是不会蜕变的。

B. 至今还保留唐朝人的某些风尚的国家是以下哪个

日本。
日本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日本的都城平城京的建筑样式,几乎同长安一样。唐诗在日本广泛流传,白居易的诗尤为日本人民喜爱。日本天皇、士大夫还热衷学习中国书法。唐朝的饮食和风俗习惯传入日本。日本宫廷摆宴,爱用唐式菜肴,日本人学会唐朝制茶方法,后来加以发扬,开成独具风格的茶道,日本今天的一些习俗,如重阳节登高,就来自唐朝。

C. 中国有春节,西方有圣诞,那日本、韩国和越南这些国家过什么节日

中国过春节,日本,韩国,越南过什么节呢!一起来看看。

那么,韩国又有哪一些与中国日本不同的春节习俗呢?在韩国,春节被称之为“舍尔”,这个词语在韩语中有开始之意,寓意着新一年的开始。首先要介绍的就是韩国的特色美食了,毕竟韩国近些年来的饮食文化也算是风靡全球。韩国人将春节这一天所享用的食物,称之为“岁餐”,在这一天所享用的美酒则称之为“岁酒”。

在韩国的“岁餐”中,年糕是最具特色的一种春节美食,人们不仅会在除夕夜的这一天享用年糕。到了大年初一的早上,韩国人还会将剩余的白色年糕做成美味的“添岁汤”来吃,这碗汤就寓意着每个人的年龄又长了一岁,也有为家人祈祷平安健康的寓意,所以,年糕汤在韩国非常受欢迎。

韩国笊篱

前文中有提到过,日本人在过春节的时候有在门楣上挂编织物的习惯,中国人过春节则喜欢贴对联、贴福字,那么,韩国人在过春节又会用哪种装饰品来装饰自家的房间呢?在除夕夜的这天晚上,韩国百姓会提前准备好用竹条编织而成的筛米笊篱挂在墙上,据说这种笊篱可以帮他们赶走霉运,留下好运。所以当春节过去以后,有的韩国百姓会选择将这种装有好运的“福笊篱”送给自己最亲近的朋友,有的将会将这把笊篱留在自己家中,为自己的家人祈福。

韩国人新年放风筝

韩国人过春节的时候,还有一种非常有趣的活动,从每年的腊月30日开始,一直到每年的正月十五,韩国百姓都会挑选一天空闲的时间与家人一同去放风筝。之所以要在春节去放风筝,是因为韩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这段时间里,风筝放得越高,放得越好就可以带走人们身上的厄运,所以人们最后也会剪断风筝线,让厄运天空带走,这种做法被韩国人叫做“送厄”,放的风筝则被称之为“厄鸢”。

年关邻近越南市场上的大红灯笼、春联、祭祀用品开始大受欢迎,家家户户喜气洋洋、红红火火迎接大年三十的到来。桃花、金桔、金菊是越南人过年必不可少的摆设,寓意着吉祥如意的好兆头。在越南有着无花橘不过年的传统。每当春节时节,越南的花卉市场大肆兴旺,步行在街头到处可以见到成片的盆景。金桔沉甸甸地坠满树枝,搭配上大红色的福卡,这一树吉祥如意让过往的行人都想把这好兆头带回家。这样的习俗与我国南部广西省等地有着悠久的历史联系,时至今日还保持着相似的节庆习俗。

越南春节期间放假四天,年初四是越南法定假期的最后一天,街道上春节氛围依旧没有减少。与中国冬季的春街不同,在越南人们可以穿着短袖过大年,在没有寒风的除夕夜放爆竹。来到越南过春节,是一次有别于中国传统春节的体验,而在不同之中又能感受到与国内同样的节日气氛。

很显然,现如今,春节并不只属于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在过去数千年的时间内,中华文明一直领先世界,包括春节在内的中国文化因此向外辐射。韩国和日本,越南正是在这一情况下逐步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并开始过春节的。现如今,随着中国的复兴和崛起,中国文化再一次风靡世界,这正应了那句话:中国的,才是世界的。

D. 中日韩三国在中秋的时候分别有什么样的习俗

韩秋夕去扫墓、修坟头,举行有趣的民俗活动、唱歌跳舞;我们向月亮祭祀、赏菊,登高,吃螃蟹吃月饼;日本举办隆重的歌舞晚会,庆祝丰收 ,喜欢进行祭祀。

E. 为什么说唐朝文化在日本、明朝文化在韩国

因为唐朝时,我们很强大,日本是我们的附属国,学习了很多我们的文化。直到今天,日本都还保留着唐朝的一些传统,所以我们说唐朝文化在日本。

同样的,南北韩还没有分裂的时候,在明朝期间也是我们的附属国,所以那个时候的文化交流让南北韩学习了很多我们明朝的文化。虽然南北韩分裂了,但是文化却一直流传了下来。

至于我们自己,因为时代的变化让以往时代的特征慢慢消失。就像唐朝时的审美与清朝时不同,唐妆、唐服自然就和清朝的不一样。

清朝统治的几百年间,我们自然就忽视了过去的文化。

日本的和服与唐朝的汉服非常像,在韩国,明朝特色的建筑物随处可见。时代的变化,我们流行过花盆鞋,也穿过旗袍,还有民国风的衣服。

现在,我们流行新时代的一切,但是曾经的文化确实留在了日本和韩国。

F. 韩国和日本的文化在哪些地方是受到了中国的影响

这个就很多了,比方说像韩国人和日本人的传统服饰就是汲取了汉服的特征,以及语言方面,其实日语和韩语有不少词汇的发音也是借鉴了汉语,特别是日语,日语不仅仅文字带着很多汉字,而且有时候说话的发音也是借鉴了吴语发音,以及日本的茶道,武术,围棋这些都是从大唐时期学来的,并且把这一种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韩国也是属于儒家文化圈,很多宗教和节日和我国传统文化很接近。

日本的茶道,围棋也是源自于大唐,当时遣唐使就从大唐学来了这些传统文化,为日本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现在看到了日本武士,以及武士刀,实际上都是模仿我国当年大唐的武士,当时的唐刀,也是武士刀的祖宗了,只不过有些传统文化日本给继承下来了,反而被我们给慢慢淡忘掉了,包括汉服,韩服,和服都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毕竟都是起源于汉族的传统服饰。

G. 唐朝的文化曾经一度传到了国外,日本的哪些文化习俗至今还是学习了唐朝

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上,日本一直都是一个十分善于学习的国家。尽管国土面积非常小,但是地理位置却极其优越。近的话可以向中国学习想的,远的话又可以接触其他国家的威胁,并且可以对其他的国家进行一定的另一张的选择。在我国唐朝,是我国经济发展最繁荣的时期。在那一段时间内唐朝的文化一度流传到了国外尤其是日本。我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对外开放的,对于日本的交流和学习采取的也是欢迎的态度。尽管后来唐朝的发展没落,但是日本仍旧像我国学习到了十分多的文化习俗,甚至沿用到了今天。

H. 从古代唐朝传播到日本的文化有哪些方面

一、文化上:日本的和服为唐朝妇女的裙衫改制而成;茶道源自于唐朝茶艺术盛行时。具体为:首先是引进唐朝典章律令.推动日本社会制度的革新.遣唐便在长安如饥似渴地考察学习.博览群书.回国后参与枢要.仿行唐制.如[大宝法令"即以唐代律令为规范制定的.还仿效唐朝教育制度.开设各类学校教授汉学.培番人才.818年.峰峨天皇根据遣唐使菅啻原清公的建议.下诏改走礼仪.并命[男女衣服皆依唐制"(<大日本史>卷123)连历法.节令.习俗也尽量仿效中国.
其次是汲取盛唐文化.提高日本文化艺术水乎.遣唐使每次携回大量汉籍佛经.朝野上下竞相赞写唐诗汉文.白居易等唐代着名诗人的诗集在日本广泛流传.留唐学生僧人还借用汉字偏旁或草体创造出日本的假名文字.遣唐使还输入唐朝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经过消化改造.融为日本民族文化.
甚至围棋等技艺和相扑.马球等体育活动也是从唐朝传入的.遣唐使团中常有日本画师.乐师以至围棋高手赴唐访师学艺.观摩比赛.
二、建筑上:唐都长安:奈良的建筑源自于唐朝都城长安的城门多,街道笔直,以宫城和皇城为中心两岸对称。唐都长安城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唐长安的人口中,除居民、皇族、达官贵人、兵士、奴仆杂役、佛道僧尼、少数民族外,外国的商人、使者、留学生、留学僧等总数不下3万人。当时来长安与唐通使的国家、地区多达300个。唐的科技文化、政治制度、饮食风尚等从长安传播至世界各地。另外,西方文化通过唐长安城消化再创造后又辗转传至周边的日本、朝鲜、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唐长安成为世界西方和东方商业、文化交流的汇集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会。
唐招提寺:位于奈良市的唐招提寺是由中国唐代高僧鉴真和尚亲手兴建的,是日本佛教律宗的总寺院,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建筑物被确定为日本国宝。唐代高僧鉴真(公元688—763年)第6次东渡日本后,于天平宝字三年(公元759年)开始建造,大约于公元770年竣工。寺院大门上红色横额“唐招提寺”是日本孝谦女皇仿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所书。寺内,松林苍翠,庭院幽静,殿宇重重,有天平时代的讲堂、戒坛,奈良时代(公元710—789年)后期的金堂,镰仓时代(公元1185一1333年1333)的鼓楼、礼堂及天平以后的佛像、法器和经卷。御影堂前东面有鉴真墓,院中植有来自中国的松树、桂花、牡丹、芍药、“孙文莲”、“唐招提寺莲”、“唐招提寺青莲”、“舞妃莲”、“日中友谊莲”和扬州的琼花等名花异卉。
三、政治上:采取了唐朝的科举制作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选士制度,科举制对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科举制之所以能在历史上存在1300多年,说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一)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
科举制将选士大权从地方官吏手中收归到中央政府,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不断强化
中央集权制的大趋势。经过层层的考试选拔,相对提高了封建官吏的文化素养,从而保证了封
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有利于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通过科举考试,士子获得了参政的机会,
打破了士族地主垄断统治权力的局面,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统治权力再分配的问题,相应地扩大
了统治基础;科举制便于笼络人心,缓解国内的阶级矛盾,有助于封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这也
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者极为重视科举制的原因所在。
(二)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
科举制的出现,把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实施儒家“学而优则仕”原
则的途径。科举制通过一定的考试内容、方法来取士,这就要求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具有一定的
文化修养,从而迫使人们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在客观上起到了刺激学校教育发展的作用,形成
了“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的社会风气。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人们为了参加科举
考试,就必须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从而巧妙地将儒家思想潜移默化地灌输到每个人的头脑
中,重新将人们的思想统一于儒学,结束了思想混乱的局面。统一的科举考试内容必然促使教
育内容和教材的统一,而教育内容和教材的统一,又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发展。科举考试中设
有明法、明算、道举、武举,还有名目繁多的制科,这就扩大了人们的知识范围,对于扭转封建教
育中重文轻武、重经学轻科学的现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
科举制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制度,考试有_定的内容,分级进行考试,不同
的科目采用不同的方法,为确保考试的公正合理而建立的一系列防范措施,比以前任何一种选
士制度都更为公正客观,这对以后考试制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科举考试重视考生的学
识和才干,而不是出身和门第,容许平民子弟参加。进士科考试重在考诗赋和时务策,这比单纯
地要求背诵经典,较有利于检验人的才能。与同时期的世界各国相比,以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
吏的中国科举制,远远地走在世界各国的前面,西方直到18世纪末才开始逐步推行文官考
核制。
四、经济上
钱币:日本在一开始是没有货币的,一般用粮食和布匹充作一般等价物,后来从唐朝引入了货币,并且一直使用“开元通宝”作为货币
后来,日本天皇朝廷也仿造唐朝货币的样式(圆形方孔钱)发行了货币[和同开珎],有银币和铜币两种,共发行了十二版,合成“皇朝十二钱”
但是由于铸币在中原属于官营,技术严禁外流,所以日本自铸的皇朝十二钱质量很差(日本虽然从唐朝学到了唐刀的锻打技术,但铸造技术很差,钱币上的字都看不清),百姓都不愿用,天皇不得不下令:要想当官,家中必须储有一定数量的日本钱币,否则不能当官
后来武家幕府建立,天皇权威丧失,皇朝十二钱的使用也就渐渐废止了,日本再次使用外来货币作为主要货币(宋朝钱币和明朝的永乐通宝)
文字:日本文字起源及其与汉字的关系
日本古代有语言而无文字。虽然现代比较语言学者,以日本与从音韵、语法及语汇三者看起来,系属巫拉尔、阿尔泰(Ural-Altai)语系统,质言之,它本来是和蒙古语、通古斯语、土耳其语及朝鲜语视同依系统的。但事实上,日本的语言问题,现在尚未获得完全解决。日儒新渡户盗造曾云:“在语言学上看来,日本语是伶仃的孤儿,和它的左右前后各方面的言语没有什么关系的。”事实上,日本人自有历史开始,为了要增加语言的丰富,曾取用了许多中国的字音,此外如朝鲜及西欧的荷兰、葡萄牙、英国等语言亦对于日本的语言多少做过些贡献。 日本在汉字未传入之前本无文字,此一观点早为公元九世纪时的一部份日本学者所主张。虽然也有人主张“固有文字存在说”-即所谓“神代文字说”,如德川时代后期的国学者平田笃胤(1776-1843)从国粹主义立场着有“神字日文传”一书,力陈日本早在神代便有文字。惟事实上,这是留传于对马阿比留家者,为朝鲜谚文的窜改,是故所谓固有文字说不足凭信,而日本古代,现在已为一般学者所承认。不宁惟是,多数日本学者咸主张日本之有文字是在汉人渡日之后。关于汉字何时传入日本,当在正史记载汉字之传入日本之前。史籍之记载汉字汉学之正式传入日本者,当为应神天皇之世(约当公元三世纪末叶,即二四八年王仁从百济渡日,献论语十卷及千字文一卷,是为汉字汉学传入日本的开始),自汉字输入日本后,历经岁月,迨至八世纪中叶,日人始用汉字楷书的偏字,造成片假名,又用汉字草书的偏旁造为平假名,以为注汉字音,及标注日本语音之用。当时称汉字为男文字,而称假名为女文字。日本学者有谓吉备真备作片假名,弘法大师空海作平假名,皆不足凭信,充其量或由他们两人集其大成而已。汉字传入日本后,不仅成为公家用以记录史实,且为一般学者用以着作写书,而成为当时日本唯一的正式文字。不过汉字在日本的读法有训读及音读两种。前者即日本原来的语言,而后者则系中国传入之音。然音读又因传入的时地之异而复分为汉音、唐音、吴音。汉字传入日本后,不仅促进了日本古代文化的进步,同时亦因而促成了所谓片、平假名的日本文字的出现。虽然自公元九世纪初叶以还,因日本所谓的“国风文化”的确立,绝大多数书籍都采用日本文字(假名)记述,但汉字降至明治初年,一直为公家官方用来记事的正式文字。日本自海禁开放与欧美交通往来后,日本语言中复混有许多外来语(日人称为“舶来语”),早在公元1866年则有前岛密(日本邮政制度创始人),其人发表所谓“废止汉字意见书”,倡导全部用假名而不用汉字,其后彼自由民权论大师福泽谕吉亦在1873年发表“文字之教”一文,主张不用生僻的汉字把常用汉字限制为两三千字,为政府当局所采用。迨及昭和五年(1930年)前后时,富有急进的教育家高唱“禁用汉文,废止汉字”,甚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有主张“废止汉字,改用罗马字”,如盟军总司令部(CHQ )所聘请的教育使节团亦曾建议日本政府限制汉字之使用,俾能使有更多时间以学习其它分野的事物,以提升教育效果。日本政府接受此建议,规定在国民义务教育期间的教育汉字为八百五十字。甚至于如安本美典在1967年年初提出汉字在“二百三十年后消灭论”,凡此种种皆为崇洋心理作祟的结果。自前岛密逾1866年提倡废止汉字到今年将近130 年,百余年来汉字仍未在日文中废掉,后来鉴于 850字的教育汉字无法用以表达日常的文章,日本政府遂发表“常用汉字表”,规定常用汉字1850字,但日本的国语审议会后来又建议改为常用汉字1945字,由此可见汉字目前在日本还有其根深蒂固的力量。

日本的大化改新:
在经济方面,废除部民制,建立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所有部曲之民,处处田庄。 ”废除了皇室的屯仓,贵族的田庄以及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在此基础上实行了班田收授法与租庸调制。班田六年一班,即政府每隔6年,班给6 岁以上的男子口分田2段,女子为男子的2/3,私奴婢为公民的1/3,公奴婢同公民数。受田人死后,口分田归公。班田农民担负租庸调。租,即实物地租,受田每段交纳租稻2束2把。庸,是力役及其代纳物,凡50户充仕丁1人,50户负担仕丁1人之粮,1户交纳庸布1丈2尺,庸米5斗。调,征收的地方特产,分为田调、户调、付调。田调按土地面积征收。田1町征收绢1丈、絁2丈、布4丈。户调按户征收,其数量为“1 户赀布1丈2尺”。付调随各乡土特产征收。
政治
在政治方面,建立中央集权天皇制封建国家。新政权建立不久,为树立了中央集权的指导思想,天皇在大槻树下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649年下诏,令国博士高向玄理与僧旻“置八省百官”,建立中央机构。地方设国、郡、里,分别由国司、郡司、里长治理。 “八省百官”制和国郡里制均受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州县制的影响。两者虽在形式上有差异,但其性质都是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647年,制定7色13阶冠位。两年后又制定19阶冠位。对于大夫以上的贵族赐予食封,以下的给予布帛,作为俸禄。
[编辑本段]影响
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也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I. 为什么说唐朝的文化在日本,明朝的在韩国,民国

1、日本的坐姿古建筑风格基本上都是唐朝流传过去然后改良出来的
2、韩国很多的传统服装以及古建筑风格是明朝流传过去改良来的
3、台湾还保留了很多民国早期的传统

4、韩国如今其实古汉文化更纯正一点,见谁都行礼,中国人嘲笑韩国人傻,中国古代就这样。

J. 日本的哪些文化受到唐朝的影响深远

中古时期日本在政治、经济、文化、生产生活各方面受到中国唐朝的深刻影响.
一、日本学习中国隋唐制度进行“大化改新”,日本逐步建立起封建制度.日本颁田制度效法中国的均田制,日本也有租庸调制.仿照隋唐的官制,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参照隋唐律令,制订了《大宝律令》.
二、日本都城平城京的建设完全模仿长安.日本的建筑风格也是学习中国唐朝.日本的法隆寺、唐招提寺都是效法唐代建筑的典范.
三、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仿照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平假名和片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
四、日本人的生活习尚、节日风俗,也都受到唐朝的影响.唐诗广泛流传,深为日本人所欣赏.唐朝着名诗人白居易的诗,尤为受到喜爱.日本士大夫热衷学习中国书法.日本宫廷爱用唐式菜肴.日本吸取了唐朝的乐制,并派留学生学习唐乐.唐朝的绘画也深受日本人的喜爱,唐人绘画经日本画家仿效摹绘者,称为“唐绘”.
五、社会生活方面:唐人打马毬、角抵、围棋等体育活动,亦先后传入日本.日本人学习改进唐朝的饮茶方法,形成独具特色的茶道.唐服传入日本为日本人所喜爱,经改进为“和服”.端午节、重阳节,都由唐朝传入日本.
总之,唐朝是中国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达到空前繁荣的时期.日本从博大精深的唐文化中吸收、借鉴,参考、改良,其影响深远至今.

阅读全文

与日本和韩国哪些文化习俗源于唐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华义乌国际商贸城雨伞在哪个区 浏览:760
俄罗斯如何打通飞地立陶宛 浏览:1137
韩国如何应对流感 浏览:919
在德国爱他美白金版卖多少钱 浏览:960
澳大利亚养羊业为什么发达 浏览:1393
如何进入法国高等学府 浏览:1474
巴西龟喂火腿吃什么 浏览:1405
巴西土地面积多少万平方千米 浏览:1266
巴西龟中耳炎初期要用什么药 浏览:1229
国际为什么锌片如此短缺 浏览:1633
巴西是用什么规格的电源 浏览:1455
在中国卖的法国名牌有什么 浏览:1358
在菲律宾投资可用什么样的居留条件 浏览:1268
德国被分裂为哪些国家 浏览:877
澳大利亚跟团签证要什么材料 浏览:1208
德国大鹅节多少钱 浏览:876
去菲律宾过关时会盘问什么 浏览:1199
澳大利亚女王为什么是元首 浏览:1025
有什么免费的韩国小说软件 浏览:757
申请德国学校如何找中介 浏览: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