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韩国人怎么看志愿军
志愿军对美国战俘善待到什么程度,战士们自己饿着肚子也要让战俘们吃饱吃好!战后不少美军战俘宁肯留在中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也不愿回国!
那时候南韩军队见到志愿军转身就跑,一方面知道打不过,另一方面知道志愿军是仁义之师,也不愿意动手。曾经有韩国军队在守卫一座山峰的时候发现,志愿军宁肯前赴后继从正面进攻,却不肯从侧翼抄小道包围,原来山侧翼有朝鲜小村子,那里的村民还没有撤离,志愿军不愿意把战火引向朝鲜老百姓,所以宁可自己牺牲生命。
许多朋友觉得奇怪,韩国是个....的民族,但是为什么在韩国的任何影视作品中从来没有出现过丑化志愿军的元素呢???当你看过韩国的影视剧你会奇怪的发现韩国人怎么在美化中国人呢???而我上面说的例子则是1个韩国老兵的口述。
㈡ 看韩国人怎样看中国的历史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也想让更多的国人了解一下:
最为典型的要算韩国92年出版的教科书了.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阅一下)
这部共分5章:一开头宣示韩民族的祖先在公元前8000年从帕米尔高原远涉迁移到了半岛,途中催醒了满洲的”红山文明”,哺育了中原的”黄河文明”,韩人并在公元前7000东渡日本,创造了日本文明...
韩国人没有过征服别人的纪录(韩国人似乎很看重这一点),可以说韩国(朝鲜)的历史就是一部窝囊废的历史。他们就迂回出击——和那些能征善战的民族“攀亲戚”。曾经征服过中原的北方的蒙古族和满族理所当然的是首选,于是上述两个民族全部变成了韩民族的“分支”。
“爱新觉罗”去掉“爱”和“觉”就是“新罗”,因此“爱新觉罗”的意思就是“勿忘新罗”或者“爱新罗”。说努尔哈赤的父亲来自朝鲜半岛,可稍具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爱新觉罗”出自满语,意思是“金”。韩国人籍此说“金”是韩国大姓,因此满族是朝鲜族分支!!!
韩国一名校博士信誓旦旦的说甲骨文应该是从朝鲜半岛传到中原的,并引用了一些韩国学者的“论据”,真希望他们在国际学术会上做这个报告,也给西方人看看韩国学者的“风采”。比如说,韩国人认为我们的甲骨文是他们发明的,要知道韩国直到1443年由朝鲜王朝第4代世宗大王创作才有自己的文字,韩国建国后为了“去汉化”才禁止使用汉字的。韩国人说韩国字是全世界最科学,最实用,最好的文字语言!所以,他们拒绝使用汉字!但是本人却不敢苟同!那么科学实用的文字语言,竟然连意思都表达不清楚,看韩国语的文学着作,如同嚼蜡,可能因为汉语的表现力太过丰富,所以我实在不知道,连名字如果不用汉字,都搞不清楚自己名字含义的韩国字,怎么能够厚着脸皮说是比汉字科学的文字?它们以前还根本没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呢。它们的学者“参考”的史书几乎都是用汉字写成的中国史书。韩国人把中国的国画贬得一钱不值,其实朝鲜的画完全是对中国技法国画的抄袭。韩国人认为这些文化都是在朝鲜本土自我发展,然后再传到中原的....
请注意,高句丽和韩国的高丽完全是两码事情,高句丽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一支。唐朝名将薛仁贵在高句丽的最后一个首都平壤(高句丽前后有过三个首都)接受了高句丽王的无条件投降书后,大唐军接收了高句丽全部的领土,自然继承了高句丽文化。而此时韩国的前身王氏高丽还没有诞生。2004年9月17日,在被韩国命名为“高句丽在韩国的历史作用”的有多国学者参与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中国学者,沈阳东亚研究所研究员孙进已发言重申:“高句丽是中国的历史因为高句丽的主体发生在中国,直至今天,原高句丽2/3的领土都在中国,而在当时3/4的高句丽居民都归顺了中国”.“在高句丽的大部分历史里,高句丽一直归属中原。看看韩国忠南大学考古学教授朴洋震论证“满洲历史上属于高丽”。拿出两个据他说是在满洲和韩半岛出土的青铜器,说这两件文物相似,又举出一件据说是中原出土的文物,说与前两件不同。于是得出结论:满洲和韩半岛属于一个文化共同体,满洲历史上韩民族的舞台。这是笔者平生所看见过的最荒唐最无耻的历史论证了。还扬言“把满洲归纳与韩国古代领域不仅合乎情理,而且也是必要的” 甚至想把中国东北境内的高句丽历史剽窃为己有。 2004年,中国把高句丽成功向联合国申请为中国的人类文化遗产,就是为了挫败韩国对历史的篡改。灭国先灭其史,韩国在赤裸裸的伪造历史!
谈到满洲和朝鲜半岛的关系,还有一个朴洋震极力回避的突出的例子就是满清建立了满洲国后,为什么不是马上去合并朝鲜,以实现今天朴洋震等领土扩张野心家的梦想,去组成由满洲加半岛所谓韩民族的大统一?而要舍近求远,舍易攻难地入关攻克北京直捣中原?就是因为满洲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要入关统一中国。而对近在咫尺的朝鲜半岛,在满族人看来?是一个无关重要的边隧小邻国。
绑着写有“还我河山”四个鲜红大字布条的韩国人时常会成群结队出现在吉林吉安,延边,或者长白山。朝鲜日报做的调查,居然过半的韩国年轻人赞成“夺回”“满洲(东北)和间岛(吉林延边)”。
总之呢,朝鲜无赖,韩国不要脸。就是这么一回事,棒子人都一路货色。
棒子人的不要脸已经上升到宇宙的高度,什么端午节是他们的,汉字是他们的,还有很多的韩国的电影大家可以去找来看,黑中国黑到什么地步。里面有诸葛弩箭是他们发明的,他们经过改装后可以一箭射出三百支箭!还有一支三千人的韩国军队把中国十万人的军队全灭。。。。
那些哈韩哈日的,多长长自己的脑子,不要一天稀里糊涂的。
我的这个回答希望更多的中国人看到,日本狗和韩国猪请绕道,谢谢!
㈢ 韩国人是怎么看中日甲午战争的
高丽棒子面的思维是正常人无法理解的,不过如果他们认为宗主国保卫藩属国而出兵也很好,起码他们承认自己是中国的藩属国了………………
㈣ 看美国怎样评价上甘岭战役
美国新闻界评论说:“这次战役实际上变成了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即使使用原子弹也不能把狙击兵岭(指537.7高地北山)和爸爸山(指五圣山)上的共军部队全部消灭。”
"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评述志愿军坑道斗争
"血岭"战斗和毗邻的"伤心岭"上的战斗也许是迄今为止最为残酷、最为紧张的战斗。这些战斗需要我们消耗极大的体力,需要我们具有无限的耐心和勇气。步兵象印第安人那样作战,他们在山坡上匍匐前进,吃力地拖带着自己的步枪、弹药以及迫击炮弹。有时,他们还被迫抵近敌人进行爆破,迫使敌人钻出地下工事。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
乐观地准许了范弗里特"摊牌"的克拉克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沮丧地说:"金化攻势"是"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我们死伤的人数在8000以上,大部分为大韩民国之官兵,得不偿失……我认为这次作战是失败的。"
美军要拿上甘岭开刀
1952年8月,美国首脑指示“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朝鲜战场扭转被动局面。
克拉克在同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韩国李承晚进行磋商和谋划后,决定集中兵力、火力,向上甘岭地区发动进攻。而范佛里特经过亲自勘探锁定攻击目标为上甘岭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并直接指挥这次战役。范佛里特还将此攻势称为“扭转当前战局”的“金化攻势”,又称“摊牌作战”。
五圣山是我们的屏障
上甘岭是朝鲜中部一个山村,位于金化以北五圣山南麓。五圣山是我中部战线的战略要地,也是朝鲜中部平康平原的天然屏障。而597.9高地和537.7高地这两个山头态势突出,直入敌方。敌人要夺取五圣山,必须首先夺取这两个高地。而如果敌人夺取了五圣山,就等于在我战线中央打开了一个缺口,可以进一步进到平康平原,敌人的坦克就可以发挥优势。
他拉开仅有的手榴弹和敌人同归于尽
每秒钟落下6枚炮弹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了。在随后43天的激烈争夺中,“联合国军”方面先后投入6万多兵力,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使用105毫米口径以上大炮300多门,向我志愿军防守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两个高地上投掷炸弹5000余枚,发射炮弹190多万发。用最多时达7个营的兵力进行集团冲锋,甚至一天达30多次。
简单对比一下,就会看出上甘岭战役的空前惨烈。1952年10月30日,我志愿军15军炮群的104门大口径火炮,持续猛烈地向美陆军第7师的阵地轰击。一名美军中尉心有余悸地告诉随军记者:“中国军队的炮火像下雨一样,每秒钟一发,可怕极了。我们根本没有藏身之地。”每秒钟一发炮弹美军就怕极了,殊不知,上甘岭战役的第一天,我志愿军官兵承受的是每秒钟6发炮弹的轰击。但是,我志愿军战士硬是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的作风,顶住了敌人的进攻,坚守阵地岿然不动。
一人舍命 十人难挡
此次战役,我军前23天的作战任务由秦基伟为军长的第15军担负,后20天的作战任务由李德生副军长指挥下的第12军部队接替。在战斗的关键时刻,涌现出很多的英雄人物。
我军坚守阵地的排长孙占元在两腿被打断的情况下,仍然指挥战斗。他一个人打两挺机枪,直到子弹打完,敌人冲上阵地,他拉开仅有的一颗手榴弹导火线,和冲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22岁的通信员黄继光主动要求参加了三人爆破小组。在爆破过程中负伤后,忍着伤痛,从侧面接近敌地堡,伸开双臂扑向喷吐着烈焰的射击孔。
我军新战士胡修道在全班战友都伤亡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坚守3号阵地,英勇机智地击退敌军多次冲击,歼敌280余人,守住了阵地。
(4)韩国人怎么看上甘岭战役扩展阅读
上甘岭战役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0月14日至10月20日,我志愿军第15军先后投入21个连队同敌人反复争夺表面阵地。
第二阶段:从10月21日至10月29日,我志愿军第15军的前沿部队在敌人占领表面阵地的情况下,退守坑道,双方以坑道口为斗争焦点。
第三阶段:从10月30日至11月25日,我志愿军以第12军集中力量反击,夺回上甘岭表面阵地,并一再打退敌人反扑。最后,敌方夺取上甘岭的计划被粉碎。
10月8日,哈里逊将军单方面宣布谈判休会后,克拉克将军授意范·弗利特将军发起摊牌战役,目的是夺取金化以北的铁三角一带的高地。范·弗利特预计以二百人为代价,可在五天内实现目标。但第十军从10月14日发起进攻,在共产党猛烈抵抗下却苦战了好多星期,使美国和南朝鲜付出了九千人的代价,共产党死伤达一点九万人之多。在战斗于11月18日逐渐停下来时,联合国军的阵地只略略有点微小改善,而损失却太大太大了。直接进攻敌军主阵地,却只实现一点有限目标无异于枉费心机。
……一切战争都是悲剧性的,但最后这两年的朝鲜冲突,其悲惨程度却难以描绘,因为任何一方在停战谈判开始后的一切战斗中都一无所获。虽然范·弗利特将军向一座座山头和阵地发起大规模进攻,但联合国军司令部却不愿承受全线向北推进时必须付出的巨大代价。同样,中国人要将第八集团军逐出阵地,再次赶回到南朝鲜去,也会蒙受更大的损失,他们也不愿这样做。
于是,双方很快便形成一种对峙局面。可悲的是,这种对峙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欧洲西线在那恐怖岁月中的堑壕战一样。在对峙情况下,不时会有对敌方阵地的炮轰,间或发生个别的战斗和摩擦,也时有巡逻战和小部队出击,几乎完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翻版。而且像一战那样,这种作战方式要不断有人流血牺牲。
从实际意义上说,朝鲜战争在开城举行和平谈判时就已结束。中国人和美国人都已得到了各自原先打算得到的东西,而且也决不会再得到更多的东西。随后进行的两年战争,真是可悲可叹,令人难以想象;它简直不能叫做战争,因为基本上毫无目的可言,尽管双方都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在这两年的冲突中,双方都一无所获。要防守或夺取一座山头,实际上都要付出数千人的代价,但是这种战斗实质上并没有加强己方的阵地,也没有削弱对方的阵地。为争夺山头而进行的无数次血战,只会对局部战术形势产生影响,而敌对双方的整体战略形势却未受到影响。因此,在这两年的冲突中,双方参战官兵都有一种独特的、几乎可以感觉到的绝望情绪,好像双方都在黑暗中朝着一个无法找到的出口摸索,但在摸索前进的过程中,双方又不断地互相进行盲目的猛攻拼杀。
㈤ 韩国人是怎样看朝鲜战争的
大多数韩国人认为朝鲜战争是北朝鲜对南朝鲜的入侵。当然就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是反对侵略的一方。
㈥ 韩国人怎么看待万历朝鲜战争
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毕竟一百个人,一百种角度和想法。和韩国教科书以及教师引导有关的
㈦ 韩国人怎么看待驻韩美军
驻韩美军是二战和朝鲜战争的产物,没有美军就没有独立的韩国,所以韩国人对驻韩美军在感情上谈不上恨.但是连自己国家的军队指挥权都掌握在驻韩美军手里,这是一个国家主权的耻辱.所以韩国人对美军也存在厌怨的心理.
㈧ 查韩国人对东北历史怎样看
韩国在1910年8月22日被日本合并,沦为殖民地。1911年太白教教徒桂延寿编撰了《桓檀古记》,后来将书交给弟子李裕岦,1979年出版。该书以架空历史的手法虚构了韩国辉煌的万年古代史。书中记载所谓人类最早国家是桓国,由桓因以中国东北为中心在公元前7199年创建,国土南北五万里,东西两万里,历时3301年,其中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也是桓国的联邦之一。桓国之后是桓因庶子桓雄建立的倍达国,历时1500余年;中国上古的神话英雄也被编入这部分内容,不过是陪衬韩国红花的中国绿叶;中国的战神蚩尤被捏造为倍达国的十四代王慈乌支,也称蚩尤天王,着名的蚩尤战胜黄帝的桥段就发生在这部分内容中。接下来就是桓雄和熊女所生的檀君建立的古朝鲜了,历时2000多年。
棒子的民族史学家将构建新历史观的期望寄托于高句丽。棒子着名的民族史学家申采浩(1880—1936),在流亡中国期间编写并出版了《朝鲜上古文化史》、《朝鲜史》、《朝鲜上古史》。该书以高句丽为中心构建起新的韩国历史观,即北方史观。在书中,申采浩用檀君朝鲜取代了旧历史观中箕子朝鲜的正统性,并极力地吹捧檀君朝鲜,还提出所谓“支那殖民论”和“高句丽旧疆收复论”。
申采浩相信并积极宣传檀君朝鲜的伟大,他认为:“大概檀君以后千余年之间,朝鲜的政治和制度是古代最完美的,文化的发达也是邻邦各族的模范,万一其子孙能以武力保护这一文化,并加以扩张,朝鲜不仅真的能占据东洋文明史的首座,甚至能独占环球全土。”
如此沉醉檀君朝鲜的荣光,这就难怪申先生会因为《吴越春秋》一句“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就推论出檀君的太子夫娄传给中国禹王治水的神书。也许是因为“玄夷”二字吧,但凡沾上“夷”字就能成为韩国人的祖先?申先生还以此还论断出:“中国古代文化的许多东西来自朝鲜文化,只是到了秦汉以后,中国狭隘的国粹主义盛行,尊尚朝鲜的学说不得流传于世。”简直是史学界的凤姐!比起申先生,凤姐已经够谦虚够有人情味了!至少凤姐是拿自己娱乐大家,而申先生是靠恶心别人来娱乐自己,道德层次立马分出高低!凤姐,我挺你!
在“支那殖民论”中,申采浩认为檀君朝鲜征服并统治了华夏,三皇五帝时期的帝喾、尧和舜都是古朝鲜治下的地方官,还主张高句丽、百济和新罗都对中国进行了侵略和殖民。书中还写道:“支那被称作‘华夏’或‘诸夏’,当时支那受位于朝鲜西南的南部大加管辖,故以‘夏’为名。…江、淮沿岸和山东、山西、直隶等地都是朝鲜的殖民地
在“高句丽旧疆收复论”中,申采浩认为韩民族得满洲,韩民族则强盛;他民族得满洲,韩民族即劣退;因此一定要收复高句丽旧疆,重光檀君遗史
当申采浩因为亡国而流亡中国时,同样遭受屈辱的中国接纳了这些流亡者,并支持他们建立起韩国临时政府。但是申采浩对中国不仅没有丝毫感恩之情,反而靠作践中国来满足其无限膨胀的民族主义欲望。也许在他心中,充满了对中国的自卑和愤恨。
檀君神话的稚形最早记载在1145年成书的《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东川王篇,“二十一年春二月,王以丸都城经乱,不可复都,筑平壤城,移民及庙社。平壤者本仙人王俭之宅,也或云王之都王险”。由这段文字可知,12世纪初的高丽时代,“仙人王俭”已经是平壤人皆知的传说,并非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更没有什么建国伟迹。
棒子的畸形历史观是这么来的,韩国在1910年8月22日被日本合并,沦为殖民地。1911年太白教教徒桂延寿编撰了《桓檀古记》,后来将书交给弟子李裕岦,1979年出版。该书以架空历史的手法虚构了韩国辉煌的万年古代史。书中记载所谓人类最早国家是桓国,由桓因以中国东北为中心在公元前7199年创建,国土南北五万里,东西两万里,历时3301年,其中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也是桓国的联邦之一。桓国之后是桓因庶子桓雄建立的倍达国,历时1500余年;中国上古的神话英雄也被编入这部分内容,不过是陪衬韩国红花的中国绿叶;中国的战神蚩尤被捏造为倍达国的十四代王慈乌支,也称蚩尤天王,着名的蚩尤战胜黄帝的桥段就发生在这部分内容中。接下来就是桓雄和熊女所生的檀君建立的古朝鲜了,历时2000多年。
桂延寿写这部奇幻书的年代正是韩国帝国梦破碎的1911年。民族主义历史学家(民族史学家)对残酷现实的失望,使得他们转向对历史的发现。他们希望能够从历史中找到可以唤起韩国人民族认同、民族自豪感的英雄人物和丰功伟绩。所以在这个时期,无论是韩国本土的学者还是流亡中国的学者,都掀起研究韩国史、编撰韩国史的热潮。中国和韩国有上千年的交往史,因此在民族史学家吹嘘韩国古代史的同时,中国也就很自然地成为激发韩国民族主义的箭靶
民族史学家将构建新历史观的期望寄托于高句丽。韩国着名的民族史学家申采浩(1880—1936),在流亡中国期间编写并出版了《朝鲜上古文化史》、《朝鲜史》、《朝鲜上古史》。该书以高句丽为中心构建起新的韩国历史观,即北方史观。在书中,申采浩用檀君朝鲜取代了旧历史观中箕子朝鲜的正统性,并极力地吹捧檀君朝鲜,还提出所谓“支那殖民论”和“高句丽旧疆收复论”。(
申采浩相信并积极宣传檀君朝鲜的伟大,他认为:“大概檀君以后千余年之间,朝鲜的政治和制度是古代最完美的,文化的发达也是邻邦各族的模范,万一其子孙能以武力保护这一文化,并加以扩张,朝鲜不仅真的能占据东洋文明史的首座,甚至能独占环球全土。”
如此沉醉檀君朝鲜的荣光,这就难怪申先生会因为《吴越春秋》一句“禹乃登山仰天而啸,因梦见赤绣衣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就推论出檀君的太子夫娄传给中国禹王治水的神书。也许是因为“玄夷”二字吧,但凡沾上“夷”字就能成为韩国人的祖先?申先生还以此还论断出:“中国古代文化的许多东西来自朝鲜文化,只是到了秦汉以后,中国狭隘的国粹主义盛行,尊尚朝鲜的学说不得流传于世。”简直是史学界的凤姐!比起申先生,凤姐已经够谦虚够有人情味了!至少凤姐是拿自己娱乐大家,而申先生是靠恶心别人来娱乐自己,道德层次立马分出高低!凤姐,我挺你!
在“支那殖民论”中,申采浩认为檀君朝鲜征服并统治了华夏,三皇五帝时期的帝喾、尧和舜都是古朝鲜治下的地方官,还主张高句丽、百济和新罗都对中国进行了侵略和殖民。书中还写道:“支那被称作‘华夏’或‘诸夏’,当时支那受位于朝鲜西南的南部大加管辖,故以‘夏’为名。…江、淮沿岸和山东、山西、直隶等地都是朝鲜的殖民地。”
在“高句丽旧疆收复论”中,申采浩认为韩民族得满洲,韩民族则强盛;他民族得满洲,韩民族即劣退;因此一定要收复高句丽旧疆,重光檀君遗史。 当申采浩因为亡国而流亡中国时,同样遭受屈辱的中国接纳了这些流亡者,并支持他们建立起韩国临时政府。但是申采浩对中国不仅没有丝毫感恩之情,反而靠作践中国来满足其无限膨胀的民族主义欲望。也许在他心中,充满了对中国的自卑和愤恨。
申采浩不过是韩国民族史学的先行者之一。其它着名的学者还有朴殷植,柳寅植,李炳宪…等等,他们是韩国史学界一支重要的力量,在韩国社会和政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檀君神话的稚形最早记载在1145年成书的《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东川王篇,“二十一年春二月,王以丸都城经乱,不可复都,筑平壤城,移民及庙社。平壤者本仙人王俭之宅,也或云王之都王险”。由这段文字可知,12世纪初的高丽时代,“仙人王俭”已经是平壤人皆知的传说,并非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更没有什么建国伟迹。
然而,一个多世纪后,1281年,僧侣一然写成《三国遗事》。该书以“仙人王俭”传说为基础编撰了檀君朝鲜神话。
“魏书云:乃往二千载有坛君王俭,立都阿斯达(经云无叶山,亦云白岳,在白州地。或云在开城东,今白岳宫是)开国号朝鲜,与高尧同时。古记云:昔有桓因(谓帝释也),庶子桓雄,数意天下,贪求人世。父知子意,下视三危太伯可以弘益人间,乃授天符印三个,遣往理之。雄率徒三千,降于太伯山顶(即太伯今妙香山),神坛树下,谓之神市。是谓桓雄天王也,将风伯雨师云师,而主谷主命主病主刑主善恶,凡主人间三百六十余事,在世理化。时有一熊一虎,同穴而居,常祈于神雄,愿化为人。时神遗灵艾一炷,蒜二十枚曰,尔辈食之,不见日光百日,便得人形。熊虎得而食之,忌三七日,熊得女身。虎不能忌,而不得人身。熊女者无与为婚,故每于坛树下咒愿有孕。雄乃假化而婚之,孕生子,号曰坛君王俭。以唐高即位五十年庚寅(唐尧即位元年戊辰,则五十年丁巳,非庚寅也,疑其未实)都平壤城(今西京),始称朝鲜。又移都于白岳山阿斯达,又名弓(一作方)忽山,又今弥达,御国一千五百年。周虎王即位己卯封箕子于朝鲜,坛君乃移于藏唐京。后还隐于阿斯达为山神,寿一千九百八岁。周以封箕子为朝鲜。汉分置三郡,谓玄菟乐浪带方(北带方),通典亦同此说(汉书则真临乐玄四郡,今云三郡,名又不同何耶)”
《三国史记》卷二十九《年表上》云:“海东有国家久矣,自箕子受封于周室,卫满僭号于汉初,年代绵邈,文字疏略,固莫得而祥焉。”
由此可知,《三国史记》认为朝鲜半岛的建国历史始于箕子朝鲜。但在《三国遗事》中,僧侣一然在没有否认箕子朝鲜的前提下,却给出朝鲜半岛建国历史的新观点,即檀君朝鲜。这在无形中延伸了韩国的历史,并留下了可以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在1911年桂延寿编撰的《桓檀古记》中,天神桓因成了创建历时3000多年桓国的历史伟人,而桓因的庶子桓雄成了建立历时1500多年倍达国的历史伟人,桓雄和熊女所生的檀君则建立了历时2000多年的古朝鲜。如此富有想象力,难怪会在历史文化上与邻国发生纷争!
僧侣一然将檀君神话假托为魏书记载,但是翻阅同名史籍均未找到相关文字。相反我们在《三国史记》中找到了平壤当地的“仙人王俭”传说,可见僧侣一然是以该传说为基础编撰了一个新神话。神话中提到的三危太伯、风伯、雨师、云师等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色彩,帝释、天符印、主谷主命主病主刑主善恶则属于佛教文化。因此可以断言这个神话是在中国文化及佛教文化影响下产生的,而该书的作者一然僧侣的身份也印证了这个分析结果。檀君神话是僧侣一然编撰的故事。尽管僧侣一然硬生生编出一个檀君朝鲜神话,延长了韩国的历史,但他并没有否认箕子朝鲜、卫满朝鲜、汉四郡的历史,而且还身土不二地告诉读者檀君神话就发生在以平壤为中心的韩半岛。
韩国学者根据《三国遗事》记载的“坛君王俭,以唐高即位五十年庚寅都平壤城,始称朝鲜”,推断出檀君朝鲜建国时间为公元前2333年,今年是檀君纪年(檀纪)4343年。韩国每年10月3日是纪念檀君建立古朝鲜的全国性节日。檀君神话还在韩国形成了宗教信仰,例如檀君教、大宗教、天宗教等等。
檀君信仰已经深入韩国人的灵魂,成为韩国民族主义的支柱。支柱绝不能是虚无的,要找到真实存在的檀君之城。可是朝鲜半岛挖不出公元前2333年的城市,几块破陶片、几陀烂石头怎么能显示出国家的辉煌呢?
上世纪上半叶,韩国民族史学家们建立起北方史观,但是因为当时考古发现有限,他们眼中只有高句丽,檀君朝鲜依然屹立在韩半岛。上世纪下半叶,勤劳的中国考古学家在辽西一个接一个的发现,闪花了新一代韩国民族史学家们的眼睛。特别是牛河梁挖出的女神像、庙宇和祭坛点燃了他们寻找檀君朝鲜的希望。经过对中国学者体力活的分析,禹实夏教授得出结论:女神像就是韩国的祖先熊女,牛河梁就是檀君之城,红山文化分布区域属于檀君朝鲜。禹教授说了这是俺祖宗,谁都不许动,有人要说这是他家祖宗,禹教授肯定得跟人急!
这下傻眼了吧,这边挖得越欢,那边划拉得越起劲;这边认祖归宗,那边就大玩悲情。摊上这主,认栽吧!感觉就像大街上遇见耍酒疯的醉汉,莫名其妙地撞上别人,然后赖别人欺负他,哭天呛地,围观者还真以为他很委屈似的,整一个泼汉性格。
禹实夏教授早在2008年2月就借助韩联社吆喝了:“公元前2000~1500年形成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发展成为古朝鲜文化…辽西文明是东北亚文化的共同源流,也是形成21世纪东北亚文化共同体的根源。为此,我们应走出狭窄的领土主义的历史观,为‘开放的历史观’和‘开放的民族主义’做努力。”
㈨ 美国人是如何看待、评论上甘岭战役的
美国新闻界评论说:“这次战役实际上变成了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即使使用原子弹也不能把狙击兵岭(指537.7高地北山)和爸爸山(指五圣山)上的共军部队全部消灭。”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乐观地准许了范弗里特“摊牌”的克拉克在他的回忆录中也沮丧地说:“金化攻势”是“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我们死伤的人数在8000以上,大部分为大韩民国之官兵,得不偿失。我认为这次作战是失败的。”
上甘岭战役过程
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地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志愿军防守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阵地多次失而复得。
双方随后不断向上甘岭地区增加兵力和重武器,使上甘岭发展为局部战役规模。激战持续至11月25日结束。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共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
㈩ 韩国人怎样看待朝鲜战争
我人看待朝鲜战争主要是因为韩国人认为朝鲜当时同意韩国是不对的。